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解密康熙17阿哥胤礼个人简介 康熙的皇后是谁
- 格式:docx
- 大小:8.02 KB
- 文档页数:5
康熙皇后是谁初婚:11岁皇后(4位)·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1654年2月3日-1674年6月6日)满洲正黄旗人,领侍卫内大臣噶布喇之女,世袭一等公索额图的亲侄女,康熙首辅索尼的孙女。
生于顺治十年十二月十七日。
康熙四年册封为皇后,时年13岁。
康熙八年生皇二子(未序齿)承祜(早殇);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日生皇七子(序齿皇次子)胤礽后,因难产去世享年22岁。
葬清东陵之景陵。
康熙皇后初谥仁孝皇后,雍正元年改谥孝诚,全部谥号:孝诚恭肃正惠安和淑懿恪敏俪天襄圣仁皇后。
·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1653年-1678年3月18日)满洲镶黄旗人,辅政大臣一等公遏必隆之女。
生于顺治十年。
初为妃,康熙十六年八月册封为皇后,仅半年,于康熙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薨。
葬清东陵之景陵。
初谥孝昭皇后,后雍正、乾隆、嘉庆累加谥,全部谥号:孝昭静淑明惠正和安裕端穆钦天顺圣仁皇后。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1689年8月24日)满洲镶黄旗人,领侍卫内大臣佟国维之女,康熙帝生母孝康章皇后的嫡亲侄女,康熙帝的表妹。
生年不详。
康熙十六年八月册封为贵妃,二十年晋升为皇贵妃。
二十二年生皇八女(早殇)。
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九日册为皇后,次日即去世。
葬清东陵之景陵。
康熙皇后初谥孝懿皇后,后雍正、乾隆、嘉庆累加谥,全部谥号:孝懿温诚端仁宪穆和恪慈惠奉天佐圣仁皇后。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1660年-1723年6月25日)满洲正黄旗人,护军参领威武之女。
生于顺治十七年。
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生皇四子胤禛,即雍正帝。
十八年封为德嫔。
次年生皇六子胤祚;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为德妃;二十一年生皇七女,殇;二十二年生皇九女温宪公主;二十五年生皇十二女,殇;二十七年生皇十四子胤祯。
雍正帝即位后,尊为仁寿皇太后,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三日丑刻薨,享年64岁。
葬清东陵之景陵。
全部谥号:孝恭宣惠温肃定裕慈纯钦穆赞天承圣仁皇后。
爱新觉罗·弘时简介及详细资料家庭成员父亲爱新觉罗·胤禛(yìn zhēn)(满语:in jen)(1678年-1735年),满族,是清朝第五位皇帝,入关后第三位皇帝,清圣祖康熙第四子,生于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
1722年-1735年在位,年号雍正(hūwaliyasun tob),庙号清世宗,諡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宪皇帝,temgetulehe hūwangdi)。
蒙古人称为纳伊拉尔图托布汗。
葬清西陵之泰陵。
雍正在位时期,平定了罗卜藏丹津叛乱,并将青藏、外蒙古地区纳入版图,设定军机处加强皇权,实行改土归流、火耗归公等一系列铁腕改革政策,对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
雍正在位期间,勤于政事,做到了"以勤先天下"、"朝干夕惕"。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帝驾崩,终年58岁。
母亲齐妃李氏(1676年-1737年),知府李文烨之女。
雍正帝的妃嫔之一。
康熙十五年出生雍正帝为雍亲王时,李氏为侧福晋。
康熙三十四年七月初六日未时,生皇二女和硕怀恪公主。
康熙三十六年六月初二日子时,生皇子弘昐。
康熙三十九年八月初七日酉时,生皇次子爱新觉罗·弘昀。
康熙四十三年二月十三日子时,生皇三子弘时。
雍正元年正月十四日,被诏封为齐妃。
同年二月二十二日,行齐妃册封礼。
乾隆四年四月十二日,齐太妃病重。
四月十三日,齐太妃移到北海五龙亭。
乾隆四年四月二十四日,齐太妃病逝,终年63岁。
乾隆四年四月二十八日,齐妃金棺奉移到一田村殡宫暂安。
十二月二十四日,齐妃金棺奉移泰陵妃园寝。
乾隆五年二月,入葬泰陵妃园寝。
兄弟姐妹皇长子爱新觉罗·弘晖,雍正帝嫡长子(康熙三十六年三月二十六-康熙四十三年六月初六),母孝敬宪皇后。
雍正十三年十一月,乾隆帝追封大哥为和硕亲王,諡号端。
皇子爱新觉罗·弘昐(1697年7月19日-1699年3月30日),清朝雍正帝的儿子(实际上的第二子,但因早殇而未序齿),皇次子弘昀、皇三子弘时的同母哥哥。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生活常识分享历史上的果郡王胤礼因何而死?导语:《甄嬛传》中果郡王的结局是被毒酒毒死的。
