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5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提升练习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得分:一、基础知识。
(40分)(一)读拼音,写词语。
(6分)yuán dàn()那天晚上,我想吃yuán xiāo(),可妈妈却给我煮了jiǎo zi( ),里面的馅儿是老腊肉。
妈妈从菜缸里捞出色如翡翠的蒜头,再用tānɡchí()舀了一点儿chén cù()倒在碟子里当作料。
我用kuài zi( )夹了一个尝了尝,真是美味极了!(二)下面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4分)A.万象更新张灯结采残灯末庙B.能歌善舞行善积得身无分文C.别无所求随心所欲牛郎织女(三)给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找近义词,写在括号里。
(4分)1.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 )2.这棵树粗壮极了,我双臂合拢..才把它抱住。
( )3.春节是老北京人最闲在..的时候。
()4.藏戏与其他戏剧的特点截然不同....。
( )(四)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22分)1.以“月亮”为描写对象,分别写一个比喻句和拟人句。
(10分)(1)比喻句:(2)拟人句:2.读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然后仿写一句话。
(4分)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3.用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造句。
(2分)这不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粥,而是4.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2分)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5.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4分)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五)判断正误。
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4分)1.“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句中的“元旦”指的是公历一月一日。
( )2.《北京的春节》重点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元旦、正月十五这几天过节的内容。
( )3.《腊八粥》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情,其中喝粥写得最详细。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一、阅读理解题
1.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在一座小山村里,有一位年轻的农夫叫小明,他非常喜欢种菜。
每天早上,他都会起得很早,照顾自己的菜园。
小明最喜欢的蔬菜是番茄。
他认真地选择番茄种子,然后把它
们种在土壤中。
他会经常给种子浇水,并且每天进行细心的观察。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明的番茄种子发芽了,细小的苗子长成了茁壮
的植物。
他对自己的番茄植物感到非常满意。
几个月后,小明终于可以采摘自己的番茄了。
他收获了许多红
红的番茄,非常开心。
他用最新鲜的番茄制作了美味的番茄酱。
小明的努力和热爱收到了回报,他的菜园变得越来越美丽和丰富。
他坚信只要用心去经营,就一定能收获丰盛的果实。
问题:
1. 小明最喜欢的蔬菜是什么?
2. 小明除了给番茄种子浇水,还做了什么?
3. 小明是如何对待自己的番茄植物的?
4. 小明的菜园变得怎样?
5. 小明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案:
1. 番茄。
2. 进行细心的观察。
3. 他对自己的番茄植物感到非常满意。
4. 小明的菜园变得越来越美丽和丰富。
5. 用心经营,就能收获丰盛的果实。
二、作文题
请根据下面的图片写一篇作文,不少于100字。
作文内容自定义,合理发挥。
注意使用适当的句子连接词和描述词语。
答案:
作文内容请自行发挥,不少于100字。
(亲爱的同学,新学期里你有长进吗?这份试卷将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
你可要认真审题,看清要求,仔细答题了。
加油!)一、积累与运用(56分)1.看拼音,把汉字规范匀称地写在田字格里。
(14分)yū chuōsāo púfǔshǔ kuí()泥()穿()动( )( ) ( )( )l iǎnɡuōkàn shǔ kuímǐnɡdǐnɡ收()( )噪俯()()()()()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6分)粗犷(kuànɡɡuǎnɡ)媲美(pìbì) 挑衅(tiāo tiǎo)琴弦(xuán xián)挟带(jiāxié)瘦削(xiāo xuē)3.给下列汉字加上一部分组成新字并组词。
(6分)()()且()每()()()4. 查字典,按要求填空。
(10分)“寡”字如果不知道它的读音,可用查字法,先查,再查;如果不知道它的写法,可用查字法,先查,再查。
请写两个含有这个字的成语、,用其中的一个成语造句:5.在括号里填上表示“看”但不能含有“看”字的词语(不得重复填写)。
(6分)上个星期,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爬山活动。
站在山顶,同学们有的()蓝天,有的()山下,有的()远方,有的()四周,有的()着身边的一朵小花……我们()着那充满生机的春景,满心喜悦。
