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2018年中考数学试题(A)(扫描版,无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2.67 MB
- 文档页数:8
如果别人思考数学的真理像我一样深入持久,他也会找到我的发现。
——高斯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中考题汇编(含答案)一、选择题1. (2018·宜昌)如图,要测量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P,A的距离,可以在小河边取P A的垂线PB上的一点C,测得PC=100 m,∠PCA=35°,则P,A两点的距离为()A. 100 sin 35° mB. 100 sin 55° mC. 100 tan 35° mD. 100 tan 55° m第1题第2题2. (2018·金华)如图,两根竹竿AB和AD斜靠在墙CE上,量得∠ABC=α,∠ADC=β,则竹竿AB与AD 的长度之比为()A. tan αtan β B.sin βsin α C.sin αsin β D.cos βcos α3. (2018·益阳)如图,小刚从山脚A出发,沿坡角为α的山坡向上走了300 m到达点B,则小刚上升的高度为()A. 300 sin α mB. 300 cos α mC. 300 tan α mD. 300 tan αm第3题第4题4. (2018·长春)如图,某地修建高速公路,要从A地向B地修一条隧道(点A,B在同一水平面上).为了测量A,B两地之间的距离,一架直升飞机从A地出发,垂直上升800 m到达C处,在C处观察B地的俯角为α,则A,B两地之间的距离为()A. 800 sin α mB. 800 tan α mC. 800sin αm D.800tan αm5. (2018·淄博)一辆小车沿着如图所示的斜坡向上行了100米,其铅直高度上升了15米. 在用科学计算器求坡角α的度数时,具体按键顺序是()第5题A. 2ndF sin0.15)=B. sin0.15)2ndF=C. 2ndF cos0.15)=D. tan0.15)2ndF=6. (2018·苏州)如图,某海监船以20海里/时的速度在某海域执行巡航任务.当海监船由西向东航行至A处时,测得岛屿P恰好在其正北方向,继续向东航行1小时到达B处,测得岛屿P在其北偏西30°方向,保持航向不变又航行2小时到达C处,此时海监船与岛屿P之间的距离(即PC的长)为()A. 40海里B. 60海里C. 203海里D. 403海里第6题 第8题7. (2018·绵阳)一艘在南北航线上的测量船,于点A 处测得海岛B 在点A 的南偏东30°方向,继续向南航行30海里到达点C 时,测得海岛B 在点C 的北偏东15°方向,则海岛B 离此航线的最近距离是(结果精确到0.01海里,参考数据:3≈1.732,2≈1.414)( )A. 4.64海里B. 5.49海里C. 6.12海里D. 6.21海里8. (2018·重庆)如图,旗杆及升旗台的剖面和教学楼的剖面在同一平面上,旗杆与地面垂直,在教学楼底部点E 处测得旗杆顶端的仰角∠AED =58°,升旗台底部到教学楼底部的距离DE =7 m ,升旗台坡面CD 的坡度i =1∶0.75,坡长CD =2 m .若旗杆底部到坡面CD 的水平距离BC =1 m ,则旗杆AB 的高度约为(参考数据:sin 58°≈0.85,cos 58°≈0.53,tan 58°≈1.6) ( )A. 12.6 mB. 13.1 mC. 14.7 mD. 16.3 m9. (2018·重庆)如图,AB 是一垂直于水平面的建筑物,某同学从建筑物底端B 出发,先沿水平方向向右行走20 m 到达点C ,再经过一段坡度为i =1∶0.75、坡长为10 m 的斜坡CD 到达点D ,然后沿水平方向向右行走40 m 到达点E (点A ,B ,C ,D ,E 在同一平面内).在E 处测得建筑物顶端A 的仰角为24°,则建筑物AB 的高度约为(参考数据:sin 24°≈0.41,cos 24°≈0.91,tan 24°≈0.45)( )A. 21.7 mB. 22.4 mC. 27.4 mD. 28.8 m第9题 第10题10. (2018·威海)如图,将一个小球从斜坡的点O 处抛出,小球的抛出路线可以用二次函数y =4x -12x 2刻画,斜坡可以用一次函数y =12x 刻画,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当小球抛出高度达到7.5 m 时,小球距点O 水平距离为3 mB. 小球距点O 水平距离超过4 m 呈下降趋势C. 小球落地点距点O 的水平距离为7 mD. 斜坡的坡度为1∶2二、 填空题11. (2018·广州)如图,旗杆高AB =8 m ,某一时刻,旗杆影子长BC =16 m ,则tan C 的值为________.第11题 第12题12. (2018·枣庄)如图,某商店营业大厅自动扶梯AB 的倾斜角为31°,AB 的长为12 m ,则大厅两层之间的高度BC 为________m .(结果精确到0.1 m ,参考数据:sin 31°≈0.515,cos 31°≈0.857,tan31°≈0.60)13. (2018·阜新)如图,在点B 处测得塔顶A 的仰角为30°,点B 到塔底C 的水平距离BC 是30 m ,那么塔AC 的高度为________m .(结果保留根号)第13题 第14题14. (2018·大连)如图,小明为了测量校园里旗杆AB 的高度,将测角仪CD 竖直放在距旗杆底部B 6 m 的位置,在D处测得旗杆顶端A的仰角为53°.若测角仪的高度是1.5 m,则旗杆AB的高度约为________m.(结果精确到0.1 m,参考数据:sin 53°≈0.80,cos 53°≈0.60,tan 53°≈1.33)15. (2018·广西)如图,从甲楼底部A处测得乙楼顶部C处的仰角是30°,从甲楼顶部B处测得乙楼底部D 处的俯角是45°.已知甲楼的高AB是120 m,则乙楼的高CD是________m.(结果保留根号)第15题第16题16. (2018·荆州)如图,荆州市滨江公园旁的万寿宝塔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周边风景秀丽.现在塔底低于地面约7 m,某校学生测得古塔的整体高度约为40 m.其测量塔顶相对地面高度的过程如下:先在地面A处测得塔顶的仰角为30°,再向古塔方向行进a m后到达B处,在B处测得塔顶的仰角为45°,那么a的值约为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参考数据:3≈1.73)17. (2018·黄石)如图,无人机在空中C处测得地面A,B两点的俯角分别为60°,45°.如果无人机距地面高度CD为100 3 m,点A,D,B在同一水平直线上,那么A,B两点间的距离是________m.(结果保留根号)第17题第18题18. (2018·葫芦岛)如图,某景区的两个景点A,B处于同一水平地面上,一架无人机在空中沿MN方向水平飞行进行航拍作业,MN与AB在同一铅直平面内.当无人机飞行至C处时,测得景点A的俯角为45°,景点B的俯角为30°,此时C到地面的距离CD为100 m,则两景点A,B间的距离为________m.(结果保留根号)19. (2018·咸宁)如图,航拍无人机从A处测得一幢建筑物顶部B的仰角为45°,测得底部C的俯角为60°,此时航拍无人机与该建筑物的水平距离AD为110 m,那么该建筑物的高度BC约为________m.(结果保留整数,3≈1.73)第19题第20题20. (2018·宁夏)如图,一艘货轮以18 2 km/h的速度在海面上沿正东方向航行,当行驶至A处时,发现它的东南方向有一灯塔B,货轮继续向东航行30 min后到达C处,发现灯塔B在它的南偏东15°方向,则此时货轮与灯塔B的距离是________km.21. (2018·济宁)如图,在笔直的海岸线l上有相距2 km的A,B两个观测站,B站在A站的正东方向上,从A站测得船C在北偏东60°的方向上,从B站测得船C在北偏东30°的方向上,则船C到海岸线l的距离是________km.(结果保留根号)第21题第22题第23题22. (2018·天门)我国海域辽阔,渔业资源丰富.如图,现有渔船B在海岛A,C附近捕鱼作业,已知海岛C位于海岛A的北偏东45°方向上.在渔船B上测得海岛A位于渔船B的北偏西30°的方向上,此时海岛C 恰好位于渔船B的正北方向18(1+3)n mile处,则海岛A,C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n mile.(结果保留根号)23. (2018·潍坊)如图,一艘渔船以60海里/时的速度向正东方向航行,在A处测得岛礁P在东北方向上,继续航行1.5小时后到达B处,此时测得岛礁P在北偏东30°方向,同时测得岛礁P正东方向上的避风港M在北偏东60°方向.为了在台风到来之前用最短时间到达M处,渔船立刻加速以75海里/时的速度继续航行________小时即可到达.(结果保留根号)三、解答题24. (2018·遵义)如图,吊车在水平地面上吊起货物时,吊绳BC与地面保持垂直,吊臂AB与水平线的夹角为64°,吊臂底部A距地面1.5 m.(计算结果精确到0.1 m,参考数据:sin 64°≈0.90,cos 64°≈0.44,tan 64°≈2.05)(1) 当吊臂底部A与货物的水平距离AC为5 m时,吊臂AB的长为________m;(2) 如果该吊车吊臂的最大长度AD为20 m,那么从地面上吊起货物的最大高度是多少?(吊钩的长度与货物的高度忽略不计)第24题25.(2018·常州)京杭大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综合实践活动小组为了测出某段运河的河宽(岸沿是平行的),如图,在岸边分别选定了点A,B和点C,D,先用卷尺量得AB=160 m,CD=40 m,再用测角仪测得∠CAB =30°,∠DBA=60°,求该段运河的河宽(即CH的长).第25题26. (2018·长沙)为加快城乡对接,建设全域美丽乡村,某地区对A,B两地间的公路进行改建.如图,A,B两地之间有一座山,汽车原来从A地到B地需途径C地沿折线A-C-B行驶,现开通隧道后,汽车可直接沿直线AB行驶.已知BC=80 km,∠A=45°,∠B=30°.(结果精确到0.1 km,参考数据:2≈1.41,3≈1.73)(1) 开通隧道前,汽车从A地到B地大约要走多少千米?(2) 开通隧道后,汽车从A地到B地大约可以少走多少千米?第26题27.(2018·常德)如图①是一商场的推拉门,已知门的宽度AD=2 m,且两扇门的大小相同(即AB=CD).将左边的门ABB1A1绕门轴AA1向里面旋转37°,将右边的门CDD1C1绕门轴DD1向外面旋转45°,其示意图如图②,求此时B与C之间的距离.(结果精确到0.1 m,参考数据:sin 37°≈0.6,cos 37°≈0.8,2≈1.4)28. (2018·徐州)如图,1号楼在2号楼的南侧,两楼高度均为90 m,楼间距为AB.冬至日正午,太阳光线与水平面所成的角为32.3°,1号楼在2号楼墙面上的影高为CA;春分日正午,太阳光线与水平面所成的角为55.7°,1号楼在2号楼墙面上的影高为DA.已知CD=42 m.(参考数据:sin 32.3°≈0.53,cos 32.3°≈0.85,tan 32.3°≈0.63,sin 55.7°≈0.83,cos 55.7°≈0.56,tan 55.7°≈1.47)(1) 求楼间距AB;(2) 若2号楼共30层,层高均为3 m,则点C位于第几层?第28题29. (2018·泸州)如图,甲建筑物AD,乙建筑物BC的水平距离AB为90 m,且乙建筑物的高度是甲建筑物高度的6倍,从点E(点A,E,B在同一水平线上)测得点D的仰角为30°,测得点C的仰角为60°,求这两座建筑物顶端C,D间的距离.第29题30. (2018·郴州)小亮在某桥附近试飞无人机,如图,为了测量无人机飞行的高度AD,小亮通过操控无人机指令测得桥头B,C的俯角分别为∠EAB=60°,∠EAC=30°,且D,B,C在同一水平线上.已知桥BC =30 m,求无人机飞行的高度AD.(精确到0.01 m.参考数据:2≈1.414,3≈1.732)第30题31.(2018·宜宾)某游乐场一转角滑梯如图所示,滑梯立柱AB,CD均垂直于地面,点E在线段BD上,在点C测得点A的仰角为30°,点E的俯角也为30°,测得点B,E间距离为10 m,立柱AB高30 m.求立柱CD的高.(结果保留根号)第31题32. (2018·宿迁)如图,为了测量山坡上一棵树PQ的高度,小明在点A处利用测角仪测得树顶P的仰角为45°,然后他沿着正对树PQ的方向前进10 m到达点B处,此时测得树顶P和树底Q的仰角分别是60°和30°,设PQ垂直于AB,且垂足为C.求:(1) ∠BPQ的度数;(2) 树PQ的高度.(结果精确到0.1 m,3≈1.73)第32题33. (2018·镇江)如图,校园内有两幢高度相同的教学楼AB,CD,大楼的底部B,D在同一平面上,两幢楼之间的距离BD长为24 m,小明在点E(点B,E,D在一条直线上)处测得教学楼AB顶部的仰角为45°,然后沿EB方向前进8 m到达点G处,测得教学楼CD顶部的仰角为30°.已知小明的两个观测点F,H距离地面的高度均为1.6 m,求教学楼AB的高度.(精确到0.1 m,参考数据:2≈1.41,3≈1.73)第33题34. (2018·黄冈)如图,在大楼AB正前方有一斜坡CD,坡角∠DCE=30°,楼高AB=60 m,在斜坡下的点C处测得楼顶B的仰角为60°,在斜坡上的点D处测得楼顶B的仰角为45°,其中点A,C,E在同一条直线上.求:(1) 斜坡下的点C处到大楼的距离;(2) 斜坡CD的长度第34题35. (2018·大庆)如图,一艘轮船位于灯塔P的北偏东60°方向,与灯塔P的距离为80海里的A处,它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P的南偏东45°方向的B处,求此时轮船所在的B处与灯塔P的距离.(参考数据:6≈2.449,结果保留整数)第35题36. (2018·桂林)如图,在某海域,一艘指挥船在C处收到渔船在B处发出的求救信号.经确定,遇险抛锚的渔船所在的B处位于C处的南偏西45°方向上,且BC=60 n mile;经指挥船搜索发现,在C处的南偏西60°方向上有一艘海监船A,恰好位于B处的正西方向.于是命令海监船A前往搜救,已知海监船A的航行速度为30 n mile/h,问渔船在B处需要等待多长时间才能得到海监船A的救援?(参考数据:2≈1.41,3≈1.73,6≈2.45,结果精确到0.1 h)第36题37. (2018·淮安)如图,某数学兴趣小组为了计算湖中小岛上凉亭P到岸边公路l的距离,在公路l上的点A 处,测得凉亭P在北偏东60°的方向上;从A处向正东方向行走200米,到达公路l上的点B处,再次测得凉亭P在北偏东45°的方向上.求凉亭P到公路l的距离.(结果保留整数,参考数据:2≈1.414,3≈1.732)第37题38. (2018·青岛)如图是某区域平面示意图,点O 在河的一侧,AC 和BC 表示两条互相垂直的公路.甲勘测员在A 处测得点O 位于北偏东45°,乙勘测员在B 处测得点O 位于南偏西73.7°,测得AC =840 m ,BC =500 m .请求出点O 到BC 的距离.(参考数据:sin 73.7°≈2425,cos 73.7°≈725,tan 73.7°≈247)第38题39. (2018·眉山)知识改变世界,科技改变生活.导航装备的不断更新极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如图,某校组织学生乘车到黑龙滩(用C 地表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车到达A 地后,发现C 地恰好在A 地的正北方向,且距离A 地13 km ,导航显示车辆应沿北偏东60°方向行驶至B 地,再沿北偏西37°方向行驶一段距离才能到达C 地,求B ,C 两地的距离.(结果保留根号,参考数据:sin 53°≈45,cos 53°≈35,tan 53°≈43)第39题40. (2018·泰州)日照间距系数反映了房屋日照情况.如图①,当前后房屋都朝向正南时,日照间距系数=L ∶(H -H 1),其中L 为楼间水平距离,H 为南侧楼房高度,H 1为北侧楼房底层窗台至地面高度.如图②,山坡EF 朝北,EF 长为15 m ,坡度为i =1∶0.75,山坡顶部平地EM 上有一高为22.5 m 的楼房AB ,底部A 到E 处的距离为4 m.(1) 求山坡EF 的水平宽度FH ;(2) 欲在AB 楼正北侧山脚的平地FN 上建一楼房CD ,已知该楼底层窗台P 处至地面C 处的高度为0.9 m ,要使该楼的日照间距系数不低于1.25,底部C 距F 处至少多远?第40题41. (2018·遂宁)如图,某测量小组为了测量山BC的高度,在地面A处测得山顶B的仰角为45°,然后沿着坡度为1∶3的坡面AD走了200 m达到D处,此时在D处测得山顶B的仰角为60°,求山BC的高度.第41题42. (2018·连云港)如图①,水坝的横截面是梯形ABCD(DC∥AB),∠ABC=37°,坝顶DC=3 m,背水坡AD的坡度i为1∶0.5,坝底AB=14 m.(1) 求坝高;(2) 如图②,为了提高堤坝的防洪抗洪能力,防汛指挥部决定在背水坡将坝顶和坝底同时拓宽加固,使得AE=2DF,EF⊥BF,求DF的长.(参考数据:sin 37°≈35,cos 37°≈45,tan 37°≈34)第42题参考答案一、1.C 2.B 3.A 4.D 5.A 6.D 7.B 8.B 9.A 10.A二、11.1212.6.2 13.103 14.9.5 15.403 16.24.1 17.100(1+3) 18.100(1+3) 19.300 20.18 21.3 22.182 23.18+635三、24. (1) 11.4 点拨:∵在Rt △ABC 中,∠BAC =64°,AC =5m ,∴AB =AC cos64°≈50.44≈11.4(m). (2) 如图,过点D 作DH ⊥地面于点H ,交水平线AC 于点E ,则EH =1.5m ,DE ⊥AE .∵在Rt △ADE 中,AD =20m ,∠DAE =64°,∴DE =AD ·sin64°≈20×0.90=18.0(m).∴DH =DE +EH =18.0+1.5=19.5(m).答:如果该吊车吊臂的最大长度AD 为20m ,那么从地面上吊起货物的最大高度是19.5m第24题 第25题25.如图,过点D 作DE ⊥AB 于点E ,则易得四边形CHED 为矩形.∴HE =CD =40m .设CH =DE =x m .∵在Rt △BDE 中,∠DBA =60°,∴BE =DE tan60°=33x m .∵在Rt △ACH 中,∠BAC =30°,∴AH =CH tan30°=3x m .又∵AH +HE +EB =AB =160m ,∴3x +40+33x =160,解得x =30 3.∴CH =303m .答:该段运河的河宽为303m 26. (1) 如图,过点C 作CD ⊥AB ,垂足为D.∵在Rt △BDC 中,sin B =CD BC,BC =80km ,∴CD =BC ·sin30°=80×12=40(km).∵在Rt △ADC 中,sin A =CD AC ,∴AC =CD sin45°=40÷22=402(km).此时AC +BC =402+80≈40×1.41+80=136.4(km).答:开通隧道前,汽车从A 地到B 地大约要走136.4km(2) ∵在Rt △BDC 中,cos B =BD BC ,BC =80km ,∴BD =BC ·cos30°=80×32=403(km).∵在Rt △ADC 中,tan A =CD AD ,CD =40km ,∴AD =CD tan45°=401=40(km).∴AB =AD +BD =40+403≈40+40×1.73=109.2(km).∴AC +BC -AB =136.4-109.2=27.2(km).答:汽车从A 地到B 地大约可以少走27.2km第26题第27题 27.如图,过点B 作BE ⊥AD 于点E ,过点C 作CF ⊥AD 于点F ,延长FC 到点M ,使得CM =BE ,连接BC ,EM.∵在题图①中,AB =CD ,AB +CD =AD =2m ,∴AB =CD =1m .在Rt △ABE 中,∵AB =1m ,∠A =37°,∴BE =AB ·sin A ≈0.6m ,AE =AB ·cos A ≈0.8m .在Rt △CDF 中,∵CD =1m ,∠D =45°,∴CF =CD ·sin D ≈0.7m ,DF =CD ·cos D ≈0.7m .∵BE ⊥AD ,CF ⊥AD ,∴BE ∥CM .又∵BE =CM ,∴四边形BEMC 为平行四边形.∴BC =EM .在Rt △MEF 中,∵EF =AD -AE -DF =0.5m ,FM =CF +CM =CF +BE =1.3m ,∴EM =EF 2+FM 2≈1.4m .答:B 与C 之间的距离约为1.4m28. (1) 如图,过点C 作CE ⊥PB ,垂足为E ,过点D 作DF ⊥PB ,垂足为F ,则∠CEP =∠PFD =90°,CE =DF =AB ,CD =EF =42m .设AB =x m .∵在Rt △PCE 中,tan32.3°=PE x,∴PE =x ·tan32.3°m .∵在Rt △PDF 中,tan55.7°=PF x,∴PF =x ·tan55.7°m .由PF -PE =EF ,得x ·tan55.7°-x ·tan32.3°=42,解得x ≈50.答:楼间距AB 为50m (2) 由(1),得PE =50×tan32.3°≈31.5(m),∴CA =EB =90-31.5=58.5(m).由于2号楼层高均为3m ,且3×19<58.5<3×20,∴点C 位于第20层第28题29.由题意,得∠DAB =∠ABC =90°,BC =6AD ,AE +BE =AB =90m .设AD =x m ,则BC =6x m .∵在Rt △ADE 中,tan30°=AD AE ,sin30°=AD DE ,∴AE =3x m ,DE =2x m .∵在Rt △BCE 中,tan60°=BC BE,sin60°=BC CE,∴BE =23x m ,CE =43x m .由AE +BE =90m ,得3x +23x =90,解得x =103,∴DE =203m ,CE =120m .∵∠DEA +∠DEC +∠CEB =180°,∠DEA =30°,∠CEB =60°,∴∠DEC =90°.∴CD =DE 2+CE 2=(203)2+1202=15600=2039(m).答:这两座建筑物顶端C ,D 间的距离为2039m 30.∵∠EAB =60°,∠EAC =30°,∴∠CAD =60°,∠BAD =30°.∴在Rt △ADC 中,CD =AD ·tan ∠CAD =3AD ;在Rt △ADB 中,BD =AD ·tan ∠BAD =33AD .∵BC =CD -BD =30m ,∴3AD -33AD =30m ,解得AD =153≈25.98(m).答:无人机飞行的高度AD 为25.98m31.如图,过点C 作CH ⊥AB 于点H ,易得四边形HBDC 为矩形.∴BH =CD ,BD =CH ,BD ∥CH.∴∠HCE =∠CED.由题意,得∠ACH =30°,∠HCE =30°,∴∠CED =30°.设CD =x m ,则AH =AB -BH =AB -CD=(30-x )m.∵在Rt △AHC 中,tan ∠ACH =AH HC ,∴HC =30-x tan30°=3(30-x )m.∴BD =3(30-x )m.∵在Rt △CDE 中,tan ∠CED =CD DE ,∴DE =x tan30°=3x m .∵BE =BD -DE =10m ,∴3(30-x )-3x =10,解得x =15-53 3.答:立柱CD 的高为(15-533)m 第31题 第33题32. (1) 由题意,得PC ⊥AC ,∠PBC =60°,∴在Rt △PCB 中,∠BPQ =90°-60°=30° (2) 由题意,得∠P AC =45°,∠QBC =30°,AB =10m .设CQ =x m .在Rt △QCB 中,BQ =CQ sin30°=2x m ,BC =CQ tan30°=3x m .∵∠PBQ =∠PBC -∠QBC =30°,∠BPQ =30°,∴∠PBQ =∠BPQ .∴PQ =BQ =2x m .∴PC =PQ +CQ =3x m .在Rt △PCA 中,AC =PC tan45°=PC =3x m .由AC -BC =AB ,得3x -3x =10,解得x =(5+533)m ,∴PQ =2x =10+1033≈15.8(m).答:树PQ 的高度约为15.8m 33.如图,延长HF 交CD 于点N ,延长FH 交AB 于点M.由题意,得MB =HG =FE =ND =1.6m ,HF =GE=8m ,MF =BE ,HN =GD ,MN =BD =24m .设AM =x m ,则CN =x m .在Rt △AMF 中,MF =AM tan45°=x m ,在Rt △CNH 中,HN =CN tan30°=3x m .由HF =MF +HN -MN ,得8=x +3x -24,解得x =163-16,∴AB =AM +BM =163-16+1.6≈13.3(m).答:教学楼AB 的高度为13.3m34. (1) ∵在Rt △ABC 中,∠BAC =90°,∠BCA =60°,AB =60m ,∴AC =AB tan60°=603=203(m).答:斜坡下的点C 处到大楼的距离是203m (2) 如图,过点D 作DF ⊥AB 于点F ,易得四边形AEDF 为矩形.∴DF=AE ,DE =AF .设CD =2x m.∵在Rt △CED 中,∠DCE =30°,∴DE =12CD =x m ,CE =CD ·cos30°=3x m .∴BF =AB -AF =AB -DE =(60-x )m.∵在Rt △BFD 中,∠FDB =45°,∴DF =BF tan45°=(60-x )m.由DF =AE ,得60-x =203+3x ,解得x =403-60,∴CD =(803-120)m.答:斜坡CD 的长度为(803-120)m第34题第35题 35.由题意,得PA =80海里.如图,过点P 作PC ⊥AB 于点C ,则∠APC =90°-60°=30°,∠BPC =90°-45°=45°.