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基础说课共36页
- 格式:ppt
- 大小:3.85 MB
- 文档页数:36
《创业基础》说课稿一、说课程背景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工作。
2011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高校要广泛开展创业教育,积极开发创新创业类课程,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将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分管理”。
教育部办公厅文件教高厅[2012]4号——————————————————————————————————————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明确”创业基础”是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的核心课程,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不少于32学时,不低于2学分。
我院创业基础课程在大二开设,学时为32学时,学分为2分。
二、说教学目标通过《创业基础》课程的教学,要达成三个层次的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1.知识目标属于第一层次,——使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
包括认知创业的基本内涵,辨证地认识和分析创业者、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计划和创业项目。
2.能力目标属于第二层次——通过教学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创业能力。
包括掌握创业资源整合与创业计划撰写的方法,熟悉新企业的开办流程与管理,提高创办和管理企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情感目标属于最高层次的目标——学完本课程后,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
正确理解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具备创业意识和领导才能,自觉遵循创业规律,积极投身创业实践。
争取学完本课程后,创业知识——知识充实;创业能力——综合能力;创新意识——素质全面。
着重培养学生创业意识。
三、说教学内容1.创业、创业精神与人生发展2.创业者与创业团队3.创业机会4.创业资源5.创业计划6.新企业开办7.新企业生存与成长管理8.创业政策与法规其中前六部分是教育部关于创业基础大纲中规定的必讲内容,后两部分是我们本着对初期创业者扶上马再送一程的初衷,又增加的内容。
四、说教学方法首选案例教学,另外重视项目演练,提倡干中学、练中悟;我们认为实效比考试重要;允我们许挫折、宽容失败。
01大学生创业概述Chapter创业定义与意义创业定义创业意义创业对于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激发社会创新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创业现状及趋势大学生创业现状大学生创业趋势大学生创业政策与支持大学生创业政策大学生创业支持02创业机会识别与评估Chapter创业机会来源及类型技术进步市场需求政策法规社会文化竞争环境创业机会识别方法与技巧市场调研技术预测社交网络创新思维评估创业机会所在市场的规模,包括潜在用户数量、市场规模增长速度等。
市场规模识别创业机会的风险因素,包括市场风险、技术风险、财务风险等,并制风险评估分析市场中的竞争态势,包括竞争对手数量、实力、市场份额等。
竞争态势技术可行性预测创业机会的财务回报,包括投资回报率、盈利模式、资金需求等。
财务回报0201030405创业机会评估标准与流程03商业模式设计与创新Chapter商业模式是指企业为了实现商业价值而构建的交易结构及其配套的资源组合方式。
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包括定位、业务系统、关键资源能力、盈利模式、自由现金流结构和企业价值等六个方面。
商业模式的定义商业模式定义及构成要素VS商业模式设计方法与步骤商业模式设计方法商业模式设计步骤商业模式创新途径与实践商业模式创新途径商业模式创新实践04创业团队组建与管理Chapter星状创业团队组织结构紧密,向心力强,主导人物在组织中的作用突出,对整个团队的成败起决定性作用。
网状创业团队团队没有明显的核心,整体结构较为松散,组织决策效率相对较高,容易形成多头领导的局面。
虚拟星状创业团队星状创业团队和网状创业团队的中间形态,既有核心人物,也保持团队的相对平等和民主决策。
创业团队类型及特点01020304目标一致原则精干高效原则互补性原则动态开放原则创业团队组建原则与策略确立明确的团队目标,明确每个成员的角色定位和职责分工。
明确团队目标和角色定位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并存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建立定期的团队会议和沟通渠道,确保信息畅通,及时解决问题。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完整版电子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教材,涉及第三章“创新思维与方法”和第四章“创业机会的识别与评估”。
具体内容包括:创新思维的基本概念、创新方法的应用、创业机会的来源与识别、创业机会的评估与验证。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创新思维的基本概念,掌握创新方法的应用。
2. 学会识别创业机会,并对其进行评估和验证。
3.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创新方法的应用、创业机会的识别与评估。
教学重点:创新思维的基本概念、创业机会的来源与识别、创业机会的评估与验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投影仪、白板、板擦。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思考创新思维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知识讲解:1) 创新思维的基本概念。
2) 创新方法的应用。
3) 创业机会的来源与识别。
4) 创业机会的评估与验证。
3. 例题讲解:1) 案例分析:分析一个成功的创新创业案例,让学生了解创新思维和创业机会在实践中的应用。
2)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给出相应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
2) 个人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创业机会识别和评估的练习。
六、板书设计1. 创新思维的基本概念2. 创新方法的应用3. 创业机会的来源与识别4. 创业机会的评估与验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请简述创新思维的基本概念。
2) 请举例说明创新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
3) 请分析一个创业机会,并对其进行评估和验证。
2. 答案:1) 略。
2) 略。
3) 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 建议学生阅读相关书籍,深入了解创新思维和创业机会。
2) 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3) 组织实地考察,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的实际情况。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完整精编版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学会运用创新方法解决问题。
2. 培养学生识别创业机会的能力,提高创业项目的成功率。
3. 使学生掌握创业计划书的编写方法,为创业实践打下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创新思维的开发与训练,创业计划书的编写。
重点:创新方法的应用,创业机会的识别与评估,创业团队的构建与管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黑板。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创新案例,引发学生对创新的兴趣。
2. 新课内容:(1)创新思维的开发与训练:讲解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运用创新方法解决问题。
(2)创业机会的识别与评估:分析创业机会的类型,教授识别与评估方法。
(3)创业团队的构建与管理:介绍创业团队的重要性,分享构建与管理技巧。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针对一个创业项目进行机会识别、团队构建和计划书编写。
