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质与公路建筑材料-沥青材料
- 格式:ppt
- 大小:2.91 MB
- 文档页数:54
1K411032 掌握不同基层的施工要求本条介绍了石灰稳定土、水泥稳定土、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等半刚性基层的施工技术要点,同时也介绍了级配碎石、级配砾石等柔性基层的施工技术要点.一、石灰稳定土基层与水泥稳定土基层石灰、水泥、土、拌合用水等原材料应进行检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并严格按照标准规定进行材料配合比设计。
宜在春末和气温较高季节施工.施工最低气温为5℃.雨期施工应防止石灰、水泥和混合料淋雨.降雨时应停止施工,已摊铺的应尽快碾压密实。
稳定土拌合前,应先筛除骨料中不符合要求的粗颗粒。
宜用强制式拌合机进行拌合。
配合比应准确,拌合应均匀.应根据原材料含水量变化、骨料的颗粒组成变化,及时调整拌合用水量.拌成的稳定土应及时运送到铺筑现场。
运输中应采取防止水分蒸发和防扬尘措施。
在城镇人口密集区,应使用厂拌石灰土,不得使用路拌石灰土。
压实系数应经试验确定。
摊铺好的稳定土应当天碾压成活,碾压时的含水量宜在最佳含水量的土2%范围内。
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应由两侧向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应由内侧向外侧碾压。
纵、横接缝(槎)均应设直槎。
纵向接缝宜设在路中线处,横向接缝应尽量减少。
稳定土成活后应立即洒水(或覆盖)养护,保持湿润,直至上部结构施工为止。
稳定土养护期应封闭交通。
二、石灰工业废渣(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碎石)基层(也可称二灰混合料)混合料应在春末和夏季组织施工,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5℃以上,并应在第一次重冰冻(—-3~一5℃)到来之前一个月到一个半月完成。
施工时由拌合厂集中拌制,宜采用强制式拌合机拌制,配料应准确,拌合应均匀。
拌合时应先将石灰、粉煤灰拌合均匀,再加入砂砾(碎石)和水均匀拌合.混合料含水量宜略大于最佳含水量.运到施工现场的混合料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
运送混合料应加覆盖,防止遗撒、扬尘.混合料每层最大压实厚度为200mm,,且不宜小于100mm.碾压时采用先轻型、后重型压路机碾压。
禁止用薄层贴补的方法进行找平。
沥青知识点总结一、沥青的来源沥青是一种矿物质材料,通常来源于天然矿石或石油提炼,并在特定的工艺过程中得到。
一般情况下,沥青主要分为天然沥青和人工沥青两种类型。
1. 天然沥青天然沥青产生于地下石油、煤矿或沥青矿床中,采用挖掘、采矿等方式开采。
天然沥青的品质和成分受到地质条件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天然沥青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常见的有煤焦沥青、沥青石、湖沥青等。
2. 人工沥青人工沥青通常是从石油提炼过程中得到,因此也称为石油沥青。
通过不同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处理,可以得到不同性质和用途的人工沥青,如沥青混合料、改性沥青等。
二、沥青的性质沥青具有许多优秀的性质和特点,这些性质决定了沥青在道路建设和维护中的重要作用。
1. 粘结性沥青具有很强的粘结性,能够有效地将路面材料粘结在一起,形成紧密的路面结构。
这种粘结性可以减少路面破碎、抗水、抗冻融和抗车轮荷载的能力。
2. 柔性沥青是一种柔性的材料,能够很好地抵抗路面变形、挠曲和热胀冷缩的影响,保持路面形态的稳定性。
3. 耐久性沥青具有很高的耐久性,能够长期保持路面的平整和平整,减少对路面的维护和修理。
4. 抗水性沥青具有良好的抗水性,能够有效地防止水分的渗透和侵蚀,保护路面的材料不受水的影响。
5. 防腐蚀性沥青具有很好的防腐蚀性,能够有效地保护路面材料免受化学物质和盐渗透的侵害。
6. 可塑性沥青可以通过不同的加热和加工方法变得柔软或硬化,适应不同的施工和使用条件。
三、沥青的生产工艺沥青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沥青的提炼、改性、混合和加工等过程,这些工艺可以根据不同原料和用途得到不同性质的沥青产品。
1. 提炼石油沥青的提炼主要通过蒸馏、裂化、萃取和沉淀等工艺得到。
通过这些工艺可以得到不同级别和粘度的沥青产品,为道路建设和其他工程提供合适的原料。
2. 改性沥青的改性是为了改善沥青的性能和适应不同的应用要求,常用的改性方法有添加剂、改性剂、改性沥青混合料、复合材料等。
3. 混合沥青混合料是指沥青和骨料等材料的混合物,是道路铺装中常用的材料。
公路路基加固材料一、引言公路是现代社会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保障人们出行具有重要意义。
而公路路基作为公路的基础,其稳定性和承载力直接影响着公路的运营和使用。
