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第7版)(上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函数与极限【圣才出品】
- 格式:pdf
- 大小:6.93 MB
- 文档页数:120
练习1-1
文案大全
文案大全
文案大全
文案大全
文案大全
文案大全
文案大全
文案大全
文案大全
文案大全
文案大全
文案大全
文案大全
文案大全
文案大全
文案大全
文案大全
文案大全
文案大全
文案大全
文案大全
文案大全
文案大全
文案大全
文案大全
文案大全
文案大全
文案大全
文案大全
练习1-2
文案大全
文案大全
文案大全
文案大全
文案大全
文案大全
文案大全
文案大全
文案大全
文案大全
练习1-3
文案大全
文案大全
文案大全
文案大全
文案大全
文案大全
文案大全
文案大全
文案大全
文案大全
文案大全。
第3章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3.1复习笔记一、微分中值定理1.罗尔定理(1)费马引理设函数f(x)在点x0的某邻域U(x0)内有定义,并且在x0处可导,如果对任意的x ∈U(x0),有f(x)≤f(x0)或f(x)≥(x0),则f′(x0)=0。
(2)罗尔定理如果函数f(x)满足:①在闭区间[a,b]上连续;②在开区间(a,b)内可导;③在区间端点处的函数值相等,即f(a)=f(b)。
则在(a,b)内至少有一点ξ(a<ξ<b),使得f′(ξ)=0。
2.拉格朗日中值定理(1)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如果函数f(x)满足:①在闭区间[a,b]上连续;②在开区间(a,b)内可导,则在(a,b)内至少有一点ξ(a<ξ<b),有f(b)-f(a)=f′(ξ)(b-a)。
(2)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证明思路引进辅助函数φ(x)=f(x)-f(a)-(f(b)-f(a))(x-a)/(b-a),再利用罗尔定理,即可证得。
(3)有限增量公式f(x+Δx)-f(x)=f′(x+θΔx)·Δx(0<θ<1)或Δy=f′(x +θΔx)·Δx(0<θ<1)。
(4)定理如果函数f(x)在区间I上连续,I内可导且导数恒为零,则f(x)在区间I上是一个常数。
3.柯西中值定理如果函数f(x)及F(x)满足:(1)在闭区间[a,b]上连续;(2)在开区间(a,b)内可导;(3)对任一x∈(a,b),F′(x)≠0,则在(a,b)内至少有一点ξ,有[f(b)-f(a)]/[F(b)-F(a)]=f′(ξ)/F′(ξ)。
二、洛必达法则1.洛必达法则(1)x→a时,0/0的洛必达法则①当x→a时,函数f(x)及F(x)都趋于零;②在点a的某去心邻域内,f′(x)及F′(x)都存在且F′(x)≠0;③()()lim x a f x F x →''存在(或为无穷大),则()()()()lim lim x a x a f x f x F x F x →→'='(2)x→∞时,0/0的洛必达法则①当x→∞时,函数f(x)及F(x)都趋于零;②当|x|>N 时,f′(x)与F′(x)都存在,且F′(x)≠0;③()()limx f x F x →∞''存在(或为无穷大),则()()()()lim lim x x f x f x F x F x →∞→∞'='注:对于x→a 或x→∞时的未定式∞/∞,也有相应的洛必达法则。
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2.2 课后习题详解习题2-1 导数概念1.设物体绕定轴旋转,在时间间隔[0,t]上转过角度θ,从而转角θ是t的函数:θ=θ(t).如果旋转是匀速的,那么称为该物体旋转的角速度.如果旋转是非匀速的,应怎样确定该物体在时刻t 0的角速度?解:物体在时间间隔上的平均角速度在时刻t 0的角速度2.当物体的温度高于周围介质的温度时,物体就不断冷却.若物体的温度T 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为T =T(t),应怎样确定该物体在时刻t 的冷却速度?解:物体在时间间隔上平均冷却速度[,]t t t +∆在时刻t 的冷却速度3.设某工厂生产x件产品的成本为函数C(x)称为成本函数,成本函数C(x)的导数在经济学中称为边际成本.试求(1)当生产100件产品时的边际成本;(2)生产第101件产品的成本,并与(1)中求得的边际成本作比较,说明边际成本的实际意义.即生产第101件产品的成本为79.9元,与(1)中求得的边际成本比较,可以看出边际成本的实际意义是近似表达产量达到x单位时再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所需的成本.4.设f(x)=10x2,试按定义求.解:5.证明证:6.下列各题中均假定存在,按照导数定义观察下列极限,指出A表示什么:以下两题中给出了四个结论,从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结论:7.设则f(x)在x=1处的( ).A.左、右导数都存在B.左导数存在,右导数不存在C.左导数不存在,右导数存在D.左、右导数都不存在【答案】B【解析】 故该函数左导数存在,右导数不存在.8.设f(x)可导,,则f(0)=0是F(x)在x=0处可导的( ).A.充分必要条件B .充分条件但非必要条件C .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D .既非充分条件又非必要条件【答案】A 【解析】 当f(0)=0时,,反之当时,f(0)=0,为充分必要条件.9.求下列函数的导数:10.已知物体的运动规律为s =t 3m ,求这物体在t =2s 时的速度.解:11.如果f(x)为偶函数,且f '(0)存在,证明f '(0)=0.证:f(x)为偶函数,得.因为所以f '(0)=0.。
