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认识生字,读通顺课文
- 格式:ppt
- 大小:454.00 KB
- 文档页数:32
11 我是一只小虫子▶教学目标1.认识“屁、股”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泡”,会写“屁、股”等8个字;会写“屁股、苍耳”等12个词语。
2.能发现“月”字作偏旁时的表义特点,不认识的字能查字典认读。
3.朗读课文,能就感兴趣的部分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难点1.朗读课文,能就感兴趣的部分和同学交流,体会小虫子的快乐。
2.继续学习查字典,能从汉字的偏旁部首中分析字的意思。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屁、股”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泡”,会写“屁、尿、屎”3个字。
2.能发现“月”字作偏旁时的表意特点,不认识的字能查字典认读。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板块一游戏导入,初识小虫子1.游戏导入,猜猜虫名。
(1)谈话导入:你知道哪些小虫子的名字?(2)我们来做个“猜一猜”的游戏,看图猜一猜它们分别是谁。
课件出示:屎shǐ壳郎 螳tánɡ螂 lánɡ 天牛 蜜蜂2.质疑读文,揭示课题。
(1)小虫子的生活有意思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吧!(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以猜虫名的游戏导入新课,借助学生原有的认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对学习充满期待。
板块二 初读课文,感知小虫子1.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提出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圈画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不认识的字或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学生交流,感知全文。
(3)小结:全文共有7个自然段,从小虫子的视角描述了小虫子生活中的苦与乐。
2.检查初读情况,学习生字词。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教师相机纠正读音。
(2)指导难读的生字。
课件出示:屁股pì ɡǔ 昏hūn 头昏脑 一泡pāo 尿 niào 毛茸茸rónɡ 醒xǐnɡ来 摇摇晃huànɡ晃免miǎn 费 fèi列liè车 屎shǐ壳郎 撞zhuànɡ伤 贪tān 吃 脾pí气 大婶shěn ①自由练读,指名读。
回复:二年级语文下册生字表一、概述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接触到了许多生字。
生字是学习语文的基础,通过掌握生字,学生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同时也可以扩大词汇量。
在二年级语文下册中,学生们将接触到更多的生字,下面将为大家列举二年级语文下册的生字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生字。
二、二年级语文下册生字表1. 课文一《春天的声音》春天、声音、清脆、嘹亮、欢快、蝌蚪、雄壮2. 课文二《玩具的故事》玩具、陪伴、快乐、渴望、重要、珍视、童年3. 课文三《妈妈的背篓》背篓、悬挂、乡间、耕种、滋润、麦苗、幸福4. 课文四《芦花碰上荷花》芦花、碰上、诗意、旖旎、颤抖、绵延、萦绕5. 课文五《荷叶溪流》溪流、蜻蜓、萤火虫、跳跃、倒影、清澈、荷叶6. 课文六《绿叶松》绿叶、松树、苍翠、高远、清凉、环抱、凝视三、学习生字的方法掌握生字是学习语文的重要环节,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些生字,学生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朗读:学生可以通过朗读课文来熟悉生字的发音和用法。
2. 造句:学生可以尝试使用这些生字造句,加深对生字的理解和记忆。
3. 背诵:学生可以通过背诵课文或者生字卡来巩固生字的记忆。
4. 练习:学生可以通过做语文练习册等方式来检验自己对生字的掌握程度。
通过以上方法,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生字,提高语文水平。
四、总结通过学习二年级语文下册的生字表,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些生字,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生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掌握好生字对于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不断地练习和掌握,更加熟练地运用这些生字,提高语文水平,做一个优秀的语文学习者。
五、参考文献1.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 《语文生字识记法》教学参考资料,教育部出版社六、致谢在此,特别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同学们的努力学习,希望大家在学习中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感谢大家的阅读!以上就是二年级语文下册的生字表及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0年春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1、古诗两首之《村居》教学目标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