为了提高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加固材料的选择和使用至关重要。
二、加固材料的分类公路路基加固材料主要可以分为灰土类、水泥类、沥青类和复合材料类。
1. 灰土类材料是指常用的工程灰土和矿渣等,其通过填充坑洞、夯实等方式来增加路基的稳定性。
这种材料价格较低,但耐久性不强,需定期维护。
2. 水泥类材料是指水泥混凝土和水泥土。
水泥混凝土主要用于路面层的铺设,具有较强的强度和耐久性;水泥土则主要用于路基层的加固,相较于灰土类材料,其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更高。
3. 沥青类材料是指石油沥青和改性沥青等,常用于公路路面层的铺设。
沥青路面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和耐久性,但其对于路基加固的贡献较小。
4. 复合材料类是指由多种材料组合而成的加固材料,例如聚合物改性材料和增强土等。
这类材料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强度,且施工简便,但成本较高。
三、加固材料的选择与使用在选择和使用公路路基加固材料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路基的现状:不同的路基状况需要采用不同的加固材料。
如灰土类材料适用于填补坑洞和弥平路面不平整;水泥类材料适用于增加路基的承载能力;复合材料类材料适用于要求较高的路段。
2. 材料的特性:加固材料的强度、耐久性、稳定性等性能特点需要与公路设计要求相匹配,以确保加固效果和使用寿命。
3. 施工条件:施工条件的限制也会影响加固材料的选择。
如施工时间、材料供应等因素需要考虑,以便确定最佳的加固方案。
四、加固材料的应用实例1. 灰土类材料的应用:对于路基表面的坑洞和不平整地点,可以采用工程灰土进行填充和夯实,使其达到较平整的状态。
2. 水泥类材料的应用:对于需要增加路基承载能力的路段,可以使用水泥土进行加固。
具体方法是在路基表面挖坑,然后将水泥土逐层填充夯实,最后养护一段时间。
沥青路面材料
沥青路面材料是指用于铺设道路表面的一种材料,它在道路建设中起着非常重
要的作用。
沥青路面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直接影响着道路的使用寿命、安全性和舒适度。
在本文中,我们将就沥青路面材料的特点、分类、应用以及施工注意事项进行介绍。
首先,沥青路面材料具有以下特点,耐水性好、耐磨损、抗裂性强、耐老化、
易施工等。
这些特点使得沥青路面材料在道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次,根据不同的性能和用途,沥青路面材料可以分为沥青混合料和沥青混凝
土两大类。
沥青混合料是由骨料、沥青和添加剂按照一定的配合比例混合而成,主要用于铺设道路表面。
而沥青混凝土是由骨料、沥青和矿料粉末按照一定的配合比例混合而成,主要用于道路基层和面层。
再者,沥青路面材料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可以用于普通道路、高速公路、机场跑道等交通设施的建设,还可以用于停车场、广场、厂区道路等场所的铺设。
由于其优异的性能,沥青路面材料在道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最后,沥青路面材料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沥
青路面材料,根据道路的使用环境和承载能力进行选择;其次,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沥青路面材料的铺设厚度、均匀性和密实性;最后,要加强养护管理,及时进行维护和修复,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沥青路面材料作为道路建设中的重要材料,具有良好的特点和广泛
的应用前景。
在今后的道路建设中,我们应该加强对沥青路面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不断提高其质量和性能,为人们创造更加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
公路路基材料及公路路基铺筑方法
一、公路路基材料
1. 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公路路基材料,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
沥青混凝土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要求进行配合设计,以满足不同的工程需要。
2. 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是一种强度高、耐久性好的公路路基材料,通常用于高速公路和重载公路的路基建设。
水泥混凝土的优点在于其强度高、耐久性好,还具有优良的抗渗、抗冲击和抗腐蚀等特性。
3. 硬质路面:硬质路面是一种由水泥、石子、沙子等原材料混合而成的路面材料,其优点在于耐久性好、承载能力高、施工周期短等。
