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乡村旅游发展的系统思考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5
九江旅游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探析作者:龚双双来源:《老区建设》2009年第14期[提要]江西九江市具有发展旅游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其旅游发展非常迅速,但在发展的同时,诸多问题也凸显出来,这些问题阻碍了九江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及质量。
针对目前九江旅游业存在的问题,文章从管理、整合、思想、文化、市场、软硬环境几个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
[关键词]九江;旅游业;问题;对策一、引言江西省九江市山川秀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市域范围内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享有“九派浔阳郡,分明是画图”之美誉。
其中庐山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旅游区、中国首批5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区、全国卫生山、全国安全山、中华十大名山之一、世界遗产地、我国目前唯一的世界文化景观、我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等。
九江也在2001年入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4年入选中国魅力城市。
九江旅游资源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长期以来一直是旅游的热点。
九江应该把旅游产业定位成九江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进一步做大、做强九江的旅游经济。
在保持庐山核心竞争力的前提下,围绕山、湖、温泉等特色,有效整合优势旅游资源,切实加强旅游基础建设和旅游服务人员的素质建设,培育旅游精品,完善旅游产品体系,提高旅游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力。
二、九江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一)庐山旅游管理部门多。
九江旅游业的发展以庐山为代表,庐山旅游业发展是九江旅游业发展的晴雨表。
庐山风景名胜区“一山多治”的体制破坏了庐山山体的完整性,造成了一系列消极后果。
首先不利于庐山风景名胜区的统一规划、管理、保护和开发利用,制约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其次庐山管理局难以依法行政,管理局不是一级政府,按法律规定,局下面设立的一系列职能机构,都没有行政执法权。
为避免山上的公民无法行使选举权,不得不设立“九江市庐山区牯岭人民政府”专司此事。
再次现行体制加剧了牯岭的城市化,降低了庐山旅游的有效载荷。
管理局设在山上,设置了与一级政府相对应的机构,导致山上常住人口膨胀。
九江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研究作者:王越,吴若飞,史术光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6年第11期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九江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挑战,探索从乡村旅游景区交通、餐饮供给、乡村旅游品牌建设、服务质量、管理、旅游营销、资源环境保护等几大方面提出了九江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一、九江乡村旅游的供给现状分析九江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得天独厚的田园风光和生态环境。
近年来,在九江市政府的规划和支持下,九江乡村旅游地区的公共交通不断完善,旅游项目不断增加,众多便利条件吸引了众多去往九江乡村旅游的游客,因此九江乡村旅游具有广阔的市场。
(一)乡村旅游购物橘子园山下大多是出售橘子,没有其他特色购物商店。
而农家乐地区也没有特色购物商店,只有在较大的农家乐地点偶尔有出售当地土特产等商品,二者附近几乎都没有正规的购物门店。
(二)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实地走访,橘子园和农家乐地区的接待设施差强人意,忽略了许多细节问题:如停车场的规模和范围不合理;卫生间数量有限,又有些简陋。
农家乐地区的卫生间则相对好一些,因为大多数农家乐农庄就是开在自己家里,因而其数量和质量上要比橘子园的好一些。
垃圾桶数量也都明显不够。
(三)公共交通易家河橘子园没有直达的旅游专线,散客都需要乘坐客运车以及出租车才能到达,而去往各个农家乐地点的交通则相对便利许多,因为大多数农家乐都建在大型旅游景区周边,交通设施以及路面都相对完善。
(四)餐饮橘子园山下有许多餐饮店,在价位上高低不等,提供当地的特色或者传统餐饮;农家乐本身就是以餐饮为主,因此也分为两类,一类是游人亲自动手做,一类是直接享用。
但无论哪一种,都能基本满足游人的需求。
(五)娱乐项目易家河橘子园主要的旅游项目是上山摘橘子。
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对于亲自体验摘橘子还是很感兴趣的,并且几乎老少皆宜;农家乐主要以小型的娱乐项目为主,大部分农家乐除了必有的厨房、餐厅以外,还配有卡拉OK、麻将桌、台球桌等。
江西省乡村旅游发展分析江西省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是南方少数集山地、丘陵、平原、湖泊等自然景观于一体的省份。
江西省乡村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景区和旅游产品种类众多,建筑风格各异,包括高山原始森林、清新田园风光、悠久历史文化和特色当地美食等多种元素。
此外,江西省还保留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如赣南民间文化、雕塑家韦康寨、庐山黄龙溪村、都昌渔村等历史文化遗产,这些都为江西省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然而,江西省乡村旅游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缺少资金、技术等技术力量和设计师,江西省乡村旅游发展在旅游市场的竞争中缺乏优势,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旅游产品的创新和品种较少,导致游客回头率较低等。
