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例崩漏患者的中医辨证施护
- 格式:pdf
- 大小:173.16 KB
- 文档页数:2
崩漏的辨证施护体会作者:胡晖来源:《云南中医药杂志》2008年第05期关键词:崩漏;辨证;护理中图分类号:R271.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5—0069—02崩漏是指妇女非月经期的非时出血,出血量多而不止者称崩,血量淋漓不止者称漏,是一种证候的两种表现。
主要发病机理是素体内热、饮食失节、感受六淫之邪、七情所伤、久病肾虚、房劳多产等所致冲任失固,不能制约经血而发病。
因其周期性、反复性的特点,往往迁延难愈。
笔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实施相应的护理及调养,对促进疾病的康复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归纳如下。
1、血热型1.1临床症状非经期突然下血,血量多或量少淋漓,色深红,质粘稠,口渴喜饮,躁热面赤,溲黄便结。
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或洪数。
1.2治疗与护理原则清热凉血,止血调经。
1.3辨证施护一般护理:了解患者思想动态,嘱患者保持心情舒畅。
病室宜安静、舒适、空气流通。
出血量多时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情况。
饮食调护: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易消化,性味偏清热凉血之品。
并保持大便通畅。
可多食鲜藕、梨、桔子等。
汤药宜凉服。
中医配合治疗护理:小腹疼痛拒按者禁用热敷和艾炙。
出血量多时可针刺中极、三阴交等穴。
2、肾虚型2.1临床症状非时下血,血量多或淋漓不尽。
若肾阴虚则血色鲜红,质较稠,腰腿酸软,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质红,无苔或少苔,脉细数;若肾阳虚则血色淡红。
质清稀,畏寒肢冷,舌淡少苔,脉沉细弱。
2.2治疗与护理原则阴虚宜滋养。
肾阴、止血调经;阳虚宜温补肾阳,止血调经。
2.3辨证施护一般护理:嘱患者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惊吓、紧张等不良刺激。
生活起居有规律,病室温暖,光线充足。
注意保暖,尤其是腰腹部避免受凉。
饮食调养:饮食以益肾填精之品,如核桃、甲鱼、红枣、百合、黑豆、木耳等,并以梨汁、藕汁作为饮料,饮食不宜过咸;肾阳虚者忌寒凉之品,肾阴虚者忌温热之品,菜宜清淡、黑木耳。
崩漏的中医辨证治疗法门
简介
中医辨证治疗是中医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可用于诊断和治疗
各种疾病。
本文将介绍崩漏症的中医辨证治疗法门。
崩漏症的特征
崩漏症是指妇女在月经期间出现过多或过少出血的病症。
崩漏
症常见的症状包括月经量异常、经期延长或缩短、痛经等。
中医辨证治疗法门
中医认为崩漏症是由于阴虚、阳亢、气滞等病理变化引起的,
因此治疗时需要根据具体的病情进行辨证施治。
辨证施治
1. 阴虚治疗:对于崩漏症主要表现为月经量少、色淡、质稀者,可选择具有滋阴作用的中药进行调理。
常用中药包括熟地黄、当归、白芍等。
2. 阳亢治疗:对于崩漏症主要表现为月经量多、色红、质厚者,可选择具有清热降阳作用的中药进行调理。
常用中药包括黄莲、知母、玄参等。
3. 气滞治疗:对于崩漏症主要表现为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
可选择具有活血祛瘀作用的中药进行调理。
常用中药包括川芎、香附、桃仁等。
饮食调理
在中医辨证治疗过程中,合理调节饮食也非常重要。
建议遵循
以下原则:
- 补充营养: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坚果等。
- 调节气血: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养血作用的食材,如猪肝、红糖、黑豆等。
- 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品、酒精等,可加重病情。
总结
崩漏症的中医辨证治疗法门包括辨证施治和饮食调理两个方面。
