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10.50 KB
- 文档页数:32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长度单位》测试卷及答案1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_等级: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一张床长约()。
A. 2厘米B. 200厘米C. 200米【答案】 B【解答】一张床长约200厘米。
故答案为:B。
2.可以用来计量操场跑道长度的单位是()。
A. 时B. 元C. 分D. 米【答案】 D【解答】可以用来计量操场跑道长度的单位是米。
选项A,时是计量时间的单位;选项B,元是计量货币的单位;选项C,分是计量货币的单位;选项D,米是计量长度的单位。
故答案为:D。
3.测量物体长度时,一般要把刻度尺的()对准物体的左侧。
A. 左端B. 0刻度C. 右端【答案】 A【解答】解:测量物体长度时,一般要把刻度尺的0刻度线对准物体的左侧。
故答案为:A。
4.一米长的铁丝和100厘米长的彩带相比,()。
A. 不一样长B. 一样长C. 不能确定【答案】 B【解答】1米=100厘米。
故答案为:B。
5.图中蜡笔的长度是()。
A. 6厘米B. 7厘米C. 9厘米【答案】 A【解答】蜡笔的长度是8-2=6(厘米)。
故答案为:A。
6.下面四幅图中,()号铅笔的长度是5厘米。
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 A【解答】①8-3=5(厘米),②5-1=4(厘米),③铅笔的长度超过5厘米,④铅笔的长度是6厘米。
故答案为:A。
7.量小强身高1米33厘米,小丽比他高一些,小丽身高()。
A. 138厘米B. 130厘米C. 1米67厘米【答案】 A【解答】解:1米33厘米=133厘米,138>133厘米,133>130厘米,1米67厘米=167厘米>133厘米,因为小丽比小强高一些,所以小丽身高是138厘米。
故答案为:A。
二、判断题8.测量橡皮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比较合适。
()【答案】正确【解答】测量橡皮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比较合适,此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1.1 认识厘米和米1.在正确的测量方法下面打√。
2. 在○里填上“>”“<”或“=”。
4厘米○ 4米 10厘米○ 9米100厘米○ 1米 2米○ 20厘米1米○ 90厘米 99米○100米3. 在()里填上cm或m。
一棵树高7()围巾长80()跳绳长1()60()杯子高15()4. 从大到小排一排。
8米 72厘米 1米 80厘米 1厘米 10米5. 算一算。
1米-80厘米=( )厘米 1米+40厘米=( )厘米48米-8米=( )米 35厘米-7厘米=( )厘米1.2 认识线段、解决问题1.在线段的下面画√。
2.量一量。
AB= BC= AC= BD= AD= CD= 3.画一画。
(1)画一条8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比3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4.图中各有几条线段。
5.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支铅笔长20( )。
(2)旗杆高10( )。
(3)一根手指大约宽1( )。
(4)一块橡皮长3( )。
6.圈出合适答案。
1.1 认识厘米和米答案:1.2.<< = >><3. m cm m cm cm4. 10米>8米>1米>80厘米>72厘米>1厘米5. 20 140 40 281.2 认识线段、解决问题答案:1.2. 2cm 2cm 4cm 6cm 8cm 4cm3. 略4. 6 65. (1)cm (2)m (3)cm (4)cm6. 长窄短1.列竖式计算。
32+6= 24+3= 59+4=20+67= 33+25= 30+18=2.连一连。
3.二(1)班有男生26人,女生22人,二(1)班一共有多少学生?4.商店里卖出了44个西瓜,还有5个,商店里原来有多少个西瓜?1.用竖式计算。
29+45= 36+17= 64+29= 67+16=2. 在里填上“>”“<”或“=”。
26+1536 42+2860 24+385375+1557+15 31+7673+16 48+2756+27 3.对的在()里打√,错的打×,并改正。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重点练习试题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例1】小明家、小红家分别住在学校的两侧(如下图),小明家距离学校40米,小红家距离学校50米。
(1)小明家到小红家有多少米? (2)每天上学,谁走的路多,多走多少米?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和空间表象的建立。
解答时,注意,第(1)题是求两家与学校距离的和,第(2)题是求两家与学校距离的差。
解答:(1)40+50=90(米) 答:小红家到小明家有90米。
(2)50>40,50-40=10(米)答:小红走的路多,多10米。
【例2】把两根长都是8厘米的铁条焊接为一根长的铁条,焊接头(如图)是3厘米,焊接后的铁条长多少厘米?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不同策略的方法解答铁条焊接问题。
解答时注意焊接处是重叠部分。
方法一:先求出上面一根去掉焊接部分后的长度,再加上下面一根铁条的长度,方法二:先求出两根铁条的总长度,再减去焊接部分的长度。
解答:方法一:8-3=5(厘米) 5+8=13(厘米)方法二:8+8=16(厘米)16-3=13(厘米)答:焊接后的铁条长13厘米。
【例3】一根绳子对折2次后长4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绳子“对折”问题,解答此类问题时可以采用“逆推法”来解答。
解答时,可以先根据对折2次后的长是4米得出对折一次后的长是4×2=8(米),所以原来的长是8×2=16(米)(如下图)。
解答:4×2=8(米) 8×2=16(米)答:这根绳子原来长16米。
【例4】啄木鸟。
早晨6时30分,我从2厘米长的床上起床,用16米长的牙刷刷牙,40米长的毛巾擦脸。
吃完早饭,我边走边哼着歌背上书包去上学,5分钟后我来到离家500厘米远的学校,在教室门口还碰到了身高165 米的高老师,我很有礼貌地向她问声“老师好!”。
进了教室后,我马上拿出长21米的课本读起来。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长度单位“米”、“分米”和“厘米”的空间表象长度要点提示:对折2次后,绳子被等分成4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时练(附答案)抱歉,原文中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或有问题的段落。
以下是稍作改写后的文本: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课时练及答案1.1 认识厘米和米1.在正确的测量方法下打√。
2.在○里填上“>”“<”或“=”。
4厘米○4米10厘米○9米100厘米○1米2米○20厘米1米○90厘米99米○100米3.在()里填上cm或m。
一棵树高7()围巾长80()跳绳长1()60()杯子高15()4.从大到小排一排。
10米>8米>1米>80厘米>72厘米>1厘米5.算一算。
1米-80厘米=20厘米1米+40厘米=140厘米48米-8米=40米35厘米-7厘米=28厘米1.2 认识线段、解决问题1.在线段下打√。
2.量一量。
AB=BC=AC=BD=AD=CD=3.3.画一画。
