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地理600分冲刺大二轮课件:素能二 综合题答题建模+第2课时
- 格式:ppt
- 大小:5.61 MB
- 文档页数:45
素能二综合题答题建模1.(2019·陕西榆林二中月考)读“非洲刚果河流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简述刚果河流域的地形、地势特征。
(2)简述刚果河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及目前开发利用率较低的根本原因。
(3)简述图示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
[答案](1)地形以盆地和高原为主;地势四周高中部低。
(2)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流域面积大,径流量大;流域地势落差大。
社会经济落后(市场需求量少;资金不足)。
(3)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人们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引起土地肥力丧失、草场退化以及沙漠面积广大。
(任答两点)[解析](1)根据图中河流的流向可知,地势四周高中间低,为盆地地形,再根据等高线数值可以判断出该地地形以高原为主。
(2)刚果河流经赤道地区,流域内多为热带雨林气候,降水量丰富,且支流多,流域面积广,径流量大。
流域内地势落差大,径流量大,水能资源丰富,但该地区经济落后,市场需求量小,资金和技术不足.这导致虽然刚果河流域水能资源丰富但目前开发利用率较低。
(3)图示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为热带雨林的减少。
该问题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
表现为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人们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引起土地肥力丧失、草场退化以及沙漠面积广大.2.(2019·山西吕梁期末)下图示意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地形分布状况。
(1)读图,描述乙地所在国家海陆位置特征。
(2)描述图中甲国所在山地的地形特征。
(3)说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主要城市分布状况,据图分析其原因。
[答案](1)该国位于北欧西部,西部和南部濒临大西洋、北部濒临北冰洋。
(2)山脉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西北部高,东南坡低缓;山地上冰川地貌广布。
(3)分布:半岛边缘及南部地区。
原因: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地势较低,地形较平坦;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
[解析](1)考查区域地理位置的描述,主要从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来分析.据图可知,该国位于北部欧洲西部,西部和南部濒临大西洋、北部濒临北冰洋。
2020届全国高考地理冲刺600分分层仿真模拟(二)(解析版)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德国库卡是为自动化生产行业提供工业机器人及备件的世界知名供应商。
2017年1月,美的集团正式完成了对库卡机器人股份的收购。
目前库卡在中国有上海松江一期(2013年投建)、二期厂房(2018年1月投建)以及广东顺德机器人产业基地(2018年3月投建)三大工业机器人制造工厂。
据此完成1~3题。
1.工业机器人在近几年得到快速发展,主要原因叙述合理的是()①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猛②人工成本不断上升③可以降低工厂设备投入成本④可以降低工人工作环境标准⑤汽车、家电等制造业工艺要求上升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⑤D.②③⑤2.库卡中国工厂首先选址上海的原因不包括()A.市场广阔B.基础设施完备C.高等院校众多D.劳动力丰富3.美的集团没有将机器人产业完全集中在上海,而是将库卡机器人产业基地选址顺德,主要是基于()A.科技水平和内部交易成本B.内部交易成本和用地成本C.科技水平和环境质量D.环境质量和用地成本答案:1.C 2.D 3.B解析:第1题,工业机器人在近几年得到快速发展,主要原因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猛,①对;经济发展,人工成本不断上升,②对;购买机器人,工厂设备投入成本增加,③错;机器人对环境适应力强,不需要降低工人工作环境标准,④错;汽车、家电等制造业工艺要求上升,机器人操作失误更少,⑤对。
故选C。
