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幼儿园一日活动生活环节的组织策略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9
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的组织策略为了让幼儿在幼儿园度过充实而愉快的一天,幼儿园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组织策略。
以下将从早晨到傍晚的不同时间段,介绍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的组织策略。
早晨:迎接新的一天每天早晨,幼儿园的老师会提前到校,为孩子们准备好一天的活动。
在幼儿到达之前,老师们会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如检查教室卫生,摆放玩具和教具,准备早餐等。
在孩子们到达后,老师会与他们亲切交流,询问他们的感受,引导他们适应新的一天。
上午: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上午是幼儿园开展各种活动的时间段。
老师们会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兴趣,设计丰富多样的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游戏、音乐、舞蹈等。
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可以锻炼动手能力、观察力、想象力和沟通能力。
而老师则扮演着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与幼儿共同探索和学习。
午餐: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午餐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园会提供营养均衡的午餐,并按照幼儿的饮食习惯,合理安排饭菜。
午餐时间,老师会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用筷子吃饭、慢慢咀嚼等。
同时,也会教导幼儿餐桌礼仪,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和社交技巧。
午休:休息放松身心午休是幼儿园为幼儿提供的休息时间。
在午休前,老师会为幼儿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如放置软垫和床铺,调节室内温度等。
在午休过程中,老师会给予幼儿适当的陪伴,并提供安全保障。
通过午休,可以帮助幼儿放松身心,调整精力,为下午的活动做好准备。
下午:继续学习和玩耍下午,幼儿园会继续开展各种学习和玩耍活动。
这个时段,通常会有更多的自由活动和小组活动,如角色扮演、游戏探索、户外活动等。
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社交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老师会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幼儿更好地完成活动任务。
傍晚:准备回家傍晚是孩子们离开幼儿园的时间。
在这个时段,老师会与幼儿进行交流,了解他们一天的收获和感受。
同时,老师会帮助幼儿整理个人物品,如书包、衣物等,并与家长进行交接,确保每个孩子能够安全回家。
城南幼儿园教研活动——幼儿园一日活动生活环节的组织策略一、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含义:就字面而言,是指幼儿每天从入园直至离园的全部活动;就实质而论,一日活动中的每项活动,都是促使幼儿全面发展的必要手段,都应具有教育性。
二、1、讨论:一日活动包含哪些环节?幼儿园一日活动贯穿于幼儿在园的所有活动,可以根据活动性质相对划分为生活活动、游戏活动、教学活动。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通常可划分为九个环节,即入园环节、盥洗环节、进餐环节、喝水环节、入厕环节、自由活动环节、午睡环节、离园环节及教育活动环节。
在这九个环节当中,除了集体教育活动环节之外,其余的八个环节都充满勒浓厚的生活气息,统称为生活环节。
《纲要》中就充分提倡了生活化的教育。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指出:“全部的课程包括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
当孩子们踏入人生的第一天开始,生活即与他们密不可分,生活中蕴含着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学习可以说是随时随地发生着,所以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皆是课程。
而幼儿园的生活环节是具体的,甚至是琐碎的,幼儿生活能力的获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的提醒、引导和帮助,需要教师能专心、有耐心、恒心和爱心。
三、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生活环节中的问题与对策。
