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6及IL-6R和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 格式:doc
- 大小:315.50 KB
- 文档页数:5
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摘要目的:研究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urvivin在30例胃癌组织,1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
结果:①胃癌组Survivin蛋白表达率为70.0%(21/30),显著高于正常胃组0%(0/10),P<0.05。
②淋巴结转移组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80.0%,16/20)显著高于无淋巴转移组(50.0%,5/10),P<0.05;⑤根据临床病理分期,Ⅰ+Ⅱ期组(64.3%,9/14)与Ⅲ+Ⅳ组(62.5%,10/16)期之间Survivin 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临床分期增加、淋巴结的转移,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P<0.05)。
结论:Survivin的异常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是影响胃癌预后的重要分子指标。
关键词胃癌Survivin 免疫组织化学胃癌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着人民的身体健康,其发生是一个多阶段、多基因改变的过程,与细胞凋亡过程被抑制有关。
细胞凋亡受抑作为细胞增殖的对立面,在肿瘤的发生、消退和转归方面起着重要作用[1]。
Survivin 是凋亡抑制蛋白家族(IAP)的一个新成员,是相对分子量最小的IAP,具有抑制细胞凋亡的功能和广谱的恶性肿瘤表达特性,是迄今发现最强的凋亡抑制因子[2]。
近年的研究表明,Survivin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survivin在胃癌以及许多恶性肿瘤中广泛特异表达,和肿瘤的早期发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很高的相关性,并可能参与肿瘤细胞耐药性的产生。
同时,survivin基因也为胃癌的早期诊断、靶向基因治疗应用提供了新的前景。
本研究旨在探讨胃癌组织Survivin蛋白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为临床治疗及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提供理论依据。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采用吉林省人民医院病理科2007~2009年胃癌根治术后存档蜡块30例,均经病理学诊断为腺癌,术前均未接受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
胃癌与胃溃疡患者血清白介素6表达及意义1. 引言1.1 胃癌与胃溃疡患者血清白介素6表达及意义胃癌和胃溃疡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加,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白介素6(IL-6)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参与了炎症反应、免疫应答和细胞增殖等生物学过程。
近年来,研究表明胃癌和胃溃疡患者血清中IL-6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IL-6在胃癌和胃溃疡的治疗中也具有重要意义,其可以作为靶向治疗的新途径,为临床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可能。
未来的研究方向应该聚焦于进一步揭示IL-6在胃癌和胃溃疡中的作用机制,并开发针对IL-6的治疗策略,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2. 正文2.1 胃癌与胃溃疡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胃癌与胃溃疡是两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而多样。
在胃癌的发病过程中,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的异常都起着重要作用。
胃癌常见的发病机制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因素、吸烟和饮酒习惯等。
幽门螺杆菌是胃癌发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它能引起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息肉的形成,最终演变为胃癌。
膳食中的亚硝胺类化合物、高盐饮食以及缺乏维生素C等也与胃癌的发病相关。
而胃溃疡是胃黏膜破损形成的溃疡,其发病机制主要涉及胃黏膜的损伤和修复失衡。
胃黏膜的损伤可能是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非甾体抗炎药的使用、应激、酗酒等因素引起的。
在正常情况下,胃黏膜的损伤会被胃蛋白酶和其他细胞修复机制迅速修复,但当修复机制失衡时,就会导致溃疡的形成。
胃癌与胃溃疡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是复杂而多样的,需要综合考虑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进一步研究这些机制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两种疾病。
2.2 白介素6在胃癌与胃溃疡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在胃癌患者中,白介素6的过度表达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相关。
一些研究发现,白介素6不仅可以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和侵袭,还能抑制免疫细胞对肿瘤的攻击,从而加速肿瘤的发展。
