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简介
- 格式:docx
- 大小:24.51 KB
- 文档页数:4
普希金简介作文Alexander Pushkin, a renowned Russian poet and playwright, is widely considered as the father of modern Russian literature. 普希金,一位著名的俄罗斯诗人和剧作家,被广泛认为是现代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
Born in Moscow in 1799, Pushkin came from a noble family with a strong literary tradition. 他于1799年出生在莫斯科,普希金来自一个具有浓厚文学传统的贵族家庭。
Pushkin's works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ir exploration of various themes such as love, freedom, and the complexities of human nature. 普希金的作品以探讨爱情、自由以及人性复杂性等各种主题而闻名。
His masterpiece, the novel in verse "Eugene Onegin," is considered one of the greatest achievements in Russian literature. 他的代表作品《叶甫盖尼·奥涅金》被认为是俄罗斯文学史上的伟大成就之一。
Pushkin's influence extends beyond the literary realm, as he is also credited with shaping the Russian language and culture. 普希金的影响超越文学领域,他还被视为俄罗斯语言和文化的塑造者。
Tragically, Pushkin's life was cut short when he died in a duel at the age of 37, leaving behind a legacy that continues to inspire generations of writers and artists. 不幸的是,普希金的生命在他37岁时在一场决斗中结束,留下了一个继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作家和艺术家的遗产。
《外国诗二首》笔记(一)作者简介。
普希金(1799 - 1837),俄国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史称“俄国文学之父”。
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深远。
(二)诗歌背景。
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
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三)诗歌内容。
1. 整体感知。
- 诗歌以劝说的口吻、和缓的语气鼓励人们相信生活,相信未来。
虽然诗题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但诗中并没有具体描述生活是如何欺骗“你”的,而是强调在面对这种被欺骗的感觉时应有的态度。
2. 诗句分析。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开篇直接点明主题,“欺骗”一词将生活拟人化,生活可能会给人带来挫折、苦难,让人感觉被欺骗。
诗人告诉人们在这种情况下不要陷入悲伤和急躁的情绪中。
-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忧郁的日子”指的是遭遇困难、身处逆境的时期。
诗人强调要保持镇静,因为他坚信快乐的日子终将到来,这是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体现。
-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这里将“心儿向往未来”和“现在的忧郁”形成对比,表达出虽然当下可能痛苦,但不应被眼前的困境束缚,因为一切困难都是暂时的。
-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这是全诗的经典语句,当人们度过艰难时期后,回首往事,那些曾经的痛苦会成为一种特殊的、充满温情的回忆,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深刻的理解和豁达的胸怀。
(四)诗歌主题。
这首诗通过对身处逆境时应持有的正确态度的阐述,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也告诉人们要珍惜生活,对生活充满信心,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五)艺术特色。
1. 语言简洁。
- 全诗没有华丽的辞藻,用词简洁明了,却能准确地表达出深刻的哲理,如“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等语句,简单直白却富有力量。
2017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普希金作品及生平简介语文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普希金作品及生平简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语文网。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普希金生平简介童年时代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年6月6日出生于莫斯科一个家道中落的贵族家庭,曾两度被流放,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在沙皇政府的策划下与人决斗而死,年仅38岁。