(1)资源丰富。
江西省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自然景观,这些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都为江西省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2)地理位置优越。
江西省位于中国东南部,是东南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长江中游经济带紧密联系,具有便捷的交通和水路优势,是与全国各地交流的重要枢纽。
(3)旅游品种丰富。
江西省乡村旅游的发展较为全面,涵盖了多种特色旅游项目,包括自然风光、体验式旅游、文化故事、度假休闲等,非常适合各种旅游人群的需求。
(4)政策支持。
曾推出了多项旅游扶持政策,如财政倾斜资金、税收优惠等,支持江西省乡村旅游的发展。
(1)提升乡村旅游规划和建设。
江西省应该高度重视乡村旅游的规划和建设,制定并实施合理的旅游规划和开发计划,加强市场调研和营销策划,制定针对不同人群的旅游产品,细致化开发旅游产业。
(2)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品质。
加强旅游服务经营者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旅游服务经营者的工作能力和服务质量,增加游客体验型旅游服务和客户关系管理能力,提升江西省乡村旅游品质。
(3)加强产业联盟建设。
建立旅游产业联盟,帮助旅游行业加强新商品推广,支持旅游小微企业发展,优化智能旅游服务,引导商家缩短商品供应链,降低消费者成本,扩大江西省乡村旅游规模。
江西省乡村旅游发展分析江西省位于中国南部,地处中国东部中心地带,是全国有名的风景旅游胜地之一。
作为中国传统的农业大省,江西省乡村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乡村旅游正在成为该省旅游业的新亮点。
本文将从江西省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问题与挑战以及发展对策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发展现状江西省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既有自然景观也有人文景观。
自然景观方面,有婺源、三清山、龙虎山、庐山等风景名胜;人文景观方面,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明清古村落、古民居、古桥、古寺等。
江西省还有丰富的湿地资源、田园风光、特色农业、民俗风情等乡村旅游资源。
近年来,江西省不断加大对乡村旅游业的扶持力度,大力推进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建设。
一些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的建设,以及一些民宿、农家乐的兴起,为乡村旅游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选择。
江西省也积极开展乡村旅游推介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体验乡村风情、享受田园生活。
二、问题与挑战尽管江西省乡村旅游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
首先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部分乡村地区交通不便利,水电供应不足,通讯网络不畅。
其次是产品开发不够多样化,乡村旅游产品单一,游客体验感不强。
再则是旅游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一些乡村旅游景区和景点的服务设施和服务质量还有待改善。
最后是生态环境保护不到位,一些地方在开发乡村旅游时忽视了环境保护,带来了一定的生态破坏。
三、发展对策为了促进江西省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对策。
首先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农村公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水平。
其次是加强乡村旅游产品开发,鼓励乡村旅游景区和景点创新,打造特色产品,提高产品的多样性和个性化。
再则是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加强对乡村旅游从业者的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最后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做好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
江西省还可以加强与其他地区或乡村旅游景区的合作,促进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2019年10月下半月刊江西省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与优化路径研究王 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建设美丽乡村战略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动力。
江西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在就业人口、经济产值、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是,受到各类内部与外部因素制约,尚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吸引力不足以及同质化竞争严重等客观问题。
上述问题严重制约了江西省乡村旅游的后续发展,本文针对这一情况开展研究,在客观总结问题的基础上对未来得优化路径进行分析,旨在为后续相关发展奠定必要基础。
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了一种日常休闲与放松的主要方式。
乡村旅游由于临近城市,且与城市生活存在较大的感官与体验差异,故而受到大众追捧。
