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栽培学
- 格式:doc
- 大小:77.00 KB
- 文档页数:18
园林树木栽培学(12)去蘖(除萌)是除去植株基部附近的根蘖(萌条)或砧木上萌蘖条的措施。
它可使养分集中供应植株,改善生长发育状况,萌蘖性强的树种常使根颈处发出许多萌蘖条,致使主干不明显,生长势受到消弱。
(13)断根是将植株的根系在一定范围内切断的措施,本法有抑制树冠生长过旺的特效,断根后可刺激发生新须根,所以有利于移植成活,因此,在珍贵苗木出圃前或进行大树移植前,均常应用断根措施四、修剪技术(一)剪口和剪口芽的处理1、剪口方式(剪口状态)剪口与芽的方向相反,斜面缓倾,其上端略高于芽0.5厘米。
剪口面小易愈合,又利于养分、水分对芽的供应。
2、剪口芽的方向应与将来延长枝的生长方向一致。
(1)主干延长枝留直立芽并要同上年的剪口芽相对。
如此才可以保证延长枝的生长不会偏离主轴(2)侧方斜生主枝为幼树扩大树冠,剪口芽应选留外侧或向树冠空疏处生长的方向,如果主枝角度过大,生长势弱,则剪口芽应留上芽,则可向上生长,从而增强枝势,维护枝间长势平衡。
(3)小侧枝芽的位置对冠形影响不大(二)大枝锯除法1、截口位置错误的截口位置:①切口紧贴树干;②留桩切口。
正确的截口位置:切口稍凸成馒头状。
即截口贴近树干但不超过侧枝基部的树皮隆脊部分与枝基部的环痕。
2、操作方法①先锯下再锯上,上锯口稍超前下锯口。
以保证不劈不裂。
;②用利刃削平伤口,伤口平滑,有利于愈合,;③保护伤口。
涂上护伤剂以免病虫害侵害和水分蒸腾,先用2%的硫酸铜溶液消毒,然后涂保护剂。
保护可以用接腊、白涂剂或油漆。
大枝需采用三步锯截法。
第三节各种园林用途树木的修剪整形一、行道树的修剪理解行道树修剪应考虑的因素和主要造型。
二、庭荫树的修剪了解庭荫树的修剪要求和修剪技术。
三、松柏类的修剪了解松柏类的修剪技术要求。
四、灌木类的修剪理解观花类、观枝类、观果类、观形类等灌木的修剪技术。
五、植篱(色块)的修剪理解植篱的修剪技术。
园林树木栽培学成叉状分枝,以后如此继续,外形上似二叉分枝,如丁香、泡桐、卫茅等。
白蜡的俩种分枝方式以及萌芽力和成枝力2、顶端优势(1)概念树木同一枝条上顶芽或位置高的芽比其下部芽饱满、充实,萌芽力、成枝力强,抽生的新枝生长旺盛,这种现象就是树木枝条的顶端优势。
(2)表现① 抽生枝生长势自上而下递减。
② 分枝角度自上而下开张。
③树种的差异。
乔木顶端优势强可形成高大挺拔的树干,灌木顶端优势越弱,生长矮小呈丛状。
④幼树、强树的顶端优势比老树、弱树明显。
⑤树干或枝条出现层性受顶端优势作用、新萌发的枝条多集中在枝条顶端,构成一年一层的向上生长,形成树干或枝条成层分布,这种现象叫层性。
(3)意义顶端优势的强弱是构成树冠骨架的重要生物学依据,对研究园林树形及其演变和整形修剪有重要意义。
例如:端优势强的树种可形成高大挺拔的树干,如新疆杨和针叶树,修剪时要保持端优势,控制竞争枝,避免形成双头数。
顶端优势越弱的树种,如灌木,修剪成丛生的圆头形;阔叶树中白榆、国槐等,顶端附近的侧芽抽生新枝,其生长势往往要超过原来主枝,因此整形修剪要以侧代主,对原来主枝修剪或短剪。
(三)枝的生长(加长生长和加粗生长)年生长量:1年内枝条生长达到的粗度和长度。
生长势:在一定的时间内,枝条加长和加粗生长的快慢。
生长量和生长势是衡量树木生长强弱和某些生命活动状况的常用指标,也是栽培措施是否得当的判断依据之一。
1、枝的加长生长在一年内的生长是S型,即慢—快—慢这一规律生长的。
新梢的生长划分为三个时期。
(1)开始生长期①时期:叶芽幼叶伸出芽外,随之节间生长,幼叶分离。
②特点:节间短,叶面小,叶脉稀疏,短寿,易枯黄;其叶腋形成的芽也多是发育较差的潜伏芽。
③树木开始生长的早晚差异很大,杨柳类、丁香开始生长早,槐、刺槐、核果类次之;而葡萄、合欢、枣等开始生长晚。
(2)旺盛生长期①时间:从开始生长期之后随着叶片的增加很快就进入旺盛生长期。
②特点:节间变大,叶大,寿长,含叶绿素多,有很高的同化能力,此期叶腋所形成的芽较饱满,有些树种在这一段上还能形成腋花芽。
绪论一、园林树木栽培学:是对园林树木进行种植、养护与管理的应用学科门类。
二、园林树木栽培学的内容与特点:1.树木栽培的基础是个体生长发育2.树体生长发育的基础是适树适栽 3.适树适栽的目的是以树木健康为原则4.树木健康的目标通过栽培养护来保证第一章一、园林树木的栽培类型1.按生长习性分乔木:树体高大,有直立发达的主干,主侧枝分布鲜明。