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知道春天美好,要珍惜春光。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或古筝曲教学过程一、激发情趣、导入课题春天到了,你们喜欢干些什么?清朝诗人高鼎居住在乡下时就亲眼目睹了儿童放学归来,三五成群,迎着春风,放飞风筝的情景,于是他便为后人留下了一首较为明快的诗篇──《村居》。
(板题,生齐读课题并识记“村、居”)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认真听不认识的字或不熟悉的字的读音。
三、自读课文、自学生字1.利用拼音自读古诗,边圈画生字,要求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连贯。
2.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四、理解诗句、感悟欣赏1.指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你是怎么记住“醉、烟、童、散、忙”的?点拨:(1)“醉”是平舌音。
(2)“烟”韵母是前鼻韵母。
(3)“童”可以用熟字相加的方法认记(立+里)。
(4)“散”是平舌音;偏旁是反文旁,不是折文旁。
(5)“忙”书空;扩词;用“急忙”说话。
3.自读古诗,然后谈一谈你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一句,为什么?点拨:(1)纸鸢:风筝。
(2)拂堤杨柳醉春烟:杨柳在微微春风中摇摇摆摆,陶醉在这美丽的春光中。
(演示课件或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4.让我们闭上眼睛,伴着美妙的音乐听xx同学朗诵这首诗,然后谈谈你的感受。
(指名配乐朗诵)5.交流听读后的感受。
6.请你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你的感受。
(配乐练读、指名读、评价读)7.练习背诵课文。
五、再现生字、指导书写1.出示“醉、烟、童、散、忙”。
2.连词认读生字。
3.观察“忙”的结构特点,说说这个字书写时应注意什么?4.指导、示范书写“忙”字。
5.学生描红、临摹。
六、交流资料、扩展朗读自古以来,人们都喜欢春天,珍惜春光。
古代诗人除了《春晓》《村居》以外,还写了很多咏春的诗句,把你积累的诗句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交流。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所见》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
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和背诵课文。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一)观察课文配图1.图上都有什么?(儿童、牛、大树、蝉)2.仔细观察图画,看看这个儿童是什么时候的人。
是干什么的。
(引导学生抓住儿童的衣着及牛和儿童手上的鞭子的联系,明白这个儿童是古时的一个放牛娃。
)3.图上的儿童在干什么?(指导观察儿童的表情,初步体会牧童看见树上的蝉时的心情。
)(二)揭题,解题1.解释题意: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
这一切给一个叫袁枚的诗人看见了,他就写了一首诗,叫“所见”,意思是说诗中写的内容是自己亲眼看到的。
2.出示课题:“所见”,读题。
3.介绍作者:袁枚,清代诗人,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
二、初读诗歌,理解课文(一)初读课文l.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通顺。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卡:(2)注意翘舌音,前鼻音:振蝉3.教师范读。
4.看插图,读诗句,想想每句诗说的是什么意思。
5.指名读得好的学生读全诗。
要求学生边听读,边看图,思考:起初牧童在黄牛背干什么?后来呢?(指名让学生试着回答问题。
牧童开始在黄牛背上唱歌,后从牛背上下来了,站在那儿想捉蝉。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1.理解第一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1)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一个分句的意思。
通过观察图使学生理解到“牧童”指的就是放牛的小孩。
黄牛——牛的一种,角短,皮毛黄褐色,或黑色,也有杂色的,毛短,常用来耕地或拉车,肉可以吃,皮可以制革。
(2)读整个诗句,查字典说说“振”“樾”的意思。
振——振动樾——树荫教师补充:“林樾”是指茂密的树林。
(3)用自己的话说说后半句的意思。
(响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里振荡。
)(4)让学生读诗句,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祖先的摇篮》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的第八单元的第一篇,是一首散文诗。
这首散文诗共分四小节,第一小节由爷爷的话引出“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的说法,从而引起“我”极大的兴趣,由此“我”产生了许多想象,最后,树叶的声响使“我”的思绪回到现实,也对古老的原始森林---人类祖先的摇篮发出了深深的慨叹。
我们人类的祖先是怎样在森林里生活的呢?课文采用诗歌的形式,以儿童的眼光去追想那古老的原始森林。
