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课件7.3 练习六
- 格式:pptx
- 大小:2.70 MB
- 文档页数:19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数学好玩》|北师大版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数学好玩》|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的7.3节内容,《数学好玩》。
我们将学习在实际情景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1. 理解在实际情景中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在实际情景中解决问题的方法。
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会在PPT上展示一个实际情景,例如购物时如何计算总价,然后引导同学们思考如何用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
2. 讲解例题:我会选取一个与实际情景相关的例题,例如“小明买了3个苹果和2个香蕉,苹果每个2元,香蕉每个3元,请问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我会带领同学们一起分析问题,指导他们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加减法来解决。
3. 随堂练习:我会给同学们一些类似的练习题,让他们在课堂上独立完成,然后我会选取一些同学的作品进行点评和讲解。
4. 小组讨论:我会将同学们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如何解决一些复杂的实际问题,每个小组会得到一个不同的问题。
讨论结束后,我会邀请一些小组的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解题过程和答案。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实际情景2. 转化为数学问题3.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小红买了4个苹果和5个香蕉,苹果每个2元,香蕉每个3元,请问小红一共花了多少钱?2. 小华家的花园有3排共6个花盆,每排花盆的数量不同,请问有多少种不同的排列方式?答案:1. 14元2. 6种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同学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些同学能够很好地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但也有一部分同学在这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练习六北师大版教案:五年级数学下册练习六一、教学内容1. 小数除以整数;2. 整数除以小数;3. 小数乘法;4. 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小数和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小数和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方法的掌握。
难点:理解小数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练习本。
学具:练习六相关题目、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小明有2.5元,他想买一本书,每本书的价格是0.8元,请问小明最多可以买几本书?2. 例题讲解:(1)小数除以整数:2.5 ÷ 0.8解题步骤:第一步:将2.5和0.8都乘以10,变为25和8;第二步:25 ÷ 8 = 3余1;第三步:将余数1乘以10,得到10,再除以8,得到1.25。
所以,2.5 ÷ 0.8 = 3.125。
(2)整数除以小数:10 ÷ 2.5解题步骤:第一步:将10和2.5都乘以10,变为100和25;第二步:100 ÷ 25 = 4。
所以,10 ÷ 2.5 = 4。
(3)小数乘法:2.5 × 0.8解题步骤:第一步:将2.5和0.8都乘以10,变为25和8;第二步:25 × 8 = 200;第三步:将200除以100,得到2。
所以,2.5 × 0.8 = 2。
(4)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3/4 + 1/2 1/3解题步骤:第一步:将分数都通分,得到9/12 + 6/12 4/12;第二步:9/12 + 6/12 = 15/12;第三步:15/12 4/12 = 11/12。
所以,3/4 + 1/2 1/3 = 11/12。
3. 随堂练习:(1)0.6 ÷ 0.2 =答案:3。
(2)2.4 ÷ 0.3 =答案:8。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练习六》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练习六》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练习题,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分数和小数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章内容包括分数和小数的互换、求平均数、百分比的应用等。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熟练运用分数和小数解决实际问题,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和小数的基本概念,对求平均数、百分比的应用等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对分数和小数的互换、求平均数的方法等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分数和小数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分数和小数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和小数的互换、求平均数的方法、百分比的应用。
2.难点: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正确运用分数和小数、求平均数的方法、百分比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
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分数和小数的互换、求平均数的方法、百分比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问题,以便进行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3.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以便进行直观演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例如,展示一家超市本周销售额的情况,让学生计算本周的平均销售额。
2.呈现(15分钟)呈现相关知识点,讲解分数和小数的互换、求平均数的方法、百分比的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和讲解,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目录(新课标)
一 分数加减法
1.1折纸P2-4
1.2星期日的安排P5-6
1.3“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P7-8
1.4练习一P9-10
二 长方体(一)
2.1长方体的认识P11-13
2.2展开与折叠P14-15
2.3长方体的表面积P16-17
2.4露在外面的面P18-19
2.5练习二P20-21
三 分数乘法
3.1分数乘法(一)P22-24
3.2分数乘法(二)P25-27
3.3分数乘法(三)P28-30
3.4倒数P31-32
3.5练习三P33-35
四 长方体(二)
4.1体积与容积P36-37
4.2体积单位P38-40
4.3长方体的体积P41-43
4.4体积单位的换算P44-45
4.5有趣的测量P46-47
4.6练习四P48-49
整理与复习P50-54
五 分数除法
5.1分数除法(一)P55-56 5.2分数除法(二)57-59 5.3分数除法(三)P60-62
5.4练习五P63-64
六 确定位置
6.1确定位置(一)P65-66
6.2确定位置(二)P67-68
七 用方程解决问题
7.1邮票的张数P69-70
7.2相遇问题P71-72
7.3练习六P73-74
数学好玩
1 “象征性”长跑P75-77
2 有趣的折叠P78-79
3 包装的学问P80-81
八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8.1复式条形统计图P82-83 8.2复式折线统计图P84-86 8.3平均数的再认识P87-88 8.4练习七P89-91
总复习P92-98。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练习六》教学设计四观察图中的信息,根据信息找出等量关系.“带黄帽的人数-戴红帽的人数=5”,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在书上完成第五.六题)。
3.便利店进了4箱梨后,又进了3箱苹果和一箱梨。
(1).进1箱梨和苹果各需多少元?(2).如果便利店用了250元进了5箱苹果后,用剩下的钱最多进几箱梨。
(在书上完成第七题)4.学生说一说估计两人在何地相遇,大概会在偏向奇思一点儿的位置。
完成第一题后再根据等量关系解决第二题。
(在书上完成第八题)5.阅读题目信息,寻找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完成9,10题)三、拓展练习我们可以通过改变问题中的某些信息来提出新的问题。
淘气家到笑笑家的路程是840m,两人同时从家里出发,淘气每分步行70m,笑笑每分步行50m。
出发后多长时间两人相遇? (1)说一说,奇思改变了那些信息?(2)你能尝试提出一个新问题吗?四、今天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练习六数量关系式:第七单元《练习六》导学案学习内容《练习六》P73-74学习目标1.鼓励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先读懂题意,根据信息找出等量关系,再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解。
2.侧重运用解方程的方法直接计算。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方法。
3.鼓励学生在新的情境中,综合自己对于题意、等量关系的理解来解决问题。
4.在练习过程中,通过观察、阅读、讨论等活动理解题意,能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反思意识。
学习过程一、游戏活动(完成第1题)二、基本练习:情景探究1、从上面的信息中,我找到的数量有2、两个相关联的数量间存在的相等关系,叫做等量关系。
你能找出情景中的这些数量有着什么样的相等关系呢?(1)文字表述你找到的等量关系。
(2)图示表示你找到的等量关系。
(3)用式子表示你找到的等量关系。
3、借助等量关系,将未知量设为字母,列方程表达情景中的等量关系。
4、小组合作,学会这种方程的解法,并解决在下面的空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