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 格式:doc
- 大小:2.35 MB
- 文档页数:26
这是一篇关于《统计》的说课设计范文,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相关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好的成效。
一、课程背景《统计》是一门重要的应用数学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大量数据中的规律性和不规律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统计方法来进行市场调查、社会调查、环境监测以及医学诊断等等。
在教学中,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够理解常见的统计概念和方法,能够应用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们也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统计结果,避免随意解释、误导和误判。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以下内容:1.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如何描述数据。
3. 统计量的计算和应用,如何检验假设。
4. 常见分布的特征和应用,如正态分布。
5. 统计应用的实例分析,如社会调查。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重点:1. 如何定义数据,搜集数据,整理数据;2. 对数据进行描述,分析和理解数据;3. 统计思想和方法的应用。
难点:1. 检验的方法的理解和适用;2. 数据的处理和描述;3. 如何正确的表述结论和解释统计结果。
四、教学方法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课堂讲解法:教师将课件呈现于黑板,注重解释基本概念和方法。
2. 举例教学法:教师通过举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应用方法。
3. 小组讨论法:老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了解和体会统计思想。
4. 实践教学法: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掌握统计思想和方法,对于理解和应用统计成果至关重要。
五、教学内容与教学流程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如下:一、教学内容:1. 统计概念与方法1.1 参量与统计量1.2 总体与样本1.3 参数与估计1.4 统计推断与假设检验2. 数据的描述与分析2.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2.2 统计数据的标题和横纵坐标2.3 频数分布表的制作和解读2.4 频数分布图的绘制和解读3. 统计应用实例分析3.1 社会调查3.2 市场调查3.3 医学诊断二、教学流程:1. 开场:1.1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1.2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2. 统计概念与方法:2.1 用举例说明什么是参量和统计量2.2 解释总体与样本的区别,分析参数和估计的概念2.3 通过实例解释什么是统计推断和假设检验3. 数据的描述与分析:3.1 分析数据收集方法3.2 解读专业文献中的数据标题和横纵坐标3.3 用数据举例说明频数分布表的制作和解读3.4 通过图解方法阐述频数分布图的绘制和解读4. 统计应用实例分析:4.1 介绍社会调查的意义和方法4.2 审视市场调查的意义和方法4.3 学习医学诊断的统计方法3. 讲解结论的表述和统计结果的解释3.1 确定结论的步骤和原则3.2 解释统计结果避免误导6. 作业布置:阅读相关专业文献后,让学生解答相关问题七、教学手段为了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将使用以下教学手段:1. 讲解:通过讲解PPT呈现的相关知识和应用,引导学生了解和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统计学课程设计报告统计学实践报告实践题目:关于传统节日在80后心目中的印象专业班级:公共事业管理 B070507指导教师:王育晓时间:2009-12-24关于传统节日的统计报告一、调查背景及目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历史的文明古国,许多传统节日历经千年流传至今,其中最为隆重也最具代表性的就非春节莫属了。
关于春节,也有许多美好的传说。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人们观念的变化,春节带给我们带来的欢乐程度不断发生着变化。
为了更好的了解传统节日在我们80后青年心目中的印象。
就此,我们对我们身边的同学中做了一个统计调查,以此来推断传统节日在该年龄段人们心中的印象。
二、调查对象及方式本次调查主要针对80后青年人,因此抽样样本为在校大学生。
