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玉蝴蝶·角断签鸣疏点翻译赏析
- 格式:docx
- 大小:17.26 KB
- 文档页数:3
《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诗词注释及鉴赏《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诗词注释及鉴赏宋代:柳永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遣情伤。
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
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黯相望。
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译文我悄悄地倚栏凝望,雨已停歇,云已散去,目送着秋色消逝于天边。
秋天的傍晚,景色萧瑟凄凉,真让人兴发宋玉悲秋之叹。
轻风拂过水面,白蘋花渐渐衰残,凉月使露水凝住,梧桐树也禁不住月夜寒露的侵袭,叶子已片片枯黄。
此情此景,不由人寂寞感伤。
我的故朋旧友,不知你们都在何方?眼前所见只有一望无际的秋水,烟雾迷茫。
文人的雅集,纵情的欢宴,如今仍历历在目,令人难忘。
离别后辜负了多少风月时光,斗转星移,都只为你我相距遥远,天各一方。
海是如此之遥,山是如此之遥,相逢相会不知何处何年?让人感到凄苦彷徨。
想那双双飞去的燕子,难以靠它给故友传音送信;企盼故友归来,遥指天际苍茫,辨识归来航船,谁知过尽千帆皆不是,也是枉自空等企望。
我默默伫立,黯然相望,只见斜阳已尽,孤雁哀鸣声仍在天际飘荡。
注释玉蝴蝶,词牌名。
此调有小令及长调两体,小令为唐温庭筠所创,双调,上片四句,押三平韵,二十一字;下片四句,押三平韵,二十字,共四十一字。
长调始于宋人柳永,又称为“玉蝴蝶慢”,双调,九十九字,平韵。
亦有九十八字体。
雨收云断:雨停云散。
萧疏:清冷疏散,稀稀落落。
堪:可以。
宋玉悲凉:指宋玉《九辩》,引申为悲秋。
宋玉《九辩》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蘋花:一种夏秋间开小白花的浮萍。
遣情伤:令人伤感。
遣:使得。
文期酒会:文人们相约饮酒赋诗的聚会。
期:约。
几孤风月:辜负了多少美好的风光景色。
几:多少回。
孤:通“辜”,辜负。
风月:美好的风光景色。
屡变星霜:经过了好几年。
星霜:星一年一周天,霜每年而降,因称一年为一星霜,亦以之喻年月也。
【经典诗句】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原文_翻译和赏析_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朝代:宋代作者:柳永原文: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水风轻,?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遣情伤。
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
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黯相望。
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相关内容译文及注释作者:佚名译文我倚栏凝望,雨已停歇,云已散去,目送着秋色消逝于天边。
黄昏的景色萧瑟凄凉,真让人兴发宋玉悲秋之叹。
轻风拂过水面,苹花渐渐衰残,凉月使露水凝住,梧桐的叶子已片片枯黄。
此情此景,不由人寂寞伤心,我的故朋旧友,不知你们都在何方?眼前所见,唯有烟水茫茫。
文人的雅集,纵情的欢宴,如今仍历历在目,令人难忘。
离别后辜负了多少风月时光,斗转星移,都只为你我相距遥远,天各一方。
海是如此之遥,山是如此之遥,相逢相会不知何处何年?让人感到凄苦彷徨。
想那双双飞去的燕子,难以靠它给故友传音送信;企盼故友归来,遥指天际苍茫,辨识归来航船,谁知过尽千帆皆不是,也是枉自空等企望。
我默默伫立,黯然相望,只见斜阳已尽,孤雁哀鸣声仍在天际飘荡。
注释雨收云断:雨停云散。
萧疏:萧索清冷。
堪:可以。
苹花:一种夏秋间开小白花的浮萍。
遣情伤:令人伤感。
遣:使得。
文期酒会:文人们相约饮酒赋诗的聚会。
几孤风月:辜负了多少美好的风光景色。
几:多少回。
孤:通“辜”,辜负。
风月:美好的风光景色。
屡变星霜:经过了好几年。
潇湘:这里指所思念的人居住的地方。
暮天:傍晚时分。
空:白白地。
归航:返航的船。
立尽斜阳:在傍晚西斜的太阳下立了很久,直到太阳落山。