故事情节是,皇帝对甄嬛起疑,赐十七毒酒,让甄嬛亲自送毒酒给十七来证明自己的清白,果郡王喝了《甄嬛传》中果郡王的结局是被毒酒毒死的。
故事情节是,皇帝对甄嬛起疑,赐十七毒酒,让甄嬛亲自送毒酒给十七来证明自己的清白,果郡王喝了毒酒,可惜的是致死都不知道甄嬛为他生了一对龙凤胎。
历史上有果郡王吗?他是被雍正的毒酒毒死的吗?而历史的果郡王胤礼是康熙帝第十七子,爱新觉罗·胤礼(1697-1738)封果毅亲王,清康熙帝第十七子,雍正帝异母弟。
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生。
母纯裕勤妃陈氏。
比雍正小十九岁。
康熙皇帝在位时胤礼已经被封为果郡王了,管理理藩院事。
六年,晋亲王。
七年,奉命管工部事。
八年,总理户部三库。
十一年,授宗令,管理户部。
十二年赴泰宁,送达赖喇嘛还西藏,沿途巡阅各省驻防及绿营兵。
十三年,返京,办理苗族事务。
乾隆即位,命总理事务,解宗令,管刑部。
幼从学沈德潜,豁达识体,不介入皇权之争。
且又智慧持重,政绩斐然。
他身后,乾隆帝深感若失股肱。
工书法,善诗词,好游历,四川名山大川皆布其足迹,留有遗踪。
“康熙在位时,九王夺嫡十分的惨烈,果郡王却独善其身,整日与诗词歌赋为伴,过着悠然自得闲云野鹤的日子。
他的与世无争不仅确保了他自身的安全,也成就了他日后的尊贵与福气。
”胤礼可以说是个爱情完美主义者,他信奉的爱情信条是“从一而终”,“因为他身上具备了一切好男人的特质,所以他会有一种让所有女人都爱上他的魅力。
果郡王胤礼的嫡福晋是钮祜禄氏,果毅公阿灵阿之女;侧福晋孟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贵为雍正的知己却因一只鸽子命丧黄泉导语:康熙第十七子,雍正的同父异母弟弟,出生于康熙三十六年,他就是果郡王允礼。
比雍正小19岁,和雍正的长子同年出生,也就是说,虽然两人康熙第十七子,雍正的同父异母弟弟,出生于康熙三十六年,他就是果郡王——允礼。
比雍正小19岁,和雍正的长子同年出生,也就是说,虽然两人是兄弟,但在年龄上来说,雍正都可以当他老爸了。
在古代宫中,母亲的身份也就决定这其孩子地位的高低。
由于允礼的母亲是侍卫的女儿,在当时也就只能当个嫔了,所以,允礼在宫中的地位并不是很高。
康熙的儿子太多,而允礼在众皇子中并不是很出众,所以在康熙在位时,他几乎是什么也没有做的。
可是在他老哥——雍正继位后,他的人生开始由黑色渐渐变白了。
在元年四月,他被封为多罗果郡王。
他有一个普通皇子直接跳级到大清的二级王,这在当时可是破格提拔呀。
可见他老哥是有多么的喜欢他。
那么咱们这位皇帝到底看中了他什么呢?前面说到允礼是康熙的第17位皇子,比雍正小19岁,康熙在位时他一直都是默默无闻的,所以可想而知当年九王惨烈夺嫡,咱们这位小皇子也是有自知之明吧,知道自己争不过,索性不争。
不过他性格豁达,一直也没想过要这个皇位。
所以在他的兄弟们努力夺嫡时,唯他独善其身,整日与诗词歌赋为伴,过着悠闲自得的日子。
单这一点就于雍正来说就省了事了。
而且他自己也曾表过态:不参与皇权之争。
而正是这一句“不参与皇权之争”让他四哥大为欢喜。
于是,雍正就给他破格晋级了,不但晋级,还让他管理藩院,藩院就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外交部。
这一开始就让他管理外交了,可见雍正对他那是真的看重呀。
当然允礼也没有辜负他哥哥的期望,上任后一展才华。
生活常识分享。
清朝果亲王允礼生平简介爱新觉罗·胤礼(1697年—1738年),清康熙帝第十七子,雍正帝异母弟,母纯裕勤妃。
雍正帝认为他实心报国,操守清廉,于雍正六年进亲王,七年管工部事,八年总理户部三库,十一年管户部。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清朝果亲王允礼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允礼生平简介康熙三十六年丁丑三月初二日寅时生,母纯裕勤妃。
其初行次为第二十七。
旗籍正红旗。
胤礼九岁以后常随康熙帝出塞外,雍正元年被封为果郡王,管理藩院事。
雍正帝认为他实心报国,操守清廉,于雍正六年进亲王,七年管工部事,八年总理户部三库,十一年管户部;十二年赴泰宁送达赖喇嘛回西藏,顺路问视各省驻防及绿营兵;十三年还京师,办理苗疆事务。
雍正帝临终时,命允礼辅政。
乾隆即位,允礼任总理事务,管刑部。
他秉性忠直,深受乾隆帝赏识;他身体较弱,雍正年间雍正帝命其在私邸中办事,隔几天进宫一次即可,这在当时是一种不同寻常的特殊照顾。
乾隆元年因事罢双俸,三年二月薨。
乾隆帝万分悲痛,亲临其丧。
二月初九日,乾隆令给允礼加祭一次,谥曰“毅”。
因允礼无子,故以雍正帝第六子弘曕为继子。
胤礼(允礼)在康熙帝诸多皇子中,算是下场较好的一个。
胤礼胤祥是政敌胤礼是康熙帝的第十七个儿子,胤祥是康熙帝的第十三个儿子。
很多人对于胤礼和胤祥之间的关系都很疑惑,这两人到底是不是政敌呢?在康熙帝晚年的时候,各皇子为了争夺皇位,明争暗斗,打得不可开交。
在争夺皇位的皇子背后,又有很多皇子选择自己拥护的人选。
胤祥在当时就选择了雍正胤禛,押对了宝。
胤祥在雍正夺嫡过程中,宁死不移,为了保全胤禛更是不惜牺牲自己在康熙那儿的宠爱,二十二岁就被关进牢房,永不见天日长达十四年之久。
因此,在雍正胤禛登基以后,将与他对立的兄弟,杀了或是囚禁起来,却立即将胤祥放出,从阶下囚一下子得到重要的地位,成了令人仰慕的亲王。
然而,胤礼在夺嫡的过程中,拥护的是皇八子胤禩。
因此,在雍正当上皇帝以后就没有得到重要,甚至被派去为康熙守灵。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康熙这位皇后为了一己私利让雍正背了百年黑锅