每个人度过春节的快乐与否都是一种心理感受,这种感受是不一样的,这是一种抽象的感官知觉,因此难以进行具体的量化。
而要对80后过春节的感受进行统计调查,我们必须使用一种灵活的方法,将不可量化的感受转化为可量化的指标,因此我们创新性的采用设置“欢乐指数”这一衡量手段,将人们对过春节的感受转化为百分制,用打分的方法将人们的心理感受通过数字表现出来。
从而使得人们对春节的感受变的可以统计。
根据这种方法,我们设计了问卷,问卷将被调查对象划分为六个年龄段,分别为0-3岁,4-7岁,8-11岁,12-15岁16-19岁和20岁以上。
让被调查对象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对以上年龄段中度过春节所获得的“快乐指数”进行打分。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60份。
最后,我们把调查得到的资料进行统计三、调查项目1、各年龄段欢乐指数调查;2、春节欢乐指数最高的年龄调查。
四、统计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表4-1原始统计数据505560657075808590不同年龄段节日平均快乐指数续表:表4-2描述统计表4-2是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欢乐指数进行描述统计如柱状图所示:平均指数在3岁以前是最低的,平均分为39.517,我们据此推测:由于该阶段年龄太小,人们几乎不能回忆起当时的事情,因此打分最低,这是符合现实逻辑的。
《统计学》课程设计报告学院:管理学院专业:工商管理班级: 1201学号:6学生:申导师:黄毅完成日期: 2014年06月20日目录题目一:抽样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1)题目二:定类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3)题目三:综合数据的描述性分析‥‥‥‥‥‥‥‥‥‥‥‥.........‥(6)题目四:定量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13)题目五:相关与回归分析‥‥‥‥‥‥‥‥‥‥‥‥‥ (16)题目六: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18) 题目七:总量指标变动的三因素分析‥‥‥‥‥‥‥‥‥.........‥‥(19) 题目八:时间序列的分解分析‥‥‥‥‥‥‥‥‥‥‥ (20)题目九:平均上网时间置信区间的确定‥‥‥‥‥‥‥‥‥‥ (25)题目十:袋装食品平均重量置信区间的确定‥‥‥‥‥‥‥.........‥(26) 题目十一:正太分布概率密度曲线的绘制‥‥‥‥‥‥‥‥.........‥(28) 题目十二:大学生兼职状况调查分析 (30)参考文献‥‥‥‥‥‥‥‥‥‥‥‥‥‥‥‥‥‥‥ (33)致‥‥‥‥‥‥‥‥‥‥‥‥‥‥‥‥‥‥...‥ (34)题目一:抽样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一、设计资料与要求某企业已生产出A产品250件,为了了解这批产品的质量,拟从中随机抽取由25件产品构成的样本。
要求:1.请拟定抽取样本的方式与方法;2.用EXCEL确定出样本的构成单位。
二、设计过程与结果(一)步骤第一步:给产品编号从1到250依次给每件产品编号。
第二步:选定抽样方式采用简单随机抽样。
第三步:使用Excell抽样具体步骤如下:1.打开Excell;2.依次将产品编号输入到单元格区域A7:A256的不同单元格中;3.单击“工具”菜单;4.选择“数据分析”选项,然后从“数据分析”对话框中选择“抽样”;5.单击“确定”,弹出抽样对话框;6.在“输入区域”框中输入产品编号所在的单元格区域;7.在“抽样方法”项下选择“随机”,在“样本数”框中输入50;8.在“输出选项”下选择“输出区域”,在“输出区域”框中输入C7;9.单击“确定”,得到抽样结果。
统计学课程设计报告统计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对各种各样的检查和实验课作出计划、实施和评价。
以下是统计学课程设计报告,欢迎阅读。
面对匆匆到来的21世纪,严峻的挑战和难得的机遇使任何学科都需调整自己的位置,重新审视和制定自己的发展目标。
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对统计信息的需求急剧增加,对统计学理论和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前苏联模式的统计学面对市场经济的需求已显得无能为力;现代市场经济的理论与时代的潮流使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财经管理类学者的弱点暴露无遗。
中国几千年的优秀文化会给中国学者思辨性的思维以深厚的底蕴,但也留下了忽视形式逻辑的弊端。
先秦诸子以来,我国学者的思辨性思维是较为发达的,但这些思辨性思维常常缺乏经验事实做基础,空泛的议论较多,实质性的内容较少,逻辑推理的思维方式淡化,更不追求严密的公理化体系,以至于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财经管理类学者面对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力不从心之感。
