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必背50篇+容易望文生义的65个成语
- 格式:doc
- 大小:1.23 MB
- 文档页数:16
100个容易望文生义的常用成语1、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易错点】易误解为:轻而易举。
2、百里挑一:形容十分出众。
【易错点】易误解为:人才极其缺乏。
3、半青半黄:比喻时机还没有成熟。
也比喻其他事物或思想未达到成熟阶段。
【易错点】易误解为:脸色不好。
4、杯弓蛇影: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易错点】易误解为:无中生有。
5、别无长物:原指生活俭朴。
现形容贫穷。
【易错点】易误解为:没有长处。
6、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
【易错点】易误解为:没有辜负众人的期望。
7、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易错点】易误解为:连续不断,络绎不绝。
8、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能刊登的言论。
9、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可思议,不可理解。
10、不名一文:形容极其贫穷。
【易错点】易误解为:一钱不值。
11、不忍卒读: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易错点】易误解为:文章写得不好。
12、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够火爆,没有特色。
13、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学**就没有本领。
14、不易之论:完全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容易理解的言论。
15、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现也指一言不发。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说一句赞成(或赞美)的话。
16、不知所云:指说话者语言紊乱或空洞。
用于说话人,不用于听话人。
【易错点】易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1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仿的准则、典范。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值得作为教训。
18、惨淡经营:指下笔之前竭力劳神构思。
也指苦心谋划、经营(某事)。
【易错点】易误解为:经营状况不好。
19、侧目而视: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
【易错点】易误解为:轻视、瞧不起;仰慕对方;骄傲自满。
20、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能令人满意。
a.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b.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c.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e.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f.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g.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53个教参p3271. 【珠圆玉润】润:细腻光滑。
像珠子一样圆,像玉石一样光润。
比喻歌声宛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
用法:指歌声或文章2.【不名一文】也即一文不名。
名:占有。
形容极端贫穷,一个钱也没有。
举例造句:他生活困难到了不名一文的地步。
也作:不名一钱近义词:囊空如洗、家徒四壁、立锥之地反义词:腰缠万贯、富可敌国、富甲一方3.【不速之客】指没有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指意想不到的客人。
近义词:不招自来反义词:特约嘉宾歇后语:蜗牛赴宴(蜗牛的特点是速度很慢,是为"不速",因为是去赴宴,所以称其为"客",合起来即为:蜗牛赴宴---不速之客.但不速之客的实际意思却是指"不请自到的人");4.【不足为训】不能当做典范或法则。
训:准则。
近义词:不足为法反义词:不易之论、不刊之论、天经地义5.【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后也比喻一言不发。
望文生义,误用为“不称赞一句话”。
误例:我的态度很鲜明,对邪教的言论不赞一词,对他们的行为深恶痛绝。
6.【不经之谈】指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不经指不正经。
[辨形]经;不能写作“径”;谈;不能写作“淡”。
近义词道听途说、奇谈怪论、无稽之谈反义词确凿不移、言之有据辨析不经之谈与“无稽之谈”有别:不经之谈偏重于“不经”;多指不合道理的没有根据的话;“无稽之谈”偏重于“无稽”;多指无法查考的没有根据的话。
7.【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辞的精准得当,无懈可击。
【示例】故中兴难于创业,是谓不刊之说。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议论》这可以说是不刊之论,我有同感。
——孙犁《万国儒小引》学问之士,倡其心理,事功之士,窃之为术,而大有功焉。
故曰:民智者,富强之愿。
此悬诸日月不刊之论也。
——严复《原强》随着大家艳羡的目光流于字里行间,“不刊之论”四个字渐渐地在大家的心里凝聚沉淀出来,作者生花的妙笔让人叹服!鲁迅的杂文语言犀利,思想深刻,都属于不刊之论。
1■安士・迁:在一个地方住惯了,不肯轻易迁移2■暴虎冯(p ng )沏:空手打老虎,徒步过大河。
比喻勇猛果敢。
也比喻冒险蛮干,有勇无谋3■别无长物: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
现形容贫穷。
不能理解成“自己没有什么长处”。
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有时也指一直不发不绝如缕:绝:断;缕:细线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
多用来形容局势危 急或声音细微悠长.^能误认为"连续不断* 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古代指削除刻错了的字,不刊是说不可更改)。
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常误用为“不可思议”。
不名一文:名,占有。
连一文钱也没有。
形容人贫穷到了极点。
不忍卒读:形容文章悲惨动人,重在悲。
不能理解为“文章的好或坏”。