6.在原句上修改下列病句。
(6分)①清晨,我走在田野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和温暖的阳光。
②多读多写是能否提高语文水平的关键。
③老师虚心接受并听取了同学们的意见。
7.本学期我们积累了很多名言诗句,请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填空。
(8分)①麦子打完了,该松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
“,。
”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②诗句“,。
”为我们描绘了夏日农村的宁静,昼长人稀,蜓飞蝶舞,以动衬静。
③自古以来,人世间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正如苏轼所说:“,,。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试题01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31分)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shuǐ jiǎo zhǎ yǎn dǎ jiǎo zhāng jié
diǎn rán zhǒng zhàng chōng yíng hè sè 2.下面句中的“腻”是什么意思呢?请选择正确的解释,用序号填空。(3分) 腻:①食品中油脂过多;②因食品中油脂过多而使人不想吃;③腻烦,厌烦;④润泽细致;⑤黏;⑥污垢。 (1)你翻来覆去说的就是这几句话,我都听腻.了。( ) (2)要少吃油腻.高脂肪的食物,如红烧肉、炸鸡等。( ) (3)要想让皮肤细腻.不粗糙,就要用好一些的护肤品。( ) 3.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反义词。(4分) (1)孩子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 ) (2)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 ) (3)年轻..的僧人唐东杰布许下宏愿,发誓架桥,为民造福。( ) (4)西藏地广人稀,生活节奏比较缓慢..。( ) 4.用四字词语替换下列句中的画线部分。(8分) (1)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毫无共同之处。( ) (2)双方顺从心里的希望,想怎样就怎样、优哉游哉,一出戏演他个三五天毫不稀奇。( ) (3)他们除了眼前的要求之外,没有别的要求,只要有观众就行。( ) (4)回到祖国,那一切事物都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的景象,使我们心潮起伏。( ) 5.按要求写句子。(8分) (1)唐东杰布和能歌善舞的七兄妹组成了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不能设什么法来反抗。(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一天大家还不能不吃元宵啊!(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翻译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能力提升。(11分) 1.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3分) (1)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 (2) 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 (3)河汉清且浅,_________。 (4)百川东到海,_________?少壮不努力,_________。 2.根据所学内容填空。(8分) (1)《北京的春节》按照_________的顺序介绍了北京春节的各种习俗,北京的春节从_________一直持续到_________才算结束。 (2)《腊八粥》一文讲述了腊八那天_等不及要吃粥的嘴馋、对粥的_____以及看到粥的惊异,写出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亲情,表现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藏戏》一文开头一连用了句式相似的三个问句,这种修辞手法是____,这三个问句在全文中起到了_____________的作用。 三、阅读空间。(28分) (一)(14分) ①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在老年间,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从一擦黑儿,鞭炮就响起来,人们随着鞭炮声把灶王的纸像焚化,美其名曰送灶王上天。在前几天,街上就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大小瓜形。按旧日的说法,用糖粘住灶王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会向玉帝报告家中的坏事了。现在,还有卖糖的,但是只由大家享用,并不再粘灶王的嘴了。 ②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必须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铺户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假若不预备下几天的吃食,临时不容易补充。 ③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1.以上语段选自课文《__________》,的作者是_____。他的作品大多数以北京为背景,如________、_________等。(3分) 2.选文中的第①、②段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第③段描述了__________________。