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晋江市中医院急诊科院感管理工作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3
广宁县中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汇报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在全院医务人员鼎力支持和配合下,圆满地完成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无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保证了医疗安全。
现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汇报如下:一、加强感染管理,确保医疗安全。
1、加强重点科室如手术科、口腔科、中医临床科室和治疗室、眼科、B超室、产房新生儿病房、普通病房、透析室等科室进行了管理和考核,无菌器械灭菌效果的监测、带手套后的注意事项提醒、清洗质量的监测、防护用品的使用;使医院涉及到医院感染管理范畴的科室工作人员紧绷感控之弦,保障病人安全,提升医院形象.2、深入科室对无菌技术操作、无菌用品使用、无菌物品存放、消毒隔离技术、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手卫生等进行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加强重点环节的管理,规范了所有灭菌器的管理、外来器械的管理、吸引器的管理、医疗废物的管理、内窺镜的洗、消、登记的管理.4、对新上岗人员进行岗前培训、考核,医院感染管理人人有责,要求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忠于职业操守。
二、建立健全三级管理体系。
1、明确了医院感染管理主管院长,完善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领导小组,调整了科室感染管理小组成员,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得到支持和配合。
2、通过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解决有关疑难问题,转变管理理念,做到了医院感染管理系统化、规范化、措施化。
三、加强院感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控制感染意识。
1、院感科组织全院医护人员进行培训,采用授课及幻灯片的形式,让参学者一目了然,培训的内容包括职业暴露防护、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手卫生知识、医疗废物、医用组物的规范管理、多重耐药菌隔离与预防、新生儿病室的管理、安全注射、各类插管后感染的防控、医院感染暴发的相关知识、产房、人流室、母婴同室的管理等,通过现场提问和医务人员操作演示,能够看出医务人员对感控知识的知晓率有了显著的提高。
2、通过现患率调查培训,使医务人员进一步明确了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出现医院感染病例多数能及时上报,做到早发现,早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院感年度工作总结(共5篇汇总)2010年院感工作总结2010年即将结束,回顾一年来的医院感染工作,我们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科主任的支持下,和全院员工共同努力,医院感染工作得到了顺利开展。
现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一、完善规章制度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医院质量管理年”的要求,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医院感染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
特别是在医院感染的组织管理方面,我们采用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办公室、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监控小组的三级管理模式。
并将与科室有关的医院感染规章制度下发到科室,要求科室组织研究,并定期抽查制度研究情况。
这一举措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二、分类分批培训我们对全院员工进行了分类分批的院感知识培训。
对全院员工进行了《医院感染管理办法》释义和适用指南及《医疗废物的管理》的培训;对医务人员进行了《手卫生与医院感染》和《常见医院感染预防》的培训;对兼职人员进行了院感现患调查方面的相关研究;对临床护士进行了医院感染监测内容和方法及细菌学检查时如何正确采集各种标本的培训。
通过培训,我们提高了全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增强了防范意识。
三、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是医院感染管理的目的,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管理:1、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
如《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等规章制度翻印下发给每位员工,使大家研究有资料、工作有依据,并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2、制定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具体措施和预防医院感染标准化操作规程,如标准预防、消毒隔离、手卫生、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无菌技术操作、标准操作规程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等,针对高危因素(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高危人群、侵袭性操作、医疗废物的管理)的控制措施。
3、加强了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的教育和培训。
急诊科感染管理年度工作总结一、前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感染已成为严重影响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的问题。
急诊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窗口,患者流量大,病情复杂,感染管理任务尤为艰巨。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急诊科感染管理团队在医院领导及感染办的指导下,紧紧围绕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深入开展感染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现将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二、工作目标1. 加强急诊科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2. 提高急诊科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防控能力,强化感染防控意识。
