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总义齿纵折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 格式:pdf
- 大小:91.61 KB
- 文档页数:2
上颌总义齿基托折裂的临床原因与探讨摘要:目的:通过对上颌总义齿的折裂进行临床观察,分析其折裂原因,探讨修补方法。
方法:对21例上颌总义齿折裂的性质及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用基托置换技术进行了修理。
结果:88.24%为咬合过程中折裂。
折裂的部位一般位于前部且多为纵裂,占97.78%。
60%前部纵裂的患者喜食韧性大,较硬的食物。
运用腭前区置金属网加自凝树脂方法及运用腭前区置金属网加基托置换的方法修理,随访一年,成功率分别为81.58%,100%。
结论:为防止上颌总义齿折裂,应在高应力区增加抗力措施,避免不良唇系带切迹,保证平衡。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上颌总义齿发生破裂或折断,从而影响生活、工作。
为减少此种情况发生,作者从临床角度研究了义齿折裂的特点、原因及修理、预防的办法。
关键词:总义齿;折裂;基托置换资料和方法1 临床资料1.1 门诊随机选取戴用1-2年内上颌总义齿折裂病例21例,其中:男性14名,女性7名,年龄50-81岁,平均63.1岁。
总义齿开始戴入时固位正常,咬合平衡,基托边缘伸展合适,患者自我感觉良好。
1.2 向每位义齿折裂的患者,详细询问折裂的自觉原因及过程,咀嚼习惯和折裂时食物的性质。
术者仔细观察折裂的部位和方向,并察看人造牙的磨耗度,分析折裂原因并制定出修理计划。
2 总义齿制作和折裂修理方法及要求2.1 用二次印模法取模、灌注、修理模型,自凝树脂做暂基托,记录颌位关系,上架(HandyⅢ型,日本造),排拜耳牙。
2.2 基托置换方法:用折裂义齿做个别托盘,取印模,同时依与对的咬合关系确定好颌位关系。
然后灌模,上架,除旧义齿,磨除基托,保留人工牙,重新制做蜡基托,之后参照2.1。
2.3 所有操作均由同一技师,按同一标准,同一材料制作完成。
结果1 折裂原因:患者清洗假牙或不慎摔(压)裂4例,占19.04%(4/21);进食过程中折裂15例,占71.42%(15/21);不知原因,偶然发现折裂2例,占9.52%(2/21)。
全口义齿工艺技术试题及答案80-83题共用备选答案A正中关系错B义齿不美观C咀嚼时义齿易脱位D下颌隆突处压痛E说话及大开口时义齿脱落80.基托组织面需局部缓冲的是81.需重新制作义齿的是82.基托边缘需缓冲的是83.义齿需调整平衡牙合的是84-85题共用题干女,75岁,戴用全口义齿一月,复查是自述戴牙后一直感觉就咀嚼无力,面部酸痛。
检查发现,牙合关系正常,息止颌间隙6mm。
84.原因可能为A年龄大不适应B人工牙为塑料牙C垂直距离过低D关节功能紊乱E 牙合关系有误85.最好的处理方法是A重衬B加高咬合C嘱患者慢慢适应D加深牙合面沟窝E调整咬合86-89共用题干患者女65岁,初戴总义齿时发现上颌总义齿左右翘动加力时患者有疼痛感86.可能引起翘动的原因中不包括A 印模不准B 基托伸展过长C 进入倒凹区基托未缓冲D 基托变形E 与硬区相应的基托组织面未缓冲87.在下述引起翘动的原因中首先考虑的是A 基托伸展过长B 印模不准C 模型不准D基托变形E 与基托组织面相对硬区未缓冲88.当检查出首要原因后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 磨短过长基托B 重做义齿C 重衬D 调牙合E 缓冲压痛硬区的基托组织面89.