∵在Rt △ACP 中,cos ∠APC =PC P A,∴PC =P A ·cos ∠APC =80×cos30°=403(海里).∵在Rt △PCB 中,cos ∠BPC =PC PB ,∴PB =PC cos ∠BPC =403cos45°=406≈98(海里).答:此时轮船所在的B 处与灯塔P 的距离是98海里36.由题意,得点A 在点B 的正西方,∴如图,延长AB 交南北轴于点D ,则AB ⊥CD.∵∠BCD =45°,∴∠CBD=45°=∠BCD .∴BD =CD .在Rt △BDC 中,由sin ∠BCD =BD BC,BC =60nmile ,得BD =60×sin45°=302(nmile),CD =BD =302nmile.在Rt △ADC 中,由tan ∠ACD =AD CD,得AD =302×tan60°=306(nmile).∴AB =AD -BD =(306-302)nmile.∵海监船A 的航行速度为30nmile/h ,∴渔船在B 处需要等待的时间为AB 30=6-2≈2.45-1.41≈1.0(h).答:渔船在B 处需要等待1.0h 才能得到海监船A 的救援 第36题第38题 37.过点P 作PD ⊥l ,垂足为D.设BD =x 米,则AD =(x +200)米.由题意,得∠PAB =90°-60°=30°,∠PBD=90°-45°=45°.在Rt △ADP 中,tan30°=PD AD ,∴PD =AD ·tan30°=33(x +200)米.在Rt △PDB 中,tan45°=PD BD ,∴PD =BD ·tan45°=x 米.∴33(200+x )=x ,解得x =2003-1≈273.∴PD =273米.答:凉亭P 到公路l 的距离为273米38.如图,过点O 分别作OM ⊥BC 于点M ,ON ⊥AC 于点N ,易得四边形ONCM 为矩形.∴ON =MC ,OM =NC.设OM =xm ,则NC =x m ,AN =(840-x )m.在Rt △ANO 中,∵∠OAN =45°,∴易得ON =AN =(840-x )m.∴MC =ON =(840-x )m.在Rt △BOM 中,BM =OM tan ∠OBM ≈x 247=724x (m),由BM +MC =BC =500m ,得724x +840-x =500,解得x =480.答:点O 到BC 的距离为480m 39.如图,过点B 作BD ⊥AC 于点D ,则∠BAD =60°,∠DBC =90°-37°=53°.设AD =x km.在Rt △ADB中,BD =AD ·tan60°=3x km ,在Rt △BDC 中,CD =BD ·tan53°≈3x ·43=433x (km).由AC =AD +CD ,可得x +433x =13,解得x =43-3,此时BD =3x =(12-33)km.∴在Rt △BDC 中,BC =BD cos53°≈(12-33)×53=(20-53)km.答:B ,C 两地的距离为(20-53)km 第39题第41题40. (1) ∵在Rt △EFH 中,∠H =90°,∴tan ∠EFH =i =1∶0.75=43=EH FH.∴设EH =4x (x >0)m.则FH =3x m ,EF =EH 2+FH 2=5x m .∵EF =15m ,∴5x =15,解得x =3.∴FH =9m .答:山坡EF 的水平宽度FH 为9m (2) 由(1),得EH =12m .设CF =y m .∵L =CF +FH +EA =y +9+4=(y +13)m ,H =AB +EH =22.5+12=34.5(m),H 1=0.9m ,∴日照间距系数=L ∶(H -H 1)=y +1334.5-0.9=y +1333.6.∵该楼的日照间距系数不低于1.25,∴y +1333.6≥1.25,∴y ≥29,即CF ≥29m .答:要使该楼的日照间距系数不低于1.25,底部C 距F 处至少29m 远41.根据题意,得AC ⊥BC ,DE ⊥BC ,∠BAC =45°,AD =200m ,∠BDE =60°.如图,过点D 作DF ⊥AC ,垂足为F .∵i AD =1∶3,∴在Rt △ADF 中DF ∶AF =1∶3,即tan ∠DAF =33.∴∠DAF =30°.∴∠BAD =∠BAC -∠DAF =45°-30°=15°.∵在Rt △AFD 中,AD =200m ,∴DF =12AD =100m .∵AC ⊥BC ,DE ⊥BC ,DF ⊥AC ,∴∠DEC =∠BCA =∠DFC =90°,∴四边形DECF 是矩形.∴EC =DF =100m .∵在Rt △DEB 中,∠DBE =90°-∠BDE =30°,在Rt △ACB 中,∠ABC =90°-∠BAC =45°,∴∠ABD =∠ABC -∠DBE=45°-30°=15°.∴∠ABD =∠BAD .∴AD =BD =200m .∵在Rt △BDE 中,sin ∠BDE =BE BD,∴BE =BD ·sin60°=200×32=1003(m).∴BC =BE +EC =(100+1003)m.答:山BC 的高度为(100+1003)m 42. (1) 如图①,分别过点D ,C 作DM ⊥AB ,CN ⊥AB ,垂足分别为M ,N.∵背水坡AD 的坡度i 为1∶0.5,∴在Rt △ADM 中,tan ∠DAB =DM AM=2.∴设AM =x (x >0)m ,则DM =2x m .根据题意,易得四边形DMNC 是矩形,∴DC =MN =3m ,DM =CN =2x m .∵在Rt △BNC 中,tan ∠ABC =CN BN ,即tan37°=2x BN ≈34,∴BN ≈2x ·43=83x m .由x +3+83x =14,得x =3,∴DM =6m .答:坝高为6m (2) 如图②,过点F 作FH ⊥AB ,垂足为H ,DM ⊥AB ,垂足为M .由(1),得FH =DM =6m ,FD =HM .设FD =y m ,则AE =2y m .∵AM =3m ,∴EH =3+2y -y =(3+y )m ,BH =14+2y -(3+y )=(11+y )m.由EF ⊥BF ,FH ⊥AB ,得∠EHF =∠FHB =90°,∴∠E +∠EFH =∠EFH +∠HFB =90°.∴∠E =∠HFB .∴△EFH ∽△FBH .∴FH BH =EH FH,即FH 2=BH ·EH .∴62=(11+y )(3+y ),即y 2+14y -3=0.解得y 1=-7+213,y 2=-7-213(不合题意,舍去).∴DF =(213-7)m.答:DF 的长为(213-7)m第42题 一天,毕达哥拉斯应邀到朋友家做客。
一次函数的几何应用,一次函数的实际问题一、选择5、(陕西省)如图,直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答案: A9、( 江苏常州 ) 甲、乙两同学骑自行车从 A 地沿同一条路到 B 地, 已知乙比甲先出发 , 他们离出发地的距离 s(km) 和骑行时间 t(h)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 给出下列说法 : 【】(1)他们都骑行了 20km;(2)乙在途中停留了 0.5h;(3)甲、乙两人同时到达目的地 ;(4)相遇后 , 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根据图象信息 , 以上说法正确的有A.1 个B.2 个C.3 个D.4 个答案: B10、 ( 湖北仙桃等 ) 如图,三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成六边形,一动点从点出发沿着→→→→ 方向匀速运动,最后到达点. 运动过程中的面积()随时间( t )变化的图象大致是()答案: B11、( 黑龙江哈尔滨 )9 .小亮每天从家去学校上学行走的路程为900 米,某天他从家去上学时以每分 30 米的速度行走了 450 米,为了不迟到他加快了速度,以每分 45 米的速度行走完剩下的路程,那么小亮行走过的路程 S(米)与他行走的时间 t (分)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正确的是().答案: D12、(黑龙江)5月23日8时40分,哈尔滨铁路局一列满载着2400 吨“爱心”大米的专列向四川灾区进发,途中除 3 次因更换车头等原因必须停车外,一路快速行驶,经过 80 小时到达成都.描述上述过程的大致图象是()答案: D13、(湖北天门)均匀地向一个容器注水,最后把容器注满,在注水过程中,水面高度 h 随时间 t 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 ( 图中 OABC为一折线 ) ,这个容器的形状是图中().答案: A14、( 湖南怀化 ) 如图 1,是张老师晚上出门散步时离家的距离与时间之间的函数图象,若用黑点表示张老师家的位置,则张老师散步行走的路线可能是()答案:D15、(山东济南)济南市某储运部紧急调拨一批物资,调进物资共用 4 小时,调进物资 2 小时后开始调出物资(调进物资与调出物资的速度均保持不变). 储运部库存物资 S(吨)与时间 t (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这批物资从开始调进到全部调出需要的时间是()A.4 小时 B.4.4小时 C.4.8小时D.5 小时答案: B16、( 重庆 ) 如图,在直角梯形 ABCD中,DC∥AB,∠A=90°,AB=28cm,DC=24cm,AD=4cm,点 M从点 D 出发,以 1cm/s 的速度向点 C 运动,点 N 从点 B 同时出发,以 2cm/s 的速度向点 A 运动,当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停止运动时,另一个动点2也随之停止运动 . 则四边形 AMND的面积 y(cm)与两动点运动的时间 t (s)的函数图象大致答案: D二、填空1、(江苏省南通市)将点A(, 0)绕着原点顺时针方向旋转45°角得到点B,则点 B 的坐标是 ________.答案:( 4,- 4)2、(江苏省无锡市)已知平面上四点,,,,直线将四边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的值为答案:.3、(江苏省苏州市) 6 月 1 日起,某超市开始有偿提供可重复使用的三种环保..购物袋,每只售价分别为 1 元、 2 元和 3 元,这三种环保购物袋每只最多分别能装大米 3 公斤、 5 公斤和 8 公斤. 6 月 7 日,小星和爸爸在该超市选购了 3 只环保购物袋用来装刚买的 20 公斤散装大米,他们选购的 3 只环保购物袋至少应付..给超市元.答案: 8、湖北荆门 ) 如图,l 1反映了某公司的销售收入与销量的关系, l 24 (反映了该公司产品的销售成本与销量的关系,当该公司赢利 ( 收入大于成本 )时,销售量必须 ____________.答案:大于 45、(山东烟台)如图是某工程队在“村村通”工程中,修筑的公路长度(米)与时间(天)之间的关系图象. 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可知该公路的长度是______米.答案: 504三、解答题1、(湖北襄樊)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 为了增强居民的节水意识,某市自来水公司对居民用水采用以户为单位分段计费办法收费 . 即一月用水 10 吨以内 ( 包括 10 吨 ) 用户 , 每吨收水费 a 元 ; 一月用水超过 10 吨的用户 ,10 吨水仍按每吨 a 元水费 , 超过的部分每吨按 b 元(b>a) 收费 . 设一户居民月用水 y 元 ,y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1) 求 a 的值 , 若某户居民上月用水8 吨 , 应收水费多少元 ?(2)求 b 的值 , 并写出当 x 大于 10 时 ,y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 ;(3)已知居民甲上月比居民乙多用水 4 吨, 两家共收水费 46元 , 求他们上月分别用水多少吨 ?解:( 1)当 x≤ 10 时,有 y=ax.将x=10,y=15代入,得a=1.5用水 8 吨应收水费 8×1.5=12 (元)(2)当 x>10 时,有(3)将 x=20,y=35 代入,得 35=10b+15. b=2(4)故当 x>10 时, y=2x- 5(5)因 1.5 ×10+1.5 ×10+2×4<46.所以甲、乙两家上月用水均超过10 吨则解之,得故居民甲上月用水16 吨,居民乙上月用水12 吨2、(湖北孝感)某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对本公司职工实行内部医疗公积金制度,公司规定:(一)每位职工在年初需缴纳医疗公积金m元;(二)职工个人当年治病花费的医疗费年底按表 1 的办法分段处理:表 1分段方式处理办法不超过 150 元(含 150 元)全部由个人承担超过 150 元,不超过 10000 元(不含 150个人承担n%,剩余部分由公司承担元,含 10000 元)的部分超过 10000 元(不含 10000 元)的部分全部由公司承担设一职工当年治病花费的医疗费为x 元,他个人实际承担的费用(包括医疗费个人承担的部分和缴纳的医疗公积金m元)为 y 元( 1)由表 1 可知,当时,;那么,当时,y=;(用含 m、 n、x 的方式表示)(2)该公司职工小陈和大李 2007 年治病花费的医疗费和他们个人实际承担的费用如表 2:职工治病花费的医疗费 x(元)个人实际承担的费用 y(元)小陈300280大李500320请根据表 2 中的信息,求 m、n 的值,并求出当时, y 关于 x 函数解析式;(3)该公司职工个人一年因病实际承担费用最多只需要多少元?(直接写出结果)解: 1)(2)由表2 知,小陈和大李的医疗费超过150 元而小于10000 元,因此有:( 3)个人实际承担的费用最多只需2220 元。
2024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数学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4的绝对值是( )A.﹣2024B.2024C.12024D.−120242.若∠A=80°,则∠A的补角是( )A.100°B.80°C.40°D.10°3.2024年一季度,兰州市坚持稳中求进、综合施策,全市国民经济起步平稳,开局良好.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87790000000元,数据87790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87.79×109B.8.779×109C.8.779×1010D.8.779×10114.计算:2a(a﹣1)﹣2a2=( )A.a B.﹣a C.2a D.﹣2a5.一次函数y=2x﹣3的图象不经过(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6.如图,小明在地图上量得∠1=∠2,由此判断幸福大街与平安大街互相平行,他判断的依据是( )A.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D.对顶角相等7.如图,小张想估测被池塘隔开的A,B两处景观之间的距离,他先在AB外取一点C,然后步测出AC,BC的中点D,E,并步测出DE的长约为18m,由此估测A,B之间的距离约为( )A .18mB .24mC .36mD .54m8.七巧板、九连环、华容道、鲁班锁是深受大家喜爱的益智玩具.现将1个七巧板,2个九连环,1个华容道,2个鲁班锁分别装在6个不透明的盒子中(每个盒子装1个),所有盒子除里面的玩具外均相同.从这6个盒子中随机抽取1个盒子,抽中七巧板的概率是( )A .12B .13C .14D .169.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9x 2﹣6x +c =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c =( )A .﹣9B .4C .﹣1D .110.数学家朱世杰所著的《四元玉鉴》是中国元代重要的数学著作之一,书中记载着这样一个问题,大意是:999文钱买了甜果和苦果共1000个,11文钱可买9个甜果,4文钱可买7个苦果,问甜果,苦果各买了多少个?设买了甜果x 个,苦果y 个,则可列方程组为( )A .{x +y =1000119x +47y =999B .{x−y =1000119x +47y =999C .{x−y =100047x +119y =999D .{x +y =99947x +119y =100011.如图,在△ABC 中,AB =AC ,∠BAC =130°,DA ⊥AC ,则∠ADB =( )A .100°B .115°C .130°D .145°12.如图1,在菱形ABCD 中,∠ABC =60°,连接BD ,点M 从B 出发沿BD 方向以3cm/s 的速度运动至D ,同时点N 从B 出发沿BC 方向以1cm /s 的速度运动至C ,设运动时间为x (s ),△BMN 的面积为y (cm 2).y 与x 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菱形ABCD 的边长为( )A.22cm B.42cm C.4cm D.8cm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3.因式分解:a2﹣2a+1= .14.如图,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DE为等边三角形,EF⊥AB于点F,若AD=4,则EF= .15.“轮动发石车”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投石工具,在春秋战国时期被广泛应用,图1是陈列在展览馆的仿真模型.图2是模型驱动部分的示意图,其中⊙M,⊙N的半径分别是1cm和10cm,当⊙M顺时针转动3周时,⊙N上的点P随之旋转n°,则n= .16.甲,乙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击10次.两人的成绩(单位:环)如图所示.现有以下三个推断:①甲的成绩更稳定;②乙的平均成绩更高;③每人再射击一次,乙的成绩一定比甲高.其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72分.解答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计算:27−32×8.18.解不等式组:{2x +6>x 1−3x 2<1−2x .19.先化简,再求值:(1+a +7a +1)÷a +4a ,其中a =4.20.如图,反比例函数y =k x (x >0)与一次函数y =mx +1的图象交于点A (2,3),点B 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一点,BC ⊥x 轴于点C ,交一次函数的图象于点D ,连接AB .(1)求反比例函数y =kx 与一次函数y =mx +1的表达式;(2)当OC =4时,求△ABD 的面积.21.如图,在△ABC 中,AB =AC ,D 是BC 的中点,CE ∥AD ,AE ⊥AD ,EF ⊥AC .(1)求证:四边形ADCE 是矩形;(2)若BC =4,CE =3,求EF 的长.22.在校园科技节期间,科普员为同学们进行了水火箭的发射表演,图1是某型号水火箭的实物图,水火箭发射后的运动路线可以看作是一条抛物线.为了解水火箭的相关性能,同学们进一步展开研究.如图2建立直角坐标系.水火箭发射后落在水平地面A处.科普员提供了该型号水火箭与地面成一定角度时,从发射到着陆过程中,水火箭距离地面OA的竖直高度y(m)与离发射点O的水平距离x(m)的几组关系数据如下:水平距离x(m)0341015202227竖直高度y(m)0 3.24 4.168987.04 3.24(1)根据如表,请确定抛物线的表达式;(2)请计算当水火箭飞行至离发射点O的水平距离为5m时,水火箭距离地面的竖直高度.23.观察发现: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很多取材简单又便于操作的方法,正如木匠刘师傅的“木条画直角法”.如图1,他用木条能快速画出一个以点A为顶点的直角,具体作法如下:①木条的两端分别记为点M,N,先将木条的端点M与点A重合,任意摆放木条后,另一个端点N的位置记为点B,连接AB;②木条的端点N固定在点B处,将木条绕点B顺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端点M的落点记为点C(点A,B,C不在同一条直线上);③连接CB并延长,将木条沿点C到点B的方向平移,使得端点M与点B重合,端点N在CB延长线上的落点记为点D;④用另一根足够长的木条画线,连接AD,AC,则画出的∠DAC是直角.操作体验:(1)根据“观察发现”中的信息重现刘师傅的画法.如图2,BA=BC.请画出以点A为顶点的直角,记作∠DAC;推理论证:(2)如图1,小亮尝试揭示此操作的数学原理,请你补全括号里的证明依据:证明:∵AB=BC=BD,∴△ABC与△ABD是等腰三角形.∴∠BCA=∠BAC,∠BDA=∠BAD.(依据1)∴∠BCA+∠BDA=∠BAC+∠BAD=∠DAC.∵∠DAC+∠BCA+∠BDA=180°,(依据2)∴2∠DAC=180°.∴∠DAC=90°.依据1: :依据2: ;拓展探究:(3)小亮进一步研究发现,用这种方法作直角存在一定的误差,用平时学习的尺规作图的方法可以减少误差.如图3,点O在直线l上,请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在图3中作出一个以O为顶点的直角,记作∠POQ,使得直角边OP(或OQ)在直线l上.(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4.为落实“双减”政策,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某校组织调研学生体育和美育发展水平.现从七年级共18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20名学生,对每位学生的体育和美育水平进行测评后按百分制分数量化,并进行等级评定(成绩用x表示,分为四个等级,包括优秀:90≤x≤100;良好:80≤x<90;合格:70≤x<80;待提高:x<70).对数据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部分信息如下.信息一:体育成绩的人数(频数)分布图如图.信息二:美育成绩的人数(频数)分布表如下.分组90≤x≤10080≤x<9070≤x<80x<70人数m727信息三:20位学生的体育成绩和美育成绩得分统计如下(共20个点).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填空:m= ;(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填序号)①体育成绩低于80分的人数占抽取人数的40%;②参与测评的20名学生美育成绩的中位数对应的等级是“合格”;③在信息三中,相比于点A所代表的学生,点B所代表的学生的体育水平与其大致相同,但美育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提升;(3)请结合以上信息,估计七年级全体学生中体育和美育两项成绩均属于“优秀”等级的人数.25.单摆是一种能够产生往复摆动的装置.某兴趣小组利用摆球和摆线进行与单摆相关的实验探究,并撰写实验报告如下.实验主题探究摆球运动过程中高度的变化实验用具摆球,摆线,支架,摄像机等实验说明如图1,在支架的横杆点O处用摆线悬挂一个摆球,将摆球拉高后松手,摆球开始往复运动.(摆线的长度变化忽略不计)如图2,摆球静止时的位置为点A,拉紧摆线将摆球拉至点B处,BD⊥OA.∠BOA=64°,BD=20.5cm;当摆球运动至点C时,∠COA=37°,CE⊥OA.(点O,A,B,C,D,E在同一平面内)实验图示解决问题:根据以上信息,求ED的长.(结果精确到0.1cm)参考数据:sin37°≈0.60,cos37°≈0.80,tan37°≈0.75,sin64°≈0.90,cos64°≈0.44,tan64°≈2.05.26.如图,△ABC内接于⊙O,AB为⊙O的直径,点D为⊙O上一点,BC=BD,延长BA 至E,使得∠ADE=∠CBA.(1)求证:ED是⊙O的切线;(2)若BO=4,tan∠CBA=12,求ED的长.27.综合与实践【问题情境】在数学综合实践课上,同学们以特殊三角形为背景.探究动点运动的几何问题.如图,在△ABC中,点M,N分别为AB,AC上的动点(不含端点),且AN=BM.【初步尝试】(1)如图1,当△ABC为等边三角形时,小颜发现:将MA绕点M逆时针旋转120°得到MD,连接BD,则MN=DB,请思考并证明;【类比探究】(2)小梁尝试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后进一步探究:如图2,在△ABC中,AB=AC,∠BAC=90°,AE⊥MN于点E,交BC于点F,将MA绕点M逆时针旋转90°得到MD ,连接DA ,DB .试猜想四边形AFBD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拓展延伸】(3)孙老师提出新的探究方向:如图3,在△ABC 中,AB =AC =4,∠BAC =90°,连接BN ,CM ,请直接写出BN +CM 的最小值.2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给出如下定义:点P 是图形W 外一点,点Q 在PO 的延长线上,使得PO QO =12,如果点Q 在图形W 上,则称点P 是图形W 的“延长2分点”.例如:如图1,A (2,4),B (2,2),P(−1,−32)是线段AB 外一点,Q (2,3)在PO 的延长线上,且PO QO =12,因为点Q 在线段AB 上,所以点P 是线段AB 的“延长2分点”.(1)如图1,已知图形W 1:线段AB ,A (2,4),B (2,2),在P 1(−52,−1),P 2(﹣1,﹣1),P 3(﹣1,﹣2)中, 是图形W 1的“延长2分点”;(2)如图2,已知图形W 2:线段BC ,B (2,2),C (5,2),若直线MN :y =﹣x +b 上存在点P 是图形W 2的“延长2分点”,求b 的最小值;(3)如图3,已知图形W 3:以T (t ,1)为圆心,半径为1的⊙T ,若以D (﹣1,﹣2),E (﹣1,1),F (2,1)为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DEF 上存在点P ,使得点P 是图形W 3的“延长2分点”.请直接写出t 的取值范围.。