与此同时,乡村旅游基础设施较差、吸引力不足、同质化趋势明显等客观问题也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发展。
基于此,本文以江西省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乡村旅游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其具体的优化路径。
一、乡村旅游意义及江西省发展现状乡村旅游是旅游一体化布局战略中的重要一环。
在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及民生提升战略的共同作用下,乡村旅游发展有效拓展了旅游空间,尤其是在吸引更多公众参与、提升旅游吸引力、完善旅游产业布局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在公众参与层面上:乡村旅游成本较低、路途较短,使更多的受众可以通过自驾、组团,甚至是公共交通的方式参与其中,此种方式可以有效培养公众的旅游习惯,将其纳入日常休闲的体系中来,对于扩大我国旅游需求与市场群体具有积极的意义与贡献。
在提升旅游吸引力层面上,乡村旅游内容丰富,包括了餐饮、农业体验、生态种植、观赏等多种内容,且与传统的城市旅游、著名景区旅游、文化旅游、出国游等内容形成了有效的差异性对比。
此种差异一方面有助于填补我国旅游市场及相关需求的空白,另一方面可以提供更多的旅游选择,为提升旅游产业的吸引力做出卓越贡献。
值得注意的是,乡村旅游还可以与其他旅游形式有效配合,从而有助于产业集群发展;在完善旅游产业布局上,正如上文研究所提到的,乡村旅游可以与其他类型旅游形式相结合,如在城市旅游的同时形成有效的乡村旅游,在著名景区周边自发形成乡村旅游区域,上述配合的方式通过互补的方式增加有效的体验互补,进而在长期发展中形成旅游资源的集聚化效应,帮助区域旅游经济健康发展。
九江旅游产业发展趋势九江旅游产业发展趋势九江位于江西省中部,地处长江经济带东部地带,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资源的城市。
九江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探索其独特的风景和人文魅力。
本文将分析九江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并探讨如何加强九江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九江旅游的现状九江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庐山风景名胜区、板桥风景名胜区、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滕公岭风景名胜区等。
此外,九江还拥有世界遗产庐山和国家级文化历史名城庐山区域,这些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为九江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然而,九江旅游业的发展还面临许多挑战。
一方面,九江旅游产业发展缓慢,相比较其他城市,九江的旅游产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
另一方面,九江旅游景点之间的交通不便,游客往往需要在不同景点之间进行长途跋涉,这限制了游客的数量和质量。
二、九江旅游产业发展趋势1. 加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九江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将是九江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通过深度挖掘和开发九江的文化资源,可以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游览体验,提高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此外,九江还可以通过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和推广,进一步拓展旅游产业的发展空间。
2. 发展乡村旅游在九江的农村地区,有许多美丽的乡村景观和独特的民俗文化,适宜发展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可以为游客提供回归自然和体验传统农耕文化的机会,同时也可以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民众的增收。
通过打造农家乐、乡村民宿等设施,可以提供更加便利和舒适的乡村旅游体验。
3. 加强旅游景点之间的交通连通性九江旅游景点之间的交通不便是制约九江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障碍。
为了提升九江旅游的竞争力,需要加强旅游景点之间的交通连通性。
可以通过修建高速公路、改造旅游线路、增加公共交通工具等方式,提高游客在九江各旅游景点之间的便利度,减少游览的时间和成本。
4. 引进和培育旅游企业为了推动九江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实力和潜力的旅游企业。
江西省乡村旅游发展分析近年来,乡村旅游在江西省发展迅速,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
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江西省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人文资源。
本文将对江西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从江西省目前的乡村旅游发展来看,前景十分广阔。
江西省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包括兴国龙虎山、峡江庐山、萍乡鄱阳湖等著名的旅游景点。
这些自然景观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江西省还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如井冈山革命老区、婺源古村落、庐山秀丽风光等,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体验。
江西省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还有待提升。
乡村旅游市场营销水平相对滞后,缺乏统一的市场推广机制,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益不理想。