导语:康熙皇帝一生中有四个皇后,他生前只立过三位皇后,第四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本是一名极普通的妃子,由于她的儿子胤禛当了皇帝,所以在康熙死
康熙皇帝一生中有四个皇后,他生前只立过三位皇后,第四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本是一名极普通的妃子,由于她的儿子胤禛当了皇帝,所以在康熙死后,被尊为皇太后。
乌雅氏,满洲正黄旗,生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比康熙小六岁。
乌雅氏早年被选入宫,初为侍妾,由于年轻漂亮,康熙皇帝经常让她侍寝,入宫不久便有了身孕。
她生下的第一个皇子便是四阿哥胤禛,在清朝的皇太后中,乌雅氏生育的子女是最多的,一共有三子三女,可见康熙对她是颇为宠爱。
作为皇帝的嫔妃,哪一个不想生皇子?又哪一个不想让自己生的皇子当皇帝呢?可是乌雅氏确实做到了,她的儿子胤禛真的就当上了大清入关的第三位皇帝,她的身价也立刻暴涨,从一位普通的妃子一跃成为了最高等级的皇太后。
按说,乌雅氏应该为自己的幸运感到高兴,跟自己儿子亲密无间才对。
可是这位乌雅氏却很特别,不但不高兴,还处处跟儿子闹别扭,顶着干,甚至闹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乌雅氏做出了很多超乎寻常的事情,令人实在难以理解。
第一:要给康熙殉葬
康熙皇帝驾崩以后,乌雅氏哭着闹着要自杀殉死,追随先帝于九泉之下。
雍正皇帝苦苦哀求,乃至声泪俱下,可是乌雅氏坚持要殉死,最后雍正皇帝说:“如果母亲非要随着皇父而去,我这个皇帝也不当了,愿随母亲同去。
”因为自己要死让大清皇帝跟着死,这是绝对担不起的
生活常识分享。
康熙的儿子是胤字辈的,在雍正纪位后保留了自己的"胤",而将其他的人改为"允"。
单单十三子胤祥死后雍正将“胤”字还给了他这个终生对他忠心耿耿的弟弟。
康熙的二十四子.分别是:胤禔(yìn shì):康熙第一子,三十七年封直郡王,四十七年革,雍正十二年卒,按贝子例葬胤礽(yìn réng):康熙第二子,十四年立为皇太子,四十六年废,四十八年复立,五十一年复废,雍正二年薨,追封理亲王,谥号密.胤祉(yìn zhǐ):康熙第三子,三十七年封诚郡王,三十八年降贝勒,四十八年晋诚亲王,雍正二年降郡王,八年复封亲王,后革,十年薨,按郡王例葬.胤禛(yìn zhēn):康熙第四子,雍正皇帝胤祺(yìn qí):康熙第五子,三十七年封贝勒,四十八年封恒亲王,雍正十年薨,谥号温.胤祚(yìn zuò):康熙第六子,早夭.胤佑(yìn yòu):康熙第七子,三十九年封贝勒,四十八年封淳郡王,雍正元年晋亲王,八年薨,谥号度.胤禩(yìn sì):康熙第八子,三十七年封贝勒,六十一年晋廉亲王,雍正四年以罪革.胤禟(yìn táng):康熙第九子,四十八年封贝子,雍正三年以罪革.胤礻我(yìn é):康熙第十子,四十八年封敦郡王,雍正二年以罪革乾隆二年封辅国公品级,六年卒,按贝子例葬.胤禌(yìn zī):康熙第十一子,早夭.胤祹(yìn táo):康熙第十二子,四十八年封贝子,六十一年晋嘉郡王,雍正元年降贝子,二年降镇国公,八年封履郡王,十三年晋履亲王,乾隆二十八年薨,以乾隆第四子颙珹为继.胤祥(yìn xiáng),康熙第十三子,六十一年封怡亲王,雍正八年薨,谥号贤,胤禵(yìn tí):康熙第十四子,四十八年封贝子,雍正元年晋郡王,三年降贝子,四年革,乾隆二年封辅国公,十二年晋贝勒,十三年封恂郡王,二十年薨,谥号勤.胤禑(yìn wú):康熙十五子,雍正四年封贝勒,八年晋愉郡王,九年薨,谥号恪.胤禄(yìn lù):康熙第十六子,嗣庄亲王后(即原承泽亲王硕塞后),雍正元年袭庄亲王.乾隆三十二年薨,谥号恪.胤礼(yìn lǐ);康熙第十七子,雍正元年封果郡王,六年晋果亲王,乾隆三年薨,以雍正第六子为嗣,谥号毅.胤衸(yìn jiè):康熙第十八子,早夭.胤禝(yìn jì):康熙第十九子,早夭.胤祎(yìn yī):康熙第二十子,雍正四年封贝子,八年晋贝勒,十二年降辅国公,十三年复封贝勒,二十年卒,谥号简靖.胤禧(yìn xǐ):康熙第二十一子,雍正八年封贝子,,即刻晋贝勒,十三年晋慎郡王,乾隆二十三年薨,以乾隆第六子颙瑢为嗣,谥号靖.胤祜(yìn hù):康熙第二十二子,雍正八年封贝子,十二年晋贝勒,乾隆八年卒,谥号恭勤.胤祁(yìn qí):康熙第二十三子,雍正八年封镇国公,十三年晋贝勒,乾隆二十三年降贝子,四十二年降镇国公,四十五年晋贝子,四十七年晋贝勒,四十九年加郡王衔,五十年卒,谥号诚.胤袐(yìn mì)(还有的地方写做——礻必,那就念bì了,没考证过哪个是真的,但倾向于bì):康熙第二十四子,雍正十一年封(言咸)亲王乾隆三十八年薨,谥号恪.。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雍正疼爱的十七弟被受命宣读乾隆即位诏书
导语:康熙晚期,各大阿哥展开夺嫡大战,被人熟知的“九王夺嫡”中的各大皇子各显神通,忙的不亦乐乎。
而此时无心帝位的康熙第十七子胤礼,却在纵
康熙晚期,各大阿哥展开夺嫡大战,被人熟知的“九王夺嫡”中的各大皇子各显神通,忙的不亦乐乎。
而此时无心帝位的康熙第十七子胤礼,却在纵情诗画,俨然是一位面容清秀,气质卓然的翩翩世家公子。
十七阿哥生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原名胤礼,雍正皇帝即位以后为避皇讳改为允礼。
他的生母陈氏是满清包衣二等侍卫之女,地位卑微。
