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 h
式中 M1b 、M1s ── 分别为框架无侧移或有侧移时按
一 阶弹性分析求得的杆端弯矩;
2i ── 考虑二阶效应第i层杆件的侧移
弯矩增大系数。
Q3 H3
Q2 H2
Q1 H1
Q3
H3
Q2
=H2Leabharlann Q1H1H"3
H"3
H"2 + H"2
H"1 H"1
ΔU3 ΔU2 ΔU1
M1
M1b
M1s
框架结构的一阶弹性分析
本节包括4条强制性条文,即: 3.1.2条 强制性条文
“承重结构应按下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 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设计:
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包括:构件和连接的强 度破坏、疲劳破坏和因过度变形而不适于继续 承载,结构和构件丧失稳定,结构转变为机动 体系和结构倾覆。
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包括:影响结构、构件和非 结构构件正常使用和外观的变形,影响正常使用的 振动,影响正常使用和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包括 混凝土裂缝)。”
《钢结构设计规范》修订 情况介绍
《钢结构设计规范》的历史
解放初期: Н ИТУ 1- 46 1955年: Н ИТУ 121- 55 1974年: TJ 17- 74 1988年: GBJ 17-88 2019年: GB 50017
根据建设部97建标字第108号文的要求, 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2019年开始进 行全面修订。规范修订组总结了原GBJ17-88 规范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针对近年来建筑钢 结构快速发展的市场背景,吸收了国内外最 新研究成果,数易其稿,完成了新的《钢结 构设计规范》GB50017。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是结构 或构件设计及计算的依据,本规范根据现行国家标 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9 的规定,结合钢结构的特点分别对极限状态进行了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