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李煜
- 格式:docx
- 大小:12.83 KB
- 文档页数:3
自考古代文学史(一)选择题大总结范文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选择题1.\诗言志,歌咏言”之语出自.2.汉代传授的曾有四家,而后来独行于世的只有毛诗.3.以\微言大义,暗寓褒贬”著称的史学著作是.4.产生于战国中期的诸子散文是.5.在诸子散文中,具有逻辑严密,质朴无华特点的史.6.最早陆载\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的著作是.7.作品属汉乐府民歌的是.8.属于9.标志着汉代散体大赋正式形成的典范作品是枚乘.10.中对李陵,苏武描写最具特点的是精细刻画.11.分析秦亡原因,归纳为”仁义不施”.12.刘向受命校理群书,为一些电击写了叙录,其中最著名的是.13提出著名观点”辞人之赋丽以淫”的是扬雄.14.开创了文人”拟乐府”诗歌创作全盛局面的曹操.15.阮籍诗歌的成就主要在于五言诗.16.太康诗歌在形式方面的特点是缛旨星稠.17.史称\少负壮志,有纵横之才,善交胜己,而颇浮夸”的诗人是刘琨.18.永明体又称新体诗.19.建安诗人曹植的著名赋作是.20.太康诗人左思的著名赋作是.21.南朝骈文的优秀作品之一是.22.属于志怪小说.23.陆机著名的文学理论著作是.24.上官体的风格特征是绮错婉媚.25.杜审言所属的作家群体是文章四友.26.杜甫的名作被后人评为古今期言律第一.27.顾况诗歌创作的特色是诗风通俗明快,真率自然.28白居易的著名诗作,属于伤感诗.29.,诗歌属于许浑咏史诗30.中的社会政治诗有下层人民抨击政治的诗,官吏对政治表达不满的诗,抒发生活郁懑的诗,抒发人生忧伤的诗,称颂执政者的诗.31.所代表的汉大赋与骚体赋的不同在于骚体赋主要抒发愤懑哀怨之情,逞竞文才和游戏文字,写物图貌,蔚似雕画,采用主客问答形式.32.属于著名文论著作的有,,,.33.能够体现柳宗元主要散文成就的文类有人物传记,山水游记,寓言.34.温庭筠词的特点包括浓艳香软,华美精工,词境缠绵悱恻,清丽疏淡.35.分为风,雅,颂三类的依据是音乐的不同.36.在中主要描述后稷功绩的诗篇是《生民》.37.产生于战国中期的诸子散文是.38.先秦时期,其文风具有质朴平实的特点的著述是.39.在诸子散文中,以奇幻谲jue诡的想象著称的诗是.40.从创意看,是一篇抒发际遇悲伤之作.41.从音乐和意义两方面揭示提议的是游国恩.42.是贾谊散文中的名篇,文章写得紧凑严密,说理透辟.43.“口则务在明言,笔则务在露文\表现了王充的论文主张是崇实尚用.44.司马迁书写”发愤”著书强烈愿望的是.45.东汉后期写有的作家是赵壹.46.汉乐府民歌抒情真挚浓郁,有直抒胸臆的作品,如.47.最早完整的文人五言诗是班固的.48.曹丕诗歌的代表作之一是.49.稽康的诗歌被评为过为峻切.50.潘岳最擅长的是悼亡诗.51.谢眺诗歌意向创造的特点是清新明丽.52.南朝梁,陈时代重娱乐,尚轻艳的文学现在创作上的代表是宫体诗.53.建安七子之一王粲的辞赋代表作是.54.属于南朝骈赋.58.提出征圣宗经文学观的理论家是刘勰某ie.59.由梁,陈入隋的作家是江总,虞世基,王胄zhou.60.沈佺quan期作于流贬途中的七律的艺术特点是声调流畅而蕴含深厚.61.杜甫在晚年漂泊生活中写的作品有,,.等.62.著名诗人刘长卿诗作杰出,曾子许为”五言长城”.63.柳宗元诗歌的主导风格是”清冷峭拔.64.韩愈在中提出的文学主张是文从字顺.65.与有关的是今人多倾向此诗是屈原为楚怀王招魂而作,结构精密完美,长于辅排描摹,想象夸张新奇.66.建安七子包括孔融,王粲,徐幹gan,和陈琳,阮瑀,应場,刘桢67.,,,,都是陶渊明所创作的.68.贾岛诗的特点有造境清奇幽微,苦思冥搜所得.69.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李煜的词.70.神化的特性有:神化都是想象或幻想的是一种”神化”了的现实生活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并征服自然的愿望只产生于史前的远古时代.71.关于的编订,汉代有“孔子删诗\的说法,最早提出此说的是.72.叙述历史的特点是采用新闻标题形式记事.73.的文风特点是辩丽恣肆.74.的文风特点是逻辑严密,说理透辟.75.下列寓言出自的是郢书燕说.76.《九章》的艺术表现特征是平实朴素.77.屈原组诗的篇数是11篇.78.指出秦刻石文在内容上多为”颂秦德”的是司马迁.79.汉代散文的行文造语向着骈俪方向发展出现在东汉后期.84.稽康德四言诗别具一格,属于稽康所作的是淡淡流水,沦胥而逝.泛泛柏舟,载浮载滞.85.被称为\始变永嘉平淡之体,故称中兴第一”的是郭璞.86.东晋玄言诗的特点是理过其辞,淡乎寡味.87.“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出自陶渊明的.88.北朝乐府民歌主要辑人郭茂倩中的梁鼓角横吹曲.89.出自曹植的是翩若惊鸿,婉若游龙.90.散文属于历史笔记.91.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诗论专著是.92.由北齐,北周入隋的作家是卢思道,杨素,薛道衡.93.沈佺期,宋之问并称的原因是律诗定型.94.岑参边塞诗的特点是善于描写遍地风光.95.在杜甫诗歌中成就最高的诗体是七言律诗.96.刘长卿诗歌中艺术成就最高的是五言诗.97.,其一属于杜牧咏史诗.98.