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与景观(非原创)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2
景观雕塑案例
景观雕塑作为一种融合艺术与自然的形式,已经成为现代城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城市中心广场、公园、商业区等公共场所,常常可以看到各种形式的景观雕塑。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成功的景观雕塑案例。
首先是上海外滩的“世纪之吻”。
这座雕塑由巴西雕塑家保罗·利比拉设计,高度达到18米,造型为一个巨大的夫妻亲吻的姿态。
这座雕塑成为了游客们的必拍景点,也成为了上海标志性的景观之一。
其次是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水立方”雕塑。
这座雕塑是以奥林匹克水立方为原型,将其变形后制成。
整座雕塑由数百个不同大小的球体组成,形似一个半透明的膜。
夜晚,内部的灯光将整座雕塑照亮,呈现出璀璨夺目的效果。
还有一座位于深圳的“健康之路”雕塑。
这座雕塑呈现出一个巨大的人体器官,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象征大脑,下部象征人体下肢。
雕塑采用了立体化的设计,使人们在其中穿过时仿佛置身于人体内部。
以上这些案例,都在不同的领域展现了景观雕塑的独特魅力。
景观雕塑既可以为城市注入文化艺术气息,又可以成为人们放松心情、休闲娱乐的场所。
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的城市景观雕塑,为城市增添美丽和灵魂。
- 1 -。
雕塑景观的类型(1篇)雕塑景观的类型 1雕塑景观的类型城市的室内外雕塑以及城市外的纪念地、游览区、陵墓、桥梁、交通干线,以及商场、宾馆等公共场所的大型室内外雕塑都属于城市雕塑,也可以称之为“公共雕塑”。
在__和美国等国家,还称之为景观雕塑、环境雕塑。
城市雕塑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某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文化发展领域。
世界各地的商业街区、企业区、居民社区、旅游风景区、机场、码头等等,各种雕塑景观调节着建筑空间的气氛。
除了一定数量的大型纪念性雕塑外,更多的是中小型的城市雕塑,它们位于城市的各个部位,一部分雕塑景观具有一定的纪念意义,但多数的雕塑景观是独具魅力的创作。
它们从各个方面反映着城市的文化精神世界。
1.纪念性的城市雕塑纪念性雕塑景观是城市雕塑景观的骨干和代表,是各国度、各时代不可或缺的,是历史的化身和体现。
他们表彰和讴歌着那些在历史上对国家和民族做出重大贡献和业绩的人物,铭刻和纪念那些在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事件。
从内涵上,表达了当时的统治阶层的观念和思想,渗透着时代的气息和脉搏。
他们往往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比如城市中最主要的广场或是预备纪念的对象有关的地方。
而且还有进行纪念性公众活动的足够空间。
2.主题性的城市雕塑主体性的城市雕塑主要反映历史和时代的潮流、人民的理想和愿望。
它们往往以形象的语言,用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揭示出某个特定环境和建筑物的主题。
它们也有很丰富的思想内涵,比较大的体量,也需要在所处的环境空间中占据显要的甚至主导的位置,发挥统率和聚焦的作用。
如横店红军长征博览城是迄今为止全国规模最大的、以红军长征为主题的特大型综合性景观。
总投资达数亿元,总占地面积近万亩。
红军长征博览城由红军长征主题公园、国防科技教育园、民兵(青少年)军事训练基地三大部分组成。
长征主题公园建有血战湘江、突破乌江、四渡赤水、遵义会议、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以及红军长征途中的雪山、草地等40余处反映长征中的重要会议、重大事件和重大战役的景点。
景观雕塑设计方案
景观雕塑是城市美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创造性的设计和艺术化的表达,能够丰富城市环境,增添艺术氛围,使城市更加鲜活和有活力。
本景观雕塑设计方案旨在为某市中心广场设计一座具有地域特色和象征意义的景观雕塑。
首先,我们对该市的地域特点进行了研究,发现该市以山水为特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