在生下了十七阿哥以后,仍然不受重视,直到陈氏将胤礼抚养成人以后,才被康熙晋封为“嫔”位。
母亲的地位注定了胤礼在争夺皇位上毫无优势,虽然八阿哥胤禩的生母地位也不高,但胤禩有抱负也有手段。
所以胤礼乐的做一个闲散阿哥,把一腔热情全部投入到佛经研究和诗文书画上。
康熙皇帝对这位皇子也看在眼里,知道他无心政事,只是在塞外狩猎的时候才会带着胤礼,所以在康熙后期的记录里,很少出现这位十七阿哥,而胤礼直到康熙去世还只是个皇子的身份,没有任何封号亦无任何官职。
在“九王夺嫡”的斗争中,几乎所有阿哥都卷入其中,至于胤礼是否也参与,因为史书中没有记载,便不得而知,但小编猜测,这样一个地位不高又无心政治野心,也没有任何权势的阿哥,想必四爷和八爷都不会费力气拉拢吧。
据记载,胤礼自小醉心于佛法,喜欢参读佛经,和十三阿哥胤祥的关系很好。
雍正皇帝即位以后(之后就称胤为允了),曾打算惩罚允礼,但是允祥极力保荐,说他“居心端方,乃忠君亲上,深明大义之人”。
雍
生活常识分享。
【康熙皇帝四大皇后之家族背景】康熙皇帝8...【康熙皇帝四大皇后之家族背景】康熙皇帝8岁即位,12岁大婚,在位61年,一生共有65位后妃。
这里主要介绍一下康熙的四位皇后:1、孝诚仁皇后赫舍里(1654年2月3日-1674年6月6日),满洲正黄旗人。
康熙第一任皇后,辅政大臣一等公索尼的孙女,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噶布喇的女儿。
康熙四年(1665年),被册立为皇后。
康熙八年(1669年),诞下嫡长子承祜,但是4岁时夭折。
康熙十三年(1674年),诞下嫡次子胤礽后崩逝,年仅20岁。
2、孝昭仁皇后钮钴禄氏(?-1678年3月18日),满洲镶黄旗人,康熙帝第二任皇后,祖父是清初开国五大臣额亦都,祖母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四女和硕公主穆库什。
康熙四大辅政大臣一等公遏必隆之女。
康熙十六年(1677年)八月二十二日,册立为皇后。
康熙十七年(1678年)二月,崩逝于坤宁宫,没有留下子嗣。
3、孝懿仁皇后佟佳氏(?-1689年8月24日),满州镶黄旗人,康熙帝的第三任皇后,领侍卫内大臣、一等公佟国维之女,顺治帝孝康章皇后侄女。
康熙二十年(1681年)晋封为皇贵妃,代行皇后之职。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生皇八女,不久夭折。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七月初九日立为皇后,时已病亟,翌日崩逝于承乾宫。
4、孝恭仁皇后乌雅氏(1660年4月28日-1723年6月25日),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帝的第四位皇后。
在康熙四大皇后之中,是出身最低微的一位,护军参领威武之女。
乌雅氏为康熙一共生下三子三女,其中就有著名的皇四子胤禛、皇十四子胤禵。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皇四子胤禛即位后,母凭子贵,被尊为皇太后。
于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三日(1723年6月25日)崩逝于永和宫,享年64岁。
其实在康熙生前,乌雅氏并没有被封为皇后。
#清朝##清朝人物志#。
爱新觉罗·胤礼简介|爱新觉罗·胤礼详细信息-封果毅亲王,清康熙帝第十七子,雍正帝异母弟,康熙三十六年丁丑三月初二日寅时生,庶妃陈氏即纯裕勤妃出。
其初行次为第二十七。
旗籍正红旗。
幼从学沈德潜,豁达识体,不参与皇权之争。
且又聪明持重,政绩斐然。
他死后,乾隆帝深感若失股肱。
工书法,善诗词,好游历,四川名山大川皆布其足迹,留有遗踪。
雍正帝胤禛(zhēn)即位后,为避名讳,除自己外,其他皇兄弟都避讳胤字而改为允字排行。
因此又作允礼曾秘密奏请蠲免江南诸省民欠漕粮、芦课、学租、杂税,允准,因而获秉性忠直、存心宽厚之赞誉。
乾隆元年(1736),因罢双俸。
三年卒,谥毅。
著有《春和堂集》、《静远斋集》、《奉使纪行诗集》、《工程做法》等书。
生平详考雍正评价皇十七子胤礼:实心为国尽心竭力操守亦甚清廉。
胤礼从康熙四十四年,九岁开始随驾巡幸,至康熙谢世无封。
雍正元年四月初三日雍正帝给礼部谕:景陵办理修饰甚好,十七阿哥、孙渣齐、萨尔那甚属尽心,敬谨效力。
十七阿哥封郡王十六日正式封十七阿哥允礼为多罗果郡王管理藩院事。
五月二十七日,雍正命以果郡王署右翼前锋统领。
隶属前锋营。
七月初六日,著果郡王允礼管理正黄旗蒙古都统事务。
七月二十七日,著果郡王允礼管理镶蓝旗汉军都统事务。
如此,胤礼兼任两个旗的都统事务。
九月三十日,雍正赐胤礼白银一万两。
雍正二年正月十七日,伊尔拜革职。
胤礼正式出任镶蓝旗汉军都统。
五月初八日,雍正谕:以果郡王允礼管理镶红旗满洲都统,仍兼管镶蓝旗汉军都统。
雍正二年八月初八日祭大社大稷,胤礼往替皇帝行礼。
初九日,胤礼代皇帝祭孔。
八月二十七日,雍正谕宗人府:著加怡亲王俸银一万两,果郡王著照亲王给与俸银俸米。
雍正四年四月,胤礼奉旨监管镶蓝旗蒙古都统。
雍正四年七月初八日,命康亲王崇安和胤礼负责稽查国子监事务。
雍正六年二月初五日,晋为和硕果亲王。
上谕宗人府:果郡王为人直朴谨慎,品行卓然。
朕即位以来,命王办理理藩院及三旗事务数年,王失志忠诚,毫不顾及己私,执持正理,概不瞻徇,赞襄朕躬,允称笃敬。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康熙一生封了几位皇后?她们都是谁?
