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合料出厂合格证
- 格式:xls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1
沥青混合料出厂检验合格证沥青混合料是建设道路和其他基础设施的重要材料之一,对于保证道路的质量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合格,通常需要进行出厂检验。
本文将详细介绍沥青混合料出厂检验合格证的内容和要求。
一、出厂检验合格证的背景和意义出厂检验合格证是在沥青混合料生产企业将产品出厂前进行的一项重要的质量检验。
它具有如下的背景和意义:1.确保产品质量:通过出厂检验,能够及时发现和排除沥青混合料中的质量问题,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2.维护消费者权益:出厂检验合格证是消费者得以购买到符合质量标准的沥青混合料的保障。
3.保障道路安全:沥青混合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通过出厂检验合格证能够保障道路的质量和安全。
二、出厂检验合格证的要求和流程沥青混合料出厂检验合格证的要求和流程通常由相关标准和规范所规定,下面是一个常见的出厂检验合格证的内容和要求:1.产品信息:包括沥青混合料的品种、规格、试验方法等相关信息。
2.原材料检验:列出了沥青混合料中所使用的原材料,如沥青、骨料等,以及对各原材料进行的质量检验结果。
3.生产工艺:描述了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工艺和流程,包括混合比例、搅拌时间、温度控制等。
4.产品检验:列出了对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的检验结果,如强度、稳定性、抗龟裂性等。
5.质量控制:描述了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和方法。
6.检验报告:附上了沥青混合料出厂前进行的相关检验报告,包括实验室检验结果等。
三、沥青混合料出厂检验合格证的重要性沥青混合料出厂检验合格证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1.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出厂检验合格证是沥青混合料生产企业出厂的必备证明,没有出厂检验合格证,产品无法上市销售。
2.出厂检验合格证是对沥青混合料质量的保证,能够让施工单位和消费者购买到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产品。
3.出厂检验合格证中的产品信息、原材料检验、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等内容,能够为后续的工程施工和质量监督提供参考依据。
沥青混凝土搅拌站资质证书沥青混凝土搅拌站的资质证书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环保方面,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通常需要符合当地环保部门的相关规定和标准,因此需要获得环保部门颁发的环保证书或者相关的排污许可证。
这些证书通常要求搅拌站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的排放,以保护环境。
2. 质量管理方面,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需要符合国家或地方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如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这些证书通常要求搅拌站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3. 安全生产方面,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需要获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或者安全生产标准化证书,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措施得到落实,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4. 其他方面,根据当地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沥青混凝土搅拌站可能还需要获得土地使用证、建筑施工许可证等相关证书。
总的来说,沥青混凝土搅拌站的资质证书涵盖了环保、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等多个方面,以确保搅拌站的合法合规运营。
具体的证书要求和申办流程可能会因地区而异,需要具体咨询当地相关部门或者资质认证机构。
主控项目1)沥青混合料面层压实度,对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不应小于96%;对次干路及以下道路不应小于95%。
检查数量:每1000m2测1点。
检验方法:查试验记录(马歇尔击实试件密度,试验室标准密度)。
2)面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为+10~-5mm。
检查数量:每1000m2测1点。
检验方法:钻孔或刨挖,用钢尺量。
3)弯沉值,不应大于设计规定。
检查数量:每车道、每20m,测1点。
检验方法:弯沉仪检测。
一般项目3表面应平整、坚实,接缝紧密,无枯焦;不应有明显轮迹、推挤裂缝、脱落、烂边、油斑、掉渣等现象,不得污染其他构筑物。
面层与路缘石、平石及其他构筑物应接顺,不得有积水现象。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5.1的规定。
