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35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
- 格式:doc
- 大小:1.24 MB
- 文档页数:10
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必备知识·自主学习】一、激素调节的发现1.促胰液素的发现:探究者沃泰默斯他林、贝利斯实验假设胰液的分泌受神经调节的控制胰液的分泌受化学物质的调节实验步骤实验现象A组、C组中的胰腺能分泌胰液,B组中的胰腺不能分泌胰液胰腺分泌胰液实验结论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除,胰液的分泌受神经调节的控制胰液的分泌受化学物质的调节2.激素调节的概念: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
3.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连一连):请你设计一组实验,排除斯他林和贝利斯实验中稀盐酸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提示:将稀盐酸单独注射到狗的静脉中,不会分泌胰液。
二、血糖平衡的调节1.血糖平衡:2.胰岛素、胰高血糖素:3.反馈调节的概念及意义:(1)概念: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
(2)意义: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当血糖水平降低时,肝糖原和肌糖原都能分解转化成葡萄糖吗?提示:肝糖原能分解转化成葡萄糖,而肌肉组织缺乏使肌糖原转化成葡萄糖的酶,因此肌糖原不能转化成葡萄糖。
三、甲状腺激素及其分泌的调节四、激素调节的特点判一判:基于对激素调节特点的理解,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激素由体液定向运输到相应靶细胞发挥调节作用。
( ×)提示:激素由体液运输到全身,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而发挥调节作用。
(2)激素具有通过体液运输的特点,临床上常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
( √)(3)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微量、高效,不同的激素可以催化不同的化学反应。
( ×)提示: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微量高效,激素只起调节作用,不起催化作用。
(4)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人体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
( √)(5)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通过激素的调节学案答案1.在表格中填写胰腺是否分泌胰液:2.沃泰默实验说明了什么?盐酸不能直接刺激胰腺分泌胰液。
3.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说明了什么?(以概念图方式回答)盐酸→刺激小肠粘膜→产生某种物质→刺激胰腺→分泌胰液。
4.最后科学家确定发现了第一种动物激素――促胰液素。
问题探究二:血糖平衡的调节【图片资料1】结合教材P25图2-9,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正常血糖浓度为0.8~1.2g/L(80~120mg/dL;0.1%)。
2.血糖的正常来源有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化。
3.血糖的正常去路有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物质。
【思考1】如何鉴定血浆中含有葡萄糖(血糖)?取血液静置,制备血浆;用斐林试剂(或班氏试剂)检测血浆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阅读资料2】结合图2-10,阅读教材P26第1自然段,分析回答:1.参与血糖平衡调节的激素有哪些?分别是由什么细胞或腺体分泌的?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
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等。
【思考2】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是什么?通过调节哪些过程降低血糖浓度?胰岛素,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和转化成非糖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糖的异生成。
【思考3】升高血糖浓度的激素是什么?通过调节哪些过程升高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促进肝糖原分解和糖异生成,抑制糖原合成和非糖物质转化。
【思考4】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之间是如何直接调节的?胰岛素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练习1】(01广东)人体血浆中葡萄糖的含量仅能维护正常生理活动几分钟的需要。
那么,在一定的时间内,能使血糖基本维持在0.1%(约80~120mg/dL)左右的器官是(C)A.大肠B.胃C.肝脏D.骨骼肌【练习2】(08全国)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A)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问题探究三:血糖平衡失调【阅读资料1】高血糖症(参考附页)。
《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设计一、概述本节是必修3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的第2节。
本节内容包括激素调节的发现、激素调节的实例、激素调节的特点三部分内容,大约需要二课时。
本节内容与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和第4节《免疫调节》共同构成了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三个主要环节,是稳态调节中必不可少一个内容。
三个环节看似独立,但其实有着内在的联系,学好本节课内容,将为理解其它两种调节机制有积极的帮助。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描述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2 )描述血糖调节。
(3)描述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
2.过程与方法:(1)运用构建模型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2 )通过阅读、分析材料,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讨论在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
(2)了解糖尿病,并讨论其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3 )参与讨论、探究、分享,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本节课涉及的部分内容如“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因此并不作为重难点,只需稍加复习即可。
高二学生在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中已经了解稳态调节的机制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因此在学习第二章内容的时候已经有一个整体上的概念。
在学习第1节“通过神经的调节”后,知道动物和人体的生命活动是受神经系统调节的,这是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