(4分) 3.第③段中“家家赶做年菜”“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等是抓住________来介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是从香味,到色彩,到声音进行了全方位的描写,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热闹”。(4分) 4.读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从“万不得已”“必定”等词语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花灯(14分) 节日往往最能集中地表现一个民族的习俗和欢乐。西方的圣诞、复活、感恩等节日,大多带有宗教色彩,有的也留着历史的遗迹。节日在每个人的童年回忆中,必然都占有极为特殊的位置。无论多么穷的家里,圣诞节也得有挂满五色,小灯泡的小树。孩子们一夜醒来,袜子里总会有慈祥的圣诞老人送的什么礼物。圣诞凌晨,孩子们还可以到别人家门前去唱歌,讨点零花钱。 我小时候,每年就一个节一个节地盼。五月吃上樱桃和粽子了,前额还给用雄黄画个“王”字,就是为了避五毒。纽扣上戴一串花花绿绿的玩意儿,有桑葚、老虎什么的,都是用碎布缝的。当时还不知道那个节日同古代诗人屈原的关系。多么高雅的一个节日呀!七月节就该放莲花灯了。八月节怎么穷也得吃上块月饼,兴许还弄个泥捏挂彩的兔儿爷供供。九月登高吃花糕。这个节日对漂流在外的游子最是伤感,也说明中国人的一个突出的民族特点:不忘老根儿。但最盼的,还是年下,就是现在的春节。 哪国的节日也没有咱们的春节热闹。我小时候,大商家讲究“上板”(停业)一个月。平时不放假,交通没现在方便,放了假店员也回不去家。那一个月里,家在外省的累了一年,大多回去探亲了,剩下的掌柜和伙计们就关起门来使劲地敲锣打鼓。 正月里欢乐的高峰,无疑是上元佳节——也叫灯节。从初十起就热闹,一直到十五。花灯可是真正的艺术品。有圆的、方的、八角的,有谁都买得起的各色纸灯笼,也有绢的、纱的和玻璃的。有富丽堂皇的宫灯,也有仿各种动物的羊灯、狮子灯。羊灯通身糊着细白穗子,脑袋还会摇动。另外有一种官府使用的大型纸灯,名字取得别致,叫“气死风”。这种灯通身涂了桐油,糊得又特别严实,风怎么也吹不进来,所以能把风气死。 灯,是店铺最有吸引力的广告。所以一到灯节,哪里铺子多,哪里的花灯就更热闹。 60年代初的一次春节,厂甸又开市。而且正月十五,北海还举行了花灯晚会。当时我一边儿逛灯一边儿想:是呀,过去那些乌七八糟的要去掉,可像这样的季节性的游乐恢复起来,岂不大可丰富一下市民的生活。 1.找出文中的一句过渡句,并写下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文中都介绍了哪些花灯?请最少说出三种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第2自然段简要介绍了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读一读,填空。(6分) 五月,节日名为_______,七月,节日名为_______,八月,节日名为_______,九月,节日名为_______,以上的月份指的都是____历月份。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有_______。 4.作者介绍中国人过春节的情景,为什么要先写西方人如何过圣诞节?(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习作园地。(30分)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你的家乡有哪些特别的风俗习惯?请你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题目自拟,内容真实,不少于450字。 参考答案 一、1.水饺 眨眼 打搅 章节 点燃 肿胀 充盈 褐色 2.(1)③(2)②(3)④ 3.(1)放松(2)稀薄(3)年迈(4)快速 4.(1)截然不同(2)随心所欲(3)别无所求(4)万象更新 5.(1)唐东杰布和七兄妹组成了藏戏班子。 (2)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 (3)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 (4)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杨花飘散,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 二、1.(1)轻烟散入五侯家 (2)今夜月明人尽望 (3)相去复几许 脉脉不得语 (4)何时复西归 老大徒伤悲 2.(1)时间 腊月初旬 正月十九 (2)八儿 猜想 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亲情的眷恋 (3)排比 引起下文 三、(一)1.北京的春节 老舍示 例:《茶馆》 《骆驼祥子》 2.腊月二十三至除夕人们的活动 除夕的热闹景象 3.人们的活动 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红红的对联 鞭炮声日夜不绝 4.除夕是一个讲究全家团圆的重大日子 (二)1.哪国的节日也没有咱们的春节热闹。 2.宫灯、羊灯、狮子灯。 3.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阴 清明节 4.通过对比,可以更加突出我国春节的热闹气氛和民族特色。 四、答案略
星江中学小学六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编写:夏建立老师审核:付书现班级姓名分数(亲爱的同学,新学期里你有长进吗?这份试卷将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
你可要认真审题,看清要求,仔细答题了。
加油!)一、积累与运用(56分)1.看拼音,把汉字规范匀称地写在田字格里。
(14分)yū chuō sāo púfǔshǔ kuí()泥()穿()动 ( )( ) ( )( )l iǎnɡuōkàn shǔ kuí mǐnɡdǐnɡ收() ( )噪俯()()()()()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6分)粗犷(kuànɡɡuǎnɡ)媲美(pì bì) 挑衅(tiāo tiǎo)琴弦(xuán xián)挟带(jiā xié)瘦削(xiāo xuē)3.给下列汉字加上一部分组成新字并组词。