相关内容英译作者:佚名Jade ButterflyNo rain nor clouds in sight,Silent on rails I leanTo see off late autumn serene.Lonely in the evening twilight,Even the ancient poet would feel sad and cold.The water rippled by the breeze,The duckweed gradually grows old.The dew shed by the moon would freezeAnd yellow waft the plane-tree leaves.How longing grieves!Where is now my old friend?Far and wide mist and waves extend.Can I forgetThe verse-composing and wine-drinking when we met?How many moonlit nights were passed in vain?How often stars and frost have changed again?The sky is wide, the sea is far,I cannot go to River Xiao Xiang where you are.A pair of swallows fly.Could they bring me a letter from you?I point to evening sky.To what avail returns the sail I knew?At dusk I gaze far, far awayUntil I hear no more wild geese’s song.I stand there longUntil the sun has shed all its departing ray.相关内容鉴赏作者:佚名这首《玉蝴蝶》是作者为怀念湘中故人所作。
玉蝴蝶柳永诗词鉴赏玉蝴蝶柳永诗词鉴赏玉蝴蝶柳永北宋望处雨收云断,凭栏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
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音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注释】:①云断:云散。
②悄悄:内心忧愁的样子。
③堪:能够,可以。
④蘋(píng)花:白蘋花,生于浅水中,开小白花。
⑤遣:排遣。
⑥文期:与朋友约期做文章。
⑦孤:同“辜”。
⑧星霜:代指一年。
【译文】:我独自登台远望,见雨住云散去,我悄悄送别着秋天的光景。
黄昏的景色萧条不已,足令多愁善感的文士体会到悲凉之意。
水上风儿轻吹,蘋花渐渐老去,月光露气变冷,飘落的梧桐叶飘散着片片枯黄。
这情景更令人感伤,往日的故人,你们都在哪里?眼前所见的只是烟水茫茫。
实在难忘,当年与朋友们在一起那些填词赋诗、饮酒放狂的开怀时光。
如今辜负虚度了多少大好时光。
山路迢迢,海面宽广,不知何处才是潇湘?我的朋友也一定在那里流浪。
想到那双小燕,无法凭它传送远信,暮色苍茫,只会认识那些归来的桅樯。
我一个人,黯然神伤,在孤雁的哀鸣声中,眼看着夕阳慢慢沉没。
【赏析】:本词是秋日怀念故人之作。
柳永的词,以善写四时不同景色见长,而以秋景写得最多最好。
他能把秋景的'凄清和个人内心的悲思、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这首词即为一例。
上片由眼前的秋景引发到对故人的思念,从景到情,从凭栏到忆旧。
下片从情到景,从忆旧游而回到凭栏之现境。
抒情回环往复。
由对故人的回忆抒写到眼前的伫望。
首尾回环,融为一体。
上片以远处景象开篇,由景入情,因见景物凄凉萧疏而引发对故人的思念。
下片用“难忘”换头,转入对往事的回忆。
慨叹故人受山水阻隔而难以相见,天各一方,音信渺茫。
因无信而盼归航,虽屡次“空识”,但依然“立尽斜阳”,表现出对故人的一片痴情。
结尾处又回应开篇的“望”字,首尾相环,结构甚妙。
《玉蝴蝶》高观国词作鉴赏【作品介绍】《玉蝴蝶;唤起一襟凉思》是南宋高观国的词作。
作者笔下的各种景色,诸如眼前景,天边景等无一景不紧扣心头的“归志”,并且作者抒情言志,层层进道,使他的情志逐渐显露,最后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浩然归志。
【原文】玉蝴蝶唤起一襟凉思,未成晚雨,先做秋阴。
楚客悲残,谁解此意登临。
古台荒、断霞斜照,新梦黯、微月疏砧。
总难禁。
尽将幽恨,分付孤斟。
从今。
倦看青镜,既迟勋业,可负烟林。
断梗无凭,岁华摇落又惊心。
相莼汀、水云愁凝,闲蕙帐、猿鹤悲吟。
信沉沉。
故园归计,休更侵寻。
【赏析】这首词的题材内容,是古代文人墨客中常见的“秋思”之类,似乎没有超出前人之处。
其实,这首词题材不新,但在写作手法上有所突破。
作者笔下的各种景色,诸如眼前景,天边景等无一景不紧扣心头的“归志”,并且作者抒情言志,层层进道,使他的情志逐渐显露,最后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浩然归志。
作者的写作风格,既清秀又雄浑。
有人曾对高观国的词作过这样的评价,说他“特别能立清新之意,善于删除累赘之词,写作风格自成一家”。
对此词来说,这种评价是相当恰当的。
由于这首词以“秋思”为主题,所以有的集子把它题为《秋思》。
