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政治必修二 第二单元 第四课 课程小结
- 格式:docx
- 大小:720.96 KB
- 文档页数:3
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第一框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课后篇巩固提升随堂巩固训练1.某市政府成立了由48名“外脑”组成的公共决策咨询委员会(以下简称“决咨委”),委员中有17人来自当地企业,20人来自国家行政学院等学术机构,11人来自本地基层社区、文化教育医疗法律等行业。
“决咨委”的主要职责是,在市政府制定相应公共政策时,为其提供相应咨询、论证、建议和民意征集。
政府决策前先听“外脑”的建议()①是政府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②有利于政府审慎用权和科学民主决策③能够使人民群众直接参与政府的决策④有利于人民群众了解和监督政府工作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不是科学民主决策,排除①;群众直接参与决策与题意不符,排除③;政府决策前先听“外脑”的建议强调的是科学民主决策,②④是科学民主决策的意义。
2.在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和“两高报告”印上二维码,连部长通道都可以“扫码提问”,充分展现出互联网在政务服务中的独特价值。
政务步入互联网时代有利于()①加强对政府的法律监督,实现公民与国家良性互动②行政机关依法行使权力,提高行政效率和管理水平③保障公民基本民主权利,激发公民参政议政积极性④凝聚社会共识,形成政治合力,增强决策的科学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可以使政府借助互联网了解民情,征求民意,增强决策的科学性,也使各项工作更加公开、透明,促使政府依法行政,②④符合题意;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是人民检察院,①不属于其作用;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③不符合题意。
3.位于珠三角的南海再次先行先试,率先出台了有关干部履职容误的5份配套文件,激发干部队伍创新干事的活力,着力打造主动、敢为、善成的干部队伍。
容误机制()A.有利于提高行政决策科学性B.不利于树立政府的权威C.背离了决策问责与纠错制度D.有利于干部勇于负责、敢于担当,激发干部队伍创新干事的活力,有利于干部勇于负责、敢于担当,D项说法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行政决策问题,A项不符合题意;题中做法有利于干部干事创新,树立政府权威,B 项说法错误;材料讲的是履职容误,C项与题意不符。
高一政治必修2第四课知识点一、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政府依法执政1、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表现。
2、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是体现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3、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
4、依法行政的意义:(1)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力和自由;(2)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
(3)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4) 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5、为什么依法行政建设法制政府?① 由国家性质以及政府性质决定,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② (第4点中4个有利于)③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基本途径④ 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6、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还要做到:(1) 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2) 建立权责明确的执法体制,促使行政权力授予有据、行使有规、监督有效;(3) 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4)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审慎行使力科学民主决策1、政府行使权力的环节:决策、执行、监督等。
2、提高决策水平的措施:(1)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2)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爱惜民力。
二、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1、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权力是把双刃剑。
政府全力运用得好,可以指挥的法、令行禁止、造福人民;权力一旦被滥用,超越了法律的界限,就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
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2、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
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二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3.1贯彻新发展理念1、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内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2)要求①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③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3)意义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立场观点方法,确立了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
2、贯彻新发展理念(1)原因①理念是行动的向导,新时代需要新的发展理念②为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2)新发展理念的内涵①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地位: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求:坚持创新发展,就要坚持创新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②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地位: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发展平衡与不平衡的统一。
要求:坚持协调发展,要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③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地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要求:坚持绿色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必修二政治知识点总结必修二政治知识点总结功能介绍如何学习,如何调整心态,学霸有话说!名校真实学霸学习方法分享,助你学路畅通!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的必修二政治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必修二政治知识点总结1一、公民的政治生活1、我国的国家性质1、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国家性质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3、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哪些特点?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和民主权利的广泛性);真实性(表现在:有制度、有法律、物质保障和人民利益日益充分实现上)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2、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1、政治权利:(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2)政治自由(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3)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政治性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3)遵守宪法和法律(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2、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或者公民正确对待政治权利和义务)应当遵循哪些原则?A、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B、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C、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EG、网络民主一方面促进了政府与公民的活动,另一方面导致网络谣言四起,谈谈你对网络民主的认识积极:①政府与公民的互动,体现了政府在积极转变职能,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②有利于促进决策科学民主和自觉接受人民监督;③体现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有言论自由和监督权。