如果仍有翘动考虑其原因为A 牙合不平衡B 有早接触C 基托变形D 唇颊系带缓冲不足E 以上原因均可90-91共用题干男,56岁,带全口义齿两周复查主诉咬颊90.分析引起咬颊的原因A 基托磨光面形态不好B 后牙覆盖过小C 后牙覆盖过大D 基托过厚E 基托组织面与粘膜不密合91.处理方法A 调磨相应牙齿加大覆盖B调磨相应牙齿减小覆盖C 修改基托磨光面外形D 重衬E 将基托磨薄92-93共用题干男60岁,戴全口义齿两周,主诉休息时固位好,但前牙切咬时义齿容易脱位92.针对主诉导致义齿脱位最可能的原因为A 基托边缘过长B 基托边缘过厚C 牙合不平衡D 系带缓冲不足E 基托边缘过短93.正确处理方法是A 磨除过长基托B 磨薄基托C 调整平衡牙合D 缓冲系带处基托E 加长基托边缘94-95共用题干男58岁戴用全口义齿一月,固位良好,主诉讲话吐字不清,有时还有哨音,检查咬合关系正常,义齿磨光面光滑94.分析可能原因A 义齿咬合不平衡B 上颌基托后缘伸展过长C 上颌前部基托过于光滑D 前牙覆牙合过大E 以上都有可能95.处理方法A 调牙合B 磨短上颌后缘过长基托边缘C 上颌前方基托加鄂皱D 调下前牙唇斜面减小覆牙合E 返工重做96-98共用题干男60岁,。
人卫一类修复习题库(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固定修复体粘结时,与黏结力的形成有关的力是A、分子间结合键的键力B、吸附力C、分子引力D、机械嵌合力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2、在一般条件下,下列哪类冠桩固位最好A、铸造冠桩B、弯制冠桩C、槽柱形D、螺纹状E、光滑柱形正确答案:D3、全口义齿排列时,上颌第二双尖牙舌尖与合平面的关系A、离开合平面1.B、离开合平面1mmC、离开合平面2mmD、与合平面相接触E、离开合平面0.正确答案:D4、在余留牙条件正常的情况下,设计双端固定桥时,下列哪一种选择是不正确的A、左上1缺失,左上2右上1为基牙B、左右上1缺失,左右上2为基牙C、左下6缺失,左下57为基牙D、左下45缺失,左下36为基牙E、左下4缺失,左下35为基牙F、AG、BH、C正确答案:B5、以下关于前牙3/4冠切斜面的要求哪项是错误的A、预备出0.B、下前牙由舌侧斜向唇侧C、与牙长轴呈90°D、尖牙要形成近远中两个斜面E、上前牙由唇侧斜向舌侧正确答案:C6、可摘局部义齿人工后牙合面颊舌径在什么情况下应比真牙窄A、缺失牙数目较少B、缺牙区牙槽嵴吸收较多C、对牙合为真牙D、对颌牙槽嵴吸收严重E、在任何情况下正确答案:E7、塑料全冠最常见的适应证是A、固定义齿固位体B、各种美容修复C、后牙永久修复D、前牙永久修复E、保护性暂时修复正确答案:E8、印模边缘厚度应为A、1~1.B、2~3mmC、3.D、2mmE、1mm正确答案:B9、以下关于无牙颌主承托区的描述中,哪一项不正确A、此区义齿基托很容易与黏膜紧密贴合B、主承托区包括上下颌牙槽嵴顶C、此区表面有高度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D、此区能承担咀嚼压力E、上皮下有致密的黏膜下层正确答案:A10、患者男性60岁,下颌双侧后牙全缺失,余留下前牙正常,缺牙区牙槽嵴丰满,拟混合支持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印模应采用A、解剖式印模B、功能性印模C、藻酸盐印模D、硅橡胶印模E、无压力印模正确答案:B11、开口型是指A、下颌自闭口到张大的整个过程中,下颌运动的轨迹B、下颌自大张口到闭口的整个过程中,下颌运动的轨迹C、下颌前伸咬合时下颌运动的轨迹D、下颌侧方咬合时下颌运动的轨迹E、下颌自微张口到大张口的整个过程中,下颌运动的轨迹正确答案:A12、35岁男性左上1右上1缺失1年求修复。