表8.5.1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允许偏差注:1 测平仪为全线每车道连续检测每100m计算标准差σ;无测平仪时可采用3m直尺检测;表中检验频率点数为测线数;2 平整度、抗滑性能也可采用自动检测设备进行检测;3 底基层表面、下面层应按设计规定用量洒泼透层油、粘层油;4 中面层、底面层仅进行中线偏位、平整度、宽度、横坡的检测;5 改性(再生)沥青混凝土路面可采用此表进行检验;6 十字法检查井框与路面高差,每座检查井均应检查。
十字法检查中,以平行于道路中线,过检查井盖中心的直线做基线,另一条线与基线垂直,构成检查用十字线。
检验标准9.4.1 沥青贯入式面层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主控项目1沥青、乳化沥青、集料、嵌缝料的质量应符合设计及本规范的有关规定。
检查数量:按不同材料进场批次,每批次1次。
检验方法:查出厂合格证及进场复检报告。
2压实度不应小于95%。
检查数量:每1000m2抽检1点。
检验方法:灌砂法、灌水法、蜡封法。
3弯沉值,不得大于设计规定。
检查数量:按设计规定。
检验方法:每车道、每20m,测1点。
4面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为-5~+15mm。
2用于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时,多孔玄武岩的视密度可放宽至m3,吸水率可放宽至3%,但必须得到建设单位的批准,且不得用于SMA路面。
3对S14即3~5规格的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可不予要求,小于含量可放宽到3%。
3细集料应符合下列要求:1)含泥量,对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不得大于3%;对次干路及其以下道路不得大于5%。
2)与沥青的粘附性小于4级的砂,不得用于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
3)注:坚固性试验可根据需要进行。
中要求。
5 纤维稳定剂应在250°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的要求,并应遵守下列规定:1各地区应根据气候条件、道路等级、路面结构等情况,通过试验,确定适宜的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
2开工前,应对当地同类道路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及其使用情况进行调研,借鉴成功经验。
3各地区应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充分利用当地资源,选择合格的材料。
基层施工透层油或下封层后,应及时铺筑面层。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主控项目1 热拌沥青混合料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道路用沥青的品种、标号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本规范第节的有关规定。
检查数量: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品种、同一标号、同一批号连续进场的沥青(石油沥青每100t为1批,改性沥青每50t为1批)每批次抽检1次。
检验方法:查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并进场复检。
2)沥青混合料所选用的粗集料、细集料、矿粉、纤维稳定剂等的质量及规格应符合本规范第节的有关规定。
检查数量:按不同品种产品进场批次和产品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观查、检查进场检验报告。
3)热拌沥青混合料、热拌改性沥青混合料、SMA混合料,查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并进场复检,拌合温度、出厂温度应符合本规范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查测温记录,现场检测温度。
4)沥青混合料品质应符合马歇尔试验配合比技术要求。
检查数量:每日、每品种检查1次。
检验方法:现场取样试验。
第四章进场施工物资质量证明文件基本要求:1、表格允许打印,但填写意见和签名必须由本人签署。
2、填写人一般为专职材料员。
3、合格证为复印件的,必须加盖供货单位的印章方为有效,并注明使用工程名称、规格、数量、进场日期、经办人签名及原件存放地点。
工程材料进场使用清单市政证-11、该表适用于对工程中用到的材料种类、数量等信息进行汇总。
2、工程材料包括了原材料、构配件、成品、半成品等。
3、该表可于工程最后一批材料进场后填写整理,相关的信息应与市政证-2、市政证-3表的内容相吻合。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工程材料进场使用清单市政证—1共页第页项目技术负责人:材料员:专业监理工程师:年月日原材料、构配件进场使用检查记录表市政证-21、该表适用于记录进入施工现场使用的原材料、构配件的有关出厂、进场及复试的信息。
2、该表应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填写,且有关的附件必须能在施工过程中随时提供检查。
3、原材料指钢材、水泥、砂、石、外加剂、沥青、矿粉、粗集料、细集料等;构配件指、预制桩、侧平石、人行道预制块,井环盖、给排水管、支座、伸缩缝、锚夹具等。
