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果类蔬菜灰霉病绿色防治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52.64 KB
- 文档页数:1
茄果类蔬菜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以茄果类蔬菜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为题,我将分别介绍茄果类蔬菜常见的病害和虫害,并提供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茄果类蔬菜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1. 疫病:茄果类蔬菜疫病主要表现为叶片黄化、干枯和萎缩,极大地影响植株生长发育。
防治措施包括选择抗病品种、适时疏除病叶、合理施肥增强植株抵抗力。
2. 立枯病:茄果类蔬菜立枯病主要是由真菌引起,表现为植株下部叶片先发黄后蔫倒。
防治措施包括清除病残体、采用轮作种植、适时疏除病叶、加强植株营养等。
3. 灰霉病:茄果类蔬菜灰霉病主要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下发生,叶片和果实表面出现灰色霉斑。
防治措施包括适时疏除病叶、加强通风排水、合理施肥、使用草铵膏等。
4. 疮痂病:茄果类蔬菜疮痂病主要表现为果实表面出现疮痂样病斑,严重时会导致果实腐烂。
防治措施包括选择抗病品种、适时疏除病果、保持田间通风、避免果实受伤等。
二、茄果类蔬菜常见的虫害及防治措施1. 绿色盲蝽:绿色盲蝽是茄果类蔬菜的常见害虫,主要以咬食叶片为害,导致植株生长缓慢。
防治措施包括采用黄板诱捕、合理间隔播种、适时喷洒有针对性的杀虫剂等。
2. 瓜蛾:瓜蛾是茄果类蔬菜的重要害虫之一,以幼虫为害,主要损害果实。
防治措施包括采用黄板诱捕、撒布杀虫剂、清除瓜果残体、采用轮作种植等。
3. 茄白粉虱:茄白粉虱以吸食植株汁液为害,导致叶片黄化、脱落,严重时会使植株死亡。
防治措施包括采用黄板诱捕、适时喷洒杀虫剂、增加天敌的数量等。
4. 斑潜蝇:斑潜蝇主要危害茄果类蔬菜的果实,使果实表面出现斑点和腐烂。
防治措施包括采用黄板诱捕、喷洒杀虫剂、清除病果、适时采收等。
总结:茄果类蔬菜常见的病虫害有疫病、立枯病、灰霉病、疮痂病、绿色盲蝽、瓜蛾、茄白粉虱和斑潜蝇等。
为了有效防治这些病虫害,我们可以选择抗病品种、适时疏除病叶或病果、加强植株营养、使用黄板诱捕、喷洒杀虫剂等措施。
只有综合运用各项防治措施,才能保证茄果类蔬菜的健康生长和丰收。
茄子灰霉病的发病症状及如何防治?
灰霉病是引起茄子烂果的严重的病害,有一种叫灰葡萄孢菌的真菌侵染发病。
此病与茄褐纹病一样也是一种全株性真菌病害。
但果实染病,损失严重,因此农民朋友应特别重视灰霉病的预防。
感染了灰霉病的果实,首先在果蒂附近出现水渍状,后生出灰色长霉。
果实腐烂。
茄子的叶片感染病菌后从叶缘开始形成水渍状褐斑,茎也可染病,这些发病处当湿度大时病部长灰色霉层。
灰霉病为低温高湿型病害,冬季保护地种植茄子,如果遇到连阴天,棚室白天温度在20℃以下,而为保持温度,放风不及时,室内湿度超过90%,往往暴发灰霉病。
而且由于用药不便,致使病情难以控制。
灰霉病的病菌孢子靠飞散传播,因此病果必须及时摘除,带出田外埋掉,经常有农户对为什么灰霉病发生后特别难治感到无耐。
其实灰霉病菌在棚区大量存在,摘掉的病果、病叶,拔园的秧子随处丢弃,上边的病菌被风一吹,就又回到已经控制了病情的茄子上。
因此,处理病残体比发病后的用药还要重要。
诊断要点:果蒂附近腐烂,长灰色长霉。
而果实脐部水渍状,不长灰色长霉的病症多是生理性的脐腐病,应分辨清楚。
防治要点:①沾花防病:2,4d或防落素中加入0.1%的50%扑海因。
②消毒灭菌:由于灰霉病菌随风漂移到棚的各处,收获蔬菜后应对室内消毒,用50%消毒灵喷地面、竹竿、立拄,另外果实发病应及早摘除埋掉。
③发病初期用药;40%施佳乐悬浮剂800-1000倍液,
特立克600-800倍液,(木霉菌活孢子),阴天使用效果更明显;65%克得灵1000倍液。
湖南省茄科蔬菜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上)为有效控制湖南省茄科蔬菜重大病虫危害,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降低农药残留,保障蔬菜生产安全、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促进湖南省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湖南省植保植检站总结了茄科蔬菜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以供参考。
一、茄科主要蔬菜辣椒、茄子、番茄、马铃薯。
二、茄科蔬菜重大病虫害病害:青枯病、病毒病、炭疽病、晚疫病、早疫病、灰霉病。
