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苏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521.51 KB
- 文档页数:8
第二章计算题1.假定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P=100—5Q,供给函数为P=40+10Q。
(1)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2)由于消费者收入上升导致对该商品的需求增加15,则求新的需求函数;(3)由于技术进步导致对商品的供给增加15,则求新的供给函数;(4)求供求变化后新的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5)将(4)与(1)比较,并说明结果。
2.某市的房租控制机构发现,住房的总需求是Qd=100—5P,其中数量Qd以万间套房为单位,而价格P(即平均月租金率)则以数百美元为单位。
该机构还注意到,P较低时,Qd的增加是因为有更多的三口之家迁入该市,且需要住房。
该市房地产经纪人委员会估算住房的供给函数为Qs=50+5P。
(1)如果该机构与委员会在需求和供给上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么自由市场的价格是多少?(2)如果该机构设定一个100美元的最高平均月租金,且所有未找到住房的人都离开该市,那么城市人口将怎样变动?(3)假定该机构迎合委员会的愿望,对所有住房都设定900美元的月租金。
如果套房上市方面的任何长期性增长,其中的50%来自新建筑,那么需要新造多少住房?3.在某商品市场中,有10000个相同的消费者,每个消费者的需求函数均为Qd=12-2P;同时又有1000个相同的生产者,每个生产者的供给函数均为Qs=20P。
(1)推导该商品的市场需求函数和市场供给函数;(2)求该商品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3)假设政府对售出的每单位商品征收2美元的销售税,而且1000名销售者一视同仁,这个决定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有什么影响?实际上是谁支付了税款?政府征收的税额为多少?(4)假设政府对产出的每单位商品给予1美元的补贴,而且1000名生产者一视同仁,这个决定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又有什么影响?该商品的消费者能从中获益吗?4.某君对商品x的需求函数为P=100-,求P=60和P=40时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5.假定需求函数Qd=500一lOOP,试求:(1)价格2元和4元之间的弧弹性;(2)分别求出价格为2元和4元时的点弹性。
1章答案简答题1简述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并举例说明。
答:从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度划分,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1)⽣产什么,⽣产多少在“⽣产什么,⽣产多少”的决策中,资源和技术是基本的制约条件。
⽣个国家、地区拥有的⽣然条件、⽣⽣资本等资源以及技术⽣平,直接决定着这个国家和地区的⽣产可能性,即在正常利⽣资源前提下可以达到的产品和劳务⽣平。
(2)如何⽣产如何⽣产是指社会⽣产如何组织,社会产品最终选择由谁提供,采⽣何种技术,使⽣哪些资源等,研究的是多种⽣产⽣式存在的前提下,如何选择其中最优的⽣产⽣式。
(3)为谁⽣产狭义上讲,社会产品“为谁⽣产”是指⽣产产品的⽣标市场对象;⽣义上讲,社会产品“为谁⽣产”是指社会⽣产成果最终由谁获得、由谁享受,是社会产品和财富的分配问题。
不同的⽣在社会中获取了不同的回报,形成了不同的收⽣阶层,“为谁⽣产”就是研究社会财富的分配⽣式。
2简述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实证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
答:(1)实证经济学描述经济中的事实、状况和关系,研究“是什么”,是从经济现象中归纳出经济主体的⽣为规律,并进⽣步解释、预测经济⽣为的经济理论,因此⽣称为“描述经济学”或“唯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种重要运⽣⽣式。
实证经济学提供⽣种⽣般化的理论体系,⽣以对不同外部条件对经济活动体系所产⽣的影响作出预测,但不涉及伦理观念和价值判断。
⽣如,“汽油涨价对汽⽣的需求将会减少”“最低⽣资上升将可能使失业问题加剧”,就是实证描述⽣式,只是说明⽣定条件下的经济活动结果,并不涉及“汽油涨价”“最低⽣资上升”的社会价值标准判断。
(2)规范经济学⽣先依据伦理信条和价值判断,提出进⽣经济选择的标准和规范,并以此作为经济理论前提和经济政策依据。
规范经济学的“规范化”,就是要促使经济选择符合社会伦理信条和道德标准,因⽣规范经济学⽣被称为“唯善经济学”,所要回答和解决的是“应该是什么”“应该怎么样”的问题。
苏素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内容简介
本书是苏素《微观经济学》教材的配套电子书,严格按照苏素《微观经济学》教材内容进行编写,共分10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
每章的复习笔记以苏素主编的《微观经济学》为主,并结合国内外其他微观经济学经典教材对各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经典教材的知识精华。
(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
本书参考大量相关辅导资料对苏素主编的《微观经济学》的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目录
第1章 概 论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第2章 供求理论
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详解
第3章 消费理论
3.1 复习笔记
3.2 课后习题详解
第4章 生产理论
4.1 复习笔记
4.2 课后习题详解
第5章 成本函数
5.1 复习笔记
5.2 课后习题详解
第6章 市场结构理论
6.1 复习笔记
6.2 课后习题详解
第7章 要素市场分析