4、表内填写提示:1)每一记录表只记录同一类别材料、构配件的有关信息;(当工程规模较小,材料、构配件的类别、进场批次较小时,可将不同类别的材料、构配件有关信息记录于一表内)2)同一品种规格的材料、构配件如有多个批次,填写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表内的空白行数;3)“产品批号”、“生产厂家”、“供货单位”、“出厂日期”、“进场数量”必须与对应的出厂质保文件的内容相符;4)“进场抽检数量”:必须按国家现行法规、标准要求的检测频率,对进场各原材料、构配件进行一定数量的进场检验;5)“试验类别”:在对应的类别上打“√”;6)“文件所在卷/页号”:该项应在工程施工文件组卷后填写,当文件由多页组成时,也只填写起始页码;如:第3卷第15页应表示为3/15;7)在表内信息填写完善后,各岗位人员应及时签名确认;8)“年月日”:应填写该表首项信息的发生时间。
沥青沥青混合料技术全参数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2用于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时,多孔玄武岩的视密度可放宽至m3,吸水率可放宽至3%,但必须得到建设单位的批准,且不得用于SMA路面。
3对S14即3~5规格的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可不予要求,小于含量可放宽到3%。
3细集料应符合下列要求:1)含泥量,对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不得大于3%;对次干路及其以下道路不得大于5%。
2)与沥青的粘附性小于4级的砂,不得用于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
3)4)中要求。
5 纤维稳定剂应在250°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的要求,并应遵守下列规定:1各地区应根据气候条件、道路等级、路面结构等情况,通过试验,确定适宜的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
2开工前,应对当地同类道路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及其使用情况进行调研,借鉴成功经验。
3各地区应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充分利用当地资源,选择合格的材料。
基层施工透层油或下封层后,应及时铺筑面层。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主控项目1 热拌沥青混合料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道路用沥青的品种、标号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本规范第节的有关规定。
检查数量: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品种、同一标号、同一批号连续进场的沥青(石油沥青每100t为1批,改性沥青每50t为1批)每批次抽检1次。
检验方法:查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并进场复检。
2)沥青混合料所选用的粗集料、细集料、矿粉、纤维稳定剂等的质量及规格应符合本规范第节的有关规定。
检查数量:按不同品种产品进场批次和产品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观查、检查进场检验报告。
3)热拌沥青混合料、热拌改性沥青混合料、SMA混合料,查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并进场复检,拌合温度、出厂温度应符合本规范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查测温记录,现场检测温度。
4)沥青混合料品质应符合马歇尔试验配合比技术要求。
注:1坚固性试验可根据需要进行。
2用于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时,多孔玄武岩的视密度可放宽至m3,吸水率可放宽至3%,但必须得到建设单位的批准,且不得用于SMA路面。
3对S14即3~5规格的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可不予要求,小于含量可放宽到3%。
4)粗集料的粒径规格应按表8.1.7-7的规定生产和使用。
表8.1.7-7 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规格3细集料应符合下列要求:1)含泥量,对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不得大于3%;对次干路及其以下道路不得大于5%。
2)与沥青的粘附性小于4级的砂,不得用于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
3)细集料的质量要求应符合表8.1.7-8的规定。
表8.1.7-8 细集料质量要求注:坚固性试验可根据需要进行。
4)沥青混合料用天然砂规格见表8.1.7-9。
表8.1.7-9 沥青混合料用天然砂规格5)沥青混合料用机制砂或石屑规格见表8.1.7-10。
表8.1.7-10 沥青混合料用机制砂或石屑规格注:当生产石屑采用喷水抑制扬尘工艺时,应特别注意含粉量不得超过表中要求。
4矿粉应用石灰岩等憎水性石料磨制。
当用粉煤灰作填料时,其用量不得超过填料总量50%。
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要求应符合表8.1.7-11的规定。
表8.1.7-11 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要求5 纤维稳定剂应在250°C条件下不变质。
不宜使用石棉纤维。
木质纤维素技术要求应符合表8.1.7-12的规定。
表8.1.7-12 木质素纤维技术要求8.1.8 不同料源、品种、规格的原材料应分别存放,不得混存。