虫害:烟青虫、棉铃虫、小地老虎、粉虱、斜纹夜蛾、甜菜夜蛾。
三、防控策略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践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科学植保”理念,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
加强监测预警,实现精准防治。
强化轮作、间作、清园等农业措施,推行科学栽培管理技术,提倡使用植物免疫诱抗剂和生长调节剂,提高作物免疫能力,促进生长。
提倡田埂种植大豆、芝麻等显花植物,改善菜园的生态环境,保护利用天敌。
广泛应用理化诱控、机械阻隔等技术。
普及种子处理与苗床消毒技术,优先应用生物农药,科学轮换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提倡多种病虫兼治方法,减少用药次数。
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应用先进高效的施药机械。
四、绿色防控技术措施1.青枯病 ①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与非茄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提倡水旱轮作。
增施钾肥,施石灰调节酸碱度。
用营养钵育壮苗。
采用高畦种植,避免大水漫灌。
蔬菜进入旺长期后停止中耕。
及时拔除重病株,并在病穴处撒石灰。
②药剂防治。
选用多黏类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杆菌等药剂浸种。
发病初期,选用多黏类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杆菌、蜡质芽孢杆菌、中生菌素、中生·寡糖素、噻森铜、噻唑锌等药剂对发病中心进行喷淋或灌根,每次间隔7~10天,连续防治2~3次。
2.病毒病 ①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隔离防蚜育苗。
减少因农事操作造成的伤口,接触过病株的手、工具要用肥皂水清洗,防止通过农事操作再次传播。
②药剂防治。
大棚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绿色防控是一种新的病虫害防治理念,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确保蔬菜中不存在化学农药,或化学农药残留不超标,使蔬菜的内在质量得以提高。
从温室大棚蔬菜育苗开始,按照不同的阶段,在整个的生产过程中,可以实施的主要绿色防控技术措施。
这其中就包括了:农业的、物理的、生物的等技术措施。
大棚蔬菜病虫发生的主要条件是温度、湿度、菌源虫源、品种抗病性及栽培措施等,大棚蔬菜的生态控制就是通过以上生态因素的调控,达到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消除污染残留,从而使人们食用更安全,使病虫得到控制的目的。
一、茄果类、瓜类灰霉病、疫病的生态控制(一)温度条件的调控。
棚室温度低是茄果类、瓜类灰霉病等发生的主要原因。
实践中,采用高畦双膜覆盖,棚室每3米留一通风窗,晴天早揭草帘,下午及时盖帘。
温度超过30℃及时放风。
冬春季平均气温低于15℃时,关闭通风口以达到较好的保温效果。
(二)光照条件的调控。
光照不足温度难以保证,棚膜老化、透光性差、有水滴灰尘都影响光照。
试验测定,采用无滴膜可增加光照20%左右。
建棚时,要求棚室向西偏10 左右,以提高棚室温度。
(三)水分条件的调控。
棚内湿度过大也是引发病害发生的重要因素。
为此,早上棚内相对湿度达90%以上时应及时放风20~30分钟。
实践证明,采用双膜覆盖、膜下浇水、及时放风的,下午3时棚内相对湿度为62%;双膜覆盖,膜下滴灌的为58%,单膜覆盖的对照棚相对湿度为87%。
(四)气体条件的调控。
温室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过低,影响蔬菜光合作用,生长势弱,降低抗病力。
对部分管理水平较高的棚室,要求增施有机肥,增加二氧化碳,或在见瓜见果后,从揭草帘到中午12时,增施二氧化碳气肥,可明显增强瓜果长势,增强抗病性。
二、西瓜、黄瓜枯萎病的生态控制(一)土壤高温消毒。
每亩用麦秸500~1000公斤切成4~6厘米长撒于地面,再均匀撒施石灰氮100公斤或生石灰500公斤、翻地、铺膜、灌水,然后密闭棚室15~20天,夏季地表土温可达60℃以上,可有效地控制枯萎病、线虫及其他土传病害,对重茬西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
茄科蔬菜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有哪些?【常见问题】茄科蔬菜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有哪些?【专家解答】(一)番茄晚疫病症状识别:属真菌病害,幼苗、成株均可发病,可为害叶、茎、果,但以成株期的叶片和青果受害较重。
