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培训手册 条文附图版
- 格式:ppt
- 大小:2.76 MB
- 文档页数:34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一、培训背景有限空间作业是一项高风险的任务,涉及到诸多潜在的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员工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能够做到安全、高效,本培训旨在向员工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操作指南。
二、培训目标• 了解有限空间作业的定义和特点。
• 识别有限空间作业中可能遇到的危险和风险。
• 掌握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流程和必要的安全设备使用方法。
• 学习应急响应和救援措施。
三、培训内容1. 有限空间作业概述• 有限空间的定义和分类• 有限空间作业的常见场景和应用领域• 有限空间作业的风险和挑战2. 安全意识培训• 了解有限空间作业中的潜在危险• 培养正确的安全意识和工作态度• 学习如何预防事故和意外发生3. 作业前准备• 制定作业计划和程序• 进行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评估• 确保通风、通风和气体检测设备的正常运行4. 安全设备使用• 了解和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PPE)• 掌握安全绳索、安全带等安全设备的使用方法• 学习如何正确使用气体检测仪器和通风设备5. 有限空间作业操作流程• 进入有限空间前的准备工作• 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有限空间作业后的清理和安全检查6. 应急响应和救援• 熟悉应急响应程序• 学习急救和自救技能• 掌握救援装备和方法四、培训方式本培训将以以下方式进行:• 理论讲解:通过课堂教学和讲解,介绍有限空间作业的相关知识和安全要求。
•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学员对有限空间作业的理解,并探讨解决方案。
• 模拟演练:组织有限空间作业的模拟演练,让学员实际操作并熟悉安全程序。
五、培训评估为了确保培训效果,将进行以下评估:• 知识测试:对学员进行有关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的测试。
• 操作评估:对学员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操作技能的评估。
• 反馈收集:收集学员对培训内容的反馈意见,以不断改进培训方案。
六、培训证书培训后,合格的学员将获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证书》,以表彰他们的学习成果和安全意识。
本培训本文旨在为员工全面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帮助他们在作业中做到安全、高效。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标准化资料一、有限空间作业范围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或照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含氧量不足的空间。
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二、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基本条件1、年满18周岁,且不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
2、经社区或者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体检健康合格,并无妨碍从事相应特种作业的器质性心脏病、癫痫病、精神病等。
3、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4、具备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与技能。
5、相应特种作业规定的其他条件。
三、有限空间分类有限空间分为密闭半密闭设备、地下有限空间、地上有限空间三类。
其中密闭半密闭设备指贮罐、车载槽罐、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除尘器箱等。
地下有限空间指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
地上有限空间指储藏室、酒糟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
四、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要求1、有限空间作业人员配置: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
2、未经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的人员,不得从事与有限空间相关的作业。
3、相关人员的培训记录存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档案。
4、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1)有限空间内容易积聚高浓度的有毒有害物质,使人发生中毒。
如:硫化氢中毒、一氧化碳中毒、氰化氢中毒、有机溶剂中毒等;也可能发生中暑、触电、淹溺、掩埋、物体打击等危害。
(2)在对有限空间进行初次气体检测或不确定空间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的情况下,进入者必须穿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等同有效的防护装置;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应指定专人监护,不得在无监护人的情况下作业;监护人员必须每2分钟拖动救生绳一次,询问进入者身体情况,出现异常应立即将进入人员拖出;严禁无防护进入抢救。
5、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1)有限空间作业必须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2)作业前开展危险源辨识,评估作业环境;(3)检测气体浓度并如实记录;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易燃易爆物质浓度、有毒气体浓度等。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手册前言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含氧量不足的空间,有限空间作业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并广泛存在于各行各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
近年来,全国大声多起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为了提高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水平,有限预防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的发生,国家、省、市各级组织开展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活动把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作为重点内容,将对存在有限空间作业的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进行全覆盖的警示教育和培训,为保证整治活动的顺利开展,我们特印制此手册,手册介绍了有限空间作业的概念及分类、作业安全管理应急救援、安全防护和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及《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工贸企业有限空间参考目录》,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
既可作为各级、各生产经营单位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从业人员的日常安全手册。
一、有限空间作业概念及分类1、有限空间的定义: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2、有限空间作业的定义: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3、有限空间的分类:有限空间分为三类:1)封闭或半封闭设备:如船舱、储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烘房、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2)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管道阀门井等;3)地上有限空间:如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浆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
二、有限空间作业危险特性及风险辨识1、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特性:1)作业环境情况复杂;2)危险性大,发生事故后果严重;3)容易因盲目施救造成伤亡扩大。
有限空间作业学习培训目录CONTENCT •有限空间作业概述•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要求•有限空间作业设备设施•有限空间作业操作规范•有限空间事故案例分析•有限空间作业培训与教育01有限空间作业概述定义与分类定义有限空间作业指进入或探入有限空间进行的作业。
分类有限空间作业可分为密闭设备作业、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地上有限空间作业等。
危险性及特点危险性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缺氧、中毒、燃爆等危险,对作业人员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特点有限空间作业具有空间受限、通风不良、存在危险源等特点。
法律法规与标准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法》、《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等。
标准《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等。
02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要求了解有限空间的特点和危害制定作业方案办理作业许可准备应急救援装备作业前准备掌握有限空间的定义、分类,识别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如缺氧、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物质等。
根据有限空间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作业方案,包括作业目的、时间、人员分工、安全措施等。
按照企业规定,办理有限空间作业许可手续,明确作业负责人、监护人、作业人员等职责。
根据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准备相应的应急救援装备,如呼吸器、安全绳、急救箱等。
01020304落实安全措施实时监测和报警保持通讯畅通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作业过程安全控制作业人员之间保持通讯畅通,及时沟通作业情况和安全状况。
对有限空间内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报警。
严格遵守作业方案中的安全措施,如穿戴防护用品、使用安全工具、保持通风等。
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禁止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
制定应急预案定期演练和培训及时报告和处置做好现场保护和救援应急管理与救援针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措施和人员分工。
发现异常情况或发生事故时,立即停止作业并报告相关负责人,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