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1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 格式:ppt
- 大小:1.29 MB
- 文档页数:35
第2课多变的价格[最新考纲] 1.价格的决定与变动:价值与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供给与需求;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
2.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试判断]1.价格是商品使用价值在量上的反映,使用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2.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价值增加。
()3.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的价值量。
()4.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有时供求决定价格,有时价值决定价格。
()5.价值规律要求实行等价交换,所以每一次商品交换都是商品的价值与价格相符合。
() 6.水务公司供水价格提高,会使居民生活用水量大幅度减少。
()7.为降低碳排放,某运输公司将动力燃料由汽油改为天然气,这属于互补品战略。
() 8.市场决定价格与价值决定价格是矛盾的。
()9.对于互补商品来说,商品价格变动与其互补商品需求量是同向变化的。
()10.价格上涨,该商品生产要素投入一定增加。
()核心考点一影响价格的因素1.影响价格的因素(1)供求影响价格提醒价值是价格的决定因素,供求关系是价格的影响因素,供求关系不会也不能决定价格。
(2)价值决定价格①价值与价格的关系②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劳动生产率使用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的价值总量社会不变个别不变不变提醒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商品的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
(3)影响价格的其他因素因素表现货币供应量当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引起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反之,则会引起通货紧缩,物价下跌货币的币值一般与商品价格成反比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主要通过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以及财政支出的数量,平衡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稳定物价生产经营者、消费者①生产经营者的降价销售等②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等市场交易①国内市场:市场秩序、市场交易原则的遵守程度②国际市场:国际市场上商品的价格、国际经济形势、汇率变动等2.价值规律(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学案第一节影响价格的因素【自主学习】一、供求影响价格1.供求影响价格(1)引起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有:、、、、等,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因素。
(2)如何实现: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实现的。
2.供求如何影响价格①供不应求时:商品短缺,价格升高,出现“”的现象,这就是“”。
②供过于求时:商品过剩,价格降低,出现“”的现象,这就是“”。
二、价值决定价格(一)价值与价格关系⑴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价格,价值是价格的,价格是价值的表现。
⑵价值量(指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的决定①决定因素:是由决定的。
②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关系。
③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有什么意义?商品销售是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出售,因此,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处于地位。
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提高。
根据图表总结: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关系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该商品的价值量就;社会劳动生产率越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该商品的价值量就。
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
(三)价值规律⑴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决定,商品交换以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⑵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围绕上下波动。
【合作探究】(一)材料:根据国家统计局9月4日公布的“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变动情况”,8月下旬鸡蛋价格与7月下旬相比,涨幅达到5.5%之多。
其中,散装鲜鸡蛋价格到8月下旬已经达到每公斤10.71元,仅仅10天上涨幅度就均超过5%。
1.8月下旬鸡蛋价格上涨的影响因素是什么?还有哪些因素影响鸡蛋价格?2.分析从当前鸡蛋市场看,将来一段时间的鸡蛋供求关系如何变化?3.影响价格的因素较多,它们是如何实现的?(二)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指出,6月份,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6.2%。
第2课时多变的价格知识结构考纲呈现核心素养1.价格的决定与变动:(1)价值与价格;(2)价值决定价格;(3)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4)供给与需求;(5)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2.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1)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2)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3)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科学精神:通过对价值规律的学习,学生能懂得价格与供求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科学精神考点一价格的决定与变动1.供求影响价格(1)供不应求,①价格上涨,会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
(2)供过于求,②价格下跌,会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
思考:不同的商品,价格各不相同;同一商品的价格也有时高,有时低。
对此应该怎样正确认识?提示:不同的商品的价格不同是由价值量不同造成的。
同一商品的价格有时高、有时低,这是由供求关系变化引起的。
判断:价值决定价格,商品价值变化,价格一定变化。
提示:✕商品价值变化,价格不一定变化,因为价格还受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影响。
2.价值决定价格(1)商品价格最终是由其价值决定的。
价值是价格的①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3)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③反比。
思考:2018年5月,中煤集团率先降价销售煤炭,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
为了稳定动力煤市场,中煤集团供应华能集团的煤炭都以570元/吨的现货价格成交,主动配合政策下调价格。
有人据此建议下调电力价格。
支持其建议的理由是电力与煤炭是互补品,二者价格变化方向应当一致。
你认为其理由正确吗?提示:错误。
在这里,电力与煤炭不是互补品,因为互补商品是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两种商品,而在这里煤炭是电力的原材料,构不成互补关系。
由于煤炭是电力的原材料,煤炭价格下降,因此电力的成本下降,即电力的价值减小,这才是恰当的理由。