消极:①公民行使权利的同时要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③在行使权力的同时不得干扰正常公务活动;④有序参与民主政治3、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1、民主选举: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我国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
课时2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学习目标 1.正确分析与评价我国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各项政策和措施。
2.完善收入分配,理顺国家、企业与个人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
一、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原因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
收入分配是________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__________的方式。
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措施1.总要求:理顺国家、企业和________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
2.措施(1)坚持____________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____________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
(2)在初次分配方面,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__________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完善按______分配政策制度,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
(3)在再分配方面,要加大税收、________、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
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4)重视发挥____________分配作用,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想一想: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就是要消除收入差距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国民收入再分配注重公平的体现。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次分配旨在调动劳动者生产的积极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四课框架高中政治必修二第四课是关于政治文明的学习,这一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讲解了政治文明的概念、特征以及其重要性,同时也对政治文明的构建和维护进行了介绍,对我们了解政治文明的基本知识,提高政治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政治文明的概念政治文明是指人们在政治生活中秉持着一种文明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政治文明是一种道德上的政治文化,它包括了政治行为的文明与不文明两种形态。
二、政治文明的特征政治文明具有以下五个特征:1. 公正合理。
公正合理的政治行为是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
2. 和平协调。
政治文明要求人们在政治生活中和平协调,避免形成暴力冲突。
3. 合法合规。
政治文明强调政治行为必须合法合规,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
4. 文雅礼貌。
政治文明要求人们在政治活动中表现出文雅礼貌的态度,维护社会秩序。
5. 民主自由。
政治文明要求人们在政治生活中推崇民主自由思想,尊重人民的权利和利益。
三、政治文明的重要性政治文明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政治文明可以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在国际上树立良好形象,提升国家的国际地位。
2. 政治文明有利于社会稳定,减少政治冲突和社会动荡。
3. 政治文明有益于人民生活和发展。
政治文明在提供一个和谐、稳定、民主和自由的政治环境中,为人民提供更好的政治服务和维权保障。
4. 政治文明对于政治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政治文明通过促进政治生活的规范化、制度化,为政治改革和发展提供动力,推进社会进步。
四、政治文明的构建和维护政治文明的构建和维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加强法律、道德、伦理的意识和教育。
2. 积极推进政治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建立更加规范、透明、民主的政治生态。
3. 加强政治参与和监督,推进政治行为的合法化、合规化。
4. 加强民生、公共服务的保障,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总之,政治文明的学习和实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进行反思,才能不断拓展政治文明的新境界,为推动政治发展、提高国家软实力做出贡献。
【2019统编版】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二册《经济与社会》第二单元第四课《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备课教案教学设计2.4.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必修 2 《经济与社会》第二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的第四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第一框的内容。
本框共安排两目的内容:第一目“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说明我国现阶段为什么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阐释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的原理,介绍了实行这种分配制度对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第二目“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阐明了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意义所在,并详细介绍了如何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的分配制度的内容;懂得实行这一分配制度的原因、原理;了解分配制度的作用和意义。
2.能够阐述决定我国分配制度的原因、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方式,用实例说明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重要作用。
3.把握基本国情和我国分配制度的特点,明确实行这样的分配制度与改善民生、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发展理念及社会主义制度之间的必然联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分配制度的内容,分配制度的作用和意义,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方式教学难点:分配制度对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课前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如果说为我们提供更多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是在做大“蛋糕”,那么这些产品和服务的分配,就是在分“蛋糕”。
“蛋糕”分配得是否公平合理,会影响人们做“蛋糕”的积极性,也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如何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怎样让人民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了解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与政策,我们会从中找到答案。
