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基础选择测试题
- 格式:docx
- 大小:27.63 KB
- 文档页数:1
高一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物质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A) 氢气B) 硫酸C) 铁D) 氧答案:C) 铁2.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A) 氢气B) 铜C) 铁D) 钙答案:A) 氢气3. 化学式H2O表示的化合物是:A) 氧气B) 水C) 二氧化碳D) 氨气答案:B) 水4. 在以下元素中,原子序数最小的是:A) 氧B) 铁C) 氮D) 铜答案:A) 氧5. 对以下化合物的组成,错误的是:A) NaCl:氯离子和钠离子B) CO2:氧原子和碳原子C) H2O:氢原子和氧原子D) FeO2:氧原子和铁原子答案:D) FeO2:氧原子和铁原子二、填空题1. 原子能级的最高能级序数为_____。
答案:72. 在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元素是_____。
答案:氧3. 钠的原子序数为_____。
答案:114. 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位于箭头的左边,产物位于箭头的_____。
答案:右边5. 氧原子的原子序数为_____。
答案:8三、解答题1. 请解释什么是化学元素?答:化学元素是指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它们具有相同的原子编号,也被称为原子序数。
化学元素是构成所有物质的基本单位,目前已知的化学元素共有118种,其中92种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其他是人工合成的。
2. 如何判断一个物质是金属还是非金属?答:判断一个物质是金属还是非金属可以根据常见的性质来进行区分。
金属具有导电性、延展性、银白色光泽和高熔点等特征,例如铁、铜和铝都是金属元素。
而非金属则常常表现出不导电、脆性、多种颜色和较低的熔点等特征,例如氢气和氧气都是非金属元素。
3. 化学方程式中,如何表示物质的状态?答:在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状态通常是用括号的形式表示的。
常见的表示有:- (g):气体状态- (l):液体状态- (s):固体状态- (aq):溶液状态(aq表示aqueous,意为水溶液)例如,H2(g)表示氢气为气体状态,H2O(l)表示水为液体状态,NaCl(s)表示氯化钠为固体状态,HCl(aq)表示盐酸为水溶液状态。
临夏志成中学第一次月考高一化学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总分45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能够用来鉴别BaCl2、NaCl 、Na2CO3三种物质的试剂是A.AgNO3溶液B.稀硫酸C.稀盐酸D.稀硝酸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4g金属镁所含电子数目为B.16gCH4所含原子数目为NAC.17gNH3所含质子数目为10NAD.18g水所含分子数目为18NA3.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⑧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分液、萃取、蒸馏B.萃取、蒸馏、分液C.分液、蒸馏、萃取D.蒸馏、萃取、分液4.在19世纪,化学家对氧化锆的化学式有争议;经测定,锆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1,其氯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33;若氧化锆中锆的化合价与氯化物中的相同,试判断氧化锆的化学式为A.ZrO2B.Zr2OC.Zr2O3D.ZrO5.20℃时,KCl的溶解度为34g,若忽略固体溶解引起的溶液体积变化,则在该温度下,所配KCl 溶液中K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可能是A.2mol/L B.3mol/LC.4mol/L D.5mol/L6.有一真空瓶质量为m1,该瓶充入空气后质量为m2;在相同状况下,若改为充入某气体A时,总质量为m3;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29m2/m1B.29m3/m1C.29m3-m1/m2-m1D.29m2-m1/m3-m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含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氮分子B.在标准状况下,22.4L水的质量约为18gC.22g二氧化碳与标准状况下含有相同的分子数D.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相同8.把NaHCO3和Na2CO3·10H2O混和物6.56g溶于水制成100mL溶液,其中cNa+=L;在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将溶液蒸干后,所得固体质量为A.2.93 gB.5.85 g C.6.56g D.无法确定9.粗盐中含可溶性CaCl2、MgCl2及一些硫酸盐,除去这些杂质的试剂可选用①Na2CO3、②NaOH、③BaCl2、④HCl,加入的先后顺序可以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③④① D.③②①④10.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作用相同的是①过滤②蒸发③溶解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A.①和②B.①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11.某种氢气和CO的混合气体,其密度是氧气的一半,则氢气的体积百分含量为%%%%12.已知×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8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A.16gB.32gC.64g/molD.32g/mol13.已知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越大时,其溶液的密度越大,将90%和10%的两种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大于50%B.等于50%C.小于50%D.无法确定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molH2O的质量为18g/molB.CH4的摩尔质量为16gC.×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gD.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L15. 0.5L1mol/LFeCl3溶液与0.2L1mol/LKCl溶液中的Cl-的数目之比A.5:2B.3:1 C.15:2D.1:3二、填空题16.中含Na+,则Na2X的摩尔质量是,X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7.VL硫酸铁溶液中含Fe3+mg,则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8.下列所含分子数由多到少的排列顺序是A.标准状况下33.6LH2B.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mol的H2C.20℃,45gH2OD.常温下,16gO2,与14gN2的混合气体E.含原子总数约为×1024的NH319.化合物A中X的含量为40%,Y的含量为60%,化合物B中X的含量为25%,Y的含量为75%;已知A、B均只由X、Y两元素组成,若A的化学式为XY,则物质的量相同的A和B中所含Y元素的质量之比是;20.已知某饱和NaCl溶液的体积为VmL;密度为ρg/cm3,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溶液中含NaCl的质量为mg;⑴用m、V表示溶液物质的量浓度;⑵用w、ρ表示溶液物质的量浓度;⑶用C、ρ表示溶液的质量分数;⑷用w表示该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三、实验题21.