7.1 复习笔记
7.2 课后习题详解
第8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理论 8.1 复习笔记
8.2 课后习题详解
第9章 外部性与公共物品
9.1 复习笔记
9.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0章 信息不完全的市场竞争 10.1 复习笔记
10.2 课后习题详解
第38章 不对称信息
38.1 复习笔记
38.2 课后习题详解
38.3 强化习题详解。
习题第一章一、名词解释西方经济学资源配置实证分析规范分析边际分析二、选择题1、经济学可定义为()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B.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C.研究如何最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用途D.人们靠收入生活2、下列哪项问题不是西方经济学研究涉及的问题()A.在稀缺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方法B.如何实现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翻两番C.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问题D.充分就业和物价水平的稳定3、下列哪项是属于规范经济学研究的范畴()A.电冰箱在夏季热销的原因分析B.政府如何改变收入分配不均的现象C.对中国经济实现经济增长率超过8%的研究D.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研究4、下列命题中哪一个不是实证经济学命题(C )A.2007年9月美联储把贴现率降至4.75%B.2007年美国失业率超过4%C.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已超过30000美元5、关于经济如何运作的基本经济问题()A.只有在市场经济国家中才存在B.只有在计划经济国家中才存在C.只有在混合经济国家中才存在D.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经济,都存在三、判断题1、西方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关于选择行为的科学。
2、资源的稀缺性是由于人们的欲望存在无限性特征决定的。
3、“一家制药厂研发新药并上市销售”这一事件属于宏观经济学讨论的问题;“本年度失业人数下降”这一事件属于微观经济学讨论的问题。
4、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经济体系中的决策完全是由非政府组织做出的。
5、经济理论揭示了经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6、实证研究所得到的结论,是人们进行规范研究的基础。
四、简答题1、请简单介绍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研究内容。
2、西方经济学中的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有什么区别?请举例说明。
第二章一、名词解释需求供给需求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供给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均衡价格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供给弹性二、选择题1、需求定律说明(B )A.药品的价格上涨会使药品的质量提高B.在其它条件不变时,计算机价格下降导致销售量增加C.丝绸价格提高,游览公园的人数增加D.汽油的价格提高,小汽车的销售量减少2、下列因素中除哪一项以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D )A、购买者(消费者)收入变化B、消费者偏好变化C、其他有关商品价格变化D、商品价格变化3、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汽车的价格上升,将导致()A、汽车需求量的增加B、汽车供给量的增加C、汽车需求的增加D、汽车供给的减少4、在需求和供给同时减少的情况下(C )A、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都将下降B、均衡价格将下降,均衡交易量的变化无法确定C、均衡价格的变化无法确定,均衡交易量将减少D、均衡价格将上升,均衡交易量将下降5、小麦歉收导致小麦价格上升。
第二章练习题参考答案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50-5P,供给函数为Qs=-10+5p。
(1)求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 ,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d=60-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s=-5+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
2.解答:(1)将需求函数Qd=50-5P和供给函数Qs=-10+5P代入均衡条件Qd=Qs,有: 50-5P=-10+5P 得: Pe=6以均衡价格Pe=6代入需求函数Qd=50-5p ,得:Qe=50-5*6=20或者,以均衡价格Pe =6 代入供给函数Qe=-10+5P ,得:Qe=-10+5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 =6 , Qe=20 ...如图1-1所示.(2) 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Qd=60-5p和原供给函数Qs=-10+5P, 代入均衡条件Qd=Qs,有: 60-5P=-10=5P 得Pe=7以均衡价格Pe=7代入Qs=60-5p ,得Qe=60-5*7=25或者,以均衡价格Pe=7代入Qs=-10+5P, 得Qe=-10+5*7=25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7,Qe=25(3) 将原需求函数Qd=50-5p 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供给函数Qs=-5+5p ,代入均衡条件Qd=Qs,有: 50-5P=-5+5P得Pe=5.5以均衡价格Pe=5.5代入Qd=50-5p ,得Qe=50-5*5.5=22.5或者,以均衡价格Pe=5.5代入Qd=-5+5P ,得Qe=-5+5*5.5=22.5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5.5,Qe=22.5.如图1-3所示.2. 假定表2—5是需求函数Qd=500-100P在一定价格范围内的需求表:某商品的需求表(1)求出价格2元和4元之间的需求的价格弧弹性。