乡村旅游规划和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不同乡村旅游景区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和合作。
为了进一步促进江西省乡村旅游的发展,一方面需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
要加强乡村旅游市场营销,制定统一的市场推广策略,提高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还需要完善乡村旅游规划和管理体系,加强不同景区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形成合力。
对于江西省乡村旅游的未来发展趋势,可以预见的是,乡村旅游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度假需求的增加,乡村旅游将成为热门的旅游选择。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智能化服务的推广,乡村旅游也将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更高效便捷的预订和体验。
江西省乡村旅游发展潜力巨大,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乡村旅游的支持力度,加强规划和管理,优化市场环境,以实现乡村旅游和农村经济的共同发展。
浅析江西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作者:林凤来源:《消费导刊》2011年第06期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的发展,人们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近几年来中、长假的实行,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加,久居在日益恶劣环境的都市人越来越厌倦城市,渴望到乡村去欣赏田园风光,亲身体验乡土人情,能参与田间劳作、享受农家快乐,以暂时脱离城市的喧嚣,回归大自然。
在这种背景下乡村旅游应运而生,并发展迅速。
江西是一个以农业发展为主的大省,乡村旅游发展的空间更是无限广阔。
但是如何实现江西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首先要认清江西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在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江西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江西的乡村旅游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清明、五一等小长假的实行,促进江西农村乡村旅游。
江西乡村旅游的发展已初具规模。
许多乡村旅游地的基础服务设施、村内及周边环境建设有所改善,乡村旅游的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也有所提高,卫生水平和旅游接待水平也有较大的提高。
江西乡村旅游成了江西农村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新的增长点。
(一)江西乡村旅游资源丰富江西自古以来物华天宝、人文荟萃,有风光秀美的名山大川、江河湖泊。
有世界遗产——庐山、革命圣地——井冈山、道教胜地——龙虎山和三清山、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千古第一村——流坑、客家文化聚集地——赣南围屋;有采茶戏、傩神舞、山歌等民间戏曲歌舞;有南丰蜜桔、信丰脐橙、樟树药材、婺源绿茶、萍乡腊肉等品种繁多的土特产;有候乌之乡、烟花之乡等特色村镇;有景德古窑等文化遗产,江西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二)江西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多样江西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模式大致有以下4种:1.村落民居旅游模式以村落民居建筑为凭借和吸引物,开发旅游项目。
如以安义古村、婺源徽派古建筑群等以古民房、古宅为凭借进行开发。
2.民俗风情旅游模式以农村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凭借和吸引物,充分突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旅游产品。
江西省乡村旅游发展分析一、江西省乡村旅游的优势1. 自然风光优越江西省地处长江中游,地势多山,水系众多,自然风光得天独厚。
如庐山风景区、三清山风景区以及鄱阳湖等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2. 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江西省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如庐山、三清山、龙虎山等名胜园林,以及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和乡土风情,为乡村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3. 交通便利随着近年来江西省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各地的交通网络日益发达,乡村旅游的交通便利度得到了大幅提升,也为旅游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出行条件。
目前江西省乡村旅游业发展迅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不仅庐山、三清山等著名景区吸引了大量游客,一些乡村旅游度假区也开始逐渐兴起。
各地政府也在积极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加大投入力度,提升服务水平,举办各类特色活动,促进了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
乡村旅游的产品线也在不断扩展,从农家乐、农耕体验、采摘游等,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选择。