实验室中固体药品应放在瓶中,取用时块状固体用取,粉末状固体用取;液体药品应放在瓶中,对于见光容易分解的溶液应放在色的瓶中;22.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若采用俯视的方法量取20ml液体,则实际量取的液体的体积比20ml,若量筒中实际有20ml液体,而你读数时采用了俯视的方法,则读得的数据比20ml;22.NaOH溶液中主要有Na+、OH-和H2O,在该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呈红色,你通过何种途径证明引起酚酞变色的微粒;23.实验需要LNaOH溶液450ml,根据溶液配制中情况回答下列问题:⑴实验中除了托盘天平、烧杯、容量瓶外还需要的其它仪器有:⑵根据计算得知,所需NaOH的质量为g⑶下列操作对所配浓度有何影响填写字母偏大的有;偏小的有;无影响的有;A、称量用了生锈的砝码;B、将NaOH放在纸张上称量;C、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D、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E、未洗涤溶解NaOH的烧杯F、定容时仰视刻度线G、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H、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四、计算题24.将密度为1.84g/cm3、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1000ml、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密度为1.20g/cm3的稀硫酸;求:⑴所需浓硫酸的体积;⑵所需水的体积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的沉淀质量与原稀硫酸溶液的25.在BaCl2质量相同,则原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参考答案15.62g、1616.3m/112Vmol/L17.广口、镊子、药匙、细口、棕18.小、大19.分别以水、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钾做比较实验;20.∶222.⑴1000m/L⑵1000wρ/L⑶58.5C/10ρ%⑷100w/100-wg23.⑴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⑵⑶AC、BDEFH、G24.⑴⑵%。
1、通常用于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记是A、石油的产量B、乙烯的产量C、自然气的产量D、硫酸的产量2、136C-NMR(核磁共振)可以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有关136C的说法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6B、电子数为13C、中子数为6D、质量数为6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A.尿素 B.酒精 C.苏打 D.塑料4、可以用分液漏斗进行分别的混合物是A、酒精和碘水B、苯和水C、乙酸和乙酸乙酯D、乙酸和水5、下述关于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烃是指仅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B.烃是指分子里含碳元素的化合物C.烃是指燃烧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有机物D.烃是指含有碳和氢元素的化合物6、除去乙烷中乙烯的方法是A.点燃 B.通过溴水 C.通过浓硫酸 D.通过石灰水7、下列物质中, 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物质是A.SO2B. FeSO4C. 甲烷D. 乙烯8、下列有关甲烷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烷是一种无色,有臭味的气体B、甲烷易溶于水C、甲烷与氯气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属于取代反应D、甲烷是一种混合物9、下列各对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A.CH4、C2H4B.CH4、C2H5OH C.C2H6、C3H8 D.CH3COOH、C3H8 10、下列物质中加入金属钠不产生氢气的是A.乙醇 B.乙酸 C.水 D.苯11、下列物质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A.油脂 B.麦芽糖 C.葡萄糖 D.蛋白质12、下列物质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 葡萄糖和果糖B.蔗糖和麦芽糖 C.正丁烷和异丁烷D.淀粉和纤维素13、下列物质中,属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纤维素 B.蛋白质 C.酶 D.塑料14下列选项中的哪种物质可以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发生铝热反应A.焦炭B、一氧化碳C、氧化铝D、金属铝粉15、石油加工成乙烯的方法是A、分馏B、蒸发C、催化氧化D、裂解16.市场上有一种加酶洗衣粉,它是在洗衣粉中加入少量的碱与蛋白酶制成的。
高一化学第一章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是:A. 碳B. 钠B. 氧D. 氟2. 下列哪个是单质?A. O₂B. H₂OC. CO₂D. NaCl3. 根据化学式H₂O,水分子中氢和氧的原子个数比是:A. 1:1B. 2:1C. 1:2D. 3:14. 化学方程式2H₂ + O₂ → 2H₂O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是:A. 1:1:1B. 2:1:2C. 1:2:2D. 2:2:45. 根据摩尔质量的定义,1摩尔氢气的质量是:A. 1gB. 2gC. 16gD. 18g6. 摩尔质量的单位是:A. gB. kgC. g/molD. mol/g7. 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1摩尔任何物质都包含的粒子数是:A. 6.02×10²³B. 6.02×10²⁴C. 6.02×10²²D. 6.02×10¹⁹8. 物质的量浓度是指:A.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B. 溶液中溶质的体积C. 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D. 单位质量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9. 质量守恒定律表明,在化学反应中:A. 反应物的质量总是等于生成物的质量B.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体积不变C.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不变D.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电荷不变10. 标准状况下,1摩尔气体的体积是:A. 22.4 LB. 22.4 mLC. 224 LD. 224 mL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元素的特点是具有____个电子在最外层。
12. 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____原理。
13. 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____。
14. 根据化学方程式,2 mol的氢气与1 mol的氧气反应,生成水的物质的量是____。
15. 摩尔浓度的公式是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6. 简述原子结构的基本组成。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蒸发时正确的操作是(C)。