导语:赫舍里氏皇后去世3年多之后的1677年秋,康熙皇帝就把这空缺出来的位置赏赐给了钮祜禄氏--辅政大臣遏必隆的女儿孝昭仁皇后。
这个钮祜禄氏皇
赫舍里氏皇后去世3年多之后的1677年秋,康熙皇帝就把这空缺出来的位置赏赐给了钮祜禄氏--辅政大臣遏必隆的女儿孝昭仁皇后。
这个钮祜禄氏皇后就成为康熙皇帝的第二个皇后。
钮祜禄氏皇后刚刚入宫的时候仅仅是个很普通的妃子,好不容易她才等到了这么一个千载难逢的转正的机会,可惜的是,这个钮祜禄氏皇后却没有福气,仅仅半年后的1678年3月18日(康熙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这个钮祜禄氏皇后在还没有给康熙皇帝留下任何子女的情况下,就到阴间找赫舍里氏皇后聊天去了,年仅24岁。
此时,距赫舍里氏皇后死还不到4年的时间。
她的丧期正是征讨三藩的关键时候。
这样,康熙皇帝就迎来了他的第三个皇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佟佳氏,满洲镶黄旗人,领侍卫内大臣佟国维之女,本是康熙皇帝的生母孝康章皇后之亲侄女,即康熙皇帝的嫡亲表姐。
1677年被册封为贵妃,1681年晋升为皇贵妃,1683年生皇八女。
佟佳氏皇后的命比钮祜禄氏皇后的命还不济,1689年8月23日(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九),在她的病势非常沉重的情况下,康熙皇帝念及她是自己妈妈的亲侄女,才册封她为皇后。
可惜的是,这个佟佳氏皇后只当了一天的皇后,就去找赫舍里氏皇后和钮祜禄氏皇后聊天去了。
从此,直到康熙皇帝病逝,再也没有了皇后。
问题在于,人们说的康熙皇帝的第四个皇后--乌雅氏皇后是怎么回事呢?
康熙皇帝的第四个皇后乌雅氏,其实是死后追封的--换句话说,她生活常识分享。
康熙的皇后孝诚仁皇后简介大全孝诚仁皇后,是“千古明君”康熙帝的原配妻子。
满洲正黄旗人,赫舍里氏,满洲辅政大臣索尼孙女,领侍卫内大臣噶布喇之女,索额图之侄女。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康熙的皇后孝诚仁皇后简介大全,希望你喜欢。
康熙的皇后孝诚仁皇后简介赫舍里氏十一岁的时候,为康熙四年,这一年康熙大婚,大婚的对象就是她。
四年后,赫舍里氏十五岁,这一年,她给康熙帝生下了嫡子承祜。
这个孩子,寄予了康熙帝太多的情感和希望,可惜他命薄,只活了三年。
在康熙十一年的时候,夭折去世。
承祜去世两年后,赫舍里再次有孕,在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诞育胤礽,也就是后来的皇太子。
生下胤礽之后,因为难产血崩而亡,死的时候年仅21岁。
孝诚仁皇后与康熙之间,感情甚笃,她的去世给康熙造成了很大的打击。
为了感念她,康熙在经过孝庄同意后,破例立皇二子胤礽为皇太子。
那个时候,满洲祖宗家法生前不立太子,所以由此可见康熙帝对她的感情至深。
除了这一点,康熙还特别下诏,为其谥号为“仁孝皇后”,此类谥号在大清朝只此一例。
后来因为谥号与圣祖谥号出现重字,于雍正元年改谥,及后乾隆、嘉庆年间累加谥,曰孝诚恭肃正惠安和淑懿恪敏俪天襄圣仁皇后。
虽然她的谥号,在雍正时期被改了,但却不能否认她在康熙心中的特殊地位。
不要看,清圣祖康熙帝和孝诚仁皇后之间感情甚笃,实际上他们两人之间的婚姻,完全是一场实实在在的政治婚姻。
顺治帝在世期间,独宠皇贵妃董鄂氏,大有要美人,不要江山的架势。
在董鄂氏因病去世之后,顺治帝大受打击,几年后也去世了。
当然也有人说,顺治帝是出家当和尚去了。
总之,顺治帝的过早离开,造成了幼帝临朝的状况。
顺治帝在去世之前,给康熙帝玄烨留下了四大辅政大臣。
四位辅政大臣间,互相牵制,防止外戚专权。
这中做法在初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辅政大臣的权利越来越大,大有超越皇权的架势。
特别是在后世影视剧中多次出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的鳌拜,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骄纵。
清朝历代皇帝皇后列表
爱新觉罗氏(1616年——1911年)
太祖天命努尔哈赤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孟古(皇太极生母)
(明建州左卫长子)
孝烈武皇后乌拉那拉氏阿巴亥
太宗崇德皇太极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哲哲
(太祖第八子)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福临生母)
世祖顺治福临废皇后(静妃) 博尔济吉特氏
(太宗第九子)
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孝康章皇后佟佳氏(玄烨生母)
孝献皇后董鄂氏
圣祖康熙玄烨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废太子胤礽生母)
(世祖第三子)
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胤禛养母)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胤禛生母)
世宗雍正胤禛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
(圣祖第四子)