写因秋阴降临而兴起的羁旅情怀,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思归情绪。
上片起三句,用情景交炼之笔,总提秋景秋情,为全词的总冒,一篇情景,皆由此生发而成。
“秋阴”,从“未成晚雨”看,是指秋云,雨虽未成,而阴云先至。
其实这里是兼写秋天来临,由《管子》“西方曰辰,其时曰秋,其气曰阴”的话精简而成。
三句之中,已透露了一派秋意。
以下诸句,沿此意脉,写秋景秋情。
“楚客”二句,与柳永《卜算子》词的“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一样,暗用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意。
这里作者是以楚客自喻。
“悲残”,承起句而来,情景兼写,既写作者悲秋景的残败凋零,又抒写了由此而引起的悲怆之情。
但词孤客异地,举目无亲,此时心境,无人可诉,故着“谁解此意登临”一句。
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
①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②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③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④ 难忘,文期酒会,几辜风月,屡变星霜。
⑤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⑥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⑦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⑧【注释】①雨收云断:雨停天放晴。
②宋玉悲凉:宋玉《九辩》首句云:“悲哉,秋之为气也”。
③蘋花渐老:柳恽《江南曲》:“汀洲采白蘋,日暖江南春。
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
故人何不返?春花复应晚。
”④遣:使。
⑤文期:与朋友约定在一定的日期做文章。
辜:辜负。
屡变星霜:几年过去了。
星一年一周天,霜每年而降,一年为一星霜。
⑥潇湘:潇水和湘水,均在今湖南。
参见注③。
⑦难凭远信:音信无凭。
空识归航:谢朓《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航,航船。
⑧望:读作平声。
义同仄声。
【译文】放眼望去,雨收云断天放晴,凭依栏杆,四周静悄悄用目光送走秋光。
傍晚的景物萧条空疏,不免触动宋玉伤秋之怀,意绪悲凉。
水面风儿轻轻,蘋花渐渐老,月下露珠冷冷,梧桐黄叶飘飘。
一切都使人情伤,故朋旧友今何在?只见一片烟水茫茫。
多么令人难忘,相约的文期,预约的酒会,几番辜负了清风明月,不知不觉岁星走了几个周天,又降过几度秋霜。
海空阔,山远遥,不知何处才是友人所在的潇湘?想那双双燕子,都难传远方的书信,指着暮色的穹天,空识了多少回天际的归航。
黯然相望,在断鸿声里,久久伫立,直到夜色吞噬尽斜阳。
【集评】清·许昂霄:“与《雪梅香》、《八声甘州》数首,蹊径仿佛”(《<词综>偶评》)。
近代·俞陛云:“‘水风’二句善状萧疏晚景,且引起下文离思。
‘情伤’以下至结句黯然魂消,可抵江淹《别赋》,令人增《蒹葭》怀友之思”(《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近代·陈匪石:“耆卿善使直笔、劲笔,一起即见此种作法,且全篇一气贯注。
【玉蝴蝶】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
玉蝴蝶
柳永玉蝴蝶
望处雨收云断,凭栏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
屡变星霜。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音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赏析】
柳永《玉蝴蝶》一词,风格与其《八声甘州》相近,它通过描绘萧疏清幽的秋景,来抒写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上片写景。
以水风、蘋花、月露、梧叶诸意象组合成一幅暮秋萧瑟景象,而借轻、老、冷、黄点染暮秋孤寂冷清气氛。
下片回忆。
难忘“文期酒会”,乃指词人与犯朋怪侣的秦楼欢宴之放浪生活,而辜负“风月”乃指良辰美景与佳人欢会。
而今与旧日恋人“海阔山遥”,欲寻无踪:“何处是潇湘”用“潇湘”指代娥皇、女英,以隐喻词人旧日恋人,抒发别离之苦。
复以“双燕”意象反衬自身劳燕分飞,难托音信;“归航”意象显现遥望江天,归舟渺渺的失落和惆怅。
最后“黯相望”以景结情,用“断鸿”意象隐喻自身离群独处、哀吟凄厉;借“斜阳”寄托黄昏寂寞时怀念故人的无尽情思,给人以无穷意韵的回味。
这首词俗中有雅,平中见奇,隽永有味,故能雅俗共赏。
1/ 1。