唐代诗坛的”武功体”所指的是姚合的诗歌.99.张志和的词作”西塞山前白鹭飞”属于早期文人词.100.符合特点的是表达尊王攘夷,维护统一的思想,书法谨严,暗寓喻褒贬,鲁国的编年史.101.庄子是战国时期人,宋国蒙人,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102.梁陈时期诗尚自然,主风力的代表人物是吴均,何逊,阴铿.103.南朝骈文的形式特征有对偶,用典,辞藻,声律.104.王维诗歌的特点包括表现空明境界,表现\无我\境界,有空静之美,有禅趣,诗中有画.105.原始神话中射太阳的英雄是羿.106.属于史诗.107.文风的特点是佶屈聱牙.108.文风的特点是气势丰沛,富有雄辩色彩.109.属于语录体.110.的诗歌体式属于杂言诗.111.的文章特点是平实畅达,不求华丽.112.晁错政论散文的代表作是.113.董仲舒的第三策阐述的主要思想是天人相应,“大一统”的思想.114.中的魏公子信陵君是礼贤下士的典型.115.在写作上,班固的特色是照录史实.116.扬雄的创作主要是田猎.117.最早载录的古代典籍是.118.\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写的是相思令人憔悴.119.正始诗歌成就的代表作家是阮籍和嵇康.120.太康诗人中存诗最多的作家是陆机.121.谢灵运诗歌追求的是清水出芙蓉之美.122.第一首比较完整的山水诗是曹操.123.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出自谢灵运的诗句.124.庚信后期的代表作品是.125.“西曲\主要产生于今湖北江陵,襄樊,河南邓县一带.126.被鲁迅誉为”改造文章的祖师”的是曹操.127.,,属于志人小说.128.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诗论专著是.129.“初唐四杰”之一杨炯擅长的诗体是五言律诗.130.王昌龄为后世传诵的诗歌均是七言绝句.131.许浑的属于咏史怀故古诗.132.贾岛的诗歌风格是幽僻清漆.133.司空图的诗论主张是”象外之象”说.134.属于晚唐游侠小说的代表作。
论李煜词中的亡国之思及其艺术表现手法李煜,南唐末代君主,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备受推崇的词人。
他的词作风格清丽婉转,以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而著称。
在他的词作中,亡国之思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在面临国破家亡的悲剧命运下,李煜诗歌中常常流露出对国家的挽歌和悲愤,这种情感被巧妙地融入到他的词作之中。
本文将从李煜词中的亡国之思及其艺术表现手法着手,探讨李煜如何通过词作表达对国家的深情与悲愤。
李煜词中的亡国之思体现在他对国家兴亡的关注与表达上。
在《浪淘沙·北客行》中,他写道:“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这里通过描绘长亭外的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景象,表现出了他对逝去的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国家兴亡的忧虑之情。
在《渔家傲·秋思》中,他写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通过描绘黄河远上白云间的景象和一片孤城万仞山的壮美景观,展现出了对国家兴亡的悲愤之情。
在这些词作中,李煜通过对国家兴亡景象的描绘,展现出了对国家的深情与悲愤。
李煜词中的亡国之思体现在他对民众疾苦的关怀与抒发上。
在《浪淘沙·北客行》中,他写到:“先悲为念后忧伤。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里通过描绘人生自古谁无死的客观事实和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抒情语句,表达了对民众疾苦的关怀和抒发。
在《渔家傲·秋思》中,他写到:“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这里通过描绘离愁渐远渐无穷和迢迢不断如春水的境界,表现了对民众疾苦的关怀和抒发。
在这些词作中,李煜通过对民众疾苦的描绘,表现了对国家的深情与悲愤。
李煜词中的亡国之思体现在他对人生命运的反思与感慨上。
在《虞美人·宫怨》中,他写到:“宫邨锁闭重黄昏,寂寞空庭春欲暮。
”这里通过描绘宫邨锁闭重黄昏和寂寞空庭春欲暮的情景,反映了对人生命运的反思与感慨。
在《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他写到:“吴泊前樯绿日新,江头风雨几时休。
”这里通过描绘吴泊前樯绿日新和江头风雨几时休的景象,反映了对人生命运的反思与感慨。
古代诗人李煜详细介绍李煜(937年-978年),或称李后主,为南唐的末代君主,政治上毫无建树的李煜在南唐灭亡后被北宋俘虏,但是却成为了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词人,被誉为词圣,作品千古流传。
李煜“为人仁孝,善属文,工书画,而丰额骈齿,一目重瞳子”,是南唐元宗(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