1)画一条8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比3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4.图中各有几条线段。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支铅笔长20()。
(2)旗杆高10()。
3)一根手指大约宽1()。
(4)一块橡皮长3()。
6.圈出合适答案。
2.1 不进位加1.列竖式计算。
32+6=3824+3=2759+4=6320+67=8733+25=5830+18=482.连一连。
3.二(1)班有男生26人,女生22人,二(1)班一共有多少学生?4.商店里卖出了44个西瓜,还有5个,商店里原来有多少个西瓜?答案:1.38.27.63.87.58.482.3.26+22=48(人)4.44+5=49(个)2.2 进位加1.用竖式计算。
29+45=7436+17=5364+29=9367+16=832.在26+15和75+15里填上“>”“<”或“=”。
26+15 < 75+153.对的在()里打√,错的打×,并改正。
81(70)√4.一本《童话故事》38元,一本《科学家的故事》47元,两本书共多少钱?答案:1.74.53.93.832.>>>>3.81.70√4.38+47=85(元)2.3 不退位减1.看图列算式。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单元测试(有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钟面上9时整,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A. 锐角B. 钝角C. 直角2.关于“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平角就是一条直线。
B. 小于90°的角是锐角,大于90°的角是钝角。
C. 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4个角中,如果1个角是直角,那么其他3个角也都是直角。
3.图中有()个直角。
A. 4B. 6C. 84.9时整,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形成的角是()。
A. 直角B. 钝角C. 平角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经过一点只能画一条直线B. 经过两点可以画两条直线C.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是角D. 组成一个角的两条边越长,角越大6.3时30分,时针和分针构成一个()。
A. 锐角B. 直角C. 钝角7.下图中,是锐角的是()。
A. B. C.8.三角尺中没有()。
A. 锐角B. 直角C. 钝角9.一张长方形纸片,剪掉一个角,还剩()个角。
A. 3个B. 5个C. 3个,4个或5个10.三角板上有()个直角。
A. 1B. 2C. 311.图形有()个直角。
A. 1个B. 2个C. 4个12.9时30分时,时针与分针成( )。
A. 锐角B. 直角C. 平角D. 钝角二、填空题13.三角板上最大的角是________角,其余的2个角都是________角。
14.图中有________个直角,________个锐角,________个钝角。
15.下图是一副三角尺拼成的,∠1是________。
16.一个长方形中有________个直角,两块手帕有________个直角。
17.把一张纸先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就能折出________个直角。
18.在三角形中,比直角大的角叫________角,比直角小的角叫________角。
19.一副三角板上共有________个角,其中有________个直角。
(常考题)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单元检测(含答案解析)(4)一、选择题1.2个乘数都是9,积是()。
A. 11B. 18C. 812.有4个小朋友,平均每人摘8个西红柿,一共摘了()个西红柿。
A. 8+4B. 8×4C. 8÷43.有两个数,一个数是8,是另一个数的4倍,这两个数的积是()。
A. 32B. 12C. 164.9×□<64,□里最大填()。
A. 8B. 6C. 75.下面的算式,()用的口诀是“三八二十四”。
A. 4×6=24B. 6×4=24C. 8×3=246.两个数相乘的积是18,算式可能是()A. 2×9B. 9×9C. 9+97.3乘9的积是多少,算式是()。
A. 3×9B. 3+9C. 9-38.一个乘数是2,另一个乘数是8,它们的积是( )。
A. 10B. 16C. 189.每盘有4块月饼,有8盘,一共有()块月饼。
A. 32B. 28C. 1210.一辆出租车坐4人,9辆出租车能坐多少人?正确的列式是()。
A. 4×9B. 9-4C. 4+911.58个苹果,至少拿掉()个,能正好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
A. 2B. 1C. 312.4×7=28,这个算式表示()。
A. 4的7倍是28B. 28里面有7个4C. 把28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4二、填空题13.8个6相加的和是________;8和6相加的和是________。
14.1只兔子2只耳朵4条腿,8只兔子________只耳朵________条腿。
15.摆1个△用3根小棒,摆7个独立的△用________根小棒。
16.乘法算式:________或________17.乘法算式:________或________18.两个一位数的积是56,这两个一位数是________和________。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表内乘法(一)》测试卷及答案1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_等级: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面不能用“二六十二”来计算的选项是()A. 2×6=12B. 12 ÷2=6C. 3+9=12【答案】 C【解答】解:3+9=12是加法计算,所以不能用“二六十二”来计算。
故答案为:C。
2.下列加法算式中,不能用6×3表示的是()。
A. 6+6+6B. 6+3C. 3+3+3+3+3+3【答案】 B【解答】A:6+6+6=6×3;B:6+3,不能用6×3表示;C:3+3+3+3+3+3=6×3。
故答案为:B。
3.×3=()。
A. +3B. + +C. ××【答案】 B【解答】 ×3 表示3个的和。
故答案为:B。
4.5+5+5+4,不可以改写成算式()。
A. 5×4B. 5×3+4C. 4×5-1【答案】 A【解答】5+5+5+4,不可以改写成算式5×4。
故答案为:A。
5.有一堆苹果,比20个多,比30个少,分得的份数和每份的个数同样多。
这堆苹果可能有()个。
A. 24B. 25C. 28【答案】 B【解答】5×5=25,20<25<30,这堆苹果可能有25个。
故答案为:B。
6.下面的算式,与8×9的积相等的是()。
A. 8×8+9B. 7×9+9C. 9×9-8【答案】 B【解答】8×9=72;选项A,8×8+9=73,73与72不相等;选项B,7×9+9=72,72与72相等;选项C,9×9-8=73,73与72不相等。
故答案为:B。
二、判断题7.7+7+7+7=7×4。
()【答案】正确【解答】解:根据乘法的意义可知,7+7+7+7=7×4,正确。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二年(2)班参加舞蹈队的同学站了5排,每排站6人,其中男生有9人,求女生有多少人?用算式表示是()。
A.5+6-9B.5+ 6-9C.5×6-92.某冷饮厅推出新款圣代,如图所示,则它的俯视图为()。
A. B.C. D.3.一根铁丝长60米,先用去12米,又用去19米,还有多少米?()A.60-12=48(米)48-19=29(米)B.12+19=31(米)60-31=29(米)4.被减数是62,减数是56,差是多少?正确的列式计算是()。