邓小平同志曾向教育界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化的实现,最终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这就要求转变以分数为核心的单纯知识性教学的应试教学为以全面提高人才素质为核心的素质教学过一大批统计学家的艰苦努力,我国统计界终于发生了质的变化和飞跃。
1992年11月,国家技术监督局正式批准统计学为一级学科,国家标准局领布的学科分类标准已将统计列为一级学科, 1998年教育部进行的专业调整也将统计学归入理学类一级学科,一级学科的地位表明统计学既不是数学的子学科,也不是经济学的子学科,统计学就是统计学。
统计学一级学科的地位表明中国统计在与国际接轨的进程中迈出了重要一步。
面向21世纪,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财经管理类学者肩负着时代的重托。
社会发展问题,国际竞争力问题,金融、投资风险问题,人口与社会保障问题,经济持续增长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等等,这些都迫切地等待着我们去深入研究。
这些问题的研究都将借助于统计方法与技术的应用而获得成功。
统计学课程设计报告书目录:一、一部分:社会调查报告的分析一.调查背景二.调查的目的和意义三.调查的内容二、第二部分:数据整理三、第二部分:数据整理一、简单品质数据分析二、用Excel作品质数据的频数分布表和饼图三、用Excel作品质数据的频数分布表和直方图四、参数的区间估计五、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及方差分析四、第四部分:小结五、附表:(原始问卷调查表)六、成员工作安排统计学课程设计分析报告我组将此次分析报告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社会调查报告的分析,第二部分是数据整理,第三部分数据分析,第四部分总结。
第一部分:社会调查报告的分析一.调查背景当今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相当多元化的社会,大学校园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所以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形式多样。
他们或参加社团活动,或加入学生组织,或从事兼职,或到图书馆进修,或享受恋爱的甜美,或沉迷于网络游戏……那么,到底大学生的课余时间花费在什么上面多一些呢?二.调查的目的和意义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调查了解大学生群体的课余生活状况,从而分析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观,推测出我们这一代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以及未来的发展前途,进而推测出整个社会将受到大学生群体的何种影响。
三.调查的内容假设:1大学生课余生活用在学习进修上的时间比较少。
2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不强。
3.大学生对自己课余生活的选择存在盲目性指标设计:第二部分:数据整理我们为了解学生每天的课余生活,在全校2万多名学生中采取不重复抽样方法随机抽取50人,调查他们每天的课余生活(问卷调查表见附表),现将我们调查处理的数据结果以表的形式附出:第三部分:数据分析一·简单品质数据分析1·对第1题学生是否参加过学生会或其它社团进行分析,如下图:学生参加学生会或社团的情况否34%是66%从图中很直观的看出参加过的学生会或社团的学生所占比重比较大,也说明我校学生积极上进,希望更好的的发展自己。
2·对第2题学生是否当过学生干部进行分析,如下图:从图中可看出学生当过干部的与没有担任过的比较平均,不少学生愿意通过担任班级或院级职务来锻炼自己的能力。
统计学课程设计报告统计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对各种各样的检查和实验课作出计划、实施和评价。
以下是统计学课程设计报告,欢迎阅读。
面对匆匆到来的21世纪,严峻的挑战和难得的机遇使任何学科都需调整自己的位置,重新审视和制定自己的发展目标。
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对统计信息的需求急剧增加,对统计学理论和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前苏联模式的统计学面对市场经济的需求已显得无能为力;现代市场经济的理论与时代的潮流使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财经管理类学者的弱点暴露无遗。
中国几千年的优秀文化会给中国学者思辨性的思维以深厚的底蕴,但也留下了忽视形式逻辑的弊端。
先秦诸子以来,我国学者的思辨性思维是较为发达的,但这些思辨性思维常常缺乏经验事实做基础,空泛的议论较多,实质性的内容较少,逻辑推理的思维方式淡化,更不追求严密的公理化体系,以至于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财经管理类学者面对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力不从心之感。