硬质路面适用于高速公路和重载公路等路段。
二、公路路基铺筑方法
1. 填方夯实法:填方夯实法是公路路基建设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将填充材料(如土石方)逐层填充,并利用夯实机进行夯实,使路基达到设计要求的承载力和密实度。
2. 灰土法:灰土法是一种通过在沙土中加入适量石灰,使沙土与石灰充分反应,形成一种具有较高承载能力的混凝土路基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路基地基土质较差的区域。
3. 石方法:石方法是一种通过利用现场挖掘出来的石方填充路基,并利用振动夯实机等设备进行夯实,以达到路基设计要求的承载力和密实度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路基地基土质较好的区域。
沥青面层材料沥青面层材料是道路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它在道路的建设和维护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沥青面层材料主要由沥青和骨料组成,是道路上最上层的一层材料,直接接触车辆和行人,因此其质量和性能对道路的使用和安全至关重要。
首先,沥青面层材料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沥青。
沥青是一种由石油加工而成的黑色胶状物质,具有粘结性和耐水性。
在道路建设中,沥青主要起到粘结骨料的作用,使骨料之间形成坚固的结合,同时也能够抵御水的侵蚀,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另外,沥青还能够通过温度变化而产生的粘度变化来调整道路的柔韧性,使得道路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都能够保持良好的性能。
其次,沥青面层材料中的骨料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骨料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沥青面层材料的性能和质量。
常见的骨料有碎石、矿渣、砂子等,它们应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坚固性,能够承受车辆和行人的压力,同时也要有良好的粘结性,与沥青能够形成牢固的结合。
此外,骨料的颗粒大小和分布也需要符合一定的要求,以保证沥青面层材料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另外,沥青面层材料的施工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保证沥青的温度,以保证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粘结性。
同时,也要注意骨料的清洁和干燥,以避免杂质和水分的影响。
此外,施工过程中还需要控制好沥青面层的厚度和均匀性,以保证道路的平整度和耐久性。
总的来说,沥青面层材料作为道路工程中的重要材料,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和安全。
因此,在选择材料、设计配合比和施工过程中都需要严格把关,以保证沥青面层材料的质量和性能。
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道路的平整、耐久和安全,为人们出行提供良好的道路环境。
浅析沥青混凝土路面铺装的病害成因与对策摘要:经济的快速增长促进了我国公路事业的不断进步,沥青混凝土路面作为一种常见的路面结构在公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近年来,在公路建设和养护的过程中,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问题却越来越多,随之成为困扰我国公路交通建设的主要因素。
本文就简要分析一下沥青混凝土路面铺装中常见的质量病害及其产生的原因,并且分析其对策。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铺装工艺质量病害对策随着公路事业的不断发展,混凝土路面病害逐渐成为危害公路工程的主要影星啊因素,使路面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都受到严重的影响。
尤其是在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早期,是最容易出现质量病害的阶段,因此,需要加强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施工工艺的控制,才能有效的避免和减少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的产生。