A.62-56=16B.62+56=118C.62-56=8 D.62-56=65.在钟面上,分针走1圈是()分。
A.0B.30C.606.下列图()是角。
A. B. C. D.7.阳光小学二年级有两个兴趣小组,书法组有21人,绘画组有29人,两个小组一共有()人。
A.21B.50C.40D.608.每个盘子里有7个桃子,5个盘子里一共有多少个桃子,正确的列式是()。
A.5×5=35B.7×7=35C.7×5=35D.5 +7=12二.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上午8:00,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为8:00。
()2.每个鱼缸里有5条金鱼,4个鱼缸里一共有:5×4=20(条)金鱼。
()3.3+3+3+2改写成乘法算式是3×4。
()4.唱一首歌需要5时。
()5.一枝钢笔约长15厘米。
()6.36后面第五个数是41。
( )7.7个9的和与9个7的和相等。
()8.一条裤子48元,一双运动鞋43元,带100元买这两样东西,够用。
()三.填空题(共8题,共23分)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______ 计算比较简便。
2.填上“>”“<”或“=”。
54+38________38+54 43-26________42-2669-47________69-46 24+47________34+473.看谁填得对。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1.1认识厘米和米1.在正确的测量方法下面打√。
2. 在○里填上“>”“<”或“=”。
4厘米○ 4米 10厘米○ 9米100厘米○ 1米2米○ 20厘米1米○ 90厘米99米○100米3. 在()里填上cm或m。
一棵树高7()围巾长80()跳绳长1()60()杯子高15()4. 从大到小排一排。
8米 72厘米 1米 80厘米 1厘米 10米5. 算一算。
1米-80厘米=( )厘米 1米+40厘米=( )厘米48米-8米=( )米35厘米-7厘米=( )厘米答案:1.2.<< = >><3. mcm m cm cm4. 10米>8米>1米>80厘米>72厘米>1厘米5. 20 140 40 281.2 认识线段、解决问题1.在线段的下面画√。
2.量一量。
AB= BC= AC= BD= AD= CD=3.画一画。
(1)画一条8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比3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4.图中各有几条线段。
5.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支铅笔长20( )。
(2)旗杆高10( )。
(3)一根手指大约宽1( )。
(4)一块橡皮长3( )。
6.圈出合适答案。
答案:1.2. 2cm2cm4cm6cm8cm4cm3. 略4. 6 65.(1)cm (2)m (3)cm (4)cm6. 长窄短2.1不进位加1.列竖式计算。
32+6= 24+3= 59+4=20+67= 33+25= 30+18=2.连一连。
3.二(1)班有男生26人,女生22人,二(1)班一共有多少学生?4.商店里卖出了44个西瓜,还有5个,商店里原来有多少个西瓜?答案:1. 38 27 63 87 58 482.3. 26+22=48(人)4. 44+5=49(个)2.2 进位加1.用竖式计算。
29+45= 36+17= 64+29= 67+16=2. 在里填上“>”“<”或“=”。
26+1536 42+2860 24+385375+1557+15 31+7673+16 48+2756+273.对的在()里打√,错的打×,并改正。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 厘米和米(P2~4)教材提示目标导向1.利用直尺、卷尺等工具了解厘米、米的实际长度。
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2.学习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能用直尺、卷尺以厘米、米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3.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厘米、米的认识。
培养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重点导学1.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认识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难点剖析1.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的方法: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把物体的左端和直尺的“0”刻度对齐。
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刻度尺上的几,那么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当然,也可以将物体的左端对准刻度尺的任意位置,只需用物体右端对准的数字减去左端对准的数字得到的就是物体的长度。
2.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教材新解讲解知识点1 统一长度单位【例】很久以前人们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
【分析】1.古代的长度单位。
庹(tuǒ):把双臂展开后两手之间的最大距离。
拃(zhǎ):张开手掌后,大拇指和中指两端的最大距离。
脚长:以脚掌的长度为长度单位。
2.画面分析。
上图是古代人们经常用自己身体的某一部分作为长度单位去测量物体的长度。
一块石头很大,人们把展开两臂后两手之间的最大距离作为长度度单位,去量石头一面的长度,用张开手掌后大拇指和中指两端的最大距离作为长度单位去量布的长度,用脚长去量竹竿的长度。
3.用拃作为长度单位量课桌的长度。
同学和老师一起用柞作为单位量一量课桌的长。
量的都是课桌的长,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这是因为不同人的拃长短可能不同,用它作单位去量物体的长度,得到的数值不够准确。
要想得到一个准确的数值,就需要统一长度单位。
【解答】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统一的标准去量,这样才能知道物体到底有多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专项—《作图题》1.画出缺少的分针。
2.看一看,在钟表上画一画。
3.根据下面各钟面所经过的时间,画出分针从12起旋转后所指的位置。
4.根据时间画表针。
5.画出6:15钟面的时针与分针。
6.圈一圈,欢欢给谁打了电话?
7.圈一圈。
请圈出明明踢足球的时间。
明明5:50写完日记,然后去踢足球。
小红7:30和明明在花坛前玩捉迷藏。
8.看时刻,画出钟面上的分针。
7:50 3:00 8:15 9:35
9.画出缺少的分针、时针。
10.根据给出的时间,画出时针和分针。
7:05
3:45
9:55
2:25
11.给下面的钟面画上时针和分针。
12.根据时间画出时针和分针。
13.找规律,画指针。
14.周末,明明一家来到游乐园,下面哪个时间是他们正在游乐园里游玩的时间。
请你把它圈出来。
15.画出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
5:20 9:15 10:30 12:25
参考答案
1.2.3.4.5.
6.7.8.
9.