根据不同辨证类型选择适当的中药进行治疗,并注意合理调节饮食,有助于恢复身体健康。
崩漏中医护理规范中医治疗崩漏有丰富的经验,而饮食疗法更具有独到之处,且具有方便﹑实用疗效确切的特点。
但在应用时,须辨证施治,根据各自的症状对号入座。
临床上常见的可分为血热型﹑血虚型﹑淤血型和脾虚型4种。
青春期多属血热型;育龄期则以淤血行和血虚型较多见;更年期多属脾虚型。
在选择护理时可参考。
一、给药护理1、服清热固经汤剂是宜偏凉服:注意观察服药后阴道出血情况,2、服用活血化瘀、通利血脉之剂时,宜在餐前热服。
3、一般中药汤剂宜热服,忌食生冷,服药后注意休息、保暖,避免重体力劳动。
二、饮食护理1、饮食以营养丰富易于消化为宜。
忌食煎炸辛辣活血等药物。
2、肾阳虚者饮食应热服,忌食生冷。
肾阳虚者忌食辛辣动火刺激之品,多食滋阴类食物,可用藕汁、梨汁代茶饮。
3、玉米须炖瘦肉:适用于血热型。
取玉米须30克,瘦肉120克,精盐适量,味精少许。
将瘦肉切块,与玉米须一同放入陶罐内,加水500毫升,上蒸笼加盖清蒸至肉熟,加精盐〃味精,趁热服用。
玉米须有凉血止血的作用,民间常用其治疗“红崩”,瘦肉能补血,两者配合,治血热型“功血”,疗效显著。
4、乌贼骨炖鸡:适用于血虚型。
去乌贼骨30克,当归30克,鸡肉100克,精盐﹑味精适量。
把鸡肉切丁,当归切片,乌贼骨打碎,装入陶罐内加清水500毫升,精盐适量,上蒸笼蒸熟,每日一次。
一般3~5次可见效。
乌贼骨亦收敛止血的作用,当归和鸡肉都是补血佳品,对血虚型“功血”颇具疗效。
5、益母草炒荠菜:适用于淤血型。
取鲜益母草30克,鲜荠菜30克,菜油适量,将鲜益母草、鲜荠菜洗净切断。
把铁锅放在旺火上倒入菜油烧热,放入鲜益母草、鲜荠菜炒熟即可食用。
每日二次,服至血止,益母草有活血、破血、调经的作用;荠菜含荠菜酸,能缩短出血、凝血时间,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对瘀血型“功血”特别有效。
6、荔枝干炖莲子:适用于脾虚型。
取荔枝干20粒,莲子60克。
将荔枝干去壳和盒,莲子去芯,洗净后放在陶瓷罐内加水500毫升,上蒸笼用中火蒸熟即可服用。
崩漏的辨证施护1 临床资料我科2004~2006年收治崩漏患者148例,青春期女性110例,更年期女性38例;中医辨证为血热证32例,气虚证58例,肝肾阴虚证35例,血瘀证23例,分别采取凉血止血、益气摄血、滋阴凉血、固冲止血及化瘀止血的治疗后其中116例好转,32例无效。
2 辨证施护2.1 血热证:本证多因素体内热,热盛于内,迫血妄行,冲任失固,多见出血量多,色鲜红或紫红,质稠,有块,心烦少寐,面赤口渴喜冷饮。
施护:(1)患者宜休息,血崩者更要绝对卧床休息,必要时去枕平卧,慎风寒、防外感。
(2)忌食辛辣温燥食品,宜清热养阴凉血之品,如:荷叶粥、藕粉粥,青菜水果,可给清凉饮料。
大便干燥时多吃富含粗纤维的食品。
(3)每日用温开水冲洗外阴部,不要坐浴,勤换卫生巾及内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4)病房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安静宜于睡眠。
2.2 气虚证:本证多因素体虚弱,饮食失节,损伤脾胃,脾虚冲任不固,则血失统摄,多见出血量多或淋漓日久,色淡红,质稀,精神疲倦,气短懒言,不思饮食。
施护:(1)患者宜多休息,避免劳累,每晚临睡前用温水泡脚,使其舒适易于入睡。
(2)饮食宜固摄、养血止血,如:木耳大枣粥、山药粥等营养易消化食品,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注意食物的色、香、味,以增进食欲,增强体质。
另外气虚多寒,忌生冷食品。
(3)注意个人卫生,出血量多不要淋浴,可以擦浴,以免增加出血量或浴时晕倒。
(4)观察全身情况如体温升高,可能合并感染,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如血压下降,应考虑为亡阳之证,应立即报告医生进行抢救,备好抢救的药品和器械。
2.3 肝肾阴虚证:本证多因肝肾阴虚,闭藏失职,致使经血淋漓不断,多少不一。
阴虚生内热故面赤,手脚心热,潮热盗汗,头晕目眩耳鸣,腰膝酸软。
施护:(1)汗出过多应及时擦干,保持被褥干燥、皮肤清洁,以防外邪入侵加重病情。
(2)饮食宜滋补肝肾,固冲止血,如:甘麦大枣粥、大枣血糯粥、芍药花粥、杞子鸡蛋汤等。
本病病机是冲任不固,不能约制经血。
多因肾虚、脾虚、血热、血瘀引起。