学习了解神经调节的机制再学习激素的调节,这样更符合学生认知的特点,准确把握“神经一体液调节”的过程和特点。
从教材编写特点来看,本节内容大多是通过实例和资料分析、学生活动等来实现这些目标的,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以辅为主,顺利地完成本节课主要内容的学习。
四、教学策略本节课设计的整体思路是通过学生的资料分析、模型建构等活动来完成主要内容的学习。
关于“激素调节的发现”,让学生了解相关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接受科学精神熏陶;“血糖平衡的调节” 一部分,以资料分析和“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的活动来进行,意在引导学生通过这个探究活动更好的理解人体内是如何对血糖含量进行调节的,并在此基础上理解人体内激素如何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同时,也力图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建构模型,尤其是概念模型的基本方法和意义。
通过激素的调节(人教版)教学设计内容简析《通过激素的调节》是必修3第2章第2节内容,包括激素调节的发现,激素调节的实例,激素调节的特点三部分内容。
关于激素调节,学生在初中学习时已有初步的了解,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之上建立新的知识。
例如,在学习激素调节的发现前,先让学生回忆激素的概念;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也可先让学生回顾;胰岛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功能,也可先由学生分析。
新课标中关于本节内容的规定如下:描述动物激素的调节;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描述血糖调节;举例说明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这些内容标准的具体要求是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基本依据。
从教材编写特点来看,本节内容大多是通过实例和资料分析、学生活动等来实现这些目标的,学生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在能力上可以得到有效的训练,而且在知识方面、情感方面也可以达到更高层次的要求。
目标定位一、知识目标1.描述促胰液素发现的过程。
2.描述血糖调节的过程。
3.描绘血糖调节的图解式模型。
4.据图分析说明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实例,说出激素调节的特点。
二、能力目标尝试运用反馈调节的原理,解释一些生命现象。
1.2. 通过建构血糖调节的模型,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 讨论在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起的作用,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养成质疑、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
2.关注身边的科学技术,评价激素类药物应用的利与弊,认识科学技术进步可能给人类带来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理解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深层次的关系。
方法阐释设计理念:本节课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研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课程理念来设计教与学的过程。
通过讨论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还原科学研究的历史面貌,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突出生物学的“实验学科”特点;结合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对激素类药物及糖尿病等的认识和了解,加强和现实生活的联系,突出生物学的“生活化”特点;通过构建血糖调节的模型,化抽象为具体,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团队意识。
《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确立的依据(一)课程标准要求和解读1.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了解)举例说明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知道、理解)2.课程标准解读课程标准要求一是“描述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其中知识性目标行为动词“描述”为了解水平,即“能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或辨认事实、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课程标准要求二是“举例说明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其中“举例”为理解水平即“指初步把握学习内容的由来、意义和主要特征,是对知识的一般认识。
对要“理解”的知识,要求能明了知识的确切含义,并能运用,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只有掌握了激素调节的过程,才能理解和掌握它在内环境稳态方面所起的作用因此确定本节的重点是:血糖平衡的调节;而激素调节在体内悄悄发生,学生没有这方面的感觉和体验,比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因此确定本节难点是:血糖调节的实例分析(二)教材分析1、内容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生物(必修) 3 •稳态与环境》中“第2 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的“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
本节教材包括激素调节的发现、激素调节的实例、激素调节的特点、评价应用激素类药物的利与弊等四部分内容。
其中激素调节的发现、血糖平衡的调节是本节的重点。
我们的学生经过了一年高中生物的学习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且对激素调节有一定的认识。
但对激素调节与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的知识却知之甚少,而且还缺乏一定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
因此本节课如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探究以及构建模型等可以比较充分的完成教学任务。
2、新老教材比较与以往的教材相比,内容和形式都有很大变化。
其中,“激素调节的发现和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是新增加的精彩内容。
3、重、难点分析学习重点:血糖平衡的调节。
学习难点:血糖调节的实例分析。
(三)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生物课中已学过激素调节的基础知识,对于这节涉及到的胰岛素,甲状腺激素都有了一定的认识,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经验来学习新知识。
第三讲通过激素的调节知识点一、激素调节概念:由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
1.促胰液素的发现⎭⎬⎫①小肠黏膜――→混合研磨提取液――→注入静脉―→促进胰腺分泌②(1)①是,作用是促进小肠黏膜产生。
