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数字产品的网络经济学解释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7
B2B(business to business):企业对企业透过电子商务的方式进行交易。
B2C(Business-to-consumer):B2C的销售方式是企业对顾客。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s):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有时也被称为价格理论(Price Theory),主要研究个体消费者,企业,或者产业的经济行为,及其生产和收入分配。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因为主要考察就业总水平、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总量,因此,宏观经济学也被称作就业理论或收入理论。
网络经济(Internet economics):网络经济是指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上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经济关系。
它以信息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以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网络产品为主要内容,以高科技为支持,以知识和技术创新为灵魂。
首先,从经济形态上,它是信息经济或知识经济的主要形式,又称数字经济。
网络经济是知识经济的一种具体形态,这种新的经济形态正以极快的速度影响着社会经济与人们的生活。
与传统经济相比,网络经济具有以下显著的特征:快捷性,高渗透性,自我膨胀性,边际效益递增性,外部经济性,可持续性和直接性。
信息经济(information economics):信息经济又称资讯经济,IT经济。
作为信息革命在经济领域的伟大成果的信息经济,是通过产业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化两个相互联系和彼此促进的途径不断发展起来的。
所谓信息经济,是以现代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为物质基础,信息产业起主导作用的,基于信息、知识、智力的一种新型经济。
知识经济(knowledge economics):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形态;通俗地说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网络经济学是研究网络经济内在发展规律的学科。
网络外部性是指我们把市场均衡未能反映出与网络交易有关的全部收益的那类网络效应称为网络外部性。
马太效应指一定条件下与范围下,人类社会中优势和劣势的积累过程是有偏向的,不管处在优势或劣势,都会不断的被强化,即优者愈优,劣者愈劣。
摩尔定律是以英特尔公司三大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的名字命名的。
摩尔定律认为,计算机芯片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密度每18个月左右就会増长一倍,性能也会提升一倍。
摩尔定律的出现,对信息产业和网络企业的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梅特卡夫法则是由鲍勃梅特卡夫最早提出的,它可以表述为:网络的价值等于网络节点数的平方,即网络价值以用户数量的平方的速度增长。
网络组织是由多个独立的个人,部门和企业为了共同的任务而组成的联合体。
歧视定价策略这是目前在网络经济中最常使用的一种方法。
歧视定价是根据数字化产品对消费者需求满足的程度不同,来确定其产品在网上销售的价格。
互联网除了更容易地对产品进行个人化之外,还容易地对价格进行个人化。
渗透定价是指企业把其创新产品的价格定的相对较低,以吸引大量顾客,提高市场占有率。
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区别传统工业经济是一个物质能量型经济,其交易通行物以稀为贵的原则,网络经济是信息,知识型经济,其交易通行应用越广价值越大的原则,区别:传统经济是网络经济形成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网络经济是传统经济跳跃式,革命性的延伸。
网络经济改变了世界经济的运作方式,网络经济能进一步促进传统经济的发展。
效用递增和递减区别1质量和性能上的区别2需要层次上的区别3知识含量上的区别网络消费者购买过程1需求确认,信息收集,评估选择,购买决策,购后评价网络消费优势与不足:优势:信息优势2分析优势3抗干扰优势4时间优势劣势:1感受不足2适用范围小网络经济生产要素1知识与信息称为核心的生产要素2组织内部的能力作为生产要素3客户作为一个生产要素信息商品的生产特性1信息商品的生产具有明显的阶段性2信息商品的生产具有知识创造性3信息商品的生产具有很大的或然性4信息商品的生产具有非重复性5信息商品的生产具有不可分割性网络经济特点1市场规模决定网络产品的成败2实施主流化营销战略3独特的赢利模式4更加激烈的竞争网络经济学是研究网络经济内在发展规律的学科。
