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字基带信号增益放大器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435.00 KB
- 文档页数:6
1 1 请简述锁相环的基本构成与工作原理请简述锁相环的基本构成与工作原理请简述锁相环的基本构成与工作原理,,各主要部件的作用各主要部件的作用。
答:相环由以下三个基本部件组成:鉴相器(PD)、环路滤波器(LPF)和压控振荡器(VCO)。
锁相环的工作原理: 1. 压控振荡器的输出经过采集并分频; 2. 和基准信号同时输入鉴相器; 3. 鉴相器通过比较上述两个信号的频率差,然后输出一个直流脉冲电压; 4. 控制VCO,使它的频率改变; 5. 这样经过一个很短的时间,VCO 的输出就会稳定于某一期望值。
锁相环可用来实现输出和输入两个信号之间的相位同步。
当没有基准(参考)输入信号时,环路滤波器的输出为零(或为某一固定值)。
这时,压控振荡器按其固有频率fv 进行自由振荡。
当有频率为fr 的参考信号输入时,Ur 和Uv 同时加到鉴相器进行鉴相。
如果fr 和fv 相差不大,鉴相器对Ur 和Uv 进行鉴相的结果,输出一个与Ur 和Uv 的相位差成正比的误差电压Ud,再经过环路滤波器滤去Ud 中的高频成分,输出一个控制电压Uc,Uc 将使压控振荡器的频率fv(和相位)发生变化,朝着参考输入信号的频率靠拢,最后使fv= fr,环路锁定。
环路一旦进入锁定状态后,压控振荡器的输出信号与环路的输入信号(参考信号)之间只有一个固定的稳态相位差,而没有频差存在。
这时我们就称环路已被锁定。
⑴鉴相环(或相位比较器,记为PD 或PC):是完成相位比较的单元,用来比较输入信号和基准信号的之间的相位。
它的输出电压正比于两个输入信号之相位差。
⑵低通滤波器(LPF):是个线性电路,其作用是滤除鉴相器输出电压中的高频分量,起平滑滤波的作用。
通常由电阻、电容或电感等组成,有时也包含运算放大器。
⑶压控振荡器(VCO):振荡频率受控制电压控制的振荡器,而振荡频率与控制电压之间成线性关系。
在PLL(锁相环)中,压控振荡器实际上是把控制电压转换为相位。
pga可编程增益放大器原理1.引言1.1 概述可编程增益放大器(Programmable Gain Amplifier,PGA)是一种用于信号处理和调节的电路器件。
它是一种特殊的增益放大器,可以通过改变放大倍数来调整信号的幅度。
在很多应用中,信号的幅度常常需要进行调节,以满足系统对信号灵敏度和动态范围的要求。
传统的解决方法是使用固定增益的放大器,但这种方法在应对不同幅度的信号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与传统的固定增益放大器不同,PGA具有可编程的增益调节功能。
通过改变输入和输出之间的放大倍数,PGA能够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地调整信号的幅度,从而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可编程增益放大器通常由放大电路和数字控制系统组成。
放大电路负责对信号进行放大处理,而数字控制系统通过用户界面或者计算机接口等方式,向放大电路发送控制信号,以调整放大倍数。
这种数字控制的特性使得PGA更加灵活可靠,并且可以实现更为精确的增益调节。
在实际应用中,PGA广泛用于各种需要信号调节的领域,如通信系统、音频处理、医疗设备等。
它可以用于增强信号弱化后的信号,调节信号的动态范围,提高系统的灵敏度和精度,同时还可以减少噪声和失真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通过深入了解PGA的原理和特点,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应用可编程增益放大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主要介绍了整篇文章的组织和结构。
通过明确阐述文章的组织框架和各个章节的内容安排,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整篇文章的逻辑脉络。
文章结构部分应包括以下内容:首先,介绍整篇文章的目的和意义。
可以说明可编程增益放大器在电子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引发读者的兴趣。
然后,明确文章的章节安排。
可以简要介绍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和要点,以及各个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
接着,说明各个章节的篇幅安排。
可编程增益放大器PGA的设计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可编程增益放大器PGA的设计姓名:龚正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电路与系统指导教师:冯军20070301摘要随着人们对网络依赖程度的提高,传统的局域网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移动和网络的需求,无线局域网应运而生。
无线局域网在可移动性和组网方式上的优势打破了原先有线以太网对通信场所的限制,它还具有无需布线,灵活移动,部署和维护成本低等优点。
无线局域网的这些优点,使得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发展速度迅猛。