5.2 课后习题详解习题5-1 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1.利用定积分定义计算由抛物线y =x 2+1,两直线x =a 、x =b (b >a )及x 轴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解:因为函数f(x)=x 2+1在区间[a ,b]上连续,所以函数可积,为计算方便,不妨把[a ,b]分成n 等份,则分点为每个小区间长度为取ξi 为小区间的右端点x i ,则当n→∞时,上式极限为即为所求图形的面积.2.利用定积分定义计算下列积分:解:因为被积函数在积分区间上连续,所以把积分区间分成n等份,并取ξi为小区间的右端点,得到(1)(2)3.利用定积分的几何意义,证明下列等式:证:(1)根据定积分的几何意义,定积分表示由直线y=2x、x=1及x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该图形是底边长为1、高为2的三角形,因此面积为1,即(2)根据定积分的几何意义,定积分表示的是由曲线以及x轴、y轴围成的在第I象限内的图形面积,即单位圆的四分之一的图形,因此有(3)因为函数y=sinx在区间[0,π]上非负,在区间[-π,0]上非正.根据定积分的几何意义,定积分表示曲线y=sinx(x∈[0,π])与x轴所围成的图形D1的面积减去曲线y=sinx(x∈[-π,0])与x轴所围成的图形D2的面积,显然图形D1与D2的面积是相等的,所以有(4)因为函数y=cosx在区间上非负.根据定积分的几何意义,定积分表示曲线与x轴和y轴所围成的图形D1的面积加上曲线与x轴和y轴所围成的图形D2的面积,而图形D1的面积和图形D2的面积显然相等,所以有4.利用定积分的几何意义,求下列积分:解:(1)根据定积分的几何意义,表示的是由直线y=x,x=t以及x轴所围成的直角三角形面积,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均为t,因此面积为因此有(2)根据定积分的几何意义,表示的是由直线x=-2,x=4以及x轴所围成的梯形的面积,该梯形的两底长分别为梯形的高为4-(-2)=6,因此面积为21.因此有(3)根据定积分的几何意义,表示的是由折线y=|x|和直线x=-1,x=2以及x轴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该图形由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组成,一个由直线y=-x,x=-1和x轴所围成,其直角边长为1,面积为另一个由直线y=x,x=2和x轴所围成,其直角边长为2,面积为2.因此(4)根据定积分的几何意义,表示的是由上半圆周以及x轴所围成的半圆的面积,因此有5.设a<b,问a、b取什么值时,积分取得最大值?解:根据定积分几何意义,表示的是由y=x-x2,x=a,x=b,以及x轴所围成的图形在x轴上方部分的面积减去x轴下方部分面积.因此如果下方部分面积为0,上方部分面积为最大时,的值最大,即当a=0,b=1时,积分取得最大值.6.已知试用抛物线法公式求出ln2的近似值(取n=10,计算时取4位小数).解:计算y i并列表表5-2-1按抛物线法公式,求得7.设求解:(1)(2)(3)(4)8.水利工程中要计算拦水闸门所受的水压力.已知闸门上水的压强p与水深h存在函数关系,且有p=9.8h(kN/m2).若闸门高H=3m,宽L=2m,求水面与闸门顶相齐时闸门所受的水压力P.解:在区间[0,3]上插入n-1个分点,取ξi∈[h i-1,h i],并记Δh i=h i-h i-1,得到闸门所受水压力的近似值为根据定积分的定义可知闸门所受的水压力为因为被积函数连续,而连续函数是可积的,因此积分值与积分区间的分法和ξi的取法无关.为方便计算,对区间[0,3]进行n等分,并取ξi为小区间的端点所以。
第四章 不定积分4.1 复习笔记一、不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1.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1)原函数①定义如果在区间I 上,可导函数的导函数为,即对任意一,都有,则函数就称为在区间I 上的一个原函数.②原函数存在定理如果函数在区间I 上连续,则在区间I 上存在可导函数使对任一都有即连续函数一定有原函数.③注意两点a .如果有一个原函数,则就有无限多个原函数.b .若和都是的原函数,则()Fx ()x φ()f x(C 0为某个常数)(2)不定积分在区间I 上,函数的带有任意常数项的原函数称为(或)在区间I上的不定积分,记作,其中称为积分号,称为被积函数,称为被积表达式,x称为积分变量.2.基本积分表3.不定积分的性质(1)性质1设函数的原函数存在,则注:性质1对于有限个函数都是成立的.(2)性质2设函数的原函数存在,k为非零常数,则二、换元积分法1.第一类换元法设具有原函数,可导,则有换元公式()[()]()[()]u x f x x dx f u du ϕϕϕ='=⎰⎰2.