A.把浑浊的液体倒入蒸发皿内加热B.开始析出晶体后用玻璃棒搅拌C.待水分完全蒸干后停止加热D.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2、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无)。
3、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的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是(腐蚀性)。
4、下列实验中均需要的仪器是(B)。
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②过滤③蒸发A.试管B.胶头滴管C.玻璃棒D.漏斗5、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可将下列各组混合物分离的是(D)。
A.硝酸钠、氢氧化钠B.氧化铜、二氧化锰C.氯化钾、碳酸钙D.硫酸铜、氢氧化钠6、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C)。
A.苯和CCl4B.溴和CCl4C.酒精和水D.汽油和水7、在实验室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烧瓶中要放入碎瓷片以防止爆沸B.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在支管口处,不能插入液面C.冷凝水应该是下进上出,与蒸气的流向相反D.开始蒸馏时,应该先加热,再开冷凝水;蒸馏完毕,应该先关冷凝水再撤酒精灯8、某溶液中存在Mg2、Ag、Ba2三种金属离子,现用NaOH、Na2CO3、NaCl三种溶液使它们分别沉淀并分离出来,要求每次只加一种溶液,滤出一种沉淀,所加溶液顺序正确的是(B)。
A.Na2CO3 NaCl NaOHB.NaOH NaCl Na2CO3C.NaCl Na2CO3 NaOHD.NaCl NaOH Na2CO39、下列关于物质的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C)。
A.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B.0.012 kg12C中约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C.1 mol H2O中含有2 mol氢和1 mol氧D.1 mol氖气中约含有1.204×1024个原子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基础化学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学元素周期表中,氧元素的原子序数是多少?A. 6B. 8C. 16D. 182. 以下哪个是单质?A. O₂B. H₂OC. CO₂D. NaCl3.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A. 光B. 热C. 电D. 声4. 以下哪个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A. NaClB. CaCO₃C. CH₄D. CO₂5. 摩尔质量的单位是:A. gB. kgC. g/molD. mol/g6. 根据化学方程式 2H₂ + O₂ → 2H₂O,2摩尔氢气与1摩尔氧气反应,生成水的摩尔数是多少?A. 1B. 2C. 4D. 67.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称为:A. 置换反应B. 合成反应C. 酸碱中和反应D. 氧化还原反应8. 以下哪个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A. 钙B. 铁C. 钠D. 锌9. 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是:A. 还原剂B. 氧化剂C. 催化剂D. 还原产物10. 化学平衡常数Kc表示的是:A. 反应速率B. 反应限度C. 反应物浓度D. 生成物浓度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化学方程式书写时,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符号是______。
12.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遵循的规则是______。
13. 根据电子亲和能,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周期元素的电子亲和能最大。
14. 一个水分子(H₂O)中含有______个氢原子和______个氧原子。
15. 元素的化合价是指元素在化合物中的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什么是化学键,并举例说明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区别。
17. 描述一下什么是溶液的饱和度,并解释为什么在一定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含有更多的溶质。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8. 已知某化学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 + O₂(g) → CO₂(g),ΔH = -393.5 kJ/mol。
高一化学测试题一、单选题1.将等体积的苯、汽油和水在试管中充分混合后静置。
下列图示现象正确的是A.B.C.D.2.将乙烯分别通入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下列叙述正确的A.溴水和高锰酸钾溶液都褪色B.二者褪色的反应原理相同C.二者反应后都有油状液体生成D.二者发生的反应类型相同3.下列烷烃:①CH3(CH2)2CH3、②CH3(CH2)3CH3、③(CH3)3CH、④(CH3)2CHCH2CH3,其沸点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A.②④①③B.④②③①C.④②①③D.②④③①4.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往食品中添加苏丹红B.用聚氯乙烯塑料薄膜包装食品C.食用含铁丰富的食物可以补充铁D.用碳酸钡作医疗上的“钡餐”5.柠檬烯具有特殊香气。
可溶于乙醇或乙醚,不溶于水,其结构简式为有关柠檬烯的说法正确的是()A.柠檬烯的分子式为C10H20B.柠檬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柠檬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处于同一个平面内D.柠檬烯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取代反应6.下列关于丙烯(CH2=CH—CH3)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容易断裂,化学性质活泼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在空气中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同质量的丙烯和乙烯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不同7.由于碳碳双键不能自由旋转,因此和是两种不同的化合物,二者互为顺反异构体。
则分子式为C3H4Cl2且含有碳碳双键的同分异构体(含顺反异构)有()A.7种B.5种C.6种D.4种8.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的重要标志。
聚乙烯是以乙烯为原料合成的一种人们常用的高分子材料。
下列有关聚乙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乙烯合成聚乙烯的变化属于化合反应催化剂CH2==CH2B.乙烯合成聚乙烯的化学方程式是nCH2==CH2−−−→C.聚乙烯在自然界中很难降解,容易导致“白色污染”D.聚乙烯是纯净物9.有机物的性质与其结构有着密切关系。