他在浓厚的文学氛围中长大。
童年时代,他由法国家庭教师管教,接受了贵族教育,8岁时已可以用法语写诗。
家中藏书丰富,结交文学名流,他的农奴出身的保姆常常给他讲述俄罗斯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使得他从小就领略了丰富的俄罗斯语言。
并且对民间创作发生浓厚兴趣。
1811年,普希金进入贵族子弟学校皇村学校学习,年仅12岁就开始了其文学创作生涯。
1815年,在中学考试中他朗诵了自己创作的皇村怀古,表现出了卓越的诗歌写作才能,特别是他诗作韵文的优美和精巧得到了广泛的赞赏。
在早期的诗作中,他效仿浪漫派诗人巴丘什科夫和茹科夫斯基,学习17世纪--18世纪法国诗人安德列谢尼埃的风格。
在皇村中学学习期间,他还接受了法国启蒙思想的熏陶并且结交了一些后来成为十二月党人的禁卫军军官,反对沙皇专制,追求自由的思想初步形成。
写作巅峰像普希金毕业后到彼得堡外交部供职,在此期间,他深深地被以后的十二月党人及其民主自由思想所感染,参与了与十二月党人秘密组织有联系的文学团体绿灯社,创作了许多反对农奴制、讴歌自由的诗歌,如《自由颂》、《致恰达耶夫》、《乡村》。
1820年,普希金创作童话叙事长诗《鲁斯兰与柳德米拉》。
普希金在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民间语言,从内容到形式都不同于古典主义诗歌,向贵族传统文学提出挑战。
普希金的这些作品引起了沙皇政府的不安,1820年他被外派到俄国南部任职,这其实是一次变相的流放。
在此期间,他与十二月党人的交往更加频繁,参加了一些十二月党的秘密会议。
普希金英文简介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俄国著名的文学家、被许多人认为是俄国最伟大的诗人、现代俄国文学的奠基人。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普希金英文简介,希望对你有用!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简介Alexander Sergeyevich Pushkin (June 6, 1799 - February 10, 1837) was a famous Russian writer, regarded by many as Russia's greatest poet, the founder of modern Russian literature. 19th century Russian romantic literature main representative. Known as "the father of Russian literature." His work is the Russian national consciousness and the aristocratic revolutionary movement in the literary response. "Poem", "to the sea", "to Chadayev", "if life deceived you", poetic novel "Yevgeny Onegin", the novel "Captain's daughter" "Spade queen" and so on.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人物生平ChildhoodAlexandre Sergeiyevich Pushkin was born on June 6, 1799 in Moscow, a family of aristocratic family, was twice exiled, always refused to yield, and ultimately in the tsarist government planning and duel with the people died, Only 38 years old. He grew up in a strong literary atmosphere.Childhood, he was taught by the French tutor, accepted the aristocratic education, 8 years old when you can write poetry in French. Home collection of rich, make literary celebrities, his serfs born nanny often told him about the Russian folk tales and legends, making him from childhood to enjoy the rich Russian language. And a strong interest in folk creation.In 1811, Pushkin entered the aristocratic school Huangcun school to study, only 12 years old began his literary career. In1815, in the middle school examination he recited his own creation of "imperial village nostalgia", showing excellent poetry writing ability, especially his poetry rhyme beautiful and delicate has been widely appreciated. In the early poems, he followed the Romantic poets Bachschkov and Zhukovsky to learn the