(6分)()()且()每()()()4. 查字典,按要求填空。
(10分)“寡”字如果不知道它的读音,可用查字法,先查,再查;如果不知道它的写法,可用查字法,先查,再查。
请写两个含有这个字的成语、,用其中的一个成语造句:5.在括号里填上表示“看”但不能含有“看”字的词语(不得重复填写)。
(6分)上个星期,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爬山活动。
站在山顶,同学们有的()蓝天,有的()山下,有的()远方,有的()四周,有的()着身边的一朵小花……我们()着那充满生机的春景,满心喜悦。
6.在原句上修改下列病句。
(6分)①清晨,我走在田野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和温暖的阳光。
②多读多写是能否提高语文水平的关键。
③老师虚心接受并听取了同学们的意见。
7.本学期我们积累了很多名言诗句,请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填空。
(8分)①麦子打完了,该松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
“,。
”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②诗句“,。
”为我们描绘了夏日农村的宁静,昼长人稀,蜓飞蝶舞,以动衬静。
语文六年级下s版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语文六年级下册S版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应和(hè)缥缈(miǎo)旖旎(yǐ)B. 蓑衣(suō)窈窕(tiǎo)徜徉(cháng)C. 踉跄(liàng)蹒跚(pán)踟蹰(chú)D. 潋滟(liàn)旖旎(nǐ)踌躇(chú)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栩栩如生风尘仆仆心旷神怡B. 窈窕淑女婀娜多姿风华正茂C. 悱恻缠绵蹉跎岁月姹紫嫣红D. 锲而不舍金榜题名风声鹤唳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虽然已经年过花甲,但仍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
B. 他虽然已经年过花甲,但仍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
C. 他虽然已经年过花甲,但仍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
D. 他虽然已经年过花甲,但仍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B. 他虽然已经年过花甲,但仍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
C. 他虽然已经年过花甲,但仍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
D. 他虽然已经年过花甲,但仍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来了?”他问:“你找我有什么事?”B. “你来了?”他问:“你找我有什么事?”C. “你来了?”他问:“你找我有什么事?”D. “你来了?”他问:“你找我有什么事?”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______,______。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2. “______,______。
”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3. “______,______。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
4. “______,______。
”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六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试卷及答案(推荐)班级:姓名:分数: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读拼音,写词语。
(10分)páo xiào shēn yín shā yǎ chān fú yōng dàipéng pài zāo gāo zhòu méi dǎo méi bào yuàn二、比一比,再组词。
(10分)歼(________)倚(________)憧(________)纤(________)椅(________)撞(________)扭(________)微(________)漆(________)钮(________)徽(________)膝(________)三、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
(15分)(____)耳欲(____)失(____)落(____)一如(____)(____)得意(____)(____)(____)不(____)待引人(____)(____)(____)(____)之情各(____)各(____)(1)上面的词语中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有:____________。
(2)不管我的绘画作品是否得奖,父母都_______地支持我练习,这种_________,我铭记在心。
(3)窗外风雨交加,___________的雷声,吓得我钻进了被子里。
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10分)因为……所以…… 不但……还……虽然……但是…… 只要……就……①圆明园()建筑宏伟,()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②今天,我们中国的孩子()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世界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
