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128.00 KB
- 文档页数:11
哈尔滨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一下·吉安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下网络平台上的影视剧播放量有多少水分?据《光明日报》日前报道,2017年全年有12部影视剧的点击量破百亿,其中最高的一部影视作品年内播放量甚至达457.9亿次。
点击量中含有多少水分,可想而知。
平心而论,播放量造假的现象________。
道理很简单,只要目前影视圈仍然固守着“收视率是评价标准”的模式,各家平台不可能也不愿意放弃对播放量的作假。
此外,广告主是否选择投放广告,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影视剧的曝光量大和影响力强。
一部播放量为1亿的影视剧和一部播放量为100亿的影视剧,谁会更受广告商的青睐?答案是________的。
然而,掺杂着大量水分的播放量,()。
首先,商家为了争夺客源和虚假的关注度,不得不开始疯狂地造假。
其次,由于高点击量的影视剧往往和自带高流量的偶像明星捆绑在一起。
于是乎,比拼自家偶像的流量,又成为不少粉丝所谓的必修课。
长期以来,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粉丝们相互攻击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极端粉丝甚至使出恶意刷屏、刷榜等________的手段。
可想而知,________,影视剧的播放量与剧集的内容质量的联系将会越来越薄弱,直接受害者,将是广大观众和真正心怀艺术追求的创作者。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习以为常不言而喻令人发指长此以往B . 不足为奇一目了然令人发指日积月累C . 不足为奇不言而喻令人咋舌长此以往D . 习以为常一目了然令人咋舌日积月累(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广告主选择投放广告,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影视剧是否有曝光量和影响力。
B . 广告主是否选择投放广告,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影视剧的曝光量和影响力。
哈尔滨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这些方格绿网在切割直线道路后,增强了空间的进深感,与中国传统园林的障景法殊途同归。
B . 这种说法虽然太极端,但绝不是骇人听闻,人类至今安全的原因之一,就是它的奥秘还不为人所知。
C . 为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各大商场纷纷举行促销活动。
看到价格比平时降了四到五成多的名牌服装,许多顾客慷慨解囊,大量抢购。
D . 美术家和掐丝工人的合作,使景泰蓝器物推陈出新,博得多方面人士的喜爱。
2. (2分)下面四种不同的表达语,通顺、得体的一项是()A . (申请报告)我校设备简陋,教室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望拨款修整。
B . (广播稿)据悉,此次义演所筹之捐款将会在最近转送到黔江地区的希望小学。
C . (班会课)王老师对全班学生说:“同学们,别忘了,我们是学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D . (自荐信)虽然我只有本科学历,但绝对名副其实,恳请学校领导唯才是用。
3. (2分) (2019高二下·安徽会考)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随着网上交易的增多,使消费者在网上留下的数据资产越来越多。
B . 港珠澳大桥的正式通车,将有利于加快大湾区城市一体化的进程。
C . 三千多年来,汉字经历了三次大的危机和困境的瓦解,很了不起。
D . 中国女排能否成功逆转,与郎平教练高水平的临场指导密切相关。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4. (6分) (2020高三上·宝鸡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化需要创造,创造文化并做出卓越贡献的人,是我们最为景仰的文化名人;而文化的载体是作品,尤其是传诵不衰的不朽名篇。
翻开中国思想史、文学史等,无论是战国时的诸子百家、魏晋玄学、宋明理学,还是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有一连串永不忘怀的文化名人和光耀夺目的名篇巨著。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2017高三上·鞍山模拟)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斯人已逝,唯风骨与精神长存。
连日来,社会各界深切缅怀为这方热土作出贡献的少萍书记,异口同声地用“夙夜在公,殚精竭虑”这八个字总结她的一生。
②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这一生物考点在考试中每每处于首当其冲的位置,大家务必重视。
③最令我敬佩的是汪曾祺老人的人品,他胸无城府,朴实无华,心灵如蓝天一样透明,在那个功利浮躁的年代里,这种说真话、做真人的品质实在是难能可贵。
④近日林丹当仁不让地成为各地娱乐八卦的头条,不少球迷希望他承担责任,重新出发;也有很多网民认为“超级丹”形象不可能恢复。
⑤抗战期间,约有400万华侨为祖国捐款,平日里以贩卖瓜子、花生为生的郑朝炯、钟彩合夫妻也加入到赈灾行列。
