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课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3
五年级语文下学期课外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通过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升语文素养。
4.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选择适合五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如:经典名著、现代文学、诗歌散文等。
2. 针对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运用合适的阅读方法,如:速读、精读、批注等。
3. 通过阅读交流、分享感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阅读实例,掌握阅读方法。
3. 采用分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阅读效果。
4. 结合讲授法,对学生进行阅读技巧和方法的指导。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指导阅读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讲解相应的阅读方法。
3. 布置阅读任务:给出具体的阅读要求,让学生课下完成。
4. 检查阅读成果:课堂上让学生分享阅读感悟,互相交流。
5. 总结评价: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评价,鼓励优秀的学生。
五、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通过阅读测试或课后练习,检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培养: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课下的阅读热情。
3. 学生审美情趣的提升:通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自评、互评,了解其审美观念的变化。
六、教学资源1. 课外阅读材料:经典名著、现代文学、诗歌散文等,如《三国演义》、《草房子》、《小王子》等。
2. 阅读指导手册:提供阅读方法、技巧和策略。
3. 课堂讨论平台:用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 评价量表:用于对学生阅读成果的评价。
七、教学安排1. 每节课安排20分钟进行课外阅读,10分钟进行阅读交流和分享。
2. 每周进行一次阅读测试,检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每月组织一次阅读报告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教案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教案(精选5篇)语文课堂教学价值的价值体教学中,成为学生自身的感悟,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融合于语文一体。
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价值。
为了大家学习方便,小编特地准备了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教案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借鉴学习!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通过研读课文,理解"迤逦、喜怒哀乐、千种情思"等词语的意思,感受作者“触景生情”,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情景交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根据课文结构特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能体会作者对培育自己成长的母校的热爱,对童年集体生活的留恋。
唤起自己对母校的依恋不舍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本文的表达特色,“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教学难点:学会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激发情感。
1、师:最近新武宁建校5周年校庆,在座的同学是在学校成立的第一年入学的,转眼5年过去了,想看看5年中自己的变化吗?2、(出示2张班级集体照)师:看看这两张照片,找到自己了吗?发现自己有什么变化?师:是啊!当初你们是充满稚气、好奇的顽童,如今你们已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年了。
3、齐读词语:充满稚气朝气蓬勃4、请同学们注意,“蓬”(pénɡ)的字音:后鼻音;字形:上下结构。
5、再读读带有这两个词语的句子。
(齐读)我第一次迈进校门时,只是一个充满稚气、好奇的顽童;当我迈出校门,向您挥手告别时,已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年了!6、再过两个月,你们即将离开生活、学习了五年的母校,升入中学,也许,十几年后,同学们都已是风华正茂的青年了,在各行各业大显身手。
二、导入揭题。
1、师:一位青年作者在离开母校十多年后,又重回母校,那熟悉的校园勾起了作者的情思。
他用饱含深情的文字写下了散文“母校”。
2、板书课题:36 母校(齐读)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读文章,课文中的写了作者重返母校后经过的哪两个地方?2、交流板书:校门操场3、作者几次写到了校门?(2次)补全板书:校门操场校门4、指名生回答,并读读这两个句子。
课外阅读推荐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小学五年级学生的阅读需求和兴趣。
2. 掌握如何选择适合小学五年级学生的优质阅读材料。
3. 培养小学五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4. 提高小学五年级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阅读推荐概述介绍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益处,引导学生积极阅读。
2. 优质阅读材料推荐根据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兴趣和阅读水平,推荐一些适合他们的优质阅读材料。
三、教学过程1. 阅读推荐概述阐述课外阅读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意愿。
可以通过以下内容展开:(1)阅读对语文学习的帮助:提高语文素养、丰富词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等。
(2)阅读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开拓视野、培养思考能力、构建价值观等。
(3)阅读对学业成绩的提升:提高写作能力、提高综合素养、培养学习兴趣等。
2. 优质阅读材料推荐选择一些适合小学五年级学生的优质阅读材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推荐:(1)经典名著:如《西游记》、《红楼梦》等。
(2)儿童文学作品:如鲁迅儿童文学、冰心儿童文学等。
(3)科普读物:如《天文奇观》、《生活化学》等。
(4)历史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
(5)百科知识读物:如《世界大百科全书》、《灾难百科全书》等。
(6)诗歌散文集:如《王之涣诗集》、《林语堂散文选》等。
(7)期刊杂志:如《儿童文艺》、《大众科学》等。
在推荐每一本图书时,要简要介绍其内容和特点,并提供图书的作者和出版社等信息。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阅读推荐概述和优质阅读材料推荐的内容,向学生传递相关知识和信息。