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璟迁都南昌并立李煜为太子监国,令其留在金陵。
六月李璟死后,李煜在金陵登基即位。
李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
”。
笃信佛教,“酷好浮屠,崇塔庙,度僧尼不可胜算。
罢朝,辄造佛屋,易服膜拜,颇废政事。
”在宫内和国内大兴宗教,甚至在军国大事上都以佛事为凭,自己每日穿袈裟诵佛经。
直到宋军临城下,李煜还在净居寺听和尚念经。
李煜题:韩干画照夜白971年宋军灭南汉后,李煜为了表示他不对抗宋,对宋称臣,将自己的称呼改为江南国主。
973年,宋太祖令李煜至汴京,李煜托病不往。
宋太祖遂派曹彬领军攻南唐。
974年12月,曹彬攻克金陵,南唐灭亡。
李煜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南唐后主。
975年,李煜被俘后,在汴京被封为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
976年,宋太祖暴死,弟赵光义继位为宋太宗,改封陇国公。
尝与金陵旧宫人书写:“此中日夕,以泪珠洗面”。
宋人笔记上说赵光义多次强暴小周后。
李煜在痛苦郁闷中,写下《望江南》、《子夜歌》、《虞美人》等名曲。
978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对徐铉叹息:“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
徐铉退而告之,宋太宗闻之大怒。
史载三年七月初七(978年8月13日),农历七夕,当李煜在其42岁生日那天与后妃们聚会,李煜卒,年四十二。
一说李煜因写“故国不堪回首”、“一江春水向东流”之词,宋太宗再也不能容忍,用牵机毒杀之。
牵机药或说是中药马钱子,服后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全身抽搐,头脚缩在一起,状极痛苦。
李煜死后,葬洛阳北邙山,小周后悲痛欲绝,不久也随之死去。
李煜“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性宽恕,威令不素著”,好生戒杀,死后,江南人闻之,“皆巷哭为斋”。
李煜文学常识李煜(937— 978),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史称李后主。
开宝四年(971年),宋太祖征至汴京,被俘至京师,封违命侯。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宋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
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在洛阳病死。
李煜在政治上虽庸驽无能,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
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
被称为“千古词帝”。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在位十五年,史称李后主。
李煜在政治上无甚建树,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
李煜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3、其中:4、“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望江南》:6、《破阵子》:7、《虞美人》:8、《浪淘沙令》:9、《乌夜啼》: 10、《相见欢》: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词,写得自然流畅,生动活泼。
全词共分两片。
上片主要写今日之愁,下片则转入对往日之情的追忆。
开头三句便以设问起笔。
“昨夜”,点出时间是“昨夜”,从时间上推断,抒情主人公与亡国之君应是同时之人,但词中并未交代“故国”的具体所指。
古代文学常识五首1、《登金陵凤凰台》: 2、《虞美人》: 3、《浪淘沙令》: 4、《乌夜啼》: 5、《相见欢》: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词,写得自然流畅,生动活泼。
全词共分两片。
上片主要写今日之愁,下片则转入对往日之情的追忆。
开头三句便以设问起笔。
“昨夜”,点出时间是“昨夜”,从时间上推断,抒情主人公与亡国之君应是同时之人,但词中并未交代“故国”的具体所指。
“凤凰台”点出地点,“凤凰”是传说中的一种神鸟,它是用梧桐的枝叶、花果喂养大的,当它出现时,是吉祥的象征。
古代传说:谁如果能乘坐它到达金陵,就可以得到天下。
李煜文学常识
李煜(937-978),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亦为五代时出色的词人。
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锺隐。
徐州(今属江苏)人,一说湖州(今属浙江)人。
南唐元宗李景第六子,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后主。