网络经济学1. 引言网络经济学是研究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对经济体系产生影响的学科。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络经济学对于理解和解释现代经济的运行方式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网络经济学的基本概念、重要原理以及对经济的影响等方面。
2. 基本概念2.1 互联网经济互联网经济是指互联网技术与经济产业深度融合的经济形态。
互联网经济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生产、流通和交换,具有信息化、无时空限制、低成本等特点。
2.2 网络外部性网络外部性指的是互联网上的一项增加对其他用户产生积极影响的行为。
网络外部性在互联网经济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例如社交媒体平台的用户数越多,社交价值越高,从而吸引更多用户加入。
2.3 网络效应网络效应是指增加用户对产品或服务的使用会促使更多用户使用该产品或服务的效应。
网络效应在互联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例如网络市场平台的规模越大,更多的卖家和买家可以参与交易,从而促进了市场的繁荣。
3. 网络经济学原理3.1 双边市场理论双边市场理论是网络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它研究在一个平台上存在两个或多个独立的用户群体之间的交互关系。
在网络经济中,平台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吸引足够的买方和卖方,并通过促使两者之间的交易来创造价值。
3.2 信息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是研究信息在经济体系中的传递、获取和利用的学科。
在互联网经济中,信息的获取和利用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促进了市场的透明度和效率。
3.3 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是指传统产业通过应用数字技术进行转型升级的过程。
数字化转型使得企业能够更好地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生产力和效率。
4. 网络经济对经济的影响4.1 电子商务的兴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子商务通过打破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使得交易更加便捷和灵活,推动了全球贸易的增长。
4.2 共享经济的崛起共享经济是指个人通过互联网平台共享自己的资源和服务。
共享经济通过提供更多的灵活性和选择性,改变了传统产业的经营模式,推动了创新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B2B(business to business):企业对企业透过电子商务的方式进行交易。
B2C(Business-to-consumer):B2C的销售方式是企业对顾客。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s):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有时也被称为价格理论(Price Theory),主要研究个体消费者,企业,或者产业的经济行为,及其生产和收入分配。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因为主要考察就业总水平、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总量,因此,宏观经济学也被称作就业理论或收入理论。
网络经济(Internet economics):网络经济是指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上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经济关系。
它以信息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以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网络产品为主要内容,以高科技为支持,以知识和技术创新为灵魂。
首先,从经济形态上,它是信息经济或知识经济的主要形式,又称数字经济。
网络经济是知识经济的一种具体形态,这种新的经济形态正以极快的速度影响着社会经济与人们的生活。
与传统经济相比,网络经济具有以下显著的特征:快捷性,高渗透性,自我膨胀性,边际效益递增性,外部经济性,可持续性和直接性。
信息经济(information economics):信息经济又称资讯经济,IT经济。
作为信息革命在经济领域的伟大成果的信息经济,是通过产业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化两个相互联系和彼此促进的途径不断发展起来的。
所谓信息经济,是以现代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为物质基础,信息产业起主导作用的,基于信息、知识、智力的一种新型经济。