2. 互动式教学:引导小学五年级学生参与讨论,了解他们的阅读喜好和意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推荐。
3. 案例分析:选择一本优质阅读材料,对其进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理解书籍的内容和价值。
五、教学评估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估:1. 学生阅读心得:要求学生写下对推荐图书的阅读心得和体会,包括对书中人物、情节和主题的理解,以及个人的收获和感悟。
语文五年级阅读教案(7篇)最新语文五年级阅读教案(7篇)语文教案对于老师是特别重要的。
教案的作用有许多,作为新的老师教案的重要性是不容小觑的,随着教案的完成,对于教材和学问点的把握更有力度,更有利于将来的讲课。
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最新语文五年级阅读教案,期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忙。
最新语文五年级阅读教案(篇1)这篇课文由三篇文章组成。
这三篇文章都是以古文的形式呈现的。
第一篇选自《论语》,是对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解读;其次篇是朱熹的名篇,介绍的是读书的方法;第三篇是曾国藩的文章,曾国藩通过这篇文章告知我们,读书要有志、有识、有恒,并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证明三者对读书人来说缺一不行,特别重要。
在教学中,有以下收获:1、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教给孩子方法。
我设计以读为主,整节课在读书,诵读,译读,悟读,背读。
重点讲解第一部分,通过诵读,读准字词,读通课文;译读,结合解释,疏通文意;悟读,解疑释惑,体会道理;背读复述故事,熟读成诵四步法,教给同学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其次部分放手让孩子们根据方法学习,由扶到放。
把主动权还给孩子。
2、我充分调动同学学习的乐观性,通过引导同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含义,效果较好。
本课的文言文不是太难理解,只要结合解释,同学大都能读懂大意。
因此,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学习,抓重点词句的方式,理解课文的含义,老师简洁的引导,效果不错。
3、在拓展环节,我引导同学把视线延长到课外,收集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让同学进行积累。
再搜集其他古人读书的故事,学习学习。
美中不足的是对个别同学的指导不够具体,课堂时间有些拖延,期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有所改进。
最新语文五年级阅读教案(篇2)学校阶段,这是同学第一次接触文言文。
文言文教学要处理好自主学习与指导的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同学是语文学习的仆人”,老师应“乐观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敬重同学的个别差异,敬重同学共性化的学习方式。
五年级语文教案-五年级下学期课外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2. 引导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
二、教学内容1. 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材料。
2. 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如快速阅读、细致阅读、猜读等。
3. 分析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语言风格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2. 难点: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深入理解阅读材料。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学习阅读方法和技巧。
3. 采用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方法。
2. 第二课时: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 第三课时:学习快速阅读和细致阅读的技巧。
六、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是否能主动进行课外阅读。
2. 学生阅读方法的掌握,是否能运用到实际阅读中。
七、教学资源1. 课外阅读材料,包括故事书、小说、诗歌等。
2. 阅读方法指导资料,如快速阅读、细致阅读技巧介绍。
八、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阅读材料。
2. 教授快速阅读和细致阅读的技巧,让学生实践操作。
3. 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九、教学反思1. 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是否提高,原因是什么。
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调整。
3. 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否有所提高,有哪些方面的进步。
十、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比赛,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2. 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阅读,如研究作者背景、文学流派等。
3. 定期举行阅读分享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2. 引导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
二、教学内容1. 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材料。
2. 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如快速阅读、细致阅读、猜读等。
五年级课外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2. 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外阅读的意义和好处2. 正确的阅读方法与技巧3. 文学素养的培养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讨论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引出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课外阅读的意义和好处,让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
3. 示范:教师示范正确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阅读中。
4. 实践: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阅读中的疑问。
5. 总结:对本节课的阅读方法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坚持阅读。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情况2. 学生阅读方法的掌握程度3. 学生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情况五、教学资源1. 课外阅读书籍2. 阅读指导手册3. 文学作品的音频或视频资料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前准备:教师挑选适合五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籍,准备阅读指导手册。