1、沥青混凝土路面铺装早期病害与成因分析1.1裂缝问题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容易出现的裂缝有三种: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和环状裂缝。
横向裂缝一般可以分为荷载性裂缝和非荷载性裂缝,通常由于设计不合理以及施工工艺不高等原因造成。
同时,当路面材料的强度不够,而车辆又严重超载时业容易使沥青混凝土裂缝产生分层而导致裂缝的出现。
纵向裂缝一般是由于路基压实不够,或者路面不均匀沉降而导致的,主要的表现为弯沉较大,往往同时都伴有沉陷和车辙等现象。
另外,由于沥青混凝土拌料和配比的不合理而影响混凝土的粘结力也会造成纵向裂缝的产生。
环状裂缝是由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受到温度应力、应力集中、弯拉应力等的联合作用使检查井周围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更容易、更迅速地破坏,破坏的形状随使用时间的长短呈宽度、深度不等的环状裂缝。
1.2车辙车辙是在行车荷载反复作用下,路面产生不可恢复的永久性带状凹槽变形。
由于沥青路面的车辙主要发生在高温季节,所以车辙问题被认为是高温稳定性问题。
车辙的产生不仅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导致行车舒适性降低;较大车辙的路段,车辆变向难以控制,且雨天时路面排水不畅,车辆易于发生漂滑而影响高速行车的安全。
沥青道路材料沥青道路是指在道路基层上铺设沥青混凝土或沥青面层的道路。
沥青道路材料是指用于沥青路面施工的各种原材料,包括沥青、骨料、添加剂等。
沥青道路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直接影响着道路的使用寿命、安全性和舒适性。
本文将对沥青道路材料的主要组成部分进行介绍,以便广大施工人员和相关从业人员更好地了解和应用沥青道路材料。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沥青。
沥青是沥青混凝土中的胶结材料,它主要由沥青质和矿物质组成。
沥青质是一种具有胶性的有机物质,其主要来源是石油。
在沥青混凝土中,沥青质起着胶凝和粘结骨料的作用,使得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水、抗冻融和抗车辙的性能。
矿物质是沥青混凝土中的骨料,它主要由矿石碎石和矿渣等材料组成,其作用是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因此,选择优质的沥青对于沥青道路的施工质量至关重要。
其次,我们来谈谈沥青道路材料中的骨料。
骨料是沥青混凝土中的主要颗粒材料,其种类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沥青混凝土的性能。
常见的骨料包括碎石、砂子和矿渣等。
碎石是一种天然骨料,它具有坚固耐磨的特性,适合用于道路表层的施工。
砂子是一种细颗粒的骨料,它可以填充碎石之间的空隙,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平整度。
矿渣是一种工业废渣,经过处理后可以用作骨料,其使用不仅可以充分利用资源,还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因此,在选择骨料时,需要考虑其硬度、形状、大小和含泥量等因素,以保证沥青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压、抗磨和抗老化的性能。
最后,我们来讨论一下沥青道路材料中的添加剂。
添加剂是指用于改善沥青混凝土性能的各种化学品,包括增稠剂、改性剂、增黏剂等。
增稠剂主要用于提高沥青的粘度和黏附性,以增加沥青混凝土的抗变形和抗裂性能。
改性剂可以改善沥青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老化性能,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增黏剂则用于提高混凝土的粘结性能,使得沥青混凝土与基层材料之间具有良好的粘结性。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添加剂,并严格控制其掺量和混合比例,以确保沥青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
农村道路改造路面材料(沥青)施工方案(已
改)
介绍
该施工方案旨在提供农村道路改造中使用沥青路面材料的施工步骤和要求。
施工步骤
1. 准备工作
- 确定施工区域,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测量和标记。
- 清理施工区域,包括除草、清除障碍物等。
- 检查路面基层情况,确保其平整、坚固。
2. 基层处理
- 如果基层存在损坏或不平整的情况,需要进行修复和整平。
- 如果需要增加基层稳定性,可以进行灰填料或水泥土加固。
3. 沥青混合料
- 选择适当的沥青混合料,确保其符合当地标准和要求。
- 按照规定比例进行配制和搅拌,确保混合均匀。
4. 铺设沥青路面
- 使用铺面机械进行沥青路面的铺设,确保厚度均匀。
- 注意施工速度和均匀性,避免产生明显的接缝或扭曲。