开宝八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
后为宋太宗毒死。
李煜在政治上虽庸驽无能,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
李煜工书法,善绘画,精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李煜的词现存约32首,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的,主要为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因亡国的深痛,对往事的追忆,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
当中的杰作包括《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皆成于此时。
此时期的词作大都哀婉凄绝,主要抒写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国”、“往事”的无限留恋。
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影响亦大。
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由是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
李煜文、词及书、画创作均丰。
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
中国古代文学史自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部作品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A. 《诗经》B. 《左传》C. 《史记》D. 《资治通鉴》答案:C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之涣答案:A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出自哪部作品?A. 《春夜喜雨》B. 《春望》C. 《春日》D. 《春江花月夜》答案:A4. 下列哪位诗人被称为“诗鬼”?A. 李贺B. 李商隐C. 王勃D. 骆宾王答案:A5.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句诗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柳永答案:A6.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曹雪芹B. 罗贯中C. 施耐庵D. 吴承恩答案:A7.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这句诗出自哪部作品?A. 《西厢记》B. 《牡丹亭》C. 《长生殿》D. 《桃花扇》答案:A8.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句诗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王维B. 孟浩然C. 王之涣D. 杜甫答案:A9.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句诗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秦观B. 欧阳修C. 晏殊D. 李煜答案:A10. 下列哪部作品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A. 《诗经》B. 《楚辞》C. 《全唐诗》D. 《全宋词》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________》。
答案:史记12.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___》。
答案:登鹳雀楼13.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
答案:王维14.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的《望月怀远》。
结合作品简述李煜词的艺术特色。
李煜,南唐时期著名的诗人和词人,因其杰出的才华和丰富的情感,被誉为“天籁之音”的代表。
其作品以清新脱俗、深情细腻、哀婉动人为特点,表现出了南唐文化的独特魅力。
首先,李煜词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精湛的表达技巧。
他能够用简洁明了、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描绘出诸如春天、雨天、月夜等日常生活中的细微感受,让人们在阅读中仿佛亲身体验到了其中的美妙。
其次,李煜词的艺术特色还在于他的情感真挚。
他将自己深沉的情感倾注于作品中,表达出了对生命的敬畏、对真爱的追求、对世事的思考等情感,让人们感受到了人性中最真实的一面。