判断:小明爸爸的公司采用“机器换人”后,生产效率提高,但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经济生活》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预习案一、知识梳理(要求:阅读课本,根据下面内容在课本作好勾划、标注和补充,并填写补充完整)(一)供求影响价格(阅读课本11-12页,在课本上勾画、标注)1、影响价格的因素有:气候、、、生产条件等,这些都是通过改变商品的来实现的。
2、供求影响价格:(二)价值决定价格(阅读课本12-14页,在课本上勾画、标注)1.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是价格的,价格是价值的表现。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与成正比。
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1)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2)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成正比,与成反比,与个别劳动时间无直接关系。
3.价值规律内容及其表现形式(1)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决定,商品交换以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只存有于交换的平均数中)。
(2)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的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上下波动。
二、知识拓展1.引起价格变动的多种因素(1)价值决定价格。
(2)供求影响价格。
(3)纸币的发行量。
(4)国家经济政策。
2.全面理解商品的价值量、劳动时间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①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②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除非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最终引起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才会引起商品价值量的变化。
③商品数量(使用价值的数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使用价值的数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都成正比。
图示④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总量、商品数量、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的关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单位商品价值量正比无关反比无关商品价值总量无关反比无关正比商品数量反比反比正比正比探究案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探究一、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并说明理由。
1.供求关系决定价格()2.“物以稀为贵”、“货多不值钱”说明价值决定价格。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1第一课:货币(一)货币的本质考点1:商品的基本属性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
(1)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2)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前者是自然属性,后者是社会属性)(3)商品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考点2:货币的产生和本质1.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产生: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产生。
3.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考点3:货币的基本职能1.价值尺度含义: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原因: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
要求:执行这个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2.流通手段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
表现形式:商品—货币—商品。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要求:货币执行这个职能必须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的货币。
3.除了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基本职能外,货币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
考点4:金属货币与纸币1金属货币: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和面额价值的铸币。
2.纸币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
3.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
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的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流通货币量的计算公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考点5:货币与财富1.货币被崇拜的原因:货币产生后,就成了社会财富的象征。
2.货币并不神秘:不应盲目崇拜,从货币的起源看,它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等基本职能。
高一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二课多变的价格二、价格变动的影响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 以下内容为完整课时的教案,对试讲10分钟起启发作用,所以同学在试讲中遇到类似材料,还必须仔细看清楚试讲要求。
仔细看材料进行着重了解。
做到熟悉能讲!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基础知识】使学生识记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含义、理解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和对生活必需品与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影响、以及价格对生产的影响。
【能力过程】让学生对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消费选择有更清醒的认识,同时让学生初步了解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使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来决定和调整产量、开发新产品的。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教学难点:同教学重点教学过程二、价格变动的影响导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决定价格的因素是价值,也知道价格会受到供求的影响,那价格的变化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影响呢?2002年11月,广州的百佳和万佳两个超市发起价格战,消费者用8毛钱就可以买到一只烧鸡,低价引来抢购狂潮。
同年12月,诺马特购物中心在羊城开业,标出:生菜1角钱一斤、鸡蛋1角钱一只、玉米1角钱一斤,……超低的生鲜市场再次引来抢购狂潮。
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呢?(学生回答)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板书)价格的变动影响着人们的消费。
消费者有自主选择消费的权力,他可以决定什么时候购买,买什么商品。
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就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就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比如,当超市的烧鸡、生鲜回升到原来的价格的时候,人们就不怎么购买了,而在当时,人们可是要排长队购买的啊。
就好像是书本上第一个思考题,有些商品在旺季购买,有些在淡季购买就是由于价格的因素。
市场上也是有“物美价廉”的商品,我们想想在什么时候就会有呢?(学生思考)在供过于求的时候,还有就是当个别生产者提高自己的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