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宋词译文及赏析答案《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由柳永所写,这首词层次分明,结构完整,脉络井然,有效地传达了诗人感情的律动。
今天就让我们认真地学习一下这首《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词的相关知识吧。
《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作者:柳永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遣情伤。
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
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黯相望。
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注释】雨收云断:雨停云散。
萧疏:萧索清冷。
堪:可以。
苹花:一种夏秋间开小白花的浮萍。
遣情伤:令人伤感。
遣:使得。
文期酒会:文人们相约饮酒赋诗的聚会。
几孤风月:辜负了多少美好的风光景色。
几:多少回。
孤:通“辜”,辜负。
风月:美好的风光景色。
屡变星霜:经过了好几年。
潇湘:这里指所思念的人居住的地方。
暮天:傍晚时分。
空:白白地。
归航:返航的船。
立尽斜阳:在傍晚西斜的太阳下立了很久,直到太阳落山。
《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作品简介】《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由柳永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这是首怀人词。
开头“望处”二字统摄全篇。
凭阑远望,但见秋景萧疏,花老,梧叶黄,烟水茫茫,故人不见,悲秋伤离之感充盈心头。
下阕回忆昔日文期酒会、相聚之乐,慨叹今日相隔遥远,消息难通。
最后“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回应开头“望处”。
立尽斜阳,足见词人伫立之久;断鸿哀鸣,愈见其怅惘孤独。
《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翻译】我倚栏凝望,雨已停歇,云已散去,目送着秋色消逝于天边。
黄昏的景色萧瑟凄凉,真让人兴发宋玉悲秋之叹。
轻风拂过水面,苹花渐渐衰残,凉月使露水凝住,梧桐的叶子已片片枯黄。
此情此景,不由人寂寞伤心,我的故朋旧友,不知你们都在何方?眼前所见,唯有烟水茫茫。
《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原文及翻译《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原文及翻译这首《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词是作者为怀念湘中故人所作。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与收藏。
原文: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柳永〔宋代〕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遣情伤。
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
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黯相望。
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翻译:我悄悄地倚栏凝望,雨已停歇,云已散去,目送着秋色消逝于天边。
秋天的傍晚,景色萧瑟凄凉,真让人兴发宋玉悲秋之叹。
轻风拂过水面,白蘋花渐渐衰残,凉月使露水凝住,梧桐树也禁不住月夜寒露的侵袭,叶子已片片枯黄。
此情此景,不由人寂寞感伤。
我的故朋旧友,不知你们都在何方?眼前所见只有一望无际的秋水,烟雾迷茫。
文人的雅集,纵情的欢宴,如今仍历历在目,令人难忘。
离别后辜负了多少风月时光,斗转星移,都只为你我相距遥远,天各一方。
海是如此之遥,山是如此之遥,相逢相会不知何处何年?让人感到凄苦彷徨。
想那双双飞去的燕子,难以靠它给故友传音送信;企盼故友归来,遥指天际苍茫,辨识归来航船,谁知过尽千帆皆不是,也是枉自空等企望。
我默默伫立,黯然相望,只见斜阳已尽,孤雁哀鸣声仍在天际飘荡。
赏析:这首词以抒情为主,把写景和叙事、忆旧和怀人、羁旅和离别、时间和空间,融汇为一个浑然的艺术整体,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望处雨收云断”,是写即目所见之景,可以看出远处天边风云变幻的痕迹,使清秋之景,显得更加疏朗。