3. 严格执行感染管理规章制度,落实感染防控措施,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三、工作内容1. 完善感染管理制度:根据国家和医院的感染管理要求,不断完善急诊科感染管理制度,确保制度可行性和有效性。
2. 加强感染培训:组织急诊科医务人员进行感染知识培训,提高感染防控意识和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感染基础知识、感染防控技巧、感染病例分析等。
3. 强化感染监测:定期对急诊科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分析感染发生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4. 落实感染防控措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加强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提高手卫生执行率,强化呼吸道卫生管理,加强患者引流液管理,降低感染发生风险。
5. 加强多学科协作:与临床科室、感染办、消毒供应室等部门密切合作,共同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6. 提高感染病例报告质量:加强感染病例的识别、报告和分析,提高感染病例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7. 开展感染防控知识竞赛:组织急诊科医务人员参加感染防控知识竞赛,提高感染防控知识和技能。
四、工作成果1. 感染发生率下降:通过加强感染管理,急诊科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患者安全得到保障。
2. 医务人员感染防控能力提高:通过感染培训和实践活动,急诊科医务人员感染防控知识和技能得到提升。
3. 感染管理制度完善:完善了急诊科感染管理制度,确保了感染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4. 多学科协作加强:与相关科室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共同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急诊科院感年终工作总结英文回答:Emergency Department Infection Control Year-End Work Summary.As the year comes to a close, it is important toreflect on the work done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ED) regarding infection control. This summary will highlightthe achievements, challenges, and future goals of our department.Achievements:Over the past year, we have made significant progressin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infections within the ED. Our team has implemented strict protocols and guidelines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both patients and healthcare providers. For example, we have successfully reduced the rate of 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s by implementing properhand hygiene practices and promoting the use of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In addition, we have conducted regular training sessions for all staff members to enhance their knowledge and skills in infection control. These sessions have been interactive and engaging, allowing for active participation and knowledge sharing. As a result, our staff members are now more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infection control measures and are actively implementing them in their daily practice.Challenges:Despite our achievements, we have faced several challenges throughout the year. One major challenge has been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drug-resistant infections in the ED. This has required us to constantly update our protocols and guidelines to address these emerging threats. It has also necessitated the need for more advanced diagnostic tools and treatment options.Another challenge has been the lack of compliance with infection control measures by some staff members. Despite our efforts to educate and train our staff, there are still instances where proper hand hygiene and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usage are not consistently followed. This poses a risk to both patients and staff members and requires continuous monitoring and reinforcement of infectioncontrol practices.Future Goals:Looking ahead, our department has set several goals for the upcoming year. Firstly, we aim to further reduce the rate of 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s by implementing stricter infection control measures and conducting regular audits to monitor compliance. We will also continue to provide ongoing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o ensure that all staff members are well-equipped to handle infection control challenges.Additionally, we plan to collaborate with other departments and healthcare facilities to share bestpractices and learn from each other's experiences. Thiswill allow us to stay updated on the latest advancements in infection control and implement them in our department.中文回答:急诊科院感年终工作总结。