IL-6及其受体和凋亡相关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赵向阳;李玉红;许倩;陈凛【期刊名称】《承德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05(022)003【摘要】目的:探讨正常胃粘膜、癌前病变和胃癌组织中的白细胞介素6(IL-6)及其受体、Fas、FasL、Bcl-2的表达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不同胃粘膜病变标本中IL-6及其受体mRNA的表达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不同胃粘膜病变标本中Fas、FasL和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IL-6及其受体在正常胃粘膜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癌前病变(P<0.05);在癌前病变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早期胃癌(P<0.05);而早期胃癌中IL-6及其受体的表达与进展期胃癌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癌变粘膜中Fas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粘膜和癌前病变(P<0.05),正常粘膜与癌前病变、癌前病变与癌变粘膜之间FasL的阳性表达率存在着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粘膜Bcl-2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其余粘膜(P<0.05).结论:IL-6是反应胃癌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临床上,对Fas、FasL、Bcl-2进行相应的调节将可能成为治疗胃癌的有效辅助手段之一.【总页数】3页(P193-195)【作者】赵向阳;李玉红;许倩;陈凛【作者单位】解放军第266医院,河北,承德,067000;承德医学院;承德医学院;解放军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2【相关文献】1.原位杂交法检测胃癌组织中IL-6及其受体mRNA的表达 [J], 许倩;刘承一;吴晓光2.IL-6及其受体mRNA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及意义 [J], 赵向阳;陈凛;李玉红;许倩;梅立新3.胃癌组织中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表达及其与p53、k-ras表达的相关关系 [J], 王永忠;张云兴;孙瑞清;陈淼;钱晓彬4.胃癌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基因表达水平与晚期胃癌化疗效果及患者预后的关系 [J], 赵郁;朱晓婷;王轶楠5.胃癌雌激素受体表达及新一代抗受体药物在胃癌治疗中的探讨 [J], AmegbegnuieKomlanAgbessi;蔡端;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胃癌与胃溃疡患者血清白介素6表达及意义【摘要】本文综述了胃癌和胃溃疡患者血清白介素6的表达情况及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
胃癌和胃溃疡患者血清白介素6水平均显著升高,说明其可能在疾病发生中扮演重要角色。
白介素6参与调节炎症、免疫反应和细胞增殖等生理过程,影响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进一步探究白介素6在胃癌和胃溃疡治疗中的潜在应用,有望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未来研究可以集中在白介素6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机制和治疗策略上,以期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手段。
综合研究表明,了解白介素6在胃癌和胃溃疡中的表达情况及作用机制,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胃癌、胃溃疡、白介素6、血清、免疫应答、作用机制、治疗、研究方向、临床应用、意义。
1. 引言1.1 胃癌和胃溃疡的概述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现上升趋势。
胃癌通常发展缓慢,早期症状不明显,导致晚期诊断和治疗困难,预后较差。
胃癌的发病因素复杂,既包括遗传因素,也与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
常见的症状包括上腹部不适、消化不良、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
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也是消化性溃疡的一种。
胃溃疡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胃粘膜受损、胃酸分泌增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等因素共同作用。
胃溃疡常见症状包括上腹疼痛、饥饿感、恶心、呕吐等。
胃溃疡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幽门螺杆菌根除及生活方式调整等。
1.2 白介素6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白介素6(IL-6)是一种多功能性细胞因子,广泛参与多种免疫和炎症过程中。
IL-6最初被发现于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中,但后续研究表明,多种细胞类型都能产生IL-6,包括T细胞、B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等。
IL-6主要通过双亲性受体(IL-6受体α亚单位和信号转导亚单位gp130)介导信号传导,激活多条信号通路,包括JAK/STAT、MAPK和PI3K等,进而影响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生物学过程。
胃癌与胃溃疡患者血清白介素6表达及意义白介素6(IL-6)是一种由多种细胞产生的蛋白质,可以促进细胞生长、增殖和分化,对于免疫和炎症反应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IL-6在许多肿瘤中都具有促进增殖和转移的作用,包括胃癌。
而在胃溃疡的发病过程中,IL-6也被认为是一种炎症介质,参与了炎症反应和溃疡的形成。
研究人员通过检测胃癌和胃溃疡患者的血清中IL-6的表达水平,发现在这两种疾病的患者中,IL-6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
尤其是在胃癌患者中,IL-6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等因素密切相关。
这种差异性的表达水平提示了IL-6在胃癌和胃溃疡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发现,高表达的IL-6与胃癌和胃溃疡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在胃癌患者中,IL-6的高表达水平往往伴随着肿瘤的快速生长、侵袭和转移,预后差;而在胃溃疡患者中,IL-6的高表达与溃疡的复发和转化为癌症的风险增加相关。
IL-6的表达水平对于胃癌和胃溃疡的早期诊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检测IL-6的表达水平,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在治疗方面,IL-6的高表达水平也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针对IL-6的高表达,可以设计针对性的靶向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必要的毒副作用。