本文所设计的可编程增益放大器,应用于一个基于 .标准,采用.标准,所支持.工艺实现的无线局域网接收机系统。
根据的信道带宽为。
由于采用了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输入信号为解调的基带信号。
要求其提供内的增益控制。
该接收机系统要求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增益变化的范围为到,步长。
在分析之前设计方案不足的基础上,可编程增益放大器采用了分级可选放大器的系统结构,该结构使得每级放大器的增益可以单独测试和调整,以克服工艺角偏差对增益精度的影响,并降低了功耗。
核心电路由交叉耦合的共源共栅放大器和电流反馈放大器组成,具有较好的线性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的增益精度和工艺稳定性,本文设计了一个输出参考电压对工艺偏差和温度变化不敏感的带隙电压源,该带隙电压源采用分段线性补偿技术进一步减小了输出参考电压的温度系数。
后仿真结果显示的最大增益误差小于.,在各个工艺角下经过调整后的最大增益误差小于.,静态功耗小于.。
带隙电压源输出参考电压在.~的温度变化范围内的温度系数小于./:。
当电压在.到.变化时,输出参考电压的温度系数小于/:,总的静态电流小于。
关键词: 无线局域网,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电流反馈放大器带隙基准,分段线性曲率补偿.. .啪...,.. ..,,.. ℃ . .... . . . ./ . .., /.:,,?东南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lm741运算放大器带宽增益积一、引言运算放大器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电子器件,用于实现各种信号处理和放大功能。
带宽增益积是运算放大器的一个重要参数,它描述了放大器在不同频率下的放大能力。
本文将重点介绍LM741运算放大器的带宽增益积,包括其定义、特性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考虑因素。
二、带宽增益积的定义带宽增益积是描述运算放大器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定义为放大器的增益与频率的乘积。
在低频时,运算放大器的增益很高,带宽增益积主要取决于增益;而在高频时,增益降低,带宽增益积则主要受到带宽的限制。
因此,带宽增益积描述了运算放大器在不同频率下的总体性能。
三、LM741的带宽增益积特性LM741是一种常见的运算放大器,其带宽增益积具有以下特性:1.带宽增益积的数值:LM741的带宽增益积通常在1MHz至10MHz之间,具体数值取决于制造工艺和电路设计。
2.带宽增益积的温度稳定性:LM741的带宽增益积会受到温度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温度变化对带宽增益积的影响,以确保放大器的性能稳定。
3.带宽增益积的电源电压稳定性:电源电压的变化也会对LM741的带宽增益积产生影响。
因此,在应用中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源电压,以保证放大器的性能稳定。
四、实际应用中的带宽增益积考虑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LM741的带宽增益积以充分利用其性能:1.输入信号频率:当输入信号的频率接近带宽增益积时,需要特别注意信号的失真和噪声问题。
此时,可能需要采用适当的技术手段来补偿或降低这些影响。
2.电路设计:在应用LM741时,电路设计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通过合理的电路设计,可以优化带宽增益积的性能,提高放大器的动态范围和线性度。
3.环境因素:温度和电源电压的变化会影响LM741的带宽增益积性能。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采取措施减小这些因素的影响,如采用温度补偿技术、稳压电源等。
4.应用需求: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选择具有适当带宽增益积的LM741型号。
放大器参数说明工作频率范围(F):指放大器满足各级指标的工作频率范围。
放大器实际的工作频率范围可能会大于定义的工作频率范围。
功率增益(G):指放大器输出功率和输入功率的比值,单位常用“dB”。
增益平坦度(ΔG):指在一定温度下,在整个工作频率范围内,放大器增益变化的范围。
增益平坦度由下式表示(见图1)图1ΔG=±(Gmax-Gmin)/2dBΔG:增益平坦度Gmax:增益——频率扫频曲线的幅度最大值Gmin:增益——频率扫频曲线的幅度最小值噪声系数(NF):噪声系数是指输入端信噪比与放大器输出端信噪比的比值,单位常用“dB”。
噪声系数由下式表示:NF=10lg(输入端信噪比/输出端信噪比)在放大器的噪声系数比较低(例如NF<1)的情况下,通常放大器的噪声系数用噪声温度(T)来表示。
噪声系数与噪声温度的关系为:T=(NF-1)T0 或 NF=T/T0+1T0-绝对温度(290K)噪声系数与噪声温度的换算表 (见图2)图21分贝压缩点输出功率(P1dB):放大器有一个线性动态范围,在这个范围内,放大器的输出功率随输入功率线性增加。
这种放大器称之为线性放大器,这两个功率之比就是功率增益G。