2009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在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全院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下,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和《医疗废物管理》要求,完成感染管理工作。
一、完善医院感染管理规章:规章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结合我院实际,制订我院“医院感染管理核心制度”和控制感染措施。
二、加强消毒灭菌管理工作,有效控制感染。
1、每月下科室检查指导,在消毒隔离工作、手卫生、无菌操作、环境卫生和保洁卫生工作质量、食堂卫生及医疗废物管理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
2、加强手卫生制度的落实:给各科室门诊诊室、病区治疗室张贴六步洗手法示意图,使医护人员能规范洗手。
三、医院住院病例监测情况:1—11月共监测出院病历2427份,监测率100%,其中发生感染病例7例,感染率为0.29%,感染部位前三位分别是泌尿系感染(3例)、下呼吸道感染(3例)及上呼吸道感染(1例)。
四、按照年度工作计划,完成对重点部门的监测工作,对7个科室进行了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对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使用消毒液、灭菌物品及压力蒸汽灭菌器,1—11月共送检29份,合格率100%。
五、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对临床科室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一次,培训人数64人,考试合格率100%,考试合格才能上岗,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奠定了基础。
六、医疗废物管理:严格对医疗废物管理做到分类、储存、交接登记、未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现象。
七、严格把好准入关,对购进的一次性医疗用品严格把关,查验并索要三证,保证一次性医疗用品的质量。
八、医院保洁工作管理:对我院保洁员的消毒保洁工作进行了重点培训,并对医院室内外环境卫生保洁质量、消毒效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
存在问题:由于我院未建细菌室,未能开展医院感染病例的病原学检查及耐药菌株监测,重点部门环境卫生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未能开展,手术室、产房、供应室布局、设施、工作流程未达标,有待整改。
急诊科院感年度工作总结范文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我谨以诚挚的心情,向大家道一声:新年快乐!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又到了总结过去,规划未来的时刻。
过去的一年,我们急诊科院感工作在各位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在此,我谨代表急诊科院感部门,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一、回顾过去,总结经验1. 完善制度,强化管理过去的一年,我们根据国家和地方的感染控制政策,不断完善感染控制制度,强化感染管理。
通过制定和完善感染防控应急预案、感染防控培训计划等,确保各项感染控制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2. 加强培训,提高认识我们积极开展感染控制培训,提高全体医护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
通过举办感染控制知识讲座、业务培训、操作演练等形式,使全体医护人员熟练掌握感染防控知识和技能。
3. 严格消毒,确保安全我们加强对医疗设备、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确保患者安全。
同时,加强对感染源的监测,及时发现和控制感染风险。
4. 深化科研,推动发展我们鼓励医护人员参与感染控制科研工作,加强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不断提升感染控制工作的水平。
二、展望未来,继续奋斗1. 提高感染防控水平,保障患者安全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加强感染防控工作,提高感染防控水平,确保患者安全。
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感染控制制度,加强感染监测,提高感染防控能力。
2. 深化感染控制培训,提升全员意识我们将加大感染控制培训力度,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全体医护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
同时,加强感染控制队伍建设,提升感染控制工作水平。
3. 推动科研工作,提升学术地位我们将继续推动感染控制科研工作,加强与国内外学术机构的交流合作,提升急诊科院感工作的学术地位。
4. 加强感染控制设备设施建设,提高应对能力我们将加大投入,加强感染控制设备设施建设,提高急诊科院感工作的应对能力。
同时,不断完善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感染控制工作。
完整)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文档.doc2016年___感染管理工作总结在医院领导和院感科主任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过去一年,我们加强了质量管理,强化了环节质量管理及全院医院感染知识培训,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病率,保证了医疗安全。
具体工作总结如下:一、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
1.质量控制:定时或不定时,对无菌技术操作、无菌物品的使用、消毒隔离技术、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等进行检查,同时结合医院院感科每月检查存在的问题及时整理,预防和控制科室感染。
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2、强化卫生洗手的操作规范:手部清洁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手上携带的致病菌不仅潜在威胁着医务人员及家人的健康,而且通过各种操作极易传染给病人。
为此,在院感科___主任的正确管理和高度的重视下,为医务人员提供科学洗手设施及洗手液、快速手消毒液等,提高了洗手质量,减少了科室感染。
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有关医院管理制度,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确保了医疗安全。