第2题,库卡中国工厂首先选址上海的原因是市场广阔、基础设施完备、高等院校众多,A、B、C包括;机器人生产是技术指向型工业,劳动力不是主导因素,D不包括。
故选D。
第3题,美的集团没有将机器人产业完全集中在上海,而是将库卡机器人产业基地选址顺德,主要是基于内部交易成本和用地成本,在顺德的地价较低,利于降低成本,B对。
素能一常见地理图表判读技能一、单项选择题(2019·山东德州模拟)下图为赞比西河流域简图,图中左上角的小统计图为“该河某河段植被覆盖率与年平均径流循环量变化图”。
据此完成1~2题。
1.该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A )A.雨水补给B.冰雪融水补给C.湖沼水补给D.地下水补给2.近年来,该河流径流循环量增大,汛期变长,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D )A.引水工程的实施B.全球气候变暖C.流域节水措施的普及D.流域生态环境的改善[解析] 第1题,赞比西河流域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湿季降水多,河流水量大,故该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雨水补给,A正确。
第2题,根据图示信息,流域内有湖泊、沼泽分布,人们环保意识不断增强,植被覆盖率增加生态环境有所改善,湖泊、沼泽的调蓄功能增强,该河流径流循环量增大,汛期变长,D正确;引水工程、全球变暖、节水措施没法使河流汛期变长,A、B、C错误。
故选D。
(2019·江西红色七校第二次联考)地质学家冯景兰曾对某地地理景观作如下表述:“深厚坚固相间互之块状砂岩与砾岩,侵蚀之后,绝崖陡壁,直如人造之坚固伟岸之堡垒,而不知其为天造地设也。
……峰崖崔嵬,江流奔腾,赤壁四立绿树上覆,真岭南之奇观也”。
下图为该地“植被垂直分异模式示意图”。
据此完成3~5题。
3.该地地貌景观的形成主要原因是( D )A.岩石受风化作用的结果B.变质岩在抬升过程中受流水侵蚀的结果C.地壳抬升后风力作用的结果D.沉积岩在抬升过程中受流水侵蚀的结果4.与谷地相比,图中山顶大部分植被的生长环境主要表现为( C )A.光照条件差B.热量条件差C.干旱D.土壤贫瘠5.该地植被分异有别于一般垂直地带性规律的原因主要( A )A.相对高度小,坡度陡B.地形封闭,降水条件差C.人类活动强度大,破坏严重D.纬度较高热量差异小[解析] 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地貌景观的形成,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二部分素能二第2课时1.(2019·湖北随州二中学、郧阳中学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雅鲁藏布江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干流在拉孜以上为上游,河床海拔在5 200 米以上;拉孜到派乡为中游,海拔已降到4 500 米以下,沿岸是西藏农业最发达地区,农产品品质好,被誉为“高原粮仓”;派乡以下为下游河段,谷底海拔从2 800 米迅速降至155 米,形成世界罕见的大峡谷。
规划中的川藏铁路自成都到拉萨,需穿越横断山区。
是西藏地区与川渝、华中、华东等地客货运输的主要通道。
材料二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分布图。
材料二川藏铁路示意图。
(1)分析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高原粮仓”农产品品质极优的条件。
(2)1998 年中国科学家完成了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首次徒步穿越考察,考察证实该峡谷是“水能富矿”“地质博物馆”,请说明理由。
(3)试分析川藏铁路修建的主要自然障碍。
(4)川藏铁路修建后,其战略意义远大于青藏铁路,试分析川藏铁路建设的意义。
[答案](1)夏季气温不高,作物生长周期长;海拔高(大气稀薄),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病虫害较少;环境污染少等。
(2)“水能富矿”的理由:河流流经西藏雪域,有丰富的冰雪融水补给,地处印度洋暖湿气流的水汽通道,降水丰富,有充足的水源,因而河流水量大;喜马拉雅山脉的隆起,河水侵蚀下切形成巨大的落差,因而水能资源极其丰富。
“地质博物馆”的理由:峡谷相对高度大,两侧垂直岩层多;位于板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消亡边界附近),岩石及地质构造种类多。
(3)①地形崎岖(起伏大);②地质条件差,多滑坡、泥石流、地震等灾害;③气候复杂多样,气候寒冷,缺氧;④跨越众多大江、大河,峡谷多;⑤冻土广布;⑥生态环境脆弱。
(4)①改变川西、藏东南的无铁路的状况,形成联系南亚地区的通道,完善路网;②有利于沿线资源的开发;③带动沿线的经济发展;④促进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⑤利于信息、人才、资金、技术交流,经济交往和合作(加强和南亚的经济联系);⑥促进市场发育,商业繁荣;⑦有利于民族团结和政治稳定;⑧有利于国防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