第二类换元法设是单调的可导函数,并且又设具有原函数,则有换元公式1()()[[()]()]t x f x dx f t t dtψψψ-='=⎰⎰其中的反函数.三、分部积分法1.分部积分法设函数具有连续导数,则两个函数乘积的导数公式为移项,得对这个等式两边求不定积分,得称为分部积分公式.注:2.运用分部积分法需注意(1)v 要容易求得;(2)要比容易积出;(3)遵循“反对幂指三”原则.①“反对幂指三”定义“反对幂指三”分别指反三角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和三角函数.②“反对幂指三”原则“反对幂指三”原则是指在用分部积分法计算积分时,若出现上面相关函数,把被积表达式按照“反对幂指三”的积分次序,排在前面的看成“u”,排在后面的看成“dv”.【例】3.常见函数的不定积分四、有理函数的积分1.有理函数的积分(1)相关概念①有理函数 两个多项式的商称为有理函数.②有理分式 有理函数又称有理分式.③真分式 当P(x)的次数小于Q(x)的次数时,称这有理函数为真分式.④假分式 当P(x)的次数大于Q(x)的次数时,称这有理函数为假分式.(2)真分式的分解对于真分式,如果分母可分解为两个多项式的乘积且Q 1(x)与Q 2(x)没有公因式,则它可分拆成两个真分式之和。
高等数学同济第七版上册课后习题答案【注意:以下是根据题目需求给出的格式,仅供参考。
具体格式请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
】第一章函数与极限1.1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1.(1)解:设函数f(x) = x^2 + 3x - 2,则有:f(-1) = (-1)^2 + 3(-1) - 2 = 4 - 3 - 2 = -11.(2)解:设函数g(x) = 2x - 1,则有:g(3) = 2(3) - 1 = 6 - 1 = 51.(3)解:将x = 3代入f(x) = x^2 + g(x)中,得:f(3) = 3^2 + g(3) = 9 + 5 = 141.(4)解:由f(x) = 2x + g(2)可得:g(2) = f(x) - 2x = 2x + g(x) - 2x = g(x)1.(5)解:f(g(-1)) = f(2(-1) - 1) = f(-3) = (-3)^2 + 3(-3) - 2 = 9 - 9 - 2 = -21.(6)解:海伦公式中,设a = BC = 3,b = AC = 4,c = AB = 5,则有:p = (a + b + c) / 2 = 6S = √[p(p-a)(p-b)(p-c)] = √[6(6-3)(6-4)(6-5)] = √[6(3)(2)(1)] = √[36] = 62.极限与连续性2.(1)解:根据极限的定义,当x趋于2时,有:lim(x->2)(x^2 + 3x - 2) = 2^2 + 3(2) - 2 = 4 + 6 - 2 = 82.(2)解:根据极限的性质,当x趋于2时,有:lim(x->2)(2x - 1) = 2(2) - 1 = 4 - 1 = 32.(3)解:由题意得,当x趋于3时,有:lim(x->3)(x^2 + 2x) = 3^2 + 2(3) = 9 + 6 = 152.(4)解:在x = 2处,f(x)不连续。
目 录第一部分 考研真题精选第1章 函数与极限第2章 导数与微分第3章 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第4章 不定积分第5章 定积分第6章 定积分的应用第7章 微分方程第二部分 章节题库第1章 函数与极限第2章 导数与微分第3章 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第4章 不定积分第5章 定积分第6章 定积分的应用第7章 微分方程第一部分 考研真题精选第1章 函数与极限一、选择题1若,则f(x)第二类间断点的个数为( )。
[数二、数三2020研] A.1B.2C.3D.4【答案】C【解析】由f(x)表达式知,间断点有x=0,±1,2。
因为存在,故x=0为可去间断点;因,故x=1为第2类间断点;因,故x=-1为第2类间断点;因,故x=2为第2类间断点;综上,共有3个第二类间断点,故应选C项。
2当x→0时,若x-tanx与x k是同阶无穷小,则k=( )。
[数一2019研]A.1B.2C.3D.4【答案】Ctanx在x=0处的泰勒展开式为:tanx=x+(1/3)x3+o(x3),因此当x→0时有x-【解析】tanx~-(1/3)x3,即x-tanx与-(1/3)x3是x→0时的等价无穷小,进一步可得x-tanx与x3是同阶无穷小,所以k=3,故选C。
3已知方程x5-5x+k=0有3个不同的实根,则k的取值范围( )。
[数三2019研] A.(-∞,-4)B.(4,+∞)C.{-4,4}D.(-4,4)【答案】D【解析】方程x5-5x+k=0有3个不同实根等价于曲线y=x5-5x与直线y=-k有3个不同的交点,因此研究曲线y=x5-5x的曲线特点即可。
令f(x)=x5-5x,则f(x)在R上连续,且f′(x)=5x4-5,再令f′(x)=0,得x=±1,通过分析f′(x)在稳定点x=±1左右两侧的符号,可知当x∈(-∞,-1)时,f′(x)>0,f(x)单调递增;当x∈(-1,1)时,f′(x)<0,f(x)单调递减;当x∈(1,+∞)时,f′(x)>0,f(x)单调递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