- 使用辊压机进行路面的均压,确保路面紧实。
5. 完工处理
- 清理施工现场,清除残留物和杂物。
- 在路面表面进行标线,包括车道线、虚线等。
施工要求
- 施工过程中要确保安全,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并配备合适的人员和设备。
- 施工材料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施工质量。
- 施工过程要注意环保,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 施工期间要与相关部门进行有效沟通和协调,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总结
该施工方案提供了农村道路改造中使用沥青路面材料的施工步骤和要求。
在实施施工时,要严格按照该方案进行,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同时,与相关部门进行有效沟通和协调,确保整个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摘要: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而公路工程也是其中的重要项目,只有确保公路工程的安全与稳定,才能带动整个交通运输行业的长久发展。
在公路工程项目中,沥青是十分关键的材料,需要施工单位高度重视沥青混合料施工建设的质量,才能保障施工安全和效率的提高。
但是受到诸多施工因素的影响,公路工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了公路工程的预期效果。
所以,施工单位应高度重视施工技术的应用,尤其是对于沥青混凝土的技术操作,确保其应用的有效性,减少在应用过程中产生隐患与问题的概率,为公路工程整体施工效果提供保障。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公路工程;施工;应用1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应用的意义虽然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有很大优势,但是因为不同地域之间的地质、水文等诸多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而且公路工程在不同地区内的建设要求也各异,使得该技术的应用也有所不同。
需要施工单位结合具体情况,以及工程实际对沥青混凝土的抗压能力、强度等的控制,对该技术的施工流程加以改进,使其能够满足实际的施工要求。
同时还要掌握各方面的数据信息,对其展开科学分析,并对控制好公路结构变形、压力等各种因素,以此设计出科学的施工方案。
此外,该技术主要会受到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影响。
应用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公路工程所在区域内的土质、坡度、气候条件等进行考虑,同时要关注施工人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机械设备,便于让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与传统水泥材料的公路相比,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操作相对简单,受到的限制条件也较少,不但能够降低公路工程项目的投入成本,也提高了施工效率,增加施工收益。
而且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高质量,也能够确保路面的平整度、耐磨性,减少车辆对路面的磨损度,使得行车过程中的噪音也得到了降低。
可见,该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合理运用,有利于提高整个公路工程的质量。
2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要点2.1沥青混合料的拌制及供应在应用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公路工程施工的时候,首先必须要注意沥青混合料的拌制,因为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之下,可能会使得材料的运输不及时,最终导致摊铺机出现停机待料的情况,甚至还有可能由于运料不及时而使得公路路面出现台阶。
道路是供各种车辆(无轨)和行人通行的工程设施。
公路是指联接城市、乡村和工矿基地之间,主要供汽车行驶并具备一定技术标准和设施的道路称公路。
1.路基工程公路路基是路面的基础,是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的技术要求修筑的带状构造物,与路面共同承受交通荷载的作用。