10■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之意)。
不能理解为“不放在心上或屑一顾”•11、不易之论:内容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
12■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现也指一言襁。
不能理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13.不足为训:不能当做典范或法则 14■惨淡经营:惨淡:形容费尽心力。
指竭尽心力谋划从事某件事情 15,侧目而视:形容畏惧而又愤恨,易误解为尊敬。
16■曾几何时:指过去没有多久。
不能理解为“不知什么时候”。
6、8、已得其意,就不需要语言了。
表示相互默契,心照不宣。
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易误用为"进入”。
27■鼎力相助;敬词,指别人对自己的帮助。
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28■对簿公堂:对簿:受审问;在法庭上受审问 不能误用为“双方打官寸29■耳提面命:褒义词,形容师长殷切教导。
常误用为贬义词。
30.犯而不校:别人触犯了自己,也不计较。
31■粉墨登场:1.比喻乔装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2.比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像演戏一样活动。
用作贬义。
32,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针,政策。
最容易望文生义的315个必考成语(附解析)1、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易错点】易误解为:轻而易举。
2、百里挑一:形容十分出众。
【易错点】易误解为:人才极其缺乏。
3、半青半黄:比喻时机还没有成熟。
也比喻其他事物或思想未达到成熟阶段。
【易错点】易误解为:脸色不好。
4、杯弓蛇影: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易错点】易误解为:无中生有。
5、别无长物:原指生活俭朴。
现形容贫穷。
【易错点】易误解为:没有长处。
6、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
【易错点】易误解为:没有辜负众人的期望。
7、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易错点】易误解为:连续不断,络绎不绝。
8、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能刊登的言论。
9、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可思议,不可理解。
10、不名一文:形容极其贫穷。
【易错点】易误解为:一钱不值。
11、不忍卒读: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易错点】易误解为:文章写得不好。
12、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够火爆,没有特色。
13、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学习就没有本领。
14、不易之论:完全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容易理解的言论。
15、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现也指一言不发。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说一句赞成(或赞美)的话。
16、不知所云:指说话者语言紊乱或空洞。
用于说话人,不用于听话人。
【易错点】易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1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仿的准则、典范。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值得作为教训。
18、惨淡经营:指下笔之前竭力劳神构思。
也指苦心谋划、经营(某事)。
【易错点】易误解为:经营状况不好。
19、侧目而视: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
【易错点】易误解为:轻视、瞧不起;仰慕对方;骄傲自满。
20、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能令人满意。
第一类望文生义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1.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9.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10.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11.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12.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13.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4.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15.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危急。
16.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
也比喻消息传得极快。
资料补充其他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还有火中取栗从长计议耳提面命不足为训可圈可点三人成虎不刊之论文不加点海外奇谈曾几何时首当其冲屡试不爽不忍卒读危言危行如履薄冰胸无城府胸无宿物要言不烦不赞一词俾昼作夜妙语解颐明日黄花持之有故罪不容诛久假不归坐地分赃登堂入室如坐春风不名一钱目无全牛差强人意万人空巷振聋发聩涣然冰释细大不捐存而不论不绝如缕第二类对象误用⑴" 美轮美奂 " 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
⑵"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 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之间。
⑶" 青梅竹马 " 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
⑷" 休戚相关 " 只能用于人物之间,不能用于事物之间。
⑸" 置若罔闻 " 不可用于视觉方面。
⑹" 筚路蓝缕 " 只用来形容创业艰苦,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辛。
⑺" 汗牛充栋 " 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它东西多。
