不同湿度、风速条件下的体感温度对照表
- 格式:xlsx
- 大小:12.07 KB
- 文档页数:1
空气温度湿度对照表
空气温度湿度对照表
空气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多寡亦即干湿程度的物理量,称为空气湿度。
湿度的大小常用绝对湿度、相对湿度等表示。
公众天气预报中最常用的是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是空气中实际水汽含量(绝对湿度)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湿度(最大可能水汽含量)的百分比值。
它只是一个相对数字,并不表示空气中湿度的绝对大小。
相对湿度的单位是百分数(%).
一般而言,相对湿度的日变化与气温的日变化相反,最大值出现在日出前后,最小值出现在下午2时左右。
当然,当某地的天气发生突变时,湿度的这种变化规律就会被破坏。
如高温低湿的午后,突然乌云翻滚,湿空气汹涌而至,当地的湿度就会迅速猛升。
空气能容纳的最大水蒸气含bai量是取决于相对湿du度φ的值,同样的湿度(H)则随温度zhi的提高而增dao大;
任意条件下的计算式:
相对湿度φ=Pw/Ps,
湿度H=0.622Pw/(P-Pw)=0.622φPs/(P-φPs)(单位是kg水汽/kg 干空气,简写kg/kg),
最大水蒸汽含量的计算式(空气到饱和时为最大值):
Hs=0.622*Ps/(P-Ps),(kg/kg),
其中Ps可以从水的性质表中查出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P为当地大气压
在相对湿度为45%~65%RH的环境中,人体感觉最舒适。
而在冬季供暖期,通常室内湿度仅为15%RH。
可以家里使用加湿器或用湿拖把拖地,或者在暖气上放置水盆。
在居室内养两盆水仙花,可以调节室内相对湿度,还会使居室内布满清香。
空气温度湿度对照表
空气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多寡亦即干湿程度的物理量,称为空气湿度。
湿度的大小常用绝对湿度、相对湿度等表示。
公众天气预报中最常用的是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是空气中实际水汽含量(绝对湿度)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湿度(最大可能水汽含量)的百分比值。
它只是一个相对数字,并不表示空气中湿度的绝对大小。
相对湿度的单位是百分数(%).
一般而言,相对湿度的日变化与气温的日变化相反,最大值出现在日出前后,最小值出现在下午2时左右。
当然,当某地的天气发生突变时,湿度的这种变化规律就会被破坏。
如高温低湿的午后,突然乌云翻滚,湿空气汹涌而至,当地的湿度就会迅速猛升。
空气能容纳的最大水蒸气含bai量是取决于相对湿du度φ的值,同样的湿度(H)则随温度zhi的提高而增dao大;
任意条件下的计算式:
相对湿度φ=Pw/Ps,
湿度H=0.622Pw/(P-Pw)=0.622φPs/(P-φPs)(单位是kg水汽/kg干空气,简写kg/kg),
最大水蒸汽含量的计算式(空气到饱和时为最大值):
Hs=0.622*Ps/(P-Ps),(kg/kg),
其中Ps可以从水的性质表中查出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P为当地大气压
在相对湿度为45%~65%RH的环境中,人体感觉最舒适。
而在冬季供暖期,通常室内湿度仅为15%RH。
可以家里使用加湿器或用湿拖把拖地,或者在暖气上放置水盆。
在居室内养两盆水仙花,可以调节室内相对湿度,还会使居室内布满清香。
人体舒适度指数分级86—88 4级人体感觉很热,极不适应,希注意防暑降温,以防中暑。
80—85 3级人体感觉炎热,很不舒适,希注意防暑降温。
76—79 2级人体感觉偏热,不舒适,可适当降温。
71—75 1级人体感觉偏暖,较为舒适。
59—70 0级人体感觉最为舒适,最可接受。
51—58 -1级人体感觉略偏凉,较为舒适。
39—50 -2级人体感觉较冷(清凉),不舒适,请注意保暖。
26—38 -3级人体感觉很冷,很不舒适,希注意保暖防寒。
<25-4级人体感觉寒冷,极不适应,希注意保暖防寒,防止冻伤。
人体舒适度简介人类机体对外界气象环境的主观感觉有别于大气探测仪器获取的各种气象要素结果。
人体舒适度指数是为了从气象角度来评价在不同气候条件下人的舒适感,根据人类机体与大气环境之间的热交换而制定的生物气象指标。
人体的热平衡机能、体温调节、内分泌系统、消化器官等人体的生理功能受到多种气象要素的综合影响。
例如大气温度、湿度、气压、光照、风等。
实验表明:气温适中时,湿度对人体的影响并不显著。
由于湿度主要影响人体的热代谢和水盐代谢。
当气温较高或较低时,其波动对人体的热平衡和温热感就变的非常重要。
例如,气温在15.5°C时,即使相对湿度波动达50%,对人体的影响也仅为气温变化1°C的作用。
而当温度在21—27°C 时,若相对湿度改变为50%时,人体的散热量就有明显差异,相对湿在30%时,人体的散热量比相对湿度在80%时为多。
而当相对湿度超过80%时,由于高温高湿影响人体汗液的蒸发,机体的热平衡受到破坏,因而人体会感到闷热不适。
随着温度的升高,这种情况将更趋明显。
当冬季的天气阴冷潮湿时,由于空气中相对湿度较高,身体的热辐射被空气中的水汽所吸收。
加上衣服在潮湿的空气中吸收水份,导热性增大,加速了机体的散热,使人感到寒冷不适。
当气温低于皮肤温度时,风能使机体散热加快。
风速每增加1米/秒,会使人感到气温下降了2—3°C,风越大散热越快,人就越感到寒冷不适。
