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大学电子工程设计--三阶
- 格式:doc
- 大小:957.50 KB
- 文档页数:17
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制定培养方案的思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已成为一个基础技术学科,知识体系不断更新、不断丰富,应用面不断扩大、不断深入,在社会发展和北京市的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制定应紧密围绕北京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立足北京、融入北京、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办学定位,满足学校由教学研究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转变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根据《北京工业大学关于制定2012版本科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专业特点,实行宽口径专业教育,加强基础,强化实践,引导探索,突出创新,推进复合,面向世界的培养目标,同时,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实际工作或继续深造做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的总体要求。
在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的基础上,大力倡导在高年级灵活设置专业方向的基础上,加强工程教育,促进学科交叉,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确定教学计划制订的总体思路。
专业教育依照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以知识为载体,实行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
特别强调对学生的工程能力、创新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学科迅速发展的基本要求。
将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到课程的讲授和实践环节的训练中,依据学科、学校和学生的特点,把握好基础理论和实践环节的训练强度,培养有北京工业大学特色的高级计算机工程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特别是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理论基础和良好的学科素养,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知识面宽,外语应用水平较高,工程实践能力较强的工程应用开发型计算机高级专门人才,可以在中小型工程中承担重要任务。
毕业生适宜到学校、企业、科研单位、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方面的教学、系统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
三、毕业生基本能力要求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指委《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专业能力构成与培养》对计算机专业能力的描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毕业时应具备:♦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较高的表达能力,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从事计算机工程领域的工作所需要的基础数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系统地掌握计算机软件、硬件、计算机网络等领域的基本理论,具有跟踪计算机领域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的能力;♦具有综合应用计算机软件、硬件、计算机网络知识开发和应用计算机系统的能力,具备分析和解决计算机应用系统中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全方位多渠道获取计算机最新技术和标准的能力,了解计算机工程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与发展趋势;♦在计算机应用系统设计和开发应用方面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了解计算机领域和信息产业的基本发展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较强的组织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对计算机开发项目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适应未来的计算机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具有较宽的行业视野和国际前瞻性。