虽然江西省乡村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乡村旅游度假区的规划建设存在不足,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影响了游客的体验度。
一些乡村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不够到位,导致了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
乡村旅游的营销推广工作还比较滞后,宣传力度不够大,使得一些优质的乡村旅游产品无法得到充分的展示。
随着乡村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江西省乡村旅游的前景十分广阔。
乡村旅游的需求量持续增长,游客对于乡村旅游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这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政府对于乡村旅游的支持力度逐渐增大,加大对于乡村旅游的扶持力度,提升了乡村旅游的整体水平。
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乡村旅游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乡村旅游产品线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将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乡村乐趣。
提升九江乡村旅游文化品位的思考Considering of Cultural Promotion on Rural Tourism in Jiujiang严宽荣曾娇媚Yan Kuanrong Zeng Jiaomei(九江学院旅游学院,江西九江332005)(School of Tourism ,Jiujiang University,Jiangxi Jiujiang 332005)摘要:以九江乡村旅游为研究对象,针对旅游者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从提升乡村旅游产品文化品位的角度提出提升具有九江本土特色的乡村旅游文化品位的对策。
关键词:乡村旅游;九江;文化品位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792(2012)04-0231-03Abstract :Taking Jiujiang rural tourism as the object of study,according to the tourists'need of the rural tourism product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to enhance the Jiujiang local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tourism and cultural tast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hancing the cultural tastes of rural tourism products.Keywords :Rural Tourism ;Jiujiang ;Cultural Taste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资源约束条件下乡村旅游的成长上限基模分析及对策研究”(GJJ11622)0引言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化产品走向市场的途径。
文化是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乡村旅游当然也不例外。
略论九江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作者:徐培来源:《消费电子》2012年第14期摘要:旅游产业对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在发展过程当中,总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九江旅游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结合九江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九江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九江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4-0092-01九江市位于江西省北部,东北与安徽省毗邻,西北接湖北省,西临湖南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2011年,全市旅游经济突飞猛进,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2868.76万人次,同比增长43.88%;旅游总收入205.68亿元,同比增长43.88%。
但发展的同时,许多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通过分析九江旅游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宜的对策,以期对当地旅游产业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九江旅游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一)旅游资源数量多、质量高九江旅游资源品类齐全,共有54类,全市重要的旅游景点230多个,现已开放的有130多处,形成了集名山、名湖、名江、名城和名人古迹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适合各种不同层次的旅游需求。
中国唯一的世界文化景观——庐山,国际重要湿地鄱阳湖,中国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等等,都是全国绝无仅有的,具有多重旅游价值。
(二)景点可进入性不断增强九江位于长江中下游,处于长江水运大动脉与京九铁路大动脉的交汇点上,交通运输便利。
境内铁路线总长389公里,主要有沙大、合九、京九等铁路,是南浔铁路终点,并与浙赣、京广和鹰厦铁路连网。
公路四通八达,总里程3753公里。
九江港是江西唯一对外口岸,年吞吐量超过600万吨。
九江机场已开辟了至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地的航线。