关于牙齿折裂的诱因分析及防治近年来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保存治疗手段的广泛应用,折裂牙的治疗问题逐渐受到重视。
部分学者从临床医学角度,研究其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另一些人则用力学方法研究牙釉质、牙本质受力后的变形,测定其强度、断裂韧度等,进行了生物力学分析。
现将有关牙齿折裂的研究,综述如下:1 牙齿折裂的临床研究1.1冠折裂1.1.1冠折裂的原因早在40年代,Gabel就注意到了Ⅱ类洞较Ⅰ类洞产生折裂的可能性大。
Sutton发现,患牙的裂缝皆从陈旧的窝洞髓壁向外开裂至釉牙骨质界。
Cameron报道,在他治疗的102个冠折裂病例中.仅有5例没有修复体。
Talim选择无修复体而发生折裂的病例进行研究,发现外伤或突然咬硬物是造成完整牙冠折裂的原因,增加颌力与减弱对颌力抵抗的因素均属诱因。
另有一些学者,不满足于从临床观察中寻找论据。
为了深入说明不同洞型、不同大小的修复体对冠折裂的影响,自 Vale始,相继有Mondelli、Get-aid等。
用离体的后牙进行实验,发现:①所有窝洞预备,都会减弱牙体强度;②窝洞宽度越窄.减弱程度越小;③窝洞宽度不应大于牙尖间距的1/4。
1986年,Braly将冠折的原因较全面地分为,直接原因:①突然咬硬物,②非控制性的对颌牙接触。
间接诱因;A非正中咬合时过度的接触;B牙冠内大修复体的存在;C颌磨耗、磨损、浸蚀;D锐尖、深沟窝的颌面外形。
1.1.2冠折裂的分类与临床表现折裂是折与裂的统称,前者为硬组织连续性的断离;后者为连续性的部分断离,通称其为微裂,Sutton曾将其称为“青枝冠折”。
Talim根据折裂的部位与深度,将冠折裂分为以下三类。
Ⅰ类,釉质折裂;Ⅱ类,釉质、牙本质折裂未及牙髓;Ⅲ类,釉质、牙本质折裂波及牙髓。
而Silvestri则根据方向(斜向或垂直向),将后牙冠折裂分为完全性与不完全性两类、四种形式。
1952年郑嶙蕃的译著中,在将折裂原因分为自发性(或称病理性)与外伤性两类后,进一步又将冠折分为露髓的与未露髓的。
口腔修复学测试题及答案1、修复开始前需要进行的口腔内检查是A、口腔一般情况B、牙周情况检查C、牙列和缺牙区或无牙颌D、(牙合)关系以及原有修复体E、以上内容都包括答案:E2、在牙弓上选择基牙时,哪种情况最有利于义齿的固位与稳定A、基牙位于牙弓的两侧B、基牙位于牙弓的一侧C、支点线成平面D、基牙位于牙弓的后面E、基牙位于牙弓的前面答案:C3、可摘局部义齿间接固位体的作用不包括A、起主要固位作用B、防止义齿翘动C、防止义齿摆动D、防止义齿旋转E、防止义齿下沉答案:A4、全冠预备时,轴壁正常聚合角一般为A、0°~2°B、2°~5°C、5°~100°D、10°~20°E、无具体要求答案:B5、固定义齿修复的适宜年龄是A、20岁以前B、20~30岁C、20~40岁D、20~50岁E、20~60岁6、关于全口义齿颌位记录的正确描述是A、下颌骨对颅骨的位置关系B、上下颌骨的垂直关系C、上下颌骨的水平关系D、记录上颌骨的位置关系E、颌位记录是记录下颌骨的位置关系答案:A7、与固定义齿桥体龈面自洁性有关的最重要因素是A、牙槽嵴吸收程度B、牙槽嵴宽窄度C、桥体龈面横截面积D、桥体龈面接触形态E、龈面采用的材料答案:D8、固定桥若有中间基牙,此基牙的固位体不应选择A、烤瓷熔附金属全冠修复B、3/4冠C、铸造全冠D、开面冠E、嵌体答案:E9、为增强金合金瓷金结合,可采用的方法,除了A、喷沙B、预氧化C、超声清洗D、除气E、电解蚀刻答案