针对IL-6的抑制剂也成为胃癌和胃溃疡治疗中的新颖研究方向。
胃癌和胃溃疡患者血清白介素6的高表达水平提示了这种蛋白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IL-6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胃癌和胃溃疡的病理生理过程,为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未来的研究方向与展望在未来的研究中,人们可以进一步探究IL-6在胃癌和胃溃疡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深入了解其与其他信号通路的交互关系,为新药的研发和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靶点和策略。
人们还可以进一步探索IL-6在胃癌和胃溃疡的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探讨其与其他临床指标的关联,构建更为全面的评估体系。
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IL-6和sIL-6R水平及临床意义探讨发布时间:2021-02-03T03:57:33.270Z 来源:《医药前沿》2020年29期作者:李激文1 黎宇2 钟雨2 邹单东2 方量2 黄伟2 韦秋银2 阮海林2邓旺生2(通讯作者)[导读] 可溶性白介素-6(sIL-6R)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为临床治疗与干预提供指导依据,现报道如下。
(1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南宁 530021)(2柳州市工人医院广西柳州 545005)【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IL-6和sIL-6R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2018年8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病例15例,入院均无肺损伤,后随着病情发展恶化分为无急性肺损伤组(n=3)和急性肺损伤组(n=12),急性肺损伤组分为轻微-中度组4例和重度组8例,同时,参照中毒患者基线资料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
分析各组入院时血清IL-6 和sIL-6R 水平及临床意义。
结果:对照组血清IL-6和sIL-6R 水平(0.11±0.02和0.19±0.05)、无急性肺损伤组(0.12±0.02和0.21±0.06)、轻微-中度组(0.12±0.03和0.21±0.05)、重度组(0.13±0.03和0.22±0.06)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早期血清IL-6、sIL-6R水平并不能有效反应病情严重程度,无法预测肺损伤的发生与进展,临床需加强对患者入院后的血清IL-6、sIL-6R 水平的动态监测或探寻其它有效生物标记物。
【关键词】急性百草枯中毒;急性肺损伤;IL-6;sIL-6R【中图分类号】R5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29-0116-02急性百草枯中毒起病迅速、病情凶险,病死率极高[1]。
IL-6及其受体mRNA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及意义赵向阳;陈凛;李玉红;许倩;梅立新【期刊名称】《河北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02(023)002【摘要】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eceptor,IL-6R)在胃正常粘膜、癌前病变、早期胃癌、进展期胃癌中的表达,探讨它们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91例不同胃粘膜标本中IL-6及其受体mRNA表达情况,其中正常粘膜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重度不典型增生和(或)肠上皮化生20例,早期胃癌25例,进展期胃癌26例.结果IL-6 mRNA在正常粘膜、癌前病变、早期胃癌、进展期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55%、84%、84.6%.IL-6受体mRNA在胃粘膜不同病变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50%、80%、88.4%.IL-6及其受体mRNA在正常粘膜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癌前病变(P<0.05);IL-6及其受体mRNA在癌前病变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早期胃癌(P<0.05);而早期胃癌中的IL-6及其受体mRNA的表达与进展期胃癌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IL-6及其受体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总页数】3页(P87-89)【作者】赵向阳;陈凛;李玉红;许倩;梅立新【作者单位】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普外科,西安,71003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普外科;承德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承德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承德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2【相关文献】1.CDH17表达及其SNPs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 [J], 潘地铃;张声;王行富;陈余朋;任彩虹;陈祥娜2.胃癌雌激素受体α、β与孕激素受体mRNA的表达及意义 [J], 施俊;张璇;陆烨;魏品康3.RhoA和C-myc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及意义 [J], 王莉;张旭;刘丽秋;孙玉鸿;朱艳丽;赵玉德;江清林4.抑癌基因RRM1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J], 杨倩;陈晓宇;彭延申;郑青5.雌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J], 赵新汉;何建军;顾珊智;李毅;周小娟;李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胃癌与胃溃疡患者血清白介素6表达及意义胃癌与胃溃疡是常见的胃部疾病,在临床上往往难以鉴别。
血清白介素6(IL-6)是一种重要的炎症因子,对于促进肿瘤生长和发展以及炎症反应都具有重要作用。