因此,我们决定以山水为主题,设计一座象征山水之美的雕塑。
该雕塑的基础设计概念是“山岳起伏、水流长远”。
雕塑整体形态采用饱满的曲线和流畅的线条,象征山岳的起伏和水流的延续。
雕塑高度约为5米,主体部分由两座巨大的山体组成,其中一座山体模拟自然山岳的泥岩纹理,另一座模拟山水交融的瀑布流动。
雕塑的材质选择上采用金属材质,如不锈钢和青铜。
不锈钢外表金属光泽,使雕塑呈现出现代感和科技感,而青铜则体现出古典和稳重的质感。
两种不同材质的结合,既突显出山水的韵味,又凸显出现代城市的气息。
在雕塑的布局上,我们将其放置在广场中央,四周配以绿色植物和小型喷泉,形成一个完整的景观环境。
雕塑背面设计有阶梯状的楼梯,供市民和游客近距离欣赏和甚至攀爬,增加了互动性和参与性。
此外,为了晚上能够更好地展现雕塑的美感,我们在雕塑的底部设置了LED灯光,通过不同颜色的灯光变幻,打造出璀璨
夺目的夜间景观。
总结起来,本景观雕塑设计方案以山水为主题,采用金属材质和曲线线条的造型,与现代城市的环境相融合,并通过LED
灯光和绿色植物的辅助,打造出一个独特而美丽的城市景观。
这座雕塑将成为该城市的地标之一,吸引游客和市民流连忘返,为城市增添文化氛围和活力。
山水景观雕塑创意设计理念
山水景观雕塑是一种将自然与艺术相结合的创意设计理念,它以山水为灵感,
将自然景观与艺术雕塑相融合,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品。
这种设计理念旨在通过雕塑艺术的手法,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融合在一起,为人们营造出一种美丽、宁静、舒适的环境。
在山水景观雕塑的创意设计理念中,设计师们常常会从自然界中汲取灵感,将
山川河流、湖泊草地等自然景观融入到雕塑作品中。
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理解,设计师们将自然美景转化为艺术品,以此来丰富城市的景观,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山水景观雕塑的创意设计理念还注重在设计中融入人文情感和历史文化,通过
雕塑作品来展现当地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特色。
这种设计理念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环境,更是为了传承和弘扬当地的文化底蕴,让人们在欣赏雕塑作品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当地的历史和人文气息。
在山水景观雕塑的创意设计理念中,注重的不仅仅是艺术性和观赏性,更是功
能性和实用性。
设计师们会根据景观的特点和场地的环境,结合材料和工艺,设计出既美观又实用的雕塑作品,使其成为景观的一部分,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总的来说,山水景观雕塑创意设计理念是一种将自然、人文和艺术相结合的设
计理念,它以山水为灵感,将自然景观与艺术雕塑相融合,为城市营造出美丽的环境,丰富人们的生活,传承和弘扬当地的文化底蕴。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山水景观雕塑作品出现,为人们带来更多的美好和惊喜。
75ART DESIGNNORTHERN ART 2020 06摘 要:野口勇一生创作了很多雕塑与景观空间相互结合的作品。
他特殊的生活经历为形成其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打下了基础,他对景观空间的理解以及雕塑在空间中延伸的概念,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文章主要通过分析他的雕塑与景观空间相结合的经典作品,以及他求学与创作之路,探析野口勇这位伟大的雕塑家在景观设计与雕塑之间的关系方面的理念,发掘他的创作精神,为当下景观空间结合雕塑的设计方式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野口勇;景观设计;雕塑;空间精神日裔美国人野口勇是20世纪最著名的雕塑家之一,也是最早尝试将雕塑和景观设计结合的人。
他曾说:“我喜欢想象把园林当作空间的雕塑。
”他特殊的生活经历为形成其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打下了基础,他对景观空间的理解以及雕塑在空间中延伸的概念,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野口勇的游学历程1904年野口勇出生于美国。
两年后同母亲回到日本,在一海滨村庄生活,并在当地耶稣会学校读书。
1918年,野口勇独自回美国读书,先后就读于印第安纳州的La Porte 高中和哥伦比亚大学医学系。