小乔木5~8米,大乔木20米以上。
灌木:树体矮小,通常无明显主干或多主干,多数呈丛生状或分枝接近地面。
小灌木株高不到1米,中灌木1~2米,大灌木2~6米。
藤本:地上部分不能直立生长,常借助茎蔓、卷须、吸盘、吸附根、钩刺等攀附在其他支持物上生长。
竹木:按地下茎的着生性状进行划分有单轴散生型、合轴丛生型、复轴混生型。
棕榈类2.按观赏特性分类:林木、花木、叶木、果木、荫木3.按园林应用分类:行道树、庭荫树、园景树、花灌木、绿篱、攀缘木、地被树、盆栽树、特别作用树种二、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1. 生长:植物在同化外界物质的过程中,通过细胞分裂、扩大和分化而导致体积和重量不可逆的增加称为生长。
2. 发育:在生长过程中建立在细胞、组织和器官分化基础上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3. 幼年阶段:树木从种子萌发到具备开花潜能的生长发育阶段。
4. 成年阶段:幼年阶段达到一定生理状态之后就获得形成花芽的能力,从而达到性成熟阶段,即成年阶段。
开花是树木进入性成熟的最明显标志。
5. 生命周期:树木繁殖成活后经过营养生长、开花结果、衰老更新,直至生命结束的全过程。
6. 年周期:园林树木生长发育过程在一年中随时间和季节的变化所经历的生活周期。
7. 物候期:树木在一年中,随气候变化各个生长发育阶段开始和结束的具体时期。
8.物候期的基本规律:顺序性、不一致性、重演性9.落叶树的物候期:萌芽期、生长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落叶期、休眠期10. 休眠:植株在年生活周期中,生长停滞或延缓到一种不易被测出的状态。
园林树木栽培学(一)修剪应考虑的因素1、枝下高行道树的主干高度以不妨碍车辆及行人通行为主,通常以2.5-4m 为宜。
2、树冠开展性行道树一般要求树冠开展,枝叶浓密。
3、空中电线要根据电力部门的安全标准,通过修剪使树冠与线路保持安全距离,如修剪成V字形,偏冠形或降低树木高度。
(二)行道树的主要造型1、杯状形行道树的修剪以国槐为例。
在栽后的第一年开始选留3~5个方向不同、分布均匀、与主干成45度夹角的枝条作主枝,其余分期(1~3年)剪除。
在保留的主枝上留2个侧枝,每侧枝上再分生2枝,形成“三股、六杈、十二枝的树形。
经过3~5年形成杯状树形。
冬季修剪时把交叉枝、并生枝、下垂枝、枯枝、伤残枝、背上直立枝等剪掉。
3、自然式行道树的修剪在不妨碍市政工程设施的情况下,可多采用自然式(1)有中央领导干的行道树修剪如新疆杨、油松等。
阔叶树要避免形成双头树,针叶树要保护好顶芽。
(2)无中央领导干的行道树修剪如柳树、榆树等。
在树冠最下部留5~6个主枝,每年修剪的对象是密生枝、枯死枝、病虫枝等。
二、庭荫树的修剪1、要求(1)枝下高 2-4m。
(2)冠高比庭荫树尽量大,冠高比2/3以上为佳。
(3)树形自然式。
2、修剪每1~2年修剪的对密生枝、枯死枝、伤残枝、病虫枝、扰乱树形的枝进行修剪。
对衰老枝进行短截。
三、松柏类的剪整1、低分枝点类杜松、桧柏、云杉、侧柏一般不修剪,每隔几年只剪去枯死枝、病虫枝、过密枝等。
2、高分枝点类油松、樟子松、落叶松进行打枝。
特别是大面积的绿化成片栽植,做行道树。
这三个树种都是阳性树种,都有自然整枝,油松整枝差侧枝粗壮,必须人工打枝。
(1)整枝强度幼树冠高比2/3,成年树1/2。
修剪要轻,隔若干年进行一次,每次剪掉低层枝1~轮。
(2)保护顶芽四、灌木类的剪整(一)观花类1、先花后叶类连翘、榆叶梅等花芽着生在一年生枝上,为液生花芽。
修剪在开花后、叶芽膨大前进行。
病、弱枝要疏剪,用重剪进行枝条更新,用轻剪维持树形。
第一章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第一节树木的生长发育第二节园林树木个体生长发育▪一、根系的生长发育▪二、枝条的生长与树体骨架的形成▪三、叶和叶幕的形成▪四、花的形成和开花▪五、果实的生长发育▪六、园林树木各器官的相关性一、根系的生长发育▪(一)根系的年生长动态▪1、根系生长一般比地上部分时间长春季早于地上部分,秋季晚于地上部分。