J 高一化学基础测试一、选择题(有1个或2个正确答案)1.K 4019和Ca 4020的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 )A .大于B .小于C . 等于D . 不能确定2.下列各组微粒:① H 3O + 、NH 4+ 、Na +; ②OH - 、NH 2- 、F - ;③O 2- 、Na + 、Mg 2+ ;④CH 4、NH 3 、H 2O 中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组合是( )A .①②④B . ①②③C . ②③④D . ①③④3. 跟8 g D 2O 中所含有的中子数相等的普通水(H 2O )的质量是( )A . 10 gB . 9 gC . 5 gD . 4.5 g4.根据相似相溶的一般规律,若要溶解NaCl 应选用( )A . 水B . CCl 4C . CS 2D . 汽油(非极性分子)5.如下性质的递变中,不正确的是( )A . HCl 、H 2S 、PH 3的稳定性依次增强B . HClO 4、H 2SO 4、H 3PO 4、H 4SiO 4的酸性依次减弱(相同条件下)C . CsOH 、KOH 、LiOH 的碱性依次减弱D . Na + 、Mg 2+ 、Al 3+的氧化性依次减弱6.A 、B 、 C 、D 、E 是同周期的5种主族元素,A 和B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呈碱性,且碱性B> A ;C 和D 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均呈酸性,且酸性C>D ;E 是这5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A . ABCDE B . C D A B E C . B A D C E D . E C D B A7.已知A 为ⅡA 元素,B 为ⅢA 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分别为m 和n ,且A 、 B 为同一周期的元素。
下列关系式中错误的是( )A . n =m +1B . n =m +11C . n =m +25D . n =m +108.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这一观点。
高一化学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空气B. 蒸馏水C. 酒精D. 矿泉水答案:B2. 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是:A.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B.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C. 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D. 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答案:D3. 以下物质中,具有还原性的是:A. 氧气B. 氯气C. 氢气D. 二氧化碳答案:C4. 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A. 碳B. 氧C. 钠D. 硫答案:C5. 以下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NaClB. H2OC. FeD. MgO答案:B6.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 盐酸与氢氧化钠B. 硫酸与碳酸钠C. 硝酸与氯化钠D. 氢氧化钾与硫酸铜答案:A7. 以下物质中,具有氧化性的是:A. 氢气B. 铁C. 氧气D. 铜答案:C8. 根据化学键理论,下列物质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A. 二氧化碳B. 氯化钠C. 氮气D. 甲烷答案:B9. 以下物质中,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A. 氧气B. 铁C. 铜D. 钠答案:A10. 根据化学反应的类型,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 铁与盐酸B. 碳酸钙与盐酸C. 氢氧化钠与硫酸D. 硝酸银与氯化钠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元素的名称是______。
答案:碱金属2.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______,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______。
答案:电子;电子3. 金属元素通常具有______性,而非金属元素通常具有______性。
答案:正价;负价4. 根据化学键理论,离子化合物中存在的化学键是______键,共价化合物中存在的化学键是______键。
答案:离子;共价5.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______、______或______。
答案:吸热;放热;无明显能量变化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并举例说明。
2018年高一化学测试题附答案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导致下列现象的主要原因与排放SO2有关的是( )A.温室效应B.光化学烟雾C.臭氧空洞D.酸雨2.用玻璃棒蘸取新制氯水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中部,观察到的现象是( )3.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与化学反应有关,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铜铸塑像上出现铜绿[Cu2(OH)2CO3] B.铁制菜刀生锈C.大理石雕像被酸雨腐蚀毁坏D.铝锅表面生成致密的薄膜4.将3.2 g Cu跟30.0 mL 10.0 molL-1的HNO3充分反应,还原产物有NO 和NO2,若反应后溶液中有a mol H+,则此时溶液中含NO-3的物质的量为 ( )A.0.5 a mol B.0.1 a mol C.(0.1+a) mol D.2 a mol5.要除去氯气中少量的HCl和H2O,可使气体依次通过()A.饱和食盐水、浓硫酸 B.NaOH溶液、浓硫酸C.NaHCO3溶液、硅胶 D.浓盐酸、碱石灰6.某无色溶液含有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H+、NH4+、Fe3+、Ba2+、Al3+、Cl ﹣、OH﹣、CO32﹣、NO3﹣.向该溶液中加入铝粉,只放出H2,则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最多有()A.3种B.4种 C.5种 D.6种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硅与NaOH溶液反应:SiO2+2OH-===SiO2-3+H2OB.碳酸钡溶于稀盐酸:CO2-3+2H+===CO2↑+H2OC.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Cl2+2OH-===Cl-+ClO-+H2OD.把水玻璃滴入盐酸中:SiO2-3+2H+===H2SiO3↓8.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Cl2能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大多数金属反应B.N2是大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雷雨时,可直接转化为NO2C.硫是一种淡黄色的能溶于水的晶体,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硅是应用广泛的半导体材料,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9.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 mL 3 molL-1的盐酸和NaOH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V(甲)∶V(乙)=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 )A.1.8 g B.2.7 g C.3.6 g D.5.4 g10.下列对SO2和SO3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常条件下,都是无色气体,都易溶于水B.都是酸性氧化物,其水溶液都是强酸C.都可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时红色又能再现D.都能跟碱溶液反应二、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某稀溶液中含有Fe(NO3)3、Cu(NO3)2、HNO3,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中Fe2+的浓度与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物理量相应的单位表达中,错误的是( C )。