8.1.9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的要求,并应遵守下列规定:1各地区应根据气候条件、道路等级、路面结构等情况,通过试验,确定适宜的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
2开工前,应对当地同类道路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及其使用情况进行调研,借鉴成功经验。
3各地区应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充分利用当地资源,选择合格的材料。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主控项目1)沥青混合料面层压实度,对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不应小于96%;对次干路及以下道路不应小于95%。
检查数量:每1000m2测1点。
检验方法:查试验记录(马歇尔击实试件密度,试验室标准密度)。
2)面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为+10~-5mm。
检查数量:每1000m2测1点。
检验方法:钻孔或刨挖,用钢尺量。
3)弯沉值,不应大于设计规定。
检查数量:每车道、每20m,测1点。
检验方法:弯沉仪检测。
一般项目3表面应平整、坚实,接缝紧密,无枯焦;不应有明显轮迹、推挤裂缝、脱落、烂边、油斑、掉渣等现象,不得污染其他构筑物。
面层与路缘石、平石及其他构筑物应接顺,不得有积水现象。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5.1的规定。
表8.5.1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允许偏差注:1 测平仪为全线每车道连续检测每100m计算标准差σ;无测平仪时可采用3m直尺检测;表中检验频率点数为测线数;2 平整度、抗滑性能也可采用自动检测设备进行检测;3 底基层表面、下面层应按设计规定用量洒泼透层油、粘层油;4 中面层、底面层仅进行中线偏位、平整度、宽度、横坡的检测;5 改性(再生)沥青混凝土路面可采用此表进行检验;6 十字法检查井框与路面高差,每座检查井均应检查。
十字法检查中,以平行于道路中线,过检查井盖中心的直线做基线,另一条线与基线垂直,构成检查用十字线。
9.4 检验标准9.4.1沥青贯入式面层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主控项目1沥青、乳化沥青、集料、嵌缝料的质量应符合设计及本规范的有关规定。
检查数量:按不同材料进场批次,每批次1次。
检验方法:查出厂合格证及进场复检报告。
2压实度不应小于95%。
检查数量:每1000m2抽检1点。
检验方法:灌砂法、灌水法、蜡封法。
3弯沉值,不得大于设计规定。
检查数量:按设计规定。
检验方法:每车道、每20m,测1点。
表8,1.7-6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注:1坚固性试验可根据需要进行。
2用于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时,多孔玄武岩的视密度可放宽至2.45t/m3,吸水率可放宽至3%,但必须得到建设单位的批准,且不得用于SMA路面。
3对S14即3〜5规格的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可不予要求,小于0.075mm含量可放宽到3%。
4)粗集料的粒径规格应按表8.1.7-7的规定生产和使用。
8.1.7-73细集料应符合下列要求:1)含泥量,对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不得大于3%;对次干路及其以下道路不得大于5%。
2)与沥青的粘附性小于4级的砂,不得用于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
3)细集料的质量要求应符合表8.1.7-8的规定。
表8.1.7-8细集料质量要求注:坚固性试验可根据需要进行。
4)沥青混合料用天然砂规格见表8.1.7-9。
表8.1.7-9沥青混合料用天然砂规格5)沥青混合料用机制砂或石屑规格见苕.1.7-10。
表8,1.7-10沥青混合料用机制砂或石屑规格注:当生产石屑采用喷水抑制扬尘工艺时,应特别注意含粉量不得超过表中要求。
4矿粉应用石灰岩等憎水性石料磨制。
当用粉煤灰作填料时,其用量不得超过填料总量50%。
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要求应符合表8.1.7-11的规定。
表8,1.7-11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要求5纤维稳定剂应在250°C条件下不变质。
不宜使用石棉纤维。
木质纤维素技术要求应符合表8.1.7-12的规定。
表8.1.7-12木质素纤维技术要求8.1.8不同料源、品种、规格的原材料应分别存放,不得混存。
8.1.9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的要求,并应遵守下列规定:1各地区应根据气候条件、道路等级、路面结构等情况,通过试验,确定适宜的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
2开工前,应对当地同类道路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及其使用情况进行调渊鉴成功经验。
3各地区应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充分利用当地资源,选择合格的材料。
