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案例——泰晤士河两岸
- 格式:ppt
- 大小:5.57 MB
- 文档页数:33
疗愈景观国外案例疗愈景观是指通过自然环境来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和恢复的一种设计理念。
下面是国外的一些疗愈景观案例:1. 花园桥(Garden Bridge)- 英国伦敦花园桥是一座跨越泰晤士河的景观桥梁,桥上种植了大量的花卉和树木,同时提供休息区和步行路径。
这座桥梁旨在创造一个绿色宁静的空间,让人们可以远离城市喧嚣,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2. 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花园(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 Gardens)- 美国洛杉矶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花园是一个结合了艺术和自然的疗愈景观。
花园中有丰富的植物和雕塑,供人们欣赏和放松。
此外,花园还设有休息区和散步路径,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逃离城市喧嚣的绿色空间。
3. 日本庭园(Japanese Garden)- 美国波特兰波特兰的日本庭园是一个充满和平与宁静的疗愈景观。
庭园内有精心设计的池塘、石桥和盆景,以及丰富的植物。
人们可以在这里漫步,欣赏自然景色,放松身心。
4. 阿尔哈姆拉宫花园(Alhambra Gardens)- 西班牙格拉纳达阿尔哈姆拉宫花园是一个迷人的疗愈景观,拥有壮丽的建筑和精心设计的花园。
花园中有水池、喷泉和花坛,以及各种花草植物。
这个花园提供了一个宁静和放松的环境,使人们可以远离日常压力,享受自然之美。
5. 新加坡花园城市(Gardens by the Bay)- 新加坡新加坡花园城市是一个令人惊叹的疗愈景观,结合了自然和科技的元素。
花园中有超大型温室、人工树和花坛,以及丰富的植物和花卉。
人们可以在这里漫步,欣赏美景,感受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6. 美国国家纪念碑公园(National Mall and Memorial Parks)- 美国华盛顿特区美国国家纪念碑公园是一个充满历史和自然之美的疗愈景观。
公园中有大片的草坪、树木和花坛,供人们休息和放松。
此外,公园还有一些纪念碑和纪念馆,让人们可以了解美国的历史和文化。
国外城市色彩规划研究1800~1850年间,意大利都灵市政府在当地建筑师协会的建议下,委托该组织负责对全城色彩进行了全面规划与设计。
1845年,建筑师协会向公众发表了近50年的研究和实践成果——城市色彩图谱,这些色彩都被编号,以此作为房主和建筑师协会成员进行房屋重新粉饰的参考,这项城市色彩计划被列入了正式的政府文件。
1978年,都灵理工大学的乔瓦尼.布里诺教授主持了该城市的色彩风貌修复工作,都灵城市色彩又焕发了新的生机。
20世纪70年代法国色彩学家让.菲利普.朗克洛(Jean-Philippe Lenclos)第一个从色彩的角度向当今工业社会提出了保护色彩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问题。
朗克洛率先提出了“色彩地理学”的概念,他认为:一个地区或城市的建筑色彩会因为其在地球上所处的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大相径庭,这既包括了自然地理条件的因素,也包括了不同种类文化所造成的影响,即: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了一个地区或城市的建筑的色彩。
朗克洛的色彩理论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对于世界各地的色彩研究机构的研究工作具有深远的影响。
1961年和1968年,法国巴黎规划部门完成了对大巴黎区规划的两次调整。
今日巴黎的米黄色基调就是形成于那个时期。
日本对城市色彩有着较早的管理和规划意识。
日本色彩规划中心(Color Planning Center)是日本乃至亚洲地区最主要的针对城市环境色彩的研究机构,该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为日本的城市管理部门研究制定“城市建筑色彩实施法令”。
日本色彩规划中心的工作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让.菲利普.朗克洛的方法,但在实地色彩采样中使用了电子彩色分光测量仪器,为该地区未来进行建筑色彩的规划和设计提供更加精确的现状数据库,也使设计成果能够得以准确的表现。
日本的每一座城市,政府都免费向建筑商提供《城市色彩规划指南》。
虽然这只是指导性而非强制性,但是这套色彩标准中包含城市传统的配色规律,以及城市未来色彩的发展方向。
六大城市群重要水网布局一、英国以伦敦为核心的城市群泰晤士河———因为有河才有金融中心横贯英国的泰晤士河是英国的母亲河。
泰晤士河的入海口隔北海与欧洲大陆的莱茵河口遥遥相对,向欧洲最富饶的地区打开了一条直接航运的通道。
泰晤士河对伦敦的发展至关重要,有专家认为,如果没有泰晤士河,伦敦市及其商业区将永远不会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劳合社也永远不会成为世界海运保险业的中心。
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及两岸人口的激增,每天排放的大量污水使泰晤士河迅速变得污浊不堪,水质严重恶化。