:E10、下列哪种情况可作3/4冠修复A、切缘有较小的缺损B、邻面有较大的缺损C、舌面有广泛龋D、扭转前牙E、死髓牙11、牙体缺损修复时,修复体正确恢复牙体形态应包括A、轴面形态B、邻接关系C、外展隙和邻间隙D、咬合面与咬合关系E、以上都需要恢复答案:E12、托盘的翼缘应距黏膜皱襞约A、0.5mmB、1mmC、1.5mmD、2mmE、>2mm答案:D13、以下哪项不属于常用固位体的类型A、冠内固位体B、冠外固位体C、根内固位体D、根外固位体E、以上均是答案:D14、下列口腔条件中可采用固定修复的是A、牙列远中游离端缺失B、牙缺失数目多、缺隙跨度大C、前牙区伴有严重的颌骨缺损D、前牙缺失两侧基牙稳固E、以上条件均适合固定修复答案:D15、嵌体与银汞合金充填洞形预备原则相同的是A、洞形无倒凹B、洞缘有斜面C、去除腐质D、邻面可做片切形E、以上均相同16、牙体预备时,为减小对牙髓的损害所采取的措施是A、水雾冷却B、间歇切割C、短时切割D、轻压磨切E、以上都对答案:E17、上颌全口义齿的后缘应位于A、腭小凹稍前B、腭小凹处C、腭小凹后1mmD、腭小凹后2mmE、腭小凹后3mm答案:D18、RPD初戴时就位困难的原因是A、制作卡环时磨损了模型,导致卡环坚硬部分进入倒凹区B、倒凹填补不够,基托进入倒凹区C、印模变形,导致石膏模型不准确D、模型缺损,导致义齿形成支点E、以上都是答案:E19、临床上较少选用冠内固位体的原因A、对牙体组织切割较深B、外形线较长,是防龋的薄弱环节C、固位体组织面离牙髓较近,容易使牙髓遭受物理和化学刺激D、固位力较弱E、以上均是原因答案:E20、关于基牙选择原则,错误的是A、健康牙优先选作基牙B、患牙治疗后可做基牙C、选择固位形好的牙做基牙D、基牙的数目越多越好E、多个基牙越分散越好21、骨隆突常发生于A、下颌前磨牙舌侧、腭中缝、下颌磨牙后垫区B、腭中缝、上颌结节、下颌磨牙后垫区C、上颌结节、下颌磨牙后垫区D、下颌磨牙后垫区、下颌前磨牙舌侧、腭中缝、上颌结节E、下颌前磨牙舌侧、腭中缝、上颌结节答案:E22、右上2缺失,以右上3为基牙设计单端固定桥的条件是A、右上2缺隙大B、右上3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1/3C、右上2缺隙小力不大D、患者合力过大E、右上3牙冠短小答案:C23、隙卡沟应预备成沟底稍平,底边呈圆形。
上颌单颌总义齿折裂的临床分析及预防【关键词】义齿;义齿修补;义齿,全口,上颌;折裂在口腔修复门诊中,经常有上颌单颌义齿基托折断的患者。
Darbar[1]对义齿损坏原因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得出上颌单颌总义齿非常容易发生折裂的结论。
因折裂的原因复杂,选择了2007-2008年来我科就诊的30例进行观察分析,提出了预防及处理措施,以期减少义齿基托折裂率,提高义齿修复质量。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30例折裂的上颌总义齿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42~85岁,修补后使用时间最短为5个月,其余至今未发生折裂。
1.2 方法对每个折断的义齿先观察其基托断裂部位的对接是否完好,并记录口内情况。
衬印了解义齿受压部位及基托与口腔组织密合情况;确定颌位关系后记录,再将义齿断口处按常规用自凝或热凝树脂修补,检查颌位关系及覆牙合覆盖正常与否,并调整咬合。
2 结果30例上颌总义齿的断裂部位:前牙正中裂24例,非正中裂6例。
其中由覆牙合覆盖不正常引起义齿断裂8例,人工牙排列与牙槽嵴关系不正常引起义齿断裂10例,因上颌解剖条件处理不当引起义齿断裂6例,因基托的质量、伸展范围及义齿的使用时间、患者的健康状态和其他原因所造成的折裂6例。
