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市电引入容量计算及相关电缆配置表v0.
- 格式:pdf
- 大小:126.72 KB
- 文档页数:2
5G基站配套电源市电引入容量需求计算及市电引入费用组成介绍自2014年开始铁塔公司成立,运营商自有基站占比逐年减小,对基站市电引入没有展开规模性整改工程,现有市电容量已经被近几年工程建设消耗殆尽,面对5G基站大功率需求,某省5G二期配套工程建设中,近30%自有基站需要市电容量扩容,其投资费用占总投资费用达50%左右。
在基站配套中,因为设计资质和引电方案受制于电业局的特殊性,多省份在工程中采用市电费用直接计列在配套工程预算表5,不单独立项市电改造工程。
市电费用主要由市电引入容量、市电引入距离、是否安装变压器三部分组成。
本文主要对市电容量需求和市电引入费用组成进行简介。
一、企标中对基站市电引入的要求在QB-J-017-2013《中国移动通信电源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中,市电的解释为“由公共电网供给的交流电力资源。
常用电压等级主要有220kV、110kV、35kV、10kV、0.4kV,其频率为50Hz。
”,基站属于第五类通信局站,宜采用三类市电供电,三类市电定义为“从一个电源引入一路供电线路,可为公共线路。
该供电线路平均每月停电次数不应大于4.5次,每次平均故障时间不应大于8h。
”基站不具备条件引入10kV市电电源时,可就近应纳入380V或220V市电电源。
二、基站市电容量需求计算交流供电系统要满足工程建设需求,应按满足近期符合,并应考虑一定的发展负荷需要配置。
在某省5G二期配套工程改造市电时,若现网市电容量满足5G新增需求,不进行改造(不考虑冗余);若现网市电不满足容量需求,需进行改造。
市电改造可市电扩容或新增一路市电进行改造;市电改造时应考虑后期的网络容量增加需求,市电增容按照整体预留25%需求进行改造,预留25%的市电容量用于后期网络容量需求。
市电改造时需同步考虑交流配电箱容量匹配。
1、5G设备功耗需求实例2、市电容量需求计算:市电容量(W)=[无线设备功耗(现有电流*1.2*53.6+当期工程需求)+传输设备功耗]+ (蓄电池组容量(AH)/10*2.35*24) /0.9+空调数量×匹数×736+500(照明、监控及其他)。
5G基站配套电源市电引入容量需求计算及市电引入费用组成介绍自2014年开始铁塔公司成立,运营商自有基站占比逐年减小,对基站市电引入没有展开规模性整改工程,现有市电容量已经被近几年工程建设消耗殆尽,面对5G基站大功率需求,某省5G二期配套工程建设中,近30%自有基站需要市电容量扩容,其投资费用占总投资费用达50%左右。
在基站配套中,因为设计资质和引电方案受制于电业局的特殊性,多省份在工程中采用市电费用直接计列在配套工程预算表5,不单独立项市电改造工程。
市电费用主要由市电引入容量、市电引入距离、是否安装变压器三部分组成。
本文主要对市电容量需求和市电引入费用组成进行简介。
一、企标中对基站市电引入的要求在QB-J-017-2013《中国移动通信电源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中,市电的解释为“由公共电网供给的交流电力资源。
常用电压等级主要有220kV、110kV、35kV、10kV、0.4kV,其频率为50Hz。
”,基站属于第五类通信局站,宜采用三类市电供电,三类市电定义为“从一个电源引入一路供电线路,可为公共线路。
该供电线路平均每月停电次数不应大于4.5次,每次平均故障时间不应大于8h。
”基站不具备条件引入10kV市电电源时,可就近应纳入380V或220V市电电源。
二、基站市电容量需求计算交流供电系统要满足工程建设需求,应按满足近期符合,并应考虑一定的发展负荷需要配置。
在某省5G二期配套工程改造市电时,若现网市电容量满足5G新增需求,不进行改造(不考虑冗余);若现网市电不满足容量需求,需进行改造。
市电改造可市电扩容或新增一路市电进行改造;市电改造时应考虑后期的网络容量增加需求,市电增容按照整体预留25%需求进行改造,预留25%的市电容量用于后期网络容量需求。
市电改造时需同步考虑交流配电箱容量匹配。
1、5G设备功耗需求实例2、市电容量需求计算:市电容量(W)=[无线设备功耗(现有电流*1.2*53.6+当期工程需求)+传输设备功耗]+ (蓄电池组容量(AH)/10*2.35*24) /0.9+空调数量×匹数×736+500(照明、监控及其他)。