邓小平同志曾向教育界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化的实现,最终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这就要求转变以分数为核心的单纯知识性教学的应试教学为以全面提高人才素质为核心的素质教学过一大批统计学家的艰苦努力,我国统计界终于发生了质的变化和飞跃。
1992年11月,国家技术监督局正式批准统计学为一级学科,国家标准局领布的学科分类标准已将统计列为一级学科, 1998年教育部进行的专业调整也将统计学归入理学类一级学科,一级学科的地位表明统计学既不是数学的子学科,也不是经济学的子学科,统计学就是统计学。
统计学一级学科的地位表明中国统计在与国际接轨的进程中迈出了重要一步。
面向21世纪,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财经管理类学者肩负着时代的重托。
社会发展问题,国际竞争力问题,金融、投资风险问题,人口与社会保障问题,经济持续增长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等等,这些都迫切地等待着我们去深入研究。
这些问题的研究都将借助于统计方法与技术的应用而获得成功。
统计学课程设计报告实践题目:关于传统节日在80后心目中的印象 专业班级:公共事业管理B070507 指导教师:王育晓统计学实践报告表4-1原始统计数据3岁以.前 50 4-7岁 8-11^ L2-15岁 90 16——1 9岁 20岁以上 70年龄 欢乐捐裁100 100 80 950 100 95 80 50 30 7 100 40 60 70 SO 70 30 12 80 60 95 80 70 65 60 6 96 80 98 96 90 80 70 6 98 0 100 90 80 50 30 7 100 □ 15 90 90 70 60 1Z 95 80 90 90 80 60 50 10 90 0 70 80 90 80 ?0 15 90 0 0 98 80 75 60 9 98 0 70 90 8070 10 95 □ 90 90 80 75 70 12 90 90 90 95 90 85 80 13 95 60 70 80 80 90 80 12 95 30 70 90 100 40 10 10 100 100 100 100 100 80 50 15 100 80 70 80 70 80 80 20 100 1 160 90 99 95 98 23 96 99 100 99 99 80 80 25 100 2 100 95 95 85 50 13 99 5 70 80 60 60 60 6 100 80 90 80 70 60 50 10 80 50 70 90 40 40 40 6 90 70 80 95 90 80 75 7 90 20 90 80 85 70 10 13 95 50 80 90 80 ~70 60 "10 90 0 20 100 70 60 20 12 99 ?0 80 90 90 80 8012 901CC1 CC时间:2009-12-24关于传统节日的统计报告一、 调查背景及目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历史的文明古国,许多传统节日历经千年流传至今, 其中最为隆重也最具代表性的就非春节莫属了。
统计学课程设计报告统计学实践报告实践题目:关于传统节日在80后心目中的印象专业班级:公共事业管理 B070507指导教师:王育晓时间:2009-12-24关于传统节日的统计报告一、调查背景及目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历史的文明古国,许多传统节日历经千年流传至今,其中最为隆重也最具代表性的就非春节莫属了。
关于春节,也有许多美好的传说。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人们观念的变化,春节带给我们带来的欢乐程度不断发生着变化。
为了更好的了解传统节日在我们80后青年心目中的印象。
就此,我们对我们身边的同学中做了一个统计调查,以此来推断传统节日在该年龄段人们心中的印象。
二、调查对象及方式本次调查主要针对80后青年人,因此抽样样本为在校大学生。
每个人度过春节的快乐与否都是一种心理感受,这种感受是不一样的,这是一种抽象的感官知觉,因此难以进行具体的量化。
而要对80后过春节的感受进行统计调查,我们必须使用一种灵活的方法,将不可量化的感受转化为可量化的指标,因此我们创新性的采用设置“欢乐指数”这一衡量手段,将人们对过春节的感受转化为百分制,用打分的方法将人们的心理感受通过数字表现出来。
从而使得人们对春节的感受变的可以统计。
根据这种方法,我们设计了问卷,问卷将被调查对象划分为六个年龄段,分别为0-3岁,4-7岁,8-11岁,12-15岁16-19岁和20岁以上。
让被调查对象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对以上年龄段中度过春节所获得的“快乐指数”进行打分。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60份。
最后,我们把调查得到的资料进行统计三、调查项目1、各年龄段欢乐指数调查;2、春节欢乐指数最高的年龄调查。
四、统计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表4-1原始统计数据505560657075808590不同年龄段节日平均快乐指数续表:表4-2描述统计表4-2是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欢乐指数进行描述统计如柱状图所示:平均指数在3岁以前是最低的,平均分为39.517,我们据此推测:由于该阶段年龄太小,人们几乎不能回忆起当时的事情,因此打分最低,这是符合现实逻辑的。