2018年数学全国中考真题尺规作图(试题二)解析版一、选择题1.(2018浙江嘉兴,8,3)用尺规在一个平行四边形内作菱形ABCD,下列作法中错误的是()【答案】C 【解析】根据尺规作图以及菱形的判定方法.二、填空题△中,用直尺和圆规作AB、AC的垂直平分线,分1.(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14,2分).如图,在ABCBC=,则DE=cm.别交AB、AC于点D、E,连接DE.若10cm【答案】5【解析】∵用直尺和圆规作AB、AC的垂直平分线,∴D为AB的中点,E为AC的中点,∴DE是△ABC的中位线,∴DE=BC=5cm.故答案为:5.【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中位线2.(2018吉林省,11, 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4,0),B(0,3),以点A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交x轴的负半轴于点C,则点C坐标为__________【答案】(-1,0)【解析】由题意知,OA=4,OB=3,∴AC=AB=5,则OC=1.则点C坐标为(-1,0)【知识点】尺规作图,实数与数轴的一一对应关系3.(2018山西省,14题,3分)如图,直线MN∥PQ.直线AB分别与MN,PQ相交于点A,B.小宇同学利用尺规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A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作弧交AN于点C,交AB于点D;②分别以C,D为圆心,以大于12CD 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NAB 内交于点E;③作射线AE 交PQ 于点F.若AB=2.∠ABP =60°则线段AF 的长为 .【答案】2√3【解析】解:过点A 作AG ⊥PQ 交PQ 与点G由作图可知,AF 平分∠NAB∵ MN ∥PQ ;AF 平分∠NAB ;∠ABP =60°∴ ∠AFG =30°在Rt △ABG 中,∠ABP =60°,AB=2;∴ AG =√3在Rt △AFG 中,∠AFG =30°,AG =√3;∴ AF =2√3【知识点】角平分线、特殊角三角函数4. (2018内蒙古通辽,16,3分)如图,在△ABC 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点A 和点C 为圆心,以大于12AC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M 、N 两点;②作直线MN 交BC 于点D ,连接A D .若AB =BD ,AB =6,∠C =30°,则△ACD 的面积为 .【答案】93【解析】依题意MN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所以∠C =∠DAC =30°,所以∠ADB =∠C +∠DAC =60°,又AB =BD ,所以△ABD 为等边三角形,∠BAD =60°,所以∠BAC =∠DAC +∠BAD =90°,因为AB =6,所以AC =63,所以△ABC 的面积为12×6×63=183.又BD =AD =DC ,所以S △ACD =12S △ABC =93,故应填:93.5. (2018辽宁省抚顺市,题号16,分值3)如图,ABCD 中,AB=7,BC=3,连接AC ,分别以点A 和点C 为圆PP【答案】10【解析】由题可知,直线MN 是线段AC 的垂直平分线,∴AE=EC.∵在ABCD 中DE+EC=CD=AB=7,AD=BC=3,∴△AED 的周长为AD+DE+AE=BC+DE+EC=BC+CD=10.【知识点】用尺规作垂直平分线,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解答题1. (2018广东省,题号,分值) 如图,BD 是菱形ABCD 的对角线,︒=∠75CBD ,(1)请用尺规作图法,作AB 的垂直平分线EF ,垂足为E ,交AD 于F ;(不要求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在(1)条件下,连接BF ,求DBF ∠的度数.【思路分析】(1)根据尺规作图步骤作垂直平分线,保留痕迹即可;(2)先利用菱形性质求得∠DBA 的度数,再利用垂直平分线性质求得∠ABF 的度数,进而求得∠DBF 的度数.【解题过程】(1)如图直线MN 为所求(2)解:∵四边形ABCD 是菱形∴AD =AB ,AD ∥AB ,∵∠DBC =75°,∴∠ADB =75°,CA∴∠ABD =75°∴∠A =30°∵EF 为AB 的垂直平分线∴∠A =∠FBE =30°,∴∠DBE =45°【知识点】菱形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尺规作图2. (2018甘肃省兰州市,20,6分)如图,在Rt △ABC 中.(1)利用尺度作图,在BC 边上求作一点P ,使得点P 到AB 的距离(PD 的长)等于PC 的长;(2)利用尺规作图,作出(1)中的线段PD .(要求: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并把作图痕迹用黑色签字笔描黑)【思路分析】PC ⊥AC ,要使P 到AB 的距离(PD 的长)等于PC 的长,即求∠A 的角平分线与BC 的交点.【解题过程】(1)作∠A 的平分线AD ,交BC 于P ;(2)过点P 作直线AB 的垂线,垂中为D 。【知识点】尺规作图19题答案图2FE C DA BMN C A B第20题图3. (2018湖北省江汉油田潜江天门仙桃市,18,5分)图①、图②都是由边长为1的小菱形构成的网格,每个小菱形的顶点称为格点.点O ,M ,N ,A ,B 均在格点上,请仅用无刻度直尺在网格中完成下列画图.(1)在图①中,画出∠MON 的平分线OP ;(2)在图②中,画一个Rt △ABC ,使点C 在格点上.【思路分析】(1)在只能用直尺画角平分线的情况下,就设法将∠MON 放置在能画出角平分线的图形中,如菱形.(2)原图是由全等的小菱形组成的,∴要想找到直角就要从菱形的对角线方面入手考虑.设法找让三角形中的一个顶点处在两个菱形的对角线交点位置,并且在格点上.【解题过程】解:(1)如图①,将∠MON 放在菱形AOBC 中,连接对角线OC ,并取格点P ,OP 即为所求. 2分 如图②所示,△ABC 或△ABC 1均可.4. (湖北省咸宁市,18,7)已知:AOB ∠.求作:,'''B O A ∠使'''AO B AOB ∠=∠ 作法:(1)如图1,以点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 ,OB 于点C ,D ;(2)如图2,画一条射线''A O ,以点'O 为圆心OC 长为半径画弧,交于点''A O 于点'C ;(3)以点'C 为圆心,D C ,长为半径画弧,与第2 步中所画的弧交于点'D ;(4)过点 'D 画射线'OB ,则 '''AO B AOB ∠=∠. 根据以上作图步骤,请你证明AOB B O A ∠=∠'''.(第18题图) 图①图② BAO N M第18题答图 P A 图① ON MB C C 1 C图②B A【思路分析】由画一条射线''A O ,以点'O为圆心OC 长为半径画弧,交于点''A O 于点'C 可得OC =O′C′,由以点'C 为圆心,D C ,长为半径画弧,与第 2 步中所画的弧交于点'D 可得OD =O′D′,CD =C′D′,从而'''.COD C O D ∆≅∆【解题过程】证明:由作图步骤可知,在COD ∆和'''D O C ∆中,''''''OC O C OD O D CD C D ⎧=⎪=⎨⎪=⎩,'''().COD C O D SSS ∴∆≅∆COD D O C ∠=∠∴'''.即AOB B O A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尺规作图5. (2018广西贵港,20,5分)尺规作图(只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出作法).如图,已知∠α和线段a ,求作:△ABC ,使∠A =∠α,∠C =90°,AB =a .【思路分析】先作∠A 等于已知角∠α,再在角的一边上截取线段AB =a ,再过B 点作角的另一边的垂线,垂足为C ,则△ABC 即为所求.【解答过程】所作图形如下a A6.(2018江苏常州,27,10)(本小题满分10分)(1)如图1,已知EK垂直平分BC,垂足为D,AB与EK相交于点F,连接CF.求证:∠AFE=∠CFD;(2)如图2,在Rt△GMN中,∠M=90°,P为MN的中点.①用直尺和圆规在GN边上求作点Q,使得∠GQM=∠PQN(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②在①的条件下,如果∠G=60°,那么Q是GN的中点吗?为什么?【解答过程】(1)∵EK垂直平分BC,点F在EK上,∴FC=FB,且∠CFD=∠BFD ∵∠AFE=∠BFD,∴∠AFE=∠CFD(2)如图所示,点Q为所求作的点.(3)Q是GN的中点。
2018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数学试卷(A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4分)﹣2018的绝对值是()A.B.﹣2018 C.2018 D.﹣2.(4分)如图是由5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则该几何体的主视图是()A.B.C.D.3.(4分)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发布《2017年度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显示,截止2017年12月,共有190家共享经济平台获得1159.56亿元投资,数据1159.56亿元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A.1159.56×108元B.11.5956×1010元C.1.15956×1011元D.1.15956×108元4.(4分)下列二次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 B. C. D.5.(4分)如图,AB∥CD,AD=CD,∠1=65°,则∠2的度数是()A.50°B.60°C.65°D.70°6.(4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2a•3b=5ab B.a3•a4=a12C.(﹣3a2b)2=6a4b2D.a4÷a2+a2=2a27.(4分)如图,边长为4的等边△ABC中,D、E分别为AB,AC的中点,则△ADE的面积是()A.B.C.D.28.(4分)如图,矩形ABCD中,AB=3,BC=4,EF∥DF且BE与DF之间的距离为3,则AE的长是()A.B.C.D.9.(4分)如图,将▱ABCD沿对角线BD折叠,使点A落在点E处,交BC于点F,若∠ABD=48°,∠CFD=40°,则∠E为()A.102°B.112°C.122° D.92°10.(4分)关于x的分式方程=1的解为负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A.a>1 B.a<1 C.a<1且a≠﹣2 D.a>1且a≠211.(4分)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有下列5个结论()①abc>0;②b﹣a>c;③4a+2b+c>0;④3a>﹣c;⑤a+b>m (am+b)(m≠1的实数).其中正确结论的有()A.①②③B.②③⑤C.②③④D.③④⑤12.(4分)如图,抛物线y=x2﹣7x+与x轴交于点A、B,把抛物线在x轴及其下方的部分记作C1,将C1向左平移得到C2,C2与x轴交于点B、D,若直线y=x+m与C1、C2共有3个不同的交点,则m的取值范围是()A.﹣<m<﹣ B.﹣<m<﹣ C.﹣<m<﹣ D.﹣<m<﹣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3.(4分)因式分解:x2y﹣y3=.14.(4分)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5.(4分)如图,△ABC的外接圆O的半径为3,∠C=55°,则劣弧的长是.(结果保留π)16.(4分)如图,M、N是正方形ABCD的边CD上的两个动点,满足AM=BN,连接AC交BN于点E,连接DE交AM于点F,连接CF,若正方形的边长为6,则线段CF的最小值是.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86分,解答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5分)计算:(﹣)﹣1+(π﹣3)0+|1﹣|+tan45°18.(5分)解方程:3x2﹣2x﹣2=0.19.(5分)先化简,再求值:(x ﹣)÷,其中x=.20.(6分)如图,在Rt△ABC中.(1)利用尺规作图,在BC边上求作一点P,使得点P到AB的距离(PD的长)等于PC的长;(2)利用尺规作图,作出(1)中的线段PD.(要求: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并把作图痕迹用黑色签字笔描黑)21.(7分)学校开展“书香校园”活动以来,受到同学们的广泛关注,学校为了解全校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随机调查了部分学生在一周内借阅图书的次数,并制成如图不完整的统计表.学生借阅图书的次数统计表借阅图书的次数0次1次2次3次4次及以上人数713a103请你根据统计图表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a=,b=.(2)该调查统计数据的中位数是,众数是.(3)请计算扇形统计图中“3次”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4)若该校共有2000名学生,根据调查结果,估计该校学生在一周内借阅图书“4次及以上”的人数.22.(7分)在一个不透明的布袋里装有4个标有1、2、3、4的小球,它们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李强从布袋中随机取出一个小球,记下数字为x,王芳在剩下的3个小球中随机取出一个小球,记下数字为y,这样确定了点M的坐标(x,y)(1)画树状图或列表,写出点M所有可能的坐标;(2)求点M(x,y)在函数y=x+1的图象上的概率.23.(7分)如图,斜坡BE,坡顶B到水平地面的距离AB为3米,坡底AE为18米,在B处,E处分别测得CD顶部点D的仰角为30°,60°,求CD的高度.(结果保留根号)24.(7分)某商家销售一款商品,进价每件80元,售价每件145元,每天销售40件,每销售一件需支付给商场管理费5元,未来一个月(按30天计算),这款商品将开展“每天降价1元”的促销活动,即从第一天开始每天的单价均比前一天降低1元,通过市场调查发现,该商品单价每降1元,每天销售量增加2件,设第x天(1≤x≤30且x为整数)的销售量为y件.(1)直接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2)设第x天的利润为w元,试求出w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哪一天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元?25.(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1=a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2=的图象交于点A(1,2)和B(﹣2,m).(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请直接写出y1>y2时,x的取值范围;(3)过点B作BE∥x轴,AD⊥BE于点D,点C是直线BE上一点,若AC=2CD,求点C的坐标.26.(8分)如图,在△ABC中,过点C作CD∥AB,E是AC的中点,连接DE并延长,交AB于点F,交CB的延长线于点G,连接AD,CF.(1)求证:四边形AFCD是平行四边形.(2)若GB=3,BC=6,BF=,求AB的长.27.(9分)如图,AB为⊙O的直径,C为⊙O上一点,D为BA延长线上一点,∠ACD=∠B.(1)求证:DC为⊙O的切线;(2)线段DF分别交AC,BC于点E,F且∠CEF=45°,⊙O的半径为5,sinB=,求CF的长.28.(12分)如图,抛物线y=ax2+bx﹣4经过A(﹣3,0),B(5,﹣4)两点,与y轴交于点C,连接AB,AC,BC.(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求证:AB平分∠CAO;(3)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ABM是以AB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18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数学试卷(A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4分)﹣2018的绝对值是()A.B.﹣2018 C.2018 D.﹣【分析】直接利用绝对值的性质得出答案.【解答】解:﹣2018的绝对值是:2018.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正确把握绝对值的定义是解题关键.2.(4分)如图是由5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则该几何体的主视图是()A.B.C.D.【分析】根据从正面看得到的视图是主视图,可得答案.【解答】解:从正面看第一层是三个小正方形,第二层左边一个小正方形,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从正面看得到的视图是主视图.3.(4分)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发布《2017年度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显示,截止2017年12月,共有190家共享经济平台获得1159.56亿元投资,数据1159.56亿元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A.1159.56×108元B.11.5956×1010元C.1.15956×1011元D.1.15956×108元【分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时,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整数,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1159.56亿元=1.15956×1011元,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确定a与n的值是解题的关键.4.(4分)下列二次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 B. C. D.【分析】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A、不是最简二次根式,错误;B、是最简二次根式,正确;C、不是最简二次根式,错误;D、不是最简二次根式,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最简二次根式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2)被开方数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5.(4分)如图,AB∥CD,AD=CD,∠1=65°,则∠2的度数是()A.50°B.60°C.65°D.70°【分析】直接利用平行线的性质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2的度数.【解答】解:∵AB∥CD,∴∠1=∠ACD=65°,∵AD=CD,∴∠DCA=∠CAD=65°,∴∠2的度数是:180°﹣65°﹣65°=50°.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正确得出∠CAD的度数是解题关键.6.(4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2a•3b=5ab B.a3•a4=a12C.(﹣3a2b)2=6a4b2D.a4÷a2+a2=2a2【分析】直接利用单项式乘以单项式以及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和合并同类项法则分别计算得出答案.【解答】解:A、2a•3b=6ab,故此选项错误;B、a3•a4=a7,故此选项错误;C、(﹣3a2b)2=9a4b2,故此选项错误;D、a4÷a2+a2=2a2,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单项式乘以单项式以及积的乘方运算和合并同类项,正确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7.(4分)如图,边长为4的等边△ABC中,D、E分别为AB,AC的中点,则△ADE的面积是()A.B.C.D.2【分析】由于D、E是AB、AC的中点,因此DE是△ABC的中位线,由此可得△ADE和△ABC相似,且相似比为1:2;根据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可求出△ABC的面积.【解答】解:∵等边△ABC的边长为4,∴S△ABC=×42=4,∵点D,E分别是△ABC的边AB,AC的中点,∴DE是△ABC的中位线,∴DE∥BC,DE=BC,AD=AB,AE=AC,即===,∴△ADE∽△ABC,相似比为,故S△ADE :S△ABC=1:4,即S△ADE =S△ABC=×=,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性质及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等边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中位线定理.8.(4分)如图,矩形ABCD中,AB=3,BC=4,EF∥DF且BE与DF之间的距离为3,则AE的长是()A.B.C.D.【分析】过点D作DG⊥BE,垂足为G,则GD=3,首先证明△AEB≌△GED,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到AE=EG,设AE=EG=x,则ED=4﹣x,在Rt△DEG中依据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过点D作DG⊥BE,垂足为G,则GD=3.∵∠A=∠G,∠AEB=∠GED,AB=GD=3,∴△AEB≌△GED.∴AE=EG.设AE=EG=x,则ED=4﹣x,在Rt△DEG中,ED2=GE2+GD2,x2+32=(4﹣x)2,解得:x=.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依据题意列出关于x 的方程是解题的关键.9.(4分)如图,将▱ABCD沿对角线BD折叠,使点A落在点E处,交BC于点F,若∠ABD=48°,∠CFD=40°,则∠E为()A.102°B.112°C.122° D.92°【分析】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折叠的性质,得出∠ADB=∠BDF=∠DBC,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求出∠BDF=∠DBC=∠DFC=20°,再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AD∥BC,∴∠ADB=∠DBC,由折叠可得∠ADB=∠BDF,∴∠DBC=∠BDF,又∵∠DFC=40°,∴∠DBC=∠BDF=∠ADB=20°,又∵∠ABD=48°,∴△ABD中,∠A=180°﹣20°﹣48°=112°,∴∠E=∠A=112°,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综合应用,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出∠ADB的度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0.