最后,李煜词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他的意境优美和音韵和谐上。
他的词作中,常常用富有韵律美的押韵手法和多样化的语汇,赋予了词作更多的韵味和美感,使人们在阅读中得到身心愉悦的感受。
总之,李煜词作品的艺术特色丰富而深刻,既具有时代特征,又蕴涵着深厚的人文情感。
在今天,学习李煜词,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古代文学和文化,也可以启迪人们对生命、情感和文化多维度的思考和探索。
李煜代表作解读
李煜,又名李延熙,是中国南宋时期的一位文学家,代表作品有《苏州园艺》和《新唐书·李延熙传》等。
《苏州园艺》是李煜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关于苏州园林艺术的古典著作。
这本书着重描述了苏州园林中的各种园艺技术和园林景观,是对南宋时期苏州园林艺术的精细再现。
《新唐书·李延熙传》是李煜的另一部著名代表作,是《新唐书》中的一篇传记。
这篇传记主要讲述了李煜的生平和文学成就,是对李煜这位南宋文学家的详细介绍。
李煜的代表作品均属于南宋时期的文学瑰宝,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苏州园艺》展现了南宋时期苏州园林艺术的高超技艺,而《新唐书·李延熙传》则为我们展示了李煜这位文学家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这两部作品都是李煜的代表作,对了解南宋文学和苏州园林艺术有着重要的意义。
1/ 1。
李煜古诗大全1、《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五代十国·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五代十国·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五代十国·李煜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4、《乌夜啼·昨夜风兼雨》五代十国·李煜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5、《长相思·一重山》五代十国·李煜一重山,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
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6、《清平乐·别来春半》五代十国·李煜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7、《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五代十国·李煜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
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
烛明香暗画堂深,满鬓青霜残雪思难任。
8、《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五代十国·李煜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9、《浪淘沙·往事只堪哀》五代十国·李煜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10、《长相思·云一緺》唐·李煜云一緺,玉一梭,澹澹衫儿薄薄罗。
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
简述李煜词的艺术特色
李煜是南唐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词人之一。
他的词作大多描绘了离愁别绪、流亡异乡、宫廷生活等主题。
李煜词的艺术特色如下:
1. 灵动细腻:李煜词作的感情描写非常细腻,能够捕捉到微妙的情绪变化。
他运用独特的形象和细腻的描写手法,能够直触人心。
2. 凄凉忧伤:李煜的词作多写离别、疾病、贫困等凄凉忧伤的主题,表达了他作为流亡皇帝的痛苦和悲伤。
他的词作充满了对人生和命运的无奈与思索。
3. 妩媚华丽:尽管李煜词作的主题多是忧伤的,但他的文字却妩媚而华丽。
他善于运用形容词和修辞手法,使词句富有色彩和音乐感,令人耳目一新。
4. 抒发自我情感:李煜的词多以抒发自己的情感为主,他将自己的心情和经历融入到词作中,表达了自己对荣华富贵和人生命运的思考和感受。
李煜词以其灵动细腻、凄凉忧伤、妩媚华丽和自我情感抒发等艺术特色,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独特而重要的一部分。
李煜词的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李煜词是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杰出词人,词风清新婉约、富有感情色彩,是古代词坛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下面将介绍李煜词的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一、李煜词的特点(一)感情真挚、唯美唯韵:李煜词表达的感情真挚,传达了他对爱情、生命、自然等现实与理想的深切关怀和不屈的精神追求。