10.7:05
3:45
9:55
2:25
11.12.13.14.15.。
章节测试题1.【答题】4位杂技演员表演“顶碗”,每人要顶5个碗,4人一共要顶______个碗.【答案】20【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表内乘法.【解答】4位杂技演员表演“顶碗”,每人要顶5个碗,求4人一共要顶几个碗,用乘法,列式计算为:5×4=20(个).故此题的答案是20.2.【答题】笼子里有4只兔和5只鸡,一共有______个头,______只脚.【答案】9 26【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解决问题.【解答】兔子和鸡都只有一个头.所以一共有头的个数为:4+5=9(个),兔子有四只脚,即兔子的脚有:4×4=16(只),鸡有两只脚,即鸡的脚有:5×2=10(只),所以一共有脚的只数为:16+10=26(只).故此题的答案是9,26.3.【答题】元旦到了,同学们为了装扮教室,做了两种颜色的金鱼灯笼,一种有4盏,另一种有6盏.还做了6种不同颜色的莲花灯笼,各有5盏,同学们做了______盏金鱼灯笼,同学们做了______盏莲花灯笼.【答案】10 30【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解决问题.【解答】已知同学们为了装扮教室,做了两种颜色的金鱼灯笼,一种有4盏,另一种有6盏,求同学们做了多少盏金鱼灯笼,列式计算为:4+6=10(盏).已知做了6种不同颜色的莲花灯笼,各有5盏,求同学们做了多少盏莲花灯笼,列式计算为:6×5=30(盏).故此题的答案是10,30.4.【答题】超市里卖的啤酒有6听一包的,也有4听一包的,两种啤酒各买一包,一共有______听啤酒,买6包4听装的,一共有______听啤酒.【答案】10 24【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解决问题.【解答】已知超市里卖的啤酒有6听一包的,也有4听一包的,两种啤酒各买一包,求一共有多少听啤酒,用加法,列式计算为:6+4=10(听),买6包4听装的,求一共有多少听啤酒,用乘法,列式计算为:6×4=24(听).故此题的答案是10,24.5.【答题】二(1)班手工小组的同学剪了两种不同的花,一种有5朵,另一种有4朵.还剪了3种不同的星星,每种有6颗.同学们剪了______朵花,剪了______颗星星.【答案】9 18【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解决问题.【解答】同学们剪了两种不同的花,一种有5朵,另一种有4朵,求一共剪了多少朵花,列加法算式为:5+4=9(朵).同学们剪了9朵花,同学们剪了3种不同的星星,每种6颗,要求一共剪了多少颗星星,列乘法算式为:3×6=18(颗).故此题的答案是9,18.6.【答题】妈妈在超市买了两种不同的勺子,一种有3个,另一种有7个.还买了3种不同的玻璃杯,每种6个,妈妈买了______个勺子,买了______个玻璃杯.【答案】10 18【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解决问题.两种勺子的数量和就是妈妈买的勺子总数,玻璃杯的种数×每种玻璃杯的个数=玻璃杯的总数.【解答】妈妈在超市买了两种不同的勺子,一种有3个,另一种有7个,则妈妈买了勺子:3+7=10(个);妈妈在超市买了3种不同的玻璃杯,每种6个,则妈妈买了玻璃杯:6×3=18(个).故此题的答案是10,18.7.【答题】劳动课上,小朋友们做手工,小丽和小明各做了6个沙袋,小芳剪了6张剪纸,小亮剪了5张剪纸,一共做了______个沙袋,剪了______张剪纸.【答案】12 11【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解决问题.【解答】劳动课上,小朋友们做手工,小丽和小明各做了6个沙袋,那么一共做了沙袋:2×6=12(个);小芳剪了6张剪纸,小亮剪了5张剪纸,那么一共做了剪纸:6+5=11(张).故此题的答案是12,11.8.【答题】刘大爷家养了两种不同的玫瑰花,一种有3盆,另一种有5盆.还养了三种不同的牡丹花,每种有5盆,刘大爷家养了______盆玫瑰花,养了______盆牡丹花【答案】8 15【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解决问题.【解答】刘大爷家养了两种不同的玫瑰花,一种有3盆,另一种有5盆,刘大爷家一共养了玫瑰花:3+5=8(盆);刘大爷家养了三种不同的牡丹花,每种有5盆,则刘大爷家养了牡丹花:3×5=15(盆).故此题的答案是8,15.9.【答题】明明的书如果放4堆,每堆3本,还剩1本;小华的书如果放3堆,每堆5本,还差3本,明明一共有______本书,小华一共有______本书.【答案】13 12【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解决问题.【解答】明明的书如果放4堆,每堆3本,还剩1本,求明明一共有多少本书,列式计算为:3×4+1=13(本).小华的书如果放3堆,每堆5本,还差3本,求小华一共有多少本书,列式计算为:3×5-3=12(本).故此题的答案是13,12.10.【答题】小亮买了6套明信片,每套6张,他把其中的9张送给了好朋友,还剩______张.【答案】27【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解决问题.【解答】小亮买了6套明信片,每套6张,他把其中的9张送给了好朋友,求剩余明信片张数,列式计算为:6×6-9=27(张).故此题的答案是27.11.【答题】老师奖励贝贝4颗五角星,军军、方方和丽丽每个人的五角星颗数和贝贝同样多,他们一共获得______颗五角星.【答案】16【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解决问题.【解答】由题可知,贝贝有4颗五角星,军军、方方和丽丽每个人的五角星颗数和贝贝同样多,即他们4个人每个人都拥有4颗五角星,所以他们一共获得了:4×4=16(颗).故此题的答案是16.12.【答题】某商店里的5号电池有一板装4节的,也有一板装6节的,两种电池各买一板,一共有______节电池;如果只买3板4节装的,一共有______节电池.【答案】10 12【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解决问题.【解答】已知某商店里的5号电池有一板装4节的,也有一板装6节的,两种电池各买一板,一共有:4+6=10(节),即一共有10节电池;如果只买3板4节装的,一共有:3×4=12(节),即一共有12节电池.故此题的答案是10,12.13.【答题】手工课上,缝一个沙包要用6块布,缝6个沙包准备35块布().A.够 B. 不够【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解决问题.【解答】缝一个沙包要用6块布,求缝6个沙包要用多少块布,列式计算为:6×6=36(块);35<36,所以缝6个沙包准备35块布不够.选B.14.【答题】窗台上有2个花瓶,每个花瓶里有6枝花,一共有()枝花.A. 8B.12 C. 36【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解决问题.【解答】已知窗台上有2个花瓶,每个花瓶里有6枝花,求一共有多少枝花,列式计算为:2×6=12(枝).选B.15.