(4分)关于x的分式方程=1的解为负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A.a>1 B.a<1 C.a<1且a≠﹣2 D.a>1且a≠2【分析】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表示出整式方程的解,根据分式方程解为负数列出关于a的不等式,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即可确定出a的范围.【解答】解:分式方程去分母得:x+1=2x+a,即x=1﹣a,根据分式方程解为负数,得到1﹣a<0,且1﹣a≠﹣1,解得:a>1且a≠2.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注意在任何时候都要考虑分母不为0.11.(4分)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有下列5个结论()①abc>0;②b﹣a>c;③4a+2b+c>0;④3a>﹣c;⑤a+b>m (am+b)(m≠1的实数).其中正确结论的有()A.①②③B.②③⑤C.②③④D.③④⑤【分析】由抛物线对称轴的位置判断ab的符号,由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判断c的符号,然后根据对称轴及抛物线与x轴交点情况进行推理,进而对所得结论进行判断.【解答】解:①∵对称轴在y轴的右侧,∴ab<0,由图象可知:c>0,∴abc<0,故①不正确;②当x=﹣1时,y=a﹣b+c<0,∴b﹣a>c,故②正确;③由对称知,当x=2时,函数值大于0,即y=4a+2b+c>0,故③正确;④∵x=﹣=1,∴b=﹣2a,∵a﹣b+c<0,∴a+2a+c<0,3a<﹣c,故④不正确;⑤当x=1时,y的值最大.此时,y=a+b+c,而当x=m时,y=am2+bm+c,所以a+b+c>am2+bm+c(m≠1),故a+b>am2+bm,即a+b>m(am+b),故⑤正确.故②③⑤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图象与二次函数系数之间的关系,二次函数y=ax2+bx+c 系数符号由抛物线开口方向、对称轴和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抛物线与x轴交点的个数确定,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是关键.12.(4分)如图,抛物线y=x2﹣7x+与x轴交于点A、B,把抛物线在x轴及其下方的部分记作C1,将C1向左平移得到C2,C2与x轴交于点B、D,若直线y=x+m与C1、C2共有3个不同的交点,则m的取值范围是()A.﹣<m<﹣ B.﹣<m<﹣ C.﹣<m<﹣ D.﹣<m<﹣【分析】首先求出点A和点B的坐标,然后求出C2解析式,分别求出直线y=x+m 与抛物线C2相切时m的值以及直线y=x+m过点B时m的值,结合图形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抛物线y=x2﹣7x+与x轴交于点A、B∴B(5,0),A(9,0)∴抛物线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平移后解析式y=(x﹣3)2﹣2当直线y=x+m过B点,有2个交点∴0=+mm=﹣当直线y=x+m与抛物线C2相切时,有2个交点∴x+m=(x﹣3)2﹣2x2﹣7x+5﹣2m=0∵相切∴△=49﹣20+8m=0∴m=﹣如图∵若直线y=x+m与C1、C2共有3个不同的交点,∴﹣﹣<m<﹣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抛物线与x轴交点以及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地画出图形,利用数形结合进行解题,此题有一定的难度.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3.(4分)因式分解:x2y﹣y3=y(x+y)(x﹣y).【分析】先提公因式,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即可;【解答】解:x2y﹣y3=y(x2﹣y2)=y(x+y)(x﹣y).故答案为y(x+y)(x﹣y)【点评】本题考查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4.(4分)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3【分析】先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即可.【解答】解:∵解不等式①得:x≤3,解不等式②得:x>﹣1,∴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3,故答案为:﹣1<x≤3.【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能根据不等式的解集找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是解此题的关键.15.(4分)如图,△ABC的外接圆O的半径为3,∠C=55°,则劣弧的长是.(结果保留π)【分析】根据同弧所对的圆心角是圆周角的2倍,可求∠AOB=110°,根据弧长公式可求劣弧的长.【解答】解:∵∠AOB=2∠C且∠C=55°∴∠AOB=110°根据弧长公式的长==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同弧所对的圆心角是圆周角的2倍,弧长公式,关键是熟练运用弧长公式解决问题.16.(4分)如图,M、N是正方形ABCD的边CD上的两个动点,满足AM=BN,连接AC交BN于点E,连接DE交AM于点F,连接CF,若正方形的边长为6,则线段CF的最小值是3﹣3.【分析】先判断出Rt△ADM≌Rt△BCN(HL),得出∠DAM=∠CBN,进而判断出△DCE≌△BCE(SAS),得出∠CDE=∠CBE,即可判断出∠AFD=90°,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OF=AD=3,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OC,然后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知当O、F、C三点共线时,CF的长度最小.【解答】解: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D=BC=CD,∠ADC=∠BCD,∠DCE=∠BCE,在Rt△ADM和Rt△BCN中,,∴Rt△ADM≌Rt△BCN(HL),∴∠DAM=∠CBN,在△DCE和△BCE中,,∴△DCE≌△BCE(SAS),∴∠CDE=∠CBE∴∠DCM=∠CDE,∵∠ADF+∠CDE=∠ADC=90°,∴∠DAM+∠ADF=90°,∴∠AFD=180°﹣90°=90°,取AD的中点O,连接OF、OC,则OF=DO=AD=3,在Rt△ODC中,OC==3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OF+CF>OC,∴当O、F、C三点共线时,CF的长度最小,最小值=OC﹣OF=3﹣3.故答案为:3﹣3.【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确定出CF最小时点F的位置是解题关键.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86分,解答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5分)计算:(﹣)﹣1+(π﹣3)0+|1﹣|+tan45°【分析】第一项利用负指数幂法则计算,第二项利用零指数幂法则计算,第三项去绝对值,最后一项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计算,最后合并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π﹣3)0+|1﹣|+tan45°=﹣2+1+﹣1+1=﹣1.【点评】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8.(5分)解方程:3x2﹣2x﹣2=0.【分析】先找出a,b,c,再求出b2﹣4ac=28,根据公式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即,∴原方程的解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解一元二次方程﹣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因式分解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熟练地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是解此题的关键.19.(5分)先化简,再求值:(x﹣)÷,其中x=.【分析】根据分式的减法和除法可以化简题目中的式子,然后将x的值代入化简后的式子即可解答本题.【解答】解:(x﹣)÷====x﹣2,当x=时,原式=﹣2=﹣.【点评】本题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分式化简求值的方法.20.(6分)如图,在Rt△ABC中.(1)利用尺规作图,在BC边上求作一点P,使得点P到AB的距离(PD的长)等于PC的长;(2)利用尺规作图,作出(1)中的线段PD.(要求: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并把作图痕迹用黑色签字笔描黑)【分析】(1)由点P到AB的距离(PD的长)等于PC的长知点P在∠BAC平分线上,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即可得;(2)根据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的尺规作图即可得.【解答】解:(1)如图,点P即为所求;(2)如图,线段PD即为所求.【点评】本题考查作图﹣复杂作图、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作图,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1.(7分)学校开展“书香校园”活动以来,受到同学们的广泛关注,学校为了解全校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随机调查了部分学生在一周内借阅图书的次数,并制成如图不完整的统计表.学生借阅图书的次数统计表借阅图书的次数0次1次2次3次4次及以上人数713a103请你根据统计图表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a=17,b=20.(2)该调查统计数据的中位数是2次,众数是2次.(3)请计算扇形统计图中“3次”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4)若该校共有2000名学生,根据调查结果,估计该校学生在一周内借阅图书“4次及以上”的人数.【分析】(1)先由1次的人数及其所占百分比求得总人数,总人数减去其他次数的人数求得a的值,用3次的人数除以总人数求得b的值;(2)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求解;(3)用360°乘以“3次”对应的百分比即可得;(4)用总人数乘以样本中“4次及以上”的人数所占比例即可得.【解答】解:(1)∵被调查的总人数为13÷26%=50人,∴a=50﹣(7+13+10+3)=17,b%=×100%=20%,即b=20,故答案为:17、20;(2)由于共有50个数据,其中位数为第25、26个数据的平均数,而第25、26个数据均为2次,所以中位数为2次,出现次数最多的是2次,所以众数为2次,故答案为:2次、2次;(3)扇形统计图中“3次”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360°×20%=72°;(4)估计该校学生在一周内借阅图书“4次及以上”的人数为2000×=120人.【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22.(7分)在一个不透明的布袋里装有4个标有1、2、3、4的小球,它们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李强从布袋中随机取出一个小球,记下数字为x,王芳在剩下的3个小球中随机取出一个小球,记下数字为y,这样确定了点M的坐标(x,y)(1)画树状图或列表,写出点M所有可能的坐标;(2)求点M(x,y)在函数y=x+1的图象上的概率.【分析】(1)首先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然后由树状图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2)找到点(x,y)在函数y=x+1的图象上的情况,利用概率公式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1)画树状图得: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1,2)、(1,3)、(1,4)、(2,1)、(2,3)、(2,4)、(3,1)、(3,2)、(3,4)、(4,1)、(4,2)、(4,3);(2)∵在所有12种等可能结果中,在函数y=x+1的图象上的有(1,2)、(2,3)、(3,4)这3种结果,∴点M(x,y)在函数y=x+1的图象上的概率为=.【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注意树状图法与列表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列表法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合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注意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23.(7分)如图,斜坡BE,坡顶B到水平地面的距离AB为3米,坡底AE为18米,在B处,E处分别测得CD顶部点D的仰角为30°,60°,求CD的高度.(结果保留根号)【分析】作BF⊥CD于点F,设DF=x米,在直角△DBF中利用三角函数用x表示出BF的长,在直角△DCE中表示出CE的长,然后根据BF﹣CE=AE即可列方程求得x的值,进而求得CD的长.【解答】解:作BF⊥CD于点F,设DF=x米,在Rt△DBF中,tan∠DBF=,则BF===x,在直角△DCE中,DC=x+CF=3+x(米),在直角△ABF中,tan∠DEC=,则EC===(x+3)米.∵BF﹣CE=AE,即x﹣(x+3)=18.解得:x=9+,则CD=9++3=9+(米).答:CD的高度是(9+)米.【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解答本题关键是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三角函数的知识表示出相关线段的长度.24.(7分)某商家销售一款商品,进价每件80元,售价每件145元,每天销售40件,每销售一件需支付给商场管理费5元,未来一个月(按30天计算),这款商品将开展“每天降价1元”的促销活动,即从第一天开始每天的单价均比前一天降低1元,通过市场调查发现,该商品单价每降1元,每天销售量增加2件,设第x天(1≤x≤30且x为整数)的销售量为y件.(1)直接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2)设第x天的利润为w元,试求出w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哪一天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元?【分析】(1)根据销量=原价的销量+增加的销量即可得到y与x的函数关系式;(2)根据每天售出的件数×每件盈利=利润即可得到的W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y=2x+40;(2)根据题意可得:w=(145﹣x﹣80﹣5)(2x+40),=﹣2x2+80x+2400,=﹣2(x﹣20)2+3200,∴函数有最大值,∴当x=20时,w有最大值为3200元,∴第20天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3200元.【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应用,此题找到关键描述语,找到等量关系准确的列出方程或函数关系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5.(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1=a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2=的图象交于点A(1,2)和B(﹣2,m).(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请直接写出y1>y2时,x的取值范围;(3)过点B作BE∥x轴,AD⊥BE于点D,点C是直线BE上一点,若AC=2CD,求点C的坐标.【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k,求出点B的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一次函数解析式;(2)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答;(3)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DAC=30°,根据正切的定义求出CD,分点C 在点D的左侧、点C在点D的右侧两种情况解答.【解答】解:(1)∵点A(1,2)在反比例函数y2=的图象上,∴k=1×2=2,∴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2=,∵点B(﹣2,m)在反比例函数y2=的图象上,则点B的坐标为(﹣2,﹣1),由题意得,,解得,,则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1=x+1;(2)由函数图象可知,当﹣2<x<0或x>1时,y1>y2;(3)∵AD⊥BE,AC=2CD,∴∠DAC=30°,由题意得,AD=2+1=3,在Rt△ADC中,tan∠DAC=,即=,解得,CD=,当点C在点D的左侧时,点C的坐标为(1﹣,﹣1),当点C在点D的右侧时,点C的坐标为(+1,﹣1),∴当点C的坐标为(1﹣,﹣1)或(+1,﹣1)时,AC=2C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知识,掌握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的一般步骤、灵活运用分情况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是解题的关键.26.(8分)如图,在△ABC中,过点C作CD∥AB,E是AC的中点,连接DE并延长,交AB于点F,交CB的延长线于点G,连接AD,CF.(1)求证:四边形AFCD是平行四边形.(2)若GB=3,BC=6,BF=,求AB的长.【分析】(1)由E是AC的中点知AE=CE,由AB∥CD知∠AFE=∠CDE,据此根据“AAS”即可证△AEF≌△CED,从而得AF=CD,结合AB∥CD即可得证;(2)证△GBF∽△GCD得=,据此求得CD=,由AF=CD及AB=AF+BF可得答案.【解答】解:(1)∵E是AC的中点,∴AE=CE,∵AB∥CD,∴∠AFE=∠CDE,在△AEF和△CED中,∵,∴△AEF≌△CED(AAS),∴AF=CD,又AB∥CD,即AF∥CD,∴四边形AFCD是平行四边形;(2)∵AB∥CD,∴△GBF∽△GCD,∴=,即=,解得:CD=,∵四边形AFCD是平行四边形,∴AF=CD=,∴AB=AF+BF=+=6.【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27.(9分)如图,AB为⊙O的直径,C为⊙O上一点,D为BA延长线上一点,∠ACD=∠B.(1)求证:DC为⊙O的切线;(2)线段DF分别交AC,BC于点E,F且∠CEF=45°,⊙O的半径为5,sinB=,求CF的长.【分析】(1)根据圆周角定理得:∠ACB=∠BCO+∠OCA=90°,根据同圆的半径相等和已知相等的角代换可得:∠OCD=90°,可得结论;(2)先根据三角函数计算AC=6,BC=8,证明△CAD∽△BCD,得,设AD=3x,CD=4x,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可得x的值,证明△CED∽△BFD,列比例式可得CF的长.【解答】(1)证明:连接OC,∵AB为⊙O的直径,∴∠ACB=∠BCO+∠OCA=90°,∵OB=OC,∴∠B=∠BCO,∵∠ACD=∠B,∴∠ACD=∠BCO,∴∠ACD+∠OCA=90°,即∠OCD=90°,∴DC为⊙O的切线;(2)解:Rt△ACB中,AB=10,sinB=,∴AC=6,BC=8,∵∠ACD=∠B,∠ADC=∠CDB,∴△CAD∽△BCD,∴,设AD=3x,CD=4x,Rt△OCD中,OC2+CD2=OD2,52+(4x)2=(5+3x)2,x=0(舍)或,∵∠CEF=45°,∠ACB=90°,∴CE=CF,设CF=a,∵∠CEF=∠ACD+∠CDE,∠CFE=∠B+∠BDF,∴∠CDE=∠BDF,∵∠ACD=∠B,∴△CED∽△BFD,∴,∴,a=,∴CF=.【点评】本题考查切线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正确寻找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8.(12分)如图,抛物线y=ax2+bx﹣4经过A(﹣3,0),B(5,﹣4)两点,与y轴交于点C,连接AB,AC,BC.(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求证:AB平分∠CAO;(3)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ABM是以AB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将A(﹣3,0),B(5,﹣4)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得到关于a、b 的方程组,从而可求得a、b的值;(2)先求得AC的长,然后取D(2,0),则AD=AC,连接BD,接下来,证明BC=BD,然后依据SSS可证明△ABC≌△ABD,接下来,依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到∠CAB=∠BAD;(3)作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轴与点E,交BC与点F,作点A作AM′⊥AB,作BM ⊥AB,分别交抛物线的对称轴与M′、M,依据点A和点B的坐标可得到tan∠BAE=,从而可得到tan∠M′AE=2或tan∠MBF=2,从而可得到FM和M′E的长,故此可得到点M′和点M的坐标.【解答】解:(1)将A(﹣3,0),B(5,﹣4)代入得:,解得:a=,b=﹣.∴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x﹣4.(2)∵AO=3,OC=4,∴AC=5.取D(2,0),则AD=AC=5.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知BD==5.∵C(0,﹣4),B(5,﹣4),∴BC=5.∴BD=BC.在△ABC和△ABD中,AD=AC,AB=AB,BD=BC,∴△ABC≌△ABD,∴∠CAB=∠BAD,∴AB平分∠CAO;(3)如图所示: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轴与点E,交BC与点F.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则AE=.∵A(﹣3,0),B(5,﹣4),∴tan∠EAB=.∵∠M′AB=90°.∴tan∠M′AE=2.∴M′E=2AE=11,∴M′(,11).同理:tan∠MMF=2.又∵BF=,∴FM=5,∴M(,﹣9).∴点M的坐标为(,11)或(,﹣9).【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解答本题主要应用了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得FM和M′E的长是解题的关键.。
