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培训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2.02 MB
- 文档页数:208
考评员考评要点三
1.职业分类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先进性原则
2)客观性、适用性原则
3)开放性、国际性原则
2.职业划分时考虑的因素
我国职业分类采用国际通行做法,将现有职业逐级分层划分为大类、中类、小类、细类,依次体现由粗到细的职业类别。
3.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概念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属于工作标准。
国家职业标准是在职业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职业的活动内容,对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
4.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基本结构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由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比重表四部分组成。
其中工作要求是国家职业标准的核心部分。
5.国家职业标准制定原则
1)整体性原则
2)等级性原则
3)规范性原则
4)实用性原则
5)可操作性原则
6.职业技能鉴定命题理论依据
职业技能鉴定命题测量学基础,在测量学性质上,职业技能鉴定属于标准参照考试类型。
7.考评员的聘用期
1)实行资格准入制
2.实行聘任制,聘期为三年
聘期不得超过考评人员资格有效期。
考评员题库(1000题)一、判断题。
(510题)第一章职业技能鉴定体系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60题)(√)1.技能是指人在意识支配下所具有的肢体动作能力。
(×)2.A技能包含的智力成份比B技能包含的智力成份大, 那么A技能的职业技能水平一定比B技能高。
(1)(×)3.职业技能的养成与知识的学习完全相同。
(1)(√)4.职业技能的判断以是否与就业活动相关来界定。
(1)(√)5.我国第一次职业分类工作的完成和新的国家职业标准的制定, 为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1)(×)6.以职业活动为基础是职业技能鉴定的重要特点。
(1)(√)7.全国职业资格证书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对增强各地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机构和有关人员的质量意识, 保证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1)(×)8.“十五”期间, 全面落实持证上岗的要求, 争取具有高级技能以上的工人比重提高到技术工人总数的30%左右。
(1)(√)9.完善制度建设,规范管理服务是我国“十五”期间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主要措施之一。
(1)(×)10. 各省组织职业技能鉴定发放的职业资格证书只能在本省内有效, 只有参加全国统考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方可在全国有效。
(1)(√)11.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 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
(1)(√)12.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要按照面向市场、扩大范围、完善制度、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来开展工作。
(1)(×)13.我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行的是靠行业权威力量推行的管理模式。
(1)(√)14.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于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是连接培训与就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1)(√)15.我国现行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国家证书制度的主体。
(1)(√)26.职业技能可以分为言语技能、肢体技能和心智技能三类。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题库多选题(211题)第一章职业技能鉴定体系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26题)1.劳动保障部确定了技工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即( ABCD )。
A.调整布局B.提高层次C.突出特色D.服务就业2.要引导企业规范用工制度,运用职业资格证书这个重要手段,( ABC )。
A.降低用人成本B.减少用人风险C.提高企业劳动人事管理水平和效率D.提升劳动者的职业素质3.职业资格证书真正的生命力就在于它能够提高企业的( BD )。
A.人工效率B.经济效益C.营销宣传D.管理水平4.在工作中,我们看到( BD )正成为推动企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手段。
A.员工技能B.鉴定考核C.管理水平D.教育培训5.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要与( AD )改革相衔接。
A.企业劳动人事制度B.企业技能培训制度C.企业工资制度D.企业待遇制度6.以下选项中反映职业技能特点的有( BCD )。
A.这种技能一旦掌握容易忘却B.它的养成与知识的学习截然不同C.职业的性质及其技能形式有差别D.职业本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7.我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实践证明,做好鉴定工作,必须实现( AB )相结合。