“凭阑悄悄”四字,写出了独自倚阑远望时的忧思。
这种情怀,又落脚到“目送秋光”上。
“悄悄”,忧愁的样子。
面对向晚黄昏的萧疏秋景,很自然地会引起悲秋的感慨,想起千古悲秋之祖的诗人宋玉来。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紧接上文,概括了这种感受。
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原文|译文|赏析《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全词以抒情为主,把写景和叙事、忆旧和怀人、羁旅和离别、时间和空间,融汇为一个浑然的艺术整体,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原文宋代:柳永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遣情伤。
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
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黯相望。
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译文及注释译文我悄悄地倚栏凝望,雨已停歇,云已散去,目送着秋色消逝于天边。
秋天的傍晚,景色萧瑟凄凉,真让人兴发宋玉悲秋之叹。
轻风拂过水面,白蘋花渐渐衰残,凉月使露水凝住,梧桐树也禁不住月夜寒露的侵袭,叶子已片片枯黄。
此情此景,不由人寂寞感伤。
我的故朋旧友,不知你们都在何方?眼前所见只有一望无际的秋水,烟雾迷茫。
文人的雅集,纵情的欢宴,如今仍历历在目,令人难忘。
离别后辜负了多少风月时光,斗转星移,都只为你我相距遥远,天各一方。
海是如此之遥,山是如此之遥,相逢相会不知何处何年?让人感到凄苦彷徨。
想那双双飞去的燕子,难以靠它给故友传音送信;企盼故友归来,遥指天际苍茫,辨识归来航船,谁知过尽千帆皆不是,也是枉自空等企望。
我默默伫立,黯然相望,只见斜阳已尽,孤雁哀鸣声仍在天际飘荡。
注释玉蝴蝶,词牌名。
此调有小令及长调两体,小令为唐温庭筠所创,双调,上片四句,押三平韵,二十一字;下片四句,押三平韵,二十字,共四十一字。
长调始于宋人柳永,又称为“玉蝴蝶慢”,双调,九十九字,平韵。
亦有九十八字体。
雨收云断:雨停云散。
萧疏:清冷疏散,稀稀落落。
堪:可以。
宋玉悲凉:指宋玉《九辩》,引申为悲秋。
宋玉《九辩》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蘋花:一种夏秋间开小白花的浮萍。
遣情伤:令人伤感。
遣:使得。
玉蝴蝶晚雨未摧宫树翻译赏析玉蝴蝶晚雨未摧宫树翻译赏析《玉蝴蝶·晚雨未摧宫树》出自宋词三百首,其作者为宋朝文学家史达祖。
其古诗全文如下:晚雨未摧宫树,可怜闲叶,犹抱凉蝉。
短景归秋,吟思又接愁边。
漏初长,梦魂难禁,人渐老、风月俱寒。
想幽欢。
土花庭甃,虫网阑干。
无端啼蛄搅夜,恨随团扇,苦近秋莲。
一笛当楼,谢娘悬泪立风前。
故园晚、强留诗酒,新雁远、不致寒暄。
隔苍烟。
楚香罗袖,谁伴婵娟。
【前言】《玉蝴蝶·晚雨未摧宫树》是南宋词人史达祖创作的词。
词是词人流贬后所作,词上下两片以写景为主,以景起兴,情因景生,景随情变。
上片悲秋伤老,写秋夜萧疏景色寄托自伤身世凋零、人老孤栖的凄凉情怀。
下片写思乡怀人,推想对方长夜不眠含泪的情景,情深调苦,凄婉感人。
全词写得缠绵悱恻,凄婉感人。
【注释】玉蝴蝶:词牌名。
此调有小令及长调两体,小令为唐温庭筠所创,双调,共四十一字。
长调始于宋人柳永,又称为《玉蝴蝶慢》,双调,九十九字,平韵。
亦有九十八字体。
宫树:本指宫廷之树,此处泛指,“宫”字修饰“树”。
可怜二句:语出王安石《题葛溪驿》诗:“鸣蝉更乱行人耳,犹抱疏桐叶半黄。
”凉蝉,秋蝉。
短景:指夏去秋来,白昼渐短。
漏初长:漏,漏壶,古代计时器,铜制有孔,可以滴水或漏沙,有刻度标志以计时间。
简称“漏”。
幽欢:幽会的欢乐。
土花:苔藓。
甃:井壁。
虫网:指蜘蛛布网。
阑干:栏杆。
用竹、木、砖石或金属等构制而成,设于亭台楼阁或路边、水边等处作遮拦用。
蛄:蝼蛄,通称喇喇蛄,有的地区叫土狗子,一种昆虫,昼伏夜出,穴居土中而鸣。
恨随团扇:相传汉班婕妤作《团扇歌》,序云:“婕妤失宠,求供养太后于长信宫,乃作怨诗以自伤,托辞于纨扇云。
”苦近秋莲:莲心苦,故用以作比。
谢娘:唐宰相李德裕家谢秋娘为名歌妓。
后因以“谢娘”泛指歌妓。
苍烟:苍茫的云雾。
蝉娟:形容仪态美好,借指美人。
【翻译】黄昏的风雨没有摧折宫树,可怜的疏叶,还抱着凉秋的寒蝉。
入秋后白昼的太阳渐渐变短,吟思又接通了悲秋的愁端。
【全宋词】玉蝴蝶晚雨未摧宫树原文及翻译【全宋词】玉蝴蝶?晚雨未摧宫树原文及翻译原文《玉蝴蝶?晚雨未摧宫树》作者:史达祖晚雨未摧宫树⑴,心疼闲叶,犹抱著肥蝉⑵。
短景归秋⑶,吟思又接愁边。
漏初短,梦魂难禁,人渐老、风月俱寒。
想要幽欢。
土花庭?⑷,虫网阑干。
无端啼蛄搅夜⑸,恨随团扇⑹,苦近秋莲⑺。
一笛当楼,谢娘悬泪立风前。
故园晚、强留诗酒,新雁远、不致寒暄。
隔苍烟。