此后经过20多年的艰苦整治,如今流经伦敦的泰晤士河已由一条死河、臭河变成了世界上最洁净的城市水道之一。
图为伦敦泰晤士河上的“千年桥”。
二、欧洲西北部城市群塞纳河、莱茵河———欧洲经济起源地巴黎以塞纳河的西堤岛和河两岸为发展起源。
塞纳河两岸集中了巴黎的古建筑群、博物馆和众多休闲场所。
法国的通航河道网主要由天然大河和运河构成。
最大最重要的有:北部的塞纳河通航河流,南部的罗讷河通航河流,西部的卢瓦尔河及支流歇尔河、埃讷河和加隆河。
法国的运河长度约占全部通航河道的2/3。
主要的大运河有马恩—莱茵运河、罗讷—莱茵运河南方大运河、南特—布勒斯特运河和奥尔良运河。
莱茵河发源于阿尔卑斯山,流经瑞士、德国、法国和荷兰汇入北海。
莱茵河全长1320公里,流域面积18.5万平方公里,是欧洲重要的水运航道,也是流域内工业、生活用水的重要水源。
莱茵河两岸居民密集,工业发达,在西欧经济及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莱茵河污染最严重的是20世纪70年代,被人冠之以诸如“欧洲下水道”、“欧洲之厕所”等一堆恶名。
1950年莱茵河流经的部分国家瑞士、法国、卢森堡、德国、荷兰等成立的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ICPR),由一个松散的国际论坛发展成为一个由莱茵河全流域9国及欧盟代表共同参加的国际协调组织,开展一系列的整治措施。
三、京杭大运河———古运河新使命2500年历史的京杭大运河穿越中国华北和华东地区,历来经济联系紧密,资源互补性较强。
滨水设计知识点滨水设计是指在城市和自然水体的交汇处进行的规划与设计活动。
它不仅涉及到城市景观规划和环境保护,还涉及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系统的恢复。
下面将介绍一些滨水设计的基本知识点。
1. 滨水设计的意义滨水设计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景观品质,增加城市绿地和休闲空间,并且提供人们与自然互动的机会。
此外,滨水设计还可以对治理水体污染、防止洪水、保护生态系统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2. 滨水设计的原则(1)生态原则:滨水设计应尽量保护和恢复当地的生态系统,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
(2)景观原则:滨水设计应注重景观的美观性和可持续性,使滨水区域成为城市的亮丽风景线。
(3)风险原则:滨水设计应考虑到气候变化和水灾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
(4)参与原则:滨水设计应该多方参与,包括政府、市民、专家等,形成共识,保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接受度。
3. 滨水设计的要素(1)交通规划:滨水区域的交通规划应该便利于人们的出行和活动,同时要考虑到水体交通的需求。
(2)绿地设计:滨水设计应该注重增加绿地和植被覆盖,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3)水体处理:滨水设计需要考虑到水体的处理和管理,包括净化水质、防治水体污染等。
(4)景观布局:滨水设计的景观布局要考虑到不同功能区域的合理划分和布置,使得整个滨水区域既有丰富的景观元素,又能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
(5)活动空间:滨水区域应该提供多样化的活动空间,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和文化需求。
4. 滨水设计的案例(1)上海外滩:上海外滩是一个典型的滨水设计案例,通过修复滨江地带,增加绿地和公共活动空间,使其成为一个集观光、娱乐和休闲于一体的滨江区域。
(2)伦敦泰晤士河南岸:伦敦泰晤士河南岸的滨水设计通过改造旧码头区域,打造了一个集商业、居住和文化于一体的滨水区域,成为了伦敦的新地标。
(3)温哥华海滩:温哥华的滨水设计充分利用了沿海地形和自然环境,打造了一系列的沿海公园和休闲区域,提供了丰富的户外活动空间和独特的眺望。
城市防洪设计规划方法简介DAO引言:城市防洪设计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城市防洪设计规划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方法,以及如何应用这些方法来提高城市的抗洪能力。
一、城市防洪设计规划的基本概念城市防洪设计规划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对城市防洪系统进行规划和设计,以提高城市的抗洪能力,减少洪水灾害损失,保护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城市防洪设计规划的目标是合理布置防洪设施,提高城市排水能力,减少洪水涝灾害对城市的影响。
二、城市防洪设计规划的主要方法1. 洪水风险评估洪水风险评估是城市防洪设计规划的基础工作,通过对洪水的历史数据、地形地貌、降雨量和城市排水系统等因素的综合分析,评估潜在的洪水风险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洪水风险评估的结果将为城市防洪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2. 土地利用规划在城市防洪设计规划中,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合理布置城市建设用地、绿地和水域,可以提高城市的排水能力,减少洪水对城市的影响。