九江所有景点以庐山为核心而逐次展开,名山、名江、名湖、名洞、名城、名寺、名楼、名院环绕在庐山周边,全长近80公里的双向四车道环庐山高等级公路恰似庐山的一条美丽项链,将各景点有机串联。
关于乡村旅游发展措施的思考作者:戴帅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4年第7期戴帅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旅游行业发展迅猛。
农村旅游行业的发展提高了农村整体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缩小了贫富差距,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健康发展。
因此,在提高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的同时,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
带动农村旅游行业向着生态旅游、文化旅游转型。
进而要重视农村旅游行业的发展,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和管理措施,将农村旅游行业带向全新的高度和领域。
前言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由于国内外旅游行业的兴起和我国特殊的旅游扶贫政策共同的带动下,我国农村旅游整体兴起。
但是由于农村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并不完善,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出现农村旅游整体下滑趋势。
本文通过探讨生态旅游、文化旅游进而为推动农村旅游发展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
一、农村旅游要走生态旅游、文化旅游路线(一)生态旅游路线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旅游行业是我国农村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
只有通过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浪费以及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才能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推进。
农村旅游向着生态旅游转变以成为我国旅游行业的首要工作。
通过提高群众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群众社会责任感,才能在遵守思想道德规范的同时带动旅游行业的发展。
因此,农村旅游应整体发展绿色旅游、生态旅游,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提高人们的自觉性和控制能力,避免在景点和景区出现不文明现象。
(二)文化旅游路线农村旅游要开展文化旅游路线,向着文化旅游转型。
我国传统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深,因此,要将我国的传统文化融入到农村旅游中,将具有民族文化和文化价值的地区扩建发展旅游行业,让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顽强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文化村不仅要保留原始的生态环境,还要改变单一落后的旅游模式,在原有的农村旅游结构的基础上复合经济结构的旅游产业。
因此,农村旅游要加强对文化产业的保护,可以采用模拟历史文化场景的方式吸引游客,不仅要营造健康、欢快、舒适的旅游环境,还要让游客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
九江市发展旅游业的SWOT分析SWOT分析:优势:(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旅游资源数量多、种类齐全,为庐山旅游圈的进一步深化开发提供了很好的资源条件,共同构造了九江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九江市地处长江水道与京九铁路构成的“黄金十字架”的中心,九江毗邻省会南昌,(三)九江是两条国家重点旅游线路的交汇点,庐山、石钟山是“南昌---九江----景德镇”、“三峡----黄山”这两条国家重,九江与周边,这使九江旅游具有了更大的吸引力SWOT分析:优势:(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数量多、种类齐全,开发潜力大。
其中,尤以庐山为最优。
庐山周边如秀峰、三叠泉、石门涧等景点开发潜力大,为庐山旅游圈的进一步深化开发提供了很好的资源条件。
而市内其他的景点,包括石钟山、星子、浔阳古城、庐山西海等,共同构造了九江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
(二)优越的区位条件。
从大方向来看,九江市地处长江水道与京九铁路构成的“黄金十字架”的中心,居于北京、上海、重庆、广州四大城市经济圈的交会点,为长江黄金水道沿岸十大港口城市之一,也是江西省唯一的沿江对外开放和外贸港口城市,具有经济交流中转城市的战略地位。
从省内来看,九江毗邻省会南昌,已开通了城际铁路,可以充分利用南昌的交通与经济优势。
(三)九江是两条国家重点旅游线路的交汇点。
庐山、石钟山是“南昌---九江----景德镇”、“三峡----黄山”这两条国家重点旅游线路的景点。
九江与周边,例如黄山、景德镇、井冈山等景点景区相互联合,既存在一定程度的共性,又各有特色,这使九江旅游具有了更大的吸引力和更宽广的发展前景。
(四)九江各级政府和人民对于发展旅游业的重视和支持,以及九江学院的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
劣势:(一)九江经济欠发达,无法为旅游业提供过多支持(如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而且影响九江的招商引资。
(二)九江境内景点数量多,但是主要知名景点分布较分散。
例如庐山与庐山西海景区,空间距离远,给在境内逗留时间较短的游客造成不便。
九江乡村旅游发展的系统思考作者:雷田之严宽荣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年第19期[摘要]九江乡村旅游在发展中存在着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规模小、产品开发不够深入、缺少从业人才、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景区接待能力差等问题,可以从了解九江乡村旅游文化品位提升的基础、加强九江乡村旅游文化品位的保障、提升九江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系统思考。