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3、科室三氧消毒机的处理:科室三氧消毒的管理符合要求,认真登记并统计时间,到达5000小时及时更换,保证消毒效果均达标。
二、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对医疗废物暂存处进行了整修,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专人回收,使工作人员提高了认识,落实了登记。
对医务人员及保洁人员进行医疗废物管理知识培训,明确各类人员职责,使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储存、交接等做到规范化管理,规范了医疗废物的处理,严防因管理不善引起的感染暴发,确保了病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11月止共收集医疗废物4560.15公斤,均按照医疗废物的管理制度进行销毁。
三、实行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及传染病的上报制度如洗手流程、医疗废物处理流程、职业暴露处理流程、科室感染暴发处理流程、科室突发公共卫生处理流程,以及各种诊疗操作流程等,并组织研究,使工作人员工作流程化,便于操作,便于记忆,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及总结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1. 加强医护人员的感染管理培训,提高相关知识和技能。
2. 定期对医疗设施和医疗器械进行消毒和清洁工作,确保环境卫生。
3. 建立完善的感染监测和报告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病例。
4. 严格执行手卫生和穿戴个人防护用品的规定,预防交叉感染。
5. 加强医院公共区域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减少感染传播风险。
6. 积极开展感染控制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患者和家属的防护意识。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
通过我们的努力,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医护人员的感染管理意识有所提高,医疗设施和器械的消毒清洁工作更加规范,感染监测和报告系统的建立使我们能够更及时地处理感染病例。
此外,我们也加强了对患者和家属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了他们的防护意识。
然而,也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比如,一些医护人员仍存在个别操作不规范的情况,公共区域的清洁和消毒工作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因此,我们将继续努力,完善感染管理工作,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感染已成为影响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问题。
急诊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窗口,患者流量大、病种复杂,医院感染管理任务尤为艰巨。
本篇总结旨在对我院急诊科2022年度的感染管理工作进行梳理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的感染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一、工作回顾1. 完善组织架构为加强急诊科感染管理,科室成立了感染管理小组,明确了小组成员及职责。
感染管理小组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制定感染管理计划、组织实施、监督指导和评估总结。
2. 制定并落实规章制度根据国家和医院的感染管理要求,急诊科制定了针对性的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包括感染预防、控制、报告、培训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3. 感染监测与上报急诊科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监测与上报制度,定期对患者、医务人员手、环境、消毒剂等进行监测,及时发现感染事件并上报。
科室设有感染事件上报渠道,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发现和报告感染隐患。
4. 培训与教育急诊科高度重视感染知识的培训与教育,定期组织感染知识讲座,提高医务人员对感染的认识和防控能力。
此外,通过业务培训、操作演练等形式,加强医务人员对感染预防控制技能的掌握。
5. 消毒与隔离急诊科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对诊疗器械、环境、空气等进行定期消毒,确保患者安全。
同时,对感染患者实行隔离治疗,防止交叉感染。
6. 手卫生管理急诊科加强手卫生管理,配备充足的洗手设施和手消毒剂,提倡医务人员严格按照手卫生规范进行操作。
此外,定期开展手卫生知识培训和操作考核,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
二、存在问题1. 感染管理意识不足部分医务人员对感染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导致感染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
2. 感染监测能力有待提高急诊科感染监测能力相对薄弱,对感染事件的发现、报告和处理能力有待提高。
3. 消毒隔离措施执行不力部分医务人员对消毒隔离措施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消毒隔离措施执行不力。
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年度工作总结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年度工作总结(通用6篇)时光飞逝,如梭之日,辛苦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了,回顾这段时间以来的工作,收获颇丰,将过去的成绩汇集成一份工作总结吧。
可是怎样写工作总结才能出彩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年度工作总结(通用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年度工作总结1我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为了适应综合发展需要,站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高度,把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列为医院总体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来抓,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与医院的快速业务发展相适应,整个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初步进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安排了专职人员从事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二、建立了规章制度。