他们毁家纾难,义薄云天的行为轰动了整个华侨界。
⑥财经频道经过近两个月的策划,启动了系列报道活动。
编辑、记者和主持人兵分六路,深入基层,农村学校、瓜田李下和集贸市场随处可见他们的身影。
A . ②③⑥B . ①③⑤C . ①④⑤D . ②④⑥2. (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结”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 ___ 。
__ _,___ _, ___ _。
__ __。
__ __,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绳结来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②当时的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③“中国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④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手工编制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⑤此外,绳结还被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⑥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因而在人们的心目中很神圣A . ③②④⑥⑤①B . ③①②⑤⑥④C . ④①③②⑤⑥D . ④③②⑥①⑤3. (2分)(2016·徐州模拟) 阅读下面表格,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平均每天花在数字媒介阅读上的时间A . 学历越高,数字媒介阅读时间越长。
【题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
(张载)②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袁枚)③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
(鲁迅)④生活的最佳状态是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
(木心)⑤信仰是个鸟儿,黎明还是黝黑时,就触着曙光而讴歌了。
(泰戈尔)⑥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都要保持一颗好奇心。
(霍金)古今中外文化宝库的经典名句浩如烟海,直指人心,启迪智慧,发人深省。
读了上面六句名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答案】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第一次读到袁枚的这句诗,心中便涌出深深的感动,作文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智库|专题]。
苔,是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尽管如此,他也会像其他的植物一样生长。
它的花虽然小,也不好看,但它还是要向牡丹那样开放。
同样拥有脚下的一寸土地,同样拥有头上的一片蓝天。
我是个普通的学生,各方面都不突出,在学校里默默地存在着。
每天上学到校放学回家重复着这样的日子。
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没有学好,到了高中知识一下变得又多又难,所以学习起来很吃力,成绩自然越来越差,如何努力成绩都不理想,学习兴趣和信心越来越小。
就像一句名言说得那样:第一粒纽扣没扣准,整件衣服的纽扣就无法扣好。
于是整天和伙伴疯玩,时间久了,也渐渐感到空虚,浑浑噩噩,很茫然,家人是期盼又无奈。
终于有一天,偶然间看到小时候的画作,儿时在纸上沙沙作画的画面,依稀又浮现在眼前,看着那歪歪扭扭的动物画,我不禁笑了起来。
于是我走进了美术课堂。
我拿出水粉,水粉笔,调色板,小桶等工具,画起我最钟爱的漫画和小动物们,一会儿就把不快乐的事情抛到了九霄云外。
因为自己的底子薄,起初的时候画的一般了,但自己也是爱好画画,感觉也不比别人差在哪里,经过老师的点拨,自己的画大有进步。
而且自己画画干净,不像别人总用橡皮擦啊擦的,反正自己画画很少用到橡皮,老师还总表扬自己。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 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欧洲杯决赛场上,随着葡萄牙前锋埃德尔在加时赛第109分钟的一脚劲射破门。
整个球场顿时沸腾起来,葡萄牙球迷热情的欢呼声、叫喊声不绝如缕....。
②在台湾问题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站在正义的立场,为中国发声,他们的危言危行....,受到中国人民的一致好评。
③他初出茅庐的时候,常常被对手的奚落及小动作激怒,但现在他对此已经敬谢不敏....,在足球场上从容不迫,一次次将足球送入对方的球门。
④今年以来,钢铁等原材料价格涨势凶猛,对本来利润率就不高的电子信息企业造成较大影响,首.当其冲...的是家电行业。
⑤刘秀在位时,西域诸国主动要求“内附”,希望东汉政权出兵西域,否则他们只能被迫投靠匈奴了,但刘秀面对左支右绌....开疆拓土的机会不为所动。
⑥中国海军在南海举行的军演,展示出新时期中国军人保家卫国的勇气和决心,即使马革裹尸....,也要捍卫主权。
A. ①②⑥B. ①③⑤C. ②④⑤D. ③④⑥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我国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农村地区相对匮乏,很多患者去城市医院就医,致使城市大医院人满为患,提高了医疗费用和患者负担。