空气温度:空气温度也就是气温,是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空气中的热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后,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被地面吸收,使地面增热;地面再通过辐射、传导和对流把热传给空气,这是空气中热量的主要来源。
而太阳辐射直接被大气吸收的部分使空气增热的作用极小,只能使气温升高0.015~0.02℃。
湿度表:湿度表是测量空气中湿度大小的仪器,即测定空气中水汽含量的仪器。
除了在气象工作中应用外,一般仓库中也常用它来检查湿度。
湿度表主要有三种类型:机械型、电动型和冷点或露点型。
常用的湿度表有干湿球温度表、通风干湿球温度表、手摇干湿球温度表、毛发湿度表等。
定义:湿度表用以测定空气湿度的仪表。
常见的有干湿球温度表、通风干湿球温度表、手摇干湿球温度表、毛发湿度表等。
湿度表是直接读出空气或其他气体中水汽含量的一种仪器,其示度通常以实际存在的水汽相对于该温度下不发生凝结时可能出现的最大水汽含量的百分率,即以相对限度来表示。
湿度表原理:常用的电学测湿元件为电阻式湿度片,是在一块基片两面涂上吸湿性的导电物质,当空气湿度变化,导电药品蒸发或吸收空气中的水汽,导致元件的电阻值变化。
可通过测定其电阻值与大气湿度的关系制成湿度表。
分类:湿度表主要有三种类型:机械型、电动型和冷点或露点型。
机械型湿度表在简单的机械型湿度表里,感应元件一般为有机物质,它随着周围空气或气体中水汽的变化而伸缩。
最常用的物质为人的头发。
其他物质可能是纸张、动物组织(如牛肠膜制成的薄皮)和木材。
如毛发湿度表。
电动型湿度表这种湿度表是测定吸湿物质的电阻变化并转换成相对湿度的百分率。
在一种创作方法中,一股很细的金丝或白金丝在玻璃圆筒体或聚苯乙烯圆筒体上绕成螺旋线,线间的空隙用薄膜或氯化锂这类吸湿性盐填塞。
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金属线之间电阻的对数值差不多和相对温度的对数值呈线性关系。
电阻可以用惠斯登电桥或几个毫安表来测定,再转换为相对湿度.为了遥免盐膜的极化,最好用交流电或直流电通过反向整流器。
空气温度湿度对照表空气绝对湿度与空气相对湿度这两个物理量之间并无函数关系。
例如,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于是空气里的水蒸汽也就相应地增多。
所以在一天之中,往往是中午的绝对湿度比夜晚大。
而在一年之中,又是夏季的绝对湿度比冬季大。
但由于空气的饱和水汽压也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又可能是中午的相对湿度比夜晚的小。
由于在某一温度时的饱和水汽压可以从“不同温度时的饱和水汽压”表中查出数据,因此只要知道当前气温,算出当前空气中的水汽压,即可求出空气相对湿度来。
前言:空气有吸收水分的特征,PCB主料和辅料有相当部分也是对湿度十分敏感的材料,它们遇到空气中的相对湿度比工艺条件高或低时会吸湿或缩水造成自身形体变化,如黑菲林、重氮片、半固化片等。
造成制程中不稳定的质量缺陷。
今天我们来谈谈空气一个状态的参数——相对湿度。
生产中的相对湿度是由工业除湿机组和超声波加湿器自动调节的,当生产过程相对湿度局部出现小偏差,我们可以通过局部加减湿度来满足生产需求。
例如直接喷水、开启超声波雾化加湿器设备、煮开水来增加空气湿度、开启除湿机及抽湿机,升温可以降低空气湿度。
湿度的概念是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多少。
它有三种表示方法:第一是绝对湿度,它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的水蒸气的量,单位是克/立方米;第二是含湿量,它表示每千克干空气所含有的水蒸气量,单位是克/千克·干空气;第三是相对湿度,表示空气中的绝对湿度与同温度下的饱和绝对湿度的比值,得数是一个百分比。
(也就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某处空气中所含水汽量与该气温下饱和水汽量的百分比。
)相对湿度用RH表示。
相对湿度的定义是单位体积空气内实际所含的水气密度(用d1 表示)和同温度下饱和水气密度(用d2 表示)的百分比,即RH(%)= d1/ d2 x 100%;另一种计算方法是:实际的空气水气压强(用p1 表示)和同温度下饱和水气压强(用p2表示)的百分比,即RH(%)= p1/ p2 x 100%。
风寒指数
风寒效应原理是热量转移,当风速加快时,风会带走裸露皮肤上的热量,因此,皮肤在有风的状态下失温速度比无风的状态下快。
例如,在温度是-10°F(-23°C),风速是每小时25英里(40公里)时,如表B-1所示,风寒指数为-37°F(-38°C);换言之,虽然温度为-10°F,但裸露肌肤感受到的温度相当于-37°F,在这种情况下裸露皮肤,会在10分钟内被冻伤。
要注意的是,风寒效应只会对裸露的皮肤有伤害,若穿着合适的衣物,并遵循分层穿衣的原则,你就不会受到风寒效应的影响。
酷热指数
酷热指数是一种综合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来确定体感温度的指数,即真正感受到的温度。
人体通过排汗来达到降温的目的,相对湿度会影响汗液蒸发率。
从表C-1中明显看出:相对湿度越大,感知温度越高。
例如,如果空气温度是90°F(32°C),相对湿度是40%,则感知温度为91°F(33°C);而当相对湿度为90%时,感知温度将达到122°F(50°C)。
在高温与高湿度的环境中,人如果过度疲劳很可能导致身体过热。
这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诸如热痉挛或中暑虚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