style of the 17th century - 18th century French poet Andre Cheyenier. During his studies at Huangcun Middle School, he also accepted the influence of the French enlightenment thought and made some of the later Guards officers of the Guards, opposing the tsar dictatorship and the pursuit of freedom.Writing pinnacleAfter graduating from Pushkin, he served in the Petersburg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during which he was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later December and his democratic and free ideas, and participated in literary groups associated with the secret organization of the December party " Green light club ", created a lot of anti-serfdom, praised the freedom of poetry, such as" free ode "," to Chadayev "," village ". In 1820, Pushkin created the fairy tale narrative poem "Ruslan and Lyudmila". Pushkin used poetic folk language in his poems, from content to form to classical poetry, to challenge the traditional literature of nobility.These works by Pushkin caused the uneasiness of the tsarist government, and in 1820 he was assigned to the southern part of Russia, which was a disguised exile. During this period, he was more frequent with the December party, participated in some of the party's secret meeting in December. His pursuit of freedom is more clear and stronger. Pushkin wrote "dagger", "prisoner", "to the sea" and other famous articles, also wrote a group of "Southern Psalms", including "Caucasian prisoners", "robber brother", " Spring "," Kegon "four romantic narrative poems. Alsowrote a lot of beautiful lyrics: "sun sank" and so on, which express the poet's strong desire for freedom. From this period onwards, Pushkin fully demonstrated his own unique style. And let everyone know the society at that time.1824 - In 1825, Pushkin was returned to the village of Mikhailovsk in the territory of Pskov province by the tsarist authorities, where he spent two years.The work is quite abundantIn 1826, Tsar Nicholas ascended the throne, recalling Pushkin to Moscow, but still under the secret supervision of the tsarist police. Pushkin did not change his attitude toward the party in December, and he had a fantasy about the new tsar, hoping that Nikolai I could forgive the December party who had been exiled in Siberia, but the fantasy was soon shattered and the political lyric "To the prisoners of Siberia", to express their faithfulness to the ideals of the December party. In the autumn of 1830, Pushkin spent three months in his father's territory, which was the harvest period of his life creation, which was called "the fall of Polkino"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He has completed the poem novel "Yevgeny Onegin", which began in 1823, and created the