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分项
- 格式:xls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2
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设计计算书一、基础结构布置选择本办公大楼基础拟采用柱下独立基础。
根据工程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工程场地在地基受力层范围内,上部存在一层厚度为3m 的粉质粘土良好土层,下部存在一层厚度为2.5m 孔隙比大、压缩性高、强度低的淤泥质粘土软土层。
对于一般中小型建筑物,宜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
对比柱下条形基础,它有刚度大、调整不均匀沉降能力强的优点,但照价较高。
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柱下应优先考虑设置扩展基础。
二、持力层的选择及基础埋深的确定根据之上工程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分析,本工程宜选择粉质粘土层为持力层,基础尽量浅埋,即采用“宽基浅埋”方案,以便加大基底至软弱土层的距离。
初选定基础埋深d 为1.5m 。
三、确定基础底面尺寸基础埋深d=1.5m >0.5m ,先进行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查表2-5有6.1=d η ()9.185.15.06.1915.18=⨯+⨯=m γkN/m 3()5.0-+=d f f m d ak a γη=200+1.6×18.9×(1.5-0.5)=230.24kpa由于在基础埋深范围内没有地下水,0=w h29.75.12024.2303.1460=⨯-=-≥d f F A G a k γm 2 取d l 2=0.2=b m , 0.42==b l m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验算 由1.354.20.821==s s E E ,25.10.25.2==b z >0.50 ,查表2-7得︒=1.23θ ,426.0tan =θ,54.2120.40.25.10.40.2203.1460=⨯⨯⨯⨯+=+=bl G F P k k k kpa 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应力:()()()θθσσtan 2tan 2z b z l P lb cd k z ++-= ()()()427.05.220.2427.05.220.45.19.1854.2120.40.2⨯⨯+⨯⨯+⨯-⨯⨯= 1.58=kpa下卧层顶面处的自重应力:3.7736.1915.18=⨯+⨯=cz σkpa下卧层承载力特征值3.1943.77==+=z d cz m σγkN/m 3 ()1.1885.043.196.180=-⨯⨯+=az f kpa验算:4.1353.771.58=+=+cz z σσkp a <1.188=az f kpa (可以)经验算,基础底面尺寸及埋深均满足要求。
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包括哪些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基础类型之一,用于支撑建筑物的重量并将其传递到地下层土壤中。
本文将探讨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的定义、组成部分以及其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
1. 定义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是一种基础结构,用于扩展建筑物的底部面积以增加其稳定性和均匀分布载荷。
它通常由混凝土和钢筋构成,以提供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2. 组成部分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由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组成:2.1 基础底部基础底部是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的最底部部分,用于承载建筑物的重量并将其传递到地下层土壤中。
基础底部通常是一个水平的平面,可以是一个浅基础或深基础。
2.2 扩展区域扩展区域是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的一部分,它位于基础底部之上,并用于增加基础的面积。
扩展区域通常是一个带有平整侧面的梯形或矩形结构,其形状取决于建筑物的设计要求。
2.3 立柱或墙体立柱或墙体是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的主要承载构件,用于支撑建筑物的重量,并将其传递到基础底部和地下层土壤中。
它们通常位于扩展区域的顶部,可以是独立的柱子或建筑墙体的一部分。
2.4 钢筋钢筋是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增加基础的强度和刚度。
它通常嵌入在混凝土中并沿着横向和纵向分布。
钢筋通过提供额外的抗拉强度来增加基础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2.5 混凝土混凝土是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的主要构造材料,用于形成基础的主体结构。
