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电解测试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环境保护行业中的水质检测方法介绍水质检测是环境保护行业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
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健康至关重要,因此对水质进行监测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水质检测方法及其原理和应用。
一、理化性质检测法理化性质检测法主要通过测定水中溶解氧、pH值、电导率、浊度等指标来评估水质。
其中,溶解氧是评估水体是否富含氧气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溶解氧测定方法有溶解氧电极法、化学法和光学法。
pH值是判断水体酸碱性的指标,常见的测定方法有电极法和试纸法。
电导率是评估水中溶质含量的指标,通过测量水中电解质的电导率来反映溶质浓度。
浊度是指水中悬浮颗粒物的含量,可以使用浊度计来进行测定。
二、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常用于测定水中的无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离子等物质的含量。
例如,常见的无机污染物如氨氮、硝酸盐、硝基苯、硫酸盐等可以通过分光光度法、电位滴定法、色谱法等进行测定。
有机污染物如苯并芘、多环芳烃等可以通过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
重金属离子如铅、汞、镉等常常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进行测定。
三、生物学监测法生物学监测法是通过评估水中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数量和生物学指标来判断水质。
例如,测定水中藻类、浮游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以及鱼类、水生昆虫等的存在情况。
生物学监测法可以用于评估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水质的污染程度等。
四、快速检测技术快速检测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水质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免疫法、光谱分析法和生物传感技术等。
免疫法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来检测水中特定物质的含量,常用的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荧光法。
光谱分析法通过测量水中物质的吸收、发射、散射等光学性质来判断水质,常用的方法有紫外可见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等。
生物传感技术则是利用生物体内的生物传感器来判断水中的有害物质。
总之,在环境保护行业中,水质检测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监测目的和需求,并且常常需要综合运用多种不同的检测方法。
质子交换膜水电解测试标准
本标准旨在规定质子交换膜水电解测试的程序和方法。
通过本标准的执行,希望能够为科研人员和工程师提供一套完整且有效的测试方法,以评估质子交换膜的电化学性能和水电解性能。
1. 测试标准
1.1 测试目的
本测试标准的目的是评估质子交换膜的电化学性能和水电解性能。
通过本测试,可以确定水电解的性能,同时比较不同质子交换膜的性能。
1.2 测试原理
水电解是一种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的过程,通过施加外部电压,使水在阳极产生氧气,在阴极产生氢气。
质子交换膜作为一种重要的电解器件,在水电解过程中起到隔离氢离子和氧离子的作用。
1.3 测试设备
进行本测试需要以下设备:水电解装置、质子交换膜样品、电源、电极、导线等辅助设备。
1.4 测试步骤
1.4.1 检查设备完好性:在进行测试前,应确保所有设备完好无损,特别是水电解装置和质子交换膜样品。
1.4.2 设置电解参数:根据实验要求,设置适当的电解参数,如电压、电流等。
1.4.3 进行电解实验:按照设定的参数进行水电解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1.4.4 记录实验数据:在实验过程中,应记录各个时间段的数据,包括电流、电压、气体产量等。
1.5 数据处理及分析
1.5.1 数据整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去除异常值和错误数据。
1.5.2 绘制图表:根据整理后的数据绘制图表,如电流-时间图、电压-时间图等。
1.5.3 分析数据并计算效率等指标:根据图表和其他数据,分析水电解过程的动
力学行为和产物的性质,计算效率和其他评估指标。
效率通常用产氢气或氧气的质量与所消耗的电能之比来计算。
水质电导率的测定电极法一、原理:当两电极插入溶液中,可以测出两电极间的电阻R。
根据欧姆定律,温度一定时,有R = ρL/A,其中ρ为电阻率,L为电极间间距,A为电极的截面积。
由于A、L是固定不变的,故L/A是一常数,称为电导池常数Q。