③()作者对壶口瀑布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它那宏伟气势。
④()来到黑龙江宁安县境内的镜泊湖,()可以看到著名的吊水楼瀑布。
五、按要求写句子。
(15分)(1)陆地这么大。
1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积累与运用(56分)
1.看拼音,把汉字规范匀称地写在田字格里。(14分) yū chuō sāo pú fǔ shǔ kuí ( )泥 ( )穿 ( ) 动 ( )( ) ( )( ) liǎn ɡuō kàn shǔ kuí mǐnɡ dǐnɡ 收( ) ( )噪 俯( ) ( )( ) ( )( ) 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6分) 粗犷(kuànɡ ɡuǎnɡ) 媲美(pì bì) 挑衅(tiāo tiǎo) 琴弦(xuán xián) 挟带(jiā xié) 瘦削(xiāo xuē) 3.给下列汉字加上一部分组成新字并组词。(6分) ( ) ( ) 且 ( ) 每 ( ) ( ) ( ) 4. 查字典,按要求填空。(10分)
“寡”字如果不知道它的读音,可用 查字法,先查 ,再查
;如果不知道它的写法,可用 查字法,先查 ,再查 。请写两个含有这个字的成语 、 ,用其中的一个成语造句:
5.在括号里填上表示“看”但不能含有“看”字的词语(不得重复填写)。(6分)
上个星期,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爬山活动。站在山顶,同学们有的( )
蓝天,有的( )山下,有的( )远方,有的( )四周,有的( )着身边的一朵小花„„我们( )着那充满生机的春景,满心喜悦。 6.在原句上修改下列病句。(6分) ①清晨 ,我走在田野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和温暖的阳光。
②多读多写是能否提高语文水平的关键。 2
③老师虚心接受并听取了同学们的意见。 7.本学期我们积累了很多名言诗句,请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填空。(8分) ①麦子打完了,该松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 , 。”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②诗句“ , 。”为我们描绘了夏日农村的宁静,昼长人稀,蜓飞蝶舞,以动衬静。
③自古以来,人世间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正如苏轼所说:“ , , 。” ④在生活、学习中,当你遇到挫折、困难时,是哪一句名言激励你,请你把它写下来。 二、阅读理解(44分)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1分) ①《密西西比河风光》一文,作者先用“ ”一句对全文进行概述,然后采用 的方式,分别写出了西岸 的特点和东岸 的特点,课文最后用“这荒野的世界充满一种 ”表达作者对密西西比河风光的赞叹之情。 ② , 布谷声中夏令新。更无柳絮因风起, 。 ③沉舟侧畔千帆过, 。夕阳无限好, 。 ④拳不离手, 。黑发不知勤学早, 。 2、先把诗句补充完整,再按要求作答。(7分)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 。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①把诗句补充。(2分) ②所填诗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③这首诗第一句写 ,第二句写 ,后两句写 ,抒发了诗人 的感情。(3分) 3、阅读语段,按要求做题。(9分) 夏天的气氛是热烈的。它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长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3
成了一堵墨绿色的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色的大地,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①本段是围绕 这句话来写的。(1分) ②为了凸显夏天的特点,作者采用了 的手法。作者用“ , , ”来表现春天的灵秀之气;而夏天的磅礴之势则表现在密密的厚发、墨绿色的长墙、 、 、 、 这些典型的景物上。(6分) ③读着画曲线的句子,你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庾信的“ ”这句诗,而范成大的“ ”这句诗则写出了春末夏初麦田丰收在望的景象。(2分) 4、阅读下文,按要求做题。(17分) 改变一生的闪念 ①这是我的老师的故事,至今珍藏在我心里,让我明白在人世间,其实不应该放过每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机会。 ②多年前的一天,她正在家里睡午觉,突然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传来一个粗暴的声音:“你家的小孩偷书,现在被我们抓住了,快来啊!”从话筒里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哭闹声和旁人的呵斥声。 ③她回头望着正在看电视的唯一女儿,心中立刻明白过来,肯定是有一个女孩因为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而又不肯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扯了一个电话号码,却碰巧打到这里。 ④她本可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也可以斥责对方,因为这件事和她没有任何关系。