知识经济(knowledge economics):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形态;通俗地说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大学网络经济学知识点总结一、网络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网络经济学的定义网络经济学是研究经济主体间通过网络进行交换的活动的学科。
这些网络可以是实体的,比如交通运输网络、通信网络,也可以是虚拟的,比如互联网、电子交易平台等。
网络经济学主要研究网络结构如何影响资源配置、市场机制以及经济增长等问题。
2.网络经济学的特点网络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网络经济学更关注信息传递、协作合作、信息不对称等特点,研究网络结构对经济主体行为和市场效果的影响。
3.网络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网络经济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网络结构、信息博弈、市场机制、网络外部性、竞争与合作等方面。
其中,网络结构的研究是网络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它包括网络拓扑结构、节点间关系、信息传递路径等方面。
二、网络经济学的重要理论1.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网络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
在网络经济中,经济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会导致资源配置的失效、市场机制的扭曲。
而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是网络经济的基本挑战之一。
2.网络外部性网络外部性是网络经济学中的另一个核心理论。
它指的是网络中的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其他经济主体产生的影响。
网络外部性可以是正的,比如网络效应,也可以是负的,比如污染。
网络外部性会影响资源配置、市场效率、社会福利等方面。
3.网络效应网络效应是网络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
它指的是一个产品或服务的价值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网络效应会影响市场的竞争格局、产品的市场份额等方面。
4.合作与竞争在网络经济中,合作与竞争是两种重要的行为方式。
合作可以带来双赢的局面,而竞争则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效率的降低。
网络经济学研究了合作与竞争的相关问题,比如博弈论、契约理论等。
三、网络经济学的应用1.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是网络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深入,电子商务已成为了经济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经济学研究了电子商务中的市场机制、网络效应、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互联网的经济学原理有哪些
互联网经济学包括多种原则和概念,以下是其中一些:
1. 网络效应:网络效应是指产品或服务的价值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在互联网上,当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某种产品或服务时,该产品或服务变得更有价值,因为用户之间可以相互交互和共享信息。
2. 平台效应:平台效应指的是建立在互联网上的平台,其价值取决于参与平台的用户数量。
与网络效应类似,平台效应也能使用户相互联系并共享信息。
3. 免费经济学:互联网上的许多产品和服务都是免费的,这是因为它们的商业模式依赖于其他方式来获得收入,如广告、订阅等。
此外,向用户提供免费内容和服务可以增加用户数量和平台效应。
4. 数据主权:在互联网上,数据是一种极其有价值的商品。
企业和政府机构通常会收集和利用用户的数据来做出商业决策和政策制定。
数据主权是指个人对自己的数据有控制权,他们可以选择提供或限制对其数据的访问。
5. 通货膨胀:在互联网上,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导致用户的关注和时间变得有限。
随着越来越多的内容和服务出现,用户被迫选择哪些应用和网站需要使用,使一些其他内容和服务失去价值。
6. 边际成本为零:在传统经济学中,边际成本是指为生产和销售一个额外的产品或服务所需的成本。
在互联网上,数字产品和服务的边际成本往往趋近于零,因为复制和分发数字产品的成本非常低。
7. 长尾效应:长尾效应指的是在互联网上销售低买家需求商品的商业模式。
通过互联网销售低需求、多样化的商品,可以扩大市场、增加收入,并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网络产品经济即评本文是《网络产品经济即评》的第一部分。
这部分主要讨论网络产品经济的概念,以及产品经济学在网络市场中的作用。