随着输入功率的继续增大,放大器进入非线性区,其输出功率不再随输入功率的增加而线性增加,也就是说,其输出功率低于小信号增益所预计的值。
通常把增益下降到比线性增益低1dB时的输出功率值定义为输出功率的1dB压缩点,用P1dB表示。
(见图3)典型情况下,当功率超过P1dB时,增益将迅速下降并达到一个最大的或完全饱和的输出功率,其值比P1dB大3-4dB。
三阶截点(IP3):测量放大器的非线性特性,最简单的方法是测量1dB压缩点功率电平P1dB。
另一个颇为流行的方法是利用两个相距5到10MHz的邻近信号,当频率为f1和f2的这两个信号加到一个放大器时,该放大器的输出不仅包含了这两个信号,而且也包含了频率为mf1+nf2的互调分量(IM),这里,称m+n 为互调分量的阶数。
快速数字AGC的设计与实现文成宇 张彧 李旸 高丽华(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北京 100084北京 100080)摘 要: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突发通信的准对数空间线性数字AGC结构,相对于传统的线性数字AGC,其收敛速度快、动态范围大。
相对于对数空间线性数字AGC,其计算复杂度较低并便于FPGA硬件实现。
仿真表明,该算法能够快速跟踪接收信号平均幅度70dB的动态变化。
硬件测试结果表明,当接收信号平均幅度在36dB范围以内变化时,在连续和突发通信模式下,输出信号的平均幅度波动范围分别小于0.1dB和0.21dB,同时与理想数字放大器相比性能损失在0.1dB以内。
关键词:数字AGC;FPGA;对数空间;突发通信1.引言在无线通信中,由于存在传播损耗和地形阴影慢衰落等因素的影响,数字接收机前端接收信号的强度波动范围甚至会达到70dB。
因此为了保证系统后续模块能够正常工作,需要在接收机前端加入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来解决接收信号的大范围起伏。
在模拟AGC 电路中,通过对元件的合理选用来设定跟踪时间,虽然可以对接收信号的包络幅度变化进行快速的跟踪和调整,但在突发通信中,容易造成对接收信号的误检和漏检。
常用的模拟AGC 电路[1]分为PIN二极管电调衰减器AGC和VGA可变增益放大器AGC两类。
其中由于二极管存在一致性较差和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等缺点,使得AGC电路的调试显得较为复杂,容易产生振荡。
而VGA可变增益放大器AGC在级联的时候噪声性能较差,容易产生不可减误码。
因此为了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可靠性较高,配置方便等优点,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适用于突发通信的ALSLDAGC(Approximate Logarithmic Space Linearly Digital AGC)。
2.全数字AGC的结构在突发通信模式下,全数字AGC主要由能量检测模块、信号幅度估计模块和增益系数调整模块组成,系统结构框图如下图1所示:图1 全数字AGC结构框图Fig.1 The structure of all-digital AGC其中()G n代表数字AGC中增益系数的大小,()X n为接收信号经过采样和抽取后的数字信号,'R为信号幅度估计值,R为信号调整参考值。
AAU天线设计方案AAU天线设计方案一、方案背景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天线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AAU (Active Antenna Unit)是一种具有多个天线单元的天线,可自适应地调整其指向和增益,以提供更好的无线信号覆盖和更高的通信性能。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AAU的天线设计方案。
二、方案原理该方案使用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技术,利用多个发射和接收天线单元来提高无线通信的性能。
每个发射天线单元和接收天线单元都有自己的射频链路,并通过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基带上进行信号处理。
通过优化天线的指向和增益,可以提高无线信号的覆盖范围和传输速率。
三、方案设计1. 天线单元设计:每个天线单元由一个天线元件和一个射频前端组成。
天线元件可以是常见的微带天线或片式天线,具有宽频带和方向性较好的特点。
射频前端包括射频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和滤波器,用于增强信号强度和抑制杂散信号。
2. 天线阵列设计:将多个天线单元组成天线阵列,可以通过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来控制天线阵列的指向。
波束形成算法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和方向性信息,自动调整天线阵列的指向,以最大化信号的接收和发送。
3. 射频链路设计:为每个天线单元设计独立的射频链路,包括射频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滤波器和频率合成器。
射频链路应具有较低的噪声系数和高线性度,以保证信号的传输质量。