附录4:市电改造计算方法市电引入容量(KVA)=基站总功耗(KW)/0.9;基站总功耗(KW)=直流负载(KW)+交流负载(KW);直流负载(KW)=通信设备功耗(KW)+电池充电功耗(KW);交流负载(kw)=单台空调制冷功耗(kw)*空调数量+其他交流功耗;电池总容量(AH)=原有电池容量(AH)+新增电池容量(AH)(或替换后新电池总容量(AH));电池充电功耗=电池总容量*充电倍率(0.1)*56(均充电压)/1000;其他功耗主要为照明等交流功耗;通过以上方式计算确定5G站点的外电需求是否满足,然后遵循对现网影响最小、造价最省、工期最短的原则,选择市电改造方案。
附录5:蓄电池改造计算方法(1)梯级电池容量计算原则:Q=K×a×(P1×T1+P2×T2)/51.2式中:Q-电池容量(Ah);K-安全系数,取1.25;P1-一次下电侧通信设备工作实际功率(W);P2-二次下电侧通信设备工作实际功率(W);T1-一次下电侧设备备电总时长(h),T1不应小于等于1小时;T2-二次下电侧设备备电总时长(h);a-温度调整系数,寒冷、寒温I、寒温II地区取1.25;其余地区取1.0;(2)铅酸电池容量计算原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YD/T 5040-2005)的相关要求,计算公式如下:其中: Q=蓄电池容量(Ah);K=安全系数,取 1.25;I=负荷电流(A);T=放电小时数(h);η=放电容量系数(根据设计规范, 3 小时系数值为 0.75);t=实际电池所在地的最低环境温度数值(所在地有采暖设备时,按 15°考虑,无采暖设备时,按 5°考虑);α=电池温度系数,当放电小时率≥10 时,取系数为0.006;当 1≤放电小时率≤10 时,取系数为0.008;当放电小时率<1 时,取系数为0.01;。
基站市电引入(低压)标准与规范一、电缆架空敷设1、当地下情况复杂不宜采用埋地敷设时,可采用电缆架空敷设方法。
(1)2杆的选择:电杆应采用定型的钢筋混凝土产品。
其构造要符合国家标准。
电杆长度应该根据现场情况由设计确定,地面自建机房要求采用交流三相四线铠装电力电缆埋地进入机房,埋地长度不宜小于15m。
(2(3(4定。
(50.5m。
(6(7(1(2(3(4(5(6)电缆外套的固定要科学合理,不能依赖电缆本身来支撑管道的重量。
(7)电缆走向路由尽量与业主达成一致意见,尽量减少事后的整改。
三、电缆埋地敷设(1)地面自建机房要求采用交流三相四线铠装电力电缆埋地进入机房,埋地长度不宜小于15m(架空线路终端杆与机房距离大于15m)。
外电电缆引上、引下要求使用镀锌钢管保护,钢管需采用镀锌铁线绑扎,距离钢管两端20cm及中段3处,没处绑扎6箍,钢管进入地下需加弯头,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镀锌钢管要求高出地面2.5米,埋深0.7米。
(2)铠装电力电缆的铠装层应在其两端进行可靠的接地。
(3)相线的横截面积一般为35mm2,通信用交流中性线应采用与相线相等截面的导线,导线应采用阻燃电缆。
(4)电源线进入机房后,布线要求固定于走线架或线槽中,要求走线美观、整齐。
(5)转供电从基站场地租赁方的一级空开处引电。
(6)机房内的导线应采用阻燃电缆。
四、市电引入工程问题分析1、箱体线缆敷设要求:铠皮按照低压铠装电缆接地工艺。
市电引入的电缆每段电缆的两端都应绑扎标牌;配电箱的标牌,要求从内2套34567(1)7米杆1.5米;9(2(38要求:电杆组立后回填土时,不可将大石块、杂草、稀泥填入洞内;每填入300mm厚即夯实一次。
在郊区,应培土高出原有地面10-15cm;回土夯实后应立即做好根部的保护设施,以使电杆加固;无法加固或加固不牢,应在杆路两侧做拉线。
注意:有损坏的电杆不能使用。
9、箱体抱箍要求:使用电杆配套抱箍固定。
基站外市电容量计算一. 概述外市电专业是整个基站的动力核心所在,外市电为基站提供了动力荷载,成为整个基站运行的最基础专业之一。
随着基站设备的增加,基站的功耗也随着增加,外市电容量也渐渐地成为了基站运行的瓶颈之一。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特此编制此文进行说明。
二. 外市电组成部分外市电专业主要由供电局变压器、外市电线缆、用户电表三部分组成,其中供电局变压器、外市电线缆的线径大小、线缆敷设方式是整个外市电专业的重中之重,其整体结构如下:图2.1.1-1外市电专业结构示意图图2.1.1-2交流配电箱结构示意图三. 影响因素 1. 变压器容量变压器容量单位为KV A ,一般用总功来表征,即变压器输出的总功率,其公式为P 变=P 有用功+P 无用功其中有用功是基站部分的负载,无用功主要体现在外市电线缆传输过程中以热量的交流配电箱P 交开关电源P 开蓄电池浮充P 蓄空调及其他P 空0.95转换因子基站主设备P 主P 主=I 总ah 数*10%*56.410%浮充电流P 变=P 有用+P 无用=P 变/0.8变压器P 变交流配电箱P 交电表 表前线路表后线路/功率因子0.8方式散发至空气中,从而导致部分能量损失。