兰州市2022 年中考试题数学〔A〕本卷须知:1.本试卷总分值150 分,考试用时120 分钟。
2.考生必须将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座位号等个人信息填〔涂〕在答题卡上。
3.考生务必将答案直接填〔涂〕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题4 分,共60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仅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意的。
1.如图是由5 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那么该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A〕〔B〕〔C〕〔D〕【答案】A【解析】主视图是从正面看到的图形。
从正面看有两行,上面一行最左边有一个正方形,下面一行有三个正方形,所以答案选A。
【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在〔〕。
〔A〕第一、二象限〔B〕第一、三象限〔C〕第二、三象限〔D〕第二、四象限【答案】B【解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受到k的影响,当k 大于0 时,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当k小于0 时,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此题中k =2 大于0,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所以答案选B。
【考点】反比例函数的系数k 与图象的关系3.△ABC ∽△DEF,假设△ABC与△DEF的相似比为3/4,那么△ABC与△DEF对应中线的比为〔〕。
〔A〕3/4〔B〕4/3〔C〕9/16〔D〕16/9【答案】A【解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高线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和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此题中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为3/4,即对应中线的比为3/4,所以答案选A。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4.在Rt △ABC中,∠C=90°,sinA=3/5,BC=6,那么AB=〔〕。
〔A〕4 〔B〕6 〔C〕8 〔D〕10【答案】D【解析】在Rt △ABC中,sinA=BC/AB=6/AB=3/5,解得AB=10,所以答案选D。
【考点】三角函数的运用5.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
〔A〕有一个实数根〔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D〕没有实数根【答案】B【解析】根据题目,∆==0, 判断得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所以答案选B。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一、精心选一选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11a a --=-- B.()23624aa -=C.()222a b a b -=-D.3252a a a +=2.如图,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的左视图是( )3.下列事件中确定事件是( ) A.掷一枚均匀的硬币,正面朝上 B.买一注福利彩票一定会中奖C.把4个球放入三个抽屉中,其中一个抽屉中至少有2个球D.掷一枚六个面分别标有1,2,3,4,5,6的均匀正方体骰子,骰子停止转动后奇数点朝上 4.如图,AB CD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123180++=∠∠∠ B.123360++=∠∠∠C.1322+=∠∠∠D.132+=∠∠∠5.已知24221x y k x y k +=⎧⎨+=+⎩,且10x y -<-<,则k 的取值范围为( )A.112k -<<-B.102k <<C.01k <<D.112k << 6.顺次连接矩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 ) A.是轴对称图形而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B.是中心对称图形而不是轴对称图形 C.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D.没有对称性 7.已知点()3A a -,,()1B b -,,()3C c ,都在反比例函数4y x=的图象上,则a ,b ,c 的大小关系为( ) A.a b c >> B.c b a >>C.b c a >> D.c a b >>8.某款手机连续两次降价,售价由原来的1185元降到580元.设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x ,则下面列出的方程中正确的是( ) A.21185580x = B.()211851580x -= C.()211851580x-=D.()258011185x +=9.如图,P 是Rt ABC △斜边AB 上任意一点(A ,B 两点除外),过P 点作一直线,使截得的三角形与Rt ABC △相似,这样的直线可以作( ) A.1条 B.2条 C.3条 D.4A. B. C. D.A B DC32 1 第4题图10.某校为了了解学生课外阅读情况,随机调查了50名学生各自平均每天的课外阅读时间,并绘制成条形图(如图),据此可以估计出该校所有学生平均每人每天的课外阅读时间为( ) A.1小时 B.0.9小时 C.0.5小时 D.1.5小时11.如图,I 是ABC △的内切圆,D ,E ,F 为三个切点,若52DEF =∠,则A ∠的度数为( ) A.76B.68C.52D.38当输入数据是时,输出的数是( ) A.861B.865C.867D.869二、细心填一填 13.化简21111mm m ⎛⎫+÷ ⎪--⎝⎭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 14.从边长为a 的大正方形纸板中挖去一个边长为b 的小正方形后,将其裁成四个相同的等腰梯形(如图甲),然后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图乙).那么通过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验证公式______________.第10题图第11题图 ab15.把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减去80,得一组新数据,若求得新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1.2,方差是4.4,则原来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_______________.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24A ,,()22B -,,()62C -,,则过A ,B ,C 三点的圆的圆心坐标为_______________.17.实验中学要修建一座图书楼,为改善安全性能,把楼梯的倾斜角由原来设计的42改为36.已知原来设计的楼梯长为4.5m ,在楼梯高度不变的情况下,调整后的楼梯多占地面_____________m .(精确到0.01m )三、用心用一用18.用配方法解方程:2210x x --=.答案:二、填空题 13.1m + 14.()()22a b a b a b -=+-15.81.2,4.416.()41,17.0.80三、解答题18.解:两边都除以2,得211022x x --=. 移项,得21122x x -=. 配方,得221192416x x ⎛⎫-+= ⎪⎝⎭,第17题图219416x ⎛⎫-= ⎪⎝⎭. 1344x ∴-=或1344x -=-. 11x ∴=,212x =-数学试题库2注意事项:1.试卷分为第I 卷和第II 卷两部分,共6页,全卷 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第I 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要改动,先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答第II 卷时,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火答题卡上规定的区域以外无效. 4.作图要用2B 铅笔,加黑加粗,描写清楚.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 卷 (选择题 共2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3的相反数是A .﹣3B .13- C .13D .3 2.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大约为150 000 000km ,将150 0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A .15×107B .1.5×108C .1.5×109D .0.15×1093.若一组数据3、4、5、x 、6、7的平均数是5,则x 的值是 A .4 B .5 C .6 D .7 4.若点A(﹣2,3)在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像上,则k 的值是 A .﹣6 B .﹣2 C .2 D .65.如图,三角板的直角顶点落在矩形纸片的一边上,若∠1=35°,则∠2的度数是 A .35° B .45° C .55° D .65°6.如图,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的长分别为6和8,则这个菱形的周长是A .20B .24C .40D .487.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x ﹣k +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值是 A .﹣1 B .0 C .1 D .2 8.如图,点A 、B 、C 都在⊙O 上,若∠AOC =140°,则∠B 的度数是 A .70° B .80° C .110° D .140°第II 卷 (选择题 共126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本大题共24分.不需要写出解答过程,只需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9.计算:23()a = .10.一元二次方程x 2﹣x =0的根是 .11.某射手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射击训练,结果如下:该射手击中靶心的概率的估计值是 (明确到0.01).12.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3x ﹣ay =1有一个解是32x y =⎧⎨=⎩,则a = .13.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等于50°,则它的底角等于 .14.将二次函数21y x =-的图像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图像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 .15.如图,在Rt △ABC 中,∠C =90°,AC =3,BC =5,分别以点A 、B 为圆心,大于12AB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点分别为点P 、Q ,过P 、Q 两点作直线交BC 于点D ,则CD 的长是 .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 为正比例函数y =x 的图像,点A 1的坐标为(1,0),过点A 1作x 轴的垂线交直线l 于点D 1,以A 1D 1为边作正方形A 1B 1C 1D 1;过点C 1作直线l 的垂线,垂足为A 2,交x 轴于点B 2,以A 2B 2为边作正方形A 2B 2C 2D 2;过点C 2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A 3,交直线l 于点D 3,以A 3D 3为边作正方形A 3B 3C 3D 3;…;按此规律操作下去,所得到的正方形A n B n C n D n 的面积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102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题满分10分)(1)计算:02sin 45(1)1822π︒+--+-; (2)解不等式组:35131212x x x x -<+⎧⎪⎨--≥⎪⎩.18.(本题满分8分)先化简,再求值:212(1)11aa a -÷+-,其中a =﹣3.19.(本题满分8分)已知:如图,□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过点O 的直线分别与AD 、BC 相交于点E 、F ,求证:AE =CF .20.(本题满分8分)某学校为了解学生上学的交通方式,现从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我上学的交通方式”问卷调查,规定每人必须并且只能在“乘车”、“步行”、“骑车”和“其他”四项中选择一项,并将统计结果绘制了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解答下列问题:(1)在这次调查中,该学校一共抽样调查了 名学生; (2)补全条形统计图;(3)若该学校共有1500名学生,试估计该学校学生中选择“步行”方式的人数.21.(本题满分8分)一只不透明袋子中装有三只大小、质地都相同的小球,球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2、3,搅匀后先从中任意摸出一个小球(不放回),记下数字作为点A 的横坐标,再从余下的两个小球中任意摸出一个小球,记下数字作为点A 的纵坐标.(1)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等方法列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 (2)求点A 落在第四象限的概率.22.(本题满分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像经过点A(﹣2,6),且与x 轴相交于点B ,与正比例函数y =3x 的图像交于点C ,点C 的横坐标为1.(1)求k 、b 的值;(2)若点D 在y 轴负半轴上,且满足S △COD =13S △BOC ,求点D 的坐标.23.(本题满分8分)为了计算湖中小岛上凉亭P 到岸边公路l 的距离,某数学兴趣小组在公路l 上的点A 处,测得凉亭P 在北偏东60°的方向上;从A 处向正东方向行走200米,到达公路l 上的点B 处,再次测得凉亭P 在北偏东45°的方向上,如图所示.求凉亭P 到公路l 的距离.(结果保留整数,参考数据:2 1.414≈,3 1.732≈)24.(本题满分10分)如图,AB 是⊙O 的直径,AC 是⊙O 的切线,切点为A ,BC 交⊙O 于点D ,点E 是AC 的中点.(1)试判断直线DE 与⊙O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O的半径为2,∠B=50°,AC=4.8,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25.(本题满分10分)某景区商店销售一种纪念品,每件的进货价为40元.经市场调研,当该纪念品每件的销售价为50元时,每天可销售200件;当每件的销售价每增加1元,每天的销售数量将减少10件.(1)当每件的销售价为52元时,该纪念品每天的销售数量为件;(2)当每件的销售价x为多少时,销售该纪念品每天获得的利润y最大?并求出最大利润.26.(本题满分12分)+=90°,那么我们称这样的三角形为“准互如果三角形的两个内角α与β满足2αβ余三角形”.(1)若△ABC是“准互余三角形”,∠C>90°,∠A=60°,则∠B=°;(2)如图①,在Rt△ABC中,∠ACB=90°,AC=4,BC=5,若AD是∠BAC的平分线,不难证明△ABD是“准互余三角形”.试问在边BC上是否存在点E(异于点D),使得△ABE 也是“准互余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BE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②,在四边形ABCD中,AB=7,CD=12,BD⊥CD,∠ABD=2∠BCD,且△ABC 是“准互余三角形”.求对角线AC的长.27.(本题满分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243y x=-+的图像与x轴和y轴分别相交于A、B两点.动点P从点A出发,在线段AO上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O作匀速运动,到达点O停止运动.点A关于点P的对称点为点Q,以线段PQ为边向上作正方形PQMN.设运动时间为t秒.(1)当t=13秒时,点Q的坐标是;(2)在运动过程中,设正方形PQMN与△AOB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求S与t的函数表达式;(3)若正方形PQMN对角线的交点为T,请直接写出在运动过程中OT+PT的最小值.参考答案三、解答题17.(1)1;(2)13x ≤<. 18.化简结果为12a -,计算结果为﹣2. 19.先证△AOE ≌△COF ,即可证出AE =CF .20.(1)50;(2)在条形统计图画出,并标数据15;(3)450名.21.(1)六种:(1,﹣2)、(1,3)、(﹣2,1)、(﹣2,3)、(3,1)、(3,﹣2); (2)点A 落在第四象限的概率为13. 22.(1)k 的值为﹣1,b 的值为4; (2)点D 坐标为(0,﹣4).23.凉亭P 到公路l 的距离是273米.24.(1)先根据“SSS ”证明△AEO ≌△DEO ,从而得到∠ODE =∠OAE =90°,即可判断出直线DE 与⊙O 相切; (2)阴影部分面积为:241059π-. 25.(1)180;(2)2[20010(50)](40)10(55)2250y x x x =---=--+,∴当每件的销售价为55元时,每天获得利润最大为2250元.26.(1)15°;(2)存在,BE 的长为95(思路:利用△CAE ∽△CBA 即可); (3)20,思路:作AE ⊥CB 于点E ,CF ⊥AB 于点F ,先根据△FCB ∽△FAC 计算出AF =16,最后运用勾股定理算出AC =20.27.(1)(4,0);(2)22233,01439418,1434312,23t t S t t t t t ⎧≤<⎪⎪⎪=-+≤≤⎨⎪⎪-+<≤⎪⎩;(3)OT +PT.。
角平分线模型授课日期时间主题教学内容1.熟练掌握与角平分线相关的性质;2.会根据角平分线模型分析证明.1.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作用:证明两条线段相等);2.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逆定理:在一个角的内部(包括顶点)且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角平分线上。
(作用:证明两角相等或一条射线是一个角的角平分线).3.还有哪些性质或定理与角平分线有关?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如图,已知BP平分ABC∠,//PA BC,则AB AP=;如图,已知BP平分ABC∠,//EF PB,则BE BF=.NBMPCABPCAFE三线合一(利用角平分线+垂线→等腰三角形):如图,已知AD平分BAC∠,且AD BC⊥,则AB AC=,BD CD=.CDAB【例1】如图:已知在ABC∆中,ABC∠的平分线与ACB∠的外角平分线交于点D,DE∥BC,交AB于点E,交AC于点F,求证:FCBEEF-=.FE DAB C M 【例2】如图,已知在ABC∆中,60=∠B,ABC∆的两条角平分线AD CE、相交于点O,求证:ACCDAE=+.DEOB CA【例3】如图,已知ABC ∆中CD AC AB BAC ,,90==∠垂直于ABC ∠的平分线BD 于D ,BD 交AC 于E ,求证:CD BE 2=.ED CAB【例4】已知如图在△ABC 中,∠ACB =90°,CD ⊥AB 于D ,∠A 的平分线交CD 于F ,BC 于E ,过点E 作EH ⊥AB 于H .求证:(1)CF =EH . (2)四边形CEHF 是菱形.1.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各角的平分线分别相交于点E,F,G,H,求证:四边形EFGH是矩形.2.已知:如图,ADCDACABCADBAD⊥>∠=∠,,于点HD,是BC中点,求证:()ACABDH-=21.HD CAB3.如图,已知∠BAC =90°,AD ⊥BC 于点D ,∠1=∠2,EF ∥BC 交AC 于点F .试说明AE =CF .21FE DABC。