混凝土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和可流动性,以确保基础的性能和稳定性。
3. 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在建筑工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提供了以下几个关键功能:3.1 扩大建筑物的支撑面积通过扩展基础的面积,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可以有效地分散建筑物的重量,并将其传递到地下层土壤中,从而提供更好的稳定性和均匀分布载荷。
3.2 增加基础的承载能力由于钢筋的使用,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具有更高的抗拉强度和抗震性能,因此具有更高的承载能力。
这使得它适用于承载大型建筑物或在地震活跃的地区建造。
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技术标准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技术标准一.基础的施工顺序为:基础大开挖—基坑修整—10cm素砼垫层—基础承台—基础梁柱—回填土。
并按“先运后进”浇筑顺序。
土方开挖及边护:根据本工程特点,本工程土方采用挖掘机进行机械大开挖,机械开挖至垫层标高以上200mm后,采用人工挖至设计标高。
土方开挖前,先放好基础边线和土方开挖线,并将其引到基坑以外不会被破坏的地方,开挖时注意底局部预留200厚土层,待验槽后浇筑垫层时挖除以防止因基底长时间暴露而受扰动。
开挖基坑时如发现土层与地质报告不符或发现不良地基,如暗沟、暗升、暗塘、墓穴及人防施等,应立即通知建设单位地质勘探部门、设计院等有关部门人员到现场研究解决。
土方开挖时,施工测量人员严格控制标高,严禁超挖。
土方工程采用大开挖,自然放坡,放坡系数取1:0.33。
二、基础垫层施工1、浇捣C10砼垫层时,需留置标养及同条件试块各一组,做试块时请监理公司人员旁边监督,送试验室养护。
2、在垫层浇筑前要对土方进行修整,应用竹签对基坑的标高进行标识。
先用竹签订在基坑的中,然后用水准尺对其进行测定标高。
在素砼浇筑过程中,将以这些竹签的顶为基准,进行总体标高测定。
在砼具体施工时,测量员应对全程进行控制施工。
浇筑时采用泵送砼,由远而近,并不得在同一处连续布料,应在2米范围类水平移动布料,且垂直于浇筑,振捣泵送砼时,振动棒插入间距一般为400mm左右,振捣时间一般为15~30S,并且在20~30min后对其进行二次复振。
确保顺利布料和振捣密实,采用平板振动器时,其移动间距应保证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砼振捣完毕后,表面要用磨板磨平。
三、钢筋制作与安装:1、学习、熟悉施工图纸和指定的图集,严格按照图纸施工,明了构造柱、圈梁、节点处的钢筋构造及各部做法,确定合理分段与搭接位置和安装次序,2、钢筋应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不同型号、钢号、规格均要进行复试合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方可使用。
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设计计算书一、基础结构布置选择本办公大楼基础拟采用柱下独立基础。
根据工程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工程场地在地基受力层范围内,上部存在一层厚度为3m 的粉质粘土良好土层,下部存在一层厚度为2.5m 孔隙比大、压缩性高、强度低的淤泥质粘土软土层。
对于一般中小型建筑物,宜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
对比柱下条形基础,它有刚度大、调整不均匀沉降能力强的优点,但照价较高。
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柱下应优先考虑设置扩展基础。
二、持力层的选择及基础埋深的确定根据之上工程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分析,本工程宜选择粉质粘土层为持力层,基础尽量浅埋,即采用“宽基浅埋”方案,以便加大基底至软弱土层的距离。
初选定基础埋深d 为1.5m 。
三、确定基础底面尺寸基础埋深d=1.5m >0.5m ,先进行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查表2-5有6.1=d η ()9.185.15.06.1915.18=⨯+⨯=m γkN/m 3()5.0-+=d f f m d ak a γη=200+1.6×18.9×(1.5-0.5)=230.24kpa由于在基础埋深范围内没有地下水,0=w h29.75.12024.2303.1460=⨯-=-≥d f F A G a k γm 2 取d l 2=0.2=b m , 0.42==b l m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验算 由1.354.20.821==s s E E ,25.10.25.2==b z >0.50 ,查表2-7得︒=1.23θ ,426.0tan =θ,54.2120.40.25.10.40.2203.1460=⨯⨯⨯⨯+=+=bl G F P k k k kpa 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应力:()()()θθσσtan 2tan 2z b z l P lb cd k z ++-= ()()()427.05.220.2427.05.220.45.19.1854.2120.40.2⨯⨯+⨯⨯+⨯-⨯⨯= 1.58=kpa下卧层顶面处的自重应力:3.7736.1915.18=⨯+⨯=cz σkpa下卧层承载力特征值3.1943.77==+=z d cz m σγkN/m 3 ()1.1885.043.196.180=-⨯⨯+=az f kpa验算:4.1353.771.58=+=+cz z σσkp a <1.188=az f kpa (可以)经验算,基础底面尺寸及埋深均满足要求。