[关键词]九江;乡村旅游;系统思考[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1 九江乡村旅游发展主要问题最近几年九江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并且也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九江城市周边大规模的农家乐和山庄就有50余家,以庐山区莲花镇的枫桂山庄、武宁的平尧山庄、星子的山石生态园、湖口的梨园山庄、彭泽的阿宝生态农庄等为代表。
综合分析九江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着以下问题:1.1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纵观全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我们可以发现整个江西省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而九江更是不能独善其身。
经济的落后直接导致九江财政对发展乡村旅游投入不够,同时受九江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市民的可支配收入不高,消费能力不强,直接影响对乡村旅游的消费需求较低。
1.2 乡村旅游产业规模小九江的乡村旅游资源相对来说还比较分散,拥有乡村旅游资源的县区各自为阵,而市委市政府缺少对各县区的乡村旅游资源进行整体规划、统一调配、政策引导和财政扶持,导致九江乡村旅游产业规模还比较小,所以扩大九江乡村旅游产业规模已经迫在眉睫。
1.3 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不够深入目前九江各县区向游客提供的乡村旅游产品还仅限于看农家房、采农家菜、吃农家饭,未进一步深入挖掘当地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提供给游客的旅游活动尚且停留在饮食、采摘等满足游客最基本的物质欲望上,缺乏对游客精神文化多层次需求的研究,导致游客重游率低,所以要想留住游客,扩大游客市场,九江在发展乡村旅游的时候必须加大投入对乡村旅游产品进行深入开发。
1.4 缺少乡村旅游从业人才近年来各行业人才大部分涌向东部,导致九江乡村旅游经营、策划、销售等专业性人才匮乏,而且从业人员大都缺乏专业系统的培训,服务程序不规范,服务意识和质量均有待提高。
很多景点的工作人员,仅限于对景点设备的看守和景点门票的征收,缺乏全面、细微的了解,导致游客无法了解到景点设立的背景以及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以此同时,景区工作人员过于冷漠的服务态度也导致游客不愿意久待。
1.5 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景区接待能力差由于乡村旅游地大多位于城市的郊区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村,许多基础设施难以适应乡村旅游发展的需要。
旅游目的地提供给游客的仅仅只有祠堂和广场,其中祠堂的修建也过于简陋,体现不了当地风俗和宗族的传承;而村中广场的修建更是无法让游客留步,仅仅摆放了几个健身器材对游客毫无吸引力可言。
同时,乡村道路、停车场、洗手间等公共设施设备过于简陋;客房、餐厅等主要食宿设施条件较差,简陋设施设备和较差的卫生状况难以留住游客,健全完善基础设施,让游客有地可住,有处可玩,有饭可吃。
2 九江乡村旅游发展的系统思考2.1 了解九江乡村旅游文化品位提升的基础2.1.1 市场潜力巨大。
九江目前所开发的乡村旅游产品单一,主要以“农家乐”、“水上漂流”、“果品采摘(草莓园)”为主,而且受季节影响又较大,使得游客的停留时间较短。
由此可知,九江现阶段的乡村旅游产品已不能满足游客对乡村旅游活动更深层次、更多样化的需求。
因此,要求我们加大力度开发当地旅游文化的潜在价值,努力将其转化为丰富多样的乡村旅游产品,加大与游客的互动,在吸引更多游客、增加旅游收入的同时得到游客对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肯定,这些是乡村旅游文化发展的市场基础。
2.1.2 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九江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如武宁采茶戏、修水县宁河戏、武宁锄山鼓(打鼓歌)、湖口渔鼓、瑞昌剪纸等文艺形式;还有品种繁多、独具风味的土特产品,如庐山云雾茶、九江茶饼、武宁棍子鱼、湖口酒糟鱼、瑞昌山药、鄱阳湖银鱼、修水宁红茶、星子金星砚、修水赭砚和石楠木梳、庐山竹丝画帘等;另一方面,永修县2015年举办第四届三角“金花节”和第九届凤凰山桃花节,都昌县2014年年底举办第二届鄱湖鱼宴烹饪技能大赛,九江县2014年12月举办“中华贤母园﹒浔茗杯” ——江西省首届国际武术文化节,星子县2014年举办首届彩跑活动和首届中国庐山宝玉石、观赏石博览会,湖口县2014年7月年举办首届十大“最美村落”评选活动,修水县2014年4月举办第五届“宁红.双井之春”茶文化旅游节,武宁县2013年举办“山水武宁”全国摄影大赛等活动,这些主题丰富、形式多样的旅游元素,都为当地乡村旅游提升提供了文化基础。
2.1.3 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生活发展起来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交通文化、用器文化都可成为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此外九江拥有多处发展体验型乡村旅游的基地,如武宁星光生态农庄、武宁罗坪的长水村、庐山区莲花镇景区、鄱阳湖湿地、九江县贤母园、彭泽县的棉船乡、德安万家岭战场、星子大佛、天沐温泉度假村、星子温泉度假村和庐山西海国际温泉度假村、八里湖景区、大千世界梦幻乐园、庐山三叠泉景区和五老峰景区,这些成为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的地域基础。
2.2 加强九江乡村旅游文化品位的保障2.2.1 政策引导方面。
近年来,九江市一直紧紧围绕“推动旅游大发展,建设旅游强市”战略目标,不断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升级,加大乡村旅游产业的创新力度,争取把九江打造成为“全省龙头、全国示范、世界知名”的乡村旅游强市。
2.2.2 人才培养方面。