【答题】一间教室放5盆花,每盆花有3朵,二年级一共有6个班,二年级一共放了()盆.A. 15B.18 C. 30【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解决问题.【解答】一间教室放5盆,每盆花有3朵,二年级一共有6个班,求二年级一共放了多少盆,用乘法,列式计算为:5×6=30(盆).选C.16.【答题】小丽、小军、小红、小华4人玩游戏,每人的得分都同样多,他们可能共得了()分.A. 18B.24 C. 21【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解决问题.【解答】已知小丽、小军、小红、小华4人玩游戏,每人的得分都同样多,4×4=16,4×6=24,4×5=20,所以他们可能共得了24分.选B.17.【答题】王师傅运来30个车轮进行组装,先组装了5辆自行车,剩下的()组装6辆三轮车.A.够 B. 不够【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解决问题.【解答】已知王师傅运来30个车轮进行组装,先组装了5辆自行车,每辆自行车有2个车轮,则一共用了车轮:5×2=10(个);还剩下车轮:30-10=20(个);每辆三轮车有3个轮子,则组装6辆三轮车需要车轮:3×6=18(个),20>18,所以剩下的够组装6辆三轮车.选A.18.【答题】吃元宵,皮皮豆家有5口人,每人吃5个元宵,买来的这袋元宵里有26个元宵,()吃.A.够 B. 不够【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解决问题.【解答】已知皮皮豆家有5口人,每人吃5个元宵,买来的这袋元宵里有26个元宵,要求皮皮豆家一共吃多少个元宵,用乘法,列式计算为:5×5=25(个);26>25,所以买来的这袋元宵够吃.选A.19.【答题】张老师带22名同学去划船,每只船限坐4人.张老师租5只这样的船,()用.A.够 B. 不够【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解决问题.【解答】张老师带22名同学去划船,每只船限坐4人,张老师租5只这样的船,可以坐:5×4=20(人),20<22,所以张老师租5只这样的船,不够用.选B.20.【答题】张老师和李老师带24位同学游湖,每条船限坐4人,租6条船().A.够 B. 不够【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解决问题.【解答】老师和学生一共有:4×6+2=26(人);每条船限坐4人,租6条船,则最多能坐:4×6=24(人),由于26>24,所以船不够.选B.。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单元测试卷(答案解析)(2)一、选择题1.下图中火柴长()厘米。
A. 1B. 3C. 4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猫比1米高B. 房间高4厘米C. 跳绳长2米3.图中小刀长()厘米A. 9B. 5C. 44.下面()比1米长。
A. B. C.5.1米-14厘米=()A. 13厘米B. 不够减C. 86厘米6.把2米9厘米改成用米作单位的三位小数是()A. 2.090米B. 2.009米C. 2.09米D. 2.900米7.小华家到学校大约800米,估计一下,他在上学的路上可能走了()步。
A. 16B. 160C. 1600D. 160008.长1米的木棒和长100厘米的铁丝相比,()。
A. 铁丝长B. 木棒长C. 同样长D. 无法比较9.下面()的测量是错误的。
A. 铅笔比6厘米长B. 铅笔长10厘米C. 铅笔长大约20厘米10.有一条90厘米长的绳子,第一次用去了22厘米,第二次用去了48厘米,现在比原来短了多少厘米?列式正确的是()。
A. 90-22-48B. 90-(22+48)C. 22+4811.这根铁钉长()。
A. 4厘米8毫米B. 48毫米C. 2厘米8毫米12.100张纸的厚度约1厘米,推想一下,一百万张这种纸的厚度约是()A. 10米B. 100米C. 1000米D. 10000米二、填空题13.在横线上填上“米”或“厘米"。
教学楼高大约12________ 一支粉笔长大约7________一张书桌高大约70________ 衣柜高大约2________14.50厘米+50厘米-1米=________厘米。
15.(对的画“√”,错的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在横线上填上“>”“<”或“=”。
60厘米________6米 2米________19厘米 30cm________13cm17.10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1万张纸的厚度大约是________厘米,也就是________米,10万张纸的厚度大约是________米,1亿张纸的厚度大约是________米。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单元测试(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在尺子上,从刻度4到刻度9之间的长度是()厘米。
A. 4B. 5C. 62.图中小刀长()厘米A. 9B. 5C. 43.想测量长方形的长,下面的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A. B. C.4.把2米9厘米改成用米作单位的三位小数是()A. 2.090米B. 2.009米C. 2.09米D. 2.900米5.测量教学楼的宽用()作单位较合适。
A. 米B. 厘米6.下图铅笔长为()。
A. 5cmB. 5cm5mmC. 4cm5mm7.有一条90厘米长的绳子,第一次用去了22厘米,第二次用去了48厘米,现在比原来短了多少厘米?列式正确的是()。
A. 90-22-48B. 90-(22+48)C. 22+488.一根彩带长60米,李叔叔剪去7米,钱叔叔剪去18米,一共剪去()米。
A. 35B. 25C. 429.用一根皮尺量一条线段的长度,这条线段长()。
A. 62厘米B. 60厘米C. 72厘米D. 52厘米10.100张纸的厚度约1厘米,推想一下,一百万张这种纸的厚度约是()A. 10米B. 100米C. 1000米D. 10000米11.“1.01米○1米1厘米”,比较大小,在○里应填的符号是( )A. >B. <C. =D. ×12.看图列式,算式正确的是( )。
A. 3+5=8B. 3+7=10C. 3+4=7二、填空题13.在横线上填上“米”或“厘米"。
教学楼高大约12________ 一支粉笔长大约7________一张书桌高大约70________ 衣柜高大约2________14.估一估:我的大拇指大约长________厘米。
15.这支铅笔长是________厘米。
16.在横线上填上“厘米”或“米”。
一支粉笔长约9________。
大树高约6________。
教室高约4________。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试卷一)(监考教师念题一遍,90分钟完卷,满分100分)一、直接写出得数。
(每小题1分,共20分)45+32= 6+73= 18+6= 30+29= 36+22+4=25-4= 46-30= 49-9= 39-39= 8×3+6=37-0= 0×3= 4×7= 5×3= 53-3+9=8×8= 66+35= 70-8= 9×3-7= 37-32-5=二、填空。