微观经济学计算题参考答案第二章 供求理论四、计算题1.解:由10,4.048050,2.035080,1.0230=+-==+-==+-=C C C B B B A A A Y Y P Q Y Y P Q Y Y P Q可以得到市场需求函数:P Q Q Q Q C B A 9182-=++= 2.解:由题,有需求函数2/1100QP -=,即P P Q 20010022-+=60=P 时1600=Q ,价格弹性为 3160060)20060*2()2002(*-=-=-==Q P P Q P dP dQ E dp 40=P 时3600=Q ,价格弹性为 34360040)20040*2()2002(*-=-=-==Q P P Q P dP dQ E dp 3.解:由题,个人需求函数为P d -=12,有10000个相同的人个别供给函数为P s 20=,有1000个相同的生产者 (1)商品X 的市场需求函数为P d Q d 2000012000010000-== 市场供给函数为P s Q s 200001000== (2)均衡价格e P 和均衡产量e Q :60000,32000012000020000==-===e e ed s Q P P P Q Q Q(3)个人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两个单位有:P d -=-122,即P d -=14 则市场需求函数为P d Q d 2000014000010000-== 市场供给函数不变P s Q s 200001000== 均衡价格e P 和均衡产量e Q :70000,5.32000014000020000==-===e e ed s Q P P P Q Q Q(4)个人供给曲线向右移动40个单位有:P s 2040=-,即4020+=P s 则市场供给函数为40000200001000+==P s Q s 市场需求函数不变P d Q d 2000012000010000-== 均衡价格e P 和均衡产量e Q :80000,2200001200004000020000==-=+==e e ed s Q P P P Q Q Q(5)政府征收2元销售税,市场供给函数变为)2(20000-=P Q s 市场需求函数不变P Q d 20000120000-= 可求得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为:40000,4==e e Q P可见均衡价格上升(由3上升到4),均衡产量下降(由60000下降到40000)总税收额8000040000*2==T 元,由于均衡价格为4,所以是供需双方各承担了 总税收的一半40000元.(6)政府对生产出的每单位商品补贴1元,市场供给函数变为)1(20000+=P Q s 市场需求函数不变P Q d 20000120000-= 可求得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为:70000,5.2==e e Q P由于均衡价格下降(3降到2.5),均衡产量增加(60000增加到70000),所以,消费者能够从中获益。
微观经济学课后题部分答案第⼆章计算题2、某产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Q =a —bP ,这⾥a ,b >0。
(1)求市场价格为P 0时的需求价格弹性。
(2)当a =3,b =1.5时,需求价格弹性为1.5,求市场价格为多少? 并求此时的市场需求量。
(3)求价格上升能带来市场销售额增加的市场价格范围。
解:(1)需求价格弹性:d dQ P E dP Q=-根据需求函数:Q =a —bP 可得:dQb dP=-,所以()d P bP E b Q a bP =--?=- 当000,P P Q a bP ==-,所以0d P E b a bP =?-(2)当a =3,b=0.5时,E d =1.5,即 1.51.53 1.5d bP PE a bP P===-- 解此可得:P=1.2,此时的市场需求为:63 1.5 1.2 1.2Q A P =-=-?= (3)市场总的销售额为:TR -PQ =P (a —bP )=aP —bP 2对TR 求P 的⼀阶导数可得:2dTRa bP dP=- 要使价格上升能带来市场销售额的增加,就必须使dTRdP>0,所以a —2bP >0即P <2ab为价格上升能带来市场销售额增加的市场价格范围。
3、假定表1是供给函数P Q s 23+-=在⼀定价格范围内的供给表。
(1)求出价格3元和5元之间的供给的价格的弧弹性。
(2)根据给出的供给函数,求P=4元时的供给价格点弹性。
(3)根据该供给函数或供给表做出⼏何图形,利⽤⼏何⽅法求出P=4元时的供给价格的点弹性。
它与(2)的结果相同吗?表1 某商品的供给表价格/元 2 3 4 5 6 供给量13579解:(1)根据供给价格弧弹性的中点公式222121Q Q P P s QE ++??P=,根据商品供给表中的数据,可知价格3元和5元之间的供给价格弧弹性为6.137353537=++?--=s E (2)根据供给价格点弹性公式QPd dQ E s ?P =,根据供给函数P Q s 23+-=和表中给出的数据,可知价格4元时的需求价格点弹性为6.1542=?=s E(3)如上图所⽰,线性供给曲线与横坐标相交于A 点,B 点为该供给曲线上价格为4元时的点。