源于对雕塑艺术浓厚的兴趣,野口勇在大学期间同时学习雕塑。
后由于难以兼顾,他选择从哥伦比亚大学退学,全身心地投入雕塑艺术领域,这一年他20岁。
1927年,野口勇申请古根海姆(Guggengheim)奖学金,来到巴黎跟随康斯坦丁·布朗库西(Constantin Brancusi)学习以雕、凿为主的雕塑创作方式,打下了坚实的西方艺术基础。
并于两年后,在纽约举办了他在欧洲创作的抽象雕塑作品展,成为美国知名的年轻雕塑家。
1930年野口勇来到中国进行文化交流与学习。
据野口勇自传描述,此段经历中有两件事使他获益良多:第一件是他被中国皇家宫殿的气势磅礴以及汉白玉等石材的运用所震撼;第二件是遇见了齐白石先生,并与他进行了长达半年的交流。
此后,野口勇回到日本,跟随当地著名的陶瓷艺术家学习泥雕。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景观雕塑设计及其研究姓名:裴磊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设计艺术学指导教师:武星宽20070401上与古典主义均有着密切联系。
我们不能忽视象征主义创作观点对雕塑艺术发展的积极意义。
1.4.5纪念碑.街道.园林雕塑在造型艺术领域里,雕塑艺术有一种其它艺术形式难以具有的纪念性作用,它可以美化城市装饰园林广场和街道。
它是开不败的花朵和美的宣传者,自古以来纪念性雕塑手段一直被运用着,十九世纪工业文明以后向更加广阔的领域发展。
纪念碑雕刻艺术有着永垂不朽的纪念性和教育意义,艺术处理上它要求对人物和事件所作的集中性典型性概括比其它艺术形式更为简洁。
它是简洁的表达而不是繁琐的叙述。
十九世纪欧洲各国纪念性雕塑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特别在表现具体历史人物上,它强调突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近代工业和自由民主制度的发展,给制作巨型纪念性雕像创造了新的条件,在这方面突出的例子是美国纽约港的巨型《自由女神》雕像(如图H卜-2),它是法国人民于美国独立一百周年作为礼物送给美国人民的。
它在处理巨大雕像时创造性地解决了一系列的技术问题。
它是集建筑、科技、艺术于一身的历史性杰作。
、图卜1自由女神像图1--2自由女神像局部在美国著名的拉什莫尔山上为纪念最有代表性华盛顿、杰弗逊、林肯和罗场的景观雕塑,校园景观雕塑五大类。
按性质分可以分为主题性雕塑和装饰性雕塑两大类。
按表现手法可以分为写实雕塑、具像雕塑、半具像雕塑和抽象雕塑。
按形式可以分为声光结合型雕塑、机械型雕塑、活动与运动型雕塑和娱乐型雕塑。
按属性分可以分为三维圆雕、二维浮雕和四维雕塑。
按美学观点分又可以分为架上雕塑、户外雕塑。
9(如图l—3l—4)图卜-3王与后图l_4核能建筑景观的雕塑可以分为历史纪念性雕塑和文化性雕塑。
商业办公以及交通景观的雕塑可以分为写字楼、街区、小文化广场等不同场地的景观雕塑。
城市入口、街道、广场的景观雕塑规模宏大,代表一个城市的形象,在整个城市中起标志作用。
什么是景观雕塑设计理念景观雕塑设计理念是指在景观设计过程中,通过对场地环境、使用功能、文化背景等方面的研究和分析,将雕塑元素引入其中,以创造出独特、美观、与环境协调的景观雕塑作品的理念。
景观雕塑设计理念强调将雕塑作为景观设计的重要元素,通过形态、色彩、材料等方面的选择与搭配,展现出景观设计的个性与美感。
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注重与场地环境的融合,与使用功能的协调,以及与文化背景的呼应,使得雕塑作品不仅具有艺术性与观赏性,还具有实用性和寓意性。
在景观雕塑设计中,首要的理念是与场地环境的协调与融合。
设计师需要深入研究和分析场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植被特征等,以及周围的建筑风格和色彩,将这些因素融入到雕塑作品的设计之中。
例如,在山水环境中,设计师可以采用自然主题的雕塑作品,如仿生雕塑、山石雕塑等,以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协调。
而在都市公园等场地中,设计师可以选择现代主义的风格和简洁的形态来设计雕塑作品,以与周围的建筑环境相呼应。
景观雕塑的使用功能也是设计理念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根据不同的场地需求和功能,设计师需要将雕塑作品与场地使用相结合,以实现雕塑作品的实用性。
例如,在人群集聚的地方,可以设计一些供人们休憩、坐卧的雕塑座椅;在儿童游乐场中,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游玩功能的雕塑作品。
