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中班美术:外白渡桥的昨天、今天、明天_057文档
- 格式:docx
- 大小:59.15 KB
- 文档页数:4
中班美术活动《美丽的桥》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美术活动教材第四章《桥梁王国》,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桥梁的结构与功能,了解不同类型的桥梁,通过绘画形式表现桥梁的美。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桥梁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知道不同类型的桥梁及其特点。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学会使用绘画工具进行创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桥梁的绘画表现,运用线条、色彩等元素展现桥梁的美。
教学重点:了解桥梁的结构与功能,掌握不同类型桥梁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桥梁图片、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水桶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水桶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桥梁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桥梁的特点与功能,激发幼儿兴趣。
2. 讲解(5分钟)(1)介绍桥梁的基本结构,如桥面、桥墩、桥塔等。
(2)讲解不同类型桥梁的特点,如梁桥、拱桥、悬索桥等。
3. 示范(5分钟)教师现场绘画一座桥梁,展示绘画技巧,引导幼儿注意线条、色彩的表现。
4. 实践(10分钟)(1)分发画纸、画笔、颜料等材料。
(2)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绘画创作。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1)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
(2)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桥梁的基本结构:桥面、桥墩、桥塔等。
2. 不同类型的桥梁:梁桥、拱桥、悬索桥等。
3. 绘画技巧:线条、色彩表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为自己喜欢的桥梁画一幅画。
2. 答案:幼儿根据课堂所学,运用线条、色彩等元素完成绘画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当地的桥梁,深入了解桥梁的结构与功能。
(2)鼓励幼儿尝试用其他艺术形式表现桥梁的美,如剪纸、泥塑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
2024年中班美术桥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儿童美术教育》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建筑”,具体内容为“画出心中的桥”。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桥的结构特点,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性化的桥。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桥的基本结构,了解不同类型的桥。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互相欣赏、共同提高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桥的结构特点、比例关系及画面布局。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画纸、彩笔、水粉、画板、模型桥等。
学生准备:画纸、彩笔、水粉、画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各种类型的桥,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桥的特点。
2. 新课导入(10分钟)讲解桥的结构、比例关系,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心中的桥。
3.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模型桥,讲解桥的画法,强调画面布局、色彩搭配。
4. 学生创作(2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创作一幅以“桥”为主题的画。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互相欣赏作品,交流心得,教师给予点评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桥的结构特点2. 桥的比例关系3. 画面布局与色彩搭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桥。
答案要求:结构清晰,比例恰当,画面饱满,色彩鲜艳。
2. 课后拓展:收集其他类型的桥的图片,了解其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桥的结构特点,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并鼓励学生拓展学习,了解更多关于桥的知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尝试引入更多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作业设计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 通过课件、模型桥等多种形式,直观地展示桥的结构特点,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认识。
幼儿园美术教案美丽的桥[中班教案]幼儿园美术教案:美丽的桥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幼儿园中班美术课程2. 详细内容:通过观察和描绘桥的形状、结构和特点,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和想象力,提高幼儿的绘画技能。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桥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幼儿的绘画技能,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如何描绘桥的形状和结构,以及如何运用颜色和线条表现桥的美感。
2. 重点:让幼儿观察桥的特点,培养幼儿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桥的图片、视频、范画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向幼儿展示桥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幼儿观察桥的形状、结构和特点,激发幼儿对桥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向幼儿讲解桥的形状、结构和特点,引导幼儿了解桥的功能和美观。
3. 示范:教师示范绘画桥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幼儿观察和学习。
4. 练习:让幼儿自主绘画桥,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绘画中的问题。
5. 展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桥的形状:圆形、椭圆形、梯形等。
2. 桥的结构:桥墩、桥面、桥梁等。
3. 桥的特点:美观、实用、稳固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观察身边的桥,描绘桥的形状和结构,并运用颜色和线条表现桥的美感。