2018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数学试卷(A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2018的绝对值是()A.1 2018B.−2018C.2018D.−12018【答案】C【考点】绝对值【解析】直接利用绝对值的性质得出答案.【解答】−2018的绝对值是:2018.2. 如图是由5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则该几何体的主视图是()A. B. C. D.【答案】A【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解析】根据从正面看得到的视图是主视图,可得答案.【解答】从正面看第一层是三个小正方形,第二层左边一个小正方形,3.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7年度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显示,截止2017年12月,共有190家共享经济平台获得1159.56亿元投资,数据1159.56亿元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A.1159.56×108元B.11.5956×1010元C.1.15956×1011元D.1.15956×108元【答案】C【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解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时,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整数,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1159.56亿元=1.15956×1011元.故选C.4. 下列二次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18B.√13C.√27D.√12【答案】B【考点】最简二次根式【解析】本题考查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解答】解:A.√18=3√2不是最简二次根式,错误;B.√13是最简二次根式,正确;C.√27=3√3不是最简二次根式,错误;D.√12=2√3不是最简二次根式,错误.故选B.5. 如图,AB // CD,AD=CD,∠1=65∘,则∠2的度数是()A.50∘B.60∘C.65∘D.70∘【答案】A【考点】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析】直接利用平行线的性质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2的度数.【解答】解:∵AB // CD,∴∠1=∠ACD=65∘,∵AD=CD,∴∠DCA=∠CAD=65∘,∴∠2=180∘−∠ACD−∠DAC=180∘−65∘−65∘=50∘.故选A.6.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2a⋅3b=5abB.a3⋅a4=a12C.(−3a2b)2=6a4b2D.a4÷a2+a2=2a2【答案】D【考点】单项式乘单项式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解析】直接利用单项式乘以单项式以及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和合并同类项法则分别计算得出答案.【解答】A、2a⋅3b=6ab,故此选项错误;B、a3⋅a4=a7,故此选项错误;C、(−3a2b)2=9a4b2,故此选项错误;D、a4÷a2+a2=2a2,正确.7. 如图,边长为4的等边△ABC中,D、E分别为AB,AC的中点,则△ADE的面积是()A.√3B.√32C.3√34D.2√3【答案】A【考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解析】由于D、E是AB、AC的中点,因此DE是△ABC的中位线,由此可得△ADE和△ABC相似,且相似比为1:2;根据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可求出△ABC的面积.【解答】∵等边△ABC的边长为4,∴S△ABC=√34×42=4√3,∵点D,E分别是△ABC的边AB,AC的中点,∴DE是△ABC的中位线,∴DE // BC,DE=12BC,AD=12AB,AE=12AC,即ADAB =AEAC=DEBC=12,∴△ADE∽△ABC,相似比为12,故S△ADE:S△ABC=1:4,即S△ADE=14S△ABC=14×4√3=√3,8. 如图,矩形ABCD中,AB=3,BC=4,EB // DF且BE与DF之间的距离为3,则AE 的长是()A.√7B.38C.78D.58【答案】C【考点】矩形的性质【解析】过点D作DG⊥BE,垂足为G,则GD=3,首先证明△AEB≅△GED,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到AE=EG,设AE=EG=x,则ED=4−x,在Rt△DEG中依据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过点D作DG⊥BE,垂足为G,则GD=3.∵∠A=∠G,∠AEB=∠GED,AB=GD=3,∴△AEB≅△GED.∴AE=EG.设AE=EG=x,则ED=4−x,在Rt△DEG中,ED2=GE2+GD2,x2+32=(4−x)2,解得:x=78.故选C.9. 如图,将▱ABCD沿对角线BD折叠,使点A落在点E处,交BC于点F,若∠ABD=48∘,∠CFD=40∘,则∠E为( )A.102∘B.112∘C.122∘D.92∘【答案】B【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平行线的性质【解析】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折叠的性质,得出∠ADB=∠BDF=∠DBC,由三角形的外角性∠DFC=20∘,再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即可得到结质求出∠BDF=∠DBC=12果.【解答】解:∵AD // BC,∴∠ADB=∠DBC,由折叠可得∠ADB=∠BDF,∴∠DBC=∠BDF,又∵∠DFC=40∘,∴∠DBC=∠BDF=∠ADB=20∘,又∵∠ABD=48∘,∴△ABD中,∠A=180∘−20∘−48∘=112∘,∴∠E=∠A=112∘.故选B.=1的解为负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10. 关于x的分式方程2x+ax+1A.a>1B.a<1C.a<1且a≠−2D.a>1且a≠2【答案】D【考点】分式方程的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析】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解答】解:分式方程去分母得:x+1=2x+a,即x=1−a,根据分式方程解为负数,得到1−a<0,且1−a≠−1,解得:a>1且a≠2.故选D.11. 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有下列5个结论:①abc>0;②b−a>c;③4a+2b+c>0;④3a>−c;⑤a+b>m(am+b)(m≠1的实数).其中结论正确的有( )A.①②③B.②③⑤C.②③④D.③④⑤【答案】B【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解析】由抛物线对称轴的位置判断ab的符号,由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判断c的符号,然后根据对称轴及抛物线与x轴交点情况进行推理,进而对所得结论进行判断.【解答】解:①∵对称轴在y轴的右侧,∴ab<0,由图象可知:c>0,∴abc<0,故①不正确;②当x=−1时,y=a−b+c<0,∴b−a>c,故②正确;③由对称知,当x=2时,函数值大于0,即y=4a+2b+c>0,故③正确;④∵x=−b2a=1,∴b=−2a,∵a−b+c<0,∴a+2a+c<0,3a<−c,故④不正确;⑤当x=1时,y的值最大.此时,y=a+b+c,而当x=m时,y=am2+bm+c,所以a+b+c>am2+bm+c(m≠1),故a+b>am2+bm,即a+b>m(am+b),故⑤正确.故②③⑤正确.故选B.12. 如图,抛物线y=12x2−7x+452与x轴交于点A,B,把抛物线在x轴及其下方的部分记作C1,将C1向左平移得到C2,C2与x轴交于点B,D,若直线y=12x+m与C1,C2共有3个不同的交点,则m的取值范围是()A.−458<m<−52B.−298<m<−12C.−298<m<−52D.−458<m<−12【答案】C【考点】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解析】首先求出点A和点B的坐标,然后求出C2解析式,分别求出直线y=12x+m与抛物线C2相切时m的值以及直线y=12x+m过点B时m的值,结合图形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抛物线y=12x2−7x+452与x轴交于点A,B,∴B(5, 0),A(9, 0)∴抛物线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平移后解析式y=12(x−3)2−2,当直线y=12x+m过B点,有2个交点,如图所示,∴0=52+m,m=−52,当直线y=12x+m与抛物线C2相切时,有2个交点,∴12x+m=12(x−3)2−2,x2−7x+5−2m=0,∵相切,∴Δ=49−20+8m=0,∴m=−298,若直线y=12x+m与C1,C2共有3个不同的交点,∴−298<m<−52.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因式分解:x2y−y3=________.【答案】y(x+y)(x−y)【考点】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解析】先提公因式,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即可;【解答】x2y−y3=y(x2−y2)=y(x+y)(x−y).不等式组{2(x +1)>5x −743x +3>1−23x 的解集为________ 【答案】−1<x <3 【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解析】先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即可. 【解答】{2(x +1)>5x −743x +3>1−23x ∵ 解不等式①得:x <3, 解不等式②得:x >−1,∴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 <3,如图,△ABC 的外接圆O 的半径为3,∠C =55∘,则劣弧AB 的长是________.(结果保留π)【答案】11π6【考点】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 弧长的计算 【解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 【解答】解:∵ ∠AOB =2∠C 且∠C =55∘ ∴ ∠AOB =110∘ 根据弧长公式AB 的长=3×110×π180=11π6.故答案为:11π6.如图,M 、N 是正方形ABCD 的边CD 上的两个动点,满足AM =BN ,连接AC 交BN 于点E ,连接DE 交AM 于点F ,连接CF ,若正方形的边长为6,则线段CF 的最小值是________.【答案】3√5−3【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解析】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答】解: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D=BC=CD,∠ADC=∠BCD,∠DCE=∠BCE,在Rt△ADM和Rt△BCN中,{AD=BCAM=BN,∴Rt△ADM≅Rt△BCN(HL),∴∠DAM=∠CBN,在△DCE和△BCE中,{CD=BC∠DCE=∠BCECE=CE,∴△DCE≅△BCE(SAS),∴∠CDE=∠CBE∴∠DCM=∠CDE,∵∠ADF+∠CDE=∠ADC=90∘,∴∠DAM+∠ADF=90∘,∴∠AFD=180∘−90∘=90∘,取AD的中点O,连接OF、OC,则OF=DO=12AD=3,在Rt△ODC中,OC=√DO2+DC2=3√5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OF+CF>OC,∴当O、F、C三点共线时,CF的长度最小,最小值=OC−OF=3√5−3.故答案为:3√5−3.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86分,解答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计算:(−12)−2+(π−3)0+|1−√2|+tan45∘.【答案】解:(−12)−2+(π−3)0+|1−√2|+tan 45∘=4+1+√2−1+1 =√2+5. 【考点】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二次根式的相关运算 实数的运算 【解析】第一项利用负指数幂法则计算,第二项利用零指数幂法则计算,第三项去绝对值,最后一项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计算,最后合并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12)−2+(π−3)0+|1−√2|+tan 45∘=4+1+√2−1+1 =√2+5.解方程:3x 2−2x −2=0. 【答案】x =2±√(−2)2−4×3×(−2)2×3=1±√73即x 1=1+√73,x 2=1−√73∴ 原方程的解为x 1=1+√73,x 2=1−√73【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 【解析】先找出a ,b ,c ,再求出b 2−4ac =28,根据公式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x =2±√(−2)2−4×3×(−2)2×3=1±√73即x 1=1+√73,x 2=1−√73∴ 原方程的解为x 1=1+√73,x 2=1−√73先化简,再求值:(x −3x−4x−1)÷x−2x−1,其中x =12.【答案】 解:原式=x(x−1)−(3x−4)x−1⋅x−1x−2=(x −2)2x −1⋅x −1x −2=x −2, 当x =12时,原式=−32.【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解析】本题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分式化简求值的方法.【解答】解:原式=x(x−1)−(3x−4)x−1⋅x−1 x−2=(x−2)2x−1⋅x−1x−2=x−2,当x=12时,原式=−32.如图,在Rt△ABC中.(1)利用尺规作图,在BC边上求作一点P,使得点P到AB的距离(PD的长)等于PC 的长;(2)利用尺规作图,作出(1)中的线段PD.(要求: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并把作图痕迹用黑色签字笔描黑)【答案】解:(1)如图,点P即为所求;(2)如图,线段PD即为所求.【考点】点到直线的距离作图—复杂作图【解析】本题考查作图-复杂作图、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等知识.【解答】解:(1)如图,点P即为所求;(2)如图,线段PD即为所求.学校开展“书香校园”活动以来,受到同学们的广泛关注,学校为了解全校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随机调查了部分学生在一周内借阅图书的次数,并制成如图不完整的统计表.请你根据统计图表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人数713a103学生借阅图书的次数(1)a=________,b=________;(2)该调查统计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__,众数是________;(3)请计算扇形统计图中“3次”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4)若该校共有2000名学生,根据调查结果,估计该校学生在一周内借阅图书“4次及以上”的人数.【答案】17,202,2(3)扇形统计图中“3次”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360∘×20%=72∘.=120人.(4)估计该校学生在一周内借阅图书“4次及以上”的人数为2000×350【考点】众数中位数扇形统计图统计表用样本估计总体【解析】(1)先由1次的人数及其所占百分比求得总人数,总人数减去其他次数的人数求得a的值,用3次的人数除以总人数求得b的值;(2)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求解;(3)用360∘乘以“3次”对应的百分比即可得;(4)用总人数乘以样本中“4次及以上”的人数所占比例即可得.【解答】解:(1)∵被调查的总人数为13÷26%=50(人),∴a=50−(7+13+10+3)=17,×100%=20%,即b=20.b%=1050故答案为:17;20.(2)由于共有50个数据,其中位数为第25,26个数据的平均数,而第25,26个数据均为2次,所以中位数为2,出现次数最多的是2次,所以众数为2.故答案为:2;2.(3)扇形统计图中“3次”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360∘×20%=72∘.=120人.(4)估计该校学生在一周内借阅图书“4次及以上”的人数为2000×350在一个不透明的布袋里装有4个标有1、2、3、4的小球,它们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李强从布袋中随机取出一个小球,记下数字为x,王芳在剩下的3个小球中随机取出一个小球,记下数字为y,这样确定了点M的坐标(x, y)(1)画树状图或列表,写出点M所有可能的坐标;(2)求点M(x, y)在函数y=x+1的图象上的概率.【答案】画树状图得: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1, 2)、(1, 3)、(1, 4)、(2, 1)、(2, 3)、(2, 4)、(3, 1)、(3, 2)、(3, 4)、(4, 1)、(4, 2)、(4, 3);∵在所有12种等可能结果中,在函数y=x+1的图象上的有(1, 2)、(2, 3)、(3, 4)这3种结果,∴点M(x, y)在函数y=x+1的图象上的概率为312=14.【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解析】(1)首先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然后由树状图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2)找到点(x, y)在函数y=x+1的图象上的情况,利用概率公式即可求得答案.【解答】画树状图得: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1, 2)、(1, 3)、(1, 4)、(2, 1)、(2, 3)、(2, 4)、(3, 1)、(3, 2)、(3, 4)、(4, 1)、(4, 2)、(4, 3);∵在所有12种等可能结果中,在函数y=x+1的图象上的有(1, 2)、(2, 3)、(3, 4)这3种结果,∴点M(x, y)在函数y=x+1的图象上的概率为312=14.如图,斜坡BE,坡顶B到水平地面的距离AB为3米,坡底AE为18米,在B处,E处分别测得CD顶部点D的仰角为30∘,60∘,求CD的高度.(结果保留根号)【答案】CD的高度是(9√3+92)米.【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解析】作BF⊥CD于点F,设DF=x米,在直角△DBF中利用三角函数用x表示出BF的长,在直角△DCE中表示出CE的长,然后根据BF−CE=AE即可列方程求得x的值,进而求得CD的长.【解答】作BF⊥CD于点F,设DF=x米,在Rt△DBF中,tan∠DBF=DFBF,则BF=DFtan∠DBF =xtan30∘=√3x,在直角△DCE中,DC=x+CF=3+x(米),在直角△ABF中,tan∠DEC=DCEC ,则EC=DCtan∠DEC=3+xtan60∘=√33(x+3)米.∵BF−CE=AE,即√3x−√33(x+3)=18.解得:x=9√3+32,则CD=9√3+32+3=9√3+92(米).某商家销售一款商品,进价每件80元,售价每件145元,每天销售40件,每销售一件需支付给商场管理费5元,未来一个月(按30天计算),这款商品将开展“每天降价1元”的促销活动,即从第一天开始每天的单价均比前一天降低1元,通过市场调查发现,该商品单价每降1元,每天销售量增加2件,设第x天(1≤x≤30且x为整数)的销售量为y件.(1)直接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2)设第x天的利润为w元,试求出w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哪一天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元?【答案】由题意可知y=2x+40;根据题意可得:w=(145−x−80−5)(2x+40),=−2x2+80x+2400,=−2(x−20)2+3200,∵a=−2<0,∴函数有最大值,∴当x=20时,w有最大值为3200元,∴第20天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3200元.【考点】二次函数的应用【解析】(1)根据销量=原价的销量+增加的销量即可得到y与x的函数关系式;(2)根据每天售出的件数×每件盈利=利润即可得到的W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即可得出结论.【解答】由题意可知y=2x+40;根据题意可得:w=(145−x−80−5)(2x+40),=−2x2+80x+2400,=−2(x−20)2+3200,∵a=−2<0,∴函数有最大值,∴当x=20时,w有最大值为3200元,∴第20天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3200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1=a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2=kx的图象交于点A(1, 2)和B(−2, m).(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请直接写出y 1>y 2时,x 的取值范围;(3)过点B 作BE // x 轴,过点A 作AD ⊥BE 于点D ,点C 是直线BE 上一点,若AC =2CD ,求点C 的坐标.【答案】解:(1)∵ 点A(1, 2)在反比例函数y 2=k x 的图象上,∴ k =1×2=2,∴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2=2x ,∵ 点B(−2, m)在反比例函数y 2=2x 的图象上,∴ m =2−2=−1,则点B 的坐标为(−2, −1),由题意得,{a +b =2,−2a +b =−1,解得,{a =1,b =1,则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 1=x +1;(2)由函数图象可知,当−2<x <0或x >1时,y 1>y 2;(3)∵ AD ⊥BE ,AC =2CD ,∴ ∠DAC =30∘,由题意得,AD =2+1=3,在Rt △ADC 中,tan ∠DAC =CD AD ,即CD 3=√33, 解得,CD =√3,当点C 在点D 的左侧时,点C 的坐标为(1−√3, −1),当点C 在点D 的右侧时,点C 的坐标为(√3+1, −1),∴ 当点C 的坐标为(1−√3, −1)或(√3+1, −1)时,AC =2CD .【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解直角三角形反比例函数综合题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解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k ,求出点B 的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一次函数解析式;(2)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答;(3)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DAC =30∘,根据正切的定义求出CD ,分点C 在点D 的左侧、点C 在点D 的右侧两种情况解答.【解答】解:(1)∵ 点A(1, 2)在反比例函数y 2=k x 的图象上, ∴ k =1×2=2,∴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2=2x , ∵ 点B(−2, m)在反比例函数y 2=2x 的图象上, ∴ m =2−2=−1,则点B 的坐标为(−2, −1),由题意得,{a +b =2,−2a +b =−1,解得,{a =1,b =1,则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 1=x +1;(2)由函数图象可知,当−2<x <0或x >1时,y 1>y 2;(3)∵ AD ⊥BE ,AC =2CD ,∴ ∠DAC =30∘,由题意得,AD =2+1=3,在Rt △ADC 中,tan ∠DAC =CD AD ,即CD 3=√33,解得,CD=√3,当点C在点D的左侧时,点C的坐标为(1−√3, −1),当点C在点D的右侧时,点C的坐标为(√3+1, −1),∴当点C的坐标为(1−√3, −1)或(√3+1, −1)时,AC=2CD.如图,在△ABC中,过点C作CD // AB,E是AC的中点,连接DE并延长,交AB于点F,交CB的延长线于点G,连接AD,CF.(1)求证:四边形AFCD是平行四边形.(2)若GB=3,BC=6,BF=32,求AB的长.【答案】证明:(1)∵E是AC的中点,∴AE=CE,∵AB // CD,∴∠AFE=∠CDE,在△AEF和△CED中,∵{∠AFE=∠CDE ∠AEF=∠CEDAE=CE,∴△AEF≅△CED(AAS),∴AF=CD,又AB // CD,即AF // CD,∴四边形AFCD是平行四边形;解:(2)∵AB // CD,∴△GBF∽△GCD,∴GBGC =BFCD,即33+6=32CD,解得:CD=92,∵四边形AFCD是平行四边形,∴AF=CD=92,∴AB=AF+BF=92+32=6.