第一条为适应道路工程建设和养护的需要,加强沥青混合料质量管理,保证路面工程质量,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公路建设市场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规范,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合用于本市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施工和质量管理。
第三条市交通路政部门主管本市沥青混合料生产的监督管理工作,质量监督机构负责沥青混合料生产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沥青混合料应按固定级配、配合比、参数和稳定度、流值等指标的定型产品组织生产。
沥青混合料生产单位(以下称沥青厂)应制定相应的产品企业标准,发布并报质量监督机构备查,质量监督机构将报备的沥青厂和标准名称向社会发布。
沥青混凝土( AC )、沥青碎石( AM )、沥青稳定碎石(ATB)、沥青玛蹄脂碎石( SMA )等混合料(含改性沥青、温拌沥青等(见附表 1 )),对应每一种粒径按最佳指标采用一种配合比进行生产。
第五条沥青厂和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应按规定进行沥青混合料生产、使用的质量管理、过程控制和检验检查,保证沥青混合料质量。
对沥青混合料的质量缺陷和问题,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质量监督机构投诉、举报。
第六条鼓励沥青厂采用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和回收沥青路面材料,提高沥青混合料质量和管理水平。
第七条沥青厂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取得工商营业执照,依法生产经营。
第八条沥青厂应设置能够满足质量管理要求的组织机构,配备不少于 5 名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不少于 1 名专职安全员,并制定岗位职责、安全生产和事故报告等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
第九条各岗位人员应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国家规定的特殊工种须持证上岗。
第十条沥青厂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管理程序,并制定质量责任、质量检查、仪器设备管理和用户服务等制度。
第十一条沥青厂应有满足要求的固定生产场所、生产设备和设施,并满足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第十二条沥青厂应具备日产 2000 吨以上的拌和能力。
乳化沥青合格证
摘要:
一、乳化沥青合格证的概念与作用
1.乳化沥青合格证的定义
2.乳化沥青合格证的重要性
二、乳化沥青合格证的办理流程
1.申请单位的基本条件
2.申请材料的准备
3.申请审批流程
4.证书的颁发与使用
三、乳化沥青合格证的管理与监督
1.证书的有效期与延期
2.证书的变更与注销
3.证书的监督检查
四、乳化沥青合格证的法律责任
1.违反证书管理的法律责任
2.证书造假的法律责任
五、乳化沥青合格证在我国的应用案例
1.案例一
2.案例二
3.案例三
正文:
乳化沥青合格证,是对乳化沥青产品质量和生产工艺的一种官方认可,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乳化沥青合格证的办理流程包括申请单位的基本条件、申请材料的准备、申请审批流程以及证书的颁发与使用。
在证书的管理与监督方面,证书的有效期与延期、证书的变更与注销、证书的监督检查都有着严格的规定。
同时,违反证书管理或证书造假都将面临法律责任的追究。
乳化沥青合格证
摘要:
一、乳化沥青合格证的定义与作用
二、乳化沥青合格证的申请流程
1.准备工作
2.申请提交
3.审核与批准
三、乳化沥青合格证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1.使用范围
2.使用要求
3.注意事项
四、乳化沥青合格证的监督管理与法律责任
1.监管部门
2.监督检查
3.法律责任
五、乳化沥青合格证的发展趋势与意义
正文:
乳化沥青合格证是我国对乳化沥青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进行监管的重要手段。
乳化沥青合格证的颁发与使用,旨在确保乳化沥青在道路建设、建筑防水等领域的应用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要获得乳化沥青合格证,首先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包括了解乳化沥青合格
证的申请条件、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等。
随后,根据要求填写并提交乳化沥青合格证申请表格及相关材料,等待相关部门的审核与批准。
只有通过审核的乳化沥青产品才能获得合格证,进入市场销售和使用。
乳化沥青合格证的使用范围广泛,涉及道路、桥梁、隧道、建筑防水等多个领域。
使用乳化沥青合格证时,必须遵循相应的要求,如选择与工程相适应的乳化沥青产品、按照规定的施工工艺和操作要求进行施工等。
此外,还需注意合格证的有效期、使用过程中的维护保养等问题。
在乳化沥青合格证的监督管理方面,我国设有专门的监管部门,负责对乳化沥青合格证的申请、颁发、使用等环节进行监督检查,确保乳化沥青合格证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对于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监管部门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对乳化沥青的需求越来越大,乳化沥青合格证在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