三、加强了医院感染控制知识的教育学习,全院在职医务人员、新上岗人员进行常规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学习,将医院感染控制质量纳入个人年终考核。
四、注射室由专人管理,定期更换消毒液,包括院内外和病房消毒等,六、药品配制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技术和规程,保障药品的安全使用。
我院因严格管理和操作,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要求进行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与管理,无医院感染不良事件的发生,由于医院感染的因素十分复杂,常常因小事酿成大错,最近西安交大附院发生新生儿医院感染死亡八例,每例赔偿十八万,还致使该院院长到医生护士9人受到处分。
足以引起我们对医院感染管理的高度重视。
回顾过去,我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必竟是过去。
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基础设施落后与业务发展不相适应,职工对医院感染的意识还需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的隐患在某些方面还相当严峻,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己经进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医院感染事件,特别是群体感染事件,酿成恶性医疗事故还时有发生。
因此,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确保医疗安全,杜绝医疗纠分,己经是势在必行。
就我们医院的实际情况看来,目前医院感染管理方面应着重抓好以下工作:(1)、加强全体职工关于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强化责任意识(2)、规范医疗器械清洗和消毒管理(3)、进一步加强注射室、手术室、病房、药房等重点科室的消毒管理(4)、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5)、感染疾病科(包括发热、腹泻门诊)建设需进一步完善;(6)、规范医疗废物的存放,毁型、焚烧等处理。
急诊科院感年度总结急诊科院感年度总结范文(通用5篇)总结是在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写总结有利于我们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提高,让我们好好写一份总结吧。
那么总结要注意有什么内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急诊科院感年度总结范文(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急诊科院感年度总结1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之间,到了20xx年的年终岁尾,20xx 年我科在院领导的指导下,积极响应卫生部提出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而我们急诊科非常荣幸被选为全院的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在活动期间,全体医护人员牢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夯实基础护理,扎实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朝着:“三好一满意”的目标不断前进,我科护理人员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精神风貌,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努力整改,急诊科在院领导、科主任指导下和全科护理人员的努力下,20xx年科室被评为“护士站”;的荣誉称号;急诊科肩负着院前急救、转运、院内急救的任务,以快捷、高效、优质的急救医疗服务,充分保障了院前急救及院内急诊急救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了我院“绿色生命通道”的畅通,保证了门急诊工作的正常进行。
一、科室的基本概况:全科护士人员17人:在职:9人;招聘:5人;临时护士3人;本科学历1人;大专学历7人;中专学历9人;护师3人(今年取得护师职称2人)、护士12人(今年取得护士上岗证6人)、无职称2人;“120”司机3人;临时清洁工2人。
二楼内二科病区共有床位28张,一楼急诊科共设有4张抢救床、6张留观床。
20xx年在全科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急诊科全年急诊量1370人次,累计收住院892人次、急诊抢救与往年同期对照均有显著增长,提高了全科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而且顺利完成全年的护理工作计划。
二、思想政治教育,营造团结和谐氛围在20xx年度,急诊科全体护理人员认真学习各种医疗法律法规,自觉遵守医院和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教育修养,力争文明行医,优质服务,做到小事讲风格,大事讲原则。
急诊科院感工作总结急诊科工作计划急诊科院感工作总结急诊科工作方案篇一在院领导及护理部的正确领导下,仔细执行医院的年度工作支配,紧紧围绕“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主题,为更好地适应急诊医学的进展需要和社会的需要,为进一步加强急诊护理工作的管理,特制定出20xx年度的工作方案。
一、要不断加强急诊护理站的建设,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力量1、加深护理人员的急救意识和群体意识,定期进行有方案、有组织的业务目标训练,培育急诊专业合格的护理人员。
2、不断建立、健全急诊科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人员卫生行政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加人员的法律意识。
3、推动各项急诊工作标准化管理,以提高抢救胜利率。
二、重点抓好“三基”训练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以提高人员的专业素养。
1、娴熟把握常见病情的推断及抢救流程及护理要点,实行定期考核。
2、娴熟把握心肺复苏术的抢救技能。
3、娴熟伤口的处理和包扎止血技术及伤员的心理护理。
4、娴熟急救时的催吐、灌肠、注射、给氧及体位一系列操作技术及病情监测等专业技能,要求精确准时到位。
三、严格抢救室、处置室的管理,为患者争取珍贵的抢救时机1、娴熟把握各种仪器的使用并保证其性能良好,随时备用。
2、各类抢救药品、器械由专人负责,定时检查、定点放置、定期消毒、维护药品基数与卡相符,严格急救药箱管理,保证院外急救的正常使用。
3、各类急救药品使用后准时清理、补充、记录,保持整齐清洁。
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护理程序,以增进或恢复病人的健康为目标开展整体护理,从生理上、心理上、生活上关怀爱护病人,推行人性化服务。
3、严格执行“十二项核心制度”4、加强废旧一次性物品的妥当管理,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
急诊科院感工作总结急诊科工作方案篇二一、加强护理平安管理,完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有效的回避护理风险,为病人供应优质、平安有序的护理服务。
1、不断强化护理平安教育,把平安护理作为每月护办会常规主题之一,将工作中的担心全因素准时提示,并提出整改措施,以院内外护理差错为例争论借鉴,使平安护理警钟常鸣。