另外变压器与基站交流功率之间的关系为:P变=P交/功率因子注释:功率因子一般取0.82.外市电线缆线径3.外市电敷设方式外市电线缆敷设方式一般分为地埋和架空。
在密集城区大部分采用地埋敷设,而郊区则一般采用架空敷设。
由于架空敷设方式有利于线缆进行散热,建议在现有的环境下优先采用架空敷设。
4.外市电线缆长度外市电线缆长度影响到外市电交流电压;5.开关电源负载开关电源是整个基站主设备的动力核心,其为主设备提供动力能源,将交流电转换成48V直流电,其主要公式为:P 开=(P主+P蓄)/0.95=U开∗I开/0.95注释:0.95为开关电源能效转换因子,普通电源模块为0.85,高效模块为0.956.蓄电池浮充电流当外市电断电恢复供电后,开关电源会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其浮充电流一般会按照蓄电池总容量的10%进行浮充,其公式为:P 蓄=I蓄总AH数∗10%∗56.4V注释:56.4V为蓄电池浮充电压7.空调及其他照明等空调按照1P等于735W功率进行统计,照明及其他等可按照500~1000W进行记取。
百度文库2017年建设工作会单件10基站通信电源系统配置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2月目录1概述 (2)2系统配置 (3)3市电引入 (3)4直流远供 (4)5新能源供电 (5)6交流配电 (6)7开关电源 (6)8后备保障 (7)9一体化机柜 (11)10空调 (11)11防雷接地 (14)附录1:不同材质、线径电缆对应负载功率下最大引入距离 (18)附录2:直流远供设备选型 (20)附录3:中国建筑气候区分图 (21)附录4:全国主要城镇雷暴日数统计 (22)附录5:太阳能组件量计算方法 (31)附录6:拉远站SPD配置要求 (32)附录7:基站地网的构成 (33)附录8:总接地汇流排、馈窗接地汇流排和接地汇集线 (34)附录9:供电线路的防护 (36)1概述基站通信电源系统对移动通信网络可靠运行至关重要,以满足基站设备7×24小时不间断供电为原则,平衡投资成本和运行能效,贯彻“精准配置、动态调整”的动力专业建设思路,充分考虑动力专业各类建设场景,做到投资成本和运行能效最优,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通信基站的电源系统过配置会导致投资浪费、设备利用率低,而欠配置会降低供电系统可靠性,进而影响通信安全。
本指导意见在中国铁塔《新建基站配套设施总技术要求(试行)》(Q/ZTT 1005-2014)基础上,对典型场景给出了具体配置要求,适用于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基站的建设、改造及搬迁。
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基站,各省分公司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本指导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调整,并在总部相关部门的管理和指导下,根据实际进行试点或改进,以达到最佳应用价值为原则确定配置方案。
本指导意见未涉及的内容,应执行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本指导意见由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解释。
2系统配置基站电源系统及空调包含市电引入、直流远供、新能源供电、交流配电、开关电源、后备保障、一体化机柜、空调、防雷接地、等子系统。
基站电源勘察一、交流屏/箱:1、记录信息:外市电引入线径、厂家、型号、输入总开关(A*1个)、三相和两相已用分路(A*个)、三相和两相空余分路(A*个)、新增DC交流引入具体端子位置及容量、新增空调使用端子。