楚香罗袖,谁伴婵娟⑻。
译文黄昏的风雨没有摧折宫树,可怜的疏叶,还抱着凉秋的寒蝉。
入秋后白昼的太阳渐渐变短,吟思又接通了悲秋的愁端。
夜间滴漏开始变长,使我的梦魂难耐难堪。
人已渐入老年,风清月白的良宵美景全都透出秋寒。
回想昔日幽会欢爱,如今庭院里的井壁上已爬满了青苔,蜘蛛网布满了栏杆。
无奈,鸣叫的蝼蛄打乱长夜,只怨我身例如随其秋舍弃的团扇,心似忧伤难言的秋莲,想当年对楼吹笛,谢娘她泣矗立风前。
迟迟未抵故园,勉力饮酒赋诗驱型愁烦,新飞的大雁已经飞远,也无法替我传书送赠寒暄。
隔着苍茫的云烟,罗袖盛开的美人,存有谁与你相随?鉴赏词就是词人流被贬后所写的秋夜为善缅怀人之词。
上下两片都主要写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全词写下得缠绵悱恻,婉转感人。
上片写秋夜萧疏冷落景色,抒写身世凋零、人老孤栖的凄凉情怀。
“晚雨”三句的主体是“凉蝉”这个具体意象,刻画了一幅秋天的雨后黄昏图,十分凄凉。
下雨的黄昏,枯木上那可怜的树叶在风中飘零,连蝉也感觉到了寒冷,所以称寒蝉。
“短景”四句由景开始入手,然后抒情,表达了词人悲凉的秋思。
“想幽欢”三句是对往日与情侣相处的甜蜜情景的回忆,用往日的幸福来反衬今日的悲秋情绪,深化主题。
下片写下思乡怀人,断定对方长夜含泪的情景,整体表现对伊人爱恋关注之深情。
已经开始三句,即为用蝼蛄悲啼的景象,去营造悲凉的气氛,衬托孤独凄惨的心情。
“一笛”二句,写下词人又痛又怨,极度思念情人,以至辗转难眠。
于是他只有独自对着空楼,在夜风中吹笛去排遣心中的愤恨,情至深处不禁暗自泣。
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赏析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宋代:柳永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遣情伤。
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
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黯相望。
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译文我悄悄地倚栏凝望,雨已停歇,云已散去,目送着秋色消逝于天边。
秋天的傍晚,景色萧瑟凄凉,真让人兴发宋玉悲秋之叹。
轻风拂过水面,白蘋花逐步衰残,凉月使露水凝住,梧桐树也禁不住月夜寒露的侵袭,叶子已片片枯黄。
此情此景,不由人寂寞感伤。
我的故朋旧友,不知你们都在何方?眼前所见只有一望无际的秋水,烟雾迷茫。
文人的雅集,纵情的欢宴,如今仍历历在目,令人难忘。
离别后辜负了多少风月时光,斗转星移,都只为你我相距遥远,天各一方。
海是如此之遥,山是如此之遥,相逢相会不知何处何年?让人感到凄苦彷徨。
想那双双飞去的燕子,难以靠它给故友传音送信;企盼故友归来,遥指天际苍茫,辨识归来航船,谁知过尽千帆皆不是,也是枉自空等企望。
我默默伫立,黯然相望,只见斜阳已尽,孤雁哀鸣声仍在天际飘荡。
注释玉蝴蝶,词牌名。
此调有小令及长调两体,小令为唐温庭筠所创,双调,上片四句,押三平韵,二十一字;下片四句,押三平韵,二十字,共四十一字。
长调始于宋人柳永,又称为“玉蝴蝶慢”,双调,九十九字,平韵。
亦有九十八字体。
雨收云断:雨停云散。
萧疏:清冷疏散,稀稀落落。
堪:能够。
宋玉悲凉:指宋玉《九辩》,引申为悲秋。
宋玉《九辩》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蘋花:一种夏秋间开小白花的浮萍。
遣情伤:令人伤感。
遣:使得。
文期酒会:文人们相约饮酒赋诗的聚会。
期:约。
几孤风月:辜负了多少美好的风光景色。
几:多少回。
孤:通“辜”,辜负。
风月:美好的风光景色。
屡变星霜:经过了好几年。
星霜:星一年一周天,霜每年而降,因称一年为一星霜,亦以之喻年月也。
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阅读答案及赏析《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是宋代词人柳永为怀念湘中故人所写的作品。
全词以抒情为主,把写景和叙事、忆旧和怀人、羁旅和离别、时间和空间,融汇为一个浑然的艺术整体,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玉蝴蝶柳永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遣情伤。
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
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黯相望。
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注】①宋玉悲凉:宋玉《九辩》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悲秋情怀。