但通过电话,她隐约设想出,那是一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尴尬的境地。犹豫片刻之后,她问清了书店的地址,匆匆忙忙地赶了过去。 ⑤正如她所料的那样,在书店里站着一个满脸泪痕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们,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她一下子冲了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在怀里,转身对旁边的售货员说:“有什么事就跟我说吧,我是她妈妈,不要吓着孩子。”在售货员不情愿的嘀咕声中,她交清了罚款,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看着那张被泪水和恐惧弄得一塌糊涂的脸,她笑了笑,将小女孩领到家中,好好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小女孩临走时,她特意叮嘱道,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吧。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便飞一般地跑掉了,从此再4
也没有出现。 ⑥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一天中午,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她打开房门后,看到了一位年轻漂亮的陌生女孩,满脸笑容,手里还拎着一大堆礼物。“你找谁?”她疑惑地问。但女孩却激动地说出了一大堆话。好不容易,她才从那陌生女孩的叙述中,恍然明白,原来她就是当年那个偷书的小女孩,已经大学毕业,现在特意来看望自己。 ⑦女孩眼睛里泛着泪光,轻声说道:“虽然我至今都不明白,您为什么愿意充当我妈妈,解脱了我,但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好想喊您一声妈妈。”老师的眼睛开始模糊起来,她有些好奇地问道:“如果我不帮你,会发生怎样的结果呢?”女孩轻轻地摇着头说:“我说不清楚,也许就会去做傻事,甚至去死。”老师的心猛地一颤。 ⑧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她也笑了。 ①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主要内容。(3分)
②第⑤自然段中“她所料的那样”在文中指的是什么?(3分)
③文中第⑤自然段和第⑧自然段都写到了这位教师的笑,两次笑的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 第一次: 第二次: ④当老师问女孩“你找谁”时,女孩“激动地说出了一大堆话”,请你想一想,女孩会说什么呢?(3分)
⑤从文中我们读懂了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师?请你从文中找出两处相关描写抄下来。(4分)
参考答案:一、1、( 淤)泥 (戳)穿 (骚)动 (匍匐) (蜀葵)收(敛)(聒)
噪 俯(瞰) (蜀葵) (酩酊) 2、粗犷(ɡuǎnɡ) 媲美(pì) 挑衅(tiǎo)琴弦(xián) 挟带(xié) 瘦削(xuē)3、略 4、部首 宀 十一画 音序 G ɡuǎ 寡不敌5
众 敌众我寡 (寡言少语 沉默寡言等)5、 仰望 、俯瞰、眺望、打量 、凝视、欣赏
6、①清晨,我走在田野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沐浴着温暖的阳光。 ②多读多写是提高语文水平的关键。③老师虚心听取并接受了同学们的意见。 7、①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②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④略 二、①密西西比河两岸风光旖旎。 对比 静谧 热闹 亲切而粗犷的和谐 以下略 2、、①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2分。每个错别字扣0.5分,扣完该小题得分为止。)②天上乌云翻滚,就像浓浓的墨汁在天边翻转,远处的山巅在翻腾的乌云中依稀可辨。如注的骤雨已经来到,大雨裹挟着白色的雨点砸在船上,水花四溅,仿佛千万颗珍珠,从天上倾倒而下。(意思对即可。2分。)③黑云翻滚 暴雨骤降 雨过天晴 热爱大自 3、、①夏天的气氛是热烈的。(1分。)②对比 山坡上的芊芊细草 林带上的淡淡绿烟 轻飞曼舞的蜂蝶 烦人的蝉儿 火红的太阳 金黄色的大地 浮动着的热风③麦随风里熟 麦花雪白菜花稀 4、①一位女教师救助一个因“一念之差”而偷书的小女孩。②那是一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尴尬的境地。 或:有一个女孩因为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而又不肯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扯了一个电话号码。或:在书店里站着一个满脸泪痕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们,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 ③第一次:为了减轻小女孩的恐惧和愧疚感。(或:为了安慰小女孩) 第二次:为自己当初的行为改变了女孩的一生而感到欣慰。 ④您还记得十几年前,在那个书店里,被您认作女儿领出来的那个小女孩吗? ⑤(1)她隐约设想出,那是一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尴尬的境地。 (2)她特意叮嘱道,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吧。 或:她一下子冲了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在怀里。 “有什么事就跟我说吧,我是她妈妈,不要吓着孩子。” 她问清了书店的地址,匆匆忙忙地赶了过去。 她笑了笑,将小女孩领到家中,好好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