在护理过程中,应该注意分辨,并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1.注意观察出血的量、色、质,以掌握辨证依据,准确估算出血量,及时记录,供医生参考。
2.注意观察大出血患者的血压、心率、面色、神志、汗出、舌脉等变化。
若患者出现面色苍白、神情烦躁或淡漠、汗出不止、肢冷、脉细数或芤大无力,血压下降,为休克前期症状,属阴血暴虚,气随血脱,阴阳离绝的脱证,可先灸百会、神阙、气海等穴,以回阳救逆,并立即报告医生,同时作好输血输液的一切抢救准备工作。
3.出血过多者,须绝对卧床,必要时采取头低位。
4.严重贫血病人,常伴有心肌损害,容易晕厥跌倒,外出或进厕所时需有人陪同,以防意外。
大量快速输血时,可引起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故输血时须控制滴速。
5.当采取性激素治疗时,应严格控制服药时间,遵守用量,告诫患者按时服药,不得任意修改用量,否则会造成反复出血。
在性激素治疗期间,可能会产生恶心,纳差,或毛发增多,声音嘶哑,或痤疮等副作用,但一般不明显,并且停药后自行消退,可向患者解释,不必顾虑。
6.崩漏患者月经期长,出血多,继发贫血,故抵抗力低下,容易感染,应加强外阴护理,每日清洗外阴,勤换月经垫及内裤。
7.加强情志护理,安慰患者,解释病情,清除恐惧和紧张心理,使之配合治疗。
8.注意生活起居,寒温适宜。
肾阴虚者,衣被不宜过暖,肾阳虚及脾虚患者,应注意保暖,不可复感寒邪;血热者,不可过暖,并且所服药液可偏凉服下。
9.加强营养,多食鱼类、肉类、禽蛋类及牛奶、新鲜蔬菜等食物。
(1)肾阴虚患者宜食甲鱼、紫菜、黑木耳等清养之品,并以藕汁、梨汁为饮料,忌葱、姜、辣椒等辛辣动火之品。
如冰糖黄精汤,以黄精30g冷水泡发,加冰糖50g,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用小火煎煮一小时,吃黄精喝汤,每日2次。
(2)肾阳虚患者可多食羊肉、韭菜等。
如归地烧羊肉,以羊肉500g洗净,切块,放砂锅中加当归、生地各15g,干姜10g,酱油、食盐、糖、黄酒适量,清水小火红烧,熟烂即可食用。
崩漏一、基础护理1.病室环境病室宜保持安静、整洁、空气新鲜,通风良好,温湿度适宜。
2.情志护理崩漏病人对阴道出血易产生恐惧和紧张心理,应加强精神调摄,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给予安慰、关心,使之消除紧张情绪,达到情绪稳定。
血虚肝气旺者,应戒急躁及动怒,以免怒伤肝火,迫血妄行而大崩。
3 .体位与安全(1)注意勿过度疲劳,劳逸适度。
(2 ) 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尤其要防止下半身受凉。
(3)功能性子宫出血期间不可让病人单独上厕所或外出,以免病人因气血两虚而眩晕跌倒,造成血脉筋骨的损伤。
4. 清洁护理(1) 卧床不起者,应保持皮肤及床单的清洁、干燥,每日做好口腔护理,避免发生继发感染。
(2)经行之际血室正开,易感外邪,故应保持外阴清洁,加强会阴护理。
5. 饮食护理(1)饮食宜清淡、富含营养,鼓励多食新鲜的蔬菜与水果。
(2)注意增加补血的食物,如含铁质较多的菠菜、空心菜、蛋类、红枣等食物。
崩漏淋漓、日久不净者,可稍用酸性食物。
(3)经期内禁食生冷食物,以免胞宫受寒,诱发子宫收缩而加重出血。
6. 给药护理中药汤剂宜温服。
根据医嘱定时准确给药,尤其是使用性激素等类药物时,不得擅自改变剂量、给药时间与方法。
同时,观察用药后的疗效和反应。
7 .排泄护理经期应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卫生。
每次便后应用温水清洗,防止逆行感染。
清洗会阴部应有专用盆,并应保持清洁。
8 .病情观察(1)密切观察阴道出血的量、颜色、粘稠度、气味及有无组织块状物排出。
必要时,保留经垫,以便于估计出血量。
(2)暴崩不止者,观察病人有无头晕,以及神志、舌苔、脉象、血压的变化,观察有无血脱亡阳之先兆或症候。
二、辩证施护1 .血热内扰证【证治】经血量多或淋漓不净,色深红或紫红,质粘稠,夹少量血块,面赤头晕,烦躁易怒,口干喜饮,便秘尿赤。
治宜清热凉血,止血调经。
【护理】(1)病室宜通风凉爽,衣被要适中,不宜过暖。
腹痛拒按者,禁用热敷及艾灸。
(2)观察阴道出血的颜色、质、量,以及神志、血压变化。