▪2、年生长有高低峰▪(1)高低峰出现往往与地上部分交错进行▪(2)根系出现高低峰的次数和强度与树种、年龄等有关▪(3)夜间快于白天▪(二)根的生命周期▪1、幼年期根系生长速度一般要超过地上部分,逐渐减慢,直至与地上部分的生长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2、局部自疏与更新始终发生。
▪自疏(根系)是指须根随着前端的生长由基部向根端枯死。
▪3、根系生长的有限性和向心更新▪4、根的寿命长于地上部分二、枝条的生长与树体骨架的形成▪(一)芽的特性▪1、芽的异质性▪(1)概念由于芽随枝条生长时,内部的营养状况和外界环境条件的不同,处在同一生长枝上不同部位的芽在大小,饱满程度乃至性别上的差异,这种现象称为芽的异质性。
▪(2)芽的异质性的变化①顶芽比侧芽饱满如云杉、油松、杨树②顶芽自枯,上部芽饱满,基部为扁芽和隐芽如丁香,果树③上、中部芽饱满,基部为隐芽,多数灌木和多数阔叶树。
▪(3)应用利于剪口芽的强弱增强或缓解树势,弱芽生长势弱,易潜伏或发弱枝。
所以要抑制树势或促进壮枝分化花芽,只要剪口留瘪芽就能达到目的,枝条中部的芽常抽生粗壮的营养枝,适于做骨干枝或延长枝,壮芽易生壮枝,或转化为花芽,增加花果产量。
▪3、芽的早熟性与晚熟性▪(1)晚熟性芽当年形成后,需经过冬季才萌发的芽,如丁香、山杏等早春开花的树木。
▪(2)早熟性芽当年形成、当年能萌发的芽,如珍珠梅,国槐,月季。
▪4、萌芽力与成枝力▪(1)概念萌芽率(萌芽力):枝上芽(定芽)萌发数量的百分比,萌芽率超过50%称为萌芽力强;低于50%的,则称萌芽力弱。
园林树木栽培学
(三)古树衰老的原因
1、自然灾害(1)大风
大风可吹折枝杆或撕裂大枝。
而不少古树因病虫害的危害,枝干中空、腐朽或有树洞,更容易受到风折的危害。
(2)雷电
古树高耸突兀且带电荷量大,易遭雷电袭击,导致树头枯焦、干皮开裂或大枝劈断,使树势明显衰弱。
(3)干旱(4)雪压、冰雹 2、病虫危害
3、人为活动的影响(1)土壤板结,通气不良(2)挖方和填方的影响(3)地面不合理的铺张(4)土壤的严重污染(5)人为直接损害二、古树一般养护管理
1、树体加固
古树由于年代久远,主干常有中空、主枝常有死亡,造成树冠失去均衡,树体容易倾斜;又因树体衰老,枝条容易下垂,因而需要他物支撑。
干裂的树干也需要加固。
二、古树一般养护管理2、树干疗伤 3、树洞修补 4、设避雷针
5、灌水、松土、施肥
6、树体喷水
7、整形修剪 8、防治病虫害
9、设围栏、堆土、筑台 10、立标牌三、古树复壮
1、埋条促根
在古树根系范围,填埋适量的枝条、熟土等有机肥料,以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肥力条件,主要有放射埋条法和长沟埋条法。
2、地面处理
地面铺代孔砖或种植地被植物,设围栏。
3、深翻
4、病虫害防治
一1.对 2.错 3.对 4.错 5.错 6.对 7.对 8.对 9.错 10.错 1、杨柳树等萌芽力强的树种,才有“树上长树”现象。
2、营养繁殖树与实生树的生命周期是相同的。
3、根系与地上部分生长交错进行。
4、合轴分
枝形成的主干通直。
园林树木栽培学一、课程含义园林植物:乔、灌、藤木、草、花、匍地木(爬地生长类),园林绿化的主体,并以园林树木所占比例最大。
园林树木(观赏树木),国外有“装饰树木”、“造园树木”、“园景树”、“绿化树木”、“观赏乔灌木”。
60年代近中期,由观赏树木改为园林树木,内容上仅将树种的观赏特性和造园用途进行简化。
园林树木栽培学的实质:为达到一定的目的,在掌握树木生物学规律的基础上,对其生命过程有意识地施加人工技术措施,即对树木本身采取直接的(如嫁接、整形、修剪、叶面喷肥等),或间接的(改善光、温、水、土条件)措施,进行及时的调节和干预,能动地控制其生长发育,为期获得优质的某种产品或高效的功能作用。
本课确切含义:园林树木栽培、养护、管理的理论和技术。