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分项工程验收记录1. 引言在工程建设的世界里,钢筋混凝土基础就像是大楼的“脚”,稳稳地支撑着整个结构。
想象一下,咱们要建一座气派的高楼,第一步肯定是要给这“脚”打好基础。
今天,就让我带你走进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的验收过程,看看这一切是如何进行的。
就像老话说的,“打铁还需自身硬”,基础工作可绝对马虎不得啊!2. 基础知识2.1 什么是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说到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乍一听可能觉得挺复杂,其实没那么神秘。
简单来说,它就是在基础底部加宽,增强承载力的一种基础形式。
就好比穿鞋子的时候,要选个合脚的,不然你走路时肯定会不舒服。
这个基础可不仅仅是为了让建筑物立得更稳,也是为了确保上面的一切能够安然无恙。
2.2 施工过程施工过程中,咱们可得先做好准备工作。
首先,测量和放线可是一门大学问,得确保位置精准。
然后,挖土、浇筑混凝土、铺设钢筋,每一步都得细心对待,就像做一道拿手好菜,材料新鲜才能味道佳。
混凝土浇筑时,得确保没有气泡、裂缝,想象一下,如果你买的豆腐脑里全是气泡,那还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呢。
3. 验收标准3.1 验收前的准备验收可不是随便走个过场,得提前做好功课,准备齐全的资料,像是施工记录、检测报告等等,缺一不可。
要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准备可就等着遭殃了。
3.2 现场验收现场验收时,得仔细观察每个细节。
咱们的验收团队就像是专业的侦探,目光如炬,任何小问题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
比如说,混凝土的强度得符合标准,钢筋的数量和位置也不能出错。
这时候,你得对着那些钢筋和混凝土,心里默默念:“你们可一定要给力啊!”4. 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4.1 常见问题验收过程中,常常会碰到一些问题,比如说混凝土强度不足、钢筋位置偏移等。
这些问题就像是生活中的小麻烦,时不时就冒出来,让人烦不胜烦。
不过别急,这可不是世界末日,咱们总有办法解决。
4.2 解决方案遇到这些情况,首先得保持冷静。
可以通过重新浇筑、加固措施等方式来解决,就像换个角度看问题,有时候问题看似大,其实解决起来并不难。
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分项在建筑工程中,基础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整个建筑物的重量,并将其传递到地基中。
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作为一种常见的基础形式,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工程中。
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是指为了扩散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使作用在基底的压应力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设计要求,而在墙下或柱下设置的钢筋混凝土基础。
这种基础通常由垫层、基础底板和基础梁等部分组成。
垫层一般采用素混凝土,其作用是使基础底面平整,便于钢筋的布置,并保护基础钢筋不受土壤中的水分和有害物质的侵蚀。
基础底板是承受上部荷载的主要部分,其厚度和配筋根据上部结构的荷载大小、地基承载力以及基础的尺寸等因素进行计算确定。
基础梁则用于增强基础的整体性和抗弯能力,提高基础的稳定性。
在设计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是地基承载力,这是决定基础尺寸和配筋的关键因素。
通过地质勘察报告,了解地基土的性质和承载力特征值,从而确定基础底面的尺寸,以保证基底压力不超过地基承载力。
其次是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包括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
根据荷载的大小和分布情况,计算基础底板和基础梁的内力,进行配筋设计。
此外,还需要考虑基础的埋置深度,这不仅影响基础的稳定性,还与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地下水位等因素有关。
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的施工过程也至关重要。