对于胃癌与胃溃疡患者血清IL-6表达及其意义的研究,对于两种疾病的早期诊断、疾病鉴别以及治疗选择有着重要的意义。
胃癌是胃部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各种癌症之首。
胃溃疡则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主要症状为上腹部疼痛,严重者可能会出现呕血、黑便等症状。
虽然胃癌和胃溃疡有着不同的病理生理机制,但在临床上往往难以鉴别。
寻找一种具有较高特异性和敏感性的生物标志物来鉴别两者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IL-6是一种多功能性细胞因子,在炎症反应、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大量研究表明,IL-6在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且其水平与肿瘤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
研究IL-6在胃癌和胃溃疡中的表达及其意义对于两种疾病的鉴别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一些研究表明,胃癌患者的血清IL-6水平明显升高,而胃溃疡患者的IL-6水平也有所增高,但并不如胃癌患者显著。
这提示了胃癌患者和胃溃疡患者在IL-6水平上有一定差异,这为临床上鉴别两者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另一些研究则发现,胃溃疡患者的IL-6水平与其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提示IL-6在胃溃疡的发病机制中可能也发挥一定的作用。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IL-6在胃癌和胃溃疡的发病机制中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且其水平可以作为鉴别两者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IL-6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一些研究表明,IL-6通过激活细胞内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抑制,以及通过调节炎症因子的表达等机制参与了胃癌和胃溃疡的发病过程。
一些研究还发现了一些针对IL-6信号通路的靶向治疗药物,在胃癌和胃溃疡的治疗中显示出了一定的疗效。
IL-6及其受体与胃癌关系的研究
许倩;赵向阳;周晓春
【期刊名称】《河北医学》
【年(卷),期】2003(009)006
【摘要】@@ 白细胞介素6(IL-6)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通过其受体(IL-6R)发挥生物学效应,调节机体的免疫应答、急性期反应、造血功能、肿瘤生长和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许多疾病往往伴有IL-6及IL-6R的表达异常和/或两者亲和力的改变[1,2].近年的研究表明IL-6及其受体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本文就IL-6及其受体与胃癌的关系作一综述.
【总页数】3页(P549-551)
【作者】许倩;赵向阳;周晓春
【作者单位】承德医学院,河北,承德,067000;解放军第266医院,河北,承德,067000;承德医学院,河北,承德,06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IL-6、IL-6R及PCNA的表达与胃癌的临床关系研究 [J], 李冰;陈凛
2.雌激素及其受体α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关系的研究进展 [J], 王婷;王绪明
3.胃癌与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关系的研究进展 [J], 刘杨;周业江
4.趋化因子受体4/趋化因子配体12轴与胃癌发生发展关系研究进展 [J], 王瑾; 王一晨; 胡园; 刘屏; 董宪喆
5.胞核中核转运受体蛋白Karyo-pherin alpha 2水平与胃癌预后的关系研究 [J], 张玲娜;甘梅富;周梦雅;翁寿向;李玉晶;蒋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胃癌与胃溃疡患者血清白介素6表达及意义胃癌和胃溃疡都是常见的胃部疾病,对于患者来说,这两种疾病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新的研究方向,即患者血清中白介素6的表达情况对于胃癌和胃溃疡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胃癌和胃溃疡的疾病特点、白介素6的生物学功能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引起广大医护人员和患者的重视,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一、胃癌和胃溃疡的疾病特点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且常常发展迅速。
在早期,胃癌患者常常没有明显症状,所以很难及时发现。
当出现症状时,往往已经是晚期,治疗效果大大降低。
胃溃疡则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为胃部疼痛、消化不良等。
如果治疗不及时,胃溃疡也会发展成为胃癌。
对于胃癌和胃溃疡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二、白介素6的生物学功能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是一种由免疫细胞分泌的、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
除了参与炎症反应以外,IL-6还可以调节免疫反应、促进细胞生长和增殖、影响代谢等。
研究表明,IL-6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包括胃癌和胃溃疡。
在肿瘤的 microenvironment 中,IL-6能够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并且还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从而促进肿瘤的发展。
IL-6还能够影响机体的免疫应答,通过调节炎症反应和免疫抑制,让肿瘤细胞免受免疫系统的打击。
IL-6在肿瘤生物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最近的研究发现,胃癌和胃溃疡患者的血清中IL-6表达水平明显升高。
与健康人相比,患者的IL-6水平高出数倍以上,且随着疾病的进展,IL-6的表达水平还会不断升高。
这说明IL-6与胃癌和胃溃疡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在胃癌的临床研究中,研究人员还发现IL-6的表达水平与胃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转移情况密切相关。