作为路面的支承结构物,路基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2.路面工程公路路面是直接承受交通荷载、大气温度及雨水作用的结构,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足够的强度、刚度,其表面还应满足平整、抗滑和排水的要求。
因此,公路路面应根据交通量及其组成情况和公路等级、使用任务、功能、当地材料及自然条件,结合路基进行综合设计。
3路面结构一般由面层、基层、底基层组成。
4路基:在天然地表面上按照道路设计线型(位置)和设计横断面(几何尺寸)的要求,开挖或填筑而成的带状岩土结构物。
5路面:在路基顶面的行车部分用各种混合料铺筑而成的层状结构物。
路基路面为线型工程且相辅相成,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承受行车荷载与自然因素的作用。
一、路基的基本要求:1)足够的整体稳定性2)足够的强度和刚度3)足够的水温稳定性二、路面的基本要求:1)足够的强度和适宜的刚度;2)足够的稳定性3)足够的耐久性;4)足够的表面平整度;5)足够的表面抗滑性;6)良好的抗渗性;7)低噪声及扬尘性。
一、路基的基本形式:路堤:全部用土石填筑而成,高于原地面的路基;路堑:全部在原地面开挖而成,低于原地面的路基;半填半挖:同一横断面上一侧开挖、一侧填筑而成的路基。
二、路面分类按结构力学性能和设计方法分类:1、柔性路面路面结构由各种未经处治的粒料基层和沥青面层、碎砾石面层或块石面层组成。
总体刚度小,路面结构本身抗弯强度较低。
2、刚性路面用水泥混凝土作面层或基层的路面结构。
抗弯拉强度高,弹性模量大,且刚度大。
3、半刚性路面用水泥、石灰等无机结合料处治土或碎砾石,用含有水硬性结合料、工业废渣修筑的基层。
沥青材料的适用范围沥青是一种由石油提炼出来的黑色胶状物质,具有粘合性、柔韧性和良好的抗水性能。
由于它的特点,沥青被广泛应用于道路建设、建筑工程、防水工程、航道工程、涂料等方面。
首先,沥青在道路建设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
道路沥青混合料是指由沥青、骨料和矿料在一定比例下混合制备的材料。
沥青作为混合料的胶结剂,可以将骨料牢固地粘结在一起,形成坚固的路面。
具体来说,沥青可以用于沥青混合料的制备、道路面层、胶结料用于捷运施工、防滑路面等。
其次,沥青在建筑工程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沥青可以用于屋顶防水、地下室防水、檐口防水等方面。
在屋顶防水中,沥青屋面是最常见的形式之一,它具有防水性能好、工艺简便等优势。
而在地下室防水中,沥青的抗渗透性和耐酸碱性能可以有效防止地下水进入建筑物内部。
此外,在建筑材料中的各种补充料、粘结剂、涂料等中都可以添加沥青,以提升其性能和使用寿命。
第三,在航道工程中,由于沥青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能和粘结性能,可以用于河道、港口等水文工程的涂抹、修补、抢修等。
沥青混凝土浇注在水泥浆施工现场,对于提高承重和防止水泥浆流动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应用于航道工程中的防波堤、护岸、码头等也都需要使用沥青材料。
最后,在涂料方面,沥青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和耐久性,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外墙涂料、地坪涂料、防腐涂料等。
特别是在地坪涂料中,沥青与石英砂、色浆等混合后涂刷于地面,可以形成一层坚固耐磨的防护层,增加地面的使用寿命和美观性。
综上所述,沥青材料具有多种优势,被广泛应用于道路建设、建筑工程、防水工程、航道工程、涂料等方面。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材料的创新,沥青材料在适用范围上还将不断拓展,为各个行业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1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 沥青路面asphalt pavement 铺筑沥青面层的路面结构2.1.2 半刚性基层semi-rigid base 采用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或土类材料铺筑的基层。
2.1.3 刚性基层rigid base 采用普通混凝土、碾压式棍凝土、贫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等材料做的墓层。
2.1.4 柔性墓层flexible base 采用热拌或冷拌沥青混合料、沥青贯人式碎石,以及不加任何结合料的粒料类等材料铺筑的基层。
粒料类材料,包括级配碎石、级配砾石、符合级配的天然砂砾、部分砾石经轧制掺配而成的级配碎砾石,以及泥结碎石、泥灰结碎石、填隙碎石等基层材料。
2.1.5 414 载借axte load spectrum 各种车辆不同轴重的概率分布。
2.1.6 当量轴次equivalent single axle loads 按弯沉等效或拉应力等效的原则,将不同车型、不同轴载作用次数换算为与标准轴载l00kN 相当的轴载作用次数。