A.摩尔质量g/mol B.气体摩尔体积L/molC.溶解度g/100g D.密度g/cm32.摩尔是( C )。
A.国际单位制的一个基本物理量B.表示物质质量的单位C.计量微观粒子的物质的量的单位D.表示6.02×1023个粒子的集体3.水的摩尔质量是( C )。
A.18 B.18 g C.18 g/mol D.18 mol4.小明体检的血液化验单中,葡萄糖为 5.9 mmol/L。
表示该体检指标的物理量是( B )。
A.溶解度(s)B.物质的量浓度(c)C.质量分数( )D.摩尔质量(M)5.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 C )。
A.是否有丁达尔现象B.是否能通过滤纸C.分散质粒子的大小D.是否均一、透明、稳定6.只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氢元素,这类化合物称氢化物。
下列物质不属于氢化物的是( B )。
A.H2O B.H2SO4C.NaH D.NH37.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作用相同的是( A )。
①过滤②蒸发③向容量瓶转移液体A.①和③B.①和②C.②和③D.①②③8.下列常用实验仪器中,能直接加热的是( D )。
A.分液漏斗B.普通漏斗C.蒸馏烧瓶D.试管9.将40 g NaOH溶于水中,配制成1 L溶液,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D )。
A.0.1 mol/L B.0.5 mol/L C.4 mol/L D.1 mol/L11.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B )。
A.Ag+、K+、NO-3、Cl-B.Mg2+、Na+、Cl-、SO-24C.Ca2+、Mg2+、OH-、Cl-D.H+、Na+、CO-23、SO-2412.若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1 mol Cl2作为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为N AB.在0 ℃,101 kPa时,22.4 L氢气中含有N A个氢原子C.25 ℃,1.01×105 Pa,64 g 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 N AD.N A个一氧化碳分子和0.5 mol甲烷的质量比为7∶41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实验室制取氯气: MnO2 + 4HCl(浓)Mn2++2 Cl- + Cl2↑+ 2H2OB.过量的氨水滴加到氯化铝溶液: Al3+ + 4OH-=== AlO-2+ 2H2OC.氯气与水反应: Cl2+H2O===Cl-+2H+ +ClO-D.硅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CO2:SiO32-+2CO2+2H2O === H2SiO3↓+2HCO-3参考答案:D略2. 下列物质中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A.标准状况下134.4L氨气B.55 g二氧化碳C.标准状况下90mL水D.6.02×l024个氢分子参考答案:D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根据N=nN A可知,物质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含有的分子数越多,先根据物质的量与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摩尔质量、阿伏伽德罗常数计算出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然后判断其物质的量大小即可.解答:解:A.标准状况下,134.4L氨气的物质的量为:n==6mol;B.55g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n==1.25mol;C.标况下90mL水的质量约为90g,物质的量为:n==5mol;D.6.02×l024个氢气分子的物质的量为:n=mol=10mol;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物质的量最大的为D,则所含分子数最多的为D,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的简单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物质的量与阿伏伽德罗常数、摩尔质量等物理量之间关系,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3. 过滤时不需要的玻璃仪器是A.烧杯B.玻璃棒 C.漏斗 D.试管参考答案:D4. 下列所列各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A.分子筛:吸附剂、催化剂 B.硅胶:干燥剂、吸附剂、催化剂载体C.碳化硅:砂纸、砂轮 D.硅酸:粘合剂、耐火材料参考答案:B略5. 同周期的X、Y、Z三种元素,已知其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是:HXO4>H2YO4>H3ZO4,则下列各判断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X>Y>ZB、单质的非金属性:X>Y>Z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Y<ZD、离子的还原性:X>Y>Z参考答案:B略6. 不能用作区别NO2和Br2蒸气的试剂是()A.湿润的KI淀粉试纸 B.AgNO3溶液 C.水 D.CCl4参考答案:A略7. 某溶液中含有Cl-、SO42—、Fe3+、K+、M,且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1:3:1,则微粒M为()A. Na+B. S2-C. Mg2+D. Al3+参考答案:C【分析】溶液不显电性,利用电荷守恒及离子的共存来计算解答即可。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 在实验室中制取纯净、干燥的氯气时,可使气体依次通过()A.饱和食盐水、浓硫酸B.NaOH溶液、浓硫酸C.NaHCO3溶液、碱石灰D. 浓硫酸、饱和食盐水2. 已知在酸性溶液中,下列物质氧化KI时,自身发生如下变化:Fe3+→Fe2+;MnO4-→Mn2+;Cl2→Cl-;HNO2→NO。
如果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KI,得到碘最多的是A. Fe3+B. MnO4-C. Cl2D. HNO2( )3. 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制氯气时,有14.6g氯化氢被氧化,所得氯气全部用石灰乳吸收,可制得漂白精的质量是( )A.14.3gB.25.4gC. 28.6gD.50.8g4. 有一种碘和氧的化合物可以称作为碘酸碘,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呈+3、+5两种价态,则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 I2O4B. I3O5C. I4O7D. I4O95.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二氧化硫能漂白物质是它能与某些色素结合形成不稳定的无色化合物B. Cl2使有色物质漂白是因生成的次氯酸将色素氧化而褪色C. 区分CO2和SO2可将其分别通入Ba(OH)2溶液中D. CO2中混有少量杂质SO2,可通过足量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饱和的NaHCO3溶液除去6.