⑻" 耳提面命 " 用于长辈对晚辈,平辈、朋友之间不可用。
第一类望文生义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1.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9.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10.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11.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12.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13.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4.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15.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危急。
16.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
也比喻消息传得极快。
资料补充其他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还有火中取栗从长计议耳提面命不足为训可圈可点三人成虎不刊之论文不加点海外奇谈曾几何时首当其冲屡试不爽不忍卒读危言危行如履薄冰胸无城府胸无宿物要言不烦不赞一词俾昼作夜妙语解颐明日黄花持之有故罪不容诛久假不归坐地分赃登堂入室如坐春风不名一钱目无全牛差强人意万人空巷振聋发聩涣然冰释细大不捐存而不论不绝如缕第二类对象误用⑴”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
⑵"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之间。
⑶”青梅竹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
⑷"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物之间,不能用于事物之间.⑸”置若罔闻”不可用于视觉方面.⑹”筚路蓝缕”只用来形容创业艰苦,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辛.⑺"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它东西多.⑻”耳提面命"用于长辈对晚辈,平辈、朋友之间不可用。
⑼”三令五申"用于上级对下级。
⑽”络绎不绝”用于人、马、车、船。
1、《孔子语录》(《论语》)a.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b.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c.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e.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f.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g.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部编版初中语文常考成语一容易望文生义1.不毛之地:不长庄稼的地方。
泛指荒凉、贫瘠的土地。
2.大相径庭:形容彼此相差很远。
3.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4.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
(不表示跟着发言)5.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6.刮目相看: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他。
刮,擦拭。
7.目不窥园:形容埋头读书。
8.心有灵犀:指彼此心意相通。
9.白手起家:形容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10.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与真正的“污垢”无关)11.无动于衷:心里一点儿不受感动;一点儿也不动心。
指对令人感动或应该关注的事情毫无反应或漠不关心。
11.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不用来形容水流、山川)12.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13.天衣无缝:形容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严密,没有一点儿破绽。
(与“衣服”无关)14.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不能理解为站在旁边观看风景等)15.不二法门:常用来指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16.不约而同: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
(不能与“提前约定好的事情”连用)17.山穷水尽:山和水都到了尽头,前面再没有路可走了,比喻陷入绝境。
(与“山”“水”无关)18.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
(与自然界的“光”和“影”无关)19.轻描淡写:着力不多地描写或叙述;谈问题时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
(不能形容绘画)20.味同嚼蜡:形容没有味道,多指文章或讲话枯燥无味。
(与食物的味道无关)21.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段词句。
指读书时仅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不能理解为积累优美片段)22.铢两悉称:形容两方面轻重相当或优劣相等。
二容易褒贬不当(一)只能褒用1.精益求精:(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
2.神采奕奕: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1. 明日黄花: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没有什么好玩赏的了。
后来用“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2. 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3. 不刊之论:原意是说能和日月一样经久不变永远流传的书籍。
后用“不刊之论”指不能更改或磨灭的言论。
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
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4. 望洋兴叹:《庄子·秋水》记载,河伯(黄河神)自以为大得了不得。