【考点】平行四边形的应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析】(1)由E是AC的中点知AE=CE,由AB // CD知∠AFE=∠CDE,据此根据“AAS”即可证△AEF≅△CED,从而得AF=CD,结合AB // CD即可得证;(2)证△GBF∽△GCD得GBGC =BFCD,据此求得CD=92,由AF=CD及AB=AF+BF可得答案.【解答】证明:(1)∵E是AC的中点,∴AE=CE,∵AB // CD,∴∠AFE=∠CDE,在△AEF和△CED中,∵{∠AFE=∠CDE ∠AEF=∠CEDAE=CE,∴△AEF≅△CED(AAS),∴AF=CD,又AB // CD,即AF // CD,∴四边形AFCD是平行四边形;解:(2)∵AB // CD,∴△GBF∽△GCD,∴GBGC =BFCD,即33+6=32CD,解得:CD=92,∵四边形AFCD是平行四边形,∴AF=CD=92,∴AB=AF+BF=92+32=6.如图,AB为⊙O的直径,C为⊙O上一点,D为BA延长线上一点,∠ACD=∠B.(1)求证:DC为⊙O的切线;(2)线段DF分别交AC,BC于点E,F,且∠CEF=45∘,⊙O的半径为5,sin B=35,求CF的长.【答案】(1)证明:连接OC,如图所示,∵AB为⊙O的直径,∴∠ACB=∠BCO+∠OCA=90∘,∵OB=OC,∴∠B=∠BCO,∵∠ACD=∠B,∴∠ACD=∠BCO,∴∠ACD+∠OCA=90∘,即∠OCD=90∘,∴ DC⊥OC,∴DC为⊙O的切线;(2)解:Rt△ACB中,AB=10,sin B=35=ACAB,∴AC=6,BC=8,∵∠ACD=∠B,∠ADC=∠CDB,∴△CAD∼△BCD,∴ACBC =ADCD=68=34,设AD=3x,CD=4x,Rt△OCD中,OC2+CD2=OD2,52+(4x)2=(5+3x)2,x=0(舍)或307,∵∠CEF=45∘,∠ACB=90∘,∴CE=CF,设CF=a,∵∠CEF=∠ACD+∠CDE,∠CFE=∠B+∠BDF,∴∠CDE=∠BDF,∵∠ACD=∠B,∴△CED∼△BFD,∴CECD =BFBD,∴a4×307=8−a10+3×307,a=247,∴CF=247.【考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解直角三角形切线的判定【解析】(1)根据圆周角定理得:∠ACB=∠BCO+∠OCA=90∘,根据同圆的半径相等和已知相等的角代换可得:∠OCD=90∘,可得结论;(2)先根据三角函数计算AC=6,BC=8,证明△CAD∽△BCD,得ACBC =ADCD=68=34,设AD=3x,CD=4x,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可得x的值,证明△CED∽△BFD,列比例式可得CF的长.【解答】(1)证明:连接OC,如图所示,∵AB为⊙O的直径,∴∠ACB=∠BCO+∠OCA=90∘,∵OB=OC,∴∠B=∠BCO,∵∠ACD=∠B,∴∠ACD=∠BCO,∴∠ACD+∠OCA=90∘,即∠OCD=90∘,∴ DC⊥OC,∴DC为⊙O的切线;(2)解:Rt△ACB中,AB=10,sin B=35=ACAB,∴AC=6,BC=8,∵∠ACD=∠B,∠ADC=∠CDB,∴△CAD∼△BCD,∴ACBC =ADCD=68=34,设AD=3x,CD=4x,Rt△OCD中,OC2+CD2=OD2,52+(4x)2=(5+3x)2,x=0(舍)或307,∵∠CEF=45∘,∠ACB=90∘,∴CE=CF,设CF=a,∵∠CEF=∠ACD+∠CDE,∠CFE=∠B+∠BDF,∴∠CDE=∠BDF,∵∠ACD=∠B,∴△CED∼△BFD,∴CECD =BFBD,∴a4×307=8−a10+3×307,a=247,∴CF=247.如图,抛物线y=ax2+bx−4经过点A(−3, 0),B(5, −4)两点,与y轴交于点C,连接AB,AC,BC.(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求证:AB平分∠CAO;(3)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ABM是以AB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解:将A(−3,0),B(5,−4)代入y=ax2+bx−4,得{9a−3b−4=0,25a+5b−4=−4,解得{a =16,b =−56,故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16x 2−56x −4. (2)证明:在 y =16x 2−56x −4 中, 令 x =0, y =−4, ∴ C(0,−4).∵ A(−3,0), C(0,−4), ∴ AO =3 ,OC =4 . 根据勾股定理,得 AC =5. ∵ C(0,−4),B(5,−4), ∴ BC//x 轴,BC =5 , ∴ ∠OAB =∠CBA.∵ AC =BC =5,∠BAC =∠CBA , ∴ ∠OAB =∠BAC ,即AB 平分 ∠CAO . (3)解:∵ BC//x 轴,∴ 点B ,C 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 ∴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 x =52,设M(52,m),又A(−3,0) ,B(5,−4),∴ AB 2=82+42=80,AM 2=(52+3)2+m 2=1214+m 2,BM 2=(52−5)2+(m +4)2=m 2+8m +894,要使 △ABM 是以AB 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 可分两种情况讨论: ① AB 2+AM 2=BM 2,80+1214+m 2=m 2+8m +894,解得 m =11 ,此时,点M 的坐标为(52,11); ②AB 2+BM 2=AM 2, 80+m 2+8m +894=1214+m 2 ,解得m =−9 ,此时点M 的坐标为 (52,−9) .综上所述,存在满足条件的点M ,且点M 的坐标为(52,11)或 (52,−9).【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 【解析】(1)将A(−3, 0),B(5, −4)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得到关于a 、b 的方程组,从而可求得a 、b 的值;(2)先求得AC 的长,然后取D(2, 0),则AD =AC ,连接BD ,接下来,证明BC =BD ,然后依据SSS 可证明△ABC ≅△ABD ,接下来,依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到∠CAB =∠BAD ;(3)作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 轴与点E ,交BC 与点F ,作点A 作AM′⊥AB ,作BM ⊥AB ,分别交抛物线的对称轴与M′、M ,依据点A 和点B 的坐标可得到tan ∠BAE =12,从而可得到tan ∠M′AE =2或tan ∠MBF =2,从而可得到FM 和M′E 的长,故此可得到点M′和点M 的坐标. 【解答】(1)解:将 A(−3,0),B(5,−4) 代入y =ax 2+bx −4,得 {9a −3b −4=0,25a +5b −4=−4,解得{a =16,b =−56,故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16x 2−56x −4.(2)证明:在 y =16x 2−56x −4 中, 令 x =0, y =−4, ∴ C(0,−4).∵ A(−3,0), C(0,−4), ∴ AO =3 ,OC =4 . 根据勾股定理,得 AC =5. ∵ C(0,−4),B(5,−4), ∴ BC//x 轴,BC =5 , ∴ ∠OAB =∠CBA.∵ AC =BC =5,∠BAC =∠CBA , ∴ ∠OAB =∠BAC ,即AB 平分 ∠CAO . (3)解:∵ BC//x 轴,∴ 点B ,C 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 ∴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 x =52, 设M(52,m),又A(−3,0) ,B(5,−4),∴ AB 2=82+42=80,AM 2=(52+3)2+m 2=1214+m 2,BM 2=(52−5)2+(m +4)2=m 2+8m +894,要使 △ABM 是以AB 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 可分两种情况讨论: ① AB 2+AM 2=BM 2,80+1214+m 2=m 2+8m +894,解得 m =11 ,此时,点M 的坐标为(52,11); ②AB 2+BM 2=AM 2, 80+m 2+8m +894=1214+m 2 ,解得m =−9 ,此时点M 的坐标为 (52,−9) .综上所述,存在满足条件的点M,且点M的坐标为(52,11)或(52,−9).。
兰州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数学答案解析第Ⅰ卷一、选择题 1.【答案】C【解析】2018-的绝对值是:2018.故选:C.【考点】绝对值2.【答案】A【解析】从正面看第一层是三个小正方形,第二层左边一个小正方形,故选:A .【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3.【答案】C【解析】1 159.56亿元=111.1595610⨯元,故选:C .【考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4.【答案】B【解析】A ,错误;B 是最简二次根式,正确;C =,错误;D =,错误;故选:B .【考点】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5.【答案】A【解析】解:∵AB CD ∥,∴165ACD ∠=∠=o ,∵AD CD =,∴65DCA CAD ∠=∠=o ,∴∠2的度数是:180656550--=o o o o .故选:A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6.【答案】D【解析】解:A 、236a b ab ⋅=,故此选项错误;B 、347a a a ⋅=,故此选项错误;C 、2242(3)9a b a b -=,故此选项错误;D 、42222a a a a ÷+=,正确.故选:D .【考点】单项式乘以单项式以及积的乘方运算和合并同类项.7.【答案】A【解析】解:∵等边ABC △的边长为4,∴24ABC S ==△ ∵点D ,E 分别是△ABC 的边AB ,AC 的中点,∴DE 是△ABC 的中位线,∴DE//BC ,1 2DE BC =,1 2AD AB =,12AE AC =, 即12AD AE DE AB AC BC ===, ∴△ADE ∽△ABC ,相似比为12, 故ADE S △:ABC △=1:4,即11 44ADE ABC S S ==⨯=△△, 故选:A . 【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性质及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8.【答案】C【解析】解:如图所示:过点D 作DG BE ⊥,垂足为G ,则3GD =.∵A G AEB GED AB GD 3∠∠∠∠====,,,∴AEB GED △≌△.∴AE EG =.设AE EG x ==,则4ED x =-,在Rt DEG △中,2222223(4)ED GE GD x x =++=-,,解得:78x =.故选:C .【考点】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9.【答案】B【解析】解:∵AD//BC ,∴∠ADB=∠DBC ,由折叠可得∠ADB=∠BDF ,∴∠DBC=∠BDF ,又∵40DFC ∠=o ,∴20DBC BDF ADB ∠=∠=∠=o ,又∵48ABD ∠=o ,∴△ABD 中,1802048112A =--=o o o o ,∴112E A ∠=∠=o ,故选:B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综合应用.10.【答案】D【解析】解:分式方程去分母得:12x x a +=+,即1x a =-,根据分式方程解为负数,得到10a -<,且11a -≠-,解得:a >1且a ≠2.故选:D .【考点】分式方程的解11.【答案】B【解析】解:①∵对称轴在y 轴的右侧,∴0ab <,由图象可知:0c >,∴0abc <,故①不正确;②当1x =-时,0y a b c =-+<,∴b a c ->,故②正确;③由对称知,当x =2时,函数值大于0,即420y a b c =++>,故③正确; ④∵12b x a=-=, ∴2b a =-,∵0a b c -+<,∴20a a c ++<,3a c <-,故④不正确;⑤当x =1时,y 的值最大。
2018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数学试卷(A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4分)﹣2018的绝对值是()A.B.﹣2018C.2018D.﹣2.(4分)如图是由5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则该几何体的主视图是()A.B.C.D.3.(4分)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发布《2017年度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显示,截止2017年12月,共有190家共享经济平台获得1159.56亿元投资,数据1159.56亿元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A.1159.56×108元B.11.5956×1010元C.1.15956×1011元D.1.15956×108元4.(4分)下列二次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B.C.D.5.(4分)如图,AB∥CD,AD=CD,∠1=65°,则∠2的度数是()A.50°B.60°C.65°D.70°6.(4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2a•3b=5ab B.a3•a4=a12C.(﹣3a2b)2=6a4b2D.a4÷a2+a2=2a27.(4分)如图,边长为4的等边△ABC中,D、E分别为AB,AC的中点,则△ADE的面积是()A.B.C.D.28.(4分)如图,矩形ABCD中,AB=3,BC=4,EB∥DF且BE与DF之间的距离为3,则AE的长是()A.B.C.D.9.(4分)如图,将▱ABCD沿对角线BD折叠,使点A落在点E处,交BC于点F,若∠ABD=48°,∠CFD=40°,则∠E为()A.102°B.112°C.122°D.92°10.(4分)关于x的分式方程=1的解为负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A.a>1B.a<1C.a<1且a≠﹣2D.a>1且a≠211.(4分)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有下列5个结论:①abc>0;②b ﹣a>c;③4a+2b+c>0;④3a>﹣c;⑤a+b>m(am+b)(m≠1的实数).其中正确结论的有()A.①②③B.②③⑤C.②③④D.③④⑤12.(4分)如图,抛物线y=x2﹣7x+与x轴交于点A、B,把抛物线在x轴及其下方的部分记作C1,将C1向左平移得到C2,C2与x轴交于点B、D,若直线y=x+m与C1、C2共有3个不同的交点,则m的取值范围是()A.﹣<m<﹣B.﹣<m<﹣C.﹣<m<﹣D.﹣<m<﹣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3.(4分)因式分解:x2y﹣y3=.14.(4分)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5.(4分)如图,△ABC的外接圆O的半径为3,∠C=55°,则劣弧的长是.(结果保留π)16.(4分)如图,M、N是正方形ABCD的边CD上的两个动点,满足AM=BN,连接AC交BN于点E,连接DE交AM于点F,连接CF,若正方形的边长为6,则线段CF的最小值是.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86分,解答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5分)计算:(﹣)﹣2+(π﹣3)0+|1﹣|+tan45°18.(5分)解方程:3x2﹣2x﹣2=0.19.(5分)先化简,再求值:(x﹣)÷,其中x=.20.(6分)如图,在Rt△ABC中.(1)利用尺规作图,在BC边上求作一点P,使得点P到AB的距离(PD的长)等于PC的长;(2)利用尺规作图,作出(1)中的线段PD.(要求: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并把作图痕迹用黑色签字笔描黑)21.(7分)学校开展“书香校园”活动以来,受到同学们的广泛关注,学校为了解全校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随机调查了部分学生在一周内借阅图书的次数,并制成如图不完整的统计表.学生借阅图书的次数统计表请你根据统计图表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a=,b=.(2)该调查统计数据的中位数是,众数是.(3)请计算扇形统计图中“3次”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4)若该校共有2000名学生,根据调查结果,估计该校学生在一周内借阅图书“4次及以上”的人数.22.(7分)在一个不透明的布袋里装有4个标有1、2、3、4的小球,它们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李强从布袋中随机取出一个小球,记下数字为x,王芳在剩下的3个小球中随机取出一个小球,记下数字为y,这样确定了点M的坐标(x,y)(1)画树状图或列表,写出点M所有可能的坐标;(2)求点M(x,y)在函数y=x+1的图象上的概率.23.(7分)如图,斜坡BE,坡顶B到水平地面的距离AB为3米,坡底AE为18米,在B处,E处分别测得CD顶部点D的仰角为30°,60°,求CD的高度.(结果保留根号)24.(7分)某商家销售一款商品,进价每件80元,售价每件145元,每天销售40件,每销售一件需支付给商场管理费5元,未来一个月(按30天计算),这款商品将开展“每天降价1元”的促销活动,即从第一天开始每天的单价均比前一天降低1元,通过市场调查发现,该商品单价每降1元,每天销售量增加2件,设第x天(1≤x≤30且x为整数)的销售量为y件.(1)直接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2)设第x天的利润为w元,试求出w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哪一天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元?25.(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1=a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2=的图象交于点A (1,2)和B(﹣2,m).(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请直接写出y1>y2时,x的取值范围;(3)过点B作BE∥x轴,AD⊥BE于点D,点C是直线BE上一点,若AC=2CD,求点C的坐标.26.(8分)如图,在△ABC中,过点C作CD∥AB,E是AC的中点,连接DE并延长,交AB于点F,交CB的延长线于点G,连接AD,CF.(1)求证:四边形AFCD是平行四边形.(2)若GB=3,BC=6,BF=,求AB的长.27.(9分)如图,AB为⊙O的直径,C为⊙O上一点,D为BA延长线上一点,∠ACD=∠B.(1)求证:DC为⊙O的切线;(2)线段DF分别交AC,BC于点E,F且∠CEF=45°,⊙O的半径为5,sin B=,求CF的长.28.(12分)如图,抛物线y=ax2+bx﹣4经过A(﹣3,0),B(5,﹣4)两点,与y轴交于点C,连接AB,AC,BC.(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求证:AB平分∠CAO;(3)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ABM是以AB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18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数学试卷(A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4分)﹣2018的绝对值是()A.B.﹣2018C.2018D.﹣【分析】直接利用绝对值的性质得出答案.【解答】解:﹣2018的绝对值是:2018.故选:C.2.(4分)如图是由5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则该几何体的主视图是()A.B.C.D.【分析】根据从正面看得到的视图是主视图,可得答案.【解答】解:从正面看第一层是三个小正方形,第二层左边一个小正方形,故选:A.3.(4分)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发布《2017年度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显示,截止2017年12月,共有190家共享经济平台获得1159.56亿元投资,数据1159.56亿元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A.1159.56×108元B.11.5956×1010元C.1.15956×1011元D.1.15956×108元【分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时,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整数,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1159.56亿元=1.15956×1011元,故选:C.4.(4分)下列二次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B.C.D.【分析】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A、不是最简二次根式,错误;B、是最简二次根式,正确;C、不是最简二次根式,错误;D、不是最简二次根式,错误;故选:B.5.(4分)如图,AB∥CD,AD=CD,∠1=65°,则∠2的度数是()A.50°B.60°C.65°D.70°【分析】直接利用平行线的性质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2的度数.【解答】解:∵AB∥CD,∴∠1=∠ACD=65°,∵AD=CD,∴∠DCA=∠CAD=65°,∴∠2的度数是:180°﹣65°﹣65°=50°.故选:A.6.(4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2a•3b=5ab B.a3•a4=a12C.(﹣3a2b)2=6a4b2D.a4÷a2+a2=2a2【分析】直接利用单项式乘以单项式以及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和合并同类项法则分别计算得出答案.【解答】解:A、2a•3b=6ab,故此选项错误;B、a3•a4=a7,故此选项错误;C、(﹣3a2b)2=9a4b2,故此选项错误;D、a4÷a2+a2=2a2,正确.故选:D.7.(4分)如图,边长为4的等边△ABC中,D、E分别为AB,AC的中点,则△ADE的面积是()A.B.C.D.2【分析】由于D、E是AB、AC的中点,因此DE是△ABC的中位线,由此可得△ADE和△ABC相似,且相似比为1:2;根据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可求出△ABC的面积.【解答】解:∵等边△ABC的边长为4,∴S△ABC=×42=4,∵点D,E分别是△ABC的边AB,AC的中点,∴DE是△ABC的中位线,∴DE∥BC,DE=BC,AD=AB,AE=AC,即===,∴△ADE∽△ABC,相似比为,故S△ADE:S△ABC=1:4,即S△ADE=S△ABC=×=,故选:A.8.(4分)如图,矩形ABCD中,AB=3,BC=4,EB∥DF且BE与DF之间的距离为3,则AE的长是()A.B.C.D.