2. 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了解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讲解正确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实践。
3.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阅读任务,要求学生每天阅读一定时间,并记录阅读心得。
七、教学策略1. 激发兴趣:通过推荐有趣的故事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 个性化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阅读水平,给予个性化指导,提高阅读效果。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尊重学生的阅读选择。
2.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九、教学拓展1. 组织读书分享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
2. 开展文学创作活动,如写读后感、散文、诗歌等,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推荐学生参加校内外阅读比赛,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十、教学反思1. 定期总结学生的阅读进展,了解教学效果。
2.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3. 不断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十一、教学计划安排1. 第1-2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了解课外阅读的意义和好处。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教案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教案(集锦7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教案1教学目的:1、学生汇报在“冰心阅读月”活动中的阅读情况,启发引导学生在课外利用多种途径收集、整理学习资料,促使学生更广泛地感受、了解冰心其人的特点,尤其是冰心作品的风格。
2、通过交流、展示、朗读、品味冰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巩固和丰富学生的积累,指导学生感悟、欣赏冰心作品鲜活的神韵,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以冰心为代表的优秀儿童文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交流在“冰心阅读月”活动中阅读的作品,并通过诵读、研讨等形式来感悟、品味冰心其人其文。
教学准备:1、课前开展“冰心阅读月”课外阅读实践活动。
2、(内含冰心头像、冰心名句集锦等)。
3、学生自制有关冰心作品的书签、书法作品、美术作品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学生进入情境。
老师利用和语言创设情境,用班德瑞的优美音乐作背景,及教师深情的诗化语言,营造出学习氛围,将学生引进冰心作品爱的意境使师生很快受到感染。
二、汇报展示所了解的冰心其人及作品。
1、简要介绍所了解的冰心。
2、读了多少篇冰心的作品?记住了哪些?是从哪儿读到的?了解两个问题:(1)简要介绍你所了解的冰心。
(引导学生了解冰心作品中体现的童心、母爱、对大自然之爱的主题。
)(2)你读了多少篇冰心的作品?记住了哪些?是从哪儿读到的?这两个问题的设计,意在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质和量,问题(1)通过汇报交流对冰心其人其作品的认识和了解,给学生勾画出冰心其人其作品的大致轮廓,弥补个人课外阅读的片面性;问题(2)则重在了解学生收集资料的途径和整理、阅读资料的方法,增进交流,引导学生“取长补短”,启发学生学习运用更多、更好的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三、回顾学习方法回顾在学习《海伦凯特》时用“抓精彩语段,用情去读,用心品味” 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抓住冰心作品清新秀丽,语句优美,同时又抒发作者某种思想感情的特点,用“抓精彩语段,用情去读,用心品味” 的学习方法去品读,回顾旧知,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
五班级语文课外阅读教案指导同学抓住细节描写,走进桑桑的内心世界,为整本书的阅读翻开一扇窗。
指导同学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提高阅读的力量。
一起看看五班级语文课外阅读教案!欢送查阅!五班级语文课外阅读教案1活动目标:1、指导同学抓住细节描写,走进桑桑的内心世界,为整本书的阅读翻开一扇窗。
2、指导同学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提高阅读的力量。
3、引导同学阅读时学会把握人物形象特点、关注人物内心。
4、激发同学的阅读爱好,培育同学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写童话大王的大作家和小伴侣曾经有这样一段对话,我请两位同学来读一下:“叔叔,你期望有人敲门吗〞“期望。
〞“那我去敲门,你会开门吗〞“当然开门。
〞“我要是晚上敲门呢〞“我讲故事给你听,你讲故事给我听。
〞“那-----我怎么才能找到你呢〞同学们猜,怎么答复的“我就在书中等你。
〞请同学们齐读这句话。
是啊,“我就在书中等你。
〞这是与读者的心灵商定,作家永久静静地守候在他的书中,等待着我们,当我们开放书页,其实我们就是走进了作家的心田,去赴一个不见不散的约会。
今日,就让我们走进曹文轩叔叔的草房子。
二、走近草房子1、大家已经读完了草房子,那你对草房子有了哪些了解作品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学校生活。
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残疾男孩对尊严的执著坚守,垂暮老人在最终一瞬所闪烁的人格荣耀,在死亡体验中对生命的深切而美丽的领悟,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且又布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这一切,既清楚又朦胧地呈现在少年桑桑的世界里。
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六年。
2、你还查阅了哪些相关的资料同学沟通,出示:(1)曹文轩简介1954年1月生于江苏盐城。
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北京高校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少年写作的乐观提倡者、推动者。
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教案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教案1活动目标:1、指导学生抓住细节描写,走进桑桑的内心世界,为整本书的阅读打开一扇窗。
2、指导学生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提高阅读的能力。
3、引导学生阅读时学会把握人物形象特点、关注人物内心。
4、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写《童话大王》的大作家_和小朋友曾经有这样一段对话,我请两位同学来读一下:“叔叔,你希望有人敲门吗?”“希望。
”“那我去敲门,你会开门吗?”“当然开门。
”“我要是晚上敲门呢?”“我讲故事给你听,你讲故事给我听。
”“那-----我怎么才能找到你呢?”同学们猜,_怎么回答的?“我就在书中等你。
”请同学们齐读这句话。
是啊,“我就在书中等你。