北京工业大学教务处
工大教发[2007] 007号关于发布《北京工业大学认定的本科生科技竞赛项目名单》的通知
为配合《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科技竞赛管理办法》(工大发…2007‟11号)、《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创新学分实施办法》(工大教发 [2007] 005号)、《北京工业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实施办法》(工大教发 [2007] 006号)等文件的实施,现发布北京工业大学认定的本科生科技竞赛项目名单。
北京工业大学认定的本科生科技竞赛项目名单
本文解释权在教务处。
教务处、校团委、学生处、研究生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2007年5月25日。
自控课程设计--三阶系统校正扬州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课程实习报告课程名称:自动控制原理题目名称:三阶系统校正年级专业及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李喆评定成绩:教师评语:指导老师签名:年月日自动控制原理及专业软件课程实习任务书一、课程实习的目的(1)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训练综合运用经典控制理论和相关课程知识的能力;(2)掌握自动控制原理的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频域分析法,以及各种校正装置的作用及用法,能够利用不同的分析法对给定系统进行性能分析,能根据不同的系统性能指标要求进行合理的系统设计,并调试满足系统的指标;(3)学会使用MATLAB 语言及Simulink 动态仿真工具进行系统仿真与调试; (4)学会使用硬件搭建控制系统;(5)锻炼独立思考和动手解决控制系统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控制相关工作打下较好的基础。
二、课程实习任务某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1)(0.5s s(s k(s)G 0++=分析系统是否满足性能指标: (1)系统稳态速度误差系数v K =5s -1; (2)相角裕度40γ≥。
如不满足,试为其设计串联校正装置。
三、课程实习内容 (1)未校正系统的分析:1)利用MATLAB 绘画未校正系统的开环和闭环零极点图2)绘画根轨迹,分析未校正系统随着根轨迹增益变化的性能(稳定性、快速性)。
3)作出单位阶跃输入下的系统响应,分析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的性能指标。
4)绘出系统开环传函的bode图,利用频域分析方法分析系统的频域性能指标(相角裕度和幅值裕度,开环振幅)。
(2)利用频域分析方法,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校正方案,要求有理论分析和计算。
并与Matlab计算值比较。
(3)选定合适的校正方案(串联滞后/串联超前/串联滞后-超前),理论分析并计算校正环节的参数,并确定何种装置实现。
(4)绘画已校正系统的bode图,与未校正系统的bode图比较,判断校正装置是否符合性能指标要求,分析出现大误差的原因。
98液压气动与密封/2019年第06期99企业之声Voice of Enterprise项目名称:面向深海作业的海水液压元件可靠性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研究内容:本项目旨在建立海水液压元件可靠性研究的理论框架,研制出高性能、高可靠度的海水液压动力元件。
本项目探索典型海水液压元件关键摩擦副和典型零部件的失效模式和失效机理,建立海水液压元件基于随机-模糊的不确定可靠性计算模型,并进行关键摩擦副和典型零部件的可靠性设计,进行相关可靠性增团队成员:左三-聂松林教授,博士;左二-张小军副教授,博士;左四-尹方龙讲师,博士;左一-纪辉讲师,博士;左五-苗扬讲师,博士。
长试验和典型海水液压元件的随机性能强化试验研究。
本项目的创新性在于形成关键摩擦副及零部件的可靠性设计方法,总结出典型海水液压元件的强化试验方法,建立海水液压元件可靠性研究的理论框架。
通过本项目得到的标志性成果有:形成关键摩擦副及零部件的可靠性设计方法,总结出典型海水液压元件的强化试验方法,建立海水液压元件可靠性研究的理论框架。
图1所示,是海水液压元件关键摩擦副非概率可靠性设计理论。