4. 数字信号处理设计:通过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解调和误码纠正等处理。
数字信号处理器应具有较高的计算能力和较低的延迟,以满足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
5. 系统集成设计:将上述各部分进行系统集成,通过硬件和软件的协同工作,实现天线的自适应指向和增益调整,并提供优化的无线通信性能。
四、方案优势1. 高性能:通过多个天线单元的协同工作,可以提供更好的无线信号覆盖和更高的通信性能。
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自适应地调整天线的指向和增益,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无线通信质量。
0.1GHz~12GHz宽带小信号放大器设计中期报告
设计目标:
设计一款宽带小信号放大器,能够工作在0.1GHz~12GHz的频段内,具有高增益、低噪声、稳定可靠的性能。
设计思路:
本次设计采用混合式匹配的设计方法,通过在输入端串联L型匹配
电路和反馈电感,达到阻抗匹配和谐振的目的;在输出端采用板上电容
分离的Pi型网络,为了抑制基带回路产生负载影响,还采用了负载谐振
电路。
设计步骤:
1、参数选择
根据设计目标,选择增益、噪声系数、输出阻抗等参数。
本次设计
的参数为:增益>20dB,噪声系数<2dB,输出阻抗50Ω。
2、电路拓扑选择
根据参数选择采用混合式匹配的设计方法。
3、电路元件选取
根据设计要求选取合适的元器件。
本次设计采用了HMC311SC70和MGA-685T6两款微波管,其它元器件如电容、电感、电阻等则采用常见
的标准元件。
4、阻抗匹配
在输入端串联L型匹配电路和反馈电感,达到阻抗匹配和谐振的目的。
5、输出匹配
采用板上电容分离的Pi型网络,为了抑制基带回路产生负载影响,还采用了负载谐振电路。
6、仿真验证
在ADS软件中建立电路模型,并进行仿真验证。
未来计划:
1、进行PCB设计和制作,进行实际性能测试。
2、对设计进行改进,以达到更理想的性能表现。
3、对设计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记录设计经验,为今后的设计提供参考。
一种数字基带信号增益放大器设计
作者:代延村张淼丹
来源:《数字技术与应用》2017年第01期
摘要:增益放大器是对接收的微弱信号进行自适应地调整,以便通信系统的正常工作。
软件无线电技术采用全数字技术,使得系统通用性强,可靠性高等特点。
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针对通信系统中的微弱数字基带信号,设计一种低复杂度自动增益放大器。
此放大器具有实现简单、灵活性高、反应速率快等优点。
关键词:自动增益放大器;软件无线电;数字信号;FPGA
中图分类号:TN91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7)01-0177-02
Abstract:Automatic gain amplifier is applied to adjust adaptively the weak signals amplitude to ensure the telecommunication operate normally. The software radio technology which adopts digital signal technique makes the system with high universality and high reliability. Based on software radio technology, this paper designs a low complexity automatic gain control for the weak digital baseband signals. The controller has advantages of simple realization, high flexibility, high reaction speed and so on.
Key Words:automatic gain amplifier; software radio; digital signals; FPGA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接收信号由于受到干扰和噪声影响,幅度发生变化。
为了保证通信的正常,需要设计一个随着输入信号强度的改变而改变的自动增益控制器[1]来实时调整接收信号幅度的变化。
软件无线电技术[4]突破了传统系统以硬件为核心的设计模式,将宽带A/D转换器尽可能靠近射频端,将模拟信号尽可能早地转化为数字信号。
以数字信号处理为核心,克服了硬件扩展性差的局限性。
软件无线电可实现完全的可编程性,实现通信中的各种调制方式。
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和FPGA的广泛使用,逐渐将传统硬件实现的功能模块由软件编程来实现。
在四相移键控调制(QPSK)通信系统中,接收信号经过A/D采样、数字下变频和匹配滤波后,数字基带信号位宽截取会导致幅度下降,对后续的信号均衡产生不良影响。
本文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将幅度下降的幅度信号进行放大,提出一种简单可行的可变增益放大器(VGA)设计。
1 基本原理
1.1 自动增益控制器(AGC)
传统的AGC系统是模拟AGC系统,采用模拟电路方法实现自动增益控制功能。
根据系统是否存在反馈电路,可分为闭环AGC系统和开环AGC系统两种。