习题第一章一、名词解释西方经济学资源配置实证分析规范分析边际分析二、选择题1、经济学可定义为()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B.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C.研究如何最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用途D.人们靠收入生活2、下列哪项问题不是西方经济学研究涉及的问题()A.在稀缺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方法B.如何实现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翻两番C.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问题D.充分就业和物价水平的稳定3、下列哪项是属于规范经济学研究的范畴()A.电冰箱在夏季热销的原因分析B.政府如何改变收入分配不均的现象C.对中国经济实现经济增长率超过8%的研究D.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研究4、下列命题中哪一个不是实证经济学命题( C )A.2007年9月美联储把贴现率降至4.75%B.2007年美国失业率超过4%C.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已超过30000美元5、关于经济如何运作的基本经济问题()A.只有在市场经济国家中才存在B.只有在计划经济国家中才存在C.只有在混合经济国家中才存在D.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经济,都存在三、判断题1、西方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关于选择行为的科学。
2、资源的稀缺性是由于人们的欲望存在无限性特征决定的。
3、“一家制药厂研发新药并上市销售”这一事件属于宏观经济学讨论的问题;“本年度失业人数下降”这一事件属于微观经济学讨论的问题。
4、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经济体系中的决策完全是由非政府组织做出的。
5、经济理论揭示了经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6、实证研究所得到的结论,是人们进行规范研究的基础。
四、简答题1、请简单介绍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研究内容。
2、西方经济学中的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有什么区别?请举例说明。
第二章一、名词解释需求供给需求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供给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均衡价格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供给弹性二、选择题1、需求定律说明(B )A.药品的价格上涨会使药品的质量提高B.在其它条件不变时,计算机价格下降导致销售量增加C.丝绸价格提高,游览公园的人数增加D.汽油的价格提高,小汽车的销售量减少2、下列因素中除哪一项以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D )A、购买者(消费者)收入变化B、消费者偏好变化C、其他有关商品价格变化D、商品价格变化3、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汽车的价格上升,将导致()A、汽车需求量的增加B、汽车供给量的增加C、汽车需求的增加D、汽车供给的减少4、在需求和供给同时减少的情况下(C )A、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都将下降B、均衡价格将下降,均衡交易量的变化无法确定C、均衡价格的变化无法确定,均衡交易量将减少D、均衡价格将上升,均衡交易量将下降5、小麦歉收导致小麦价格上升。
第四章 生产论一、选择题:二、名词解释:1、边际产量:指最后一单位生产要素的投入,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变化量,简称MP2、平均产量:指平均每单位生产要素投入的产出量,简称AP3、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它的增加超过一定程度时,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
4、等产量线:表示其它条件不变时,为生产一定的产量所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各种可能组合的轨迹。
5、边际技术替代率:指在产量不变的情况下,当某种生产要素增加一单位时,与另一生产要素所减少的数量的比率。
6、等成本线:指在生产要素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者花费一定的总成本能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最大可能性组合的轨迹。
7、扩展线:指在技术既定和要素价格不变情况下,不同产量水平的最优投入组合点的轨迹。
即不同产量的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线相切的切点联接起来所形成的曲线。
8、规模报酬:规模报酬就是探讨这样一种投入—产出的数量关系,当各种要素同时增加或减少一定比率时,生产规模变动所引起产量的变化情况。
9、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生产规模扩大,产品平均成本下降的情况。
三、问答题:1、分析说明生产要素投入的经济区域。
答:生产要素投入的经济区域又称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指理性的生产者所限定的生产要素投入的数量范围。
具体讲,要分短期和长期两种情况来分析。
(1)如果生产处于短期,并且只有一种生产要素投入数量是可变的,那么该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处于平均产量最大值点与边际产量等于0的点之间,即L 3<L ﹤L 4 ,在L 3的左边,生产要素投入L 的边际产量超过此时的平均水平,相对于固定投入而言,变动投入数量相对不足,所以理性的生产者不会把投入数量停留在这一范围内。
而在L 4的右边,L 的边际产量为负,很显然,厂商不会把投入增加到这一范围内。
由此可见,如何理性的生产者既不会将生产停留在第Ⅰ阶段,也不会将生产扩张到第Ⅲ阶段,所以,生产只能在第Ⅱ阶段进行。
第三章效用论二、名词解释1.效用:就是人们通过消费某种商品或劳务所产生的满足某种欲望的程度,是人们主观心理感觉。
2.边际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或减少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或减量。
英文简写为MU。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商品的消费数量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增加的最后一单位消费所得到的效用是递减的。
