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理论基础1
- 格式:ppt
- 大小:1.41 MB
- 文档页数:25
第一章气相色谱法一色谱法概论色谱法是一种重要的分离分析方法,它是根据组分在两相中作用能力不同而达到分离目的的。
色谱法早在1903年由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分离植物色素时采用。
他在研究植物叶的色素成分时,将植物叶子的萃取物倒入填有碳酸钙的直立玻璃管内,然后加入石油醚使其自由流下,结果色素中各组分互相分离形成各种不同颜色的谱带。
这种方法因此得名为色谱法。
以后此法逐渐应用于无色物质的分离,“色谱”二字虽已失去原来的含义,但仍被人们沿用至今。
●色谱法中,将填入玻璃管或不锈钢管内静止不动的一相(固体或液体)称为固定相;●自上而下运动的一相(一般是气体或液体)称为流动相;●装有固定相的管子(玻璃管或不锈钢管)称为色谱柱。
当流动相中样品混合物经过固定相时,就会与固定相发生作用,由于各组分在性质和结构上的差异,与固定相相互作用的类型、强弱也有差异,因此在同一推动力的作用下,不同组分在固定相滞留时间长短不同,从而按先后不同的次序从固定相中流出。
色谱法的分类根据流动相的状态可分为:气相色谱(GC)、液相色谱(LC)、超临界流体色谱(SFC) 按固定相在支持体中的形状分:柱色谱、平板色谱——纸色谱、薄层色谱按分离机理分类●利用组分在吸附剂(固定相)上的吸附能力强弱不同而得以分离的方法,称为吸附色谱法。
●利用组分在固定液(固定相)中溶解度不同而达到分离的方法称为分配色谱法。
●利用组分在离子交换剂(固定相)上的亲和力大小不同而达到分离的方法,称为离子交换色谱法。
利用大小不同的分子在多孔固定相中的选择渗透而达到分离的方法,称为凝胶色谱法或尺寸排阻色谱法。
按机理分: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排阻色谱二色谱流出曲线及有关术语色谱流出曲线和色谱峰:由检测器输出的信号强度对时间作图,所得曲线称为色谱流出曲线。
曲线上突起部分就是色谱峰。
(一)基线:在实验操作条件下,色谱柱后没有样品组分流出时的流出曲线称为基线,稳定的基线应该是一条水平直线。
气相色谱的原理
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 GC)是一种在化学分析中广泛应用的分离技术。
它通过将混合物中的化合物分离成单独的组分,并对每个组分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实现对样品的分析和检测。
气相色谱的原理是基于化合物在固定填充物上的分配和分离。
首先,样品被注入到色谱柱中,色谱柱是一个长而细的管状结构,内部填充有吸附剂或不溶于流动相的液相。
然后,样品在色谱柱中被气态载气(通常是惰性气体)带动向前移动,化合物会在填充物表面上吸附和脱附,这个过程称为分配。
不同的化合物会以不同的速率进行分配,因此在色谱柱的末端会出现分离的效果。
接下来,分离的化合物会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和定量分析。
常用的检测器包括火焰光度检测器(FID)、电子捕获检测器(ECD)、氮磷检测器(NPD)等。
这些检测器可以根据化合物的特性进行检测,并输出相应的信号。
在气相色谱中,流动相的选择对于分离效果至关重要。
通常情况下,气相色谱中使用的流动相是惰性气体,如氮气、氦气等。
这些气体对大多数化合物都是不活跃的,不会与样品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保证了分离的准确性。
此外,色谱柱的选择也对分离效果有重要影响。
不同的色谱柱具有不同的分离机制和分离效果,根据样品的性质和分析要求选择合适的色谱柱对于保证分离效果至关重要。
总的来说,气相色谱的原理是基于化合物在填充物上的分配和分离。
通过合理选择色谱柱和流动相,以及配合适当的检测器,可以实现对样品的高效分离和定量分析。
气相色谱技术在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为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气相色谱理论基础原理分类【情节1】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一个学生进入自选超市,拿起一袋零食,包装袋上有各种成分的含量,这些含量是怎么检测出来的呢?通常由两种方法:一种是先将各组分分离开,然后对已分离的组分进行测定;另一种是不需将组分分离开,直接对感兴趣的组分进行测定.其中第一种分离、分析方法也就是常用的色谱法。
近代首先认识到这种分离现象和分离方法大有可为的是俄国的植物学家茨维特.【知识点1】茨维特的经典实验1906年,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M。
S.Tswett)在研究植物色素的过程中,做了一个经典的实验;在一根玻璃管的狭小一端塞上一小团棉花,在管中填充沉淀碳酸钙,这就形成了一个吸附柱,然后将其与吸滤瓶连接,使绿色植物叶子的石油醚抽取液自柱通过。
结果植物叶子中的几种色素便在玻璃柱上展开:留在最上面的是两种叶绿素;绿色层下面接着叶黄质;随着溶剂跑到吸附层最下层的是黄色的胡萝卜如此则吸附柱成了一个有规则的、与光谱相似的色层。
接着他用纯溶剂淋洗。
使柱中各层进一步展开,达到清晰的分析.然后把该潮湿的吸附柱从玻璃管中推出,依色层的位置用小刀切开,于是各种色素就得以分离。
再用醇为溶剂将它们分别溶下,即得到了各成分的纯溶液.【思考题1】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用于分离植物色素的色谱法属()色谱法。
【情节2】气相色谱法可比喻为一群运动员在一条泥泞的道路顺风赛跑,他们同时起跑后,因本身体力差异及道路、风力的影响,相互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最后于不同的时间到达终点。
若把欲分离的组分视为运动员,固定相与流动相各为道路上的泥泞与顺风,色谱柱为道路,那么可以将色谱法分离、分析的原理写成:利用组分在体系中固定相与流动相的分配有差异,当组分在两相中反复多次进行分配并随流动相向前移动,各组分沿色谱柱运动的速度就不同,分配系数小的组分较快地从色谱柱流出.【知识点2】分类和基本原理一气相色谱法是以惰性气体(又称载气)作为流动相,以固定液或固体吸附剂作为固定相的色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