这一部分将重点介绍和讨论两个最重要的概念:消费者价值和产品价值。
消费者价值是指消费者对网络产业、网络产品所作出的消费决策对产业或产品产生的直接影响。
而产品价值则是指由上述经济概念所构成的结果,即通过某种方式可以影响消费者对网络产业、网络产品所作出的消费决策,从而影响整个产业或者产品产生经济效益。
由于这两个概念具有密切相关性及紧密联系性,所以本文将其放在一起讨论。
一、什么是网络产品首先,先让我们看一下什么是网络产品?网络产品指通过网络而产生的商品和服务。
它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通过电子商务而产生的商品,即为商品交换所形成的网络经济,如网上商店、网上拍卖等;另一类是网络经济所形成的服务,即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或提供服务的业务。
其次,让我们来看看,什么是消费者价值和产品价值?消费者价值指在产品交换中消费所产生的效用价值,即通过购买网络产品或服务而得到自己需要的物品、服务或者享受其带来乐趣所产生出的效用价值。
因此也可以说消费者价值就是指由于购买、使用、消费而产生的效用值。
消费者价值由消费者对产品消费决策中所产生的效益和效用两部分构成。
一方面,这部分经济效益为购买这些产品或服务提供了费用和成本上的支付能力;另一方面,这部分经济效益也可以由消费者对这些产品或服务的消费决策所导致出相应费用和成本上消费支出上支付能力。
另一方面,从经济学角度看,购买该等商品或服务可以直接带来企业盈利。
例如在网上购物中,如果卖家为消费者提供网上商店购物、网上拍卖等功能时都会产生相应交易费用和成本损失;如果卖家只是单纯出售商品而不提供这些功能时则会发生交易成本损失。
同样从经济学角度看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相比具有不同点所在。
例如一个企业在网络中销售商品和服务所获得的收入为销售该等商品带来的费用和成本支出;而一个企业在网络中销售商品或服务获得相应收入所带来费用及成本支出则是销售该等产品所带来费用和成本支出。
免费数字产品的网络经济学解释
摘要:目前网络上提供了大量免费的正版数字产品,从以前的部分免费、先免费后收费到承诺永久免费,从免费下载到可无限次的免费升级,免费的层次也越来越高。
而且这些免费的数字产品无一例外的功能强大,技术含量高。
根据网络经济学理论,从数字产品的生产特征、其价值特征、使用价值的特征以及新的商业模式盈利等网络经济学的理论来解释其免费的原因。
关键词:免费;数字产品;网络经济学;安装基础;锁定
数字产品时代,免费①安德森及其同行所称的“免费经济学”(Freeconomics),将不再是交叉补贴那么简单。
其基础不是免费商品的成本进行了转移(转移到另一个商品,或者后续服务上),而是免费商品的成本极大地降低,低到趋近于零。
①的午餐多起来了。
Linux 操作系统,360杀毒软件、浏览器,office 软件,电影,游戏,即时通信软件,E-mail,几乎所有被数字方式拍摄下来的短片的优酷,各种电子模板,无一不是免费,而且免费的程度似乎越来越高。
Google 更是有着非常明确的战略定位:将一切免费,更多人使用。
而根据360安全中心在2010年发布《互联网安全免费白皮书》,断言杀毒软件已全面进入免费时代②白皮书指出,迄今国内互联网行业发生了三次“免费”和“收费”大战:第一次是263收费邮箱和网易免费邮箱之争,第二次是C2C电子商务领域的淘宝免费和eBay收费之争,第三次则是360免费杀毒和收费杀软之争。
“每一次战争,都会以免费的胜利
告终,并且带来更好的产品、更优质的服务,以及更强大的商业模式。
”
②。
那么,是什么让以盈利为目的的市场经济出现了如此多的具有技术含量、使用价值高、使用者众多的免费产品?生产数字产品的企业又是如何获取利润的呢?本文试图运用网络经济学的理论来进行解释。
一数字产品的价值特征
虚拟的数字产品③本文所述数字产品主要是主要是指虚拟的数字产品,不包括有形的数字产品,指的是基于数字技术的电子产品,如数码相机、MP3、DVD 等,也不包括像电子机票、电子现金、信用卡等这样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
③是指没有实体存在,但可以经过数字化并能够通过网络传输的产品或服务,在目前的电子市场上,数字化产品主要是信息产品。
信息产品包括计算机软件、电影、股票行情和金融信息、新闻、书籍、杂志、音乐、电视节目、搜索和在线服务等。
这些数字产品只是一个符号或象征,可以不具有物理形态。
1.数字产品具有“物以多为贵”的价值特征
数字产品价值主要来源于协同价值,协同价值取决于网络安装基础规模。
安装基础越大,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就越强。
例如E-mail,如果只有很少人拥有和使用E-mail,其价值就只是安全的存储空间;而使用E-mail的人越多,其价值就越高。
网络外部性的价值的另一方面主要体现在互补品取得的方便性,如软件产业,有很多软件公司在
为Windows的用户开发应用程序,而不是为那些不常见的操作系统,其余的操作系统很难在市场上生存下去。
其它如有些电脑游戏玩的人越多就越受欢迎,因此,数字产品的价值成了“物以多为贵”。
2.免费策略能为企业建立强大的安装基础
网络外部性的客观存在使顾客在选择商品前就受到了约束。
如在选择办公软件时,大多数人会倾向于购买微软提供的Office办公软件,而不选择其他更具价格优势商家的产品。
显然,这类产品的推广具有如下特征:刚开发出的产品或其测试版(如各种软件的Beta测试版),以此为诱饵吸引客户(如360或腾讯QQ),即安装基础(用户规模)是数字产品价值实现的基础,免费带来了更多的使用者。
二数字产品的生产特征