(2)发现该过程的关键的处理方法是将小肠黏膜刮下来并研磨,排除调节的影响。
(3)结论:促胰液素是由分泌的,经血液循环运送到胰腺,促进胰腺分泌②。
知识点二激素调节的实例1.血糖平衡的调节(1)调节中枢:。
(2)调节机制:。
①神经调节: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可直接调控肾上腺、胰岛B细胞和胰岛A细胞。
在此种调节方式中,内分泌腺本身就是反射弧效应器的一部分。
②体液调节:高浓度血糖可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低浓度血糖可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将“”中的内容补充完整)(1)图中a、b、c分别为、和。
(2)图中代表促进的是,代表抑制的是。
(填图中序号)。
(3)如果注射过量激素b,则激素a分泌量,激素c分泌量。
3、激素调节的特点:、、。
激素不组成,不提供,也不起。
激素是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
3、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4.明确几种激素的化学本质(1)固醇类激素:。
(2)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
(3)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激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5.正确区分激素间相互作用的两种类型(1)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相同的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效应的结果,如:(2)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如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
判断题:(1)所有的活细胞都能产生酶,但只有内分泌器官才能合成激素( )(2)胰岛素制剂、性激素均只能以注射的方式使用( )(3)人在幼年时缺乏生长激素将患侏儒症,其身材矮小,且智力发育不正常()(4)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在非细胞条件下都能发挥作用( )(5)激素只有运输到相应的靶器官或靶细胞才能发挥作用( )(6)甲状腺激素可为靶细胞提供能量( )动物激素功能的实验探究1.一般思路某种方法处理实验动物⇒出现相应病理症状⇒添加某激素后恢复正常⇒推知相应激素生理功能2.方法示例(1)验证甲状腺激素的功能:①饲喂法:②摘除法和注射法:(2)验证胰岛素的生理功能:[对点落实]6.现有一组对胰岛素不敏感的高血糖小鼠X。
《通过激素的调节》教案2第一篇:《通过激素的调节》教案2《通过激素的调节》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描述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讨论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3、能力方面:运用建构模型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物理模型和图解式概念模型)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促胰液素的发现(2)血糖平衡的调节2、教学难点:血糖平衡的调节三、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能随时发现生命的美丽与神奇,欣赏到生命系统展现出那一幅幅协调稳态的画卷,倾听到生命系统谱写出的那一曲曲和谐优美的旋律。
下面我们一起来赏析几个精彩瞬间。
【音像资料:风鸟、孔雀、角雉的求偶行为】提问:鸟儿们风趣、生动的行为是生命系统通过复杂精巧的调节,指令全身各个器官保持高度协调的结果。
你们认为这复杂而精巧的调节包括哪些类型?生答: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师: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别的调节方式?生答:通过激素的调节。
(性激素的调节)师:大家总结得很好。
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与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都有关。
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激素调节。
(板书)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师提问1:关于激素调节的知识我们在初中已经初步学习过了。
谁还记得什么是激素?生:激素概念:由内分泌腺分泌产生的物质,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
师提问2:我们人体主要有哪些内分泌腺?能分泌哪些激素?请看图。
谁能说出这些腺体的名称?师:这些腺体能分泌各种激素,其中,……(生答).当激素分泌异常时,人体就会出现相应的病症。
师展示CAI: 巨人症、侏儒症、呆小症、地方性甲状腺肿图片生:借助图片回忆相关知识,理解激素对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
巨人症:图中这个人因过分生长,导致身材过高,他患了什么病?病因是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侏儒症:这是沈阳市第51中的郝众同学和他校长的合影。
他身高不足一米,却在今年高考中考了476分,快乐跃入龙门!他和普通人有什么不一样?患有侏儒症!病因是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第2、3节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高考新动向】1、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2、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3、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4、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考纲全景透析】一、激素调节1、发现2、激素调节概念: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
3、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4、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
二、激素调节的实例1、体温调节(1)调节中枢:下丘脑(2)调节途径:①产热: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尤以骨骼肌和肝脏产热为多。
②散热: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舒张,其次还有排气、排尿和排便等。
2、水盐调节(1)调节中枢:下丘脑(2)神经调节途径: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3)体液调节途径: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使其重吸收水→尿量减少。
3、血糖调节(1)血糖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肝糖原分解;脂肪等非糖类物质转化(2)血糖去向: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等(3)激素调节:胰岛素:促进血糖浓度下降胰高血糖素:促进血糖浓度升高4、甲状腺激素的调节(1)甲状腺激素①作用: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
②靶细胞:几乎所有的体细胞。