其作品深究真挚的情感和精致的艺术表达,强调词与音乐的结合,以情致韵、以韵致情,独创了一种唯美唯韵的词风。
例如:“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二)描写细致入微、富有意境:李煜词中的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紧密结合,富有意境,宛如画卷,令人陶醉。
他富有想象力和创意,在词中刻画出了自然美好的图像,例如:“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三)短小精悍、语言优美:李煜词语言精练、优美,语言表达具有张力和震撼力。
他能够用短小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思想和感情,例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李煜的词风对后人影响深远,在唐词、宋词及明清时期的文学中,都有李煜词的一席之地。
其所建立的“唯美唯韵”的词风,影响了绝大部分的后人,并逐渐发展成为明清时期的“骈文词”,成为传统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
李煜词体现了唐末五代时期的爱情、人性、现实等相互交融的复杂情感和艰难生存环境,其作品以真诚感人的语言表达出人们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和追求,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抵抗情绪,更焕发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
李煜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方式,对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结论综上所述,李煜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他的“唯美唯韵”词风,不仅对后人的词歌表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也成为了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
2022年10月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自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诗经》中的()(A)《氓》(B)《采薇》(C)《蒹葭》(D)《生民》2、词集《阳春集》的作者是()(A)李煜(B)李贺(C)冯延巳(D)韦庄3、将《战国策》编辑成书的汉代学者是()(A)刘彻(B)刘贺(C)刘歆(D)刘向4、下列作者中,曾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兼知延州,防范西夏侵扰的是()(A)梅尧臣(B)张先(C)张元幹(D)范仲淹5、下列作者中,古文风格近欧阳修“雍容平易”的是()(B)王安石(C)曾巩(D)苏辙6、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而潮人独信之深,思之至,焄蒿凄怆,若或见之”,“焄蒿凄怆”语出()(A)《国语》(B)《尚书》(C)《礼记》(D)《论语》7、谢朓《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中的“板桥”即板桥浦,在今()(A)扬州市西南(B)镇江市西南(C)南京市西南(D)马鞍山市西南8、名句“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出自()(A)《归园田居》(B)《陈情表》(C)《北山移文》(D)《归去来兮辞》9、《典论·论文》的作者是()(A)曹丕(B)曹操(D)王粲10、《十五从军征》属于()(A)郊庙歌辞(B)相和歌辞(C)杂曲歌辞(D)鼓吹曲辞11、“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出自()(A)《上枢密韩太尉书》(B)《吴士》(C)《登西台恸哭记》(D)《室语》12、《史记》中的“世家”一共有()(A)二十篇(B)三十篇(C)四十篇(D)五十篇13、魏良辅改革昆腔后,首创用昆腔演唱的传奇是()(A)《牡丹亭》(B)《浣纱记》(C)《四声猿》(D)《红线女》14、下列词人中,开南宋爱国词先声的是()(A)张孝祥(B)张元幹(C)陈亮(D)辛弃疾15、李孝光《大龙湫记》中,“洋洋远去,闲暇回缓,如避世士然”的是()(A)斑鱼(B)黄猿(C)瑞鹿(D)明月16、《白马解围》中,写信给白马将军,请求他统兵解普救寺之围的是()(A)相国夫人(B)崔莺莺(C)普救寺长老(D)张生17、贯云石《【双调】殿前欢·楚怀王》的体裁是()(A)诗(B)词(C)散曲套曲(D)散曲小令18、孔稚珪《北山移文》中的北山,在今()(A)南京市(B)北京市(C)西安市(D)洛阳市19、下列文章中,提出“穷而后工”诗学观的是()(A)《待漏院记》(B)《上欧阳内翰第一书》(C)《答谢民师书》(D)《梅圣俞诗集序》20、王禹偁《村行