项目名称:深海水液压动力元件关键技术的研究研究内容:本项目旨在研制出一套采用深海水液压动力元件的典型海水液压传动示范系统,并能实现执行机构工作压力、流量和运动方向的就地控制和远程遥控操作。
本项目建立面向深海的水压动力元件设计理论和方法体系,进行腐蚀磨损特性及材料配对的试验研究,探讨斜轴式海水柱塞泵污染磨损机理,研制水压伺服阀和海水柱塞泵样机。
本项目的创新性工作在于完成了全水润滑的结构设计,可以适应深海作业◆聂松林(1967-),工学博士/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水压传动及其基础技术研究、电液控制工程等研究工作。
◆联系方式:niesonglin@图1 海水液压元件关键摩擦副非概率可靠性设计理论100工况,抢占制高点,制定深海水压动力关键元件的相关试验标准,根据可重构理论,建立典型深海水压系统的集成设计方法。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研究方向简介专业: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01光电薄膜及器件本方向主要研究薄膜材料结构与光电性能关系以及其表面/界面的物理与化学性质,优化与发展先进光电薄膜材料及其器件的制备方法、测量原理与应用技术。
主要研究方向有:(1)先进太阳能薄膜制备及器件技术;(2)新型氧化物半导体光电薄膜的掺杂改性及原型器件探索;(3)场发射纳米多层半导体薄膜制备及器件技术;(4)钙钛矿锰氧化物及半金属磁隧道结制备及器件开发;本研究方向曾主持完成国家973、863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重点科技项目,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3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00余篇,国家发明授权10余项。
目前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科技等多个项目。
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严辉、张铭、王如志、王波02纳电子与磁电子学本方向主要研究纳米体系及低维材料的在热、电、磁等外场调制下的结构、电子与电荷的相互关联效应及新型纳电子器件制备技术探索。
主要研究方向有:(1)磁电调控作用下低维体系(量子点、量子线及二维电子气)量子输运问题研究;(2)基于纳米体系的第一原理、分子动力学及蒙特卡罗法的结构设计及性能模拟;(3)纳米场发射显示器件的冷阴极结构设计、制备及相关基础研究;(4)碳系(CNT及graphene)纳电子器件化技术基础研究;基于本研究方向,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Phys. Rev. B, Appl. Phys. Lett.等发表论文多篇,申请国家发明多项,目前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科技等多个项目。
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王如志、张铭、严辉03纳微仿生表面仿照动植物表面的特殊微观结构,利用低温等离子体相关技术制备纳米和微米多尺度的仿生复合结构,研究材料表面微观结构与表面功能特性间的本质联系,开发具有特殊润湿性能以及其它功能特性的表面材料,探索相关表面材料在自清洁、微流芯片以及舰船减阻等领域的实用途径。
电子工程设计报告题目:温度测量系统/闭环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小组: 7:学号:袁彬 11023221赖力 11023222指导教师:高新完成日期:目录一、摘要 (3)二、设计任务与要求 (3)〔二〕、设计要求 (4)(三)单片机 (5)〔一〕、电路工作原理及主要元件的功能 (5)〔二〕、电路的调试 (9)四数/模(D/A)转换电路 (10)〔一〕、电路工作原理及主要元件功能 (10)〔二〕、电路主要参数计算 (12)(三)、电路调试 (12)五、模/数(A/D)转换电路 (13)〔一〕、ADC0804芯片介绍 (13)〔二〕、电路主要参数计算 (14)〔三〕、电路调试 (15)六、电路显示与键盘控制电路 (16)〔一〕、电路工作原理 (16)(二).电路调试 (19)七、温度测量 (22)八、心得体会 (25)九、附录 (26)一、摘要在上学期我们完成了温度控制系统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完成了焊接包括电源板、驱动器和变送器在内的一些工作。
也为我们这次的第二阶段做好了准备。
通过上学期的准备,我们对焊接电路已经基本上熟练掌握了,对一些电路的原理和设计也都到达了必要的要求,正是基于此我们目前已经完成了第二阶段的所有内容。
下面就主要介绍一下我们第二阶段的工作。
二、设计任务与要求设计小型温度测量与控制系统 --- 典型电子系统⑴核心单元—单片机应用电路⑵模拟量接口—A/D、D/A 电路⑶人机交互单元—显示、键盘控制电路⑴控制模/数转换进行温度数据采集⑵控制数/模转换改变控温元件工作状态,进行温度控制。
⑶控制键盘与显示器,进行控制温度设定和测量温度显示。
⑷将温度数据转换为显示温度数值的算法程序。