叶片染病多从下部叶片开始,形成暗绿色水渍状边缘不明显的病斑,扩大后呈褐色,湿度大时,叶背病键交界处出现白霉,干燥时病部干枯,脆而易破。
发生特点:低温、潮湿是该病发生的主要条件,温度在18~22℃,相对湿度在95~100%时易流行。
20~23℃时菌丝生长最快,借气流、雨水传播,偏氮,底肥不足,连阴雨,光照不足,通风不良,浇水过多,密度过大利于发病。
是一种多次重复侵染的流行性病害。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注意通风,采用配方施肥,合理密植,及时整枝和清除中心病株、病叶。
2、药剂防治:发现中心病株后及时施药效果好。
药剂有:50%霜霉疫特净800倍液或25%雷多米尔800倍液喷雾。
也可用50%甲霜铜600倍液灌根。
(二)番茄早疫病症状识别:属真菌病害,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苗期发病,幼苗的茎基部生暗褐色病斑,稍陷,有轮纹。
成株期发病一般从下部叶片向上部发展。
初期叶片呈水渍状暗绿色病斑,扩大后呈园形或不规则轮纹斑,边缘具有浅绿色或黄色晕环。
中部具同心轮纹,潮湿时病部长出黑色霉层.主要症状是病部有(同心)轮纹。
发生特点: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和种子上越冬,通过气流、灌溉水以及农事操作从气孔、伤口或表皮直接侵入传播,病菌生长适温26~28℃,高温高湿发病重。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合理轮作、密植,选用抗病品种。
2、药剂防治:用杀毒矾500倍液或扑海因或早疫晚疫灵1000倍液喷雾,或用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1千克喷粉,7~10天1次,连续3次。
(三)番茄青枯病症状识别:属细菌引起的维管束病害,病株中午萎蔫傍晚恢复,2-3天后枯死,植株仍为青色,可见维管束变黑褐色,髓部变为褐色腐烂,用手挤压有白色细菌黏液溢出。
茄科蔬菜主要病虫害及防治茄科蔬菜包括茄子、辣椒、番茄等,这些蔬菜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本文将介绍茄科蔬菜的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帮助菜农们更好地保护茄科蔬菜的生长。
一、主要病虫害1、猝倒病:猝倒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发生在茄科蔬菜的苗期。
病菌侵染植株后,会导致苗株猝倒、萎缩,甚至死亡。
猝倒病的发生与土壤湿度、温度、光照等因素有关。
2、立枯病:立枯病也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发生在植株生长后期。
病菌侵染后,会导致植株叶片枯萎、脱落,甚至全株死亡。
立枯病的发生与土壤湿度、酸碱度等因素有关。
3、病毒病:病毒病是一种病毒性病害,主要发生在茄科蔬菜的生长前期。
病毒侵染后,会导致植株叶片出现花斑、畸形、萎缩等症状,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和产量。
病毒病的发生与传毒昆虫、人为操作等因素有关。
4、蚜虫:蚜虫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主要危害茄科蔬菜的叶片和果实。
蚜虫吸取植株汁液后,会导致叶片皱缩、果实畸形,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和产量。
蚜虫的发生与气候、季节等因素有关。
5、红蜘蛛:红蜘蛛是一种螨类害虫,主要危害茄科蔬菜的叶片和果实。
红蜘蛛刺吸植株汁液后,会导致叶片出现黄斑、萎缩、脱落等症状,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和产量。
红蜘蛛的发生与气候、季节等因素有关。
二、防治方法1、猝倒病:加强苗期管理,控制土壤湿度和温度,避免过度浇水或过度施肥。
在播种前,可以使用适量的生石灰或硫酸铜进行土壤消毒。
在发病初期,可以使用适量的百菌清或甲基托布津进行喷洒防治。
2、立枯病:加强土壤管理,避免过度浇水或过度施肥。
在播种前,可以使用适量的生石灰或硫酸铜进行土壤消毒。
在发病初期,可以使用适量的甲基托布津或氟硅唑进行喷洒防治。
3、病毒病: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杂草和病株残体。
在发病初期,可以使用适量的病毒灵或盐酸病毒唑进行喷洒防治。
同时,可以使用适量的昆虫生长调节剂等控制传毒昆虫的数量。
4、蚜虫:在蚜虫发生初期,可以使用适量的吡虫啉或啶虫脒进行喷洒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