3 讨论3.1 基托断裂的主要原因3.1.1 义齿应力集中是基托断裂的主要原因 30例上颌总义齿中,8例义齿的折断与应力集中有关。
牙列与牙槽嵴的位置关系和覆牙合覆盖关系正常与否,是上颌义齿折断的主要原因[2]。
上颌为活动假牙,下颌为天然牙者,天然牙颌力明显大于人工牙,使上颌牙槽嵴吸收加快。
由于上颌骨各个部位吸收程度不一致,腭部特别是腭中缝处吸收缓慢,而牙槽嵴吸收较快,结果在腭中缝处形成支点,使基托组织面与口腔组织不密合,义齿翘动,造成基托正中折裂。
有些患者由于上颌拔牙的时间不同,缺牙未及时修复,其下颌余留牙存在不同程度的深覆牙合、高位牙、错位牙及切缘牙合面严重磨耗等原因使下颌自然牙过度伸长、倾斜而形成异常牙合曲线,使上颌义齿无法达到前伸及侧方牙合平衡,而致牙合力分布不均匀、侧向力增加并产生杠杆力,使义齿固位差,造成折裂。
预防全口义齿纵折46例临床分析作者:马慧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年第09期【中图分类号】R78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9-0364-01【摘要】全口义齿修复是为无牙颌患者解决说话和咀嚼困难、促进患者生理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增强面部美观等而制作的义齿。
我科近三年来对46例患者全口义齿的修复治疗,在制作过程中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加固处理,使加固处理的全口义齿纵折率大为降低,临床效果满意。
现提供给大家,供同仁商榷。
【关键词】全口义齿修复初探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治疗过的46例全口义齿进行二年随访,其中男25例,女性21。
1.2 全口义齿的修复过程1.2.1 准确诊断,耐心解释,消除病人的恐惧感。
医师应先了解患者是否戴过义齿,对义齿的使用情况如何,然后检查口腔情况是否符合全口义齿的制作条件,记录具体情况,给技师提供制作依据。
义齿排好后,给患者试戴时,要全面检查,若有不适,及时纠正,特别要注意正中牙合平衡和侧方牙合平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义齿做好戴牙时,细心检查义齿戴入后的情况,耐心解释患者提出的疑问。
嘱咐患者戴牙后的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
1.2.2 预防纵折,加固处理,提高义齿的坚固性。
技师制作模型时,要与医师共同研究制作方案。
在制作过程中,按要求排牙,基托各部位要严格掌握缓冲延伸,根据蜡颌记录和口内情况,选择不同的人工牙进行义齿排列,待医师把蜡颌试戴合适后,常规完成义齿制作。
对需要加固的患者,加热冲蜡后在模型上进行相应的加固处理,除用成品金属加固网外[1],我科还自创了两种加固方法介绍如下。
1.2.3 对腭顶高拱型的患者用0.9mm-1.0mm的牙用不锈钢丝锤扁按牙槽嵴长短弯制成弓形,放在牙槽嵴顶剪成合适的长度,末端回弯,放在牙槽嵴上应和模型贴合。
然后在腭小凹前1.5cm处,从一侧到对侧同样弯制加固丝,适合长度,末端加弯,尽量和牙槽嵴顶弓线相接,有条件时可焊接。