A.行政管理B.技术管理C.人才管理D.培训管理8.职业技能鉴定主要包括对( ABCD )的资格考评。
A.高级技师B.技师C.高级职业资格D.中级职业资格9.职业技能鉴定是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标准,通过政府授权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进行( ABCD )地评价与认证的活动。
A.客观B.公正C.科学D.规范10.职业技能鉴定需要综合运用( ABCD ),才能全面准确地考核出劳动者的职业技能。
A.多种考试方式和手段B.将知识考试与实际操作考核相结合C.面试与笔试相结合D.特定考场考试与工作现场考核相结合11.职业技能鉴定的特点包括了以下( BCD )。
A.科学的发展为导向B.职业活动为导向C.第三方认证原则为基础D.实际操作为主要依据12.我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属性取决于以下因素( BCD )。
考评员题库(1100题)一、判断题。
(510题)第一章职业技能鉴定体系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60题)(√)1.技能是指人在意识支配下所具有的肢体动作能力。
(×)2.A技能包含的智力成份比B技能包含的智力成份大, 那么A技能的职业技能水平一定比B技能高。
(1)(×)3.职业技能的养成与知识的学习完全相同。
(1)(√)4.职业技能的判断以是否与就业活动相关来界定。
(1)(√)5.我国第一次职业分类工作的完成和新的国家职业标准的制定, 为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1)(×)6.以职业活动为基础是职业技能鉴定的重要特点。
(1)(√)7.全国职业资格证书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对增强各地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机构和有关人员的质量意识, 保证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1)(×)8.“十五”期间, 全面落实持证上岗的要求, 争取具有高级技能以上的工人比重提高到技术工人总数的30%左右。
(1)(√)9.完善制度建设,规范管理服务是我国“十五”期间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主要措施之一。
(1)(×)10. 各省组织职业技能鉴定发放的职业资格证书只能在本省内有效, 只有参加全国统考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方可在全国有效。
(1)(√)11.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 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
(1)(√)12.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要按照面向市场、扩大范围、完善制度、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来开展工作。
(1)(×)13.我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行的是靠行业权威力量推行的管理模式。
(1)(√)14.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于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是连接培训与就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1)(√)15.我国现行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国家证书制度的主体。
(1)(√)26.职业技能可以分为言语技能、肢体技能和心智技能三类。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题库单选题2(129题)第四章职业技能鉴定命题与国家题库(75题)1.( D )是鉴定要素最小不可测量单位。
A.鉴定内容B.鉴定操作题C.鉴定知识D.鉴定点2.( C )是最小不可分割的独立可鉴定的要素。
A.鉴定内容B.鉴定操作题C.鉴定点D.鉴定知识3.鉴定比重是依据( B )来确定的。
A.职业活动内容B.国家职业标准C.鉴定工种的内容D.职业工作流程4.层次属性一般用( A )方式表示。
A.鉴定点代码B. 鉴定要素C.鉴定细目表D.鉴定试题5.( C )反映试题所考查的是哪些鉴定要素,刻划了一道试题所考查内容的目标。
A.特征参数B.鉴定细目表C.层次属性D.鉴定点代码6.鉴定比重主要反映( B )在试卷中所占分值比例。
A.鉴定点代码B. 鉴定要素C.鉴定细目表D.鉴定试题7.试题的层次参数使试题具有了( A ),提高了试题资源的有效价值。
A.可复用性B.可参照性C.可对比性D.可实践性8.通过考查一道试题的特征参数,可以为试卷的编制提供了( D )基本的数据。
A.资源性B.必要性C.准确性D.测量学9.认识层次中的( B )是指人脑对过去所经历的事物的反映。
A.应知B.记忆C.理解D.应用10.区分度通过( D )的比例差值来计算。
A.试题难易度多少B.鉴定要素细目表C.鉴定点代码D.鉴定者与未通过鉴定者11.试题难度一般分为( C )等级。
A.三个B.四个C.五个D.六个12.( A )是整个职业技能鉴定测评工具体系的主体。
A.试卷B.试题C.鉴定要素细目表D.鉴定比重13.( D )的质量影响到职业技能鉴定的合理性和公平性水平。
A.理论考试B.技能操作C.操作本身D.试卷本身14.( A )是指试卷所考内容不得超过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中所列的鉴定要素的范围。
A.水平规则B.层次规则C.要素规则D.难度规则15.( B )是指试卷所考鉴定点的重要程度比例应与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中整体重要程度比例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