1.常规一:来园——快乐的一天开始啦(1)常规要求:准时来园。
主动有礼貌地向老师问好,和家长说“再见”。
有顺序地完成来园的常规活动,如洗手、漱口、搬椅子、晨间活动等。
(2)来园问题及对策镜头一:很难说“再见”?早上妈妈送孩子来园,孩子在妈妈的要求下有礼貌地跟老师问好。
老师笑眯眯地拉过孩子的手,说:“跟妈妈再见!”孩子低着头,一声不吭。
妈妈说:“妈妈走了,快跟妈妈说再见?”孩子嘴巴一张,“哇”地哭了起来。
对策:不要太强求,帮助幼儿减少分离焦虑。
镜头二:遇到“爱聊天”的家长?早上送孩子来园,家长不着急上班,在教室门口拉着老师说自己孩子的事,说了好几分钟,还聊个没完。
教室里的孩子已经开始吵闹了,老师又不好意思描拒绝家长。
一、以的形式贯穿幼儿很喜欢,也很喜欢听和唱。
每次我教他们唱的时候,他们都比较集中注意力。
所以当组织幼儿时候,我经常喜欢用的形式来组织,并贯穿在各个环节中。
二、环节过渡要动静结合小年龄段的幼儿注意力持续时间不长,因此在环节过渡上也要动静结合。
如在户外活动前,对于老师的提要求环节幼儿总是不注意听。
因此每次都可采用不同的形式,有时用静悄悄的猫妈妈的形式,带宝宝出去锻炼身体,再配以漂亮的头饰,幼儿们会安静地跟妈妈出去。
有时还可以变成蹦蹦跳跳的小青蛙,幼儿们会争先恐后地一展自己的身手。
还可以用美丽的蝴蝶,幼儿们看到就翩翩起舞。
每天都给幼儿新鲜感调动了他们活泼的天性。
三、入园环节是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开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我紧紧地抓住这一环节在入园准备、晨检、晨间活动中,有计划地组织各种有趣的活动,让幼儿以一种愉悦的情绪开始,投入到一天丰富多彩的生活中。
我经常用抱抱幼儿,让不良情绪得到适度的排解和宣泄。
幼儿保持良好情绪,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感受,乐于与他人分享快乐。
进餐前要将要求讲明白:分成男孩和女孩两个组分别去卫生间。
女孩先去小便洗手,小便的时候要保持卫生间的安静与整洁,洗手时要认真洗手,洗完甩3下,将水甩到洗手槽中,用小手绢将手擦干净,完成后拿酸奶喝,然后排队去洗手,将手擦干净后再进餐。
幼儿进餐时,要将椅子靠前做好,左手扶盘子,右手拿勺子,低头接住盘子吃饭,尽量保持漂亮衣服的干净与整洁。
进餐中要保持纪律,安静吃饭,有和吃饭有关的事情请举手,若要添饭菜请举手喊老师。
进餐后能够主动将干净的餐盘收起来,先洗手、用餐巾擦嘴、再漱口和喝水,最后把小椅子在线上摆整齐,找老师整理裤子或者自己整理裤子,进到区域里游戏。
吃间点和进餐环节过程基本一致。
五、喝水和如厕环节要求要提前讲喝水和如厕环节要将要求讲在前头,要求幼儿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做。
在此活动中,教师的观念要先行,要有合理的常规和对常规有效地强化,对幼儿的常规进行适时地诱导和有效地调整。
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小策略丰富有趣的餐后散步活动俗话说得好:“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饭后散步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这是众所周知的。
但成人和幼儿的散步是有区别的,只有通过丰富有趣的游戏化散步形式,才能使幼儿真正达到愉悦身心健康的目的,散步作为幼儿园午餐后的小环节,虽“小”却必不可少、不容忽视。
基于对幼儿散步时出现的现状,结合幼儿的特点提出了散步活动组织的“三策略”。
一、自主散步,提升趣味性。
1.自己规划路线。
为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我首先是“放权”,把午间散步的主动权交给孩子,让他们自主管理,规划散步路线,做一个策划者和组织者。
在自我规划、自我管理中感受“小主人翁”的自豪感。
饭后散步前,我问孩子们:“今天午餐后你们想去哪里散步?”“去小路!”“去山坡!”“去花园!”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自己的想法。
我提议说:“把你们最想去的地方画下来吧。
”孩子们纷纷响应。
画完后,我们统计出结果,显示想去山坡的孩子最多。
散步地点确定了,那该如何从教室到达目的地呢?具体的路线如何规划?我帮孩子们做了幼儿园的鸟瞰图,让他们更直观地感知幼儿园的整体布局,在商讨规划的路线时更清晰、明确。
根据他们的讨论用不同色彩的线条记录下孩子们所说的路线。
从鸟瞰图中我们看出有红、绿、蓝、黑、橙五种路线图,最终,孩子以获得投票最多的确定为到达小山坡的路线。
2.花样散步,增加趣味性。
(1)角色扮演散步地点和路线由幼儿自己定,这让他们对散步变得积极主动。
在“规划路线”实施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规划线路的任务都集中在几个能力较强的孩子身上,大部分孩子还是被动听从安排。
为了调动每个孩子的积极性和兴趣,我们开始寻找让所有孩子都参与的切入点。
这天的散步开始了,洋洋突然说:“老师,让我来带队吧!”我顺应他的需求说:“好啊。
”他走到队伍最前面,从孩子的表情上我察觉到他的幸福和骄傲,原来领队这样的小事,对孩子来说都是莫大的荣耀。
洋洋脸上笑成了花,说:“老师,你看,我像不像‘导游’啊。
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的组织策略在幼儿园,每一天都是充满活力和乐趣的。