2. 答案: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自由发挥,创作出自己心中的美丽桥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要反思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幼儿的参与度和兴趣是否高涨,幼儿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2. 拓展延伸:可以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桥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引导幼儿欣赏不同类型的桥梁作品,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和艺术灵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美丽的桥”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有效达成。
幼儿园创意美术《美丽的桥》中班游戏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观察和体验,了解桥的基本构造和特点。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提高幼儿的美术技能,学会用不同材料制作桥。
4.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增进同伴间的友谊。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幼儿学会用不同材料制作桥,发挥创意。
2.难点:引导幼儿理解桥的构造,培养空间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教具:图片、视频、桥梁模型、各种建筑材料(如纸板、吸管、塑料瓶等)。
2.学具:画笔、颜料、剪刀、胶水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图片和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桥的特点和作用。
教师提问:“你们见过哪些桥?桥有什么作用?”2.感知体验教师带领幼儿参观校园或周边的桥,让幼儿亲身体验桥的构造和特点。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桥的形状、结构,并讨论如何用不同材料制作桥。
3.创意制作教师发放各种建筑材料,引导幼儿分组合作,共同制作桥。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幼儿适当的建议和帮助。
制作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新设计。
4.成果展示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幼儿互相欣赏、评价。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创意和制作过程。
教师鼓励幼儿提出改进意见,为下次活动做好准备。
五、教学延伸1.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本次活动的意义,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创意制作。
家长协助幼儿在家中继续探索桥的制作方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2.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桥梁主题展示区,展示幼儿的作品和活动照片。
教师引导幼儿关注桥梁建设,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3.活动拓展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桥梁知识竞赛,提高幼儿的桥梁知识。
教师带领幼儿参观桥梁博物馆,拓宽幼儿的视野。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不仅学会了制作桥的技巧,还培养了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活动中的合作环节也增进了幼儿间的友谊,提高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希望这次活动能为幼儿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重难点补充:教师:“桥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幼儿:“桥有桥面、桥墩和栏杆。
幼儿园美术教案美丽的桥[中班教案]教案:美丽的桥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材,章节为《美丽的桥》。
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桥的认知,包括桥的定义、种类和特点;第二部分是桥的绘画,包括桥的线条、颜色和构图。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桥的定义、种类和特点,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和颜色描绘桥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桥的线条、颜色和构图的描绘。
难点:桥的线条和颜色的搭配,构图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视频、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PPT展示各种桥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桥的形态、颜色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桥的认知(5分钟)引导学生了解桥的定义、种类和特点,如:桥是连接两岸的建筑物,有梁桥、拱桥、吊桥等种类,桥的特点是坚固、美观、实用。
3. 桥的绘画(10分钟)教师示范桥的绘画步骤,包括线条、颜色和构图。
引导学生观察桥的线条变化,如:桥的栏杆、桥墩等;桥的颜色搭配,如:桥的支柱、桥面等;桥的构图,如:桥在画面中的位置、桥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
4. 学生绘画实践(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自行绘画一座桥,要求运用线条和颜色表现桥的美感,注意构图的协调。
5.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大家共同评价,教师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的创意和努力。
六、板书设计桥的认知:定义:连接两岸的建筑物种类:梁桥、拱桥、吊桥等特点:坚固、美观、实用桥的绘画:线条:栏杆、桥墩等颜色:支柱、桥面等构图:位置、与环境关系等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桥梁,记录下它们的特点和美感,下节课分享。
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描述不同桥梁的特点和美感,如:某某桥梁的线条优美,某某桥梁的颜色搭配和谐等。
中班美术桥的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选用的是幼儿园中班美术课程,以“桥”为主题,通过观察、讨论、创作等形式,让幼儿了解桥的外观特征、功能以及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
教材涵盖《认识桥》、《画桥》、《搭建桥》三个章节,具体内容包括:桥的定义、种类和功能,桥的审美特点,桥的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桥的认知,提高观察和表达能力;2.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激发创作欲望;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手工制作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桥的基本特征和绘画、手工制作技巧。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富有特色的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图片、视频、绘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积木等。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张绘画纸、一套彩笔、一把剪刀、一瓶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不同种类的桥的图片和视频,让幼儿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幼儿了解桥的功能和外观特征。