image of the first "superfluous" in Russian literature, which became his most important work. Also wrote "Beelkin novels" and four poetic novels "stingy knights", "Mozart and Shalley", "plague popular banquet", "stone off", and nearly 30 lyrics. "Bu Ge Jin novel collection" in the "Inn" a Russian short story of the model, opened the tradition of shaping the "little people", his realism creation consummate.In 1831 Pushkin moved to Petersburg and still served in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He continued to create many works, mainly narrative poem "Bronze Knight", fairy tale poem"fisherman and goldfish story", short story "spades" and so on. He also wrote two novels about the peasantry "Dubrovsky", "Captain's daughter".In 1836 Pushkin founded the literary magazine "modern man". The publication was later edited by Belinsky, Nykelasov, Chernyshevsky, Dubrovnikov, and so on until the 1960s, not only trained a large number of outstanding writers, but also became a Russian progressive person The mouthpiece.The death of the literatiThe French gendarmerie captain Dantes blasphemed Pushkin's wife, Natalia Nicholas Yevna Gonchalova, resulting in the 1837 Pushkin and Dante's duel. February 8, 1837, Pushkin and Dantes decisive battle, the results of the abdomen was seriously injured, two days after the February 10 (Russian calendar on January 29) died, only 38 years old. His early death made the Russian progressive scholar once lamented: "The sun of the Russian poetry has sunk!"。
普希金简介人物生平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俄国伟大的诗人、小说家,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
他诸体皆擅,创立了俄罗斯民族文学和文学语言,在诗歌、小说、戏剧乃至童话等文学各个领域都给俄罗斯文学提供了典范,被高尔基誉为"一切开端的开端 "。
普希金1799年6月6日出生于莫斯科一个贵族家庭,在浓厚的文学氛围中长大。
童年时代,他由法国家庭教师管教,接受了贵族教育,8岁时已可以用法语写诗。
家中藏书丰富,结交文学名流,他的农奴出身的保姆常常给他讲述俄罗斯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使得他从小就领略了丰富的俄罗斯语言,对民间创作发生浓厚兴趣。
1811年,普希金进入贵族子弟学校皇村学校学习,年仅12岁就开始了其文学创作生涯。
1815年,在中学考试中他朗诵了自己创作的"皇村回忆" ,表现出了卓越的诗歌写作才能,特别是他诗作韵文的优美和精巧得到了广泛的赞赏。
在早期的诗作中,他效仿浪漫派诗人巴丘什科夫和茹科夫斯基,学习17--18世纪法国诗人安德列谢尼埃的风格。
在皇村中学学习期间,他还接受了法国启蒙思想的熏陶并且结交了一些后来成为十二月党人的禁卫军军官,反对沙皇专治,追求自由的思想初步形成。
普希金毕业后到彼得堡外交部供职,在此期间,他深深地被以后的十二月党人及其民主自由思想所感染,参与了与十二月党人秘密组织有联系的文学团体"绿灯社",创作了许多反对农奴制、讴歌自由的诗歌,如《自由颂》(1817年);《致恰达耶夫》,(1818)年;《乡村》,(1819年),1820年,普希金创作童话叙事长诗《鲁斯兰与柳德米拉》。
故事取材于俄罗斯民间传说,描写骑士鲁斯兰克服艰难险阻战胜敌人,终于找回了新娘柳德米拉。
普希金的资料简介普希金是一位十分著名的作家,其作品也一直有着十分高的赞誉,普希金的诗歌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赞美。
俄国诗人,著作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等。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普希金的资料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普希金的资料简介普希金,全名: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年6月6日/俄历5月26日出生于莫斯科,1837年1月29日逝世于圣彼得堡)是俄罗斯著名的文学家、最伟大的诗人及现代俄国文学的始创人。