怎样避免总义齿折裂四川省泸定县冷碛镇中心卫生院四川泸定 626101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由于饮食与作息等方面的影响,特别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普遍存在牙齿缺失的情况,牙齿一旦丢失不仅影响外表美观性,同时也给患者正常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到医疗机构修理牙齿,必要时安装义齿进行修复,但是义齿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总义齿折裂的情况,所以有效避免义齿折裂是非常必要的。
一、总义齿折裂的原因口腔医疗事业中,经常因为总义齿基托太薄,在义齿表面以及内部出现微孔定期情况,人造牙排列与原始牙齿存在一定的弊端,基托组织面与承受区域组织之间存在很大的缝隙,咬合力集中在某一种区域时,会造成基托纵向折裂。
造成总义齿折裂的原因有很多种,以下通过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其一,前后牙排列不当也会造成基托折裂,由于牙覆牙合过深、前身牙合不平衡或者前颌受力过大,从而导致牙槽嵴形成创伤面,造成基托折断。
另外,后牙牙合面磨耗会导致前牙牙合情况加深、垂直距离降低、咀嚼能力降低、增加牙合力等,这样也会加大总义齿的折裂情况。
由于受到天然牙排列情况的制约,两侧后牙会排在牙槽嵴顶的外侧,并且在咬合过程中牙槽嵴受到支点力量,从而造成义齿的折裂。
其二,上颌解剖条件影响。
在基托前腭部和系带切处形成明显的受力集中区域,如果唇系带附力过高,导致义齿基托就会形成薄弱区域,成为义齿折裂的潜在因素。
上颌硬区域覆盖的粘膜比较薄,有中间向两侧逐渐加厚,义齿在此期间形成受力支点,由于上颌部位与两侧形成具有杠杆作用的咬合力,从而增加了牙弓中线的应力。
另外,当口内残留大量牙根时,虽然义齿制作比较精良,但是在牙槽嵴长时间的吸收下,同时在牙合力的相互作用下,会形成支点作用,引起义齿折裂。
其三,其他因素导致。
由于义齿基托厚度以及密度不够,基托在复杂的口腔环境中,受到唾液、水以及事物的影响,会导致树脂变老,从而引起折裂。
牙槽嵴吸收之后义齿会逐渐松动,基托在使用中会出现撬动情况,从而引起折裂。
口腔修复学习题及答案(A1型题5)一、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由周期应力与腐蚀的共同作用而引起金属的破裂属于A.孔蚀B.晶间腐蚀C.磨损腐蚀D.应力腐蚀E.疲劳腐蚀正确答案:E2.半固定桥的适应证是A.活动端基牙牙冠小B.固定端基牙稳定,向缺隙侧倾倒C.两基牙不容易获得共同就位道D.失牙间隙小E.以上都对正确答案:E3.下列原因可引起全冠试戴时出现翘动,除了A.邻接过紧B.组织面变形出现支点C.预备体轴壁聚合度大D.全冠组织面有金属瘤E.石膏代型受损正确答案:C4.以下哪项不是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成分A.固位体B.基牙C.人工牙D.基托E.连接体正确答案:B5.引起可摘局部义齿固位不良的原因包括A.基牙牙冠小B.基托与组织不密合,边缘封闭不好C.卡环与基牙不贴合D.人工牙排列位置不当E.倒凹区基托缓冲不够正确答案:Ewww.EB.下颌前伸C.下颌后退D.垂直距离过低E.垂直距离过高正确答案:E7.关于基牙选择原则哪项是错误的A.基牙牙周膜面积越大越好B.基牙牙槽骨吸收越少越好C.选用多个基牙时,彼此的分散度越大越好D.基牙离缺隙越远越好E.牙体、牙髓疾病已经彻底治疗正确答案:D8.正常覆盖时,上颌切牙切缘到下颌切牙唇面的距离是A.0mmB.3mm以内C.3~5mmD.5~7mmE.7mm以上正确答案:B9.不宜采用修复体修复方法治疗牙体缺损的牙是A.