后来到了海边,望见无边无际的海洋,才感到自己的渺小,于是仰望着海神,发出了叹息。
后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能为力。
5. 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训:法则,典范。
6. 数典忘祖:比喻忘本,也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后用来比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
7.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也比喻乐曲高妙。
8. 不绝如缕:意思是只有一根细线连系着,似断非断。
比喻事情极其危急,后也比喻技艺等方面继承人稀少。
近义:岌岌可危、危如累卵、不断如带。
9. 登堂入室:堂、室:古代宫室,前面是堂,后面是室。
登上厅堂,进入内室。
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
10. 雪泥鸿爪:雪泥:融化着雪水的泥土。
大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
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11. 安土重迁:近义:安居乐业、恋恋不舍、安家落户、安家立业、安土重旧。
12.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
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13. 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
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
14. 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
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
15. 大而化之:原指大行其道,使天下化之。
后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谨慎。
16. 囤积居奇:近义:投机倒把、奇货可居、待价而沽、屯积居奇、操赢致奇。
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集锦1、不名一钱:一个钱也没有。
形容极其贫穷。
也作不名一文,名,占有。
2、文不加点:形容文章写得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3、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刊,古代指削除刻错了的字,不刊是说不可更改。
)整个成语的意思是不能修改的言论,文章或著作,说明其质量高。
4、五风十雨:(五日一风,十日一雨)五天刮次风,十天下场雨。
形容风调雨顺。
5、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懂得大道理的人。
泛指见多识广,学问深厚的人。
6、三人成虎:三人谣传说有老虎,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老虎。
比喻流言惑众,容易使人误假为真。
7、名ft事业:可以藏之名ft,世代流传的事业。
多指著书立说。
8、明日黄花:明日,重阳节后。
黄花,菊花。
重阳节过后的菊花。
古人讲究重阳节赏菊花,重阳过后,赏菊就没有多少兴味。
比喻迟暮不遇之意。
后也比喻过时的或没有意义的事物。
9、高ft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已。
也比喻乐曲高妙。
又形容自然风光美好。
10、求田问舍:舍,房屋。
到处谋求买田置屋,形容胸无大志,只知营私。
11、表里ft河:表。
外表,里,里面。
ft河,指太行ft与黄河。
后亦泛指高ft大河。
指一面依ft,一面临河。
形容地势险要。
12、阳春白雪:不能理解为春天的雪,而是指高雅而不通俗的文艺作品,(跟“下里巴人”相对)13、舞文弄墨:原指歪曲法律条文,营私作弊。
后指玩弄文字技巧,耍笔杆子。
例,那些反动文人,除了~,替他们的主子帮腔以外,还能干什么呢?(含贬义)14、对簿公堂(庭):对簿,受审时根据诉状核对事实。
公堂,旧时审理案件的地方,即今所指的法庭。
指原告和被告在法庭上对质。
15、大快人心(人心大快):快,指痛快。
指决议、举动、结果完全符合人心,使人们非常痛快。
多用于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打击的场合。
作褒义用。
16、屡试不爽:屡,多次。
爽,差错。
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17、久假不归:假,借用。
本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集锦1.便宜行事:[错误]行事很方便。
[正确]根据当时当地的情况,自己决定适当的处理方法,不必请示。
2.别无长物:[错误]没有别的长处。
[正确]没有多余的东西。
3.不孚众望:[错误]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
[正确]不合于众人的期望。
孚,信服。
4.不绝如缕:[错误]连续不断。
[正确]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5.不刊之论:[错误]不能刊登、发表的言论或文章。
[正确]不可修改的言论。
刊,削除。
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
6.不可理喻:[错误]不可理解,不可思议。
[正确]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态度蛮横或固执。
喻:开导,晓喻。
7.不忍卒读:[错误]文章写得差。
[正确]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卒,尽,完。
8.不虞之誉:[错误]不该得到的荣誉。
[正确]没有料到的赞扬。
虞,预料。
9.不赞一词:[错误]不说一句赞成的话。
[正确]①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②一言不发。
10.不足为训:[错误]不足以作为教训。
[正确]不值得作为遵循或效仿的法则。
训:准则,典范。
11.差强人意:[错误]不令人满意。
[正确]大体上还能令人满意。
差:尚,略。
12.长此以往:[错误]长期这样下去。
[正确]长期这样下去,会有不好的结果。
13.侧目而视:[错误]斜视,瞧不起。
[正确]斜眼看人,不敢正视,形容恐惧或敬畏的情态。
14.出神入化:[错误]在某一活动中进入了一种忘我的状态。
[正确]形容文学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
15.春意阑珊:[错误]春意正浓。
[正确]春意将尽、衰落。
阑珊,衰落。
16.蹉跎岁月:[错误]岁月坎坷。
[正确]浪费时间,虚度光阴。
蹉跎,时光白白过去。
17.大方之家:[错误]大方、慷慨的人。
[正确]学识渊博、懂得大道理的人。
18.大快人心:[错误]好的事情或消息使人高兴。
[正确]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快,痛快。