”这是作者与读者的心灵约定,作家永远静静地守候在他的书中,等待着我们,当我们展开书页,其实我们就是走进了作家的心田,去赴一个不见不散的约会。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曹文轩叔叔的《草房子》。
二、走近《草房子》1、大家已经读完了《草房子》,那你对《草房子》有了哪些了解?作品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
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残疾男孩对尊严的执著坚守,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所闪耀的人格光彩,在死亡体验中对生命的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且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这一切,既清楚又朦胧地展现在少年桑桑的世界里。
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六年。
2、你还查阅了哪些相关的资料?学生交流,出示:(1)曹文轩简介1954年1月生于江苏盐城。
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少年写作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
主要经历2003年作家出版社出版《曹文轩文集》(9卷)。
《红瓦》、《草房子》以及一些短篇小说分别翻译为英、法、日、韩等文字。
五年级上册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激发阅读兴趣。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课内阅读材料:选自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的相关文章。
2. 课外阅读材料: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年级特点,推荐合适的课外阅读书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课内学到的阅读技巧,自主阅读课外书籍。
3. 阅读分享: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
2. 学生阅读习惯和技巧的养成。
3.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的提升。
五、教学资源1. 课内阅读材料: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本。
2. 课外阅读材料:适合五年级学生的各类书籍,如文学作品、科普读物等。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六、教学策略1. 激发兴趣:通过组织有趣的阅读活动,如角色扮演、故事接龙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指导方法:教师向学生介绍有效的阅读方法,如快速阅读、精读、猜读等,并示范运用。
4. 互动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七、教学活动1. 课前活动:学生推荐自己喜欢的课外书籍,进行简要介绍,激发其他同学的阅读兴趣。
2. 课中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阅读课内选文,并进行讨论和分析。
3. 课后活动:学生按照教师推荐的课外阅读书目,进行自主阅读,并完成阅读笔记。
八、教学实践1. 课堂实践: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运用不同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果。
2. 家庭作业:教师布置适当的课外阅读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并提交阅读心得。
九、教学反馈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在课外阅读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阅读习惯和技巧。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对方的阅读心得和感悟,提供建议和帮助。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年级语文下学期课外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拓展知识面。
二、教学内容1. 选择适合五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如:《小王子》、《宝葫芦的秘密》等。
2. 引导学生运用略读、精读、猜读等阅读方法。
3. 通过阅读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挑选合适的课外阅读材料,制定阅读计划。
2. 课堂导入:介绍本节课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 阅读指导:引导学生运用适当的阅读方法,如略读了解大意,精读理解细节,猜读提高兴趣。
4. 阅读交流: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5. 总结反馈: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阅读。
四、教学评价1. 通过阅读测试,了解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阅读表现,了解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3. 收集学生的阅读心得,了解学生的阅读收获。
五、教学资源1. 课外阅读材料:如《小王子》、《宝葫芦的秘密》等。
2. 阅读指导手册:提供阅读方法和建议。
3. 课堂讨论模板: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交流。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前活动:布置学生提前阅读选定的课外书籍,并填写阅读记录表,记录自己的阅读进度和感受。
2. 课堂活动:a. 开场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阅读的书籍及阅读心得。
b. 阅读指导: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教师进行针对性的阅读指导,如如何做笔记、如何理解难句等。
c.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阅读中的问题和感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d. 小组分享:每个小组向全班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阅读感悟。
3. 课后活动:布置相关的写作或口头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阅读成果。
七、教学策略1. 激发兴趣:通过引入有趣的课外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指导方法:教授学生阅读技巧和方法,如如何快速浏览、如何深入理解等。
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目标:2. 增强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内容:1.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短文,培养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词汇积累:通过阅读,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3. 文学作品欣赏: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理解能力,提升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课件、短文材料、文学作品等。