为了让孩子们在幼儿园度过愉快而充实的一天,幼儿园需要精心组织各种生活环节,让孩子们在玩耍、学习和休息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的组织策略。
首先,早晨的迎接环节非常重要。
幼儿园老师会在孩子们到达幼儿园后,进行集体迎接和问候,让孩子们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这样的迎接环节可以让孩子们在离开家庭的情感支持后,快速地融入到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来。
接着,幼儿园会安排一些集体活动,比如晨间操、唱歌、跳舞等,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放松,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
在学习环节上,幼儿园会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和兴趣安排不同的教学活动,比如游戏、手工、绘画等。
老师们会根据孩子们的学习情况,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午餐和午休时间也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中的重要组织策略。
幼儿园会提供营养均衡的午餐,保证孩子们的身体健康。
而午休时间则是给孩子们提供休息和放松的机会,让他们在下午的学习和活动中更加精力充沛。
下午的活动也是幼儿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老师们会安排一些户外活动,比如游戏、探险等,让孩子们在自然中感受快乐和自由。
这样的活动可以促进孩子们的身体发育和社交能力的培养。
最后,幼儿园会在孩子们离园前,进行集体告别和交流,让孩子们在离开幼儿园时感受到老师和朋友的关怀和祝福。
综上所述,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的组织策略,不仅关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也是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重要体现。
通过精心组织各种生活环节,让孩子们在幼儿园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一天。
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安排与组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要珍视游戏盒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为贯彻着一要求,有必要对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意义、价值及组织实施策略等进行深入探讨,从而引导教师把班级日常工作的中心还原到对幼儿发展有重要价值的一日生活上来。
为什么要重视幼儿园一日生活?(一)由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特点决定的幼儿的学习室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应引导幼儿投入到本就属于他们的生活中去,帮助他们在活动中生活,在生活中发展。
对此,《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早就明确要求:“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二)由幼儿教育和课程的基本特点决定的首先,幼儿园教育/课程是通过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来组织实施的,一日生活构成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最基本的环境。
幼儿园课程经验化的有效途径,是把一日生活作为幼儿园课程整合的“基点”,就是要把课程与幼儿的一日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充分发挥生活本身蕴含的教育价值。
其次,“生活化”是幼儿园课程嘴基本、最突出的特点之一。
这一特点要求幼儿园课程“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回归于生活”。
所谓“来源于生活”,是指幼儿园课程的内容要来自于幼儿的日程生活经验;所谓“高于生活”,是指幼儿园课程要对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进行提升,使之系统化;所谓“回归于生活”,是指幼儿园课程帮幼儿获得的各种经验应有助于幼儿更好地生活。
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蕴含的教育价值《纲要》在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中提出,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
这主要是因为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