②蘋花:一种在夏秋开小白花的水草。
③几孤风月:辜负了多少美好的风光景色。
④屡变星霜:经过了好几年。
“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赏析。
这首诗歌运用了什么手法,描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阅读答案作者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以眼前双双飞去的燕子不能向故人传递消息,寓意与友人欲通音讯却无人可托,将思念友人的深沉、诚挚的感情表现得娓娓动人;看到天际的.归舟,疑是故人归来,到头来却是一场误会,归舟只是空惹相思,好像嘲弄自己的痴情,把思念友人之情推向了高潮和顶点。
词人从对方着笔,写出因不能与思念中的人相见而产生的无可奈何的心情,也折射出自己常年漂泊的怅惘与无奈。
《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
全词通过描写“雨收云断”的情景,表达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
“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写眼前双双飞去的燕子不能向故人传递消息,看到天际的归舟,疑是故人归来,到头来却是一场误会。
通过对“双燕”的“念”和对“归航”的“空识”,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己常年漂泊的无奈之情。
《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参考译文我悄悄地倚栏凝望,雨已停歇,云已散去,目送着秋色消逝于天边。
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原文翻译及赏析柳永这首词层次分明,结构完整,脉络井然,有效地传达了诗人感情的律动。
同时修辞上既不雕琢,又不轻率,而是俗中有雅,平中见奇,隽永有味,故能雅俗共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原文翻译等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原文宋代:柳永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遣情伤。
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
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黯相望。
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翻译我悄悄地倚栏凝望,雨已停歇,云已散去,目送着秋色消逝于天边。
秋天的傍晚,景色萧瑟凄凉,真让人兴发宋玉悲秋之叹。
轻风拂过水面,白蘋花渐渐衰残,凉月使露水凝住,梧桐树也禁不住月夜寒露的侵袭,叶子已片片枯黄。
此情此景,不由人寂寞感伤。
我的故朋旧友,不知你们都在何方?眼前所见只有一望无际的秋水,烟雾迷茫。
文人的雅集,纵情的欢宴,如今仍历历在目,令人难忘。
离别后辜负了多少风月时光,斗转星移,都只为你我相距遥远,天各一方。
海是如此之遥,山是如此之遥,相逢相会不知何处何年?让人感到凄苦彷徨。
想那双双飞去的燕子,难以靠它给故友传音送信;企盼故友归来,遥指天际苍茫,辨识归来航船,谁知过尽千帆皆不是,也是枉自空等企望。
我默默伫立,黯然相望,只见斜阳已尽,孤雁哀鸣声仍在天际飘荡。
《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赏析这首词以抒情为主,把写景和叙事、忆旧和怀人、羁旅和离别、时间和空间,融汇为一个浑然的艺术整体,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望处雨收云断”,是写即目所见之景,可以看出远处天边风云变幻的痕迹,使清秋之景,显得更加疏朗。
“凭阑悄悄”四字,写出了独自倚阑远望时的忧思。
这种情怀,又落脚到“目送秋光”上。
“悄悄”,忧愁的样子。
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原文及赏析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宋朝柳永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遣情伤。
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
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黯相望。
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译文我倚栏凝望,雨已停歇,云已散去,目送着秋色消逝于天边。
黄昏的景色萧瑟凄凉,真让人兴发宋玉悲秋之叹。