2. 学具:笔记本、阅读记录表、文具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
2. 引入新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自主阅读(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给定的短文材料。
2.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完成阅读记录表,记录关键词汇和主要内容。
三、阅读理解(10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理解和观点。
2.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理解能力。
四、文学作品欣赏(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给定的文学作品。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感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词汇积累(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生词和短语。
2. 学生通过造句的方式,巩固和运用所学的词汇和短语。
六、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板书设计:1. 阅读理解:关键词汇、主要内容、理解能力2. 文学作品欣赏:文学作品、欣赏能力、批判性思维作业设计:1. 阅读作业:学生自主选择一篇课外阅读文章,完成阅读记录表。
2. 写作作业: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写一篇读后感。
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情况。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教案(精选5篇)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教案精选篇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范成大极其“田园诗”与前朝的田园诗的异同。
2.进一步了解朗读诗歌的技巧,通过朗读和语言的品位欣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3.培养学生的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
“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诗词是语言的精华。
因而学习诗歌,要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人的感情,达到与诗人心灵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会更好地领悟诗歌。
二、教授新课(一)材料交流1.介绍作者:范成大(1126~1193) 南宋诗人。
字致能,号石湖居士。
吴郡(今江苏苏州)人。
绍兴二十四年(1154),中进士。
淳熙十年因病辞归,时年58岁。
此后10年隐居石湖。
诗歌成就:范成大是一个关心国事、勤于政务、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
他的忧国恤民的一贯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范成大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
他的田园诗概括地描绘了封建社会农村的广阔生活,把《诗经?七月》以来的农事诗、陶潜以来的赞颂农村生活恬静闲适的诗和唐代诗人的一些反映阶级压迫的农家词、山农谣一类作品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
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2.田园诗歌:中国古代诗歌流派。
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
代表人物有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
范成大一直以农村和农民的生活作为自己的歌咏对象,在《四时田园杂兴》中,不仅有描写农村自然景象和生活场景的内容;而且教全面地描写了劳动的艰辛、劳动的欢乐,赞美了农村的劳动者;更有一些反映农民疾苦、揭露剥削的诗篇。
这些都使得范成大不同于前朝的田园诗人(仅描写田园生活的恬淡闲适和优美的田园景象)3.解题:《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
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
我们学习的两首分别描写农村的春天和晚春。
五年级语文下学期课外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通过阅读,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 引导学生学会从阅读中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选择适合五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如:《西游记》、《三国演义》等经典名著。
2. 教授阅读技巧,如:快速阅读、精读、略读等。
3. 引导学生学会做阅读笔记,概括文章内容,提炼中心思想。
4. 通过阅读交流活动,让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提高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示范法,教师先进行阅读示范,引导学生模仿。
2. 采用互动法,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阅读中的问题,共同解决问题。
3. 采用激励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给予表扬和奖励。
4.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阅读交流,互相学习。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向学生介绍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教授阅读技巧:讲解快速阅读、精读、略读等阅读方法,并进行示范。
3. 阅读指导: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并进行阅读指导。
4. 阅读交流: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交流活动,分享阅读心得。
5. 总结与反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
2. 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3.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4.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5.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六、教学资源1. 课外阅读材料:经典名著、现代文学、历史故事、科普书籍等,适合五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
2. 阅读笔记模板:提供给学生用于记录阅读内容、感受和思考的模板。
3. 阅读评价表:用于记录学生的阅读进度、理解程度和思考深度。
4. 教学课件:用于展示阅读技巧、方法和相关知识。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并能运用到实际阅读中。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介绍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五年级课外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激发阅读兴趣。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选择适合五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如儿童文学、历史故事、科普知识等。