(5)控制温度精确、平稳变化的的算法程序。
⑴电路系统联调,配合测试程序实现基本的测温、控温功能。
⑵程序联调,通过电路系统实现精确、平稳的温度控制⑴设计并实现了一个能够精确、稳定控制温度的系统。
⑵知道了一个典型的电子系统应该具备哪些主要功能⑶知道了一个典型电子系统的设计实现过程和工作方法。
电子工程设计第三阶段报告题目:红外遥控系统专业:通信工程小组: 14姓名学号:0902412609024129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2.4.11摘要:电子工程设计第三阶段的任务是完成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系统硬件电路设计,并编程实现按键控制,数据显示,最终实现通过红外发射管发射39KHz ASK 信号,与模板红外接收单元的简单通信联系(测试通信协议),进行闭环温控的启动/停止控制,接收模板红外发送单元发出的温度数据并进行显示这几项功能,分别是读取模板当前温度、修改模板数/模转换值、启动模板闭环温度控制或打印功能、设置模板闭环控制温度、设置模板闭环温度控制启动延时时间、读取模板闭环温度控制设置值、读取模板闭环温度控制启动延时时间、读取模板当前控制状态的项功能。
在调试成功基础上,可进行程序固化,从而真正完成红外遥控系统开发。
完成硬件电路的设计焊接,包括以下几个单元:单片机的编程处理,完成与各个单元的数据,控制线连接,编程实现对各单元控制,最终实现遥控;显示:显示键控定义的值和测温结果;按键控制:控制显示和协议的收发,以及4060完成的分频器设计(提供ASK信号载频)与串行数据运算产生ASK信号。
完成软件编程实现测试模块的基本功能,运行完整程序完成各个协议的收发,从而实现对模板的遥控。
经不断调试及排障,使各个模块基本达到了相应要求,且编程联调实现了遥控的功能。
在实验的具体操作焊接、编程、纠错等步骤中,自主学习其中的概念原理以及相应的具体实验操作方式与真实的问题分析等实用方法。
目录一.实验目的 (4)二.设计实验及其原理 (4)三.程序设计 (7)四.组装(焊接),调试与测试 (13)五.实验心得与体会 (16)六.致谢 (17)七.参考文献 (17)红外遥控系统实验一.实验目的电子工程设计第三阶段的任务是完成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系统,用以代替系统小键盘的部分功能,通信格式和通信协议同串行通信。
完成硬件电路设计,并编程实现按键控制,数据显示,最终实现通过红外发射管发射39KHz ASK信号,与模板红外接收单元的简单通信联系(测试通信协议),进行闭环温控的启动/停止控制,接收模板红外发送单元发出的温度数据并进行显示这几项功能。
完成相应软件编程,实现遥控功能。
二.设计实验及其原理1.原理电路图上图为系统完整电路图显示部分原理图单片机P2,P3口直接与共阳极数码管相连a1b1c1d1e1f1g1dp1a2b2c2d2e2f2g2dp2+5+5 由于为了更方便的编译数字,我们依旧沿用上一次二阶段所使用的数码管的接线焊接方式来完成,如上图所示。
键盘部分原理图:四个键值分别与单片机P10—P13连接ASK信号的产生及红外接收1.载波的产生其中为5M的晶体振荡器,上下分别为101的电容,中间加一个1M的电阻,对于6管脚的输出约为一个频率为39KHZ的方波。
2.ASK信号的产生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射距离是同消耗在管子上的瞬时功率呈单调递增关系。
在红外发光二极管最大功耗一定的情况下,要想增大发射距离,只能把信号调制到一个小占空比的脉冲载波上。
脉冲载波的占空比越小,红外发光二极管的瞬时功率才能越大,发射距离才能越远。
2.红外接收采用红外一体化接收头HS0038。
三、程序设计源代码:#include "C8051F020.h"#include "absacc.h"#include "data_define.c"#define TIMER 0x8000#include "Init_IR_Device.c"#define DP1 P3#define DP2 P2#define TIM_L 0xe8 /*T/C1计数值*/#define TIM_H 0xe8#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unsigned char table[]={0xC0,0xF9,0xA4,0xB0,0x99,0x92,0x82,0xF8,0x80,0x90,0x88,0x83,0xc6,0xa1,0x86,0x8e};sbit P1_0=P1^0;sbit P1_1=P1^1;sbit P1_2=P1^2;sbit P1_3=P1^3;int count=-1;void delay(unsigned int x) //延时子程序{unsigned char i;for(i=0;i<x;x++);}void display(uchar x) /*显示子程序*/ {uchar h,l;h=x/10;l=x%10;DP1=table[h];DP2=table[l];}void showtem() //A0功能,查询当先温度{uchar x;x=0;SBUF0=0xA0;while(TI0==0); TI0=0;while(RI0==0); RI0=0;delay(500);x=SBUF0;display(x);RI0=0;TI0=0;}void