急诊科年度院感工作总结急诊科年度院感工作总结(通用8篇)时间是箭,去来迅疾,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过去这段时间的辛苦拼搏,一定让你在工作中有了更多的提升!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工作总结了。
工作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急诊科年度院感工作总结(通用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急诊科年度院感工作总结1急诊科围绕护理部提出的工作中心,把握重点,突出特色,全体医务人员团结协作,出色地完成各项抢救工作。
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汇报如下:一、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的利益需求为出发点。
如要求护士听到救护车的鸣声后要迅速推车到急诊室大门接诊病人。
为病人提供面巾纸,纸杯和开水。
为无陪人的老弱病人代挂号、取药。
每个急诊住院病人均有护士或护工护送入院。
为了解决夏天夜间输液病人多,实行弹性排班,加派夜间上班人数。
这些措施得到病人的好评。
特别是在有医患纠纷时,甚至打骂我们医务人员时,我们的护理人员做到尽力合理解释,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受到医院的表扬。
二、加强学习,培养高素质队伍急诊科制定学习制度和计划,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学习。
开展急救专业培训,选送护士到麻醉科、手术室学习气管插管,要求急诊八大件操作人人过关。
与医生一同学习心肺复苏新进展、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急诊处置、创伤急救。
提高了急诊急救水平和抢救反应速度。
全科人员自觉学习尉然成风,目前有8名护士参加全国高等教育护理大专班和本科自学考试。
两位工作一年的护士参加护士执业考试均通过。
指派高年资的护士外出学习《急救护理新概念与急诊模拟急救培训》。
三、做好新入科护士及实习生的带教工作根据急诊科的工作特性,制定了新入科护士三个月的培训计划,要求其三个月内掌握急诊的流程,院前急救,如何接急救电话、掌握急诊科所有的仪器使用,同时加强理论方面的学习与考核。
在实施培训第一年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对于实习生做到放手不放眼,每周实行小讲课。
急诊科院感年度工作总结范文(精选18篇)急诊科院感年度工作总结1一、健全科室感染管理责任制,规范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科室控感管理小组职责,认真履职,督导科室工作人员在诊疗操作中对制度、规范的执行情况,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医疗安全。
1、科室控感小组在组长领导下,健全科室感染管理体系,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前提。
2、科室控感小组建立会议制度,每季度一次协调、总结有关感染管理方面的问题,若遇到问题应随时召开会议,充分发挥控感小组的作用。
3、科室控感小组要及时监控各个易感染环节,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我科室医院感染的发病率,监督检查本科室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的各项措施,保障医疗安全。
二、严格监测和监督工作1、医院感染的监测按照医院感染标准,实行有效的感染监测,要求临床医师熟练掌握其诊断标准,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监测意识,每月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后,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按感染管理科的反馈信息,认真改进。
2、消毒灭菌每月进行消毒灭菌监测,对科室使用中的消毒液,医务人员的手、物体表面,治疗室内空气,监护室内空气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随机抽样监测。
3、配合好医院开展医院感染和耐药率监测三、加强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管理1、危重病房管理①所有工作人员应穿专用工作服、戴口罩、戴帽、换鞋入内,监护室内减少人员流动,严格控制人员入内,探视者应穿探视服、鞋套、戴帽入内。
②所有人员要坚持洗手规则,在处理不同病人或同病人不同部位前后洗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手培养每月一次。
③每个病人所用血压计、听诊器、床头物品、供氧、吸引装置等使用后消毒。
④各种抢救物品与监护仪器在转换使用时应进行表面清洗、消毒,各种导管、湿化瓶,吸氧面罩等均应规范进行消毒灭菌。
⑤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2、加强对入住我科的幼童及免疫低下患者的管理,尽量单病床或分类管理。
3、加强对我科室常用的留置管道患者,如深、浅静脉留置患者,气管插管患者,胸腹腔引流患者的管理。
一、前言在过去半年里,我院急诊科在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各项要求,扎实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现将我院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回顾1.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管理制度(1)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领导小组,明确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职责,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制定了《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急诊科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流程》等制度,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2. 强化培训,提高防控意识(1)定期组织全院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防控的认识。
(2)针对急诊科特点,开展了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急诊科医院感染防控的技能。
3. 加强监测,确保感染防控措施落实(1)对急诊科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病例。
(2)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加强洗手液、消毒剂等用品的配备和使用。
(3)加强环境消毒,定期对急诊科环境、设备、物品等进行消毒处理。
4. 严格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感染(1)严格执行隔离制度,对感染病人进行隔离治疗。
(2)加强感染病人的宣传教育,提高病人及家属的防控意识。
5. 加强医院感染防控宣传,营造良好氛围(1)利用宣传栏、海报等形式,广泛宣传医院感染防控知识。
(2)开展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竞赛,提高医护人员及病人的防控意识。