(每空2分,共14分)1、数学课本的宽大约是厘米,100条1厘米长的线段一条接一条,接成一条长线段,这条长线段是米。
2、小明有两件颜色不同的上衣和两条颜色不同的裤子,他可以有种不同的穿法。
3、三个小朋友,进行乒乓球比赛,每两人进行一次,一共要进行次比赛。
4、小明、小红、小丽三人玩拍球比赛,三人拍球的次数分别是36下、35下、33下,小明拍的次数最多,小丽拍了33下,小红拍了下。
5、把“8+8+8+8+8”写成乘法算式是或。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
(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图形中,轴对称图形是( )。
① ② ③ ④2、下列图形中,有二个直角的是( )。
① ② ③3、下列线中,线段是( )。
① ② ③ ④ 4、下列口诀中,只能用来计算一个乘法算式的是( )。
①二三得六 ②四三十二 ③八九七十二 ④七七四十九 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① 6 5 ② 2 1 ③ 8 0 ④ 7 8 + 3 5 + 3 9 - 4 9 - 3 8 1 0 0 6 4 1 5 0四、在“ ”里填上“+”、“-”、“×”、“<”、“>”、“=”。
(共8分)73-25 45 54+4 60 4 4=8 5×7 32 90 19+71 5 6=30 4 4=16 34-20 15五、自己评价自己,一至九的乘法口诀,背得熟得8分,背得但不熟得6分,背得一部分得4分,背不得得2分,你认为你自己该得几分。
章节测试题1.【答题】看图列式计算.【答案】5,10【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表内乘法.【解答】有5组铅笔,每组有2支,求一共有多少支铅笔,列式计算为:2×5=10(支).2.【答题】1张桌子和2把椅子是一套,搬一把椅子需要1人,搬一张桌子需要2人,搬一套课桌椅要______人.【答案】4【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解决问题.【解答】1张桌子和2把椅子是一套,搬一把椅子需要1人,则搬2把椅子需要:1×2=2(人);搬一张桌子需要2人,所以搬一套课桌椅要:2+2=4(人);故此题答案为4.3.【答题】15个人()同时玩.A.不可以B.可以C.无法判断【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解决问题.【解答】由图可知,有3组游乐设施,每组可以坐4个人,一共可以坐3×4=12(人),15>12,所以15个人不可以同时玩.选A.4.【答题】图中“?”处应画______个苹果.【答案】9【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等量代换.【解答】由题意知,一个菠萝与三个苹果的质量相等,一个西瓜与两个菠萝的质量相等,2×3=6,所以一个西瓜和6个苹果的质量相等,6+3=9,因此一个西瓜和一个菠萝共与9个苹果的质量相等;故此题答案为9.5.【答题】汉字“木”的笔画是4画,汉字“森”的笔画是______画,词语“森林”的笔画一共是______画.【答案】12 20【分析】此题考查的是4的乘法口诀.【解答】汉字“木”的笔画是4画,汉字“森”由3个“木”组成,所以汉字“森”的笔画是:3×4=12(画);词语“森林”由5个“木”组成,所以词语“森林”的笔画是:5×4=20(画).故此题的答案是12、20.6.【答题】同学们买了3个红气球,4个黄气球,还买了3种不同颜色的风筝,每种4个.他们一共买了______个气球,______个风筝.【答案】7 12【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解决问题.【解答】同学们买了4个黄气球和3个红气球,求同学们一共买了多少个气球,就是求4和3的和是多少,用加法计算,列式是3+4=7(个);同学们买了3种不同颜色的风筝,每种4个,求同学们一共买了多少个风筝,就是求3个4的和是多少,列式为是3×4=12(个).故此题的答案是7、12.7.【答题】有______个盘子,每盘里有______个苹果,一共有______个苹果.【答案】3,4,12【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乘法的初步认识.【解答】有3个盘子,每盘有4个苹果,求一共有几个苹果,是3个4相加,4+4+4=8+4=12,用乘法表示为:4×3.故此题答案为3、4、12.8.【答题】小明买了一辆玩具车,付了3张5元,这辆玩具车()元.A.8B.25C.15【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解决问题.【解答】根据题意,小明买了一辆玩具车,付了3张5元,求这辆玩具车多少元,就是求3个5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是5×3=15(元).选C.9.【答题】同学们进行跳绳比赛,每组4人,有5组,一共()人.A.20B.9C.10【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解决问题.【解答】根据题意,每组有4人,有5组,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求5个4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是5×4=20(人).选A.10.【答题】一辆自行车有2个轮子,那么5辆自行车有______个轮子.【答案】10【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解决问题.【解答】根据题意,一辆自行车有2个轮子,求5辆自行车有多少个轮子,就是求5个2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是2×5=10(个).故此题的答案是10.11.【答题】小李的年龄是4岁,他叔叔是他年龄的5倍,他叔叔是______岁.【答案】20【分析】小李的叔叔的年龄是4的5倍,用5的乘法口诀计算,可得4×5=20.【解答】根据5的乘法口诀可知4×5=20.12.【答题】笼子里装了5只兔子,它们一共有______只脚.【答案】20【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解决问题.【解答】根据题意,笼子里装了5只兔子,每只兔子有4只脚,求一共有多少只脚,就是求5个4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是4×5=20(只).故此题的答案是20.13.【答题】爸爸买了2个蛋筒,每个4元,一共用了______元.【答案】8【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解决问题.【解答】根据题意,爸爸买了2个蛋筒,每个4元,求一共用了多少元,就是求2个4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是4×2=8(元).故此题的答案是8.14.【答题】小青今年6岁,他爸爸是他年龄的6倍,他爸爸今年______岁.【答案】36【分析】考察九九乘法表,用6的乘法口诀计算,得数是36.【解答】根据6~9的乘法口诀可知6×6=36.15.【答题】小明看一本故事书,每天看6页,看了5天,还剩30页.