4.无差异曲线: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5.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为了保持同等的效用水平,消费者要增加1单位X物品就必须放弃一定量的Y物品,这二者之比率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
6.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随着某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增加,为了保持总效用不变,消费者愿意放弃的其他商品和服务的数量越来越小,即这种商品能够替代的其他商品的数量越来越小。
7.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用于食物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
8.恩格尔定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其恩格尔系数越大;一个国家越穷其恩格尔系数越大,反之,富国的恩格尔系数就小。
9.替代效应:在保持实际收入水平不变既效用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导致两种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消费者增加跌价商品的购买量以代替其价格相对上涨的商品,这种现象称为替代效应。
10.收入效应: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导致实际收入的变化,由实际收入变化引起的向另一条无差异曲线的移动而导致购买量变化的现象,称为收入效应。
11.价格效应:当消费者的偏好和货币收入不变,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导致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产生,这两者之和为价格效应。
三、问答题1.如何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消费者均衡的实现?答:(1)无差异曲线分析是西方经济学家用来研究如何实现收入的有效配置的常用工具。
无差异曲线是表示消费者对两种或两组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有同样偏好的曲线。
第一章导言一、选择题1. A。
2.B。
3.C。
4.D。
5.B。
6.A。
7.B。
8.C。
9.B。
10.D。
二、名词解释1、萨伊定律:萨伊提出供给自行创造需求,不会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的经济危机,这就是所谓的萨伊定律。
根据萨伊定律,政府应该采取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政府只要做个守护神就可以了,政府不干预经济,经济能够自行健康运行。
2、边际革命:指边际学派的创立。
边际学派提出了边际这个概念,使得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开创了经济学发展的新篇章,所以被称为一场革命。
3、稀缺性:相对于人们无限的欲望而言有限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就是稀缺性。
资源的稀缺性要求人们有效合理地使用资源,于是产生了经济学。
4、自由物品:自由物品是指人类无需通过努力就能自由取用的物品,如阳光、空气等。
其数量是无限的。
5、资源配置:指社会上的生产资源在不同用途和不同使用者之间的分配。
经济资源的稀缺性使得资源配置成了任何经济制度首先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6、经济物品:是指人类必须付出代价方可得到的物品,即必须借助生产资源通过人类加工出来的物品。
因为资源是有限的,所以经济物品也是有限的。
7、机会成本:当把一定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些产品生产上最大的收益就是这种产品的机会成本。
8、机会成本:当把一定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些产品生产上最大的收益就是这种产品的机会成本。
9、“经济人”假说:斯密认为“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
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
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
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invisible hand)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
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
”这就是所谓斯密的“经济人”假说10、经济模型: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
第一章P20 2.所以,为了赚尽可能多的钱,会使用4磅符合肥料。
3.按照以前的收费方式,6美元为沉没成本,就是不管有多少袋垃圾,均收取6美元,所以居民就尽可能使每袋垃圾的平均成本最小化,改变收费方式以后,按照单件收费,收取的费用就随着垃圾袋数的增加而增加,所以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垃圾袋的总数,也就使得回收垃圾袋的总数减少。
10.A 学校的的平均食物消费量会更多。
A 学校每学期的500美元伙食费是沉没成本,即在食堂任意消费均收取500美元,所以学生就会尽可能多消费,使每次消费的平均成本最小化,而B 大学采取多还少补的收费方式,消费多于250磅,需要多支付,少于则会返还,学生作为理性人,在一定程度上会控制自己消费量,所以B 大学平均每个学生每个学期会消费少于250磅的食物。
第二章P51 5.若海伦把8小时全部用来缝制衣服可以缝制32件衣服,为生产可能曲线的横截距,若把8小时全用来烘烤面包,可以烘烤64块面包,为纵截距,如图衣服6.(1)不可实现的点,为图的A 点 (2)可实现的有效点,为图中的B 点(3)可实现的无效点,为图中的C 点9(1)两个人一天最多能摘(4+2)×6=36磅咖啡豆。