2. 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如预测、归纳、批判性思考等。
3. 通过讨论、分享和写作,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步骤1. 引入:向学生介绍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2. 阅读材料选择: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阅读水平,为他们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材料。
3. 阅读策略指导:教授学生不同的阅读策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阅读材料。
4. 阅读活动设计: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分享、讨论和写作,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5. 反馈与评估:定期检查学生的阅读进度,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四、教学资源1. 适合五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
2. 阅读策略指导资料。
3. 阅读记录表和评估工具。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改变。
2. 通过阅读理解测试和写作作业,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发展。
3. 收集学生的阅读反馈和分享,了解他们的阅读体验和成长。
六、教学活动1. 启动阅读兴趣:通过举办阅读节、分享有趣的故事或举办阅读讲座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小组共读: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本课外书籍进行共读,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和分享阅读心得。
3. 阅读日记:鼓励学生每天记录自己的阅读进展和感受,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
4. 阅读竞赛:组织阅读竞赛,如阅读马拉松、阅读问答比赛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动力。
七、教学策略1. 指导学生如何选择适合自己阅读水平的书籍,以提高阅读的兴趣和效果。
2. 教授学生如何运用预测、归纳、批判性思考等阅读策略,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阅读活动,如提问、分享、讨论等,以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和表达能力。
4. 定期检查学生的阅读进度,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和指导,以保持他们的阅读动力。
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课教案(共5篇)第一篇: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课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通过认识阅读课外书的作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让学生知道到读书的快乐,阅读的乐趣。
3、通过阅读的指导,让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基本方法,并能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教学重难点:1、掌握阅读课外书的基本方法。
2、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设备:设备投影、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名言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上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
(板书:课外阅读)你们还记得一些关于书籍的名人名言吗?(课件出示)我们知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今天,让我继续在书的海洋里畅游吧。
二、认识课外阅读的作用(课件出示)三.指导学生学习基本的阅读方法(课件出示)3、选读法4、粗读法5、精读法6、摘读法四、怎样写好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主要有摘抄型、感想型、归纳型、想象型、评价型等几种。
(课件出示)五、小学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12部)(课件出示)六、读书宣传小使者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加入到我们的读书行列中来感受读书的快乐,你能说一句倡导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宣传口号吗?八、作业1、用所学的阅读方法读一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
2、把自己感触最深的、优美的句段抄在积累本上。
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通过认识阅读课外书的作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让学生知道到读书的快乐,阅读的乐趣。
3、通过阅读的指导,让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基本方法,并能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教学重难点:1、掌握阅读课外书的基本方法。
2、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设备:设备投影、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名言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上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
(板书:课外阅读)你们还记得一些关于书籍的名人名言吗?(课件出示)我们知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今天,让我继续在书的海洋里畅游吧。
【转载】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课教案
教学目的:
1、学生汇报在“冰心阅读月”活动中的阅读情况,启发引导学生在课外利用多种途径
收集、整理学习资料,促使学生更广泛地感受、了解冰心其人的特点,尤其是冰心作品的风格。
2、通过交流、展示、朗读、品味冰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巩固和丰富学生的积累,
指导学生感悟、欣赏冰心作品鲜活的神韵,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以冰心为代表的优秀儿童文学
的兴趣。
教学内容:
交流在“冰心阅读月”活动中阅读的作品,并通过诵读、研讨等形式来感悟、品味
冰心其人其文。
教学准备:
1、课前开展“冰心阅读月”课外阅读实践活动。
2、课件(内含冰心头像、冰心名句集锦等)。
3、学生自制有关冰心作品的书签、书法作品、美术作品等。
教学过程:
备
长安镇中山小学∕贺冬梅∕来源于江西省国培计划2012创新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