2. 知识点讲解(10分钟)简要讲解桥的定义、种类和功能,桥的审美特点,桥的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
3. 示范讲解(5分钟)教师现场演示如何绘画和制作一座桥,边演示边讲解步骤和注意事项。
4. 创作环节(10分钟)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用彩笔在绘画纸上绘制一座桥。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手工制作环节(5分钟)利用剪刀、胶水、积木等材料,让幼儿动手制作一座桥。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6.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相互欣赏、交流,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桥的种类功能外观特征/ \/ \/ \/ \/ \/ \/ \/ \/ \/ \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见的桥,拍摄照片,下节课分享。
2. 请幼儿尝试着自己画一座桥,并简单描述桥的功能和外观特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创作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了桥的知识,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中班美术桥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美术教育指导手册》第四章“生活中的美”,具体内容为“桥”的制作。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桥的结构特点,掌握用简单材料制作桥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桥的结构特点,知道桥的作用。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桥的结构制作,材料的合理运用。
教学重点:了解桥的作用,掌握桥的基本结构,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桥的图片、范例、剪刀、胶水、彩纸、卡纸等。
学具:剪刀、胶水、彩纸、卡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生活中不同种类的桥,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桥的特点。
2. 讲解桥的结构和作用(5分钟)通过范例讲解桥的结构,让幼儿了解桥的作用。
3. 示范制作过程(10分钟)教师示范如何用彩纸和卡纸制作桥,讲解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 幼儿动手操作(15分钟)幼儿按照教师示范的方法,利用剪刀、胶水、彩纸、卡纸等材料制作桥。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相互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学习,互相借鉴。
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桥的结构桥墩桥梁桥面2. 桥的作用连接两岸方便出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桥,并尝试用简单材料制作一座桥。
2.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掌握了桥的基本结构和制作方法,但部分幼儿在材料运用方面还有待提高。
2. 拓展延伸:让幼儿了解不同地区的桥,了解桥的文化背景,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同时,鼓励幼儿尝试用其他材料制作桥,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桥的结构制作,材料的合理运用。
2. 实践情景引入:确保情景引入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激发兴趣。
3. 幼儿动手操作:指导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掌握桥的结构,合理使用材料。
2024年中班美术桥的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幼儿美术教育指导手册》第四章“生活中的美术”,详细内容为“桥的设计与绘制”。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幼儿了解桥的结构特点,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桥的结构特点,知道桥的基本组成部分。
2. 培养幼儿运用线条、图形表现桥的绘画技巧,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
3.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桥的结构表现和绘画技巧。
教学重点:观察桥的特点,培养幼儿的绘画表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桥的图片、绘画教材、范画、画纸、画笔、颜料等。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颜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各种桥梁,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桥的结构特点。
2. 讲解示范(10分钟)讲解桥的基本结构,演示如何用线条、图形表现桥的特点。
3. 幼儿实践(15分钟)幼儿按照教师的要求,动手绘制桥的图画。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提供简单的桥的轮廓,幼儿填充颜色,巩固所学知识。
5.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展示幼儿作品,师生共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桥的设计与绘制2. 板书内容:(1)桥的结构:桥墩、桥面、桥栏、斜拉索等。
(2)绘画技巧:线条、图形、色彩。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绘制一幅自己喜欢的桥的图画。
2. 答案要点:(1)桥的结构清晰,线条流畅。
(2)色彩搭配合理,具有美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绘画技巧不足的幼儿,给予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课下观察身边的桥梁,尝试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创作,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讲解示范、幼儿实践、随堂练习等环节的设计。
3. 作业设计及答案要点。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
幼儿园美术教案美丽的桥[中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美术教材第四章《我们的世界》,详细内容为“美丽的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认识和了解不同种类的桥,感受桥的美丽和实用性,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桥的结构特点,知道不同种类的桥。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独立完成一幅关于桥的画作。