(一)一日生活各环节蕴含的教育价值幼儿园一日生活主要包括五类基本的活动,其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分析如下。
城南幼儿园教研活动
——幼儿园一日活动生活环节的组织策略一、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含义:
就字面而言,是指幼儿每天从入园直至离园的全部活动;
就实质而论,一日活动中的每项活动,都是促使幼儿全面发展的必要手段,都应具有教育性。
二、1、讨论:一日活动包含哪些环节
幼儿园一日活动贯穿于幼儿在园的所有活动,可以根据活动性质相对划分为生活活动、游戏活动、教学活动。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通常可划分为九个环节,即入园环节、盥洗环节、进餐环节、喝水环节、入厕环节、自由活动环节、午睡环节、离园环节及教育活动环节。
在这九个环节当中,除了集体教育活动环节之外,其余的八个环节都充满勒浓厚的生活气息,统称为生活环节。
《纲要》中就充分提倡了生活化的教育。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指出:“全部的课程包括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
当孩子们踏入人生的第一天开始,生活即与他们密不可分,生活中蕴含着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学习可以说是随时随地发生着,所以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皆是课程。
而幼儿园的生活环节是具体的,甚至是琐碎的,幼儿生活能力的获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的提醒、引导和帮助,需要教师能专心、有耐心、恒心和爱心。
三、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生活环节中的问题与对策。
1.常规一:来园——快乐的一天开始啦
(1)常规要求:
准时来园。
主动有礼貌地向老师问好,和家长说“再见”。
有顺序地完成来园的常规活动,如洗手、漱口、搬椅子、晨间活动等。
(2)来园问题及对策
镜头一:很难说“再见”
早上妈妈送孩子来园,孩子在妈妈的要求下有礼貌地跟老师问好。
老师笑眯眯地拉过孩子的手,说:“跟妈妈再见!”孩子低着头,一声不吭。
妈妈说:“妈妈走了,快跟妈妈说再见”孩子嘴巴一张,“哇”地哭了起来。
对策:不要太强求,帮助幼儿减少分离焦虑。
镜头二:遇到“爱聊天”的家长
早上送孩子来园,家长不着急上班,在教室门口拉着老师说自己孩子的事,说了好几分钟,还聊个没完。
教室里的孩子已经开始吵闹了,老师又不好意思描拒绝家长。
对策:再约时间详谈。
2.常规二:点名——今天我来了
(1)常规要求:
能够用好听的声音积极应答。
喜欢用不同的方式表示自己来园了。
逐渐关注班级的出勤人数,以及未来园的幼儿。
(2)点名问题及对策
镜头一:不敢回答
小班孩子刚刚入园不久。
每次老师组织点名,点到“王图图”,下面都没人回答。
老师提高音量,再叫“王图图”,还是没有声音。
老师走到王图图面前说:“图图,老师点你的名字,你要说声到。
”孩子这才轻轻地说:“到。
”声音轻到旁边的孩子都听不清。
对策:在游戏中点名。
(如:兔妈妈找宝宝)
镜头二:没意思
大班教师在进行点名,点一个幼儿的名字好几遍才听到回答。
老师问:“为什么叫你好几次才回答”幼儿嘀咕:“我没听到……”旁边的孩子说:“老师,他刚才在玩纸!”
对策:换种方式来点名。
比如点到名字的孩子说一个自己喜欢的数字或者一个动物。
3.常规三:洗手——正确洗手更健康
(1)常规要求:
能够按正确的方法洗手,穿长袖衣服时知道卷袖子。
饭前便后、手脏时能主要洗手。
人多时,知道按顺序洗手。
知道节约用水,洗手后将水龙头关紧。
(2)洗手问题及对策
镜头一:太集中
餐前,老师一声令下:“小朋友洗手!”孩子们哗一声集体冲向盥洗室,小小的洗手池旁挤满了孩子。
进去慢轮不到的孩子在离水池远远的地方等着,往水池挤的几个孩子大叫起来:“老师,XXX推我!”“老师,XXX挤我!”
对策:分散进行,减少消极等待。
4.常规四:进餐——我要快快长大
(1)常规要求:
会正确取餐具。
进餐姿势要正确。
安静专心地进餐,做到“三净”。
用正确的方法表示自己的需要。
餐后按顺序整理、清洁。
逐渐能够接受并喜欢吃各种食物,不挑食。
(2)进餐问题及对策
镜头:掉得哪儿都是
午餐时,孩子吃得很欢,老师一再提醒:“小朋友,吃饭的时候不要把饭菜掉出来。
”但教室里仍然一片狼藉,桌面上、地上、衣服上到处都是掉出来的饭菜。
对策:放置公用垃圾盘,游戏引导,及时清理。
5.常规五:喝水——多喝水更健康
(1)常规要求:
知道正确使水杯的方法,保持水杯的清洁。
接适量的水,尽量避免将水洒在地上。
人多的时候主动排队接水。
口渴时能够主动喝水。
(2)喝水问题及对策
镜头:我不要喝水
有的孩子不喜欢白开水淡味,老师叫他喝水时总是说:“我不要喝水。
”在老师的要求下接了水,也只是随便喝一点就偷偷倒掉。
对策:游戏、儿歌来引导。
6. 常规六:入厕——不要紧张哟
(1)常规要求:
逐渐学会自理大、小便,避免将大、小便排到便池外。
中班学习自己擦大便,并按规定取纸,不浪费厕纸。
便后记住冲水、洗手,并将衣服整理好。
能用语言表述入厕时遇到的问题,大班幼儿在较长的集体活动前,能够主动入厕。
(2)入厕问题及对策
镜头一:忘记冲水了
走进厕所,冲出一股臭味,原来是林林刚才大便后就走,忘记冲水了。
老师问:“林林,刚才是你拉大便了吧,怎么没冲水啊”林林不好意思地笑了:“我忘记了!”