本节课我们首先来学习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二)讲授新课第一框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板书)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板书)1.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探究与分享一: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4页探究与分享材料,思考下列问题。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第4课第二框《我国的社会保障》说课稿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经济与社会”的第4课第二框《我国的社会保障》。
第3课讲授“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分两框展开:第一框“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第二框“我国的社会保障”。
两框的逻辑关系是:第一框阐述收入分配方式,第二框阐述社会保障,社会保障里包含着复杂的分配系统,二者的目的是一致的。
因此两框是互相衔接,互相联系的。
通过本课的教学,引导学生认识了解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与政策。
探究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增强社会公平正义感,更好地参与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中来。
本框承载着实现本课教学目标的任务。
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下面我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学情分析、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内容要求2.2了解我国个人收入的方式与合法途径,解释个人收入分配政策的完善;评析实现共同高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政策,列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擂施。
”二、教材分析。
本框“我国的社会保障”,由一个“探究与分享”导入,讲述我国的社会保障形式多样、作用广泛、如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从而让学生更深入认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
包括两目:“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第一目阐述两层意思:我国的社会保障作用;我国社会保障的形式。
第二目阐述两层意思:如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
三、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认识理解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的作用、形式,阐述如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二)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通过探究我国实行的社会保障形式、作用,树立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观念,树立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坚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科学精神:全面认识理解我国社会保障的形式及作用,科学评析实现共同高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保障政策。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2《经济与社会》第四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知识点总结要点梳理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我国的分配制度(制度环境)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1)制度内容: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原因: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了分配制度必然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分配方式——按劳分配( 1)基本内容和要求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形式:公有制企业中,工资+奖金+津贴;农村集体经济中,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所得。
(3)原因①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人与其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起,有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实行按劳分配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分配方式——按生产要素分配( 1)原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除了公有制范围内的按劳分配,与多种所有制经济相适应,还存在多种分配方式。
(2)参与分配的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
(3)积极意义有利于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4.我国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从个人获取收入的途径看,居民收入主要包括劳动性收人和财产性收人。
(1)劳动性收入,是指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收人,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
(2)财产性收入,是指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各类财产获得的收人,包括银行存款所得的利息、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等。
5.劳动是财富的源泉( 1)我们获取的任何收入归根结底都来自劳动创造。
(2)要弘扬劳动精神,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
课程小结
阴阳合同引关注
热点素材
娱乐圈的阴阳合同偷税漏税事件引起了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全社会就偷税漏税和明星收入过高问题开展了广泛而深刻的讨论。
显然,“不公平”是明星合法收入遭到最广泛谴责的根本原因。
从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一辈子的收入甚至比不上影视明星的一部片酬①。
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这种不同行业之间天然存在的收入分配不公会造成整个社会的不公平和不稳定②,理应得到国家的调控、平衡和限制。
为了降低不同行业之间天然不公平的程度,国家对不同行业、不同收入水平的群体制定了不同的税收标准,收入更高、
挣钱更容易的相应就需要缴纳更高的税③。
信息解读
创新演练
1.明星通过阴阳合同偷税漏税而获得的收入属于()
A.合法的劳动收入
B.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C.非法的劳动收入
D.非法的非劳动收入
答案 C
解析明星通过阴阳合同偷税漏税而获得的收入属于非法的劳动收入,应选C。
2.不同行业之间天然存在的收入分配不公会造成整个社会的不公平和不稳定。
为此()
①完善个人收入分配,政府要履行好再分配调节职能
②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③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减少低收入群体
④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③表述不准确。
3.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我们获得的任何收入归根结底都是来自劳动创造。
为此()
①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
②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③鼓励全体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致富
④只要是劳动收入,都是合法的,都应该鼓励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并不是所有的劳动收入都是合法的,④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