3. 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桥的结构特点及绘画技巧。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观察、想象和创作,培养审美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桥的图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各种桥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桥的特点,激发幼儿对桥的兴趣。
2. 讲解桥的结构和特点(5分钟)结合图片,讲解桥的结构、种类和功能,让幼儿对桥有更深入的了解。
3. 示范绘画过程(10分钟)教师现场示范如何画桥,包括线条、颜色、构图等,让幼儿学习绘画技巧。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幅关于桥的画作。
5.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板书设计1. 美丽的桥2. 内容:桥的结构:桥墩、桥面、栏杆等桥的种类:拱桥、悬索桥、斜拉桥等桥的功能:连接两岸、方便交通、美化环境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心中的美丽桥要求: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一幅独一无二的桥。
答案:无固定答案,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为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让幼儿观察、创作,使他们对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课后,教师可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
同时,可进行拓展延伸,让幼儿尝试用其他材料(如废旧物品)创作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示范绘画过程、随堂练习和作品展示与评价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桥的结构特点及绘画技巧。
2024年中班美术桥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儿童美术创意教程》第四章“生活中的建筑”,详细内容为“桥的设计与绘制”。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学生能够了解桥的结构特点,掌握桥的绘制方法,并能够发挥创意,设计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桥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桥的基本结构,能够识别并描述不同类型的桥梁。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进行创意绘画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提高审美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桥的结构特点及绘制技巧。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创意绘画能力,提高审美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材、画纸、画笔、颜料、范例作品等。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类型的桥梁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桥梁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桥的兴趣。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1)教师讲解桥的基本结构,如桥墩、桥面、桥梁等,并引导学生了解各种桥梁的特点。
(2)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绘制桥梁,并强调绘画技巧。
3. 学生创作(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发挥创意,设计并绘制一幅桥梁作品。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相互欣赏作品,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桥的设计与绘制2. 内容:(1)桥的基本结构:桥墩、桥面、桥梁(2)绘画技巧:线条、形状、色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并绘制一幅你心中的理想桥梁。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优点与不足,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更多关于桥梁的资料,了解桥梁的起源、发展及在我国的应用,提高学生对桥梁文化的认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桥的结构特点及绘制技巧。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创意绘画能力,提高审美观念。
幼儿园美术精品教案美丽的桥[中班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材第四章《奇妙的建筑》,详细内容为“美丽的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孩子们了解桥的构造、种类及其在生活中的作用,同时提高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桥的构造、种类和作用,培养他们的认知能力。
2. 培养孩子们观察生活中的桥,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通过创作实践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桥的构造、种类及作用的认识;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培养。
2. 教学重点:创作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视频、PPT、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展示各种各样的桥,让孩子们观察并说出桥的特点和作用。
2. 讲解:结合PPT,讲解桥的构造、种类和作用,让孩子们了解桥的相关知识。
3. 实践:分发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材料,引导孩子们动手创作美丽的桥。
4. 互动: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美丽的桥2. 板书内容:(1)桥的构造:桥面、桥墩、桥梁、附属设施。
(2)桥的种类:梁桥、拱桥、悬索桥、斜拉桥等。
(3)桥的作用:连接两岸、方便交通、美化环境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孩子们回家后,观察身边的桥,并用自己的话描述桥的特点和作用。
示例:我观察到的桥是一座拱桥,它有弯曲的桥面,桥墩很厚实,桥梁很结实。
这座桥的作用是连接两岸,让行人、车辆方便地过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互动等环节,让孩子们了解了桥的构造、种类和作用,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孩子们关注生活中的建筑艺术,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 拓展延伸:组织孩子们参观当地的桥梁,了解桥梁的历史、文化及建筑特点,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
幼儿园美术教案美丽的桥[中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材第四章《线条与形状》,详细内容为“美丽的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桥的基本构造,认识不同的桥梁类型,掌握线条和形状的运用,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桥的基本构造,认识不同类型的桥梁,提高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关注度。
2. 培养幼儿运用线条和形状表现桥梁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绘画技巧。