(2)两个人一天最多能摘(2+4)×6=36磅松果。
.A.B.C 3264面包(3)苏珊摘1磅松果的机会成本是2磅咖啡豆,汤姆摘1磅松果的机会成本是1∕2磅咖啡豆。
所以汤姆在摘松果上具有比较优势,所以应该让汤姆花1个小时去摘4磅松果,剩余5个小时用来摘咖啡豆,可摘5×2=10磅咖啡豆,苏珊一天6个小时全部用来摘咖啡豆,可摘6×4=24磅咖啡豆,因此他们每天还能摘34磅咖啡豆。
(4)苏珊摘1磅咖啡豆的机会成本是1∕2磅松果,汤姆摘1磅咖啡豆的机会成本是2磅松果。
所以苏珊在摘咖啡豆上具有比较优势,所以应该让苏珊花2个小时去摘8磅咖啡豆,剩余4个小时用来摘松果,可摘4×2=8磅松果,汤姆一天6个小时全部用来摘松果,可摘6×4=24磅松果,因此他们每天还能摘32磅松果。
第一章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稀缺:人类所拥有的资源不能满足人类欲望的一种状态。
经济学:是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稀缺的资源来尽可能满足人类无限欲望的一门学科。
微观经济学:以家庭、企业(厂商)等个体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研究他们的决策行为以及他们基本经济活动中的相互关系的经济学理论,微观理论的核心是价格理论。
宏观经济学:以一个国家(或经济社会)整体为分析对象,研究该国(经济体)的整体经济运行和政府如何为实现经济目标而进行调节问题的经济学理论。
实证分析:指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对经济现象、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客观解释和分析,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
实证分析要回答的问题是“是什么”。
规范分析:规范分析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提出行为准则,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机会成本:指在做出一种选择(最佳选择)后放弃的其他选择的价格。
即对具有多种用途的资源进行选择时,牺牲的其他备选项中所放弃的最大利益或代价。
生产可能性曲线:在既定资源和技术约束下,资源配置最有效时所能得到的两种产品最大产量组合点的轨迹。
均衡分析:指在假定各经济变量及其关系已知的情况下,考察达到均衡状态的条件和状态的分析方法。
均衡分析又有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分析。
静态分析:指抽象掉时间因素和经济均衡状态的变动过程,来分析某市场均衡状态形成的条件。
二、选择题三、判断题四、思考题1、答:稀缺是经济学建立的基本概念。
稀缺源于人的无限需要与满足这种需要的物的相对有限供给的矛盾,所以相对于人的欲望来说资源是稀缺的。
正因为这对矛盾的存在,所以为了解释或指导人们如何做出有效的选择,经济学应运而生。
稀缺不同于短缺。
短缺是一种暂时存在的现象,随着物品供给能力的提高,短缺会消失。
稀缺是就人类作为个体和整体对于资源满足的相对能力而言的,稀缺是相对的概念。
由于人的欲望不会消失,所以稀缺现象也就不会得到彻底的解决,稀缺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个恒久存在的矛盾。
《微观经济学》课后复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导论1.什么是经济学,资源的稀缺性和选择性假定的意义何在?参考答案: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到相互竞争的用途之中以使人类欲望得到最大满足的科学。
或者说,经济学就是研究选择问题的一门学科,即经济学是研究个人、企业和政府如何进行选择,才能把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地配置和有效地利用的一门学科。
资源的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类需要的无限性而言,再多的经济物品总是不足的。
由于资源是稀缺的,所以人们只能对资源的利用作出选择。
选择就要有标准,在微观经济学中这个标准就是消费者满足程度的最大化和厂商利润的最大化。
资源的稀缺性和选择性假定提出了经济学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2.举例说明现实生活中存在稀缺性、或不存在稀缺性的案例。
参考答案:根据自己生活中的体验举例说明(略)。
3.经济学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是什么?参考答案:经济学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是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生产什么涉及资源在产品之间的配置;如何生产涉及要素在生产中的配置;为谁生产涉及生产出来的产品在社会成员之间的配置(收入分配)。
4.试举例说明你身边存在的交替关系。
参考答案:略。
5.计算一下你学习的机会成本。
参考答案: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s)就是在既定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人们把某一既定资源投入于某一特定用途时,所放弃的利用该资源在其他用途中可能给选择者带来的最大收益。
选择上大学,直接花费(成本)包括4年学杂费和生活费,放弃的机会是4年时间所能够挣到的收入。
假定4年学杂费约3万元,4年生活费约4万元,则直接付出的货币为7万元左右;如果这4年时间参加工作,可以挣到4万元。
合计上4 年学的机会成本是11万元。
6.市场中的那只“看不见的手”能够做什么?参考答案:市场中那只“看不见的手”是指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调节资源配置。
具体体现在:通过市场价格信号,使市场经济主体做出反应和选择(3W),使得经济资源在部门和企业间流动;同时,“看不见的手”还能够决定收入分配,如工资和利息分别是劳动力和资本的价格。
1章答案简答题1简述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并举例说明。