二、授课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三、时间安排:总计64hrs. 授课40,电视专题4,观察报告4实习4,专题6,讨论4,考复2参考书目:1、园林树木栽培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2、园林树木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3、园林植物栽培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园林树木的定义和任务1、概念:园林树木(应用于各种园林绿地的木本植物)园林树木学(分类、习性、繁殖、栽培管理、应用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应用学科范畴)2、任务(1)掌握树木习性、观赏特性、园林用途(2)栽植地环境分析及其方法(3)栽培管理技术措施(4)园林树木的培植应用(5)常用树种的识别与应用3、功能:美化、香化、改善环境、生产4、意义:园林绿化以植物造景(园)为主流,学好该课对园林规划设计、绿化施工及园林养护与管理等理论和实践工作有意义。
二、课程内容1、园林树木生物学基础2、园林树木与环境的关系3、园林树木的调查与规划4、园林树木的栽植5、园林树木的养护与管理几个有关问题的研究对大树移植和大树进城的研究我国园林树木栽培的现状和未来我国园林树木科技二十年的主要成就三、园林树木栽培简史1、栽培简史栽培最早起源于公元前5000年殷周时代四旁绿化春秋战国种植行道树秦始皇时代种植行道树,植松、槐、榆、柳、梧桐、杨树、女贞西汉枇杷、杨梅、荔枝、葡萄、石榴、龙眼、橄榄、槟榔晋《竹谱》第一部,最早园林栽培专著,戴凯之北魏《齐民要术》农书将物侯观测用于栽培,栽培正月为上时,二月为中时,三月为下时(黄河中下游地区)。
园林树木栽培学由杯状形改进而来,不同处是分枝比较低。
树冠内阳光通透,有利于开花结果。
适用于苹果、桃、梅等观花树木的整形修剪。
3、多领导干形留2-4个中央领导干,于其上分层配列侧生主枝,形成均整的树冠,本形适用于生长较旺盛的种类,可造成较优美的树冠,最适宜于作观花乔木,庭荫树的整形。
4、中央领导干形此形有一明显的中央领导干,本形式是对自然树形加工较少的形式之一,本形式适用于轴性强的树种,能形成高大的树冠,最宜于作庭荫树,独赏树及松柏类乔木的整形。
①疏散形:从一定的干高以上疏散配列主枝,在其主枝上再配有侧枝;②分层形:在一定的高度以上分层配列主枝,上下层主枝要错落开,在主枝上再配置侧枝,同层主枝上的第一个侧枝留在同一个方向,此种适用于层性明显,干性强的树种。
5、丛球形其整形方法颇类于多领导干形只是有极短的主干,干上留数主枝是丛状。
本形多用于小乔木及灌木整形,如榆叶梅、丁香等。
6、棚架形这种类型主要用于园林绿化中的藤本植物,凡有卷须(葡萄),吸盘(爬山虎)或是缠绕习性的植物(紫藤),均可自行依支架而攀绿生长。
其形状往往随人的搭架形式而定。
三、修剪的方法1、短截(剪枝)(1)概念是剪去枝条的一部分,最常用的修剪方式。
(2)作用枝条短截后,养分相对集中,可刺激剪口下侧芽的萌发,增加枝条数量促进营养生长或开花结果。
(3)方法剪截分为轻短截、中短截、重短截和极重短截。
短截程度不同产生的修剪效果有显著影响。
2、截干(1)概念对干茎或粗大的主枝,骨干枝进行截断的措施。
(2)作用①减少蒸腾,提高移栽成活率;②壮龄树树冠结构改造;③老树更新复壮;④解决树线矛盾。
3、疏剪(1)概念将整个枝条自基部完全剪除。
(2)作用减少树冠内的枝条数量,使枝条分布趋于合理与均匀,改善树冠内部的通风与透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促进树冠内部营养生长和开花结实。
但修剪过重,会对全树生长产生消弱作用,一般宜分期进行。
(3)疏剪对象病弱枝、枯死枝及影响树木造型的交叉枝、干扰枝、萌蘖枝等。
园林树木栽培学最明显的可分为生长期和休眠期。
(三)常绿树的年周期常绿树也要经过四个时期,但落叶不集中,保持常绿。
所以年周期不明显。
二、园林树木的生命周期(一)树木个体生长大周期 1、树木大周期以“S”曲线生长;2、不同树木在一生中生长高峰出现的早晚及延续期不同。
阳性树:速生期出现的早,如油松、樟子松、落叶松、杨树、刺槐、速生期出现在5年左右。
阴性树:速生期出现晚,如华山松、红松、云杉,其生长高峰出现在20年左右。
3、根据早期生长速度的快慢划分为三类:速生树:20年能达20米,杨、柳、刺槐、臭椿、落叶松。
中生树:20年能达10-20米,油松、园柏、榆树、国槐等。
慢生树:20年能达10米以下,如云杉、侧柏、卫茅等。
(二)实生树的生命周期1、幼年阶段(1)时期种子萌发——具有开花潜能。