往X盐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无沉淀产生,再滴入硝酸钡和稀硝酸溶液,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X盐可能是()A、Na2SO3B、CaCl2C、AgNO3D、Na2CO37.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稀HCl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且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A、铝B、硫酸亚铁C、碳酸氢钠D、亚硫酸氢钠8.下列关于浓H2SO4的叙述错误的是()A.浓H2SO4可干燥SO3、NH3、H2B.浓H2SO4可使蔗糖变黑,并产生大量气体,此气体可能是SO2、CO2等C.常温下可将浓H2SO4盛放在密闭的铝制容器中D.浓H2SO4可制HCl气体,但不能制HI气体9. 有四种无色溶液,分别为AgNO3溶液、Na2SO4溶液、Na2SO3溶液、Na2CO3溶液,选用何种试剂可鉴别它们()A、盐酸B、BaCl2溶液C、氨水D、硝酸镁10、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因为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的是()A、Ca2+、SO32-、K+、Cl-B、MnO4-、SO42-、H+、Na+C、S2-、H+、SO32-、SO42-D、OH-、Cl-、NH4+、SO42-11.CO2与NO共30 m1,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固体并充分反应后,气体体积缩小到20 ml,原混合气体中NO的体积是( )A.10 ml B.15 ml C.20 ml D.25 ml12.含1 mol CO、1 mol NH3和1 mol NO的气体混合物,某实验室的工作者拟通过下述操作,从其中分离出纯而干燥的CO,①通过浓烧碱溶液;②通过浓H2SO4;③加入0.75 molO2,正确操作次序是( )A.②③①B.③①②C.②①③D.③②①13.如图,室温下,两个容积相等的烧瓶中分别集满了A和B两种气体(同温、同压),当取下K夹,使两烧瓶内气体充分接触后,容器内压强由小到大的顺序正确的是( )编号①②③④A中气体H2S H2NH3NOB中气体SO2O2HCl O2A.②③④①B.③①④②C.③②①④D.④③②①14.只用一种试剂可鉴别(NH4)2SO4、NH4Cl、AlCl3、Na2SO4和NaCl五种溶液的是( )A. NaOHB. HClC. Ba(OH)2D. H2SO415. 在标准状况下,①HCl,②NH3,③SO2,④NO2分别充满容积相同的烧瓶做喷泉试验,都获成功,则生成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16. 下列等物质的量的金属跟足量的酸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A.铝与稀硝酸 B.镁和稀硫酸 C.钠和稀盐酸 D.铜和浓硝酸17.a g铜与含b g HNO3的溶液恰好反应,若a∶b=4∶10.5,则反应中被还原的HNO3质量为( ) A.b g b.b/2g C.3/4 bg D.1/4 b g18.0.1 mol某固体硝酸盐加热分解,反应方程式为:2M(NO3)22MO + 4NO2↑+ O2↑,将产生的气体用排水法收集,在标准状况下,得到气体的体积是( )A.5.6 L B.2.24 L C.0 L D.无法计算19.往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时,溶液的颜色变化应该是( ) A.颜色变浅B.逐渐加深C.没有改变D.变棕黄色20.CuS与HNO3反应生成物中有Cu2+和H2SO4,若反应中CuS与HNO3的物质的量的比为3∶14 时,还原产物是( )A.N2O B.NO2C.NO D.Cu(NO3)221. 某金属单质跟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假定只产生单一的还原产物。
高中化学基础测试(100分)感谢您能抽出几分钟时间来参加本次答题,现在我们就马上开始吧!1、硫酸氢根离子是酸式盐【单选题】(5分)A.是B.否正确答案: A2、苯的密度比水小【单选题】(5分)A.是B.否正确答案: B3、醋酸钠的水溶液呈酸性【单选题】(5分)A.是B.否正确答案: B4、在做焰色反应前,铂丝用稀盐酸清洗并灼烧至火焰呈无色【单选题】(5分)A.是B.否正确答案: B5、煤的液化属于物理变化【单选题】(5分)A.是B.否正确答案: B6、水溶液呈酸性的是【单选题】(10分)A.NaClB.NaHSO4C.HCOONaD.NaHCO3正确答案: B7、下列物质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的是【单选题】(10分)A.干冰:CO2B.熟石灰:CaSO4·2H2OC.胆矾:CuSO4·5H2OD.小苏打:NaHCO3正确答案: B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单选题】(10分)A.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资源B.用水煤气可合成液态碳氢化合物和含氧有机物C.煤的液化属于物理变化D.火棉是含氮量高的硝化纤维正确答案: C9、将氧气和甲烷的混合气体充入装有23.4gNa2O2的密闭容器中,点燃,反应结束后容器温度为150℃,压强为0帕,将残留物溶于水,无气体溢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题】(10分)A.原混合气体中氧气和甲烷的体积比为2:1B.原混合气体中氧气和甲烷的体积比为1:2C.残留固体中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D.残留固体中只有碳酸钠正确答案: BC10、硝酸酸酐中氮的化合价为【填空题】(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 +5(回答与答案完全相同才得分)11、原子序数= 【填空题】(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 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回答与答案完全相同才得分)12、甲烷是()气,()气,()气的主要成分【多项填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正确答案: 天然气(回答与答案完全相同才得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正确答案: 瓦斯琪(回答与答案完全相同才得分)填空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正确答案: 沼气(回答与答案完全相同才得分)13、请写出氯所有价态,并列举该价态下的化学方程式【填空题】(10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 氯(回答包含答案即可得分)。
2024学年陕西省咸阳市西关中学高一化学测试题专业课理论基础部分一、选择题:1.下列哪种物质是一种氧化物?2.下列哪种元素属于金属元素?3.在化学方程式中,箭头表示什么?C. 反应条件D. 反应速率4.下列哪种物质是一种酸?B. 氢氧化钠5.下列哪种物质是一种盐?C. 氢氧化钾二、判断题:1.氧气是一种纯净物。
2.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可以通过共价键结合。
3.酸和碱反应会生成水和盐。
4.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云组成的。
5.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组成的。
三、填空题:1.水的化学式是_______。
答案:H2O2.氢气的化学式是_______。
3.氧气的化学式是_______。
4.酸的化学式通常以_______结尾。
答案:-ic5.碱的化学式通常以_______结尾。
答案:-ous四、简答题:1.请简要解释什么是化学反应。
答案: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原子或离子重新排列的过程,生成新的物质。
2.请简要解释原子结构。
答案:原子由原子核和围绕原子核的电子云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3.请简要解释酸碱中和反应。
答案:酸碱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水和盐的化学反应。