2.1.7 累计当量轴次cumulative equivalent axle loads 在设计年限内,考虑车道系数后,一个车道上的当量轴次总和。
2.1.8 设计年限design period 在计算累计当量轴次时所取用的基准时间。
3.1.8 交通量宜根据表3.1.8 的规定划分为四个等级。
设计时可根据累计当量轴次Ne(次/车道)或每车道、每日平均大型客车及中型以上的各种货车交通量〔辆〃(d"车道)〕,选择一个较高的交通等级作为设计交通等级。
表 3.1.8 交通等级I I I II交通等级I B2Z100累t.卜标准丨大客车及中型以上的各种货车交通量丨丨丨轴次N.1次/车道)I〔辆厂(d •车邀)1 II I ------------------------ 1------------------------------------------ 1I轻交通I <3x1沪|< 600 II I ------------------------ 1------------------------------------------ 1I 中等交通I3 x !00 一121()7 I 600- 1500 II ---------- 1 ----------------------- 1------------------------------------------ 1I 重交通〔1.2x1 夕-2.5 x 1 口I1 500-3 000 II ---------- 1 ----------------------- 1------------------------------------------ 1} } > 3 000I _______ I________________ 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UM U50-2006 改性沥青的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范,行业标准、规范的相关要求。
[ 模拟] 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案例分析案例六简答题案例一某施工单位在某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为落实成本控制目标,进行了项目成本考核,在结合项目施工方案、施工手段和施工工艺等的基础上,针对项目不同的管理岗位人员,分别确定了成本目标责任制,现摘录该施工单位合同预算员的管理责任如下:(1) 参加对外的经济合同的谈判和决策;(2) 科学合理地布置施工现场平面,为文明施工、减少浪费创造条件;(3) 及时反馈和研究工程发生的变更,做好索赔,增加收入;(4) 要严格执行限额领料制度;(5) 根据需要安排机械施工,减少机械使用成本;(6) 控制非生产支出。
问题第 1 题:请判断以上的职责中,哪些是合同预算员的责任?参考答案:合同预算员的责任是:(1) 参加对外的经济合同的谈判和决策;(2)及时反馈和研究工程发生的变更,做好索赔,增加收入详细解答:第 2 题:不属合同预算员的责任应该是谁的责任? _______ 参考答案:(1) 科学合理地布置施工现场平面,为文明施工、减少浪费创造条件是工程技术人员的成本管理责任;(2) 要严格执行限额领料制度是材料人员的成本管理责任;(3) 根据需要安排机械施工,减少机械使用成本是机械人员的成本管理责任;(4) 控制非生产支出是行政管理人员的成本管理责任。
详细解答:第 3 题:简述财务成本人员的成本管理责任有哪些? _______ 参考答案:财务成本人员的成本管理责任是:(1) 按照成本开支范围、费用开支标准和有关财务制度,严格审核各项成本费用,控制成本支出;(2) 建立月报财务收支计划制度,根据生产需要,平衡调度资金,通过控制资金使用,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3) 建立辅助制度,及时向项目经理和有关管理人员反馈信息,以便对资源消耗进行有效控制;(4) 开展成本分析,及时向项目经理反映成本情况,以便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纠正项目成本的偏差;(5) 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协助项目经理检查、考核各部门、班组的责任成本执行情况,落实责权利的有关规定。
浅议田间道路路面水泥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的优劣摘要本文通过对田间道路水泥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两种路面的对比分析,给出了各自优劣及适用条件,对田间道路的设计有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田间道路;路面;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建成了4亿亩高标准农田,十三五期间将再建成4亿亩高标准农田,各省、市为补充耕地面积,保障粮食安全,也开展了大量的土地整理项目,在这些项目中,为改善农田的通行状况,修建了大量的田间道路,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生产生活,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