答:从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度划分,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1)⽣产什么,⽣产多少在“⽣产什么,⽣产多少”的决策中,资源和技术是基本的制约条件。
⽣个国家、地区拥有的⽣然条件、⽣⽣资本等资源以及技术⽣平,直接决定着这个国家和地区的⽣产可能性,即在正常利⽣资源前提下可以达到的产品和劳务⽣平。
(2)如何⽣产如何⽣产是指社会⽣产如何组织,社会产品最终选择由谁提供,采⽣何种技术,使⽣哪些资源等,研究的是多种⽣产⽣式存在的前提下,如何选择其中最优的⽣产⽣式。
(3)为谁⽣产狭义上讲,社会产品“为谁⽣产”是指⽣产产品的⽣标市场对象;⽣义上讲,社会产品“为谁⽣产”是指社会⽣产成果最终由谁获得、由谁享受,是社会产品和财富的分配问题。
不同的⽣在社会中获取了不同的回报,形成了不同的收⽣阶层,“为谁⽣产”就是研究社会财富的分配⽣式。
2简述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实证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
答:(1)实证经济学描述经济中的事实、状况和关系,研究“是什么”,是从经济现象中归纳出经济主体的⽣为规律,并进⽣步解释、预测经济⽣为的经济理论,因此⽣称为“描述经济学”或“唯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种重要运⽣⽣式。
实证经济学提供⽣种⽣般化的理论体系,⽣以对不同外部条件对经济活动体系所产⽣的影响作出预测,但不涉及伦理观念和价值判断。
⽣如,“汽油涨价对汽⽣的需求将会减少”“最低⽣资上升将可能使失业问题加剧”,就是实证描述⽣式,只是说明⽣定条件下的经济活动结果,并不涉及“汽油涨价”“最低⽣资上升”的社会价值标准判断。
(2)规范经济学⽣先依据伦理信条和价值判断,提出进⽣经济选择的标准和规范,并以此作为经济理论前提和经济政策依据。
规范经济学的“规范化”,就是要促使经济选择符合社会伦理信条和道德标准,因⽣规范经济学⽣被称为“唯善经济学”,所要回答和解决的是“应该是什么”“应该怎么样”的问题。
微观经济学计算题参考答案第二章 供求理论四、计算题1.解:由10,4.048050,2.035080,1.0230=+-==+-==+-=C C C B B B A A A Y Y P Q Y Y P Q Y Y P Q可以得到市场需求函数:P Q Q Q Q C B A 9182-=++=2.解:由题,有需求函数2/1100Q P -=,即P P Q 20010022-+=60=P 时1600=Q ,价格弹性为 3160060)20060*2()2002(*-=-=-==Q P P Q P dP dQ E dp 40=P 时3600=Q ,价格弹性为 34360040)20040*2()2002(*-=-=-==Q P P Q P dP dQ E dp 3.解:由题,个人需求函数为P d -=12,有10000个相同的人个别供给函数为P s 20=,有1000个相同的生产者 (1)商品X 的市场需求函数为P d Q d 2000012000010000-== 市场供给函数为P s Q s 200001000== (2)均衡价格e P 和均衡产量e Q :60000,32000012000020000==-===e e ed s Q P P P Q Q Q(3)个人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两个单位有:P d -=-122,即P d -=14 则市场需求函数为P d Q d 2000014000010000-== 市场供给函数不变P s Q s 200001000== 均衡价格e P 和均衡产量e Q :70000,5.32000014000020000==-===e e ed s Q P P P Q Q Q(4)个人供给曲线向右移动40个单位有:P s 2040=-,即4020+=P s 则市场供给函数为40000200001000+==P s Q s 市场需求函数不变P d Q d 2000012000010000-== 均衡价格e P 和均衡产量e Q :80000,2200001200004000020000==-=+==e e ed s Q P P P Q Q Q(5)政府征收2元销售税,市场供给函数变为)2(20000-=P Q s 市场需求函数不变P Q d 20000120000-= 可求得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为:40000,4==e e Q P可见均衡价格上升(由3上升到4),均衡产量下降(由60000下降到40000)总税收额8000040000*2==T 元,由于均衡价格为4,所以是供需双方各承担了 总税收的一半40000元.(6)政府对生产出的每单位商品补贴1元,市场供给函数变为)1(20000+=P Q s 市场需求函数不变P Q d 20000120000-= 可求得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为:70000,5.2==e e Q P由于均衡价格下降(3降到2.5),均衡产量增加(60000增加到70000),所以,消费者能够从中获益。
第三章 消费理论四、计算题1.解:(1)效用函数为672,4,1005.05022==-+-=I P Y Y X X U X 有Y MU X MU Y X 2100,50-=-=YY X Y X P Y X P P MU MU 4210050,=--= 672*4,**=+=+Y Y X P Y X I P Y P X 综合,可以得到对Y 的需求函数:3216004722++=Y Y P P Y (2)若42,363214160014*472,142==++==X Y P Y 他将买商品X 42件,Y 36件。
(3)因为I P Y P X Y X =+**,此均衡状态下有36,14,4===Y P P Y X 有X 的需求收入函数50441,14*364-==+I X I X 此均衡状态下有672,42==I X 他对X 的需求收入点弹性为442672*41*===X I dI dX E I 2.解:(1)效用函数XY U =当5,40==Y X 时,得到的效用为2005*40==U过点(40,5)的无差异曲线为XY =200(2)现在,甲给已25单位X ,则甲剩40-25=15单位X 乙给甲15单位Y ,则甲有15+5=20单位Y此时,甲的效用为30020*15===XY U ,此效用高于(40,5)的组合。
(3)乙用15单位Y 换甲的X ,此时,甲有15+5=20单位Y要是甲的效用不变20*200X U ==,那么,乙只需要10单位X ,所以,乙用15单位Y 最多能换到甲30单位X 。