开环AGC系统[2]的优点是动态范围大,缺点是精度较低、惯性大、反应迟缓,对系统参数敏感等。
闭环AGC系统由于
反馈环路的引入,其响应时间会有所延迟,响应速度适中、对系统参数敏感度低。
闭环AGC 电路由比较电路、控制电路、可控增益放大电路和反馈网络四部分构成,其结构图如图1所示。
比较电路的作用是产生误差信号。
比较算法越合理,比较器性能越好。
比较算法主要有逐次比较、中值比较等,常用的方法是直接用反馈输入信号与参考量作差。
控制电路是由误差信号得到控制信号,达到控制可控增益放大器的目的。
控制信号分为用于指示调整增益方向和增益调整大小的信号两种。
可变增益放大电路AGC电路的核心部件,用于完成增益值的产生和信号的参数调整。
反馈网络的作用是提取反馈信号,提取反馈信号幅度方法[3]有:包络检波算法、电平检测算法等。
在具体应用时,需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
1.2 软件无线电技术
软件无线电技术是一种无线电广播通信技术,它基于软件定义的无线通信协议而非通过硬连线实现。
可以通过软件更新和下载来升级空中接口协议和功能及频带,而不需要更换硬件电路。
软件无线电技术是一种典型的综合性技术,需要许多基本技术的支撑。
对于一个较为成熟的软件无线电平台来说,它所涉及的技术主要包含以下技术:射频/微波技术、智能天线技术、采样技术、调制解调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软件设计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等。
软件无线电技术可解决由于新技术改革带来系统间兼容问题,可以降低由于系统设备升级改造的投入成本。
减少传统的软件无线电系统射频部分以及其他模拟部件,通过可编程数字信号处理器件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简化了开发研制的过程。
软件无线电的基本思想是把宽带ADC及DAC尽量靠近射频天线。
在这个硬件平台上要尽量用软件技术来实现传统技术中用硬件实现的各种功能模块。
软件无线电技术有可重构性、灵活性和模块化等特点,很好解决了硬件设备升级、兼容性等问题。
软件无线电系统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接收和发射信号的天线部分、射频前端部分、模/数转换及数/模转换部分和数字信号处理部分。
在现代无线电通信领域中,软件无线电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将实现以太网、蓝牙、无线网络和广电网之间的互相兼容和无缝连接,使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提供更多有效的业务。
2 设计与仿真
2.1 系统模型
数字相移键控调制技术是一类性能优良的调制方式,这种调制方式由于频带利用率而广泛应用于高速数据传输系统中。
其中,最为常用的是四相相移键控(QPSK)。
本文是基于FPGA平台,数字下变频是和匹配滤波都是要进行定点运算,在运算过程中必然会进行数据位宽的截短,以便降低FPGA占用资源。
中频频率为20MHz,经过A/D采样后,变为16位宽的数字信号,数字下变频在FPGA中使用ROM查表法,位宽为11bits。
图2和图3给出了QPSK 解调端[5](Eb/N0=15dB)数字下变频后经过截短后的时域波形图和信号星座图。
由图2和图3可以看出,经过数字下变频后,基带信号幅度不再是恒定包络,存在幅度变小的现象。
这就需要对其进行放大,以便解调端正确解调出数据。
QPSK信号解调时,分为I 和Q两路,要两路同时进行方法,避免发生两路信号不平衡。
对I和Q路基带信号,分别计算每帧信号最大模值Amax,有两种方法进行控制增益放大器。
第一种是对上帧数据按进行归一化,这种方法需要运用除法运算,占用FPGA资源多和计算精度低,因而本文不采用归一化方法来控制增益放大器。
第二种方法如图4所示,根据幅度值Amax前几位为零,来控制增益放大器的放大倍数。
这种方法在FPGA中,实现十分简单,直接进行两路同时左移放大信号。
2.2 仿真结果
对上面提出的基带信号增益放大器进行仿真,仿真结果如图5和图6所示,具体仿真条件与上节相同。
由图6可以看出,基带信号时域波形接近横幅,无明显幅度畸变。
同时,由图6可以看出,经过增益放大器后,基带信号的星座图更紧凑。
3 结语
本文所提的数字基带信号增益放大器,通过软件无线电技术,在FPGA内部通过软件补偿由于数字下变频的定点运算对信号幅度产生的衰减。
这种方法具有实现简单,复杂度低,相应速率快等特点。
但是,这种增益放大器不具有衰减功能,由数据超出满量程而造成的畸变,无法进行补偿。
参考文献
[1]樊昌信,张甫翊.徐炳祥通信原理[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6.
[2]赖小强,李双田.数字闭环自动增益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J].网络新媒体技术,2013.
[3]李磊,朱长根.全数字接收机中的 AGC 设计与数字化实现[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8,10(2):1-4.
[4]栗欣,许希斌.软件无线电原理与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5]刘翠海,温东,姜波,李诠娜.无线电通信系统仿真及军事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