这样既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又将雕塑作品融入到场地使用中,增加了作品的互动性。
另外,景观雕塑设计理念还强调文化背景的呼应。
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设计师需要通过研究当地的历史文化和生活习俗,将这些元素融入到雕塑作品中,以增添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例如,在古城区域的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可以选择传统建筑的元素和装饰,以及当地的民间传说和传统文化,来设计雕塑作品,使其与周围的环境和观众产生共鸣。
综上所述,景观雕塑设计理念是在景观设计中将雕塑元素引入其中,通过与场地环境的协调、与使用功能的协调、与文化背景的呼应等方面的考虑与分析,创造出独特、美观、与环境协调的景观雕塑作品的理念。
雕塑在景观环境中的设计作者:徐彝春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3年第05期随着城市的膨胀扩大,人们对景观环境的要求从单纯的审美装饰需要向着更高的功能和生态,文化,政治,商业多元层面逐步延伸。
雕塑已被广泛运用到城市各种形态景观环境的设计中,为城市人文标志视觉亮点。
本文就雕塑在景观环境中怎样设计进行分析,总结出雕塑的设计原则和要点,为景观环境中雕塑的设计提出一些思路措施。
国内景观雕塑设计现状分析近三十年来,政府加大了城市景观规划设计范围扩大,景观雕塑的建设需求曾多。
景观雕塑设计项目从九十年代初的高潮期,有转衰的趋势,局部城市有异军突起的现象,城市化进程加快各种污染,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生存。
城市日渐拥挤形势下城市景观规划扩大但景观雕塑项目的数量有减少趋势。
景观雕塑历史悠久无论景观雕塑形式还是材质造型都达到了一定的广泛性和艺术高度。
建国以来是以纪念性国家订单开始的,刘开渠、钱绍武,王朝闻,潘鹤,叶毓山,等老一辈艺术家将西方现实主义艺术引入国内,形成了几个建设高潮。
组织建设了一批历史性、纪念性雕塑和大型公共设施的雕塑,这时期城市雕塑建设有几个特点:一是创作题材背景充分,针对性强;二是领导重视,集中财力、人力;三是比较尊重公共艺术规律,发挥集体创作精神。
城市雕塑建设数量少,没有普遍铺开,城市雕塑建设质量总体较高。
雕塑在经历了几十年的时间后,仍被广大市民认可,成为后人教育的基地和游览观赏的景观。
80,90年代广场雕塑大为流行,公园雕塑、校园雕塑、商业街区雕塑、高速道路雕塑、小区景观雕塑全面铺展开来。
雕塑的纪念性、精神性、理想性为景观雕塑奠定了基础。
景观雕塑过去是从美的形式出发,到现在,个体性、世俗性、休闲,商业性所代替。
从个人感受出发,表达人文关怀,从周围的日常生活中获得素材发现内容。
尝试更多的表现手法,雕塑营造方法革新成为雕塑设计的思路。
1992年,文化部、建设部联合颁布了《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法》,标志着我国城市雕塑建设开始步入管理的轨道。
《景观小品施工方案(雕塑与休闲设施设计)》一、项目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景观小品作为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提升环境的美观度,还能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本项目旨在为[具体地点]打造一系列具有艺术感和实用性的景观小品,包括雕塑和休闲设施,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施工目标1. 打造具有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的景观小品,提升项目区域的整体形象。
2. 提供舒适、便捷的休闲设施,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
3. 严格按照国家规范和施工标准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三、施工步骤1. 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 熟悉施工图纸,了解设计意图,进行图纸会审。
- 编制施工方案,明确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
-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掌握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