》的体裁属于()(A)七言律诗(B)七言古诗(C)五言律诗(D)五言古诗21、下列作品中,借凭吊春秋时吴王古迹抒发兴亡之慨的是()(A)刘过《沁园春》(斗酒彘肩)(B)吴文英《八声甘州》(渺空烟四远)(C)刘克庄《贺新郎》(北望神州路)(D)王沂孙《齐天乐》(一襟余恨宫魂断)22、成语“雁足传书”出自()(A)《李将军列传》(B)《项羽本纪》(C)《高祖本纪》(D)《苏武传》23、在《群英会蒋干中计》中,蒋干与周瑜曾有的关系是()(A)同乡(B)同窗(C)昔日下属(D)结拜兄弟24、《浣纱记·泛湖》中,与西施一同泛舟归隐的是()(A)夫差(B)勾践(C)范蠡(D)伍子胥25、有“江湖散人”之称的诗人是()(A)陆龟蒙(B)皮日休(C)杜牧(D)杜甫26、《封丘县》的作者是()(A)李白(B)杜甫(C)王维(D)高适27、杜甫《登高》的创作地点是()(A)长安(B)柳州(C)夔州(D)永州28、与唐顺之、王慎中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的是()(A)徐渭(B)归有光(C)王世贞(D)冯惟敏29、下列句子,出自马致远《汉宫秋》的是()(A)不思量,自难忘。
第九章 唐传奇与变⽂、俗讲 名词解释:唐传奇 ⼀、唐传奇指唐代流⾏的⽂⾔短篇⼩说,在六朝志怪⼩说的基础上,融合历史传记⼩说、辞赋、诗歌和民间说唱艺术⽽形成的新的⼩说⽂体。
⼆、在唐代,传奇只是某些单篇作品或⼩说集的专称,⾄宋代才开始将传奇⽤作唐代新体⼩说的统称,以区别于旧有的志怪⼩说。
变⽂ ⼀、“变⽂”是唐代明间创作的⼀种新⽂体,其体裁是有说有唱的,为佛教俗讲所借⽤。
所谓“变⽂”之“变”,当时指变更了佛经的本⽂⽽成为“俗讲”之意。
⼆、变⽂的体制是散⽂与韵⽂相结合⽽成。
散⽂为讲述之⽤,韵⽂⽤来歌唱。
三、变⽂分为三类:⼀是演说佛经故事的宗教性作品;⼆是演说历史故事讲史作品;三是演说明间传说题材的作品。
简述唐传奇与志怪⼩说的区别。
1.唐传奇反映现实⽣活,志怪⼩说反映的是超现实的神灵⿁怪。
2.唐传奇是作者的虚构,志怪⼩说收集奇记。
3.唐传奇情节曲折离奇,篇幅加长,志怪⼩说粗陈梗概。
简述唐传奇的艺术成就。
唐传奇指唐代流⾏的⽂⾔短篇⼩说,在六朝志怪⼩说的基础上,融合历史传记⼩说、辞赋、诗歌和明间说唱艺术⽽形成的新的⼩说⽂体。
主要艺术成就有: ⼀、唐传奇的艺术成就相当⾼,情节的传奇性与现实性兼容,情节的虚构、想象与作品的艺术性融合⼀体,起虚构和想象已标志着⽂⾔短篇⼩说创作的成就。
如《柳毅传奇》写充满神话⾊彩的书⽣与龙⼥相恋故事,情节离奇,但⼈情味很重。
⼆、体裁丰富。
有描写爱情的,如元稹的《莺莺传》、蒋防的《霍⼩⽟传》;寓⾔讽刺题材有沈既济的《枕中记》“黄粱梦”;历史题材陈鸿的《长恨歌传》《东城⽗⽼传》;游侠题材杜光庭的《虬髯客传》;神怪题材裴鉶的《传奇》。
三、所写故事情节化、细节化,注重写⼈物的⽣活琐事,尤其注重写他们的情感⽣活或性情偏嗜之类的细节。
四、叙事模式由故事中⼼向情节中⼼、⼈物中⼼演进。
五、叙述语⾔雅俗兼采时庄时谐,⽤⽂⾔描写物态⼈情以⾄琐事,简洁、准确、丰富、优美,将古代散⽂的巨⼤表现⼒发挥到很⾼⽔平。
2022年4月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冯梦龙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改编自文言小说()(A)《游仙窟》(B)《霍小玉传》(C)《负情侬传》(D)《会真记》2、《孔雀东南飞》最早收录于()(A)《玉台新咏》(B)《文选》(C)《乐府诗集》(D)《诗经》3、词集《阳春集》的作者是()(A)李煜(B)李贺(C)冯延巳(D)韦庄4、“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的“陈王”指()(A)曹操(B)曹植(C)曹丕(D)曹髦5、《诗经》的传统分类是()(A)南、风、雅(B)风、雅、颂(C)雅、颂、南(D)颂、南、风6、《典论·论文》的作者是()(A)曹丕(B)曹操(C)曹植(D)王粲7、《种树郭橐驼传》的创作地点是()(A)柳州(B)永州(C)洛阳(D)长安8、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诗经》中的()(A)《氓》(B)《采薇》(C)《蒹葭》(D)《生民》9、下列文章中,提出“穷而后工”诗学观的是()(A)《待漏院记》(B)《上欧阳内翰第一书》(C)《答谢民师书》(D)《梅圣俞诗集序》10、夏完淳《狱中上母书》中的“慈君”是指()(A)生母(B)祖母(C)嫡母(D)外祖母11、杨万里《初入淮河》抒情所采用的主要手法是()(A)对比(B)排比(C)比拟(D)反衬12、汉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学样式是()(A)诗歌(B)散文(C)赋(D)骈文13、“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出自()(A)《上枢密韩太尉书》(B)《吴士》(C)《登西台恸哭记》(D)《室语》14、下列词人中,开南宋爱国词先声的是()(A)张孝祥(B)张元幹(C)陈亮(D)辛弃疾15、“揠苗助长”的故事出自()(A)《孟子》(B)《墨子》(C)《老子》(D)《庄子》16、与谢灵运、颜延之齐名,合称“元嘉三大家”的诗人是()(A)鲍照(B)韦应物(C)江淹(D)陶渊明17、《十五从军征》属于()(A)郊庙歌辞(B)相和歌辞(C)杂曲歌辞(D)鼓吹曲辞18、《论督责书》的作者是()(A)杨恽(B)贾谊(C)晁错(D)李斯19、