电导S与电阻R成倒数关系:S = 1/R;电导率K与电阻率ρ成倒数关系:K = 1/ρ;S = 1/R = 1/(ρQ) →Q/R = 1/ρ= K用标准溶液校准,获得电导池常数Q,再测水样得到电阻R,即可求出K。
二、测试流程:三、注意事项:1.水样采集和保存:水样采集后应尽快分析;采集水样应贮存于聚乙烯瓶中,注满封存,于4°C 冷藏保存,在24h内完成测定。
2.前处理:水样中含有粗大悬浮物质、油和脂等时,可以干扰测试。
可先测水样,再测标准溶液,以了解干扰情况,若有干扰,应经过滤或者萃取处理水样。
3.影响因素:①电极极化影响:浓差极化使电极表面和溶液浓度无法到达平衡,造成测试误差。
消除方法:铂片上刷铂黑,增加表面积(减小电流密度);使用交流电,正反抵消浓差极化。
②电容影响:交流供电时,电极的电容不可忽略。
电容会改变极片间的电阻。
消除方法:改变电解池常数,增加电阻值;增加电源频率,减小电容。
③温度影响:温度每增加1℃,电导率上升2%。
测试过程需要保持溶液温= Kt/[1+a(t-25)] 温度系数a=0.022度稳定 K25℃④背景影响:空气中氨气或二氧化碳为溶液吸收时,影响测试结果;溶液、纯水、器皿中杂质亦会影响测试结果。
4.不同水体电导率的范围参考标准:GB 13580.3-92 大气降水电导率的测定方法GB/T 6908-2008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电导率的测定。
通过电解水实验能判断水质好坏?那这些红褐色的沉淀是如何产生的呢?这个“水质电解器”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电解装置,使用原理和电解水很类似。
通电以后,溶液里的氢离子受阴极的吸引而向阴极移动,并且在阴极接受电子被还原,产生氢气。
同时,溶液里的氢氧根离子受阳极的吸引而向阳极移动,在阳极失去电子被氧化,产生氧气。
电解水的时候使用的是惰性的电极,也就是说这个电极是不会参与反应的,而这个“水质电解器”的阳极是铁棒,这时阳极的铁比氢氧根离子更容易被氧化,所以阳极的反应变成了将单质铁氧化成二价铁离子,再被氧气进一步氧化成三价铁。
由于阴极不断消耗氢离子(产生氢气,所以在实验里会看到有气体产生的现象),溶液里的氢氧根离子逐渐增多,会进一步和阳极不断产生的三价铁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铁,也就是我们看到的那些红褐色的沉淀。
当然了,自来水里还存在其他的一些离子,在电解条件下也会在阴极和阳极间运动,如果是容易被氧化或还原的离子,也会发生相应的反应,但由于这些离子的浓度实在也高不到那里去,所以或是没有明显的变化,或是被坑爹的氢氧化铁所掩盖。
电解反应示意图水的电导率会影响这个实验的结果,因为电导率直接影响电解的效果,也就是电解速率。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使用纯净水只是得到浅黄色的溶液。
溶液能导电就是因为在溶液中存在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
一定体积的溶液中离子越多,也就是离子浓度越大,导电能力就越强,电导率也就更大。
纯净水里其它的离子含量很少,而水自身的解离是很弱地,在25℃时,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水解离产生的离子)的浓度加起来也只有2 × 10 -7 mol/L,导电性很小。
所以在相同的实验时间里,使用纯净水的实验产生的三价铁离子会比较少,得到的只是淡黄色的液体,也就是三价铁在溶液里的颜色。
自来水的离子浓度更高,电导率也就要高得多,电解产生大量的三价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进一步生成的氢氧化铁沉淀也更多,就是实验里的那些红褐色的东西。
这个“水质电解器”的实验只能用来说明自来水里的离子更多而已。
测水仪电解法的原理
测水仪电解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水样中总溶解固体含量(TDS)的方法。
其原理基于水样中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发生电解的特性。
具体原理如下:
1. 水样电解:将水样注入电解池中,通电后,水中的溶解物质会发生电离,形成正负离子。
2. 电极反应:电解过程中,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通常使用钛、铂、碳等材料作为电极。
3. 电导率测量:根据溶液的电导率来测定水样中的溶解固体含量。
电导率是指单位长度、单位截面积的溶液中单位电场强度下通过的电流。
电导率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成正比。
4. 校正:测量得到的电导率需要进行校正,以消除电极的电导率、温度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5. 计算:根据测量得到的电导率值,通过与标准溶液进行对比或使用经验公式,可以计算出水样中的总溶解固体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测水仪电解法只能测定水样中的总溶解固体含量,无法对具体的溶质进行定量分析。
此外,水样中的某些有机物和大分子物质也可能对电导率测量结果产生干扰,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进行适当的前处理或选择其他方法进行分析。
水质 ph值的测定电极法水质的pH值是用来表示水的酸碱性的指标,pH值越小表示水的酸性越强,pH值越大表示水的碱性越强。