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
他诸体皆擅,创立了俄罗斯民族文学和文学语言,在诗歌、小说、戏剧乃至童话等文学各个领域都给俄罗斯文学提供了典范。
普希金还被高尔基誉为“一切开端的开端”。
以普希金诗篇作脚本的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鲍里斯·戈都诺夫》、《黑桃皇后》、《鲁斯兰与柳德米拉》、《茨冈》等等,无一不是伟大的音乐作品;普希金的抒情诗被谱上曲,成了脍炙人口的艺术歌曲;还有的作品还被改编成芭蕾舞,成为舞台上不朽的经典。
普希金的生平事迹1811年,普希金进入贵族子弟学校皇村学校学习,年仅12岁就开始了其文学创作生涯。
1815年,在中学考试中他朗诵了自己创作的“皇村回忆” ,表现出了卓越的诗歌写作才能,特别是他诗作韵文的优美和精巧得到了广泛的赞赏。
在早期的诗作中,他效仿浪漫派诗人巴丘什科夫和茹科夫斯基,学习17--18世纪法国诗人安德列谢尼埃的风格。
在皇村中学学习期间,他还接受了法国启蒙思想的熏陶并且结交了一些后来成为十二月党人的禁卫军军官,反对沙皇专治,追求自由的思想初步形成。
普希金毕业后到彼得堡外交部供职,在此期间,他深深地被以后的十二月党人及其民主自由思想所感染,参与了与十二月党人秘密组织有联系的文学团体“绿灯社”,创作了许多反对农奴制、讴歌自由的诗歌,如《自由颂》(1817年);《致恰达耶夫》,(1818)年;《乡村》,(1819年),1820年,普希金创作童话叙事长诗《鲁斯兰与柳德米拉》。
普希金简介
普希金简介
普希金简介(一):
普希金简介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俄语: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Пушкин,俄语罗马化:Aleks Sergeyevich Pushkin,1799年6月6日-1837年2月10日)是俄罗斯著名的文学家,被许多人认为是俄国最伟大的诗人。
他是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也是现代俄国文学的奠基人。
其主要作品有诗歌《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短篇小说《黑桃皇后》,中篇小说《上尉的女儿》等。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被高尔基誉为“一切开端的开端”。
普希金简介(二):
普希金简介。
2017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普希金简介及经典语录语文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普希金简介及经典语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语文网。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普希金简介普希金(1799~1837):全名“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出生于莫斯科一个贵族家庭,在浓厚的文学氛围中长大。
他的父亲有很多藏书,叔父又是名诗人,当时俄国的一些文化名流是他们家的座上客。
成年后不断发表诗歌评击时政,歌颂自由,被视为自由主义的代言人。
他的诗具有很高艺术成就和无言的艺术魅力。
他被誉为俄罗斯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
普希金少年早慧,七八岁便学着写诗了1811年,普希金进入贵族子弟学校皇村中学学习,年仅12岁就开始了其文学创作生涯。
在那里他从进步教师身上接受了不少自由主义思想。
1812年的卫国战争对普希金影响很大,他赋诗陈词,流露出一片民族爱国热忱。
普希金这时在校内外已小有名气,很受当时俄国著名作家杰尔查文、茹科夫斯基等人的器重。
1815年,在中学考试中他朗诵了自己创作的“皇村回忆”,表现出了卓越的诗歌写作才能,特别是他诗作韵文的优美和精巧得到了广泛的赞赏。
在早期的诗作中,他效仿浪漫派诗人巴丘什科夫和茹科夫斯基,学习17--18世纪法国诗人安德列谢尼埃的风格。
1817年,普希金从皇村学校毕业,到彼得堡的外交部供职。
这个时期普希金的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都很活跃。
这期间,他深深地被以后的十二月党人及其民主自由思想所感染,创作了(《自由颂》,1817;《致恰达耶夫》,1818;《乡村》,1819)等许多反对农奴制度、讴歌自由的诗,1820年,普希金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叙事诗《鲁斯兰·柳德米拉》,这是根据民间传说写成的,含有民主主义精神。
因此触怒了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于1820年被流放到俄国南部。
俄国近代诗人普希金生平简介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年6月6日-1837年2月10日)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被许多人认为是俄国最伟大的诗人、现代俄国文学的奠基人。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俄国近代诗人普希金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普希金简介普希金出生于公元1979年,由于出身贵族,普希金一直都受到了良好的文学熏陶,其思想也是十分的开放,有着很强烈的现代化特征,后来娶了贵族小姐普希金娜,与妻子的感情一直都是十分稳固的,但却遭到了别有用心之人的算计,最终与丹特斯决斗失败而死去,死于1837年,享年38岁。
普希金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曾一度被认为是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其作品也影响了无数人民。