统计学课程设计报告统计学课程设计报告—年第二学期西安工业大学夏季防暑饮料消费状况设计报告组长艾娟红组员冯利娜高千1305 09109 高荣荣郭祎韩英指导教师徐俊杰年 6 月 26 日西安工业大学夏季防暑饮料消费情况调查方案一.调查目的1.了解学生最喜欢喝的饮料类型2.了解学生对饮料的关注因素(口味,包装等)3.了解学生的饮料购买习惯(选择在何地购买,购买量,购买方式)4.了解学生在饮料上的消费情况(学生在饮料上的消费观念和选择)5.分析学生在饮料消费上的影响因素(生活费,价格等)6.为各饮料企业在开发市场时提供市场依据;二.调查对象是西安工业大学未央校区全体大学生,调查单位是每一个西安工业大学未央大学在校大学生三.调查内容(调查问卷见附录一)1.消费类型调查:经过问卷1,2题了解大学生群体饮料消费的要求和类型。
2.产品调查:经过2题了解产品质量、口味、包装等购买要素对引发大学生群体购买行为的影响程度。
3.购买习惯调查:经过3,4,12题了解大学生饮料购买地点,方式和数量4.消费情况调查:经过7,8题了解大学生群体购买饮料消费情况(推断总体)。
5.购买因素调查:经过5,2题了解大学生群体购买饮料的最主要影响因素调查项目为西安工业大学大学生夏季防暑饮料消费情况调查四.西安工业大学夏季防暑饮料消费情况调查的实施方案如下五.数据处理目标六.费用预算西安工业大学夏季防暑饮料消费状况调查报告1 调查背景夏季炎热来袭,冷饮成为炎炎夏日的必须品。
如今的饮料市场已成为中国食品行业中发展最快的市场之一,其销售收入和利润都比同期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年产量已达1300多万吨。
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料作为一种饮用资源,与我们的生活愈加密切。
另外随着市场的不断细分,饮料除了传统的解渴功能,还衍生成多种营养饮品。
消费者对天然、低糖、健康型饮料的需求,促进了新品种的崛起。
大学生作为饮料消费的主要群体,她们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一直受到关注。
关于统计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2. 学生能掌握数据收集、整理、表示和分析的方法,如制作频数分布表、条形图、折线图等。
3. 学生能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数据进行合理的描述和推断。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计算器或手工计算方法准确地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2.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如调查、实验等,收集数据并整理成清晰的统计图表。
3. 学生能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撰写简单的统计分析报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认识到统计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增强对统计学的兴趣和认识。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培养团队协作和交流沟通能力。
3. 学生通过对数据的探究,培养实证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形成严谨、客观的科学态度。
本课程设计针对学生年级特点,结合统计学基础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课程内容紧密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掌握统计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备初步的统计学素养,为未来深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统计基本概念: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等。
2. 数据收集与整理:数据的来源、调查问卷设计、数据录入与整理。
3. 统计图表:条形图、折线图、饼图、频数分布表等。
4. 数据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概率初步、简单推断。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课时:介绍统计学基本概念,引导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第二课时:讲解数据收集与整理的方法,让学生参与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并实施。
第三课时:教授制作条形图、折线图等统计图表,学会运用图表展示数据。
第四课时:深入学习频数分布表,探讨数据分布特征,引入方差概念。
第五课时:介绍概率初步,引导学生运用概率知识对数据进行简单推断。