二、工作成效1. 急诊科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患者满意度提高。
2. 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掌握程度得到提高。
3. 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得到上级部门的认可,获得好评。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部分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防控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防控意识有待提高。
2. 改进措施:(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医护人员及病人的防控意识。
(2)加强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防控能力。
(3)完善医院感染防控制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总之,在过去半年里,我院急诊科在医院感染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医院感染年度工作总结(3篇)在过去的一年里,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以及各部门、各科室的密切配合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完善感染管理组织体系为了确保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我们进一步完善了感染管理组织体系。
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院长担任主任委员,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临床科室主任为委员,负责制定医院感染管理的方针、政策和规划。
同时,设立了医院感染管理科,配备了专业的感染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的感染管理工作。
各临床科室也成立了感染管理小组,由科室主任担任组长,护士长和一名医生担任组员,负责本科室的感染管理工作。
二、加强感染管理知识培训为了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管理意识和技能水平,我们加强了感染管理知识培训。
全年共组织了[X]次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医院感染的概念、诊断标准、预防措施、消毒隔离技术、无菌操作技术、医疗废物管理等。
培训对象包括全体医务人员、保洁人员、后勤保障人员等。
通过培训,使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掌握了基本的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提高了感染管理的水平。
三、强化感染监测与防控(一)开展医院感染监测我们建立了完善的医院感染监测体系,对医院感染的发病率、病原体种类、耐药情况等进行监测。
每月对各临床科室的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及时反馈给临床科室,指导临床科室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同时,我们还对医院重点部门、重点环节进行了目标性监测,如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产房、新生儿病房等。
通过监测,及时发现了医院感染的隐患和问题,并采取了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
(二)加强消毒隔离管理消毒隔离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我们加强了对各临床科室消毒隔离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要求各临床科室严格按照消毒隔离技术规范进行操作。
定期对消毒供应中心、内镜室、口腔科等重点部门的消毒效果进行监测,确保消毒效果符合要求。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要求各临床科室严格按照规定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不得重复使用。
急诊医院感染管理年度工作总结一、前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感染已成为严重影响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的问题。
急诊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患者流量大,病情复杂,医院感染风险较高。
加强急诊医院感染管理,提高感染控制水平,既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需要,也是提升医疗质量的重要举措。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在医院领导和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紧紧围绕“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的原则,深入开展急诊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现将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二、组织架构与职责明确1. 成立急诊科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担任组长,护士长、检验师、临床医师等组成。
小组负责急诊科感染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监督和评估。
2. 制定急诊科感染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任务,确保感染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3. 加强培训,提高全体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增强感染防控意识。
三、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1.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
通过配置便捷的手消毒剂、定期对手卫生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等方式,确保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2. 强化消毒灭菌工作,确保医疗器械、药品、环境等的清洁与消毒。
对急诊科的医疗器械进行定期检测,确保其合格率。
3. 加强病房管理,做好通风、消毒工作,降低病房内细菌浓度。
对急诊科病房进行定期巡查,确保环境整洁、无异味。
4.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
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无菌技术操作水平。
5.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的感染防控意识。
向患者及家属宣传感染防控知识,指导患者进行个人卫生护理。