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弘历生母)
高宗乾隆弘历孝贤纯皇后富察氏
(世宗第四子)
废皇后乌拉那拉氏(乾隆的第二位皇后永基生母)
孝仪纯皇后魏佳氏(颙琰生母)
仁宗嘉庆永琰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旻宁生母,嘉庆二年薨)(高宗第十五子)
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
宣宗道光旻宁孝穆成皇后钮祜禄氏(嘉庆十三年薨,宣宗追封皇后)(仁宗第二子)
孝慎成皇后佟佳氏
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孝和睿皇后侄女,奕詝生母)
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奕 生母)
文宗咸丰奕詝孝德显皇后萨克达氏
(宣宗第四子)
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 钮祜禄氏
孝钦显皇后(慈禧太后) 叶赫那拉氏杏贞(载淳生母)
穆宗同治载淳孝哲毅皇后(嘉顺皇后)阿鲁特氏
(文宗长子)
德宗光绪载湉孝定景皇后(隆裕太后) 叶赫那拉氏静芬
(宣宗第七子奕环长子)
逊帝宣统溥仪皇后郭布罗氏婉容
(奕环次子载沣长子)。
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个人资料孝昭仁皇后钮钴禄氏是康熙皇帝的第二任皇后,出生显赫,然而,当上皇后不到一年就去世了,死后与康熙合葬景陵。
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孝昭仁皇后人物简介孝昭仁皇后钮钴禄氏是康熙皇帝的第二任皇后,出生显赫,父亲是一等公遏必隆,义父是鳌拜,妹妹是康熙的温僖贵妃。
康熙四年立后的时候,她输给了仁孝皇后赫舍里氏,康熙十六年她如愿当上了皇后,而当时她的父亲失势,她能在这样的情况下当上皇后说明与康熙的感情是不错的。
然而,当上皇后不到一年,孝昭仁皇后就去世了,死后与康熙合葬景陵。
孝昭仁皇后人物生平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出生。
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入宫为妃。
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八月二十二日,立为皇后。
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二月二十六日,崩于坤宁宫。
二月二十八日,奉移大行皇后梓宫于武英殿。
三月二十五日奉移大行皇后梓宫往巩华城,与仁孝皇后同安于享殿内。
闰三月二十一日,册谥为孝昭皇后。
四月,恭点孝昭皇后神主。
是日、恭奉神牌。
升祔奉先殿。
奉安于仁孝皇后神牌之右。
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二月,恭捧孝昭皇后神位。
入奉先殿。
以孝昭皇后梓宫、至陵所。
奉安于享殿。
三月初八日,移孝昭皇后梓宫、安葬地宫。
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六月,升祔圣祖庙。
尊谥并加仁字。
九月,恭上尊谥,谥曰:“孝昭静淑明惠正和钦天顺圣仁皇后”。
乾隆元年三月(公元1736年),加上尊谥安裕二字,谥曰:“孝昭静淑明惠正和安裕钦天顺圣仁皇后”。
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四月,加上端穆二字,谥曰:“孝昭静淑明惠正和安裕端穆钦天顺圣仁皇后”。
立后孝昭在康熙四年选立皇后之时,也在应选之列,她的父亲是辅政大臣遏必隆,义父是权倾朝野的鳌拜,母亲也贵为县主,在当时待选的满族秀女之中具有相当高的竞争力,只可惜因为种种原因并未如愿封后,而是屈居在仁孝皇后赫舍里氏(后被雍正皇帝改为孝诚仁皇后)之下。
由于清朝初期后宫制度的不完备,康熙初年除皇后赫舍里氏之外,其他妃子,包括孝昭并未得到妃子的封号,所以我们无法得知后宫妃子具体的排位是如何的。
档案解密雍正继位之谜解析雍正几位的问题纠缠了雍正一辈子,几乎整个雍正王朝都处在它的阴影之下。
专家对此争论激烈,尚无定论,所以我在这里只梳理一下事件基本脉络,不做最后评判。
太子胤礽被废之后,本来最有希望继承大位的是八皇子胤禩。
他势力最大,口碑最好,大臣几乎一面倒地拥护他。
但是胤禩这个人太聪明了,聪明到了有点蠢的地步。
胤禩好像唯恐康熙不知道他这个儿子有好人缘,还曾犯贱似的给康熙上书说:“我现在该何以自处呢?我不如装病吧,不然大臣们会推选我当太子哩。
”结果折腾来折腾去,触怒了康熙敏感的神经,痛骂他“柔奸成性,妄蓄大志”,彻底剥夺了他继位的可能性。
胤禩倒掉后,比较有希望接班的有三位:三皇子胤祉、十四皇子胤禵,还有四皇子胤禛,也就是雍正。
而在当时人眼里看来,胤禛似乎可能性最小。
但是等 1722年旧历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皇帝驾崩之时,大位还是传给了胤禛。
这在当时就引起很多猜疑,后来更是聚讼不休,大家都在争论一件事:十一月十三日这一天,到底发生了什么?当时康熙皇帝病在畅春园,胤禵远在西北,胤禛三天前就去了天坛,准备代替病父祭天。
三皇子胤祉、八皇子胤禩,还有其他数位皇子在康熙身边。
整理一下此时官方的说法,大致情形如下:当日丑刻凌晨1-3点,康熙下令招胤禛回畅春园。
寅时凌晨3-5点,康熙招胤祉、胤佑、胤禩、胤禟、胤礻我、胤祹、胤祥等皇子,以及理藩院尚书九门提督隆科多。