pH值的测定对于环境保护、饮用水安全以及工业生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电极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水质pH值的方法。
电极法是基于电极对溶液中的氢离子活性的响应来测定pH值的一种方法。
主要包括了氢离子参比电极和玻璃膜电极。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电极法测定水质pH值的相关参考内容。
1. 氢离子参比电极:氢离子参比电极是电极法测定pH值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
它是以聚甲酸乙烯基(PMV)膜上的氯化氧银为标准电极电位确定氢离子活性的一个电极。
它的参考电极电位与氢离子活性成线性关系,因此它可以作为pH值的参比电极。
2. 玻璃膜电极:玻璃膜电极是电极法测定pH值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由一个玻璃膜、玻璃膜里的浸渍液和一个银盐参比电极组成。
玻璃膜由硼酸玻璃制成,具有选择性地透过阳离子,而阻止阴离子的渗透。
当测定溶液的pH值时,玻璃膜电极的浸渍液和参比电极之间产生一个银离子电流,该电流与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成正比,从而可以测定出pH值。
3. 装置结构:电极法测定pH值需要一套专门的装置。
装置主要由示值计、参比电极、工作电极、温度补偿器、放大器等组成。
示值计用于读取电极的电势信号并显示pH值,参比电极用于提供一个稳定的参比电势,工作电极用于与溶液接触并感受溶液的氢离子活性,温度补偿器用于校正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pH值偏差,放大器用于放大电极信号并传输到示值计上进行显示。
4. 操作方法:操作方法是使用电极法测定pH值的关键。
主要包括电极的校准和浸泡、样品的准备和测量、温度补偿等步骤。
在校准和浸泡电极时,可以使用标准缓冲溶液进行校准,以确保电极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在样品准备和测量时,需要将待测溶液倒入容器中并浸入电极,等待一段时间让电极与溶液达到平衡,然后读取示值计上显示的pH值。
在温度补偿时,根据温度的变化调整示值计上显示的pH值。
水质指标化验方法常见的水质指标包括水温、pH值、总溶解固体(TDS)、电导率、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化学需氧量(COD)、氨氮、亚硝酸盐氮、铅、镉、重金属等。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水质指标的化验方法。
1.水温的测定:水温通常使用温度计进行测量,将温度计插入水中,待温度计读数稳定后记下水温。
2.pH值的测定:pH值是水样酸碱程度的一个指标,常用的测定方法有玻璃电极法和试纸法。
玻璃电极法需要使用专业的pH计进行测定,而试纸法则通过将试纸浸入水中,根据试纸上显示的颜色来判断pH值。
3.总溶解固体(TDS)和电导率的测定:TDS是水中所有溶解物质的总量,电导率则是水样导电性的指标,通常与TDS相关。
两者的测定方法可以使用电导仪进行测定,读取仪器上的数值即可得到TDS值和电导率。
4.溶解氧的测定:溶解氧是水体中的氧气含量,可以使用溶解氧仪进行测定。
溶解氧仪利用电化学原理,通过测量氧气的电极电流来判断溶解氧含量,读取仪器上的数值即可得到溶解氧值。
5.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BOD5是水中微生物在5天内生化分解有机物所需的氧量,常用来评估水体中的有机物质含量。
BOD5的测定方法需要在5天内对水样进行培养和测定,通常使用BOD瓶和溶氧仪进行实验。
6.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COD是水样中的有机污染物含量的一个指标,常用来评估水体的有机污染程度。
COD的测定方法使用化学反应进行氧化,常用的方法有高温火焰直接测定法和高温反流消解法。
7.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测定:氨氮和亚硝酸盐氮是水体中的两种常见氮污染物,可以使用分光光度法或化学反应法进行测定。
8.重金属的测定:重金属是水质中的一类有害物质,常见的有铅、镉、汞等。
重金属的测定方法一般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或荧光光谱法进行测定。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水质指标化验方法,不同的指标要求使用不同的仪器和试剂。
对于水质监测人员来说,掌握这些化验方法并进行准确的测定,可以保证水质指标的准确性,为水质评估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
饮用水中氯化物的测定——氯银电极法
简介
本文档介绍了一种测定饮用水中氯化物含量的方法,即氯银电极法。
方法步骤
以下是使用氯银电极法测定饮用水中氯化物含量的步骤:
1. 准备样品:获取需要测定的饮用水样品,并将其保存在干净的中。
2. 测定液的制备:准备一定浓度的氯化钾溶液,作为测定液。
确保溶液的浓度与待测样品中氯离子的预计浓度相当。
3. 电极校准:使用标准氯化物溶液进行氯银电极的校准。
校准过程应按照仪器的操作说明进行。