B. 在消费升级以及互联网融合发展的趋势下,旅游业正拉动经济增长、带动行业转型升级、实现创业创新的“强劲引擎”,未来旅游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第I卷阅读题―、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纣,建立了周王朝。
两年后,武王去世,周公摄政。
周公分析了殷代列王的为政之道,得出了殷亡于“失德”的结论。
鉴于此,他提出了施行“德政”的政治纲领。
而要保证“德政”的实施,首先是要建立一套全新的政治制度,其次是要为统治者制订一套系统的行为规范。
二者可以统称为“礼”。
这是一场比武王克商意义还要重大的革命。
风俗的转换要比政权的转换困难得多,也复杂得多。
如何移风易俗?儒家认为,应该“因俗制礼”,即尽可能利用既有风俗内在的合理部分,再加整理、提高,注入新的精神,如此方可使人民喜闻乐见,被其所化。
因此,《周礼》中的大司徒官政之法有几条很重要的原则:一是辨别五种不同地形生长的人和物,全国的土地可以大体分为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五类,其物产及居民的体质特征也各不相同,这是为政者首先要分辨的;二是根据地形生长物特点形成的人民习惯施行教化,辩明上述五类地区,目的在于摸清各自的风俗,然后才可以藉此而施以教化礼仪;三是要沿袭当地原有的宫室、族葬、衣服等六类旧俗,使人民安于其居。
以此为基础,再在乡、州、党、族、闾、比等每一级行政区内设置庠、序等教育机构,把儒家的理想和伦理道德化解在各种礼仪之中,如冠礼、婚礼、士相见礼、乡饮酒礼、乡射礼等等,使人们在喜闻乐见的仪式中,接受礼的熏陶。
人是从动物进化来的,在人的身上不可避免地会残留着动物的习性。
人类要进步,就必须自觉地剔除违背文明的动物习性,这就需要礼。
《礼记·曲礼》云:“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令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从这一点出发,就要求人们将带有动物性的风俗向文明时代的礼靠拢。
比如到西周时,尽管一夫一妻制已经确立,但原始时代以女子为中心、婚姻关系不稳固的对偶婚的残余依然存在。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18年下学期高二年级语文学科期中考试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当今的艺术仿佛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
戏曲舞台上眼花缭乱的灯光照射,3D电影院里上下左右晃动的座椅,魔术师利用各种光学仪器制造观众的视觉误差,摄影师借助计算机将一张平庸的面容修饰得貌若天仙……总之,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到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
然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技术到底赋予了艺术什么?关于世界,关于历史,关于神秘莫测的人心——技术增添了哪些发现?在许多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我们不难看到技术崇拜正在形成。
②技术是艺术生产的组成部分,艺术的创作与传播从来没有离开技术的支持。
但即便如此,技术也从未扮演过艺术的主人。
《史记》《窦娥冤》《红楼梦》……这些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的思想光芒与艺术魅力,而不是因为书写于竹简,上演于舞台,或者印刷在书本里。
然而,在现代社会,技术的日新月异造就了人们对技术的盲目崇拜,以至于许多人没有察觉艺术生产正在出现一个颠倒:许多时候,技术植入艺术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工业社会的技术消费,而不是艺术演变的内在冲动。
换言之,这时的技术无形中晋升为领跑者,艺术更像是技术发明力图开拓的市场。
③中国艺术的“简约”传统隐含了对于“炫技”的不屑。
古代思想家认为,繁杂的技术具有炫目的迷惑性,目迷五色可能干扰人们对于“道”的持续注视。
他们众口一词地告诫“文胜质”可能导致的危险,这是古代思想家的人文情怀。
当然,这并非号召艺术拒绝技术,而是敦促文化生产审慎地考虑技术的意义:如果不存在震撼人心的主题,繁杂的技术只能沦为虚有其表的形式。
④这种虚有其表的形式在当下并不少见,光怪陆离的外观往往掩盖了内容的苍白。
譬如众多文艺晚会和其他娱乐节目。
大额资金慷慨赞助,大牌演员频频现身,大众传媒提供各种空间……形形色色的文艺晚会如此密集,以至于人们不得不怀疑:这个社会真的需要那么多奢华呈现吗?除了晚会还是晚会,如此贫乏的文化想象通常预示了主题的贫乏——这种贫乏多半与技术制造的华丽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英语试题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20分钟第I卷(三部分共105分)第一部分:听力理解(共两节,满分2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does the man like about the play?A. The story.B. The ending.C. The actor.2 . Which place are the speakers trying to find?A. A hotelB. A bankC. A restaurant.3. At what time will the two speakers meet?A. 5:20B. 5:10C. 5:404. What will the man do?A. Change the planB. Wait for a phone callC. Sort things out5.