1.数字产品的生产成本结构是研发成本高,零边际成本
数字商品的研发成本很高而边际成本很低,比如拍摄某部电影或者开发某款软件的投入巨大,但是生产副本的边际成本却很低甚至接近于0,而且复制非常快捷方便。
但只要用户规模足够大,研发的沉没成本也由于用户数量大而摊得很薄,而每新增一个用户、或者给每个用户新增服务的边际成本快速朝零靠拢,所以数字产品往往需要销售量足够大来“摊薄”固定成本,卖得够多才能有钱赚。
而且,互联网的主要成本——带宽、储存设备、计算能力都符合摩尔定律的,价格下降快,性能提升快,平摊下来也接近0①张铭洪:网络经济学[M],
科学出版社,2010年①。
2.消费者参与和主导生产
数字产品的生产中,还存在消费者参与生产方式,无需企业投入任何成本。
文库、论坛等数字产品的生产方式,都是以消费者先上传-后下载的方式使消费者参与和主导数字产品的生产,这种产品是消费者以获取为目的的生产,以分享为手段的共享。
这种以顾客为主导型的生产模式利用了数字产品易于复制,可以无限次分享的特征,也就实现了生产成本接近为零。
三数字产品的推广特征
对于服装、家电等搜寻产品,消费者无须亲自使用就能判断产品的质量。
但是数字产品属于经验产品,消费者必须体验以后才能得知其使用价值。
而且许多数字产品的使用价值并不简单的决定于消费者个人的判断,而决定于其他消费者的选择。
1.网络外部性带来正反馈
外部性使消费者得到的价值随着产品或服务的用户人数越大,与此同时,企业可以得到更大的安装基础。
也就是说,网络的效益(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是随着消费者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的。
例如移动飞信的效应,因为只有移动用户才能注册飞信账号,才能在网络上使用飞信。
于是在一个群体中,如果有一个人使用了飞信,其亲友要加入
其飞信群体,就必须加入移动网络,这样就会带动联通或电信用户转向移动公司,移动公司的安装基础得以扩大。
而消费者的增加会给移动公司带来网络经济的正反馈效应(所谓的正反馈效应是指某种网络产品的消费者数量增加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来消费该产品)的增强。
2.高转移成本加强对消费者的锁定
网络产品的同质性会导致客户在网络间转移,高的转移成本会加强对消费者的锁定。
例如移动公司免费推出的移动飞信,用户使用飞信(3亿多用户),可以在网上同时与好友进行免费联系,而用户一旦转出移动,飞信所带来的一切网络外部性都将随之消失。
这样,增加了用户的转移成本,转移网络成为不经济行为,消费者被锁定了。
飞信的这种锁定效应为移动稳定了大量的消费者,进一步确保了它在当前竞争中的不败地位。
正是因为飞信业务的开发、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加强了移动在网络经济的领先效用,扩展了移动的消费者。
四免费数字商品的利润来源
毫无疑问,免费模式会对企业利润产生冲击,但是免费策略可以在短期内给企业带来大量用户,让一种默默无闻的产品快速成为大明星,例如Google免费提供的将近100种产品,而其盈利水平依然高于美国所有航空公司和汽车企业盈利的总和,免费的360安全卫士积累了4亿用户,其在2010的全年,360净利润为851万美元,2011年在美国成功上市,那么免费的模式如何实现企业盈利的呢?
1.免费数字产品使消费者实现收入效应
免费模式没有摧毁现有的行业,而创造出了更多的财富。
按照西方经济学收入效应的理论,数字产品的免费策略会引起消费者实际收入(即效用)增加,对总需求数量产生影响。
因为免费使得更多的人变得更有能力消费了。
2.新的商业模式实现价值的转移
即企业将数字产品的核心内容免费来得到安装基础,而通过其他方式来盈利。
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安装基础即意味着利润。
注意力经济下,提供数字产品的企业,如果能够获得注意力,在搜索引擎排名靠前,网站的访问人数会因此大增(注意力换成了流量),获得广告收入就水到渠成(换成了钱)。
永久免费的360杀毒软件就是这方面的代表,它采用了个性化产品服务收费+付费用户+竞价排名+分成的复合盈利模式。
但在获得广泛的安装基础之后,盈利路子越走越宽。
3.免费是互联网不可避免的选择
数字产品自开发出来以后,体验(复制)版的成本为零,比传统促销品的成本还低,而且用户可以方便地互相拷贝,因此,将复制成本为零的商品卖一个高价,实际上也是做不到的。
而且,同类数字产品总是存在的,成本为零的产品要在短时期内建立超过临界容量的安装基础只能采取比别的商户更便宜的价格策略;新的免费的数字产品的口碑在网民之间的传播是最快的和最有效的。
因此,互联网为企业
实现了免费提供实现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颂.数字化产品的价格差异化策略选择[J].管理学刊,2010(6).
[2]吴俊新,郭哲,王建辉,等.电子商务环境下考虑成本和竞争的数字产品的定价[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7).
[4]曹萍,张剑.数字产品定价中传统经济学方法失灵原因及定价策略[J]. 经济与管理,2008(10).
[5]杜云,徐雪源.数字产品定价新论[J].生产力研究,2008(11).
[6]赵涛,郑诗田.数字产品定价策略探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9(9).
[7]郑红,徐佩.中国移动推出飞信业务中的网络经济学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