4. 测定:将待测样品和测定液分别注入两个电极池中,并通过电位差测量仪器记录下两个电极之间的电位差。
根据仪器的操作说明来确定读数的方法。
5. 结果计算:根据测定结果和样品的体积,计算出饮用水中氯化物的含量。
具体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仪器的说明书进行确定。
注意事项
- 在进行测定之前,确保所有实验器材已经彻底清洗和干燥,以免对测定结果产生偏差。
- 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对样品的体积和测定液的浓度进行适当调整,以获取更准确的测定结果。
- 在进行测定时,应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避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结论
氯银电极法是一种测定饮用水中氯化物含量的常用方法。
通过正确操作和合理调节测定条件,可以获得准确的测定结果。
在进行实际应用时,应注意安全操作和实验条件的控制,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上是关于饮用水中氯化物的测定方法——氯银电极法的简要介绍。
如需进一步了解细节和原理,建议参考相关的科学文献和仪器使用说明。
水质电导率测定标准自来水水质标准及测定实验方案氢离子浓度指数(PH):6.0至8.5酸碱指示剂滴定法试剂1. pH=4.00(20℃)标准缓冲溶液:称取10.21g在105℃烘干2h的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0mL容量瓶中,摇匀。
2. pH=6.88(20℃)标准缓冲溶液:称取3.40g在105℃烘干2h的KH2PO4和3.55g在105℃烘干2h的Na2HPO4,溶于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3. pH=9.22(20℃)标准缓冲溶液:称取 3.81g硼酸钠(Na2B4O710H2O),溶于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注意事项:①配制标准缓冲溶液均需用新煮沸数分钟并冷却后的水(电导率应低于2μS/cm)。
②标准缓冲溶液的pH值随温度变化而稍有差异。
仪器温度计,小烧杯,复合电极,酸度计。
铁(mg/L)0.3火焰原子吸收法仪器与试剂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2.铁元素空心阴极灯。
3.空气压缩机。
4.瓶装乙炔气体。
5.(1+1)盐酸溶液。
6.浓硝酸7.铁标推溶液(储备液),1.000mgmL-1:准确称取高纯金属铁粉1.000g,用30mL盐酸(1+1)溶解后,加2~3mL浓硝酸进行氧化,用蒸馏水稀释至1L,摇匀。
8.铁标准溶液(工作液),100μgmL-1:取上述铁标准溶液(储备被),用盐酸溶液(ω=0.05)稀释10倍,摇匀。
内容与步骤1.试样的处理(平行三份)准确称取o.2g试样于100mL烧杯中,加入1+1盐酸5mL,微热溶解,移入50 mL容量瓶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备测。
2.标准系列溶液的配制取6个洁净的50mL容量瓶,各加入1+1盐酸5mL,再分别加入0.0,2.0,5.0,10.0,15.0,20.0mL铁标准溶液〔工作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备测。
3.仪器准备在教师指导下,按仪器的操作程序将仪器各个工作参数调到下列测定条件,预热20min:分析线:271.9nm 灯电流:8mA狭缝宽度:0.1mm 燃器高度:5mm空气压力:1.4kg/cm2 乙炔流量: 1.1L/min空气流量:5L/min 乙炔压力:0.5kg/cm24.测定标准系列溶液及试样镕液的吸光度。
水分测定电解法一、引言水分是物质中所含水分的含量,对于许多行业来说,水分的测定是非常重要的。
水分测定可以用于食品、化妆品、药品、农产品等领域,以确定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水分测定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电解法是一种常用且可靠的方法。
本文将对水分测定电解法进行详细介绍。
二、水分测定电解法的原理水分测定电解法是通过将样品中的水分经过电解分解,将水分中的氢和氧分离出来,通过测量电解电流或电解质量来确定样品中的水分含量。
根据不同的样品性质和需求,电解法可以分为直接电解法和间接电解法。
三、直接电解法直接电解法是将样品直接进行电解,将水分中的氢和氧分离出来,通过测量电解电流来确定水分含量。
直接电解法主要有电解法、库仑法和卡尔·费伦斯法。
1. 电解法电解法是将样品加入电解质溶液中,通过电流通入样品,使水分电解产生氢和氧。
测量电解电流的变化,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的水分含量。
2. 库仑法库仑法是通过测量电解过程中的电流和时间,计算出样品中的水分含量。
库仑法是一种常用的水分测定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结果准确的优点。
3. 卡尔·费伦斯法卡尔·费伦斯法是一种快速测定水分含量的方法,通过测量电解过程中的电位变化来确定样品中的水分含量。
该方法适用于非常低水分的样品。
四、间接电解法间接电解法是将样品中的水分转化为其他物质,再进行电解测定。
间接电解法主要有卤素化反应法和化学水合物法。