这本书一共有______页.【答案】60【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解决问题.【解答】根据题意,小明每天看6页,看了5天,还剩30页,因为小明每天看的页数×看的天数+还剩的页数=这本书的总页数,所以这本书一共有6×5+30=60(页).故此题的答案是60.16.【答题】数学兴趣小组中女生有6人,男生是女生的4倍,男生有______人.【答案】24【分析】数学兴趣小组中女生有6人,男生是女生的4倍,列式发现倍数关系用乘法算式更为合理,依照口诀四六二十四进行解答.【解答】6×4=24(人).答:男生有24人.17.【答题】公园里有一片杨树林,横着看,每行6棵,竖着看每列也是6棵.这片杨树林一共有______棵杨树.【答案】36【分析】本题考察的知识点是6的乘法口诀的应用.【解答】6×6=36(棵).答:一共有36棵杨树.18.【答题】兰兰家客厅的地砖,横着看每行是6块,竖着看每列是5块.一共铺了______块地砖.【答案】30【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解决问题.【解答】根据题意,兰兰家客厅的地砖,横着看每行是6块,竖着看每列是5块,求一共铺了多少块地砖,就是求5个6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是5×6=30(块).故此题的答案是30.19.【答题】商店有三种颜色的气球,红红每种买6个,一共买了______个气球.【答案】18【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解决问题.【解答】根据题意,有3种颜色的气球,红红每种买6个,求一共买了多少个气球,就是求3个6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是3×6=18(个).故此题的答案是18.20.【答题】小明的妈妈去给小明买酸奶.每瓶酸奶4元,买6瓶可以优惠2元,小明的妈妈买6瓶酸奶花了______元钱.【答案】22【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解决问题.【解答】根据题意,每瓶酸奶4元,买6瓶可以优惠2元,求小明的妈妈买6瓶酸奶花了多少元,就是先求出买6瓶一共多少元,再减去优惠的2元即可,列式是4×6-2=22(元).故此题的答案是22.。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单元测试卷(有答案解析) 、选择题8.把一个平角分成两个角,其中一个锐角,另一个角一定是()4.下面的角中,(A.5.角的两边是( A. 直线)个角。
)。
比直角小。
B. 线段C . 8C. C. 射线2.下列图形中有两个直角的是A. 3个直角。
A. 平角B钝.角C直.角D锐.角A. 310.下边的图形有()个角。
A. 1 B . 211.一张长方形纸片,剪掉一个角,还剩(9.图形里有()个钝角。
A. 3 个B. 个512.下面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中,(、填空题13.红领巾上有________ 个角,有__________ 个锐角,_________ 个钝角。
C. 个3 ,4 个或5个)是直角。
14.如图,∠ 1是__________ 角,∠ 2是__________ 角。
∠ 1和∠ 2合并起来的角是___________15.直角比钝角_________16.我会认角,分一分。
直角: ________ 锐角:___________ 钝角:___________17.把一张纸先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就能折出________________ 个直角。
18.下面的角中,直角有 __________ ,锐角有 _________ ,钝角有_________C .3 )个角。
21.下面是一个长方体盒子,数一数这个长方体的面上一共有多少个直角。
1)上边的图形中有__________ 个锐角,__________ 个钝角。
2)在上图中画一条线段,使它有 3 个直角。
,是钝角的是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直角?20.个24.下面的图形中,是直角的打“√,”不是直角的打“×。
25.怎样才能折出一个直角?26.把序号填在相应的圆圈里参考答案】*** 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解析】【解答】3+3+1=7(个)故答案为:B。
【分析】一个三角形有3 个角,数一数,有两个三角形一共有6 个角,还有两个角组合成1 个角,一共有6+1=7 个角。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二年级应用题80题 1.同学们排队做操,站了8行,每行9人,一共多少人? 8×9=72(人) 答:一共72人。 2. 二年级有6个小组,每个小组7人,一共有多少人? 6×7=42(人) 答:一共42人。 3.小红带了50元钱,买6本书,每本书4元,应找回多少元? 6×4=24(元) 50-24=26 (元) 答:应找回26元。 4.小红、丽丽、圆圆、蒙蒙每人都有8支铅笔,刚刚有9支,他们一共有多少支铅笔? 4×8=32(支) 32+9=41(支) 答:他们一共有41支铅笔。 5、 笔 书 尺子 3元/支 5元/本 2元/把 买一本书和4把尺子共需要多少元? 4×2+5=13(元)答:买一本书和4把尺子共需要13元。 6.小朋友们在游乐园玩碰碰车,每辆车可以坐2个人,4辆车可以坐几个人?2×4=8(人) 答:4辆车可以坐人。 7.同学们在操场上跳绳,每3个人一组,分成了2组,一共有多少人在跳绳?3×2=6(人) 答:一共有6人在跳绳。 8.小松鼠摘松果,每个筐里放了5个松果,一共放了7筐,小松鼠一共摘了多少个松果?5×7=35(个)答:小松鼠一共摘了35个松果。 9.有4个盘子,每个盘子放3个苹果,一共需要放几个苹果? 4×3=12(个)答:一共需要放12个苹果。 10. 一件衣服需要5粒扣子,那么4件衣服要多少粒扣子? 5×4=20(个)答:那么4件衣服要20粒扣子。 11. 一只手有5个手指,那么一双手有几个手指? 5×2=10(个)答:一双手有10个手指。 12.同学们参加合唱比赛,每排站了5名同学,总共站了3排,问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比赛? 5×3=15(名)答:一共有15名同学参加比赛。 13.小明一家三个人去公园去玩,一张门票是5元,他们一共花了多少元门票钱?5×3=15(元)答:他们一共花了15元门票钱。 14.一块橡皮5角,丫丫买了2块橡皮,一共花了多少钱? 5×2=10(角)=1(元)答:一共花了1元钱。 15.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吃水果,每个小朋友吃了2个苹果,5个小朋友吃了多少个苹果?5×2=10(个)答:5个小朋友吃了10个苹果。 16.小东今年6岁,妈妈今年30岁,小东12岁时,妈妈多少岁? 12-6=6(岁) 30+6=36 (岁) 答:妈妈36岁。 17.会议室里有单人椅30把,双人椅有8把,一共能坐多少人? 8×2=16(人) 16+30=46(人) 答:一共能坐46人。 18.有40人要过河,租8条小船(每条小船限乘4人)和1条大船(每条大船限乘6人)够坐吗? 8×4+6=38(人)38<40 答:不够坐。 