3.解:效用函数4XY U =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消费满足收入一定下使效用最大,所以有:YX Y X Y X P P XY Y P P MU MU ==344,,有4=X YXP YP所以消费者会将其51的收入分配到X 商品上,54的收入分配到Y 商品上。
4.解:红葡萄酒的需求函数为P M q 202.0-=30,7500==P M 有90=q ,当价格上升到40=P ,有70=q 价格上涨的总效应为:下降了20瓶。
替代效应:实际收入不变(保持商品组合不变) Y P Y P q M **+=P q ,是红葡萄酒的需求量和价格,Y P Y ,是其他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当90,30,7500===q P M 时,有4800*=Y P Y现在,葡红萄酒价格40=P ,那么要保持实际收入不变(商品组合不变),有 840048003600*90*40'=+=+=PY Y M 此时8840*28400*02.0202.0''=-=-=P M q 所以替代效应为90-88=2减少了2瓶9088 B四、计算题1.解:(1)由321572L L L Q -+=,可得233072L L dLdQMP -+== 当7=L 时,135=MP(2)0630=-=L dLdMP,有5=L 当L 的投入量为5时,边际产量开始递减。
(3)第一阶段:平均产量递增,5.70<<L21572L L AP -+=0215=-=L dLdAP,5.7=L 第二阶段:平均产量递减但边际产量为正,125.7<<L0330722=-+==L L dLdQMP ,12=L 第三阶段:边际产量为负,12>L2.解:(1)10,6,7.03.0===B A P P BA QA B B A A B P P MP MP B A BA 751067.03.03.03.07.07.0=⇒=⇒=-- 扩张线:A B 57=(2)当9=B 时,745=A ,3.07.03.07.03.0)75(99)745(⨯=⨯==B A Q若9=B ,则产量为3.0)75(9⨯时,企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此时A 投入为745。
四、计算题1.解:6,4,8===K L P P KL QL K L K P P MP MP K L K L 326488=⇒=⇒= K L P K P L C K L 64+=⨯+⨯=可得:43,31632882Q L L L L Q LC ==⨯⨯== 成本函数:Q C 32=2.解:(1)8,9,1,25.05.05.0====C B A P P P C B A Q αA C AB P MP P MP P MPC C B B A A 161,91==⇒== 可得:A CB A CP BP AP LTC C B A 2589=++=++= 8.025.125.05.05.0)6(6)161()91(αααQ A A A A A Q =⇒==长期总成本函数:8.0)6(25αQ LTC = 长期平均成本函数:2.08.0)6(25-=Q LAC α长期边际成本函数:2.08.0)6(2-=Q LMC α(2)短期内,C 为固定要素,所以固定成本为C 8A B P MP P MP B B A A 91=⇒= C A C BP AP STC B A 828+=++= 25.025.025.05.05.033)91(-=⇒==QC A AC CA A Q ααα短期总成本函数:C QC STC 8625.0+=-α短期平均成本函数:QC C SAC 8625.0+=-α短期平均可变成本函数:25.06-=C SAVC α短期边际成本函数:25.06-=C SMC α第六章 市场结构理论四、计算题1、(1)完全竞争行业MC P =3007560)4(45,48.048.0544.02-==-=+=+=++=P q Q P q q P q MC q q STC S(2)均衡价格和产量450,10300752065020650==-=-=-=Q P P P Q Q PQ SD D(3)每单位产品征收0.76单位税收438,6.10300)76.0(7520650300)76.0(75==--=-=--=Q P P P Q Q P Q SD S生产者负担税收为:每单位产品0.16消费者负担税收为:每单位产品0.64、(1)因为有拐折的的需求曲线,所以是寡头垄断市场中的斯威齐模型 (2)当20=P 时,20=Q2.1551.05255.05200121=+=++=Q MC Q Q TCQ 在0到20时,155.02525.025=-=-=Q MR Q P Q 大于20时,55.13575.035=-=-=Q MR Q P1MC 不在5到15之间,且大于15,有Q MR Q MC 5.02551.051-==+=2,97.398,99.396,05.20,8.1911-≈-======TC TR TC PQ TR P Q π 最优产量为19.8,最优价格为20.05,亏损约为2. (3)185.082025.08200222=+==++=Q MC Q Q Q TC 时,当2MC 不在5到15,且大于15,有Q MR Q MC 5.0255.082-==+=75.20,17==P Q5、(1)求反应函数1222211112222211111.0368,25.0950,1.02.0400,328.01.02.0400,202.0q q MC MR q q MC MR q q MR q MC q q MR q MC -==-==--=+=--=+=(2)解上面方程可得,284,1160,280,8802121==+===P q q Q q q 均衡价格为284,均衡产量为1160,其中,企业1产量880,企业2产量280. (3)1920054880222111=-==-=TC TR TC TR ππ企业1的利润为54880,企业2的利润为19200 6、(1)建立卡特尔21MC MC MR ==328.0202.02.0400,1.0400,104000221112+=+=-=+=-=-=q MC q MC Q MR q q Q Q P P Q求解可得:1.295,104919891780,8519766021==≈=≈=P Q q q(2)总利润增加2.4022740802.781027408019200548802.781026.42017,1.189440,9.3095592121=-=+=--=====增加的总利润为古诺模型是的总利润为TC TC TR TC TC PQ TR π(3)由于将增加的总利润平分:企业1将得到利润为54880+2011.1=56891.1 企业2将得到利润为19200+2011.1=21211.1 在卡特尔中,未平分利润增加额时,总利润78102.2中 由企业1创造的利润为61690 由企业2创造的利润为16412.2因此,企业1要给企业2的利润为61690-56891.1=47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