1. 卤素化反应法卤素化反应法是将样品中的水分与卤素化合物反应,生成卤化物。
通过测量卤素化合物的质量或溶液中的电导率,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的水分含量。
2. 化学水合物法化学水合物法是将样品中的水分与某些化合物发生水合反应,生成水合物。
通过测量水合物的质量差异,可以确定样品中的水分含量。
五、水分测定电解法的应用水分测定电解法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药品、农产品等领域。
在食品工业中,水分测定电解法可以用于测定食品中的水分含量,以确定产品的质量和保质期。
水电解制氢测试标准
水电解制氢是一种重要的氢气生产方法,其测试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电解池效率测试,评估电解池在制氢过程中的电能利用率,包括电解池的电流密度、电压、电解液温度等参数的测试和记录。
这些参数的稳定性和效率对于评估水电解制氢的性能至关重要。
2. 氢气纯度测试,对产生的氢气进行纯度测试,确保其符合预定的纯度标准。
通常使用气相色谱仪或其他气体分析仪器来进行氢气纯度的测试。
3. 氢气产量测试,对电解池产生的氢气进行产量测试,以确认实际产氢量与理论值的符合程度,这可以通过气体体积计或质量计来进行。
4. 安全性能测试,评估水电解制氢过程中的安全性能,包括电解池的稳定性、防爆性能和应急处理措施等方面的测试标准。
5. 能源利用效率测试,评估整个水电解制氢系统的能源利用效
率,包括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效率以及整个系统的能源平衡等方面的测试。
这些测试标准可以帮助评估水电解制氢技术的性能和可行性,对于推动氢能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随着水电解制氢技术的不断发展,测试标准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以适应新技术的需求和发展。
电解水性能测试流程英文回答:Electrolysis of water is a process that involves the decomposition of water into its constituent elements, hydrogen and oxygen,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an electric current. This process is commonly used to produce hydrogen gas, which has various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applications.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performance of electrolyzed water, several tests can be conducted.One of the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of electrolyzed water is its pH level. pH is a measure of the acidity or alkalinity of a solution, and it can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water for certain applications. For example, electrolyzed water with a lower pH may be more effective as a disinfectant, while water with a higher pH may be better suited for agricultural or cleaning purposes. To measure the pH of electrolyzed water, a pH meter or pH test strips can be used.Another important factor to consider is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s in the electrolyzed water. The active ingredients refer to the hydrogen and oxygen gases that are produced during the electrolysis process.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se gases can vary depending on the current density, electrolyte composition, and other factors. To determine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s, gas chromatography or other analytical techniques can be employed.Additionally, the 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 (ORP)of the electrolyzed water is