(2)分泌的调节过程①物质:甲.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乙.促甲状腺激素 ②结构:a.下丘脑 b .垂体 c .甲状腺 ③作用:Ⅰ.促进 Ⅱ.抑制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1、体液调节:激素、CO 2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激素调节是其主要内容。
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1)内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2)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两者常常同时调节生命活动。
【热点难点全析】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实例分析1、血糖平衡的调节(1)胰岛素的作用①促进各组织、细胞对血糖的吸收;②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③促进肝脏、肌肉组织合成糖原;④促进葡萄糖转化为非糖物质;⑤抑制肝糖原的分解;⑥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学案35 通过激素的调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考纲要求 1.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Ⅱ)。
2.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作用(Ⅱ)。
3.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4.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Ⅱ)。
一、激素调节的发现1.促胰液素的发现:(1)假设:在________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的________。
(2)实验稀盐酸+________――→混合研磨获得________――→注入狗静脉中―→促进胰腺分泌________。
(3)实验结论: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除了神经调节,还有________。
2.激素调节:机体由________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
思考 大多数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是一种还是多种?二、激素调节生命活动的实例1.血糖平衡的调节(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2)参与调节的主要激素有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关系1.区别2.联系(1)实例:①人体体温调节:a.产热途径:细胞中______氧化放能。
b.散热途径:____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等。
c.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
②水盐调节:有________和体液调节两种途径,其调节中枢位于______。
(2)关系:①内分泌腺受____________的调节,体液调节可以看作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②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__________,两者常常同时调节生命活动。
探究点一 激素调节实例理解1.完成血糖调节模型,并加以理解:(1)调节方式:______________。
(2)血糖调节过程模型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模型分析与填空:从上图可知,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________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________,这样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就不至于过高。
这样信息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调节。
思维拓展1.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
2.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互为拮抗关系,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互为协同关系。
3.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其他内分泌腺4.反馈分正反馈和负反馈两大类。
(1)正反馈:加强并偏离静息水平,如血液凝固、排尿排便、胎儿分娩、池塘污染后鱼类死亡更加剧污染等(2)负反馈:偏离后纠正回归到静息水平,生物体中更常见,如体温调节、血糖调节等。
探究示例1(2011·泰州联考)下列关于人体血糖调节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血糖浓度只受激素的调节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协同,共同维持血糖稳定C.胰岛素是唯一能降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是唯一能升高血糖的激素D.血糖调节过程中存在着反馈调节机制听课记录:探究点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归纳如下表,请补充完整。
反应速度____、____ 比较____ 反应范围有____性比较____ 作用时间短暂时间比较____联系①大多数内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②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2组织胺等。
探究示例2(2009·山东理综,3)如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主要方式。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反馈调节听课记录:探究点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实例分析1.构建体温调节模型,完成填空:2.完成水盐平衡调节模型,理解其过程。
思维拓展1.寒冷条件下的体温调节是通过调节产热量和散热量来实现的,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其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起到协同作用。
2.炎热环境下的体温调节一般是通过调节散热量来实现的,方式为神经调节。
3.水盐平衡的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4.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
5.下丘脑在机体稳态调节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高。
(2)分泌:分泌抗利尿激素,在外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3)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4)传导:可传导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
探究示例3下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②c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④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同时能合成、释放e激素⑤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④⑤D.③④⑤听课记录:题组一激素调节1.(2011·南京模拟)如图是人体某项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示意图。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图可以表示体液调节或神经调节的过程B.如果细胞1是垂体细胞,细胞2可以表示甲状腺细胞C.如果细胞1是胰岛B细胞,则细胞2只能表示肝细胞D.细胞1的分泌物,只能是蛋白质类物质2.(2011·北京理综,5)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
