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培训精品资源】气管插管术
- 格式:pptx
- 大小:9.86 MB
- 文档页数:25
ICU患者气管插管治疗技术要点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直接插入气管或经上呼吸道插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为气道的通畅、有效引流及机械通气提供条件。
目前最常用的建立人工气道的方法是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
【适应证】1上呼吸道梗阻口鼻咽及喉部软组织损伤、异物或分泌物潴留均可引起上呼吸道梗阻,威胁患者生命。
及时建立人工气道,能够保证上呼吸道通畅,挽救患者生命。
2.气道保护性机制受损正常情况下,咽、喉、声带、气道及隆突通过生理反射(主要为迷走神经反射)对呼吸道发挥保护作用。
依次存在咽反射(恶心和吞咽反射)、喉反射(声门关闭及会厌覆盖声门)、气管反射(异物或分泌物刺激气道引起咳嗽)及隆突反射(隆突受刺激而引发的强烈咳嗽)。
患者意识改变(特别是昏迷)以及麻醉时,正常的生理反射受到抑制,导致气道保护性机制受损,易发生误吸及分泌物潴留,可能导致严重肺部感染。
因此,对于气道保护性机制受损的患者,有必要建立人工气道,以防止误吸和分泌物潴留。
3.气道分泌物潴留正常情况下,气道分泌物通过黏液纤毛运动到达大气道,大气道受刺激后,发生咳嗽反射,将分泌物咳出。
正常的咳嗽反射受损时,分泌物潴留于大气道,易导致肺部感染及呼吸道梗阻。
虽然可经鼻腔或口腔将吸痰管插入气管,但往往效果较差,而且创伤性较大,严重时还可能诱发心律失常。
因此,及时建立人工气道,对清除气道分泌物是必要的。
4.实施机械通气需要接受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首先应建立人工气道,提供与呼吸机连接的通道。
一、经口气管插管【操作准备】1患者准备患者仰卧,肩下垫一小枕,头略后仰。
用吸引器吸净口腔、鼻腔中分泌物。
根据患者情况镇静、镇痛。
若患者咽喉部暴露不充分或存在困难插管时,在充分供氧和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的情况下使用肌松剂。
密切监测呼吸频率、呼吸幅度、经皮血氧饱和度、心率和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5.器械准备(1)喉镜:直接喉镜根据镜片的形状分为直喉镜和弯喉镜。
直喉镜与弯喉镜的使用方法、插入部位有所不同:直喉镜是插入会厌下,向上挑,即可暴露声门;弯喉镜是插入会厌和舌根之间,向前上方挑,会厌间接被牵拉起来,从而暴露声门。
气管插管术操作培训资料————麻醉科 xxx为提升我院应急救治能力,强化医师人员气管插管技能,进行此次培训。
以下是培训内容:一、思考尝试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气管插管术是什么?(定义);2、为什么要做这个?(目的和适应症);3、怎么做?(操作步骤);4、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判断插管成或与识别并发症);二、解答写在前面的话:病人会死于缺氧,不只是因为未施行气管插管,是因为得不到有效通气。
气道管理的核心思想是维持供氧,因此当病人出现危急情况,现场无人会插管时,我们可以做以下操作为病人争取时间:面罩通气(通气时拇指和示指向下用力扣紧面罩,其余三指将下颌托起,防止舌后坠引起的上呼吸道梗阻),可借助口咽或鼻咽通气道改善呼吸道阻塞。
(一)气管插管术是什么?(定义)气管内插管是通过口腔或鼻孔经喉把特制的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
气管插管术是麻醉医师及急救时必须掌握的临床重要技能。
(二)为什么要做气管插管(目的和适应症)1.目的维持氧供,辅助通气,保护气道,方便吸引等。
2.适应症①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不能维持氧供的病人:呼吸心跳停止、通气效果不佳;②有气道阻塞风险的需气道保护的病人:全麻或深昏迷、分泌物较多无力出、胃内或呼吸道内大出血有误吸风险,头颈部外伤气道畸形或出血造成气道阻塞;③治疗需要:呼吸系纺疾病需呼吸机治疗,气管内检查或相关治疗需要;(三)怎样做?(操作方法)1.评估简单的说,评估插管是否会顺利,主要包括两方面,即头后仰程度及张口度。
为保证插管顺利,还可做一些更专业的检查,针对性较强。
如鼻咽腔情况、气管检查、CT检查,这些检查视情而定。
其实插管没这么复杂。
这些检查只是针对术前估计插管困难患者。
2.用具及其插管前准备用具:喉镜1个(拆开放置)、负压吸引器、气管导管(ID6.5,导芯)1套、呼吸气囊1个、开口器、吸痰管1根、听诊器1个、石蜡油1瓶、胶布1卷、一次性注射器10ml一支、牙垫1个。
准备:①安装并检查喉镜(检查后合拢放置)②打开气管导管外包装,安装导丝,注射器检查气囊是否漏气③开启石蜡油,将适量石蜡油滴入气管导管包装袋内,充分润滑气管导管前端④准备胶布,牙垫,听诊器、呼吸囊在手边备用,吸引器打开并接好吸痰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