another parameter that can be measured. ORP is a measure of the water's ability tooxidize or reduce substances, and it is often used as an indicator of the water's disinfection potential. A lower ORP value indicates a higher disinfection potential, whilea higher ORP value suggests a lower disinfection potential. ORP can be measured using an ORP meter or a redox electrode.Furthermore, the conductivity of the electrolyzed water can also provide insights into its performance.Conductivity is a measure of a solution's ability toconduct an electric current, and it can be influenced bythe presence of dissolved ions. A higher conductivity value indicates a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ions in the water,which can affect its effectiveness for certain applications. Conductivity can be measured using a conductivity meter.In conclusion, the performance of electrolyzed watercan be evaluated through various tests, including pH measurement, determination of active ingredient concentration, ORP measurement, and conductivity measurement. These tests provide valuable information about the water's suitability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By understan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olyzed water, we can better utilize its potential in various industries.中文回答:电解水是通过施加电流将水分解成其组成元素氢和氧的过程。
水电解制氢系统试验标准和试验方法一.试验标准和方法电解槽相关的测试试验应执行《GB/T 37562-2019 压力型水电解制氢系统技术条件》和业主方的相关要求。
二.试验在试验前,应检查制造厂提供的各种合格证、技术文件、包括全部例行试验记录和证书、图纸资料、压力容器产品的安全性能监督检验证书等文件、资料齐全后方能进行试验。
外观检查应在整套水电解制氢系统组装完成后进行,主要是检查外观和各种相关尺寸;检查各类液体、气体管路和电气线路连接的准确性等。
在进行测试时,整套制氢系统应依据生产厂家说明书组装完成,并应确保其系统设备在试验检测中的工况与真实工况相同。
2.1 电气试验(1)回路阻抗测试故障回路阻抗测量试验,应按照GB/T 16895.23的回路阻抗测试进行验证。
(2)电压试验电绝缘强度应按照GB4793.1确认,电绝缘强度在GB4793.1中称为介电强度。
除非制氢系统不需要过高的湿度预处理。
此时试验电压不应低于GB5226.1的规定,取最大试验电压具有两倍的电气设备额定电源电压值或1000V之中较大者。
A)电压测试应在故障回路阻抗测量试验之后,这是为了确保测试设备的操作正确。
B)绝缘性能试验应在水电解槽施加电压之前进行,以减小短路风险。
(3)主电源主电源的标志应按照GB4793.1中的要求检查。
2.2 气密性试验对碱性水电解制氢系统使用清洁空气或氮气进行气密性试验。
气密性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试验开始后逐渐升压,达到规定压力后,保持30min,应采用涂刷专用检漏液的方法,巡回检查所有阀门、法兰或螺纹连接处,焊缝、垫片等密封点,以无漏气为合格。
2.3 泄漏率试验水电解制氢系统在气密性试验合格后,以氮气进行泄漏量试验。
试验压力为系统设计压力;试验时间为24h。
泄漏量试验过程应认真记录系统内气体的温度、压力。
以平均每小时泄漏率不超过0.5%为合格。
平均每小时泄漏率A 按式(1)计算: (1)A——平均每小时泄漏率,%;t——试验时间,单位为小时(h);p1,p2——试验开始、结束时的绝对压力,单位为兆帕(MPa);T1,T2——试验开始、结束时的气体热力学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2.4 性能验收试验性能验收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合同设备的所有性能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电导法测定水质纯度电导法测定水的纯度一实验目的1. 掌握电导法测定水纯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熟悉电导池常数的测定方法和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