上颌恒切牙B.下颌恒切牙C.恒双尖牙D.恒磨牙E.乳牙正确答案:E10.Ante提出的观点是A.基牙牙周膜面积的总和应等于或大于缺失牙牙周膜面积的总和B.基牙牙周膜面积总和的两倍应等于或大于固定桥各基牙及缺失牙牙周膜面积的总和C.基牙合力比值的总和应等于或大于缺失牙合力比值的总和D.基牙合力比值总和的两倍应等于或大于固定桥各基牙及缺失牙合力比值的总和E.以上均是正确答案:A11.在恢复桥体龈端时注意点不包括A.桥体修复的时间B.桥体龈端的形式C.桥体合面的大小D.桥体龈端与牙槽嵴黏膜接触的密合度E.桥体龈端光滑度正确答案:CB.游离端基托翘起C.摆动D.旋转E.义齿下沉正确答案:A考试大(www.Examda。
牙折的原因文章目录*一、牙折的简介*二、牙折的原因*三、牙折的危害*四、牙折的高发人群*五、牙折的预防方法牙折的简介牙折多数由外力直接撞击而产生,也可间接由上下牙相撞击或进食时咬着碎骨片、砂石而造成。
按解剖部位,可分为冠折、根折和冠根联合折。
单纯牙折,一般伤情较轻。
牙折的原因外力直接撞击,是牙折的常见原因,也可因咀嚼时咬到砂石,碎骨等硬物而发生。
牙外伤:由于牙冠受到意外撞击或咬硬物引起牙折,前牙牙外伤的发病率较高。
死髓牙、隐裂牙等牙体自身强度下降等,也可在正常咬合力下引起牙折。
牙外伤轻者表现为切角或牙尖局部小范围折裂,重者可出现整个牙冠折裂或冠根折断。
磨损:磨损表现为牙冠咬合面降低,常由于不良咀嚼习惯及夜磨牙等引起。
全牙列重度磨损会造成垂直距离降低,导致咀嚼功能、美观的障碍,甚至引起领下颌关节病。
酸蚀症:是牙长期受到酸雾作用而脱钙,造成牙外形损害。
常见于经常接触盐酸、硝酸等酸制剂的工作人员。
表现为前牙区唇面切缘呈刀削状的光滑面,向切端渐薄,常伴有牙本质过敏,牙冠呈现褐色斑。
楔状缺损:常表现为尖牙、前磨牙唇、颊面的牙颈部楔形缺损。
发病率随年龄而增高。
病因有磨损、酸蚀、应力等因素。
常伴有牙本质过敏、牙龈退缩,严重者可出现牙髓暴露甚至出现牙折。
龋病:龋病是由于细菌的作用造成牙体硬组织脱矿和有机物分解,表现为牙体硬组织的变色、脱钙软化和龋洞形成,病变进一步发展可伴随牙髓充血、牙髓炎、牙髓坏死、根尖周炎、根尖周脓肿等。
龋坏严重者,可造成牙冠部分或全部破坏,形成残冠、残根。
牙折的危害1、牙折直接影响面部形状、影响发音标准,对面部美观造成非常大的打击。
久而久之患者越来越不自信,能不开口就不开口,甚至会引发孤僻、自卑等等心理疾病。
2、牙折后随着咀嚼功能的减退或丧失,肠胃系统负担加重。
导致肠胃功能紊乱,影响人体对营养成分的吸收,甚至出现消化系统疾病。
当人体无法正常摄取到所需的营养成分时,会加剧牙龈的萎缩,暴露更多的牙根部分,使牙齿松动的程度增加,形成恶性循环。
60件上颌总义齿折断的临床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60件折断的上颌总义齿中,全口总义齿40件,上颌单颌总义齿20件,使用年限1~11年,其中正中区裂41件,前次医横裂15件,其他裂4件。
1.2方法:(1)所有送修患者均进行颌位关系重新确定,将测量数据记录,然后将修理后义齿戴入口中比较,确定其颌关系正常与否。
(2)统一取基托唇、颌、腭面厚度为1.5 mm,基托边缘。
磨牙厚垫区及翼上颌切迹厚度为2.5~3 mm 为正常值,确实其厚度是否正常,同时观察基托外观是否符合要求,有无气泡成沙坑状表面。
(3)将修复后的义齿戴入口中,观察牙齿排列情况并嘱其做前伸,侧向咬颌运动,观察颌平衡情况。
2结果60件上颌总义齿中,颌位关系不正常者21件,占35%,其中上颌单颌义齿2件。
牙列与牙槽嵴位置不正常者为40件,占66.66%,其中上颌单颌义齿为12件,覆颌覆盖关系过大者为42件,占70%,其中上颌单颌义齿15件。