da() //A1功能,数模{uchar h=0,l=0,size;delay(200);SBUF0=0xa1;DP1=DP2=table[0];while(1){while(P1_2==0) //判断按键{if(P1_2==1){h++;h=h%16;DP1=table[h];}}while(P1_3==0){if(P1_3==1)l++;l=l%16;DP2=table[l];}}if(P1_1==0) break;}size=h*16+l; //拼数,十位加个位 DP1=0xc0;DP2=0x89;delay(200);SBUF0=size;delay(200);}void close() //A2功能,闭环{int flag=0;SBUF0=0xa2;flag++;flag=flag%2;while(TI0==0); TI0=0;while(RI0==0); RI0=0;SBUF0=0x02;TI0=0; RI0=0;}void set() //A3功能,设定温度{uchar h=0,l=0,size;delay(200);SBUF0=0xa3;DP1=DP2=table[0];while(1){while(P1_2==0){if(P1_2==1){h++;h=h%10;DP1=table[h];}}while(P1_3==0)if(P1_3==1){l++;l=l%10;DP2=table[l];}}if(P1_1==0) break;}size=h*10+l;DP1=0x89;DP2=0x86;delay(200);SBUF0=size;delay(200);}void timing() //A4功能,定时{uchar h=0,l=0,size;delay(200);SBUF0=0xa4;DP1=DP2=table[0];while(1){while(P1_2==0){if(P1_2==1){h++;h=h%10;DP1=table[h];}}while(P1_3==0){if(P1_3==1){l++;l=l%10;DP2=table[l];}}if(P1_1==0) break;}size=h*10+l;DP1=0x89;DP2=0x89;delay(200);SBUF0=size;delay(200);}void re_set() //A5功能,查询闭环保持温度{uchar x;x=0;SBUF0=0xA5;while(TI0==0); TI0=0;while(RI0==0); RI0=0;delay(500);x=SBUF0;display(x);RI0=0;TI0=0;}void re_timing() //A6功能,查询延时{uchar x;x=0;SBUF0=0xA6;while(TI0==0); TI0=0;while(RI0==0); RI0=0;delay(500);x=SBUF0;display(x);RI0=0;TI0=0;}void re_close() //A7功能,查询系统当前状态{uchar x;x=0;SBUF0=0xA7;while(TI0==0); TI0=0;while(RI0==0); RI0=0;delay(500);x=SBUF0;display(x);RI0=0;TI0=0;}void showtime(int c) //在数码管上显示此事时A?功能{DP1=0x88; //A的七段码DP2=table[c]; //0至7}void starts(int c){ switch(c) {case 0:showtem();break;case 1:da();break;case 2:close();break;case 3:set();break;case 4:timing();break;case 5:re_set();break;case 6:re_timing();break;case 7:re_close();break;default:break;}}void main(void){ Init_IR_Device();DP1=0x89; /*清除显示*/DP2=0x88;TMOD=0x20; /*T/C1方式2*/TH1=TIM_H; /*T/C1重装填值*/TL1=TIM_L; /*T/C1计数值*/TR1=1; /*启动T/C1*/SCON0=0x50; /*串口方式1*/while(1){while(P1_0==0) //判断按键{if(P1_0==1){count++;count=count%8;showtime(count);}}while(P1_1==0){DP1=0xc0;DP2=0x89;starts(count);}}}四.组装(焊接),调试与测试组装与焊接:根据protel99se绘制原理图,在插件布局时,尽量使电路中逻辑相邻元件靠近,以减少线数量,合理布局。
焊接时,注意镀锡以保证无短路,连线起始点与终点距离适当,保证与其他不想相连焊点的有一定距离。
红外调试电路板作为PC机与遥控板之间的数据转发设备,需要与调试台配合使用。
如上图,调试时,红外遥控调试电路板应插在1的位置,遥控板插在2位置。
使用串口连线将调试台的串口(如下图所示)与PC机COM1口相连。
(注意:只能使用COM1口)COM口不支持热插拔,因此,在进行连接之前,请先关闭PC机和调试台的电源,连接好之后再打开电源,以免发生设备COM口损坏的情况。
测试功能作用如下:1、电源指示灯(POWER):电源接通时,绿色电源指示灯不停闪烁,则证明红外遥控调试电路板运行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