3. 了解电导率仪的结构。
二基本原理在电解质溶液中,正负离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定向移动,并在电极上发生电化学反应而传递电子,所以具有导电的能力。
导电能力的强弱可用电导G (单位:西门子S )或电导率κ(S/cm)表示。
电导、电导率与电导池常数的关系式:A lG G k ==θ式中,A 为电极面积(cm2);l 为电极间的距离(cm );θ为电导池常数(cm -1)。
对于一个给定的电极而言,A 和l 都是固定不变的,故θ是个常数。
电导率κ是溶液中电解质含量的量度,电解质含量高的水,电导率大。
所以,用电导率可以判定水的纯度或测定溶液中电解质的浓度,也可以初步评价天然水受导电物质的污染程度。
25℃时,纯水的理论电导率为5.48×10-2μS/cm ,一般分析实验室使用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的电导率要求小于1μS/cm 。
用电导率仪测定溶液的电导率,一般使用已知电导池常数的电导电极,读出电导值后再乘以电极的电导池常数,即得被测溶液电导率。
三仪器与试剂1. 仪器电导率仪,电导电极(铂光亮电极和铂黑电极),温度计,恒温槽,1000ml 容量瓶,50ml 烧杯2. 试剂标准KCl 溶液(0.0100mol/L):准确称取120℃干燥4h 的KCl (GR )0.7456g ,加纯水(电导率小于0.1μS/cm )溶解后转入1000ml 容量瓶,定容,储存于塑料瓶备用。
四操作步骤:打开电导率仪电源开关,预热30min ,用蒸馏水洗涤电极。
1. 电导池常数θ的测定1)参比溶液法:清洗电极,将0.0100mol/LKCl 标准溶液约30ml 倒入50ml 烧杯中,把电极插入该溶液中,并接上电导仪,调节仪器及溶液温度为25℃,测定其电导G KCl 。
查出该温度下0.0100mol/L KCl 溶液的电导率,可计算出电导池常数。
水质 ph值的测定电极法水质的pH值是衡量水样酸碱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直接影响到水的质量和适用性。
因此,准确测定水质的pH值对于水环境保护和水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pH值的测定中电极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水质pH值的测定以及电极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一、水质pH值的测定方法水质pH值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如指示剂法、电极法、色谱法等。
其中电极法是一种常用且准确度较高的方法,它利用了酸碱指示剂的敏感性和电极电位变化的原理。
二、电极法的原理电极法的原理基于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着电离平衡的事实。
当将一种电场加到水溶液中时,水中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将被引入到电极表面,从而使电位发生变化。
这种电位变化可以通过pH测试仪进行测定,从而得到水质的pH值。
三、电极法的操作步骤1. 选择合适的玻璃电极和参比电极。
一般来说,玻璃电极是最常用和最适合于水质pH值测定的电极。
参比电极的选择要保证其与玻璃电极具有良好的耦合性能,以确保准确的测定结果。
2. 校准pH测试仪。
使用标准缓冲液(pH 4、pH 7、pH 10)校准pH测试仪,调整测试仪的零点和斜率,使其能够准确测定水样的pH值。
3. 准备水样。
取一定量的水样,并将其保存在洁净的容器中。
注意不要将水样与外界接触过多,以避免干扰。
4. 将玻璃电极浸入水样中。
在测定前,先用去离子水清洁玻璃电极,然后将其完全浸入水样中。
5. 等待电极电位稳定。
玻璃电极进入水样后,等待一段时间,让电极与水样达到平衡,直到电极电位稳定不再变化。
6. 读取pH测试仪上显示的数值。
当电极电位稳定后,读取手持式pH测试仪上显示的pH值。
7. 记录和分析测定结果。
将读数记录下来,作为水样的pH值,并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处理。
四、电极法的注意事项1. 操作时要注意将电极完全浸入水样中,且不与容器壁接触,以避免干扰测定结果。
2. 测定前要确保电极正确校准,避免因校准不准确而导致测定结果偏差。
3. 使用完毕后要及时清洗电极,将其保存在盐桥中,防止电极干燥和污染损坏。
电解水测试标准一、外观检测电解水的外观应清澈透明,无悬浮物、沉淀物和杂质。
颜色应为无色或浅黄色,不得有异味和异臭。
二、成分分析1. 有效氯含量:应符合产品说明书中的规定,一般在0.05%-0.5%之间。
2. 氧化还原电位:应不低于1100mV,越高表示氧化杀菌能力越强。
3. pH值:应为弱酸性,一般在6.0-7.0之间。
4. 钙、镁离子含量:应不超过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
5. 钠、钾、铅、砷等重金属离子含量:应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
三、pH值测定使用pH试纸或pH计测定电解水的pH值,应符合上述规定的范围。
四、臭氧浓度检测电解水中的臭氧浓度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一般不超过0.3mg/L。