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do?A. See a film with the man.B. Offer the man some help.C. Listen to some great music.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 分,满分1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ere is Ban?A. In the kitchen.B. At school.C. In the park.7. What will the children do in the afternoon?A. Help set the tableB. Have a partyC. Do their homework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黑龙江省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下列各组词划线字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 . 踹水揣测湍急惴惴不安B . 祈祷宫绦韬略叨陪鲤对C . 庇佑孤僻精辟筚路蓝缕D . 矫首角逐皎洁咬文嚼字2. (2分)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 力能扛(káng)鼎果脯(fǔ)量(liàng)体裁衣悭(qiān)吝B . 芟(shān)夷大难沏(qī)茶拾(shí)级而上埋(mán)怨C . 荷(hè)枪实弹犒(kào)劳韦(wéi)编三绝症(zhēng)结D . 牵强(qiǎng)附会分娩(miǎn)宵衣旰(gàn)食盘桓(yuán)3. (2分)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衰鬓舟辑修葺弃如敝屐B . 暝想戎马寂寥宵衣旰食C . 澹泊皓腕潦缩旌麾南指D . 缛暑乌骓剽掠斩将骞旗4.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古人云“万变不离其中”,透过欧洲杯弥漫的硝烟,我们可以看到各支球队求新求变、革故鼎新的决心和勇气,更看到它们恪守传统、振奋进取的意志和品质。
B . 这篇文章描写的当年爆发的革命情景的文字十分出彩,革命者面临的困境可谓层见叠出,但是凭借他们的坚忍不拔和无所畏惧的精神,渡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
C . 交朋结友需要真心真情,像冯小刚一样非诚勿扰,以“诚”相待;像潘石屹一样吵而不散,以“知”相和;像王刚一样既往不究,以“度”相处。
D . 中国古典文学之中,失意文人的自我慰藉常常是寄情田园,放浪山水,甚至青灯古佛,六根清静,“独善其身”的出世姿态可视为特殊的反讽。
5. (2分)下列一组句子选词填空完全正确的是()①“刚才,四老爷和谁生气呢?”我问。
“还不是和祥林嫂?”那短工(a.简洁b.直捷c.直接d.简捷)的说。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当今的艺术仿佛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
戏曲舞台上眼花缭乱的灯光照射,3D电影院里上下左右晃动的座椅,魔术师利用各种光学仪器制造观众的视觉误差,摄影师借助计算机将一张平庸的面容修饰得貌若天仙……总之,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到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
然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技术到底赋予了艺术什么?关于世界,关于历史,关于神秘莫测的人心——技术增添了哪些发现?在许多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我们不难看到技术崇拜正在形成。
②技术是艺术生产的组成部分,艺术的创作与传播从来没有离开技术的支持。
但即便如此,技术也从未扮演过艺术的主人。
《史记》《窦娥冤》《红楼梦》……这些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的思想光芒与艺术魅力,而不是因为书写于竹简,上演于舞台,或者印刷在书本里。
然而,在现代社会,技术的日新月异造就了人们对技术的盲目崇拜,以至于许多人没有察觉艺术生产正在出现一个颠倒:许多时候,技术植入艺术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工业社会的技术消费,而不是艺术演变的内在冲动。
换言之,这时的技术无形中晋升为领跑者,艺术更像是技术发明力图开拓的市场。
③中国艺术的“简约”传统隐含了对于“炫技”的不屑。
古代思想家认为,繁杂的技术具有炫目的迷惑性,目迷五色可能干扰人们对于“道”的持续注视。
他们众口一词地告诫“文胜质”可能导致的危险,这是古代思想家的人文情怀。
当然,这并非号召艺术拒绝技术,而是敦促文化生产审慎地考虑技术的意义:如果不存在震撼人心的主题,繁杂的技术只能沦为虚有其表的形式。
④这种虚有其表的形式在当下并不少见,光怪陆离的外观往往掩盖了内容的苍白。
譬如众多文艺晚会和其他娱乐节目。