(2)特点①绝大多数实生树达到一定年龄才开花,如“桃三、杏四、李五年”;②不同树种和品种,其幼年期的长短差别很大,个别的一年就开花,即不需要幼年期,如石榴,多数树木幼年期较长,需经过5—10年,有些长寿耐荫树种幼年期可达四、五十年;③处在幼年期的植株不能接受成花诱导;④幼年期的长短受环境影响而有很大差别 2、成年阶段(成熟年段)(1)时期性成熟——死亡。
(2)标志开花标志着幼年期的结束和成熟期的到来。
(3)特点①同一树上存在两个阶段(幼年、成年)有些从形态上加以区别,如桧柏、臭柏。
有些则不能,壮龄后一般难以区别。
②同一树上存在着两个生长区(幼年区、成年区)即,“干龄老、阶段幼;枝龄小,阶段老”,如桧柏、刺槐。
③成熟过程是不可逆的,老化过程是可逆的。
如萌芽力强的树种通过修剪使其复壮,返老还童(二)营养繁殖树的生命周期营养繁殖树,一般都已通过了幼年期,因此没有性成熟过程,只要生长正常,有成花诱导条件,随时就可成花。
从定植时起,经多年开花进入衰老死亡。
可见营养繁殖的生命周期,只有成熟阶段和老化过程。
营养繁殖树一般寿命短。
如何缩短实生树的幼年阶段,加速性成熟过程,以及维持成年阶段和延缓老化(或衰老)过程,是树木栽培者和育种工作者的重要的任务之一。
绪论园林树木栽培学是对园林树木进行种植、养护与管理的应用学科门类。
园林树木是城乡园林绿地建设中主要用于提高景观美学效果、改善生态环境,并得到合理栽培与管护的树木。
园林树木栽培学的内容:1.树木栽培的基础是个体生长发育2.树体生长发育的基础是适树适栽3.适树适栽的目的以树木健康为原则4.树木健康的目标通过栽培养护来保证第一章园林树木的栽培类型与生长发育第一节园林数目的栽培类型特性(一)按生长习性分类(1)乔木(与灌木区别:明显的主干):树体高大,有直立发达的主干,主侧枝分布鲜明。
(2)灌木:树体矮小,通常无明显主干或多主干,多数呈丛生状或分枝接近地面。
(3)藤木:地上部分不能直立生长,常借助茎蔓、卷须、吸盘、吸附根、钩刺等攀附在其他支持物上生长。
(4)竹木:乔木科竹亚科的多年生常绿单子叶植物。
(5)棕榈类:特指棕榈科植物,是营造南方热带园林植物景观的主要选择。
(二)按观赏特性分类(1)竹木:以针、阔叶类乔木及竹木为主(2)花木(a)花期:春花类迎春、连翘、桃、瑞香、垂丝海棠秋花类六月雪、荷花、夏紫薇、栀子花、广玉兰、扶桑、茉莉夏花类木芙蓉冬花类茶梅、结香(b)花色白色:栀子、绣球花、六月雪、银桂等。
红色:垂丝海棠、凤凰木、刺桐、锦带花等。
黄色:棣棠、连翘、黄刺玫、金丝桃等。
紫色:紫藤、木槿、紫荆、丁香等。
多色:桃、杜鹃、蔷薇、月季、山茶等。
(3)果木:指果实色泽鲜艳,形状奇特,经久耐看,且不污染环境的树种色果类:果实颜色各异,红色、黄色、紫黑色等异果类:果形奇特、挂果期长(4)叶木:以叶色、叶形为主要观赏性状。
(1)亮绿叶类叶片绿而有光泽,大多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2)彩色叶类粉红、紫、橙、黄色等。
(3)异叶类马褂叶形(鹅掌楸),掌状叶(八角金盘、五角枫)。
菱形叶(乌桕、刺桐)。
掌状复叶(七叶树、鹅掌柴)。
(5)荫木:枝叶茂密,树形挺秀,有花有果更好。
(1)常绿树香樟、肉桂、广玉兰、大叶女贞、桉树、雪松等。
园林树木栽培学第三节各种园林用途树木的修剪整形第一节修剪与整形的目的与原则一、整形修剪的目的二、修剪整形的原则了解整形修剪的目的,掌握整形修剪的原则一、整形修剪的目的(一)调控树体结构1、控制与调整树体结构、避免不安全隐患(1)改善树冠的通透性,增强树木的抗风性。
(2)及时剪除枯死枝,避免折断坠落造成伤害。
(3)防止树冠妨碍公共设施。
(4)避免树冠遮挡行车视线。
2、控制树体生长、增强景观效果根据树种特点及绿化要求创造一定的树冠形态,形成优美的树姿,甚至构成一定特色的园景。
3、调节枝干方向、创造树木的艺术造型一、整形修剪的目的(二)调整开花结实调整树体的营养分配,协调树体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促进开花结实,避免大小年现象。
(三)调控通风透光通过剪掉枯死枝、过密枝,可使树冠通风透光,增强光合作用,减少病虫害。
(四)平衡树势1、提高移栽树的成活率2、促进衰老树的更新复壮二、修剪整形的原则(一)服从树木景观配置要求(符合绿化目的)不同的绿化目的各有其特殊的修剪要求。