学院:管理学院专业:工商管理班级:1201 学号:201207040118 学生姓名:张汝佳导师姓名:高杰完成日期:2014年06月20日目录题目一:抽样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1)题目二:定类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3)题目三:综合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6)题目四:定量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13)题目五:相关与回归分析 (17)题目六: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 (20)题目七:总量指标变动的三因素分析 (21)题目八:时间序列的分解分析 (23)题目九:方差已知下总体均值的估计 (28)题目十:总体方差未知且为小样本下总体均值的估计 (29)题目十一:正态分布概率密度曲线的绘制 (30)题目十二:统计调查与分析 (32)参考文献 (45)致谢 (46)附录 (47)题目一:抽样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一、设计资料与要求某企业已生产出A产品350件,为了了解这批产品的质量,拟从中随机抽取由45件产品构成的样本。
要求:1.请拟定抽取样本的方式与方法;2.用EXCEL确定出样本的构成单位。
二、设计过程与结果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确定样本的抽样方式:针对本题采用两种抽样方式简单随机抽样和等距抽样。
(2)简单随机抽样分为放回抽样和不放回抽样,首先分析放回抽样:选定抽样区域,选择“抽样”选项。
选择工具栏中的“数据”/”分析”/“数据分析”选项打开“数据分析对话框”选择抽样选项,如图1.1所示.设置输出区域,进行抽样分析。
图1.1(3)简单随机抽样的不放回抽样:设计随机抽样公式,单击选中单元格E7在编辑栏中输入公式“=RAND()”在单击单元格E7,运用自动填充功能完成E8:E357单元格的填充出现一系列随机数字,单击F7,输入公式“=RANK(E7,E7:E356)”,运用填充柄功能完成E7:E356单元格的填充,如表1.1所示。
表1.1简单随机抽样分布表(4)等距抽样:计算样本个数,在单元格中L10中输入公式“=L8/L9”计算样本个数,设定等距抽样样本区间数量Q,计算公式为“=ROUND(L10,0)”,计算随机数。
统计学课程(课内实验报告)系部名称:学生姓名:专业名称:班级:统计学课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统计学原理课程时, 掌握统计学中的计算过程, 理论联系实际。
由于Excel是目前办公软件中比较流行的软件, 因此, 本试验课以该软件为基础, 实现它的统计计算功能。
通过该试验课程的学习, 使每个学生能够达到能够利用该软件的统计计算功能熟练地完成教材中有关例题、习题的计算, 并通过案例的学习, 培养学生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参考书目1.统计学贾俊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EXCEL统计分析与决策于洪彦高等教育出版社三、实验任务、内容及结果实验一根据下面的数据。
1.1用Excel制作一张组距式次数分布表, 并绘制一张条形图(或柱状图), 反映工人加工零件的人数分布情况。
从某企业中按随即抽样的原则抽出50名工人, 以了解该企业工人生产状况(日加工零件数):117 108 110 112 137 122 131 118 134 114 124 125 123127 120 129 117 126 123 128 139 122 133 119 124 107133 134 113 115 117 126 127 120 139 130 122 123 123128 122 118 118 127 124 125 108 112 135 1091.2整理成频数分布表, 并绘制图形。
1.3 假设日加工零件数大于等于130为优秀。
一、实验步骤第一步建立如图1.1所示的Excel数据文件, 或打开已有的数据文件。
图1.1第二步整理成频数分布表, 如图1.2图1.2第三步绘制直方图选择“数据”的“数据分析”, 在选择“直方图”选项, 弹出对话框如图1.3。
图1.32. 输入输入区域、接收区域和输出区域, 选择累计百分率和图表输出。
按确定, 如图图1.43. 输出图, 对图形的标题、图例、数据标志、坐标轴、等进行设置。
《统计学》课程设计报告学院:管理学院专业:工商管理班级: 1201学号:201207040126 学生姓名:申金华导师姓名:黄毅完成日期: 2014年06月20日目录题目一:抽样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1)题目二:定类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3)题目三:综合数据的描述性分析‥‥‥‥‥‥‥‥‥‥‥‥.........‥(6)题目四:定量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13)题目五:相关与回归分析‥‥‥‥‥‥‥‥‥‥‥‥‥ (16)题目六: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18) 题目七:总量指标变动的三因素分析‥‥‥‥‥‥‥‥‥.........‥‥(19) 题目八:时间序列的分解分析‥‥‥‥‥‥‥‥‥‥‥ (20)题目九:平均上网时间置信区间的确定‥‥‥‥‥‥‥‥‥‥ (25)题目十:袋装食品平均重量置信区间的确定‥‥‥‥‥‥‥.........‥(26) 题目十一:正太分布概率密度曲线的绘制‥‥‥‥‥‥‥‥.........‥(28) 题目十二:大学生兼职状况调查分析 (30)参考文献‥‥‥‥‥‥‥‥‥‥‥‥‥‥‥‥‥‥‥ (33)致谢‥‥‥‥‥‥‥‥‥‥‥‥‥‥‥‥‥‥...‥ (34)题目一:抽样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一、设计资料与要求某企业已生产出A产品250件,为了了解这批产品的质量,拟从中随机抽取由25件产品构成的样本。