下列作者中,曾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兼知延州,防范西夏侵扰的是()(A)梅尧臣(B)张先(C)张元幹(D)范仲淹20、李孝光《大龙湫记》中,“洋洋远去,闲暇回缓,如避世士然”的是()(A)斑鱼(B)黄猿(C)瑞鹿(D)明月21、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一部()(A)话本小说集(B)拟话本小说集(C)文言短篇小说集(D)志人小说集22、《邵公谏厉王弭谤》选自()(A)《左传》(B)《国语》(C)《战国策》(D)《公羊传》23、与白居易并称的诗人是()(A)韩愈(B)柳宗元(C)元稹(D)孟郊24、提出“兼爱”“非攻”主张的是()(A)孔子(B)孟子(C)墨子(D)庄子25、《曹子建集》的作者是()(A)曹丕(B)曹彰(C)曹彪(D)曹植26、《项羽本纪》:“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其中“朝”的意思是()(A)参见(B)早晨(C)朝着(D)面对27、在建安七子中成就最高,刘勰称之为“七子之冠冕”的是()(A)陈琳(B)阮瑀(C)曹植(D)王粲28、下列作品中,引用曹操“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两句诗的是()(A)《秋声赋》(B)《前赤壁赋》(C)《朋党论》(D)《答谢民师书》29、“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的“廊庙”指()(A)寺庙(B)道观(C)朝廷(D)走廊30、魏良辅改革昆腔后,首创用昆腔演唱的传奇是()(A)《牡丹亭》(B)《浣纱记》(C)《四声猿》(D)《红线女》二、多项选择题31、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提出的学说中结合了()(A)法(B)术(C)礼(D)势(E)仁32、杜甫诗《同诸公登慈恩寺塔》中的“诸公”有()(A)高适(B)岑参(C)储光羲(D)薛据(E)王维33、下列属于盛唐田园诗派的诗人有()(A)王维(B)孟浩然(C)杜甫(D)高适(E)岑参34、班固《苏武传》中提到的人物有()(A)李陵(B)卫律(C)李蔡(D)虞常(E)石建35、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化用前人诗句的有()(A)千里澄江似练(B)六朝旧事随流水(C)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D)念往昔、繁华竞逐(E)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三、简答题36、简述刘时中《【正宫】端正好·上高监司》触及重大社会问题的特点。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李煜
李煜(937-978),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第六子。
公元961-975年在位,世称李后主。
他嗣位时,南唐已奉宋正朔称臣,苟安于江南一隅。
至宋兵攻破金陵,煜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
太平兴国三年(978)七夕,被宋太宗鸩杀。
煜有过人的艺术才华与诗人气质,善画、工书、知音律,诗文颇佳,对词尤其擅长。
王国维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
”(《人间词话》卷上)宋人辑《南唐二主词》,现存词可以确定者仅三十余首。
后主前期词写歌舞宴饮的宫廷生活,虽仍显得华丽,却也流露出真纯的感情,如《玉楼春》:晓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凤箫声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未切。
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在亡国后的幽囚生涯中,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
《浣溪沙》: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
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
别殿遥闻箫鼓奏。
《清平乐》: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其后期词作,已由对外界事物的描绘转入内心情感的表白,如《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这类词作还有不少,并且多是名篇: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乌夜啼》)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浪淘沙》)
将自身经历的一段破国亡家的惨痛遭遇泛化,获得一种广泛而深刻的普遍性,表达了对宇宙人生的悲剧性体验与审视,引起历代读者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