普希金出生于一个较为落魄的贵族家庭,但是这并不影响到普希金的富裕生活,普希金童年时代就已经接触到了不少社会杰出人士,后来也因为接触了过于先进的思想,以至于与西方的保守主义十分的不协调,甚至得到了沙皇政府的抵触。
普希金也因为过人的才华,在众多的上流人士之中脱颖而出,迎娶了绝世美人普希金娜。
但是普希金娜由于过分的貌美,还有其他很多的爱慕者,因而普希金成为了上流社会中的砧上之肉。
最后,普希金和丹特斯的决斗而亡,其妻子不得不一个人照顾四个孩子。
普希金的一生是十分短暂的,只有短短的三十八年,但是却留下了很多著名的文学作品,尤其是普希金的诗歌,在俄国的文坛中占有很高的文学地位。
普希金的思想是十分深邃的,既源于其过人的才华,也得益于其敏锐的洞察。
普希金的妻子著名俄国作家普希金的妻子是上流社会中的普希金娜,普希金娜是一位十分美丽的女子,可以说自从长大之后,就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在当时俄国上流社会中,有很多达官显贵爱慕着普希金娜。
普希金娜和普希金的结合是十分偶然的,普希金娜不同于一般的富家小姐,十分纯粹地爱慕着大诗人普希金,但是普希金娜同样也是十分天真和可怜的,依然难以摆脱世俗的困扰,而最让普希金娜伤心的便是普希金的死亡。
普希金简介
导读: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是十九世纪俄罗斯最伟大的诗人,俄罗斯文学的鼻祖。
他出身贵族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学教养。
在皇村中学学习时,受到当时爱国思潮和进步思想的影响,结交了一些未来的十二月党人(俄国的贵族革命家)为朋友。
毕业后到彼得堡进外交部任职。
在此期间写出了《自由颂》、《致恰达耶夫》等政治抒情诗,歌颂自由、进步,反对封建农奴制,抨击暴君专制,表现了开明贵族的理想,对当时的革命者曾产生过巨大影响。
1820年普希金被沙皇流放到高加索。
不久又以他的无神论思想为借口,把他幽禁在他母亲的领地米哈伊夫斯克村。
1825年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后,沙皇为了拉拢他,把他召回莫斯科,企图使他成为宫廷诗人。
终因普希金的进步思想和创作活动与统治阶级利益格格不入,引起了沙皇宫廷贵族集团的仇视。
1837年在沙皇及其党羽策划的决斗中,普希金受重伤而死。
临死前最后一句话是:“这个世界容不得我活下去。
”
普希金是俄罗斯语言文学的创始者。
他的创作奠定了近代俄罗斯文学的基础,宣告了它的黄金时代的到来,并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俄罗斯优秀作家,因此被称为“近代俄国文学之父”。
果戈理说:“他的作品,像一部辞典,包含了我们语言全部的丰富、力量和灵魂。
”
亚历山达·普希金,(АлександрСергеевичПушкин,1799年5月26日/俄历5月16日出生于莫斯
科,1837年1月29日逝世于圣彼得堡)是俄罗斯著名的文学家、最伟大的诗人及现代俄国文学的始创人。
【意义】
普希金的诗和剧作为通俗语言进入俄罗斯文学铺平了道路,他的叙述风格结合戏剧性、浪漫主义和讽刺于一体,这个风格对许多俄罗斯诗人有深刻的影响,是继他以后俄罗斯文学的一个重要因素。
与他同时期的浪漫主义诗人有乔治·戈登·拜伦和约翰·沃尔夫岗·哥德,他本人受伏尔泰和威廉·莎士比亚的悲剧的影响很大。
【生平】
出生于莫斯科,从1805年到1810年他每年夏天都在他祖母处在莫斯科附近的一个村庄里度过。
他童年的这些生活经验后来都体现在他早年的诗中。
普希金在帝国学院中就学六年,这是一个1811年10月19日成立的优秀学院。
今天,这个学院被称为普希金学院。
在这段时间里普希金经历了1812年对抗拿破仑的战争。
1815年普希金的第一首爱国诗被发表。
虽然他当时还是一个学生,他被彼得堡的一个文学协会阿尔扎马斯接纳为会员。
这个协会反对当时盛行的保守的、硬板的语言文字,提倡俄罗斯语言。
普希金早年的诗充满了生机。
1816年他的诗的风格突然转变了,哀歌成为他最主要的作品。
1817年普希金毕业,他在彼得堡的外交协会任秘书。
他经常去剧院,参加阿尔扎马斯的会议。
他还加入了一个称为“绿灯”的文学和剧作团体。
这个团体与当时贵族中反对沙皇专制的团体有一定的
联系。
虽然普希金没有参加他们的政治运动,但他与这个运动中的许多人是好朋友,他写的讽刺短诗受到了这个运动的影响。
在这段时间里他一直在写一部长诗《РусланиЛюдмила》,这部长诗从他还在学校里的时候就开始了。
1820年5月他完成了这部长诗。
但当时的批评界对它的评价非常坏。
1820年初普希金的一些讽刺诗给他带来了麻烦,在这些诗里他嘲讽了一些当权的人,比如当时的战争部长和教育部长。
在一些有权势的朋友的帮助下他没有被流放到西伯利亚,但他依然不得不离开圣彼得堡。
他被下放到克里米亚。
到1824年为止他在南俄不同的地方居住。
从1823年开始他开始写长诗《叶夫盖尼·奥涅金》,这部长诗他一直到1830年才完成。
从1824年到1825年他住在他父母的庄院,在这段时间里他与他父亲有很大的意见分歧。
他的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标志着他离开当时陈腐的俄罗斯诗歌的开始。
1826年沙皇尼古拉一世接见他后他重新被允许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居住。
但沙皇亲自检查他的创作,他的作品和他的生活都受到了严格的监视。
这也体现在了《叶夫盖尼·奥涅金》的创作中。
普希金这段时间生活得非常不快,因为他无法按照自己的愿望生活。
1831年普希金结婚,他与他的夫人迁居彼得堡。
他夫人的家庭很富有,并使他能够进入沙皇的宫廷,但普希金仍然非常不快,他经常与人角斗,而且往往出于举足轻重的原因。
他这段时间里的作品都体现出沉重的精神压力。
一直到1836年他才被允许发行一部他自己的文学杂志。
当年冬他与一个法国卫官角斗时腹部中伤,两天后他去世。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