“真有意思,这是多大的摇篮啊!”“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摘野果,掏鹊蛋?”“那时候,孩子们也在这里逗小松鼠,采野蔷薇吗?也在这里捉红蜻蜓,逮绿蝈蝈吗?”这些充满童趣的幻想、优美的语言,把我们的思绪引向了遥远而神秘的远古时代,去探寻人类祖先牛活过的地方。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原始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核心,具有保持生态平衡、涵养水分、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作用。
原始森林维护着自然环境,储存大量碳物质来保持气候的稳定,通过对降雨和蒸发的控制调节天气,并维持着地球的生态平衡。
仅热带雨林(即原始森林)就为人类提供40%的氧气所需,因此它们也被称作“地球之肺”。
原始森林不仅仅是高大的树木,而是一个综合的生态系统,包动植物间的食物链关系,在原始森林中,某一物种的减少,可以影响其他物种的生存,这种情况在热带雨林中体现更为突出。
课后作业zǔ xiān nóng mì wàng zhe()()()zhāi xià tāo dàn huí yì()()()二、把音节补充完整。
y____ d____ q_____ w_____ d_____荫逗蔷薇逮三、按要求完成句子。
1.这是多大的摇篮啊!(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二年级语文下册生字表笔顺和组词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二年级语文下册生字表笔顺和组词1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
2、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片,把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
3、朗读词串,积累词汇,了解春天景物的特点,感受春天景色的美好教材分析重点认识本课的.生字,并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
难点诵读中体会春色美景。
教具生词卡、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出示词语----出示在图中相应的事物旁)1、春姑娘是位神奇的魔法师,她能把大自然打扮得非常美丽,你看(出示春光融融,鸟语花香的春景图)2、谁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们,你从图中的哪些景物中找到了春天?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在景物旁出示词语。
春风(1)注音“春”的读音,谁能读准它?指名读、齐读。
(2)春风跟其他季节的风有什么区别呢?(出示)春风像(3)真好!那我们一起把这轻柔的春风读一读。
春雨(1)齐读词语两遍。
(2)春雨有是什么样的?(3)出示春雨像,像,又像。
同桌讨论,指名读。
(4)通过课外阅读,你知道哪些有关春雨的诗句?(5)有感情读一读词。
柳树(1)注意两个生字的声母,谁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2)看,在春风吹拂下,柳树在干什么?真像什么?出示春风一吹,柳树。
指名读。
嫩芽(1)注意“嫩”的声母和韵母,谁能读准它?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请小朋友们再仔细看一看图,找一哪些是嫩芽呀!(3)“嫩芽”是什么样儿的?(4)看来大家都明白了,齐读这个词。
小草(1)读准“草”的声母,一齐读两遍。
(2)你们看到小弟弟在干什么?它为什么要这么拼命往外钻呢?(3)说的真棒!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词。
布谷(1)齐读词语。
(2)它是什么样的?它是怎样叫的?你能学一学吗?(3)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布谷”的叫声吧。
(4)初夏时,“布谷”常昼夜不停地叫,它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杜鹃“。
布谷能吃许多害虫,我们可要保护它。
附件2教学设计模板附件3优质课评分标准注:凡是标注为*的评分指标,得分低于60%,总分为0。
附件4教学资源技术规范一、命名规范文件命名标准统一,均以《课题名称》+教师姓名+空格+资源类型命名。
如:《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李明教学设计《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李明说课课件《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李明说课实录二、文本——教学设计1.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应包括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分析及解决办法,教学过程等方面。
2. Microsoft Office Word 2013版本。
纸张为A4;页面大小要求A4标准页面,上下边距要求2.54厘米,左右边距要求3.18厘米(即Microsoft Office Word默认格式),纵向纸张方向。
3.页码位置:页面底端(页脚);对齐方式:居中;格式:1,2,3……4.主标题为宋体或黑体(英文:Times New Roman)三号字加粗居中,中文课题名称要加书名号,段前、段后1倍行间距。
5.内容各级标题序号依次为一,(一),1,(1),①等。