修建这些田间道路路面材料广泛的使用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
笔者也参与了这类工程的设计,根据大量的工程实践,在工程施工和后续的使用上,对这两种类型的田间道路进行对比分析,为从事该类工程设计和施工者提供借鉴[1]。
目前,我国在经济较发达地区,低等级公路基本以沥青混凝土路面为主,在经济较欠发达地区,低等级公路以水泥路面为主,这与中国水泥产量高、当地水泥资源丰富、水泥价格低有较大关系。
在农村田间道路工程中,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哪一种好?各种观点很多,见仁见智,应该说两种路面各有优缺点,要根据建设地点的地形、土质和地下水等条件综合考虑,两种路面会长期并存。
农村田间道路工程因为道路等级较低,建设标准要求路面宽度一般小于6m,路面厚度对水泥混凝土小于20cm,沥青混凝土路面小于6cm,设计使用寿命15年,在此前提下,对比分析两种路面的优劣如下。
1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优缺点1.1 优点(1)沥青混凝土是一种弹-塑-粘性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它不需要设置施工缝和伸缩缝,使沥青混凝土路面形成车辆本身和路面两级减振,因此行车时减震降噪效果好,舒适性高。
(2)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高且有一定粗糙度,雨雪天气条件下也有较好的抗滑性;黑色路面无强烈反光,行车安全性高。
(3)沥青混凝土为柔性路面,对路基、地基变形或不均匀沉降的适应性较强,即使出现路基、地基变形或不均匀沉降,也不会发生脱空的现象,特别是田间道路,施工面狭窄,大型机械无法使用,致使路基的压实程度一般较低,交工后使用过程中,有时会有重型车辆通行,易造成地基的不均匀变形,因沥青混凝土具有柔性特点,可以抵抗一定程度的变形和沉降。
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难点及措施摘要:在目前阶段公路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之中,沥青混凝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工作人员针对于沥青混凝土的饱和度、安全性和密实度都需要严把质量关,特别是公路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当中对于施工工艺和路面施工技术都提出了更为严格要求,这就迫切的需要当前公路工程项目监督管理人员可以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合理以及科学管理制度,使工作人员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还需工作人员严格的按照施工流程和规章制度开展工作,切实保障各大环节施工质量符合要求,才能提高公路工程项目的建设水平和建设质量,同时可以促使我国的交通体系日益发展和完善,实现交通事业的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难点;措施一、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难点1、运输混合料运输混合料的时候,需要正确地对待运料和卸料,确保混合料的粗细集料防止产生分离的问题,其中混合料的温度在运输到施工现场的时候温度不可以小于140℃,等到运输时间超过30min,或者是现场环境气温小于10℃,就需要工作人员在进行运输的时候采取保温措施。
要是混合料产生离析、结块,或者是混合料温度比较低,就不可以继续进行使用。
2、路面翻浆首先就是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对于道路地基土质有着较高的需求,要是地基路段存在土质粘性较高或者是土质膨胀的情况,借助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技术开展道路施工的过程中会出现刚性较低的情况,如此施工效果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要是路基土质存在较多的水分,就会影响到路基结构,而且会给沥青混凝土路面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此沥青混凝土路面也会产生变形的情况,进而影响到工程质量。
不仅如此,要是在开展路面土壤压实工作的时候,要是效果较差,难以满足实际的需求,等到摊铺完毕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后,路面会产生翻浆的问题。
要想避免产生路面翻浆的问题,施工单位就需要参考相关的程序来进行操作,而且需要正确地进行准备工作,检查施工路段的土质情况,处理好土质比较松散的部分,要是土质不比较松软,含水量较高,就需要置换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