大额资金慷慨赞助,大牌演员频频现身,大众传媒提供各种空间……形形色色的文艺晚会如此密集,以至于人们不得不怀疑:这个社会真的需要那么多奢华呈现吗?除了晚会还是晚会,如此贫乏的文化想象通常预示了主题的贫乏——这种贫乏多半与技术制造的华丽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哈师大青冈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学初考试高二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丝绸之路与中西方文明交流刘敏岳亮在文明初起的时代,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星光熠熠,照亮了各处的夜空。
一边天生仲尼,万古长夜将尽;一边柏拉图走出洞穴,迎接明媚的阳光。
虽然两个大陆中间的广漠横无际涯,峻岭层峦叠嶂,但声声驼铃却串起了东西文明汇聚、世界民族交融的动人故事,一卷卷绮丽的丝绸渲染了沿途壮美的风景。
这条沟通中西、美丽而又沧桑的文明纽带就是丝绸之路。
作为古代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一条实际通道,丝绸之路有着多条路线和悠久的历史。
春秋战国之际,随着古代游牧民族的脚步,东西方之间贸易往来已经开始,其路线被称为“草原之路”。
这就是丝路的前身。
草原之路,从黄河中游,北上经蒙古草原,越阿尔泰山脉进入哈萨克草原;再经里海北岸、黑海北岸直达多瑙河流域。
正是通过这条道路,当时为中国所独有的丝绸进入西方世界。
到两汉时期,张骞受命西进通使西域,正式宣告了陆上丝路主干道的形成。
及至唐代社会的繁荣,先进的文明,开放的文化,吸引了世界各国来华贸易,陆上丝路弦歌不绝,海上丝路也逐渐建立起来。
丝绸之路是一条鲜活的道路,它不仅加强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还加强了彼此间的思想文化交流。
隋唐时期,中国与波斯一直保持着非常友好的关系,双方使者不断,相互之间的文化交流丰富多彩,不论是作为波斯物质文化代表的金银器,还是作为精神文化的景教、摩尼教,都从波斯传入了中国,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同时,撒马尔罕壁画上手捧丝绢的唐朝使者,波斯、阿拉伯文献对中国物产、工艺传入的记录,以及大量瓷器、丝织品的考古发现,都说明了中国文化向西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事实上,古代中西之间的交流,不论是丝绸、玉器、香料、陶瓷、珍禽等物质层面的物品,还是佛教、景教、伊斯兰教、儒家思想、道教等思想层面的结晶,都是通过这条东西交往的道路双方交流的。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20高三上·广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英国《卫报》发表了物理学家霍金的看法:“对于我来说,最值得担忧的问题是,现在比人类历史上其他任何时候都要危险。
我们面临糟糕的环境挑战——气候变化、食品危机,物种灭绝、流行病等,()。
我们发展的技术______了自己的家园,但目前还没有发展出逃离地球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要保护它。
”霍金表示,远离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希望,人类呆在地球上的日子已屈指可数,霍金还曾经警告称,“地球上的生命因一场灾难而灭绝的风险正______,比如一场突如其来的核战争、一种基因工程病毒或其他危险,我认为,如果不能进入太空,人类将没有未来。
”我们知道,自从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结束后,人类已经有50多年未离开地球踏上另一个星球的土地。
有人说,这是因为人类的科技水平还不够,以目前的航天技术完成这种壮举可谓______。
确实,现在的航空科技水平,要完成星际水平的大规模航行,就连当今的超级大国美国也无法完成,目前的空间技术也无法______人类能在微重力的情况下长期生存。
如果当下的人类想逃离地球,重现人类作为世界领袖的荣光,就必须回顾我们的过去,从历史中寻找未来的答案。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所有这些都在提醒我们,人类在我们的发展史上正处于最危险的时刻。
B . 我们正处于最危险的时刻。
在人类发展史上,所有这些都在提醒我们。
C . 我们正处于人类发展史上最危险的时刻,所有这些都在提醒我们。
D . 所有这些都在提醒我们,我们正处于人类发展史上最危险的时刻。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摧残与日俱增劳师动众保障B . 摧毁与日俱增劳民伤财保证C . 摧残突飞猛进劳师动众保证D . 摧毁突飞猛进劳民伤财保障(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以现在的航空科技水平,要发展星际水平的大规模航行,就连当今的超级大国美国也无法完成B . 现在的航空科技水平,要实现星际水平的大规模航行,就连当今的超级大国美国也无法完成C . 以现在的航空科技水平,要进行星际水平的大规模航行,就连当今的超级大国美国也无法完成D . 现在的航空科技水平,要开展星际水平的大规模航行,就连当今的超级大国美国也无法完成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2017·宁城模拟) 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哈尔滨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5分)1. (6分)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题.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
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