IL-6的高表达与胃癌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
Survivin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摘要】Survivin 属凋亡抑制蛋白家族新成员,具有抑制细胞凋亡和调节细胞割裂的双重功能;survivin 是肿瘤特异性凋亡抑制因子,高表达于多种肿瘤组织而在正常成人组织中未见表达。
研究表明,survivin 在肿瘤的发生、进展进程中起关键作用,是估量肿瘤预后和复发的重要指标。
本文综述了survivin的生物学结构、功能与特性,并简明论述其在常见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关键词】survivin;凋亡抑制基因;肿瘤【Abstract】Survivin is a new member of IAP-family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s,IAP) and is a bifunctional protein that can inhibit apoptosis and regulate cell division. Survivin is a tumor-specific anti-apoptosis factor,which expresses selectively in a variety of tumour tissue,while doesn’t express in normal tissues. Studies indicated that survivin played a pivotal role in the process of o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umour and was an important indication to estimate the prognosis and recurrence of tumour. In this paper,the author summerizes the biological structure,function and character of survivin,and expounds the expressions and significancy of survivin in the tumour tissue.【Key words】survivin;IAP;tumour在人类细胞中,细胞凋亡受两类蛋白家族调控:B细胞白血病/淋巴瘤2家族(B-cell leukemia/lymphoma2,Bcl-2)和凋亡抑制蛋白家族(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s,IAP)[1]。
IL-6及IL-6R和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
义
【摘要】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的白细胞介素6(IL-6)及其受体(IL-6R)、survivin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
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86例胃癌标本中IL-6及其受体mRNA 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86例胃癌变标本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
结果:胃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IL-6及IL-6R 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1%(50/86)、74.4%(64/86)、73.3%(63/86)。
Survivin 蛋白与IL-6及其受体的表达与胃癌的组织分化、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但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Survivin的表达与IL-6呈正相关(P<0.01)。
结论: IL-6 及IL-6R和Survivin是反应胃癌发生发展的较好指标;具有抑制胃癌细胞凋亡的作用。
【关键词】胃癌;IL-6;Survivin;凋亡;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
胃癌是我国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存在着程序性死亡(即凋亡),藉以清除衰老的细胞,维持黏膜细胞的生理平衡,细胞增殖/凋亡比值加大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Survivin又名生存素或生存蛋白,是凋亡抑制蛋白家族的成员,在大多数肿瘤组织中均可检测到生存素的表达。
IL-6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其表达与许多肿瘤的临床生物学行为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因此,本研究拟分别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探讨IL-6及其受体和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他们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吉首大学附属医院2002年3月~2004年10月间手术切除的胃癌标本86例,男54例,女32例,年龄29~74岁,平均(50.30±6.98)岁,所有标本均经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4 μm连续切片,常规HE染色,以显微镜观察为准,其中高-中分化腺癌24例,低分化腺癌31例,黏液腺癌20例,印戒细胞癌11例;有淋巴结转移68例,无淋巴结转移18例;浸润到黏膜及黏膜下层4例,肌层23例,全层59例。
另取25例胃癌断端(距癌组织>5 cm)作为对照(经HE染色镜检证实无癌组织及癌前病变)。
1.2 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IL-6和IL-6R mRNA的表达情况,IL-6和IL-6R原位杂交试剂盒购自北京中杉生物技术公司,常规设立阴性对照:每批实验用2×SSC代替探针作为阴性对照。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切片经常规脱蜡、
水化后,用3%过氧化氢灭活内源性氧化酶,微波抗原修复后,余步骤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以PBS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Survivin鼠抗人多克隆抗体,购于福州迈新生物有限公司。
SP试剂盒、DAB 显色剂购于北京中杉生物技术公司。
1.3 结果判定:染色强度记分: 无色计为0分,淡黄色为1分,棕黄色为2分,棕褐色为3分;再以阳性细胞数占肿瘤细胞总数的百分比来记分:当阳性细胞数小于总数的5%时计为0分,5%~25%为1分,26%~50%为2分,大于50%为3分。