2、勘察要求:拍照,画端子使用情况示意图计算采用端子容量:三相:A=2.5*设备总功率/ 660两相:A=2.5*设备总功率/两相2203、外市电容量计算:容量=[2G机架数×厂家提供功耗+24V蓄电池容量×0.1×24+48V蓄电池容量×0.1×48+3000×空调数量+300(传输)+2000(柜式PTN设备)或+350(盒式PTN 设备)+300(照明)+1500(TD新增)]/0.75(使用效率)其中蓄电池包含本次新增容量,空调包括本次新增空调。
二、开关电源1、记录信息:开关电源类型(+24V,-48V)、开关电源引入线线径,引入电压(220或者380),开关电源厂家、型号,机架总容量,现在配置容量,开关电源模块型号,负载现状。
空开、熔丝剩余状况(一次下电、二次下电分别记录):已经使用熔丝/空开型号、数量,剩余熔丝/空开型号、数量。
(2000W:63A*2;500W:32A*2)3、勘察要求:画端子(空开,熔丝)排列示意图(包括一次、二次)4、开关电源容量:开关电源总容量:为开关电源满配时,所具备的最大电流量。
总容量=单个模块容量*机架满配模块个数配置容量:单个模块容量*开关电源实际需配置模块数需配置容量=[(机房所有使用该开关电源设备的总功率数/开关电源电流(24或48))+蓄电池总容量/10]+1例:假如由上面公式算出的容量为110A,开关电源采用50A的模块,我们要配置的模块数为4。
三、蓄电池组1、记录信息:蓄电池电源类型(+24V或-48V)、蓄电池厂家、单组容量(Ah)*组数。
安装方式,层数*列数*方式(卧式或者立式)。
市电引入施工规范网络部传动中心2016年8月03日目录一、市电引入类型概述二、市电引入要求1、市电引入线径要求2、自建基站(机房)的市电引入要求3、租用民房的市电引入要求4、安全、文明作业要求5、电表安装要求6、变压器安装要求三、市电引入施工标准1、直埋施工标准2、架空施工标准3、搭火点施工标准4、交流配电箱施工标准一、基站市电引入类型概述目前基站的交流供电基本以当地市电作为主用交流电源,而市电引入情况大概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自建机房类,原则上设有专用变压器,通过一路10KV高压引至基站专用变压器,通过变压器降压后为基站设备供电;自建机房无专用变压器,从远端的公用变压器引一路380V或220V至基站,为基站的设备供电。
2)租用民房作为机房类,设有专用变压器的基站,从租用低压配电系统的输出分路引至基站;租用民房无专用变压器的基站,就近从电力传输线缆处取电引至电表,再从电表引至基站.3)新建拉远站、室分站点、灯塔站点,一般就近从电力传输线缆处取电引至电表,再从电表引至基站。
二、市电引入要求1、市电引入线径要求农村和乡镇基站只考虑 2G 设备供电需求,交流电源引入容量要求不小于15kW,(自建变压器的基站,变压器容量建议按照20kVA 选定),电力线缆线径应不小于4*25mm铝芯.一般市区、城郊及县城基站考虑2G 设备、3G 设备、4G共址,交流市电引入容量要求不小于20kW(自建变压器的基站,变压器容量建议按照30kVA 选定),电力线缆线径应不小于4*35mm铝芯。
汇聚机房交流市电引入容量要求不小于30KW(自建变压器的基站,变压器容量建议按照50kVA 选定),电力线缆线径应不小于4*50mm铝芯.核心机房根据实际容量需求和预期容量要求,配置电力线缆线径。
2、自建基站(机房)市电引入要求变压器至基站机房的电力线根据各基站情况可采用地埋引入或采用架空引入,对采用地埋引入电力线的基站,电力线要求采用电力电缆,其线径要求为16mm2(20KVA)/25mm2 (50KVA) 多股铜芯金属护套电力电缆或电缆穿钢管方式,电缆金属护套或钢管二端应就近作接地处理,对采用架空电力线引入的基站,在终端杆处引入机房交流配电箱的电力线应采用16mm2(20KVA)/25mm2(50KVA)的多股铜芯金属护套的电力电缆或电缆穿钢管,并采用地埋方式引入机房,其电缆地埋长度应不小于30 米,电缆金属护套或钢管二端应就近作接地处理,如电缆埋设长度有困难,可采用沿机房四周地埋敷设的方法解决。
电力接入工程基本容量(用量)配置标准电力接入工程基本容量配置标准是指根据用电负荷的大小来确定供电线路、变压器等设备的容量大小,以保障正常供电的一项重要工作。
标准的制定涉及到供电可靠性、功率因数、经济性等多方面因素,以下将详细介绍电力接入工程基本容量配置标准的相关内容。
首先,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供电可靠性。
电力接入工程的基本容量要足够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且考虑到用户用电负荷的波动性。
根据用电负荷的波动情况,可以确定容量的峰值和谷值,并根据电力系统的容量调剂能力来合理配置供电容量,保障供电可靠。