五、余氯含量测定电解水中的余氯含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一般不超过0.5mg/L。
六、还原电位检测使用电位计测定电解水的还原电位,应符合上述规定的范围。
七、重金属离子含量分析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法等分析方法测定电解水中钠、钾、铅、砷等重金属离子的含量,应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
八、微生物指标1. 总菌落数:每毫升电解水中总菌落数不得超过100个。
2. 大肠菌群:每100毫升电解水中不得检出大肠菌群。
3. 粪大肠菌群:每100毫升电解水中不得检出粪大肠菌群。
4. 绿脓杆菌:每100毫升电解水中不得检出绿脓杆菌。
5. 金黄色葡萄球菌:每100毫升电解水中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九、有机化合物含量分析应检测电解水中有机化合物如苯、甲醇、乙腈等,含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十、毒理学实验电解水应进行急性和慢性毒理学实验,如致突变实验、致畸实验、致癌实验等,以评估其潜在的毒性和致癌性。
十一、稳定性检测电解水应进行稳定性检测,包括存放时间、温度、光照等因素对其稳定性的影响。
十二、生产过程控制电解水的生产过程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包括原料采购、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
十三、标签和说明书电解水的标签和说明书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包括产品名称、成分、生产日期、保质期、使用方法等内容。
1、准备检验水——取两只容量为100~150毫升的透明玻璃杯,一杯盛普通的水(井水或自来水),另一杯盛矿泉水或经过深度净化的水(例如纯净水或蒸馏水),并排放在桌子上。
2、准备检验——将电解器两端分别放进两个玻璃杯内,插上220伏电源。
3、检验——将电解器上的电源开关按钮按向ON(开)的位置,开始检验。
通常检验的时间为30秒。
结束时,先将电源开关按向OFF(关)的位置,最后取出电解器。
安全提示
接通电源后,双手不得抓在电极上;不得将手指伸入检验水中;不要让儿童玩耍电解器。
电解器用完后,应用干布将电极擦干,并用细纱布将铁质极杆上的水擦净,并妥善保管。
说明
水质电解器是把电场置入水中,由正负两个电极(铁棒和铝棒)组成,通电后,带有正电荷的+离子从铁棒中释出,与水中负价的电解质离子进行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金属团,同时凝聚和吸附了水中的胶质、有机物、无机物。
并且由于电流的作用,原来溶于水中的金属粒子,如铅、砷、铬、锰、钾、钴等被还原出来,并逐渐聚成金属团,由于不同金属离子的显色不同,从而产生颜色的分离。
到目前为止,已知的显色如下,仅供参考:
绿色: 砷(砒霜)、三氯甲烷、四氯甲烷、氧化铜、二价铁
蓝色: 细菌、病毒、有机磷(化肥、洗涤剂和农药)、硫酸铝
红色: 一价汞、三价铁
白色: 铅、锌、汞、石棉、钙、镁
黑色: 重金属(锌、铅、汞、铜、铬、锰、镉)
黄色: 溶解氧、微量元素、有机矿物质
可参考性
水质电解器是水质检查人员使用次数最多、携带最方便、最重要的检测工具。
原水通过电解后可初步判断水中的杂质情况。
可是,已知水中的溶解物质有2200多种,仅凭7种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是不能详尽显现各种杂质的名称及含量的。
衡量水质好坏的标准
1、不含任何对人体有害及有异味的物质(尤其是重金属与有机物);
2、水的软硬适度,通常介于50-200mg/L(以碳酸钙计);
3、PH值呈弱碱性(7.0-8.0)之间;
4、水中微量元素、矿物质含量及比例适中,与正常液体相近;
5、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及二氧化碳含量适度(水中溶解氧≥6-7mg/L)
6、水的营养生理功能要强(包括溶解力、渗透力、扩散
力、代谢力、乳化力、洗净力等)。
TDS笔测试水的方法
TDS 是英文total dissolved solids 的缩写,中文译名为溶解性总固体,又称总含盐量,测量单位为毫克/ 升(mg/L ), 它表明 1 升水中溶有多少毫克溶解性总固体,或者说1 升水中的离子总量。
一般可用公式:TDS=[Ca+Mg+Na+K]+[HCO3+SO4+Cl] TDS 概念是个舶来品,在美国、台湾水处理领域广泛使用,TDS 值的测量工具一般是用TDS 笔,其测量原理实际上是通过测量水的电导率从而间接反映出TDS 值。
在物理意义上来说,水中溶解物越多,水的TDS 值就越大,水的导电性也越好,其电导率值也越大。
通俗的讲:TDS 值代表了水中溶解物杂质含量,TDS 值越大,说明水中的杂质含量大,反之,杂质含量小。
TDS 笔使用方法:打开TDS 笔探针盖,按下标有ON/ OFF 按钮,待液晶屏显示后,将TDS 笔插入被测水中,待数值稳定后,按下标有HOLD 按钮,拿出TDS 笔读取数值方可,测试完毕后,用干纸将TDS 笔探针擦拭干净。
影响TDS 值测试的因素:
水温:TDS 笔不可用于测量高温水体(例如:热开水)
水的流速:TDS 笔不能用于测量晃动较大的水体
水质污染:TDS 笔不能用于测量污染浓度较高的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