轻风拂过水面,苹花渐渐衰残,凉月使露水凝住,梧桐的叶子已片片枯黄。
此情此景,不由人寂寞伤心,我的故朋旧友,不知你们都在何方?眼前所见,唯有烟水茫茫。
文人的雅集,纵情的欢宴,如今仍历历在目,令人难忘。
离别后辜负了多少风月时光,斗转星移,都只为你我相距遥远,天各一方。
海是如此之遥,山是如此之遥,相逢相会不知何处何年?让人感到凄苦彷徨。
想那双双飞去的燕子,难以靠它给故友传音送信;企盼故友归来,遥指天际苍茫,辨识归来航船,谁知过尽千帆皆不是,也是枉自空等企望。
我默默伫立,黯然相望,只见斜阳已尽,孤雁哀鸣声仍在天际飘荡。
注释1、雨收云断:雨停云散。
2 、萧疏:萧索清冷。
3、堪:可以。
4、苹花:一种夏秋间开小白花的浮萍。
5、遣情伤:令人伤感。
遣:使得。
6、文期酒会:文人们相约饮酒赋诗的聚会。
7、几孤风月:辜负了多少美好的风光景色。
几:多少回。
孤:通“辜”,辜负。
风月:美好的风光景色。
8、屡变星霜:经过了好几年。
9、潇湘:这里指所思念的人居住的地方。
10、暮天:傍晚时分。
11、空:白白地。
12、归航:返航的船。
13、立尽斜阳:在傍晚西斜的太阳下立了很久,直到太阳落山。
赏析:这首《玉蝴蝶》是作者为怀念湘中故人所作。
这首词以抒情为主,把写景和叙事、忆旧和怀人、羁旅和离别、时间和空间,融汇为一个浑然的艺术整体,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望处雨收云断”,是写即目所见之景,可以看出远处天边风云变幻的痕迹,使清秋之景,显得更加疏朗。
古诗玉蝴蝶·角断签鸣疏点翻译赏析
《玉蝴蝶·角断签鸣疏点》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
其古诗全文如下:角断签鸣疏点,倦萤透隙,低弄书光。
一寸悲秋,生动万种凄凉。
旧衫染、唾凝花碧,别泪想、妆洗蜂黄。
楚魂伤。
雁汀沙冷,来信微茫。
都忘。
孤山旧赏,水沈熨露,岸锦宜霜。
败叶题诗,御沟应不到流湘。
数客路、又随淮月,羡故人还买吴航。
两凝望。
满城风雨,催送重阳。
【赏析】《玉蝴蝶》,又名《玉蝴蝶慢》。
此调有小令、长调两体。
小令始于唐温庭筠,见《花间集》。
双调,四十一字,上片四平韵,下片三平韵。
宋教坊衍为慢曲,始见柳永《乐章集》。
双调,九十九字,上片十句五平韵,下片十一句六平韵。
也有九十八字体。
此词为九十九字正格。
朱祖谋笺:此词用柳永韵。
“角断”五句,言公事无聊,生出“秋感”也。
“签”,即签书判官厅公事,简称签判,为幕职,宋时于各州皆置之。
吴文英多年为幕客,故有此纪实。
此言时断时续的暮号声从远处隐隐约约传进签判厅中,时明时暗的萤火光自窗隙间闪烁进来淡淡地映着打开着的书卷。
词人闲暇无聊,再因这耳闻目见就触发起无数不可名状的悲凉感。
“旧衫染”两句,词人追忆。
“唾凝花碧”,语出李煜《一斛珠》:“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蜂黄”,面妆也。
周邦彦《满江红》词也有“蝶粉蜂黄浑退了”句可证之。
此言他的旧衣上还沾染着爱人戏谑地吐过来的嚼啐的花茸痕。
如今两情离别,想她定在为相思之苦而终日以泪洗面,以致把脸上的蜂黄妆也洗去了。
“楚魂伤”三句,自伤也。
“楚魂”,
指屈子之魂,这里借代词人。
此言词人现在像屈原那样在江畔哀伤凄苦,因为自从两人分别之后,她至今音讯杳然,叫词人不能不失望痛苦。
上片以秋景引起词人的忆旧、感慨。
“都忘”四句,是对杭城的怀念。
此处是说:西湖孤山是我的旧游处,那里还有我杭妾的墓地在。
想如今一定是湖水平展,岸边的霜叶也是胜过了红花的娇艳。
这种美景说是“都忘”,实是都难忘却也。
“败叶”两句,化用“红叶题诗”典故。
据《太平广记》载:“唐禧宗时,宫女韩氏以红叶题诗,自御沟中流出,为于佑所得;佑亦题一叶,投沟上流,韩氏亦得而藏之。
后帝放宫女三千,佑适娶韩,既成礼,各于笱中取红叶相示,乃开宴曰:‘予二人可谢媒人。
’韩氏又题一绝曰:‘一联佳句随流水,
十载幽思满素怀;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
’”“湘”,本指两湖,指当时的抗敌前线。
此系泛指也,也是为押韵律而借用的。
此言爱人的情书虽然写得缠绵悱恻,却不能从苏州直接抵达到远在前线的情郎(指词人)手中。
“数客路”两句,承上扣“流湘”句。
言词
人多次出差到淮地,即当时的前线,他无比羡慕这位老朋友,能够有机会乘船返回吴地苏州。
苏州系词人的第二故乡,他曾在苏州居住了十三、四年之久,如今那里还住着苏姬。
其《水龙吟》“犹记初来吴苑,未清霜,飞惊双鬓”,可证明他居吴之久。
其另有《点绛唇·有
怀苏州》说:“可惜人生,不向吴城住”,可见其对苏州的眷恋之情,所以他要羡慕友人乘船回到苏州去。
“两凝望”三句,以己伊俩一实
一虚的“凝望”寄托着自己之感慨。
词人双目遥望第二故乡——苏州,幻觉中看到苏州城中的伊人也在向北凝视着,两个人在这风雨交加中,
送走了又一个重阳佳节。
结句点题“秋感”,且可与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句的意境媲美。
下片也是由景入手而忆旧。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