无颌衡或颌平衡不良者39件,占61.61%,其中单颌义齿16件。
基托厚度没有达到正常值39件,占65%,其中上颌单颌总义齿17件,基托外观较差,有气泡或沙坑状表面的39件,占65%,其中单颌义齿12件。
3讨论3.1在60件上颌总义齿中,后牙排列偏颊侧,前牙深覆颌的修复体分别占66.66%和70%,与国内有关报道相符。
说明牙列与牙槽嵴位置关系和覆颌覆盖关系的正常与否,是上颌义齿折断的主要因素之一,主要表现在义齿新承受的颌力位于牙槽嵴外侧,牙槽嵴成为支点,产生第一类杠杆作用,使义齿固位不良,不仅咀嚼功能差,造成牙槽嵴的骨组织加速吸收,而且容易使义齿遭到破坏。
3.2在20件上颌单颌总义齿中,颌平衡不正常占80%,据观察,大部分上颌单颌总义齿在制做过程中,从根本上忽略了将颌力负担均匀地落在牙槽顶这一基本原则,产生咀嚼时的不利杠杆作用,使义齿遭到破坏。
3.3基托厚度及质量密度的正常与否,也是决定基托抗折强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颌总义齿基托正中断裂48例原因分析对我科门诊2004~2006年就诊的48例上颌总义齿基托断裂的原因进行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48例患者中,男31例,女17例,年龄58~74岁,平均66.73岁,总义齿初戴时,患者均自我感觉良好。
对义齿基托断裂的原因向患者进行详细了解。
2 结果断裂原因:摔裂4例占8.3%,咀嚼过程中断裂39例占81.3%,其它因素5例。
断裂部位均为从唇系带切迹处开始发生纵裂。
3 讨论3.1 颌力的不平衡是造成基托断裂的主要原因。
前伸和侧方咬牙合力的不平衡,再加上早接触点或牙尖的干扰,使咬牙合不平衡,造成基托的折断,此外,随着上颌牙列缺失时间的延长造成牙槽骨的吸收,无牙颌、牙槽嵴顶向后发生移位,与下颌天然牙列间的关系发生改变,下颌牙列在经过漫长的咀嚼历程,可能存在牙伸长、缺失、移位和磨耗等临床表现。
下牙列的磨耗还可引起颌面形态,颌面位置及颌曲线的改变影响上牙位置的排列,切牙乳头腭隆突,腭皱壁处的压力加大。
同时牙槽嵴进行性生理吸收,使基托组织面与口腔黏膜不贴合产生支点,使基托翘动,造成基托断裂[1]。
3.2 在总义齿的制作过程中,基托的薄厚不均,气泡以及填胶时的调合比例不均,患者的咀嚼习惯,本组病例中有37例患者有喜食硬性及韧性食物的习惯。
也是造成基托断裂的原因[2]。
3.3 在上颌总义齿的设计过程中,义齿的形态应尽可能的符合减少应力集中的要求,使义齿不因形态不当而引起应力集中。
对唇、颊系带等部位的切迹应设计为圆缓的“U”形,而不是锐直的“V”型[3,4]。
避免因设计不当等因素,造成义齿断裂。
参考文献:[1] 白保晶,刘明治,白乐康,等.计算牙尖斜度的上颌全口义齿,三维有限之模型的建立[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0,16(2):143.[2] 郑东翔,张振庭,廖方刚,等.干扰对上颌总义齿基托应变分布的影响[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3,(5):348.[3] 刘红.上颌总义齿基托折断38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8):1168.[4] 刘华.60件上颌总义齿折断的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7,(4):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