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跟骨骨折的临床治疗分析 彭贻龙

跟骨骨折的临床治疗分析 彭贻龙

跟骨骨折的临床治疗分析   彭贻龙
跟骨骨折的临床治疗分析   彭贻龙

跟骨骨折的临床治疗分析彭贻龙

发表时间:2017-09-15T15:51:36.55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5月第9期作者:彭贻龙

[导读] 本文就其治疗方法及进展作一综述。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优抚医院老年科 445000

【关键词】跟骨骨折

跟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之一,在全身骨折中占2%,跗骨骨折中占60%。多由高处跌下时足跟直接着地压缩所引起,少数为撕脱骨折,跟骨的重要性以及骨折的复杂性,使跟骨骨折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跟骨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刚刚起步,其临床分型多种多样,治疗方法尤其是波及距下关节的处理争论甚多。本文就其治疗方法及进展作一综述。

1 骨折的分型

分型的目的在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对预后的判断。1952年,Essexlopresti提出第一个为多数学者接受的分型系统,其根据X线侧位Bhler角与Gissane角的改变及跟骨体内“双密度影”作为分类依据,分为Ⅰ型:未波及距下关节骨折,包括跟骨结节骨折和涉及跟骰关节的骨折;Ⅱ型:波及距下关节的骨折,按继发骨折线的走行(暴力作用时依赖逆行段)分为舌状骨折和关节塌陷型骨折。

CT问世后,通过骨折片段数目和冠状位、轴位CT片后关节面的骨折线走行进行分类:在轴向面上以平行于跟骨纵轴的A、B两线将后关节面分为3个等大的区,即内侧、中央和外侧柱,第3条骨折线C与后面的内侧边界一致,并同载距突分开,由此产生4个潜在的骨折片段。骨折线由外向内用A、B、C标明。Ⅰ型:所有未移位的关节内骨折;Ⅱ型:后关节面2片段骨折,根据骨折线的定位分为ⅡA、ⅡB、ⅡC三个亚型;Ⅲ型:伴有中央片段损伤的后面3片段骨折,按照两个骨折线的位置分ⅢAB、ⅢAC、ⅢBC;Ⅳ型:后面四片段骨折,或多于4片段骨折。

由于Essexlopresti分型不能准确反映关节内骨折移位情况,而Sanders分型不能完全反映跟骨结节、跟骨体及跟骰关节的损伤情况,因此,现在大部分学者在临床结合采用Essexlopresti分型和Sanders分型。

2 治疗方法及研究进展

跟骨骨折的治疗分为手术及非手术治疗,各种方法的适应证150年来一直未有统一标准,目前除治疗目的达成共识外,有关处理的很多方面仍存在争论。其治疗目的为:恢复跟骨的高度、宽度,恢复跟距、跟骰关节面的解剖关系(Bhler角、Gissane 角及Perie角),达到跟骨的重新塑型,恢复关节的灵活性。

2.1 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包括手法复位加石膏固定、单纯牵引、加压包扎等,适合于无移位或微小移位的未波及距下关节的骨折,以及存在局部或全身手术禁忌证的病人。载距突骨折,无移位的给予石膏固定于功能位4~6周,有移位的经手法复位后石膏固定;跟骨前突撕脱骨折,小腿管型石膏固定6周,如有不愈合者可切除前突;跟骨结节纵形骨折,无移位的加压包扎,有移位的跟骨牵引侧位加压复位后石膏外固定;跟骨结节水平骨折,无移位的石膏固定,有移位的手法复位后石膏固定;接近跟距关节的骨折,无移位的石膏固定,有明显移位的行跟骨结节牵引整复跟骨增宽畸形后石膏固定。

非手术治疗操作虽较简单,但多数无法完全恢复足内外弓高度以及跟距、跟骰关节面的解剖关系,(如手法挤压牵引复位,因挤压力量不足很难使压缩、增宽的跟骨得到恢复),由此带来距下关节及邻近关节的疼痛、足跟内翻、足跟变宽等一系列后遗症。

2.2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具体方法有:撬拨复位加骨圆针固定、外固定架、关节融合术、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及微创技术。其中切开复位内固定已成为波及距下关节骨折的主要治疗方法,其疗效已经在多中心的大型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

2.2.1 撬拨复位加骨圆针固定

撬拨复位加骨圆针固定主要适用于舌状骨折及某些关节压缩型骨折,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创伤小,花费少。对舌状骨折以往多数学者采用撬拨复位加单根骨圆针固定,由于固定很不牢固,术后须用石膏托外固定。殷西川等于撬拨复位后以4枚骨圆针交叉内固定,认为据此形成的立体结构既可有效固定跟骨结节骨折块及舌状骨折块,又可对抗由于跟腱的牵拉而引起的向上移位趋势,恢复跟腱的正常生理紧张度,有效防止因继发性跖腱膜炎而引起的疼痛。

2.2.2 外固定支架

外固定支架适用于严重粉碎性跟骨骨折或伴有严重软组织损伤的骨折,其优点在于:术后可早期负重,同时保持距下关节分离,负重时不会对距下关节面产生压力,达到保护离断的后关节面的目的。早期负重对于周围软组织的恢复非常重要,可减少足跟和相邻软组织轻微负重疼痛及废用性萎缩的后遗症。

2.2.3 跟距关节融合术

跟距关节融合术适用于波及距下关节的严重粉碎性骨折,此类骨折因后关节面破坏严重以及软骨损坏,从技术上及生物学上讲均无法达到完全解剖复位。一些学者认为ORIF术后行此术不仅可以解决腓肠肌松驰或挛缩、邻近关节的关节炎等后遗症,而且由于解剖上的部分复位使跟距融合术更易实施;另外部分学者则认为保守治疗后早期行跟距关节融合术更适合此类骨折,理由是:跟距关节早期形成骨性强直能较迅速恢复足部功能,同时可避免两次手术的痛苦。

2.2.4 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

随着骨科医生对创伤和骨折愈合的深入理解,以及生物学、生物力学的飞速发展,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方法已经在临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以前的观点认为ORIF适用于Sanders Ⅱ型、Ⅲ型骨折和移位较大的关节外骨折。

2.2.5 微创技术及距下关节镜

Gavlik等研究了利用经皮复位和微创螺钉在距下关节镜下治疗SandersⅡA及SandersⅡB型骨折的方法:将65mm的斯氏钉以平行结节上端皮质的方向插入跟骨结节,直到移位的后关节面断端,然后依据骨折的位置通过前外侧或后外侧入口伸入距下关节镜,利用斯氏钉撬拨恢复跟骨的宽度、高度及内翻、外翻角,通过关节镜观察复位的准确程度,满意后再经皮穿入K-导丝或骨拨调整后关节面侧方及中间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