3. 培养幼儿的观察、想象和创新能力,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桥的构造和线条、形状的运用。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想象,创作出富有创意的桥梁画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桥梁图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盘、抹布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盘、抹布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各种桥梁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桥梁的特点和名称,让幼儿对桥产生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以一座简单的桥梁为例,讲解桥的基本构造,如桥墩、桥面、栏杆等。
同时,引导幼儿观察桥梁的线条和形状,为绘画创作做准备。
3.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用画笔和颜料,在画纸上尝试画出桥梁的基本构造,如桥墩、桥面等。
4. 绘画创作(10分钟)引导幼儿运用线条和形状,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桥梁画作。
5.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鼓励幼儿说出创作思路,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美丽的桥2. 内容:(1)桥的基本构造:桥墩、桥面、栏杆(2)线条与形状的运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在课后观察周围的桥梁,用画笔记录下来,并尝试用线条和形状进行创作。
2.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的桥梁画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在构造和线条、形状运用方面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2024年中班美术活动《美丽的桥》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美术教育与活动指导》第四章“生活中的美——桥梁篇”。
详细内容为:认识桥梁的结构特点,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桥的形状、线条和色彩,运用不同材料创作表现美丽的桥。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桥的结构特点,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桥的线条、形状和色彩的表现。
教学重点:认识桥梁结构,学会运用不同材料创作表现桥的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示范作品。
学具:彩纸、画笔、水粉、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各种美丽的桥梁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桥的形状、线条和色彩,激发学生对桥的兴趣。
2. 讲解:通过PPT展示,讲解桥梁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3. 示范:教师现场示范创作一幅美丽的桥,边示范边讲解创作步骤和技巧。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美丽的桥结构特点:拱桥、悬索桥、梁桥等线条、形状、色彩2. 创作步骤:画、剪、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创作一幅表现家乡美丽桥梁的画。
答案:学生作品。
2. 作业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注意桥梁的结构、线条和色彩表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桥梁结构的掌握,以及创作过程中的表现。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更多桥梁资料,了解不同地区的桥梁特色,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培养审美情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桥的线条、形状和色彩的表现。
2.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3.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及要求,确保学生掌握课堂所学。
一、教学难点解析1. 线条表现:向学生介绍桥梁的线条特点,如直线、曲线、斜线等。
通过示范和讲解,让学生学会运用线条表现桥的立体感和动态感。
2. 形状表现:引导学生观察桥的形状,如拱形、三角形、矩形等。
《昨天、今天和明天》教案【学习领域】综合·探索【课时建议】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探究、分析建筑中体现出的艺术与科学结合形式,了解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斗拱的作用和现代建筑造型和材质的独特之处。
过程与方法:借助多种媒材,实践创作自己心中未来的建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找寻、发现、探究的过程中初步了解,认识科学与艺术的关系,感受科学与艺术在建筑中巧妙结合的魅力,加深对古今中外建筑艺术的理解与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科学与美感,关注现代建筑材质、风格之美。
【教学难点】感悟艺术与科学在建筑中的完美结合。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图片、文字材料及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祖国大江南北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同学们都去过什么地方呢?今天我们一起去个地方——浙江宁波保国寺。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二、新课讲授(一)探究新知、了解斗拱1.介绍保国寺,对其有哪些了解?采用了什么技术?保国寺,年代久远,屹立千年不倒。
建筑采用斗拱技术。
2.课件介绍斗拱。
学生根据书中的图片和教师提供的资料,小组探究,深入了解斗拱原理,构造及作用。
3.再次欣赏保国寺图片,感悟斗拱的装饰美感——构造精巧、造型美观,如盆景,似兰花,是很好的装饰性构件。
4.你还知道我国哪些著名的木结构建筑。
学生通过自己以前去过的地方能够回答很多著名的木结构建筑,并加以评述,(再一次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受古代木结构建筑与科学的完美结合。
(二)外国著名建筑分析1.欣赏原子球建筑:铁原子放大1600倍,根据其结构创造的建筑。
将微观的事物建筑成气势雄伟的,荧光闪烁、新颖别致建筑,堪称标新立异的科学艺术品。
2.欣赏古根海姆博物馆:奇美的造型、特异的结构和崭新的材料;材质:钛合金板。
造型:每个小开体,各自独立扭动,不冲撞,相傍相依,同行同止。
共同铺就建筑整体的起伏宛转。
(三)艺术实践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自己的美好愿望,畅想未来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并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并向大家展示介绍。
【中班美术精品教案】幼儿园美术精品教案美丽桥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选取教材第四章《身边建筑》中“美丽桥”作为主题,详细内容围绕桥外形特征、结构设计以及色彩搭配等方面展开。
通过观察和描绘桥美丽景色,让孩子们解桥功能和艺术价值。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描述桥外形、结构和色彩特点。
2. 培养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幼儿绘画技巧,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桥结构设计、色彩搭配。