土地利用规划需要考虑地表径流的控制和蓄滞洪水的功能,并将其合理融入城市的总体规划。
3. 河道治理和水系规划河道治理和水系规划是城市防洪设计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河道的疏浚、修复和整治,以及对水系的重新规划,可以提高城市的排水能力,保护沿河地区的生命财产安全。
河道治理和水系规划需要考虑河道的通行能力、河岸的稳定性和沿河地区的分布特点。
4. 防洪设施建设防洪设施建设是城市防洪设计规划的核心内容。
包括堤防、水闸、泵站、雨水收集系统等一系列设施的建设。
防洪设施的建设需要根据洪水的历史数据和洪水风险评估结果,合理布局,确保防洪系统的全面覆盖和良好的工作效果。
5. 多层次防洪系统建设城市防洪设计规划需要建设多层次的防洪系统,包括自然防洪系统、城市防洪系统和个人防洪意识。
自然防洪系统通过保护水源、湿地和生态系统等方式,减少洪水对城市的影响。
城市公园绿地景观经典案例赏析(⼀)城市公园绿地景观经典案例赏析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必不可少的⼀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具有不可替代性,是⼈类居住、⼯作、⽣活必不可少的场所。
公园是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除具有旅游价值、⽂化教育、休闲游乐的功能外,还折射该城市的变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城市往往因公园的存在⽽变得更有⽂化魅⼒。
兼具防洪与休闲功能多伦多Corktown公园▼位于多伦多市区的Corktown公园将景观设计与城市防洪措施完美结合,为城市公园设计树⽴了新的典范。
公园滨河空间的绿地并未多加修饰,在⾬季这⾥将被洪⽔淹没。
⽽西侧9英亩的⾼地则将常年保持⼲燥,为城市居民提供多样化的娱乐休闲活动场地。
▲总平⾯图这⽚经过重设计的棕地场地作为West Don Land中的第⼀个城市公园,揭开了区域发展的序幕,也证实了以景观驱动发展的⽆限潜⼒。
重构的⾃然将⽆⼈问津的城市边缘地带转化为深受众⼈喜爱的休闲场所,为多伦多公园⽣态多样性的建设树⽴了新标准。
公园所在处是多伦多过往⼯业历史的遗存,遗留下来的只有⼀⽚迫切需要清理和修复的棕地。
▲基地历史⾃⼗九世纪中叶⼯业化以来,这⽚⼟地⼀直作为棕地存在了数⼗年,泛滥的洪⽔以此为突破⼝,威胁着其⾝后210公顷的城市空间。
作为⼀个以减轻洪涝灾害为主要⽬的的城市公共⼯程项⽬,Corktown公园同时也成为了深受居民所喜爱的公共休闲空间。
▲防洪措施+公园两座⼭丘与中间开阔的草地组成了公园空间,活跃的运动场所与在繁盛的安⼤略本⼟植被中穿⾏的蜿蜒⼩路相互交织。
西侧公园中⼀⽚开阔的草地进⼀步将以观赏风景为主的被动娱乐区与活⼒⼗⾜的游玩区细分开来。
⽆论冬天还是夏天,是孩童还是成年⼈,⼈们在这⽚草地上尽享户外的⽣活。
▲季相在春夏两季,绽放的百花吸引来⽆数纷飞的蝴蝶、蜜蜂等昆⾍。
⽽⾼⾼在上的俯瞰视⾓也为被铁路站场、⾼压线与河⾕⾼速路等基础设施所占据,曾经让⼈唯恐避之不及的⼯业场景增添了不少吸引⼒。
2014年11月19日,大自然保护协会与国际水协会在全球共同发布了《城市水蓝图》报告。
报告显示,由于人口增长、气候变化和环境恶化,中国17个城市面临前所未有的严重水污染压力。
《城市水蓝图》对全球530个大中型城市的2000处饮用水源地进行了深度分析。
该研究涵盖了世界上100个最大的城市,涉及近10亿人口。
从水质来看,中国很多城市水源受到重度污染,特别是沉积物污染。
水质安全已经无数次牵动了国民的神经。
专家呼吁,水污染治理迫在眉睫,但是怎么治成为国人心中最大的困惑。
也许,一百多年前英国泰晤士河“先污染后治理”的经历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那么,泰晤士河是在何时,又是因何被污染的?污染达到了怎样的程度?为了让“泰晤士老爹”重新焕发青春,英国政府和民众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本期档案揭秘,李涵为您讲述:耗时百年的臭水沟泰晤士河整形记。
泰晤士河是英国著名的“母亲”河。
发源于英格兰西南部的科茨沃尔德希尔斯,全长346公里,横贯英国首都伦敦与沿河的10多座城市,流域面积13000平方公里。
在塞尔特语中,泰晤士河意为“宽河”,事实上自伦敦桥开始的下游河道,河床才开始加深,河面也大大变宽。
伦敦桥一带河宽229米,到格雷夫森德时更是宽达640米,最终注入北海。
伦敦以下为潮汐区,海轮可乘潮水抵达伦敦,这段河道有88公里,充满了各地的商船,该段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之一。
比起地球上的一些大江大河,泰晤士河虽然不算长,但它流经之处,都是英国文化精华所在,或许可以反过来说,泰晤士河哺育了灿烂的英格兰文明。
伦敦的主要建筑物大多分布在泰晤士河的两旁,尤其是那些有着上百年、甚至三四百年历史的建筑,如有象征胜利意义的纳尔逊海军统帅雕像、葬有众多伟人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具有文艺复兴风格的圣保罗大教堂、曾经见证过英国历史上黑暗时期的伦敦塔、桥面可以起降的伦敦塔桥等,每一幢建筑都称得上是艺术的杰作。
这些建筑虽历经沧桑,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那样的战争洗礼,但仍然保持了固有的模样,直至今天还在为人们所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