九江的乡村旅游绝大部分是自发形成的,其经营者往往是缺乏长远发展的意识和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农民;从事乡村旅游的服务人员也缺乏专业的培训,服务的意识和技能都比较差。
因此,需要加大对培养合格的乡村旅游服务人员的投入。
要利用专业学校培养、外出交流合作等方式培养专业性人才,提高他们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技能。
培训的同时还要努力地结合九江当地乡村旅游文化资源的特色,形成整体上的文化优势。
2.2.3 辅助设施方面。
要加强乡村交通设施、水电设施以及环保设施的建设;增设具有文化特色的广场、公共厕所、垃圾箱等;优化乡村餐饮住宿条件、休闲娱乐设施;加强卫生管理,提供优质的乡村居住环境。
2.3 提升九江乡村旅游服务质量2.3.1 进行科学合理的全面规划。
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基础。
在有关乡村旅游这个问题上,我们九江相关部门既要做好一个整体的、全面的规划,也要制定一些针对性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地区特色显著的合理规划。
九江辖区范围之内就有多处地区具有较好的地热能源,这些能源都可以很好的打造温泉度假场所,并且如星子、武宁、西海等地已经建立了具有一定规模和知名度的温泉度假场所,但这些地方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管理,从而导致不良竞争。
建议相关部门将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分类,成立一个专门的温泉管理公司,将这些温泉度假村捏合在一起,然后以游客需要为导向,以游客满意为中心,结合它们各自的特点打造特色的温泉度假场所,如星子就可以结合“星子大佛”打造以“佛学”为文化特色的温泉度假村,西海也可以利用其优质的水质和绝美的风景作为卖点等。
2.3.2 继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九江乡村旅游业要想得到长足的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完善也是重中之重。
我们必须规划建设好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基础设施,推进九江旅游走进“高速时代”。
2013年修建的“向莆”铁路很好的拉近了九江与东部沿海城市的距离,“京九”铁路大动脉也贯穿了南北,但如今的九江还是缺少与西部、西南、西北等诸多地区的联系;同时,“庐山机场”是由之前的军用机场改建而成,面积较小,开通的航班也严重满足不了游客的需求,许多慕名来到九江旅游的游客都要到南昌“昌北机场”转乘大巴。
所以,九江现阶段还需要加大对铁路、航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2.3.3 加大创新,突显特色。
九江作为一个老牌的旅游城市,许多的旅游景点、景区都被国内众多游客耳熟能详。
所以新的乡村旅游要想脱颖而出,就必须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品牌、制定特色的旅游线路、开发特色的旅游商品。
要尽力做到“锦上添花建项目、借题发挥上项目、无中生有谋项目”。
争取在现有的景区景点上,新生一批旅游项目。
在这一方面九江近几年也新增了一些旅游景点,如武宁西海司马码头、星子东林大佛、沙河中华贤母园等对乡村旅游发展的联动效应。
2.3.4 以产业发展为基础,促进经济发展。
乡村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一部分,它需要立足于九江本土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基础上,这两大产业持续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九江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时经济的大力发展更有利于乡村旅游业乃至于旅游业的稳步发展。
有条件的县(市、区)可以打造一个独具特色的主题产业园区,通过建立旅游园区实现聚集发展。
例如,武宁县正努力将工业园区打造成为全国的“灯饰城”,他们通过对“节能灯”的生产和销售,将节能灯产业作为该县的一个重点、特色产业。
2.3.5 加强乡村旅游营销力度。
合理有效的营销是占领乡村旅游市场制高点的关键,是撬动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杠杆。
我市需要不断创新丰富旅游营销手段,积极组织开展旅游推介活动,利用电视栏目、交通广播、室外广告等传统平台,拓宽乡村旅游官方网站、成立官方微博、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官方消息等现代渠道,支持以市场化方式举办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营销活动。
加大宣传力度,创新营销方式,提高景点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让游客“还没有来的想来,已经来了的不想走,走了的还想来”。
2.3.6 努力提高社区居民的服务、友好意识。
由于现阶段九江乡村旅游自然形成,而乡村旅游的从业人员多为当地居民,即缺少对游客的热情招待,又缺乏专业的旅游服务技能和理念,导致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思维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所以,当下有关负责机构应提高这批从业人员的服务理念和友好意识。
在培养专业乡村旅游服务从业人员方面,我们可以设立、创办一些专业的培训机构,或者在各大高校和职业技术学校开设相关专业,同时加大对师资力量的投入;在提高当地居民的招待热情方面,我们可以实施“以奖励代替监督”的方式,定期评选“乡村旅游文明户”,并对评选出来的家庭或者个人进行奖励。
[参考文献][1] 郭焕成,韩非.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0(12):1597-1605.[2] 张宏梅.旅游目的地游客感知价值的层次关系模型[J].人文地理,2012(04):125-130.[3] 尹春丽,殷敏.北京周边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研究[J].绿色科技,2011(02):116-118.[4] 蔡飞.九江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农业考古,2009(06):147-149.[5] 严宽荣.提升九江乡村旅游文化品位的思考[J].科技广场, 2012(04):23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