·中医妇产·辨证治疗崩漏128例胡先发【中图分类号】R271.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81 -2476(2006)09 -0832 -03崩漏是因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严重紊乱,引起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严重失调,而出现经血非时暴下或淋漓不尽。
是临床常见病,也是妇科疑难急重病症。
近3 年来,笔者辨证治疗崩漏128 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青春期14~18岁33例,生育期19~45岁35例,更年期46~52岁60例。
病程3个月以内59例,3~6个月52例,6~12个月13例,12个月以上4例。
不同年龄阶段与证型分布见表1。
表1不同年龄阶段与证型分布(例)证型青春期(33)生育期(35)更年期(60)合计脾虚证210820肾气虚证2283060肾阳虚证8614肾阴虚证246虚热证268实热证3328血瘀证62412合计3335601281.2诊断标准月经周期紊乱,行经时间超过半月以上,甚或数月断续不止;或数月不潮又突然暴下不止或淋沥不尽。
1.3排除标准生殖系肿瘤、息肉、炎症、外伤出血,内科血液病(如再障、血小板减少等)引起的阴道出血。
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月经先后无定期,经间期出血,赤带,胎产出血。
2临床辨证2.1脾虚证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沥日久不尽,血色淡,质清稀;面色白光白,神疲气短,或面浮肢肿,小腹空坠,四肢不温,纳呆便溏;舌质淡胖,边有作者单位:435119湖北大冶,大冶市第二人民医院齿印,苔白,脉沉弱。
2.2肾虚证2.2.1肾气虚多见青春期少女或更年期妇女经乱无期,出血量多势如急崩,或淋沥日久不净,色淡红或淡黯,质清稀;面色晦暗,眼眶黯,小腹空坠,腰脊酸软;舌淡黯,苔白润,脉沉弱。
2.2.2肾阳虚经乱无期,出血量多或淋沥不尽,或停经数月后又暴下不止,血色淡红或淡黯质稀;面色晦暗,肢冷畏寒,腰膝酸软,小便清长,夜尿多;眼眶黯,舌淡黯,苔白润,脉沉细无力。
崩漏的中医治疗方法崩漏辩证论治分型包括哪些崩漏这种妇科疾病在临床当中比较常见,可选择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很多,而通过辨证论治分型方法治疗可以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因此也是比较常用的方法,中医认为崩漏患者主要可以分为肾虚型、脾虚型、血热型、血瘀型。
崩漏是中医病名,在西医当中也叫做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主要表现以没有周期性的阴道出血为特征,在临床当中,中医是治疗崩漏的最佳方法,中医治疗时,主要通过结合患者的出血的量、色、质的变化以及全身证候等辨清病理类型,然后采取针对性的药物。
崩漏辨证论治分型方法包括哪些?一、崩漏属于肾虚型:(一)肾阴虚证:这类患者的治疗法则主要为:滋肾益阴,固冲止血。
方药举例:左归丸去川牛膝,同时加早莲草、炒地榆、熟地、山药、菟丝子、鹿角胶、枸杞子、山茱萸、龟板胶、川牛膝。
若阴虚有热者,酌加生地、麦冬、地骨皮。
(二)肾阳虚证:这类崩漏患者的治疗法则主要为温肾助阳,固冲止血。
可选择的方药如:大补元煎。
同时还可以酌加补骨脂、鹿角胶、艾叶炭等药物。
二、崩漏属于脾虚型:可选择的治疗原则是健脾益气,固冲止血。
可选择的方药名为固冲汤,若出血量多的患者,可以酌加人参、升麻。
久漏不止的患者,可以在其中酌加藕节、炒蒲黄。
若气随血脱之危候的患者,宜采取补气固脱的治疗原则,可选择独参汤治疗,也可使用生脉散救治,此方可以起到益气生津,敛阴止汗以固脱的效果。
若出现亡阳之候的患者,治宜回阳固脱,方用参附汤。
三、崩漏辩证属于血热型:治疗原则主要为:清热凉血,固冲止血。
可选择的中药方剂名为清热固经汤,药方加减方法,如果伴随着肝郁化火症状者,兼见心烦易怒,时欲叹息,胸胁乳房胀痛,脉弦数等症,治疗时,应该采取平肝清热止血的方法,方用丹栀逍遥散加醋炒香附、蒲黄炭、血余炭等药物,可以起到调气理血止血的作用。
四、崩漏属血瘀型:治疗时应该采取活血祛瘀,固冲止血的原则。
可选择的方药名为:逐瘀止崩汤。
以上就是今天为大家介绍的崩漏的辨证论治分型方法了,希望大家看完之后能够对崩漏的治疗起到较好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