(2)材料准备- 根据施工图纸和材料清单,采购所需的雕塑材料和休闲设施材料。
- 对采购的材料进行检验,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3)现场准备- 清理施工现场,平整场地,为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
- 搭建临时设施,如临时工棚、仓库等。
2. 雕塑施工(1)基础施工- 根据雕塑的设计要求,进行基础施工。
基础施工包括土方开挖、基础垫层浇筑、基础钢筋绑扎、基础混凝土浇筑等。
- 基础施工完成后,进行基础养护,确保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
(2)雕塑制作- 根据雕塑的设计图纸,进行雕塑制作。
雕塑制作包括雕塑模型制作、雕塑骨架制作、雕塑表面处理等。
- 雕塑制作完成后,进行雕塑的安装和固定。
3. 休闲设施施工(1)基础施工- 根据休闲设施的设计要求,进行基础施工。
基础施工包括土方开挖、基础垫层浇筑、基础钢筋绑扎、基础混凝土浇筑等。
- 基础施工完成后,进行基础养护,确保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
(2)休闲设施安装- 根据休闲设施的设计图纸,进行休闲设施的安装。
休闲设施安装包括座椅安装、花架安装、凉亭安装等。
- 休闲设施安装完成后,进行休闲设施的调试和验收。
雕塑与景观(非原创)
雕塑是景观中无法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是艺术在景观中最直观的表现形式。
雕塑和园林景观的共同发展过程中,周佳塑不仅改观了园林景观的形态面貌,而且与其融合成为有机的整体。
一、传统雕塑与景观
在园林景观发展史上,雕塑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传统园林中雕塑大多是以装饰的角色出现。
如古希腊雅典卫城以人物全身造型的雕塑作建筑物的圆柱,将雕塑与建筑结合到一起;1帕提农神庙的饰带浮雕,体现统治阶级的权势和宗教礼制;中世纪神庙庭院中央的雕塑占举足轻重的位置。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由于雕塑工艺及水平的高度发展,景观中的雕塑逐渐复杂和华丽起来,法国勒·诺特禾式园林中都是如此。
随着园林的扩大,园林中也不单是一个主要雕塑,而是增加了许多点缀的雕塑,并常与灯柱、花坛和喷泉相结合,可称得上无处不在。
其题材自然大多是具象的人物、神仙和宗教故事,优美的造型和宏伟的气势不仅反映了艺术家高超的技艺,更使整个景观生动起来。
往往这些雕塑贯穿全园的轴线形成全园的视觉中心。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艺术的发展,雕塑不再仅仅是环境的装饰与点缀,而是与现代园林景观融合在一起,其本身就是一个崭新的“景观”。
二、现代雕塑与景观
雕塑从传统走向现代并对现代景观设计产生重要影响,其中关键一步是其走向抽象。
抽象艺术抛弃了传统的再现和模仿,建立了独立自足的形式,即艺术的自足独立性。
就像语言一样,在其内部的组合中产生自身的意义(与外部世界无关)。
从早期现代雕塑大师亨利·摩尔的作品中我们已经看不到文艺复兴时那种雕刻精确,形象生动逼真的人物形象了,而恰恰是这种反复提炼与抽象了的雕塑以及周围现代环境景观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
较早将雕塑与现代景观设计相结合的是艺术家野口勇。
他曾尝试将室外的场地作为雕塑塑造的对象,他与建筑师路易斯·康合作的纽约河滨公园的游乐场方案,把地表塑造成各种各样的三维雕塑,如金字塔、圆锥、挡墙、斜坡等,结合布置小溪、水池、滑梯等设施,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自由、快乐的世界。
在耶鲁大学贝尼克珍藏书图书馆他用立方体、金字塔和圆环分别象征着地球和太阳,几何形体和地面全部采用与建筑外墙一致的磨光白色大理石,整个庭院浑然一体,成为一个统一的雕塑,充满神秘的超现实主义的气氛。
他把园林当作空间的雕塑,也把这些雕塑称之为园林。
女艺术家塔哈的“特定场地的建筑性雕塑”,将室外雕塑与景观相结合也很独特。
她的作品大多是直线或曲线组成的层层叠叠有趣的硬质景观,如《结合》、《溪流》等雕塑。
雕塑在一定角度开拓了景观形式和语言。
三、后现代雕塑与景观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后现代艺术出现,使得审美艺术语言的表达取向发生了很大转变,雕塑的内涵和外延都已得到扩展,雕塑与景观的关系更加紧密,甚至界限也变得模糊了。
艺术家夫妇(西格弗里