19.小明买一支钢笔花了8元,买书包的钱是买钢笔的6倍,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6×8=48(元)48+8=56(元)答:一共花了56元钱。 20.小李有43张邮票,小生的邮票比小李多9张,小英的邮票比小生少14张。 (1)小生有邮票多少张? 43+9=52(张)答:小生有邮票52张. (2)小英有邮票多少张? 52-14=38(张)答:小英有邮票38张. (3)他们三人一共有邮票多少张? 38+52+43=133(张)答:他们三人一共有邮票133张. 21.小明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玩(儿童票每张5元;成人票每张8元),用20元够吗? 2×8+5=21(元)21>20 答:20元不够. 22.铅笔每支3元,每支钢笔的价格是铅笔的2倍,买一支钢笔笔一支铅笔贵多少钱? 3×2-3=3(元)答:买一支钢笔笔一支铅笔贵3钱. 23.食堂运来3车大米,每车8袋,吃掉18袋后,还剩多少袋? 3×8=24(袋) 24-18=6(袋)答:还剩6袋. 24、拿10元钱买了两个本,找回2元,每个本多少元? 10-2=8(元)8÷2=4(元)答:每个本4元. 25、有两只小猴,第一只摘了4个桃子,第二只摘了8个桃子,请问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 4+8=12(个)答:一共摘了12个桃子. 26、二年级有8个学生,三年级的学生比二年级的2倍少5个,三年级有多少个学生?2×8-5=11(个)答:三年级有11个学生. 27、妈妈买了4个蛋糕,每个7元,妈妈带了30元够吗?÷× 4×7=28(元)28< 30 答:妈妈带了30元够了. 28、红、蓝、黄三种气球一样多,一共有27个,红气球有多少个? 27÷3=9(个)答:红气球有9个. 29、白兔有7只,黑兔是白兔的5倍,黑兔和白兔一共有多少只? 7×5=35(只)35+7=42(只)答:黑兔和白兔一共有42只. 30、红花有3朵,黄花是红花的6倍,一共有多少朵花? 6×3=18(朵) 18+3=21(朵) 答:一共有21朵花. 31、大雁有22只,鹅比大雁少9只,鸭比大雁多19只,鸭和鹅各有多少只?22-9=13(只) 22+19=41(只)答:鸭有41只,鹅有13只. 32、小红有28张画片,小明比她多26张,小明和小红共有多少张? 28+26=54(张)54+28=82(张)答:小明和小红共有82张. 33、果园里有4行苹果树,每行8棵,还有12棵梨树,果园一共有多少棵果树?4×8+12=44(棵)答:果园一共有44棵果树. 34、笼子里装了5只兔子,它们一共有多少只脚? 4×5=20(只)答:它们一共有多20只脚. 35、小红有28张画片,她比晓明多6张,小明有多少张?两人一共有多少张? 28-6=22(张)22+28=50(张)答:小明有22张两人.一共有50张. 36、明明、兰兰和乐乐给校园里的小树苗浇水,平均每人浇6棵,一共浇了多少棵?3×6=18(棵)答:一共浇18棵. 37、小刚做了9个蜻蜓标本,小英做的个数是小刚的4倍。÷× (1)小英做了多少个蜻蜓标本? 9×4=36(个)答:小英做了36个蜻蜓标本. (2)小英做的比小刚多多少个? 36-9=27(个)答:小英做的比小刚多27个. 38、爸爸、妈妈和我分别掰了9个玉米,小弟弟掰了6个。我们全家一共掰多少玉米?3×9+6=33(个)答:我们全家一共掰了33个玉米。 39、王师傅做了80个面包,第一次卖了17个,第二次卖了25个,还剩多少个?80-17-25=38(个)答:还剩38个。 40、妈妈买了15个苹果,买的橘子比苹果少6个,妈妈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15-6+15=24(个)答:妈妈一共买了24个水果。 41、动物园有熊猫4只,猴子是熊猫的3倍。熊猫和猴子一共多少只? 4×3+4=16(只)答:熊猫和猴子一共16只。 42、图书馆有90本书。一年级借走20本,二年级借走17本。图书馆还有多少本书?90-20-17=53(本)答:图书馆还有53本书。 43、二年级有女生15人,男生比女生多11人,二年级有学生多少人? 15+11+15=41(人) 答:二年级有学生41人. 44、妈妈拿了24元,要买3副手套,每副7元,够不够? 3×7=21(元) 21<24 答:够了。 45.用15个方木块,摆5个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用几个木块?每个长方体用3个木块,可以摆几个长方体?15÷5=3(个)答: 每个长方体用3个木块。15÷3=5(个)答:可以摆5个长方体。 46.妈妈和女儿做红花,妈妈做了58朵,女儿做了50朵。妈妈给女儿几朵,两人的花就一样多?58-50=8(朵)8÷2=4(朵)答:妈妈给女儿4朵,两人的花就一样多。 47.果园里有梨树28棵,桃树比梨树多16棵,果园共有果树多少棵? 28+16=44( 棵)44+28=72( 棵)答:果园共有果树72棵。 48.杏树有82棵,梨树比杏树少29棵,梨树有多少棵? 82-29=53(棵)答:梨树有53棵。 49.要栽85棵树,已栽了56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要栽多少棵?85-56=29( 棵)答:还要栽29棵。 50.已栽了49棵树,还剩34棵树没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共需要栽多少棵?49+34=83( 棵)答:一共需要栽83棵。 51.小红每天做8朵红花,做了3天。她要把红花奖给6个小朋友,平均每人多少朵?3×8÷6=4(朵)答:平均每人4朵。 52.妈妈买了3个茶杯用去24元,爸爸买了4个碗用去36元。茶杯和碗哪个贵?贵多少? 24÷3=8(元) 36÷4=9(元) 8<9 9-8=1(元) 答:碗贵,贵1元。 53、三年级有25人用一条船过河,每次只能坐5人,要几次才能过完? 25÷5=5(次)答:要5次才能过完。 54.有4只小兔,小猴的只数是小兔的3倍,现在每2只小猴分成一组去抬东西,可以分成几组? 4×3=12(只) 12÷2=6(组)答:可以分成6组。 55.3个小动物吃了12个苹果,7个小动物要吃多少个苹果? 12÷3=4(个) 7 ×4=28 (个)答: 7个小动物要吃28个苹果。 56.一本故事书24页,小红每天看6页,几天看完?这本故事书小明8天看完,每天要看几页? 24÷6=4(天)答:4天看完.24÷8=3(页)答:每天要看3页。 57.小东有4元,小明的钱的小东的3倍。小明买6个本子刚好把钱用完,每个本子几元? 4×3÷6=2(元)答:每个本子2元。 58.小朋友吃早餐,每6人坐一张桌子,要坐2张桌子,一共有多少人? 6×2=12(人) 答:一共有12人。 59.小明和小红写字,小明写了3行,每行6个,小红写了15个,谁写得多?多几个? 3×6=18(个) 18>15 18-15=3(个) 答:小明写的多,多3个。 60.小明和小红写字,小明写了3行,每行6个,小红写了4行,每行5个,两人一共写了多少个? 3×6=18(个) 4×5=20(个) 18+20=38 (个)答:两人一共写了38个。 61.操场上有6行,每行6人,如果排成4行,每行有多少人? 6×6÷4=9(人) 答:每行有9人。 62.有24张画,平均挂在6间教室,每间教室有多少张? 24÷6=4(张)答:每间教室有4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