4. 例题讲解:针对课堂练习中的典型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创新思维的开发与训练2. 创业机会的识别与评估3. 创业团队的构建与管理4. 创业计划书的编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列举一个创新案例,并分析其创新思维。
(2)针对一个创业项目,进行机会识别、团队构建和计划书编写。
2. 答案:(1)创新案例:共享单车。
分析:共享单车解决了出行一公里的问题,运用了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了随时随地租还车,体现了便捷、环保、共享的创新思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创新思维和创业计划书的编写表现出较高的兴趣,课堂互动良好。
但部分学生对创业机会的识别与评估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邀请成功创业者分享经验,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2024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完整版电子课件.一、教学内容1. 创新创业概述(第1章)创新与创业的概念与关系创新创业的意义与价值2. 创新思维与技法(第2章)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常用创新技法介绍3. 创业机会识别与评估(第3章)创业机会的来源与识别创业机会的评估与筛选创业计划书的基本结构5. 创业团队与创业融资(第5章)创业团队的组建与管理创业融资的渠道与策略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的基本概念、意义与价值,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2. 帮助学生掌握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和常用技法,提高创新能力。
3. 使学生学会识别、评估创业机会,具备初步的创业策划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创新思维的培养与运用,创业机会的识别与评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白板、板擦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案例分析,引发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导入新课。
2. 知识讲解:讲解创新创业的基本概念、意义与价值。
分析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介绍常用创新技法。
指导学生如何识别、评估创业机会。
讲解创业团队组建与管理、创业融资的渠道与策略。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创新创业基本概念、意义与价值。
2. 创新思维特征与创新技法。
3. 创业机会识别、评估与筛选。
5. 创业团队与创业融资策略。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书籍、文章,加深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理解。
组织实践活动,如创新创业大赛、创业沙龙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邀请成功创业者进行分享,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创新思维的培养与运用,创业机会的识别与评估。
一、创新思维的培养与运用打破思维定势,敢于质疑权威。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完整精编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二章“创新创业思维”和第三章“创新创业实践”两部分。
第二章主要介绍创新创业的基本概念、思维方式和基本原则,通过讲解让学生理解创新创业的本质和意义。
第三章主要讲解创新创业的实践过程,包括项目选择、团队组建、商业模式设计等方面,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创新创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的基本概念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2. 让学生掌握创新创业的基本原则和实践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创新创业的基本概念、思维方式和基本原则,创新创业实践的过程和方法。
难点:创新创业实践中的项目选择、团队组建和商业模式设计等方面的问题解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案例资料。
学具:笔记本电脑、笔、纸、相关书籍和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介绍一位成功创业者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和思考。
2. 知识讲解:讲解创新创业的基本概念、思维方式和基本原则。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成功的创新创业案例,让学生理解创新创业的实践过程和方法。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创新创业实践中的项目选择、团队组建和商业模式设计等方面的问题,并分享讨论成果。
5.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创新创业的基本概念、思维方式和基本原则创新创业实践的过程和方法七、作业设计2. 答案:项目计划书应包括项目背景、目标市场、产品或服务、商业模式、团队组建、市场推广等方面内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思考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以及如何解决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相关的竞赛和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完整精编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主要依据《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教材第3章“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展开,具体包括3.1节“创新思维的概念与特点”,3.2节“创业能力的构成与培养”,以及3.3节“创新与创业的结合”。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创新思维的概念、特点,培养其创新意识。
2. 使学生了解创业能力的构成,提高创业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到创新与创业的关系,激发其创新创业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相结合,实现创新创业。
教学重点:创新思维的概念、特点;创业能力的构成与培养;创新与创业的结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成功创业者的案例,引发学生对创新创业的思考。
2. 理论讲解:(1)讲解创新思维的概念、特点。
(2)阐述创业能力的构成与培养。
(3)分析创新与创业的关系。
3. 实践情景引入:(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创新思维运用到实际创业过程中?(2)分组讨论:每组提出一个创新项目,分析其创新点和创业可行性。
4. 例题讲解:(1)以一个成功的创新项目为例,讲解其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关键作用。
(2)分析该项目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列举自己身边的创新事物,分析其创新思维。
(2)针对一个创业项目,让学生提出创新点并分析其实施的可行性。
六、板书设计1. 创新思维的概念、特点2. 创业能力的构成与培养3. 创新与创业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结合自己的生活,写一篇关于创新思维在创业中应用的案例分析。
(2)分析一个创业项目,提出创新点并论述其实施的可行性。
2. 答案:(1)案例分析:学生需从实际案例中提炼创新思维的应用,分析其对创业的影响。
(2)创业项目分析:学生需针对项目提出创新点,并从市场、技术、团队等方面论述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