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
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
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
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
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
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
这样,文本与接受仍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18年下学期高二年级语文学科期中考试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当今的艺术仿佛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
戏曲舞台上眼花缭乱的灯光照射,3D电影院里上下左右晃动的座椅,魔术师利用各种光学仪器制造观众的视觉误差,摄影师借助计算机将一张平庸的面容修饰得貌若天仙……总之,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到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
然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技术到底赋予了艺术什么?关于世界,关于历史,关于神秘莫测的人心——技术增添了哪些发现?在许多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我们不难看到技术崇拜正在形成。
②技术是艺术生产的组成部分,艺术的创作与传播从来没有离开技术的支持。
但即便如此,技术也从未扮演过艺术的主人。
《史记》《窦娥冤》《红楼梦》……这些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的思想光芒与艺术魅力,而不是因为书写于竹简,上演于舞台,或者印刷在书本里。
然而,在现代社会,技术的日新月异造就了人们对技术的盲目崇拜,以至于许多人没有察觉艺术生产正在出现一个颠倒:许多时候,技术植入艺术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工业社会的技术消费,而不是艺术演变的内在冲动。
换言之,这时的技术无形中晋升为领跑者,艺术更像是技术发明力图开拓的市场。
③中国艺术的“简约”传统隐含了对于“炫技”的不屑。
古代思想家认为,繁杂的技术具有炫目的迷惑性,目迷五色可能干扰人们对于“道”的持续注视。
他们众口一词地告诫“文胜质”可能导致的危险,这是古代思想家的人文情怀。
当然,这并非号召艺术拒绝技术,而是敦促文化生产审慎地考虑技术的意义:如果不存在震撼人心的主题,繁杂的技术只能沦为虚有其表的形式。
④这种虚有其表的形式在当下并不少见,光怪陆离的外观往往掩盖了内容的苍白。
譬如众多文艺晚会和其他娱乐节目。
大额资金慷慨赞助,大牌演员频频现身,大众传媒提供各种空间……形形色色的文艺晚会如此密集,以至于人们不得不怀疑:这个社会真的需要那么多奢华呈现吗?除了晚会还是晚会,如此贫乏的文化想象通常预示了主题的贫乏——这种贫乏多半与技术制造的华丽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哈尔滨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运用 (共10题;共69分)1. (6分) (2018高三上·河北模拟) 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他引用的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A . 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中专,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多珍重啊!”B . 同学刘欣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C . 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正遇上阴天,他望着天空漂浮的密密挨挨的云彩情不自禁地说道:“今天的天气,真可谓‘也无风雨也无晴’啊!”D . 李明的同桌张海学习非常刻苦,李明在班会上表扬张海说:“张同学这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2. (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西美学比较彭吉象人类都在追求真善美,但是,中国的美学和中国的艺术更多地追求美和善的统一,更加强调艺术的伦理价值;而西方的美学和西方的艺术更多地追求美和真的统一,更加强调艺术的认识价值。
正因为如此,两种艺术表现形式具有很大的不同。
以西方话剧和中国戏曲中的悲剧为例,西方的悲剧可以说是彻底的悲剧,一悲到底,如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到最后差不多台上所有的主要人物都死了。
中国的戏曲不是没有悲剧,但它一定要有一个光明的结局,或者称为大团圆的结局,一定要让“善”战胜“恶”,这就是中国文化强调的美与善的统一。
中国传统美学强调的是表现、抒情、言志,而西方美学强调的是再现、模仿、写实。
这是一个很大的不同。
中国的艺术注重表现艺术家的情感。
如中国绘画更多地强调表现,不注重焦点透视,而是注重散点透视;西方绘画却强调再现、模仿和写实,非常注重焦点透视。