具体要求如下:(1)一级标题顶格,宋体或黑体(英文:Times New Roman)四号字加粗,编号后加顿号,如“一、”;(2)二级标题首行缩进2字符,宋体(英文: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字加粗,编号括号后不加标点,如:“(一)”为正确,“(一)、”为错误;(3)三级标题首行缩进2字符,宋体或楷体(英文: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字加粗,编号后的“圆点”要求为全角(英文排版例外),加“顿号”为错误,如:“1.”为正确,“ 1.”“ 1、”都错误;(4)四级及四级以下标题首行缩进2字符,宋体(英文: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字,其中四级标题序号中的括号为中文全角(英文排版例外),如:“(4)”为正确,“(4)”为错误;(5)标题一般末尾不加标点,如果序号后面的文字是说明内容的,不做标题看待,末尾要有标点。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书人教版电子版教学目标1、学会8个生字,认识5个字。
2、可以念选定的词语。
能够用“热烈欢迎”写下一句话。
3、朗读课文。
说说猴子当上采购员后,为什么食品店办得红红火火。
知道多动脑筋才能把事情办好。
在表演的过程中,感受多动脑筋才能把事情办好。
教学重点:1、学会8个生字,认识5个字。
2、可以念选定的词语。
3、朗读课文。
知道多动脑筋才能把事情办好。
教学难点:1、会读指定的词语。
2、能够把字写下端正。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8个生字,认识5个字,并认识“贝字底”。
2、在读书过程中,培育学生的识字能力。
3、让学生知道在生活中要多动脑。
教学重点:在读书过程中,培养识字方法。
教学难点:把字写好。
教学过程:一、朗读课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二、初读,认知课文(一)快打开书自己读一读,边读边标自然段并用铅笔圈出生字及其词语。
(二)检查字音掌握情况:1、检查词的掌握热烈欢迎、堆满、令人满意、解雇、货价、意见称赞、食品店、采购员、红红火火。
学生认知“解雇、赞扬、采购员”的意思。
2、检查生字的读音:抽读生字卡片。
3、自学生字:食品店4、分自然段,检查读课文。
三、备考1、熟字:贝浪点快乐2、偏旁甚广字旁跑之旁草字头四、学习新字小组自学生字:1、说说自己不明白的字,然后同学讨论。
2、自学“贝”字旁。
3、小组代表上台说说记字方法,扩词。
4、观测怎样把字写下可爱。
5、指导书写。
6、学生观测天问。
五、课堂小结:说道说道你学会了什么?教学反思:给学生时间回去念课文,能认输使学生自学生字。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会读指定的词语。
能用“欢迎”写一句话。
2、朗读课文。
说道说道猴子当上采购员后,为什么食品店筹办得红红火火。
3、知道多动脑筋才能把事情办好。
在讨论中练习说话,明白道理。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
说说猴子当上采购员后,为什么食品店办得红红火火。
2、晓得多动脑筋就可以把事情办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阐明课题。
二年级下册语文生字表(人教版)集体备课教案课题:2.刘邓大军渡黄河时间:2月24日教学内容:课文《刘邓大军渡黄河》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本课的生词,积累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品读语言,体会其含义,感悟刘伯承、邓小平的军事才能及军事家的风范。
4.学习文章表达顺序上的特点。
重点难点:1.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插叙的写法。
2.难点: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的作战智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两课时主教案个性教案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有谁知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个历史故事呢?讲给同学们听听。
2.同学们听后,说说你们的体会吧?3.提示课题:我们今天要见识见识刘伯承、邓小平是如何“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
4.板书课题。
二、了解内容1.问题设置:文章写了什么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学生自读,读准字音,理解词义,了解文章的内容。
3.自学交流汇报。
1)读准字音,辨别字形。
驻(zhu)捷(jie)侦(zhen)署(shu)伪(wei)毯(tan)碟(die)筹(chou)蹲(dun)弦(xian)2)理解词语广阔无垠、敏捷、夜以继日、序幕、明修栈道、暗度陈仓3)文章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注意文章中的相关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中心事件。
4)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6)刘邓的渡船向黄河南岸急驶而去。
第二部分(7~11)刘邓渡河前的精心部署。
第三部分(12)午夜刘邓大军渡过黄河。
三、质疑、讨论1.学生自读,思考:同学们在理清文章思路时,发现文章在记述顺序上有什么特点?2.交流自己的发现,畅谈感悟。
文章运用了插叙,更体现了刘邓部署的精心,让我们感悟刘邓的才能。
3.读课文,感悟。
四、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
2、说说课文在记述顺序上的特点。
3、刘邓的精心部署在文章的哪些地方体现出来了呢?二、学生品读课文1、学生自读,思考:刘邓的精心部署体现在文章的哪些地方?1)学生自读,在课文中圈点、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