6. 建立健全感染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事件。
对急诊科的患者进行定期监测,发现感染病例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四、感染管理成效1. 通过加强培训,全体医护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得到了明显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从原来的60%提升到90%。
2. 急诊科医疗器械合格率达到了100%,病房内细菌浓度明显降低,患者就医环境得到改善。
院感工作年度总结2篇院感工作年度总结(一)一、前言在过去的一年里,我院感染管理工作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全院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目标,坚持“预防为主,控制为主,综合施策”的原则,不断完善感染管理体系,强化感染管理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了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以下是我院感染管理工作年度总结。
二、工作回顾1.完善感染管理组织架构为加强感染管理工作,我院成立了感染管理组织,设立了感染管理科,配备了专职感染管理工作人员,明确了各部门、各科室感染管理职责,形成了院、科两级感染管理体系。
2.建立健全感染管理制度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医院实际情况,我院制定了一系列感染管理制度,包括《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等,确保了感染管理工作的规范开展。
3.加强感染知识培训我院高度重视感染知识培训,组织开展了全院性感染知识培训,针对不同岗位、不同专业特点,制定了个性化的培训计划,提高了全体员工的感染防控意识和能力。
4.加强感染监测与报告我院建立了感染监测体系,定期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监测、分析,及时掌握医院感染动态。
同时,加强感染报告工作,确保感染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5.强化感染控制措施我院采取了一系列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手卫生、消毒隔离、无菌操作、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等,有效降低了医院感染风险。
6.提高感染管理水平通过加强感染管理信息化建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感染管理水平,为临床提供及时、准确的感染信息。
三、工作亮点1.成功举办感染管理培训班为提高全院感染管理水平,我院举办了感染管理培训班,邀请了国内知名专家授课,全院300余人参加了培训,收到了良好效果。
2.开展感染管理质量提升活动我院开展了感染管理质量提升活动,对感染管理各项工作进行了梳理,查找不足,制定整改措施,推动感染管理工作不断改进。
四、存在问题1.感染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部分科室感染管理职责不清。
急诊科院感年终工作总结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急诊科院感年终工作总结一、引言急诊科院是医院中最繁忙、最紧张的科室之一,医护人员需要时刻保持警觉,应对各种急危重症情况。
2009年晋江市中医院
急诊科院感管理工作总结
今年,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科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有关医院管理的法律法规,坚决严格执行院感相关的质量监测及考核,降低了医院感染率,保证了医疗安全。
现将2009年我科院感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院感的监测、监管
随着院感管理的一年年完善,我科的院感管理制度已较完善,并指导着科室的工作。
1、质量控制:有专门医护人员负责每日院感病例收集,认真记录,避免了感染率的漏报;每季度根据量化指标进行一次大检查、每月抽项检查,每周随机检查,系统地调查收集、整理、分析有关医院感染情况,对存在问题及时反馈、整改,每月进行质量考评,并与医院医疗质量考评挂钩,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2、消毒灭菌监测:
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每月由科室负责护士使用紫外线灯管进行强度监测,并对新旧购进紫外线灯管进行抽检,认真记录,遇到质量问题及相关消毒问题,马上上报感染管理委员会;每月由科室负责护士专门进行空气培养等环境卫生学监测,特别是针对病人活动场所,认真记录、分析,遇到质量问题,马上采取相关处理措施。
3、加强病区终末消毒管理,针对病区终末消毒不规范现象,制定并下发病区终末消毒措施,按照要求每周检查,对不规范的行为与考核挂钩。
加强医疗工作场所的医院感染管理:对输液室的控制重点就是如何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对门诊手术室的督查重点是手术后各类器械的清洗、消毒及室内消毒灭菌监测。
4、强化卫生洗手,培训六步洗手法。
护士长每月按需领取手消毒剂,洗手液。
医生在查体和执行各项操作前后自觉进行手消毒。
护士在接触病人和执行各项操作前后自觉进行手消毒。
科主任、护士长定期监督检查。
二、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1、抗菌药物使用应该有根有据,应根据相关辅助检查,确定患者有使用指征,并进一步选择最适合的抗生素。
每周定期检查科室用药情况,依据《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原则》要求,逐步达到规范规定的100%指标。
2、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
与检验科配合,每日监测耐药菌株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安全。
3、针对今年甲流等病情的发生,对抗生素的使用应该更严格要求,不能对单纯的病毒性呼吸道疾病,滥用抗菌药物。
4、定期与其他医院进行抗菌药物会议交流,促进合理使用。
三、院感知识培训
定期组织院感知识的学习培训,提高全体医护人员的院感意识,
增强对院感病例的处理能力;对院感发生率高的患者及家属进行院感常识的培训,争取尽可能的减少其发生。
1、对科室医生、护士进行“手足口病”、“甲流”等预防与控制培训。
2、对新上岗职工进行了医院感染概论、医疗废物管理知识培训与考核,考核合格率为100%;对新入院实习医生、护士进行了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使他们对医院感染概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对保洁人员及分院相关人员进行了消毒隔离、卫生洗手等知识培训,以杜绝交叉感染,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4、科室定期组织对患者进行院感常识的学习培训。
四、有专门人员定期对医疗环境、医疗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减少院感发生率。
五、针对传染病,认真记录,及时上报,避免小范围甚至大范围传播。
今年我科对院感管理工作更加的积极、严格,大大减少了院感病例的发生,但对一些细节处理问题仍不成熟,将进一步完善,更好的为患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