榆叶梅在草坪上栽植采用从状扁球形,在路边用有主干的圆头形。
桧柏在作观赏用要保持自然树形,作绿篱修剪上部形成规则式,有时要修剪成球形;国槐作行道树修剪成开杯形,作庭荫树则采用自然式整形;(二)遵循树种的生长发育习性1、根据顶端优势的强弱(1)顶端优势强的树种如杨树、刺槐、针叶树主要控制中心枝上端竞争枝的发生,保持中央领导干,加速生长,形成高大的园柱或圆锥形树形。
顶端优势较强的树种,如国槐、柳树修剪成多分枝的宽冠树形。
(2)顶端优势弱,但发枝力却很强的树种,易形成丛状树冠的,如榆叶梅、毛樱桃、黄杨等灌木可修剪成圆球形,半球形等形状。
(3)垂枝形的树种,如龙爪槐、龙爪榆,采用盘扎为水平园盘状的方式,使树冠呈开张的伞形。
2、生态习性。
园林树木栽培学•一、课程含义•园林植物:乔、灌、藤木、草、花、匍地木(爬地生长类),园林绿化的主体,并以园林树木所占比例最大。
• 园林树木(观赏树木),国外有“装饰树木”、“造园树木”、“园景树”、“绿化树木”、“观赏乔灌木”。
60年代近中期,由观赏树木改为园林树木,内容上仅将树种的观赏特性和造园用途进行简化。
• 园林树木栽培学的实质:为达到一定的目的,在掌握树木生物学规律的基础上,对其生命过程有意识地施加人工技术措施,即对树木本身采取直接的(如嫁接、整形、修剪、叶面喷肥等),或间接的(改善光、温、水、土条件)措施,进行及时的调节和干预,能动地控制其生长发育,为期获得优质的某种产品或高效的功能作用。
•本课确切含义:园林树木栽培、养护、管理的理论和技术。
•二、授课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三、时间安排:总计64hrs. 授课40,电视专题4,观察报告4实习4,专题6,讨论4,考复2•参考书目:1、园林树木栽培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2、园林树木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3、园林植物栽培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第一部分课程概述• 一、园林树木的定义和任务•1、概念:园林树木(应用于各种园林绿地的木本植物)园林树木学(分类、习性、繁殖、栽培管理、应用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应用学科范畴)•2、任务(1)掌握树木习性、观赏特性、园林用途(2)栽植地环境分析及其方法(3)栽培管理技术措施(4)园林树木的培植应用(5)常用树种的识别与应用•3、功能:美化、香化、改善环境、生产•4、意义:园林绿化以植物造景(园)为主流,学好该课对园林规划设计、绿化施工及园林养护与管理等理论和实践工作有意义。
二、课程内容• 1、园林树木生物学基础2、园林树木与环境的关系3、园林树木的调查与规划4、园林树木的栽植5、园林树木的养护与管理几个有关问题的研究对大树移植和大树进城的研究我国园林树木栽培的现状和未来我国园林树木科技二十年的主要成就三、园林树木栽培简史1、栽培简史•栽培最早起源于公元前5000年殷周时代四旁绿化春秋战国种植行道树秦始皇时代种植行道树,植松、槐、榆、柳、梧桐、杨树、女贞西汉枇杷、杨梅、荔枝、葡萄、石榴、龙眼、橄榄、槟榔晋《竹谱》第一部,最早园林栽培专著,戴凯之北魏《齐民要术》农书将物侯观测用于栽培,栽培正月为上时,二月为中时,三月为下时(黄河中下游地区)。
园篱、酸枣、柳、榆,并可修剪成鸟、龙的形状唐朝诗词繁荣,园林繁盛宋朝欧阳修《洛阳牡丹》范成大《梅谱》元朝马可波罗、忽必烈种树使人长寿明清有专类园圆明园,明代王象晋《群芳谱》;清代《广群芳谱》;清代(1688)陈淏子《花镜》民国孙中山 3.12 植树节建国后园林结合生产核桃、柿子(北京)、桃、山楂、银杏(北京、南京)桃花:>3000y 300yAD 伊朗德国、西班牙、葡萄牙15世纪英国16世纪美国梅花:3000y 200-300个品种15世纪朝鲜、日本19世纪欧洲20世纪美国李、杏:栽培数干年之久的优美观花享果佳树牡丹:1400余年,宋代时曾达六、七百种之多四、我国园林树木资源及其特点1、种类多仅高等植物约3万种,其中乔灌木8000多种,西部更多,比邻国印度、缅甸、尼泊尔等国山地多4-5倍,西南山区已形成世界著名的园林植物分布中心之一,世界上公认我国是“植物的宝库”。