施工前,需要做好场地平整、测量放线等准备工作。
然后进行土方开挖,开挖的深度和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注意避免对地基土的扰动。
在开挖完成后,要及时进行验槽,检查基底的土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有异常情况,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接下来是铺设垫层,垫层混凝土应振捣密实,表面平整。
然后进行基础钢筋的绑扎,钢筋的规格、数量和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的接头位置和连接方式也要符合规范规定。
在钢筋绑扎完成后,安装模板,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接缝严密,防止漏浆。
混凝土的浇筑是基础施工的关键环节。
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原材料的性能进行确定,搅拌均匀后,采用泵送或溜槽等方式进行浇筑。
常见基础类型和构造一.浅基础一) 扩展基础1.无筋扩展基础2.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二) 柱下条形基础三) 柱下交叉条形基础四) 筏形基础五) 箱形基础六) 壳体基础二.深基础一) 桩基础二) 沉井基础一.浅基础按结构形式分为:扩展基础、联合基础、柱下条形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和壳体基础等。
一) 扩展基础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独立基础。
分无筋和钢筋两种。
1.无筋扩展基础定义:无筋扩展基础指由砖、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灰土和三合土等刚性材料组成的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
特点:抗压强度高,抗拉、抗剪强度低。
组成:可由两种材料叠合组成,如上层砖砌体下层混凝土。
适用:多层民用建筑和轻型厂房。
(1)砖基础定义:采用砖砌体材料砌筑而成。
要求:首层室内地面以下采用水泥砂浆砌筑(即±0.000标高以下);底面以下一般设垫层,垫层多为素混凝土、灰土和三合土。
砌筑方式:等高式(两皮一收式),不等高式(二一间隔收)两皮一收式:每层台阶为2皮砖高度120mm挑出1/4砖长(即60mm)二一间隔收式:台阶面宽为1/4砖从底层起一层高度为2皮砖(120mm)其上一层的高度为1皮砖(60mm)以上以依次类推,间隔选用相同的高度尺寸(2)灰土或三合土基础灰土基础:定义:用一定比例的石灰与土,在最佳含水量情况下,充分拌和,分层铺筑夯实或压实面成的基础。
材料要求:石灰:新鲜的块灰或生石灰粉。
使用前经过1-2d的充分熟化并过筛,粒径不大于5mm。
土料:优先采用基槽中挖出的粉质粘土及塑性指数大于4的粉土,使用前过筛,其粒径不大于15mm。
配合比:石灰与土的体积比一般为2:8或3:7。
施工要求:一步灰土,每层虚铺厚度200-250mm,夯至100-150mm后再铺上一层。
可铺2-3步,即厚度300或450mm。
三合土:定义:由石灰、砂和骨料(矿渣、碎砖或碎石)按体积比1:2:4或1:3:6加水泥混合而成。
厚度:不应小于300mm。
扩展基础是指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和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
基础
扩展基础是指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和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这种基础由于钢筋混凝土的抗弯性能好,可充分放大基础底面尺寸,达到减小地基应力的效果,同时可有效地减小埋深,节省材料和土方开挖量,加快工程进度。
它适用于六层和六层以下的一般民用建筑和整体式结构厂房承重的柱基和墙基。
1) 锥形基础(条形基础)边缘高度一般不小于200mm;阶梯形基础的每阶高度一般为300?500mm。
基础高度小于350mm时用一阶,大于900mm是用三阶,其余为二阶。
为使扩展基础有一定的刚度,基础台阶的宽高比不大于2. 5。
2) 垫层厚度一般为1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0,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15。
3) 底板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不宜小于8mm;当有垫层时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不宜小于40mm,无垫层时不宜小于70mm。
4) 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在T形和十字形交接处的钢筋应沿一个主要受力方向通长放置。
5) 柱基础纵向钢筋除应满足冲切要求外,尚应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
当基础高度在900mm以内时,插筋应伸至基础底部的钢筋网,并在端部做成直弯钩;当基础高度较大时,位于柱子四角的插筋须伸至基础底部外,其余的钢筋只需伸至锚固长度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