对策:给冲水按钮加个小装饰。
镜头二:不敢在幼儿园入厕
小班幼儿刚入园,不喜欢在幼儿园入厕,常常会有尿裤子、拉裤子的情况发生。
家长抱怨老师不把孩子照顾好,连个厕所都不让孩子上,还拉到裤子上。
老师觉得莫名其妙:我已经叫孩子入厕了,可孩子不肯去,我有什么办法
对策:装饰厕所环境,提供必要的支持。
7.常规七:午睡——做个甜美的梦
(1)常规要求:
睡前入厕,进入午睡后后保持安静。
逐渐学会自己脱衣服,并把衣物叠放整齐放在指定位置,上床前将鞋子摆放整齐。
睡姿正确。
安静起床,迅速穿好衣服鞋袜,找老师检查衣服。
能够逐渐独立入睡,不影响他人。
(2)午睡问题及对策
镜头:带着玩具睡
小班刚入园,甜甜带了一个布娃娃放在幼儿园,每天午睡时一定要抱着布娃娃睡。
老师一旦把布娃娃拿走,她就哭着不肯睡。
小琪则带了一个小橡皮球,睡觉时一定要捏在手里才肯睡,老师每天在他睡着后才能轻轻地把球从他手里拿走。
对策:给玩具找个家。
8.常规八:坐姿——谁的样子最精神
(1)常规要求:
养成良好的坐姿。
能够注意安静地倾听教师及同伴说话,不随意打断别人。
(2)坐姿问题及对策
镜头:“小自由”
小新聪明伶俐,可就是管不住自己,总是把老师提出的要求当耳旁风。
老师组织集体活动时要求幼儿坐在小椅子上,可小新却一会儿趴到地上,一会儿站起来,
对策:逐渐提高要求,游戏中学好样。
9.常规九:上下楼梯——小心别摔倒
(1)常规要求:
能按照预定的规则上下楼梯。
注意力集中,保持安静,一个跟着一个走。
上下楼梯逐级走,不跑、不跳、不推、不挤。
(2)上下楼梯问题及对策
镜头:没有老师看着我
大班的活动室在三楼,楼层相对比较高,上下楼梯时,老师在队首,往往看不到队中间或队尾的孩子。
小皮走楼梯时发现老师看不到他,于是就倒着跳台阶,结果跳空台阶摔倒了。
对策:讨论规则,多请几个“小老师”。
10.常规十:排队——从小学会有秩序
(1)常规要求:
听到排队信号后,能以较快的速度安静地站成一队或几队。
能调整自己的位置,逐渐将队排直。
排好队以后不来回换位置。
(2)排队问题及对策
镜头:不会排排不直
幼儿初学排队,受生活经验及空间方位感发展的限制,很难排成一排,常常需要老师一个一个地帮幼儿排到位。
可刚排好,往往队伍又歪歪扭扭,有时就像盘起长龙。
对策:贴标志,游戏引导。
11.常规十一:离园——快乐的一天结束了
(1)常规要求:
能够将自己的物品整理好。
离园前,能自主地选择便于收放的玩具进行相应的活动,离园时能将玩具放回原处。
家长来接时,主动向家长问好,与教师、同伴告别。
遵守幼儿园的规定,按时离园。
(2)离园问题及对策
镜头:无所事事,消极等待
下午户外活动结束,回到教室,离园时间,老师让孩子们坐在位置上休息,安静地等待家长来接。
孩子们休息了没一会儿,就开始玩闹,几个男孩子跑来跑去,老师又大叫着让孩子们坐回位置上。
对策:自选易收的玩具,或进行教学活动延伸。
四、总结语
1重视幼儿一日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也就是重视幼儿童年的生活质量。
2科学、合理、有序的组织幼儿在园一日生活,是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的关键所在。
3让我们以幼儿一日活动为载体,实施科学保教,促进幼儿健康、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