2、分布集中•属名国产种数世界总种数国/世(%)•金粟兰15 15 100•山茶195 220 89•猕猴桃53 60 88•丁香25 30 83•石楠45 55 82•油杉9 11 82•溲疏40 50 80•毛竹40 50 80•蚊母树12 15 80•杜鹃花500 800 75•槭150 205 73•花楸60 85 71•蜡瓣花21 30 70•含笑35 50 70•椴树35 50 70•海棠22 35 63•木犀25 40 63•绣线菊65 105 62•南蛇藤30 50 60• 腊梅Chimonanthus 6 6 100•报春花Primula 390 450 87•石楠Photinia 45 55 82•木兰Magnolia 73 90 81• Eg.云南滕冲地区有高等植物1452种,属181科,603属,其中76%是该地区原产种类,并在云华乡沟坡头村发现古树云南红豆杉,h34m,d1.9m,⊙20m。
3、丰富多彩奇花异草,美树嘉木,另有若干赋有特殊种质的园林植物资源。
Eg.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调查,如秦巴山区(秦巴山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调查开发和利用,园艺学报,1992);长白山野生果树种质资源、海南、西藏、甘肃临夏地区、陕西秦巴山区等地方均对野生果树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
4、特点突出中国特产科、属、种、举世无双。
Eg.银杏科、松科、杉科、红豆杉科、榆科、蔷薇科、木兰科、槭树科、腊梅科、杜仲科等中的某个属或种。
第二部分园林树木生物学基础一、园林树木分类(一)两种分类系统• 1、自然分类系统(植物系统学):着眼于反映出植物界的亲缘关系和由低级到高级的系统演化关系,其应掌握的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对物种应有较明确的概念及判断进化的特征标准,以及分类学上的等级,多在理论学科中应用。
•人为分类系统:着眼于应用上的方便,其原则是以有利于园林建设工作为目的。
(二)自然分类系统的物种概念• 1、物种:是在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类群,这个类群中:•(1)所有个体都有着极其近似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态特性• (2)个体可以自然交配产生正常的后代而使种族延续•(3)他们在自然界中占有一定的分布区域• (4)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征,是分类上的基本单位。
• 种与种之间有明显界限,除了形态特征外,还存在着生殖隔离现象,即异种之间不能交配产生后代,即使产生后代亦不能具有正常的生殖能力。
2、四个名词:物种、亚种、变种和变型•亚种:种内的变异类型,形态结构上有显著的变化,地理分布上有一定较大范围的地带性分布区域。
• 变种:种内的变异类型,形态结构上有显著的变化,但没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布区域。
•变型:形态特征上变异比较小的类型。
3、分类系统上的等级•植物学分类等级划分使用以下顺序:界、门、纲、目、科、属、种;各级还可以根据亲缘关系再分为亚级等等。
•以下根据桃花为例,说明其分类位置。
•界...植物界•门...种子植物门•亚门...被子植物亚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离瓣花亚纲•目...蔷薇目•亚目...蔷薇亚目•科...蔷薇科•亚科...李亚科•属...李属•亚属...桃亚属•种...桃花4、植物命名法• 每一种植物,各国均有不同的名称,即使在同一国家内,各地的叫法也不同,例如北京的王兰,在湖北省叫应春花,在河南叫白玉兰,在浙江叫迎春花,江西叫望春花,四川峨嵋山叫木树花。
•同名异物或同物异名引起了混乱现象,因此国际上在1867年作了统一名称的规定。
即制定了栽培植物命名法规。
规定以双名法作为植物学名的命名法。
植物命名原则是:•(1)、一个植物只能有一个合理的拉丁学名。