其次,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是衡量用电设备工作效率的重要指标,合理配置供电容量可以提高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降低电能损耗。
对于大型功率因数较低的用户,可以考虑配备静态无功补偿装置来提高功率因数;对于小型用户,可以考虑通过电容器等装置来提高功率因数。
此外,标准的制定还需要考虑经济性。
供电设备的容量配置应尽量减少设备成本和运行成本,提高供电设备的利用率。
通过合理配置供电容量,可以降低供电设备的投资和运营成本,达到经济性的目的。
同时,根据用户的用电特点,可以采用灵活的供电方式,如采取分段供电等方式,提高供电系统的经济性。
最后,标准的制定需要参考国家有关规定和行业标准。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行业标准,制定电力接入工程基本容量配置标准,以确保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国家有关规定和行业标准包括电力系统电压等级、电力设备的容量范围、电力设备的技术要求等,供电单位需要根据这些规定和标准来制定供电容量的配置标准。
总结起来,电力接入工程基本容量配置标准是根据用电负荷的大小、供电可靠性、功率因数和经济性等因素来确定供电线路、变压器等设备的容量大小。
合理的容量配置可以保障供电可靠、提高功率因数、降低成本,并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行业标准。
通过制定标准,可以为电力接入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指导,并提高供电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工程举例:某机房远期需新增无线设备20KW;传输设备按200W预留;新增3P空调2台;1套48V直流电源系统,配置2组200AH蓄电池组;1套24V直流电源系统,配置2组500AH蓄电池组。
问引入市电容量需多大?相关电缆如何配置?
答:根据机房远期设备功耗确定基站市电引入容量,可按以下步骤计算:
1)、远期无线主设备负载:无线设备20KW。
2)、空调消耗电功率:制冷量为3P的空调,则每台空调电功率约为:3×735W=2.2KW。
共计2台,即为4.4KW电功率。
备注:1P空调消耗电功率为735W。
3)、蓄电池组均充充电功率:
(1)500AH/组×2组×(12节×2.35V/节)×0.1(均充电流系数)=2.82KW;备注:24V开关电源。
(2)200AH×2×(24×2.35)×0.1=2.25KW;备注:48V开关电源。
因此,两套直流电源系统蓄电池组充电总功耗为:5.07KW。
4)、传输设备:按200W考虑。
5)、灯管及插座预留:按1KW考虑。
综上所述:基站远期总负载为:(20+4.4+5.07+0.2+1)=30.67 KW。
在配置市电引入容量时,需考虑基站类负载的功率因数,一般可按0.9来考虑。
因此,基站市电引入容量为:I=(30.67KW)/(3×220V×0.9)=51.6A
配置交流配电箱引入空开时,需按照远期负载的1.2-1.5倍来配置,若选型过大,空开起不到保护作用;若选型较小,当远期负载增大时,会造成频繁跳闸的问题。
因此,该基站市电交流配电箱引入空开选型为63A/3P或80A/3P空开。
建议电表至交流配电箱引入电缆按照4×25平方毫米(载流量为
81A)。
注:查勘时,交流空开一定要注明空开的相数,例如16A/1P表示16A 单相空开,16A/3P表示16A/3P表示16A三相空开。
电力电缆载流量表
电力电缆载流量表
多芯电缆载流量表 单芯电源线载流量表
主线芯截面(mm²)中性线截面
(mm²)
1KV(四
芯,350C)载
流量载流量(A)
主线芯截面
(mm²)
RVVZ(单
芯,350C)
载流量(A)
4 2.525 116 6433 1.520 10644 2.527 161060 436 251681 647 3516102 1064 5025128 1690 7035159 25119 9550195 35147 12070224 5018
5 15070260 70229 18595298 95281 240120339 120324
150371
185 423
240 480
300 560
400 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