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1.8%NaCl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
其原理是()A.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B.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C.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D.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3.如图表示甲状腺活动调节的示意图。
对这一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A.甲与乙结构分别表示下丘脑和垂体B.a与b物质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C.乙结构的活动只受甲结构释放激素的调节D.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4.(2011·海南卷,7)关于哺乳动物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A.下丘脑具有内分泌功能B.调节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C.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调节动物体水盐平衡D.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5.下列有关糖代谢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⑤、⑥、⑦等过程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D.②过程可以发生在肌肉、肝脏细胞中题组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6.细胞间和细胞内信息传递过程中,需要受体对信号的识别。
图甲、乙分别表示人体细胞内受体和细胞表面受体的作用机制模式图。
下列有关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细胞膜上的受体、细胞质受体和核受体化学本质均为蛋白质B.雌性激素只能与特定的受体结合,从而使雌性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C.人体内其他激素的作用机制与图甲相似,即通过细胞内受体识别特定的激素D.若图乙表示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方式,其中信号分子为神经递质7.如图表示某人在休息时,单位时间内流经其单位面积皮肤血管内血液的相对流量,在时刻A,室内温度由15℃突升到40℃,在时刻B,室内温度又突降至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多选)()A.在A时刻室内温度变化时,皮肤血管收缩,立毛肌舒张B.在AB段时间内,因外界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所以人体不散热C.在AB段时间内,人体内酶的活性比BC段时间内高D.在BC段时间内,人体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8.(2010·无锡质检)下列是对高温环境中作业的工人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肾小管加强对水分的重吸收B.体内失水过多,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C.皮肤毛细血管舒张,人体散失的热量大于产热量D.大量流汗后,应及时大量饮用矿泉水,以维持身体的水盐平衡9.(2010·金丽衢十二校联考)细胞通讯是细胞间交流信息,对环境作出综合反应的生理活动。
如图甲为两种细胞通讯方式,乙为甲图中括号部位放大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若图中靶细胞1为胰岛B细胞,则靶细胞2一定是肝细胞B.图中结构1的末梢与靶细胞1合称为效应器C.图中⑤的形成与②有关,⑤所在的位置是内环境D.图中靶细胞1题组三综合题10.(2011·安徽卷,30)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受神经和体液因素调节。
请据图回答:(1)某人一次性饮1 000 mL清水,1 h内尿量显著增加,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降低,对相关感受器刺激减弱,导致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减少,其轴突末梢释放的______________,降低了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________,使水重吸收减少。
饮水1 h后,通过图中a所示的____________调节机制,尿量逐渐恢复正常。
(2)在剧烈运动状态下,体内会启动一系列调节机制,其中支配肾上腺髓质的内脏神经兴奋增强,其末梢内______________释放的神经递质与肾上腺髓质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结合,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从而促进________分解,抑制________分泌,引起血糖浓度升高,以满足运动时能量需要。
11.下丘脑在人体生理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请据图回答问题(甲、乙、丙、丁为人体内某种结构或细胞,A、B、C、D为激素)。
(1)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时,图中激素A________(填名称)在血液中的含量明显升高。
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同时激素D________(填名称)分泌也增多,并且骨胳肌产生不自主战栗。
引起骨胳肌战栗的神经传导途径为:________→传入神经→______________→传出神经→骨骼肌。
(2)当人体内的血糖浓度降低时,丁可以直接感知血糖浓度的变化,也可以接受下丘脑的控制,通过有关神经作用使分泌的________(填激素名称)增多;同时激素D也增多。
上述过程从反射类型看属于________反射。
(3)下丘脑除参与图中的调节过程外,还能分泌__________________(填激素名称)由甲释放到血液中,调节人体内水盐的平衡。
(4)如果血液中物质A的含量过高,会抑制下丘脑和甲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作用称为________。
学案35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课前准备区一、1.(1)盐酸促胰液素(2)小肠黏膜提取液胰液(3)激素调节 2.内分泌思考多种。
二、1.(1)肝糖原脂肪0.8~1.2糖原(2)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甲状腺甲状腺三、1.反射弧体液较缓慢较广泛短暂2.(1)①有机物汗液下丘脑②神经调节下丘脑(2)①中枢神经系统②发育和功能课堂活动区探究点一1.(1)神经—体液调节(2)B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体液调节神经调节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抑制减少反馈探究示例1D[人体血糖浓度受激素与神经共同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