染色强度得分与阳性细胞数得分相乘,0分计为阴性“-”,1~3分计为弱阳性“+”,4~5分计为中度阳性“++”,大于或等于6分计为强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 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数据用χ2检验及Spearman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IL-6和IL-6R mRNA 在胃癌中的表达:IL-6和IL-6R定位于胞质(见图1),IL-6在正常胃黏膜、高-中分化腺癌、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2%、62.5%、77.4%、80%、81.8%;IL-6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54.1%、74.2%、85%、90.9%(见表1)。
经统计学分析,IL-6及IL-6R的表达与胃癌的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具有密切相关性(P<0.05),但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均无关(P>0.05)。
2.2 Survivin在胃癌中的表达:Survivin在断端胃黏膜上皮中没有表达,但在胃癌组织中,Survivin呈弥漫性胞质着色(见图2),阳性表达率为58.1%(50/86),Survivin阳性表达与肿瘤组织分化、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等密切相关(P<0.05)(见表1),但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均无关(P>0.05)。
2.3 Survivin与IL-6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关系:IL-6阳性表达组中,Survivin 阳性表达率60.1%(41/64),IL-6阴性表达组中,Survivin阴性表达率59.1%,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2),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Survivin的表达与IL-6呈正相关。
3 讨论
胃癌是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很高,据统计其发病率居我国消化道肿瘤的第一位,全身肿瘤的第三位。
现已公认,恶性肿瘤的发病与细胞增殖与凋亡失调有密切关系,而细胞凋亡受多种基因的调控,其中Survivin是迄今发现的最强的凋亡抑制因子[1],近年来,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已得到广泛关注。
本研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胃黏膜不同病变中Survivin的表达进行检测,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结果显示Survivin 的表达与胃癌的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等有关,但与患者性别、年龄均无关。
与孙善明[2]及Miyachi[3]的结果一致,说明在胃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上调,能抑制胃癌细胞凋亡,从而促进胃癌发生深部浸润和淋巴道转移。
因此,在临床上,Survivin有望成为胃癌早期诊断的标志物或治疗胃癌的新靶点。
但Tsuburaya等[4]认为Survivin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呈负相关,而与组织分级、淋巴结转移无关。
其原因可能与survivin 的不同结构形式和作用机制有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IL-6是迄今发现的功能最为广泛的细胞因子之一,可以促进多种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其多能性是由广泛表达于多种细胞表面的IL-6受体所介导的。
IL-6可以通过其受体活化细胞内的一系列信号蛋白分子从而实现IL-6反应基因的诱导表达。
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许多细胞因子的作用也密不可分,本研究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对胃黏膜不同病变中IL-6 及其受体的表达进行检测,探讨IL-6及IL-6R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结果显示IL-6 及IL-6R的表达与胃癌的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等有关,IL-6与IL-6R的表达有明显一致性,呈协同表达趋势,而且IL-6与Survivin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
因此,我们推测IL-6可能作为一种自分泌生长因子,通过与自身靶细胞的IL-6R相结合,激活胞内JAK/STAT 信号传导途径[5],活化Stat3,诱导Survivin的表达上调[6],促进靶细胞生长乃至过度增殖,抑制其凋亡,从而导致肿瘤形成。
参考文献:
[1] Shin S,Sung BJ,Cho YS,et al. An anti-apoptoctic protein human survivin is a direct inhibitor of caspase-3 and -7[J]. Biochemistry,2001,40(4):1117.
[2] 孙善明,赵炳燕,钟延美,等.胃癌组织中Survivin、PC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17):2056.
[3] Miyachi K,Sasaki K,Onodera S,et al. Correlation between Survivin mRNA Expression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Gastric Cancer [J].Gastric Cancer,2003,6(4):217.
[4] Tsuburaya A,Noguchi Y,Yoshikawa T.An Anti-apoptosis Gene,Sur-vivin and Telomerase Expression in Gastric Cancer[J]. Hepatogastro-enterology,2002,49(46):1150.
[5] 俞丽芬,范嵘,孔雷,等.IL-6在人胃癌细胞株AGS中生物学效应及其信号传导途径[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5,25(6):545.
[6] Konnikova L,Kotecki M,Kruger MM,et al.Knockdown of STAT3 ex-pression by RNAi induces apoptosis in astrocytoma cells[J].BMC Cancer,2003,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