•(2)、拉丁名采用双名制,即属名加种名;• (3)、属名用名词,首字母大写,种名用形容词,首写字母小写;•(4)、两种植物不能有同样的两种双名学名;• (5)、合法的学名必须附有正式发表的拉丁文描述;•(6)、若植物已有两个或更多的学名时,只有最早的不违背命名法规的属、种名为合法的名称;• (7)、分类单位的学名使用,应以合名模式标本或原始标本为依据,用作植物种名的根据的标本,称为模式标本,用作植物属名根据的种称为模式种;• (8)、一般的植物,皆有双名的学名,少数具有亚种或变种而具有三名,首字母均小写。
二、园林建设中的分类法• (一)按树木的生态习性和生长类型分类•1、乔木类(H〉6m,具明显高大主干;阔叶、针叶;速生、中速、慢生)• (1)常绿类(常用):香樟、广玉兰、枇杷、杜英、深山含笑、红花木莲、金合欢、棕榈、雪松、柳杉、龙柏等。
• (2)落叶类:枫杨、鹅掌楸、枫香、元宝枫、鸡爪槭、杜仲、悬铃木、泡桐、喜树、栾树、榉树、七叶树、乌桕、合欢、银杏、落羽杉、水杉等。
2、灌木类:树体矮小(<6m),主干低矮或无明显主干•a、落叶灌木类:蜡梅、月季、紫荆、木槿、海棠等。
• b、常绿灌木类:南天竹、山茶、火棘、黄杨、夹竹桃、桅子花、金叶女贞、黄杨、海桐、十大功劳、金丝桃等。
• 3、藤本类:能缠绕或攀附它物而向上生长的木本植物。
依生长特点:绞杀类、吸附类(爬山虎、凌霄)、卷须类(葡萄)、蔓条类(蔷薇)a、落叶藤本类:紫藤、葡萄、爬山虎b、常绿藤本类:常春藤、金银花4、匍地类:干枝均匍地而生,如铺地柏、菲白竹赏竹类:禾本科,枝叶秀丽,幽雅别致,四季常青,庭园中广为应用如孝顺竹、紫竹、毛竹、刚竹、淡竹(二) 依对环境因子的适应能力分类以热量因子:1、耐寒树种2、不耐寒树种3、半耐寒树种•水分因子:1、耐旱树种2、耐湿树种(三)依树木的观赏特性分类;观叶观花观果观树形观枝干观根(四)依树木在园林绿化中的用途分类•1、孤植树(园景树、独赏树、标本树)类2、行道树类3、庭荫树类4、林带与片林类5、花灌木类6、藤木类7、绿篱植物类8、地被植物类9、桩景类(盆栽、地栽)10、其它类(如室内绿化装饰类)• 2、行道树(street trees) 种植在各种道路两侧及分车带树木的总称行道树的主要功能是为车辆及行人庇荫,减少路面辐射热及反射光,降温、防风、滞尘、减弱噪音、装饰并美化街景。
•庭荫树(shade trees) 冠大荫浓、在园林、居住区或其它风景区中起庇荫和装点空间作用的乔木。
•庭荫树的遮荫效果,可用遮光率、降温率和荫度的数值高低来衡量。
• 庭荫树应具备树形美观、枝叶茂密、有一定的枝下高、冠幅较大,且有花、果可赏等条件。
•中国园林中常见的庭荫树有梧桐、银杏、广玉兰、樟树、榕树等。
•园景树(specimen trees) 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在园林绿地中能独自构成美好景物的树木。
又称为孤植树、或标本树。
• 园景树多形体高大,树姿优美或具有突出观赏特点,常见于公园入口内或园路交叉处。
绿岛中心种植金字型的雪松。
小池畔转折处孤植的枝垂水面的垂枝梅。
中国园景树主要有圆柏、雪松、紫薇、枫香等。
•花灌木(Flowering shrubs) 花、叶、果、枝或全株可供观赏的灌木。
具有美化和改善环境的作用,是构成园景的主要素材,在城乡绿化和园林植物配植中,常占有重要地位。
•绿篱(hedge) 栽种植物使之形成的墙垣。
三、园林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和风景区建设中的作用•1、防护2、美化3、生产4、在旅游事业中的作用和地位在旅游中的作用著名风景区和著名旅游区形成著名景点•黄山迎客松(Pinus hwangshanensis)、广西金秀大瑶山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松科银杉属);内蒙古黄岗梁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云南西双版纳的独木成林、板根、老茎生花、广西南宁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内一株菩提树、留尼旺树蕨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