为什么会这样?区别的原因在哪里呢?我觉得除了两种文化不同以外,还有一个就是两种文学的源头不一样。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 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连通西安和成都的西成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以来,旅客发送量节节攀升,开通首月共发道旅客达93万人次,致使靠高铁车票洛阳纸贵....。
②无论正史还是野史,甚至武侠小说,他都浏览涉猎,有的还进行精读。
博学多闻让他的课堂自然而然地生动起来,说起历史故事如数家珍....。
③学者宋恪震的《唐宋词名篇精赏》是近年新成果的结晶,与他的《唐诗名篇精赏》适巧成为配套,可谓珠联壁合....的姊妹篇。
④他的笔下有历史,有中国哲学的智慧,他谈论的是历史上的人与事,但常常枝蔓开去,或联想,或抒情,或状物,天马行空....。
⑤邵飘萍先生不畏国民党言论钳制,在报纸上连篇累牍....地发表了许多揭露黑幕、针砭时弊的新闻和社评,显示出国人的勇气和操守。
⑥这部抗战题材的电影表达了对抗日英雄的敬仰,充满了正能量,以喜剧的形式带领观众回忆抗战年代的蹉跎岁月....,提醒观众不忘历史。
A. ①③④ B. ①⑤⑥ C. ②③⑥ D. ②④⑤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北京市燃气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去年未发生重大燃气事故,与市民的公共安全意识和燃气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关。
B. 住建部公布了2016年违规销售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名单,要求各地严格执行调整房地产价格,充分考虑社会承受能力。
C. 新课程力求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重视学生的数学实践为出发点,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
D. 天津航天邮局近日正式成立,将通过开展函件寄递、航天邮票销售等业务,为社会公众提供以航天为主题的邮政服务。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各位老师对教育所发表的管见让我受益匪浅,我也谈点自己的粗浅看法,请大家指正。
B. 我和朋友相约去看香山红叶,朋友临时有事失陪,他连声向我说:“非常抱歉,请见谅!”C. 在开封名家书画展上,某书法名家将作品赠予主持人,说:“拙笔一幅,敬请惠存。
”D. 为使邻里关系和谐融洽,看到谁家有困难,我都会鼎力相助,我深信远亲不如近邻。
第II 卷(非选择题)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
①当今的艺术仿佛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
戏曲舞台上眼花缭乱的灯光照射,3D 电影院里上下左右晃动的座椅,魔术师利用各种光学仪器制造观众的视觉误差,摄影师借助计算机将一张平庸的面容修饰得貌若天仙……总之,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到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
然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技术到底赋予了艺术什么?关于世界,关于历史,关于神秘莫测的人心——技术增添了哪些发现?在许多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我们不难看到技术崇拜正在形成。
②技术是艺术生产的组成部分,艺术的创作与传播从来没有离开技术的支持。
但即便如此,技术也从未扮演过艺术的主人。
《史记》、《窦娥冤》、《红楼梦》……这些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的思想光芒与艺术魅力,而不是因为书写于竹简,上演于舞台,或者印刷在书本里。
然而,在现代社会,技术的日新月异造就了人们对技术的盲目崇拜,以至于许多人没有察觉艺术生产正在出现一个颠倒:许多时候,技术植入艺术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工业社会的技术消费,而不是艺术演变的内在冲动。
换言之,这时的技术无形中晋升为领跑者,艺术更像是技术发明力图开拓的市场。
③中国艺术的“简约”传统隐含了对于“炫技”的不屑。
古代思想家认为,繁杂的技术具有炫目的迷惑性,目迷五色可能干扰人们对于“道”的持续注视。
他们众口一词地告诫“文胜质”可能导致的危险,这是古代思想家的人文情怀。
当然,这并非号召艺术拒绝技术,而是敦促文化生产审慎地考虑技术的意义:如果不存在震撼人心的主题,繁杂的技术只能沦为虚有其表的形式。
④这种虚有其表的形式在当下并不少见,光怪陆离的外观往往掩盖了内容的苍白。
譬如众多文艺晚会和其他娱乐节目。
大额紫荆慷慨赞助,大牌演员频频现身,大众传媒提供各种空间……形形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色色的文艺晚会如此密集,以至于人们不得不怀疑:这个社会真的需要那么多奢华呈现吗?除了玩会还是晚会,如此贫乏的文化想象通常预示了主题的贫乏——这种贫乏多半与技术制造的华丽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此时的技术业已游离了艺术的初衷,众多的娱乐节目——而不是艺术——充当了技术的受惠者。
⑤技术是一个中性的东西,是一种工具,关键在于怎么使用。
对于技术的盲目崇拜无异于对于工具的盲目崇拜,这种崇拜的实质,是重技而轻道,重物而轻人。
如果任由其泛滥,容易遮蔽掉技术背后真正关键的东西——使用技术的人的作用与良知。