教学重点:观察桥特点,运用绘画技巧表现桥美丽景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图片、画册、彩色笔、画纸等。
学具:画笔、颜料、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带领幼儿参观附近桥梁,引导他们观察桥外形、结构和色彩,激发幼儿对桥兴趣。
2. 讲解桥特点(5分钟)通过图片和画册,向幼儿介绍桥功能、外形、结构和色彩搭配等方面知识。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一座美丽石拱桥为例,讲解绘画步骤,引导幼儿注意桥线条、形状和色彩。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根据观察和例题讲解,自行选择一座桥进行绘画创作。
5. 互动交流(10分钟)让幼儿展示自己作品,大家互相欣赏、交流,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美丽桥》2. 内容:桥外形、结构、色彩搭配、绘画技巧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以“我心中美丽桥”为主题,创作一幅绘画作品。
2. 答案:作品需包含桥外形、结构、色彩搭配等元素,充分发挥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幼儿共同完成一幅桥绘画作品,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幼儿绘画兴趣。
同时,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桥梁,培养他们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把握2. 实践情景引入设计3. 例题讲解详尽程度4. 作业设计针对性和拓展性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实施一、教学难点与重点把握在本次教学中,我深知桥结构设计和色彩搭配是难点,同时也是重点。
中班美术桥的教案教案标题:中班美术桥的教案教案目标:1. 培养学生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2. 通过美术活动促进学生的感知、观察和表达能力的发展。
3. 培养学生对色彩、形状和材料的认知和运用能力。
4. 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感知,表达自己对桥梁的理解和想象。
2. 学生能够运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进行美术创作。
3. 学生能够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美术作品。
教学准备:1. 图片或模型展示各种桥梁的形状和结构。
2. 不同颜色的纸张、颜料、画笔、剪刀等美术材料。
3. 团队合作活动所需的分组表或卡片。
教学过程:引入:1. 展示不同类型的桥梁图片或模型,引发学生对桥梁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观察桥梁的形状、颜色和结构,并鼓励他们描述自己对桥梁的感受和想象。
探究: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桥梁形状进行创作。
2. 提供不同颜色的纸张、颜料、画笔等材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观察,用纸张和颜料进行桥梁的绘画创作。
3. 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尝试不同的颜色、形状和材料,以展示他们对桥梁的理解和想象。
展示与分享:1.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并邀请其他小组进行观赏。
2. 学生可以分享他们创作的灵感和想法,以及他们对桥梁的理解。
总结:1. 引导学生总结他们在这个美术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2. 强调学生通过观察、感知和创作,提升了自己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3. 鼓励学生将美术创作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例如观察周围的建筑和景物,并用艺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拓展活动:1. 邀请家长或其他班级来观赏学生的美术作品展。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艺术馆或美术展览,以进一步拓宽他们对美术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反思:1. 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2.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作品和听取他们的分享,评估学生对桥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发展情况。
3.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调整教学策略和活动安排,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020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中班美术:外白渡桥的昨天、今天、明天
_057文档
EDUCATION WORD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中班美术:外白渡桥的昨天、今天、明天_057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
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
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活动背景和设计意图:
这次我们学习的主题是“我们的城市”。
为了使幼儿能深刻
地感受现代化城市的日新月异变化,及对一些原有的古建筑风貌
的了解,这次正好遇上为迎接“世博会”整修百年老桥“外白渡桥”。
我设计了“外白渡桥的昨天、今天、明天”这一活动的内容。
引领幼儿去了解外滩、“外白渡桥”是历史悠久的百年老桥,探索外白渡桥的昨天、今天、明天的变化,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
的便利及美的享受。
活动目标:
1、了解外滩、外白渡桥古建筑的历史由来,设施特点及作用。
2、探索观察、了解中的城市面貌,能连贯地用语言表达出来。
3、体验繁荣的城市,离不开秀丽的风景线。
尝试作画、建构桥。
活动准备:
1、家长协作幼儿收集一些外滩、外白渡桥的风景照片或图片。
2、课前,请家长在双休日带孩子外出观光,领略一下外滩、外白渡风情、古建筑的文化。
3、画纸、蜡笔等。
活动过程:
1、猜谜游戏。
――以猜谜的形式,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驼背公公,力大无穷,爱驮什么?(车水马龙)2、分享外滩、外白渡桥的外貌、景色的秀丽美。
――双休日你父母带你到哪里去玩过了?那里的风景怎么样?什么地方最值得你留恋?为什么
――外滩有一条什么江?外滩旁有一条什么河
――连接南、北苏州河上的是一座什么桥?
――老师归纳小结。
3、回顾外滩、外白渡桥的昨天。
――小朋友猜猜:你们知道“外白渡桥”这座桥有多少年历史了吗?最早这座桥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桥上是让什么行走的
――老师介绍:“外白渡桥”这座桥是上海最早的桥,原先是座木桥也是第一代桥,是走人、骑马用的、也是苏州河南来北往的人们过桥的,是要收费的,那时也叫“外摆渡桥”。
到现在已有百年的历史了。
――后来为什么叫“外白渡桥”?
――老师介绍:第一代木桥不牢固,改为第二代钢桥了,那时过桥不收费了。
南苏州河过桥直接通往北苏州河,人们南来北往可以白白渡过桥了,所以叫“外白渡桥”。
后来又发展为第三代桥。
是用质地更好的钢材制造的。
一直使用到今天。
“外白渡桥”它具有历史文化的底蕴。
4、展望明天的外白渡桥。
――xx年“世博会”将在上海举行。
为了迎接“世博会”,缓解南、北苏州河的交通,要关闭整修“外白渡桥”。
――小朋友,你想象一下你心中明天的“外白渡桥”是什么样子的?把它设计出来好吗?
5、活动延伸:鼓励幼儿大胆设计、创作“外白渡桥”的图纸。
用木积木构建新颖的“外白渡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