值得注意的是,除隆科多外,其他满汉大臣都不在场。
康熙对着他们宣布死后将皇位传给胤禛。
巳时上午 9-11点,胤禛回到畅春园后,先后三次探望康熙,还和父亲谈了一阵病情,但是康熙始终没有提他将继承皇位的事。
而且别人也没跟他说。
戌时晚上7-9点,康熙驾崩。
隆科多向胤禛宣布了康熙遗命,胤禛这才知道自己成了新皇帝,当即悲痛得昏倒在地。
几乎所有的史家都觉得这个过程不太合理。
谁都知道胤禛要当皇帝了,就他一个人不知道。
没这么办事的。
主张合法继承的人对此做了解释。
比如杨启樵就认为,雍正肯定撒谎了。
满清王朝康熙及其他的二十四个皇子概况大清王朝康熙及其他的二十四个皇子概况皇长子:胤褆(shi 第二声),生母惠妃纳喇氏,康熙十一年生,63岁;皇次子:胤礽(reng 第二声),生母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康熙十三年生,51岁;皇三子:胤祉(zhi 第三声),生母荣妃马佳氏,康熙十六年生,56岁;皇四子:胤禛(zhen 第一声),生母德妃乌雅氏,康熙十七年生,58岁;皇五子:胤祺(qi 第二声),生母宜妃郭络罗氏,康熙十八年生,54岁;皇六子:胤祚(zuo 第四声),生母德妃乌雅氏,康熙十九年生,6岁;皇七子:胤佑(you 第四声),生母成妃戴佳氏,康熙十九年生,51岁;皇八子:胤禩(si 第四声),生母良妃卫氏,康熙二十年生,46岁;皇九子:胤禟(tang 第二声),生母宜妃郭络罗氏,康熙二十二年生,44岁;皇十子:胤礻我(e 第二声),生母温僖贵妃钮祜禄氏,康熙二十二年生,59岁;皇十一子:胤禌(zi 第一声),生母宜妃郭络罗氏,康熙二十四年生,12岁;皇十二子:胤祹(tao 第二声),生母定嫔万琉哈氏,康熙二十四年生,79岁;皇十三子:胤祥(xiang 第二声),生母敏妃章佳氏,康熙二十五年生,45岁;皇十四子:胤禵(ti 第二声),生母德妃乌雅氏,康熙二十七年生,68岁;皇十五子:胤礻禺(wu 第二声)生母密嫔王氏,康熙三十二年生,39岁;皇十六子:胤禄(lu 第四声),生母密嫔王氏,康熙三十四年生,73岁;皇十七子:胤礼(li 第三声),生母勤嫔陈氏,康熙三十六年生,42岁;皇十八子:胤衸(xie 第四声),生母密嫔王氏,康熙四十年生,8岁;皇十九子:胤禝(ji 第四声),生母襄嫔高氏,康熙四十一年生,3岁;皇二十子:胤祎(yi 第一声),生母襄嫔高氏,康熙四十五年生,50岁;皇二十一子:胤禧(xi 第一声),生母熙嫔陈氏,康熙五十年生,48岁;皇二十二子:胤祜(hu 第四声),生母谨嫔色赫图氏,康熙五十年生,33岁;皇二十三子:胤祁(qi 第二声),生母静嫔石氏,康熙五十二年生,73岁;皇二十四子:胤礻必(mi 第四声) ,生母穆嫔陈氏,康熙五十五年生,58岁;康熙皇帝,8岁登基,做了61年的皇帝,生了50多个小孩,其中儿子35个,活下来的24个(序齿的),女儿二十来个,活下来的不清楚。
1. 孝诚仁皇后(1654年—1674年):赫舍里·芳仪皇后,生于1654年2月3日(顺治十年十二月十七日),崩于1674年6月6日(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日)。
她是康熙皇帝的第一位皇后(元配),生承祜(2岁夭折)、胤礽。
2. 孝昭仁皇后:钮祜禄·东珠,辅政大臣一等公遏必隆女,鳌拜义女,温僖贵妃的姐姐。
1677年9月18日(康熙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册封为第二任皇后,1678年3月18日(康熙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死。
3. 孝懿仁皇后:佟佳·仙蕊,贵妃、皇后,康熙第三任皇后,也是他的嫡亲表妹,1689年8月23日(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九日)封后,翌日崩逝,实际上只当了一天不到的皇后,成为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后。
收胤禛为养子,生皇八女。
4. 孝恭仁皇后(1660年—1724年):乌雅·德宛,德嫔(1678年)、德妃(1680年)、仁寿皇太后(1723年)。
生胤禛(雍正)、胤祚、允禵皇七女、皇九女、皇十二女。
1724年逝世,享年64岁。
5. 敦怡皇贵妃(1683年—1768年):瓜尔佳·和双,和嫔、和妃、贵太妃,享年86岁。
生一女殇,与悫惠皇贵妃一同抚养过弘历(乾隆)。
6. 敬敏皇贵妃:章佳·阿秀庶妃、追谥敏妃(1699年)。
生胤祥、和硕温恪公主、和硕敦恪公主。
侍奉康熙时未行册礼,直到死去的时候才被追封为敏妃。
雍正皇帝时期,因为其子胤祥的效忠,被雍正追封为敬敏皇贵妃,并且开了先例,附葬于景陵。
7. 悫惠皇贵妃(1668年—1743年):佟佳氏,贵妃(1700年)、皇考皇贵妃(1722年)、皇祖寿祺皇贵太妃(1735年),享年76岁。
为领侍卫内大臣承恩公国舅佟国维之女,孝懿仁皇后之妹,既是康熙帝的表妹,又是妻妹。
8. 温僖贵妃:钮祜禄氏,贵妃(1681年)。
太师果毅公遏必隆之女,孝昭仁皇后的妹妹,生胤誐,一女殇。
1693年十一月初三日去世。
9. 顺懿密妃:王氏,如玉、密嫔、密妃(1722年)、密太妃(1735年)1744年。
正史十七爷怎么死的正史十七爷怎么死的胤礼(1697年3月24日-1738年3月21日),清朝康熙帝的第十七子。
胤礼生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三月初二,生母是汉人陈勤妃,1723年被封为多罗果郡王,先后掌管理藩院、户部三库。