4.请简要解释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的原子发生电子转移,导致氧化态和还原态发生变化的化学反应。
5.请简要解释分子间力。
答案:分子间力是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范德华力、氢键和离子键等。
五、计算题:1.25克氢气与100克氧气反应,求生成水的质量。
答案:生成水的质量为125克。
2.1摩尔硫酸与1摩尔氢氧化钠反应,求生成硫酸钠的摩尔数。
答案:生成硫酸钠的摩尔数为1摩尔。
3.1升0.1摩尔/升的盐酸溶液中含有的氢离子数目。
答案:含有的氢离子数目为0.1N_A(N_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
4.10克钠与足量的水反应,求生成的氢氧化钠的质量。
答案:生成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40克。
5.请计算下列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c:[ _2() + 3_2() 2_3() ]答案:平衡常数Kc = [NH3]^2 / ([N2] * [H2]^3)六、作图题:1.请绘制氢氧化钠溶液的pH值与浓度的关系图。
高一年级化学测试题及答案高一年级化学测试题及答案(一)一、选择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Na2CO3俗名纯碱,下面是对纯碱采用不同分类法的分类,不正确的是------------------()A.Na2CO3是碱B.Na2CO3是盐C.Na2CO3是钠盐D.Na2CO3是碳酸盐2.下列分散系最稳定的是--------------------------------------------()A.悬浊液B.乳浊液C.胶体D.溶液3.下列分散系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的是----------------------------------()A.豆浆B.牛奶C.蔗糖溶液D.烟、云、雾4.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A.胶粒直径小于1nmB.胶粒带正电荷C.胶粒作布朗运动D.胶粒不能通过半透膜5.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特征是-----------------------------------()A.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B.胶体粒子带电荷C.胶体粒子不能穿过半透膜D.胶体粒子能够发生布朗运动6.用半透膜把分子或离子从胶体溶液分离出来的方法是----------------------()A.电泳B.电解C.凝聚D.渗析二、选择题(有1-2个答案,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
共10小题,每小题4分,计40分。
)7.下列物质中既不属于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又能够生成盐和水的是-----------------------------()A.Na2OB.Na2O2C.NaD.CuO8.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胶体带电荷,而溶液呈电中性B.胶体加入电解质可产生沉淀,而溶液不能C.胶体是一种介稳性的分散系,而溶液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分散系D.胶体能够发生丁达尔现象,而溶液则不能9.下列应用或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没有关系的是---------------------------------()A.用明矾净化饮用水B.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C.在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D.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林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美丽的光线)10.在水泥厂、冶金厂常用高压电作用于气溶胶,以除去大量烟尘,减少烟尘对空气的污染。
基础化学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学中元素的最小单位是:A.分子B.原子C.离子D.质子答案:B2.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碱?A. 氢氧化钠B. 硫酸C. 氯化钠D. 碳酸钙答案:A3. 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的元素是:A. 锂B. 钠C. 氧D. 氦答案:B4. 根据化学式H2O,水分子由以下哪些元素组成?A. 氢和氧B. 氢和氮C. 氧和氮D. 氢和碳答案:A5. 以下哪种气体是温室气体?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氩气答案:C6. 一个碳原子的原子序数是:A. 6B. 12C. 16D. 18答案:B7. 以下哪种化合物是盐?A. 硫酸B. 氢氧化钠C. 氯化钠D. 碳酸答案:C8.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反应中氢气和氧气的摩尔比是:A. 1:1B. 2:1C. 1:2D. 4:1答案:B9. 以下哪种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A. 铁B. 碳C. 氧D. 氢答案:A10. 以下哪种物质是酸?A. 醋酸B. 氢氧化钠C. 氯化钠D. 碳酸钙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学中的“四大反应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2. 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
答案:碱金属3. 原子由原子核和_______组成。
答案:电子云4. 化学中,_______是表示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式子。
答案:化学式5.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生成_______和水。
答案:盐6. 元素周期表中,第VIIA族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
答案:卤素7. 化学方程式中,_______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比例关系。
答案:系数8. 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由_______层电子决定。
答案:最外9. 元素周期表中,第VIII族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
高一化学试题及答案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空气B. 矿泉水C. 蒸馏水D. 果汁2. 根据化学式H2O,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是:A. 1:1B. 1:2C. 2:1D. 2:33. 根据摩尔质量的定义,1摩尔氢气的质量是:A. 1gB. 2gC. 16gD. 18g4. 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是:A. 钠B. 镁C. 铝D. 硅5.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反应中氢气和氧气的计量比是:A. 1:1B. 2:1C. 2:2D. 1:26. 离子键是由以下哪种作用力形成的:A. 共价键B. 离子键C. 金属键D. 氢键7. 化学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这种说法:A. 正确B. 错误8.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增加反应物浓度会使得化学平衡向哪个方向移动:A. 正向B. 逆向C. 不变D. 无法确定9. 溶液的pH值小于7,说明溶液是:A. 中性B. 碱性C. 酸性D. 无法确定10.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A. 电子的转移B. 质量守恒C. 能量的转换D. 原子的重新排列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周期的元素最多,可以容纳______种元素。