德和瑞·斯拜克哈特)共同设计的一座雕塑庭院,叫做奥登瓦尔德庭院,他们把雕塑建筑以及植物共同作为庭院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西格弗里德的艺术创作的原材料主要来源于家庭废弃物以及当地废弃场
里的东西。
庭院是使用回收的管子及圆钢管建成的,有用钢网焊接成的像屏障一样的墙,自行车轮在这里也成为雕塑的材料,庭院中的许多雕塑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相互融合,有些雕塑是与植物连在一起的,比如,彩色的金属丝带挂在藏类植物上饰以假花,有些雕塑使用木头或已经风蚀了的石头做成,设计时一还让一些金属生了锈,其中一些雕塑会慢慢腐烂,
重归自然,这正是设计师的设计意图。
大众艺术、波普艺术的出现,使得商品性进人艺术、技术性进入艺术、娱乐性进人艺术。
亚特兰大市里约购物中心是玛莎·施瓦茨设计的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
其错位的构图,夸张的色彩,冰冷的材料,特别是在庭院中布置的300个镀金青蛙点陈,创造出奇特和怪异的视觉效果,这一典型的波普艺术风格和手法的设计除了使人感到醒目、新奇以外,还带有滑稽幽默。
伊凡·希克斯创作的“办公室庭院”深受达达主义及超现实主义艺术的影响,庭院是用废弃的办公用品及其它现成的物品构成的,长生草似乎要将打字机吞没。
这个作品体现的只有游戏与荒诞,艺术与审美的意义已经丧失,但艺术与景观的概念在这里得到扩展。
受高技派影响,景观设计大师大卫·史蒂文斯设计的不锈钢金字塔形雕塑,将不锈钢、水和郁金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水流过金字塔表面,与鲜嫩的花朵形成鲜明对比,给不锈钢的反光表面赋予生机。
而由丹皮尔逊设计的屋顶花园,透明的半球形屋顶灯本身就是玻璃的雕塑,将新材料、新技术与自然景观形成对比,创造出一种科幻般的视觉形象。
丽丽安娜·摩尔塔和琼·克里斯托夫·丹尼斯也许是从动态雕塑得到灵感,设计的动态庭院由多种颜色的塑料瓶挥成的圆柱作为雕塑式灌溉系统,使人联想到这是一个艺术画廊而非庭院。
此外,还有将软雕塑与软质景观融为一体的设计作品等等。
“极少主义艺术”这种没有灵魂、没有情调的机械产物,其宗旨就是坚持把雕塑、绘画变成一种具体的物体。
艺术家要表现的不仅是大工业生产时期所盛行的机械化,他们注重的是一种更加贴近生活的,更加有内涵的雕塑形式,高技术材质,鲜艳的色彩,简洁的造型深刻的含义成为这类景观雕塑显著的特点。
日本箱根某处的金属与镜面结合的抽象雕塑,融合了活动雕塑、最低限艺术以及多种材料的对比等多方面因素,增加了雕塑的环境景观的亲近程度也增添了雕塑本身的表现内容。
极少主义雕塑对后来大地艺术有一定的启发和影响,雕塑在室外的土地上进行创作,恢复了它本来的意义。
将自然环境构成为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一无论是喧嚣的城市还是渺无人烟的旷野,为了能与大尺度的建筑和无边的原野相应,建筑的尺度不可避免地扩大再扩大,直至达到了人能进人的尺度,成为能用身体体验空间的室外构造物,而不仅仅是用目光欣赏的单纯的艺术品。
大地艺术作品中雕塑不是单纯的艺术品,而是运用场地、岩石、泥土、树枝、青草、水等自然材料和手段来塑造景观空间。
有时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和力量,如刮风、闪电、侵蚀等也成为大地作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雕塑与景观完全融合于作品之中。
后现代景观雕塑还承担起了拉近人与景观之间关系的重要任务。
情趣化成了现代景观雕塑的重要特征之一。
设计者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平时生活中极为平常的东西的尺度增大,超大的尺度使这类景观雕塑引起人们浓厚的兴趣与好奇心,同时还将一些同真人大小的人物雕塑置干景观之中。
与传统景观雕塑不同的是这些人物景观雕塑所反映的大多是生活中普通而平常的人,动作也极为自然,仿佛就是在草地上嬉戏打闹的一群孩子,一对向橱窗与张望的情侣或是在池边休憩的少女。
这种手法拉近了环境与游人之间的距离,融人景观中的雕塑增加了景观的亲切感,可参与化也是增添雕塑情趣的重要手段,设置在地上的象棋雕塑,使人们不禁想一试身手。
罗斯在《园林中的白由》一书中曾这样将园林定位“实际上它(园林设计)是室外雕塑,不仅被看作一件物体,并月_被设计成一种令人愉快的空间关系环绕在我们周围”。
当代园林景观设计把雕塑作为环境的一部分,甚至就是作为一个主题,这样使园林景观设计成为一个包括雕塑家、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共创的学科,使雕塑和景观成了有机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