雍正帝末年,与哥哥胤禄深受宠信,胤礼善书画丹青,号春和堂、静远斋。
乾隆即位后,授总理事务大臣。
乾隆三年(1738年)二月初二,胤礼病死,活了42岁。
諡号毅,以雍正幼子弘瞻为嗣。
清宫剧害人不浅。
十七爷允礼怎么死的没有一腿的喔。
因为四王爷胤禛和十六王爷胤礼的福晋有一位都姓“钮祜禄”并且都是熹贵妃养子两部戏也都有提到熹贵妃和允礼的感情甄寰传十七爷怎么死的喝毒酒死的。
皇上怀疑十七爷和甄嬛有一腿,就赐了毒酒,本来甄嬛想自己喝的,十七爷趁她不注意,把酒换了,然后死在甄嬛的怀里。
历史上十七爷允礼怎么死的?乾隆三年(1738年)二月初二,胤礼病死,享年42岁。
諡号毅,以雍正幼子弘曕为嗣。
甄嬛传十七爷怎么死的皇上怀疑十七爷与熹妃有私情,给了熹妃一包药,让熹妃与十七爷一同在圆明园的桐花台吃饭,把药下在十七爷的酒中,以示甄嬛的真心。
甄嬛本要自己喝毒酒,可十七爷看出了端倪,骗甄嬛关窗,把酒杯换了。
皇帝本来就忌惮十七(皇位)的存在,而且知道了十七爷和甄嬛的事,设下鸿门宴,备下毒酒,让甄嬛去杀掉十七,甄嬛本来想自己喝毒酒的,后来毒酒被十七调包了,十七喝下毒酒身亡。
皇上知熹贵妃与果郡王有染,命熹贵妃为果郡王摆宴并赐毒酒(此酒的壶上有机关,按红色有毒,按绿色无毒),熹贵妃不想伤害果郡王,便为自己倒下毒酒为果郡王倒了无毒酒,果郡王看到了熹贵妃按机关的动作,假意让熹贵妃去关窗,调换了两杯酒,自己喝下毒酒而亡,熹贵妃悲痛欲绝。
皇帝知道了果郡王喜欢熹妃,故意让熹妃给果郡王毒酒喝,熹妃不想毒死果郡王就把毒酒换给自己,果郡王早就知道是皇帝派熹妃来的弄死自己,也知道熹妃把毒酒调换了,就趁熹妃没看见的时候把毒酒又换给了自己,然后喝下中毒身亡。
历史有哪些既得皇上信任又得善终的王爷历史上的他是康熙的第十七子允礼,雍正异母弟弟,母亲是纯裕勤妃陈氏。
由于母亲陈氏出身低微,注定了他只是皇位争夺的旁观者。
康熙也没让他参与政事,塞外打猎时才会带着他。
到康熙去世时,他也只是一个皇十七子身份,没有任何封号。
远离政治斗争,他也乐得清闲,将自己的心思放在佛经研究和诗文书画上。
允礼一直醉心佛法与十三阿哥允祥关系较好。
雍正即位后,本想贬罚允礼,幸得允祥全力保荐,说允礼是“居心端方,乃忠君亲上,深明大义之人”。
雍正才将他留用。
雍正起初并不是太信任他,只让他做一些修缮皇陵的小事。
允礼却将这些小事做的十分妥帖,雍正对他十分赞赏,封他为果郡王。
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允礼代隆科多管理理藩院事务。
理藩院是清朝专门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负责边境维稳工作,重要性不言而喻。
允礼在职期间丝毫不敢懈怠,事事亲为。
理藩院是个肥差,经常有人向他送礼,他都拒绝了。
雍正知道后,认为他真心报国,操守清廉。
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将允礼母亲陈氏晋封为勤妃。
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允礼更得雍正器重,被封为亲王,管理户部三库。
清朝入关以来,西南边陲的*** ,西北边陲的准噶尔,一直是清王朝的肉中刺。
由于 *** 内乱,为避免七世 *** 被连累,清 *** 将七世 *** 转移到理塘寺,后又转至惠远寺,加以保护。
*** 内乱平定后,怕再生变故,决定让允礼护送七世 *** 回 *** 。
允礼对七世 *** 的护送,尽心尽责,没有一点皇室成员的架子。
为此七世 *** 一行人,都很喜欢他。
由于允礼自小喜欢佛法,与七世 *** 相谈甚欢,七世 *** 还送给他很多佛典卷宗。
将七世 *** 送回 *** 后,允礼还将这些典籍译成满文和蒙文。
也正因为这次护送,允礼和七世 *** 成了好朋友。
后来,允礼去世时,七世 *** 还在 *** 为他举行了盛大的超度法会。
雍正在位期间,允礼一直小心谨慎,深得雍正信任。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康熙17阿哥胤礼个人简介康熙的皇后是谁
导语:康熙的十七阿哥是爱新觉罗胤礼,生母为纯裕勤妃,在康熙的几个皇子中胤礼的结局已经算很好的,因为雍正去世前,曾让胤礼辅助乾隆,他秉性
康熙的十七阿哥是爱新觉罗·胤礼,生母为纯裕勤妃,在康熙的几个皇子中胤礼的结局已经算很好的,因为雍正去世前,曾让胤礼辅助乾隆,他秉性忠厚、诚实,深受乾隆的爱戴,去世的时候,乾隆亲临丧礼,而且再次为他加祭,因为无子嗣,乾隆将雍正最小的儿子过继给了胤礼。
胤礼在9岁以后常跟着康熙出塞外,但是一直没有封赐,但是雍正对这个弟弟很好,将他封为果郡王,管理藩院事,后来雍正还让胤礼兼任正黄旗蒙古都统事务和镶蓝旗汉军都统事务。
1728年的时候,被雍正封为亲王,正黄旗蒙古都统、镶红旗满洲都统、镶蓝旗汉军都统和镶蓝旗蒙古都统,都由胤礼一人兼任。
后来胤礼身体不好,雍正就让他在私府中办事,不用天天进宫,这是非常特殊的照顾。
1735年,雍正临终时让胤礼辅政,以帮助乾隆,但是乾隆毕竟已经25岁了,所以是可以一人掌权的年纪,但是乾隆对胤礼还是厚待的,免除了胤禄、胤礼的叩拜之礼。
公元1738年,胤礼病逝,乾隆让长子永璜前往穿孝。
雍正对这位十七第的评价是为人品行卓然,虽手掌三旗,但是从不为自己营私,所以是一个刚正朴实谨慎之人。
身体有疾病的时,交代他的事也能尽心尽力的去完成,所以是一个能为国家尽心尽力、为君王尽忠尽诚之人,是帝皇家族子弟的模范!
揭秘康熙的皇后是谁
在康熙的一生之中,有过许许多多的女人,有过萍水相逢的倾心,也有刻骨铭心的爱恋,有过生离死别的记忆,也有天各一方的永别。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