前一段诸多社会事件引起舆论大哗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将这些社会事件与技术联系起来。
从瘦肉精饲料、三聚氰胺奶粉、毒胶囊的制作到利用电话、互联网精心设计的钱财欺诈,舆论同声谴责的是无量企业、利欲熏心的商家、心狠手辣的骗子以及失职的监管机构,而技术研发者的责任似乎被轻轻放过,人们没有看到参与这些社会事件的技术人员出面道歉,这个环节成为盲点因而遭到遗忘——文化领域的事情也似乎常常如此。
社会的进步、文化的繁荣,需要让技术与道德的关系重回人们的视野之中,如此我们方可避免陷入技术盲目崇拜的陷阱与误区。
(选自《新华文摘》2013年第23期,有删改)4.下列关于“技术崇拜”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从现象看,技术崇拜就是大型文艺晚会中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和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等诸多技术手段的过度应用。
B. 从原因看,技术崇拜过分强调日新月异的现代技术对艺术创作和传播的作用,许多时候源于艺术生产中的技术消费。
C. 从结果看,技术崇拜所形成的华丽风格,弥补了娱乐节目艺术主题的不足,从而让娱乐节目成为技术使用的受惠者。
D. 从实质看,技术崇拜无异于工具崇拜,重技而轻道,重物而轻人,忽视了艺术演变的内在冲动在艺术生产中的作用。
5.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①段针对当前许多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技术应用贪大求奢的现象,对技术的作用进行了反思和追问,明确指出艺术领域中技术崇拜正在形成,自然引出本文话题。
B. ②段先明确艺术和技术的关系,借着分析文学作品成文经典的原因,指出在现代社会艺术和技术本末倒置;③段联系中国艺术传统,进一步阐述艺术和技术的关系。
C. ④段与②③两段形成递进关系,先指出光怪陆离的外观往往掩盖了内容的苍白,接着通过一些娱乐现象表明由技术主打的娱乐节目主题贫乏,技术游离了艺术的初衷。
D. ⑤段首先指出技术的工具性,然后联系社会现象,揭示技术使用人员的作用和良知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从而得出重新审视技术和道德关系的结论,与①段相照应。
6.下列对原文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 艺术生产从来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如果艺术作品不存在震撼人心的主题,那么炫目的技术就只能是虚有其表的形式。
B. 古代思想家反对“文胜质”,认为繁杂的技术具有炫目的迷惑性,“炫技”势必干扰人们对于“道”的持续关注。
C. 技术是艺术生产的组成部分,艺术是技术发明力图开拓的市场,因而从事文化生产应该审慎地考虑技术使用的意义。
D. 如果让技术和道德的关系重回人们的视野,就能避免陷入技术盲目崇拜的误区,就能实现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纸上故乡邓琴故乡给了我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它常常在梦中打探故乡的消息。
我的家乡在千里之外的赣南,它的每一寸肌肤都浸润在红色文化里,在淡淡茶香中,在田间地头悠悠的歌声里。
它是贫穷的,但它又是富硕的。
它没有飞驰的动车,没有轰鸣的机器,有的是叮咚的流水、黛色的群山。
且不说章江水日夜川流不息、润泽万物;也不说成片的稻田如一张巨大的地毯静卧天地间,恩惠万家;就说梅岭那漫山遍野、傲立寒冬的梅花盛景,已是天下一绝。
离家多年,到过很多地方,心中始终挥之不去的是家乡的景象。
在秋收的季节里,打谷机工作的声音,一声一声鼓动我的耳膜,提醒着我曾是故乡的孩子。
内心深处的一丝不安也被催生出来,那就是当年因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而离开了家乡。
如今,我虽然站立在了外面的缤纷世界里,但我奋斗的每一个脚印,享受的每一份安逸,却都被打上了“外乡人”的烙印。
我对故乡的情感,只能在诗人的诗歌里、乡土作家的文字里寻找慰藉,只能寄托在自己尚不成熟的文字中。
那些遥远的记忆,飘过了我最不懂乡愁的年华,飘过了故乡的山头,飘进了书页里,却厚重得让我无法高言阔谈。
儿时最熟悉的影像,莫过于茶山。
一到春天,漫山遍野的茶树抽出新叶,新叶从老叶中间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好奇地张望这个美丽的地方。
只有我们那群孩子才知道,这个美丽的地方究竟有多么贫穷。
一到周末,我们就跑茶场,学着大人的样子采茶叶,茶叶一毛钱一斤,动作快的一天能摘个四十斤。
四块钱在当时,可是一笔巨大的收入。
在那贫穷的岁月里,茶山无疑给我们苍白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而农人与生俱来的勤俭生活态度,也开始渗透到我们的思想里了。
故乡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影响。
这也是我们不管走到哪里,都放不下故乡的原因。
我想,穷尽我一生都无法忘记那些年在田地里干活的场景。
小时候,一家子在稻田里收稻谷;长大了,一个人去拔秧苗,拔花生,拿着书在晒谷场上守谷子。
在那不谙世事的年华里,那样的日子其实苦不堪言。
现在,我深深地感激那些劳累而辛勤的岁月,感谢那片土地,是它们给了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如果说今天的我,有那么一丝不怕苦的精神,能够宽容待人,懂得珍惜,都要感谢那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