【分析】过点D作DG⊥BE,垂足为G,则GD=3,首先证明△AEB≌△GED,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到AE=EG,设AE=EG=x,则ED=4﹣x,在Rt△DEG中依据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过点D作DG⊥BE,垂足为G,则GD=3.∵∠A=∠G,∠AEB=∠GED,AB=GD=3,∴△AEB≌△GED.∴AE=EG.设AE=EG=x,则ED=4﹣x,在Rt△DEG中,ED2=GE2+GD2,x2+32=(4﹣x)2,解得:x=.故选:C.9.(4分)如图,将▱ABCD沿对角线BD折叠,使点A落在点E处,交BC于点F,若∠ABD=48°,∠CFD=40°,则∠E为()A.102°B.112°C.122°D.92°【分析】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折叠的性质,得出∠ADB=∠BDF=∠DBC,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求出∠BDF=∠DBC=∠DFC=20°,再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AD∥BC,∴∠ADB=∠DBC,由折叠可得∠ADB=∠BDF,∴∠DBC=∠BDF,又∵∠DFC=40°,∴∠DBC=∠BDF=∠ADB=20°,又∵∠ABD=48°,∴△ABD中,∠A=180°﹣20°﹣48°=112°,∴∠E=∠A=112°,故选:B.10.(4分)关于x的分式方程=1的解为负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A.a>1B.a<1C.a<1且a≠﹣2D.a>1且a≠2【分析】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表示出整式方程的解,根据分式方程解为负数列出关于a的不等式,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即可确定出a的范围.【解答】解:分式方程去分母得:x+1=2x+a,即x=1﹣a,根据分式方程解为负数,得到1﹣a<0,且1﹣a≠﹣1,解得:a>1且a≠2.故选:D.11.(4分)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有下列5个结论:①abc>0;②b ﹣a>c;③4a+2b+c>0;④3a>﹣c;⑤a+b>m(am+b)(m≠1的实数).其中正确结论的有()A.①②③B.②③⑤C.②③④D.③④⑤【分析】由抛物线对称轴的位置判断ab的符号,由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判断c的符号,然后根据对称轴及抛物线与x轴交点情况进行推理,进而对所得结论进行判断.【解答】解:①∵对称轴在y轴的右侧,∴ab<0,由图象可知:c>0,∴abc<0,故①不正确;②当x=﹣1时,y=a﹣b+c<0,∴b﹣a>c,故②正确;③由对称知,当x=2时,函数值大于0,即y=4a+2b+c>0,故③正确;④∵x=﹣=1,∴b=﹣2a,∵a﹣b+c<0,∴a+2a+c<0,3a<﹣c,故④不正确;⑤当x=1时,y的值最大.此时,y=a+b+c,而当x=m时,y=am2+bm+c,所以a+b+c>am2+bm+c(m≠1),故a+b>am2+bm,即a+b>m(am+b),故⑤正确.故②③⑤正确.故选:B.12.(4分)如图,抛物线y=x2﹣7x+与x轴交于点A、B,把抛物线在x轴及其下方的部分记作C1,将C1向左平移得到C2,C2与x轴交于点B、D,若直线y=x+m与C1、C2共有3个不同的交点,则m的取值范围是()A.﹣<m<﹣B.﹣<m<﹣C.﹣<m<﹣D.﹣<m<﹣【分析】首先求出点A和点B的坐标,然后求出C2解析式,分别求出直线y=x+m与抛物线C2相切时m的值以及直线y=x+m过点B时m的值,结合图形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抛物线y=x2﹣7x+与x轴交于点A、B∴B(5,0),A(9,0)∴抛物线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平移后解析式y=(x﹣3)2﹣2当直线y=x+m过B点,有2个交点∴0=+mm=﹣当直线y=x+m与抛物线C2相切时,有2个交点∴x+m=(x﹣3)2﹣2x2﹣7x+5﹣2m=0∵相切∴△=49﹣20+8m=0∴m=﹣如图∵若直线y=x+m与C1、C2共有3个不同的交点,∴﹣﹣<m<﹣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3.(4分)因式分解:x2y﹣y3=y(x+y)(x﹣y).【分析】先提公因式,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即可;【解答】解:x2y﹣y3=y(x2﹣y2)=y(x+y)(x﹣y).故答案为y(x+y)(x﹣y)14.(4分)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3【分析】先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即可.【解答】解:∵解不等式①得:x<3,解不等式②得:x>﹣1,∴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3,故答案为:﹣1<x<3.15.(4分)如图,△ABC的外接圆O的半径为3,∠C=55°,则劣弧的长是.(结果保留π)【分析】根据同弧所对的圆心角是圆周角的2倍,可求∠AOB=110°,根据弧长公式可求劣弧的长.【解答】解:∵∠AOB=2∠C且∠C=55°∴∠AOB=110°根据弧长公式的长==故答案为16.(4分)如图,M、N是正方形ABCD的边CD上的两个动点,满足AM=BN,连接AC交BN于点E,连接DE交AM于点F,连接CF,若正方形的边长为6,则线段CF的最小值是3﹣3.【分析】先判断出Rt△ADM≌Rt△BCN(HL),得出∠DAM=∠CBN,进而判断出△DCE≌△BCE(SAS),得出∠CDE=∠CBE,即可判断出∠AFD=90°,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OF=AD=3,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OC,然后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知当O、F、C三点共线时,CF的长度最小.【解答】解: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D=BC=CD,∠ADC=∠BCD,∠DCE=∠BCE,在Rt△ADM和Rt△BCN中,,∴Rt△ADM≌Rt△BCN(HL),∴∠DAM=∠CBN,在△DCE和△BCE中,,∴△DCE≌△BCE(SAS),∴∠CDE=∠CBE∴∠DAM=∠CDE,∵∠ADF+∠CDE=∠ADC=90°,∴∠DAM+∠ADF=90°,∴∠AFD=180°﹣90°=90°,取AD的中点O,连接OF、OC,则OF=DO=AD=3,在Rt△ODC中,OC==3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OF+CF>OC,∴当O、F、C三点共线时,CF的长度最小,最小值=OC﹣OF=3﹣3.故答案为:3﹣3.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86分,解答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5分)计算:(﹣)﹣2+(π﹣3)0+|1﹣|+tan45°【分析】第一项利用负指数幂法则计算,第二项利用零指数幂法则计算,第三项去绝对值,最后一项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计算,最后合并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2+(π﹣3)0+|1﹣|+tan45°=4+1+﹣1+1=+5.18.(5分)解方程:3x2﹣2x﹣2=0.【分析】先找出a,b,c,再求出b2﹣4ac=28,根据公式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即,∴原方程的解为,19.(5分)先化简,再求值:(x﹣)÷,其中x=.【分析】根据分式的减法和除法可以化简题目中的式子,然后将x的值代入化简后的式子即可解答本题.【解答】解:(x﹣)÷====x﹣2,当x=时,原式=﹣2=﹣.20.(6分)如图,在Rt△ABC中.(1)利用尺规作图,在BC边上求作一点P,使得点P到AB的距离(PD的长)等于PC的长;(2)利用尺规作图,作出(1)中的线段PD.(要求: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并把作图痕迹用黑色签字笔描黑)【分析】(1)由点P到AB的距离(PD的长)等于PC的长知点P在∠BAC平分线上,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即可得;(2)根据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的尺规作图即可得.【解答】解:(1)如图,点P即为所求;(2)如图,线段PD即为所求.21.(7分)学校开展“书香校园”活动以来,受到同学们的广泛关注,学校为了解全校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随机调查了部分学生在一周内借阅图书的次数,并制成如图不完整的统计表.学生借阅图书的次数统计表请你根据统计图表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a=17,b=20.(2)该调查统计数据的中位数是2次,众数是2次.(3)请计算扇形统计图中“3次”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4)若该校共有2000名学生,根据调查结果,估计该校学生在一周内借阅图书“4次及以上”的人数.【分析】(1)先由1次的人数及其所占百分比求得总人数,总人数减去其他次数的人数求得a的值,用3次的人数除以总人数求得b的值;(2)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求解;(3)用360°乘以“3次”对应的百分比即可得;(4)用总人数乘以样本中“4次及以上”的人数所占比例即可得.【解答】解:(1)∵被调查的总人数为13÷26%=50人,∴a=50﹣(7+13+10+3)=17,b%=×100%=20%,即b=20,故答案为:17、20;(2)由于共有50个数据,其中位数为第25、26个数据的平均数,而第25、26个数据均为2次,所以中位数为2次,出现次数最多的是2次,所以众数为2次,故答案为:2次、2次;(3)扇形统计图中“3次”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360°×20%=72°;(4)估计该校学生在一周内借阅图书“4次及以上”的人数为2000×=120人.22.(7分)在一个不透明的布袋里装有4个标有1、2、3、4的小球,它们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李强从布袋中随机取出一个小球,记下数字为x,王芳在剩下的3个小球中随机取出一个小球,记下数字为y,这样确定了点M的坐标(x,y)(1)画树状图或列表,写出点M所有可能的坐标;(2)求点M(x,y)在函数y=x+1的图象上的概率.【分析】(1)首先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然后由树状图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2)找到点(x,y)在函数y=x+1的图象上的情况,利用概率公式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1)画树状图得: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1,2)、(1,3)、(1,4)、(2,1)、(2,3)、(2,4)、(3,1)、(3,2)、(3,4)、(4,1)、(4,2)、(4,3);(2)∵在所有12种等可能结果中,在函数y=x+1的图象上的有(1,2)、(2,3)、(3,4)这3种结果,∴点M(x,y)在函数y=x+1的图象上的概率为=.23.(7分)如图,斜坡BE,坡顶B到水平地面的距离AB为3米,坡底AE为18米,在B处,E处分别测得CD顶部点D的仰角为30°,60°,求CD的高度.(结果保留根号)【分析】作BF⊥CD于点F,设DF=x米,在直角△DBF中利用三角函数用x表示出BF的长,在直角△DCE中表示出CE的长,然后根据BF﹣CE=AE即可列方程求得x的值,进而求得CD的长.【解答】解:作BF⊥CD于点F,设DF=x米,在Rt△DBF中,tan∠DBF=,则BF===x,在直角△DCE中,DC=x+CF=3+x(米),在直角△DCE中,tan∠DEC=,则EC===(x+3)米.∵BF﹣CE=AE,即x﹣(x+3)=18.解得:x=9+,则CD=9++3=9+(米).答:CD的高度是(9+)米.24.(7分)某商家销售一款商品,进价每件80元,售价每件145元,每天销售40件,每销售一件需支付给商场管理费5元,未来一个月(按30天计算),这款商品将开展“每天降价1元”的促销活动,即从第一天开始每天的单价均比前一天降低1元,通过市场调查发现,该商品单价每降1元,每天销售量增加2件,设第x天(1≤x≤30且x为整数)的销售量为y件.(1)直接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2)设第x天的利润为w元,试求出w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哪一天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元?【分析】(1)根据销量=原价的销量+增加的销量即可得到y与x的函数关系式;(2)根据每天售出的件数×每件盈利=利润即可得到的W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y=2x+40;(2)根据题意可得:w=(145﹣x﹣80﹣5)(2x+40),=﹣2x2+80x+2400,=﹣2(x﹣20)2+3200,∵a=﹣2<0,∴函数有最大值,∴当x=20时,w有最大值为3200元,∴第20天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3200元.25.(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1=a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2=的图象交于点A (1,2)和B(﹣2,m).(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请直接写出y1>y2时,x的取值范围;(3)过点B作BE∥x轴,AD⊥BE于点D,点C是直线BE上一点,若AC=2CD,求点C的坐标.【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k,求出点B的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一次函数解析式;(2)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答;(3)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DAC=30°,根据正切的定义求出CD,分点C在点D的左侧、点C 在点D的右侧两种情况解答.【解答】解:(1)∵点A(1,2)在反比例函数y2=的图象上,∴k=1×2=2,∴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2=,∵点B(﹣2,m)在反比例函数y2=的图象上,∴m==﹣1,则点B的坐标为(﹣2,﹣1),由题意得,,解得,,则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1=x+1;(2)由函数图象可知,当﹣2<x<0或x>1时,y1>y2;(3)∵AD⊥BE,AC=2CD,∴∠DAC=30°,由题意得,AD=2+1=3,在Rt△ADC中,tan∠DAC=,即=,解得,CD=,当点C在点D的左侧时,点C的坐标为(1﹣,﹣1),当点C在点D的右侧时,点C的坐标为(+1,﹣1),∴当点C的坐标为(1﹣,﹣1)或(+1,﹣1)时,AC=2CD.26.(8分)如图,在△ABC中,过点C作CD∥AB,E是AC的中点,连接DE并延长,交AB于点F,交CB的延长线于点G,连接AD,CF.(1)求证:四边形AFCD是平行四边形.(2)若GB=3,BC=6,BF=,求AB的长.【分析】(1)由E是AC的中点知AE=CE,由AB∥CD知∠AFE=∠CDE,据此根据“AAS”即可证△AEF≌△CED,从而得AF=CD,结合AB∥CD即可得证;(2)证△GBF∽△GCD得=,据此求得CD=,由AF=CD及AB=AF+BF可得答案.【解答】解:(1)∵E是AC的中点,∴AE=CE,∵AB∥CD,∴∠AFE=∠CDE,在△AEF和△CED中,∵,∴△AEF≌△CED(AAS),∴AF=CD,又AB∥CD,即AF∥CD,∴四边形AFCD是平行四边形;(2)∵AB∥CD,∴△GBF∽△GCD,∴=,即=,解得:CD=,∵四边形AFCD是平行四边形,∴AF=CD=,∴AB=AF+BF=+=6.27.(9分)如图,AB为⊙O的直径,C为⊙O上一点,D为BA延长线上一点,∠ACD=∠B.(1)求证:DC为⊙O的切线;(2)线段DF分别交AC,BC于点E,F且∠CEF=45°,⊙O的半径为5,sin B=,求CF的长.【分析】(1)根据圆周角定理得:∠ACB=∠BCO+∠OCA=90°,根据同圆的半径相等和已知相等的角代换可得:∠OCD=90°,可得结论;(2)先根据三角函数计算AC=6,BC=8,证明△CAD∽△BCD,得,设AD=3x,CD=4x,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可得x的值,证明△CED∽△BFD,列比例式可得CF的长.【解答】(1)证明:连接OC,∵AB为⊙O的直径,∴∠ACB=∠BCO+∠OCA=90°,∵OB=OC,∴∠B=∠BCO,∵∠ACD=∠B,∴∠ACD=∠BCO,∴∠ACD+∠OCA=90°,即∠OCD=90°,∴DC为⊙O的切线;(2)解:Rt△ACB中,AB=10,sin B=,∴AC=6,BC=8,∵∠ACD=∠B,∠ADC=∠CDB,∴△CAD∽△BCD,∴,设AD=3x,CD=4x,Rt△OCD中,OC2+CD2=OD2,52+(4x)2=(5+3x)2,x=0(舍)或,∵∠CEF=45°,∠ACB=90°,∴CE=CF,设CF=a,∵∠CEF=∠ACD+∠CDE,∠CFE=∠B+∠BDF,∴∠CDE=∠BDF,∵∠ACD=∠B,∴△CED∽△BFD,∴,∴,a=,∴CF=.28.(12分)如图,抛物线y=ax2+bx﹣4经过A(﹣3,0),B(5,﹣4)两点,与y轴交于点C,连接AB,AC,BC.(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求证:AB平分∠CAO;(3)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ABM是以AB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将A(﹣3,0),B(5,﹣4)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得到关于a、b的方程组,从而可求得a、b的值;(2)先求得AC的长,然后取D(2,0),则AD=AC,连接BD,接下来,证明BC=BD,然后依据SSS 可证明△ABC≌△ABD,接下来,依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到∠CAB=∠BAD;(3)作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轴与点E,交BC与点F,作点A作AM′⊥AB,作BM⊥AB,分别交抛物线的对称轴与M′、M,依据点A和点B的坐标可得到tan∠BAE=,从而可得到tan∠M′AE=2或tan ∠MBF=2,从而可得到FM和M′E的长,故此可得到点M′和点M的坐标.【解答】解:(1)将A(﹣3,0),B(5,﹣4)代入得:,解得:a=,b=﹣.∴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x﹣4.(2)∵AO=3,OC=4,∴AC=5.取D(2,0),则AD=AC=5.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知BD==5.∵C(0,﹣4),B(5,﹣4),∴BC=5.∴BD=BC.在△ABC和△ABD中,AD=AC,AB=AB,BD=BC,∴△ABC≌△ABD,∴∠CAB=∠BAD,∴AB平分∠CAO;(3)如图所示: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轴与点E,交BC与点F.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则AE=.∵A(﹣3,0),B(5,﹣4),∴tan∠EAB=.∵∠M′AB=90°.∴tan∠M′AE=2.∴M′E=2AE=11,∴M′(,11).同理:tan∠MBF=2.又∵BF=,∴FM=5,∴M(,﹣9).∴点M的坐标为(,11)或(,﹣9).。
兰州市2020 年中考试题数学(A)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50 分,考试用时120 分钟。
2.考生必须将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座位号等个人信息填(涂)在答题卡上。
3.考生务必将答案直接填(涂)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4 分,共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仅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如图是由5 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则该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A)(B)(C)(D)【答案】A【解析】主视图是从正面看到的图形。
从正面看有两行,上面一行最左边有一个正方形,下面一行有三个正方形,所以答案选A。
【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在()。
(A)第一、二象限(B)第一、三象限(C)第二、三象限(D)第二、四象限【答案】B【解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受到k的影响,当k 大于0 时,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当k 小于0 时,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本题中k =2 大于0,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所以答案选B。
【考点】反比例函数的系数k 与图象的关系3.已知△ABC ∽△DEF,若△ABC与△DEF的相似比为3/4,则△ABC与△DEF对应中线的比为()。
(A)3/4(B)4/3(C)9/16(D)16/9【答案】A【解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高线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和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本题中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为3/4,即对应中线的比为3/4,所以答案选A。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4.在Rt △ABC中,∠C=90°,sinA=3/5,BC=6,则AB=()。
(A)4 (B)6 (C)8 (D)10【答案】D【解析】在Rt △ABC中,sinA=BC/AB=6/AB=3/5,解得AB=10,所以答案选D。
【考点】三角函数的运用5.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
(A)有一个实数根(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D)没有实数根【答案】B【解析】根据题目,∆==0, 判断得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所以答案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