19.得意忘言:[错误]①得意之时忘记了该说什么。
②浅薄的人得志后就胡说八道。
望文生义的四字成语还有翻译释义啥的感觉查字典比较靠谱,如果你是高中生,这些成语应该各种资料上都有吧,没有的话平时多积累,考试之前背一背挺有用的。
我来说几个,不过刚高考完我就基本忘了,别介1 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集锦1 .便宜行事:[错误]行事很方便。
[正确]根据当时当地的情况,自己决定适当的处理方法,不必请示。
2 .别无长物:[错误]没有别的长处。
[正确]没有多余的东西。
3 .不孚众望:[错误]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
[正确]不合于众人的期望。
孚,信服。
4 .不绝如缕:[错误]连续不断。
[正确]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5 .不刊之论:[错误]不能刊登、发表的言论或文章。
[正确]不可修改的言论。
刊,削除。
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
6 .不可理喻:[错误]不可理解,不可思议。
[正确]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态度蛮横或固执。
喻:开导,晓喻。
7 .不忍卒读:[错误]文章写得差。
[正确]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卒,尽,完。
8 .不虞之誉:[错误]不该得到的荣誉。
[正确]没有料到的赞扬。
虞,预料。
9 .不赞一词:[错误]不说一句赞成的话。
[正确]①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②一言不发。
10.不足为训:[错误]不足以作为教训。
[正确]不值得作为遵循或效仿的法则。
训:准则,典范。
11.差强人意:[错误]不令人满意。
[正确]大体上还能令人满意。
差:尚,略。
12.长此以往:[错误]长期这样下去。
[正确]长期这样下去,会有不好的结果。
13.侧目而视:[错误]斜视,瞧不起。
[正确]斜眼看人,不敢正视,形容恐惧或敬畏的情态。
14.出神入化:[错误]在某一活动中进入了一种忘我的状态。
[正确]形容文学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
15.春意阑珊:[错误]春意正浓。
[正确]春意将尽、衰落。
阑珊,衰落。
16.蹉跎岁月:[错误]岁月坎坷。
[正确]浪费时间,虚度光阴。
蹉跎,时光白白过去。
17.大方之家:[错误]大方、慷慨的人。
成语:1.安土重迁错例:重庆市云阳县各级领导干部积极做好三峡库区农民外迁工作,安土重迁,使移民高高兴兴地搬进新家。
分析: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往别处。
往往被误解为:喜欢和重视迁移。
2.半青半黄错例:他气得脸色半青半黄,嘴唇哆嗦了半天,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分析:庄稼半熟半不熟,也可比喻事物或思想未达到成熟阶段。
往往被误解为:脸色铁青,脸上青一块,紫一块。
3.百里挑一错例:我国企业遭遇的知识产权国际纠纷越来越多,但国内能够应对这些诉讼的高级人才却是百里挑一,极度缺乏。
分析:一百个里挑一个,形容极为优秀、难得的人或物。
往往被误解为:少之又少。
4.白头如新错例:老王和老李曾非常要好,20多年前,两人产生了矛盾,一直互不理睬。
退休后,一件偶然的事,消除了他们多年的隔阂,两人和好如初,白头如新,大家也为之高兴。
分析:白头,指白发,形容长。
新,指初认识。
相交时间虽久,但互不知心还跟刚认识一样。
指彼此交情不深。
而例句将其误解为:友好到老。
5.不刊之论错例:这篇文章内容粗俗,只有华丽的辞藻,竟然在报刊上发表,简直是不刊之论。
分析: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削除,古代在竹简上写字,有错误就用刀削去;不刊是说不可更改)。
而例句将其误解为:水平低而不能刊登的言论。
6.不寒而栗错例:初春,乍暖还寒。
他身着冬装,漫步在广阔的田野中,仍然觉得不寒而栗分析:天气不寒冷而身体发抖,形容非常惊恐、害怕。
往往被误解为:天气不寒冷而身体发抖。
7.不绝如缕错例:大街上,商场里,到处是游玩购物的人,熙熙攘攘,不绝如缕。
分析: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绝:断;缕:细线)。
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往往被误解为:连续不断。
8.不名一文错例:黄秋园先生身后画名如日中天。
谁能想象得到他生前在画坛不名一文,只是南昌市银行的一位普通员工呢?分析:连一文钱也没有(名:占有),形容极为贫困。
往往被误解为:不出名,没有名声。
9.不忍卒读错例:在“文化大革命”岁月,报纸谎话、空话、假话、大话连篇,令人不忍卒读。
160个望文生义的成语1. 卧薪尝胆:意思是形容对过去失败的经历进行深刻的反省和警示。
2. 装疯卖傻:指故意假装疯癫或愚蠢来掩饰真实的本性或逃避责任。
3. 杯弓蛇影:比喻因疑神疑鬼或多虑而产生的恐惧心理。
4. 画蛇添足:比喻不必要的多此一举或徒劳无益的行为。
5. 三人成虎:比喻重复描绘虚构的事情,使人们误认为是真实的。
6. 纸包不住火:比喻真相无法被掩盖,最终总会显露出来。
7. 狐假虎威:比喻利用他人的势力或威慑力来欺骗和威胁他人。
8. 打草惊蛇:比喻做事不谨慎,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或暴露自己的行动。
9.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比喻人们不能凭着当前的利害得失来判断事情的结果。
10. 空中楼阁:比喻脱离实际的空想或不切实际的幻想。
11. 掩耳盗铃:比喻自欺欺人或对真相选择性忽视。
12. 夸父追日:比喻追求不可实现的目标。
13. 隔岸观火:比喻冷漠地旁观别人的困厄或灾祸。
14. 叶公好龙:比喻喜欢追求虚幻而不是实际的事物。
15. 守株待兔:比喻固执地等待运气或机会到来,而不采取实际行动。
16. 改过自新:强调通过自我克制和自我调整来改变过去的不良行为。
17. 对牛弹琴:比喻对不懂事物的人做无益或无效的解释。
18. 前怕狼,后怕虎:形容担心各种可能发生的危险,左右为难。
19. 抛砖引玉:比喻通过发表自己初步的见解来吸引他人的高见或意见。
20. 虎头蛇尾:形容事情开始时势头很大,但后来却缺乏后续的持续力。
21.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比喻没有冒险或主动行动,就不可能得到想要的收获。
22. 亡羊补牢:比喻事后纠正错误或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损失。
23. 如鱼得水:比喻人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感到自在和舒服。
24. 守口如瓶:形容为了保守秘密而严守口实。
25. 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狭隘,只看到局部的利益,没有远见。
26. 狼吞虎咽:比喻吃东西或办事拼命而粗鲁,毫不讲究。
27. 掩耳偷铃:比喻掩饰自己的错误或不肯承认。
28. 鱼龙混杂:比喻好坏、真假掺杂在一起,难以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