12. 根据原子结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的元素,通常具有______性。
13. 铁的化学式为Fe,其原子序数为______。
14. 元素的化合价与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有关,通常最高正价等于其______。
15. 根据化学式C6H12O6,葡萄糖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请简述什么是化学键,并列举三种常见的化学键。
17. 请解释什么是溶液的饱和度,并说明如何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8. 已知某化学反应的初始浓度为A=0.1mol/L,B=0.2mol/L,反应速率v=k[A][B]^2,求当反应进行到一半时,A和B的浓度。
高一年级化学基础测试题
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总分100分;答题时间40分钟 1.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B )
A .为了节约,应将实验过程中取用的剩余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B .涉及气体实验的装置,在实验之前应先进行气密性检查
C .酒精灯着火时可用水扑灭
D .配制硫酸溶液时,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条
件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2. 2 mol O 2和2 mol CO 2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A .分子数相等
B .原子数相等
C .体积相等
D .质量相等 3.下列分散系最稳定的是
( D ) A .悬浊液
B .乳浊液
C .胶体
D .溶液
4.下列离子方程式改写成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C )
A .Cu 2++2OH -Cu (OH )2↓
CuCO 3+2NaOH
Cu (OH )2↓+Na 2CO 3 B .CO -
23十2H +
CO2↑十H 2O BaCO 3+2HCl BaCl 2+C02↑十H 20 C .Ca 2+
+CO -
23
CaCO3↓
Ca (NO 3)2+Na 2CO
3CaCO 3↓+2NaNO 3
D .H +
+OH
-
H 20
Ba(OH)2+H 2SO 4=Ba SO 4↓十2H 20
5.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B )
A. 2H 2O 2 = 2H 2O + O 2↑; B .CuCl 2+2NaOH==Cu(OH)2+2NaCl
C .2Na+2H 2O=2NaOH+H 2↑
D .3CO+Fe 2O 3 ==2Fe+3CO 2
6.金属钠着火时,能用来灭火的是( D )
A .水
B .湿抹布
C .泡沫灭火器
D .干沙 7.下列反应,其产物的颜色按血红色、红褐色、淡黄色、蓝色顺序排列的是( B )
①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 ②FeSO 4溶液中滴入NaOH 溶液,并在空气
中放置一段时间 ③FeCl 3溶液中滴入KSCN 溶液④无水硫酸铜放入医用酒精中 A .②③①④ B .③②①④ C .③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8.下列操作中最终可以得到Al(OH)3的是(D )
A .Al 2O 3和水混合加热
B .Al 和水反应
C .过量的NaOH 溶液加入到AlCl 3溶液中
D .过量的氨气通入到AlCl 3溶液中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
A .二氧化硅是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
B .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
C .陶瓷餐具所用材料为硅酸盐
D .水晶镜片所用原料为硅酸盐
10.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B )
A .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 .氯气、液氯、氯水是同一种物质
C .氯气能溶于水
D .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
11.下列各组气体,在常温常压下不能共存的是( B )
A .SO 2与O 2
B .NO 与O 2
C .O 2与N 2
D .NO 2与O 2
12.在NO 2被水吸收的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比为 (C)
A .3∶1
B .1∶3
C .1∶2
D .2∶1
13.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合成第114号元素的原子,该原子的质量数为289,存在时间达到30秒,这项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该原子的中子数与
电子数之差是( A)
A .61
B .114
14.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 .单质分子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B .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 .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单质分子里
D .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的化学键一定是极性键 15.下列关于化学反应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A .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有热量释放出来
B .化学反应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C .化学反应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旧键断裂,新键生成的过程
D .在一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不相等
16.对于原电池的电极名称叙述有错误的是( C )
A .发生氧化反应的为负极
B .正极为电子流入的一极
C .比较不活泼的金属为负极
D .电流的方向由正极到负极
17.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 .化学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B .单位时间内某物质的浓度变化大,则该物质反应速率就快
C .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生成某物质的质量多少来表示
D .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有mol ·L -1·s -1或mol ·L -1·min -1 18.根据下列数据判断丙烷的沸点可能是( A )
C .低于-89 ℃
D .高于+36 ℃
19.下列反应中能说明烯烃具有不饱和结构的是(C )
A .燃烧
B .取代反应
C .加成反应
D .分解反应
20.向装有乙醇的烧杯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下列对该实验现象的描述
中正确的是( D ) A .钠块在乙醇的液面上游动 B .钠块熔化成小球 C .钠块沉在乙醇液面的下面 D .钠块表面有气体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