要求:1.请拟定抽取样本的方式与方法;2.用EXCEL确定出样本的构成单位。
二、设计过程与结果(一)步骤第一步:给产品编号从1到250依次给每件产品编号。
第二步:选定抽样方式采用简单随机抽样。
第三步:使用Excell抽样具体步骤如下:1.打开Excell;2.依次将产品编号输入到单元格区域A7:A256的不同单元格中;3.单击“工具”菜单;4.选择“数据分析”选项,然后从“数据分析”对话框中选择“抽样”;5.单击“确定”,弹出抽样对话框;6.在“输入区域”框中输入产品编号所在的单元格区域;7.在“抽样方法”项下选择“随机”,在“样本数”框中输入50;8.在“输出选项”下选择“输出区域”,在“输出区域”框中输入C7;9.单击“确定”,得到抽样结果。
统计学课设报告目录」、调查方案 (3)1. 调查方案设计 (3)2. 调查目的 (3)31抽样框的设计 (3)3.2调查方法的选择 (3)4. 调查内容 (4)5. 调查对象: (4)6. 设计调查问卷,明确调查方向和内容; (4)7. 调查问卷的发放 (4)二、分析报告内容 (5)(一)基本情况分析51. 大学生对图书馆电子资源的使用频率情况 (5)2. 大学生在图书馆借阅图书的方法情况 (6)(二)原因和差别分析61. 大学生各个年级每周去图书馆次数的分析 (6)2. 大学生各个年级对电子资源的使用频率的分析 (9)3. 大学生性别不同对每学期借书数量影响的分析 (10)4. 大学生在图书馆具体学习情况的分析 (12)(三)原因分析14大学生学习成绩与在图书馆停留时间关系的分析 (14)(四)后果分析171. 大学生每周去图书馆次数受其对图书馆整体满意程度影响的分析 (17)2. 大学生认为图书馆对拓展知识面影响的分析 (18)3. 大学生对图书馆不满之处的分析 (19)三、总结 (20)四、收获和建议 (21)【附件】问卷 (24)一、调查方案1. 调查方案设计图书馆是教育界关注的话题。
图书馆作为大学校园内的藏书楼,主要担负着知识流动、传承文化的重要职责,是一个为教学,科研提供一切资源的学术机构,在学校培养人才、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调查目的调查的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学校图书馆图书资源的利用情况,分析是否有造成浪费,了解对不同书籍的满意度,以及电子图书与印刷版书籍的不同使用情况,找出不足,制定出相关的对策,以利于提高图书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同时,提高我们对统计学的实际应用能力。
3. 调查方法3.1 抽样框的设计我们组研究的课题是大学生对图书馆利用率的调查。
调查对象定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
因此抽样框定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名册,用以抽选学生。
统计学软件(excel)课程设计报告2013年7月5日调查报告11、调查背景。
高考是中国特有的全国统一的高压的,较为公平公正的选拔人才的制度。
几十年来,高考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高考被视为一个人人生的转折点,在国家看来,也是各个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体现。
2、调查对象与目的2、1对象北京、上海、福建、河南、陕西、四川六省近五年各自的高考理科一本分数线。
2、2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全国不同地区近五年来的高考理科一本分数线,分析全国各地区区域间高考理科一本分数线的差异,及各地区五年来高考理科分数线的发展变化。
从而调查研究全国各地区的教育水平差异,以及各地区教育差异水平五年来的变化及趋势。
3、调查形式本次调查采用的是分层抽样的方法,用网络查询的方法,通过对全国地理区域的划分,随机抽取每个区域内的一个省份,对其近五年来的高考理科分数线进行调查。
4、调查结果分析4. 1各地区高考录取分数线直方图分析该图表是根据以上六个地区近五年来的高考分数线的平均值绘制出来的。
从图中可以看出四川、黑龙江、福建、湖南等省份的分数线较陕西和北京地区高,但都分布在510——530分之间。
这六个省市分属于全国东南西北各个地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测与之属于同类型的、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相似的省份的高考录取分数线。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与每个地区的每年的试题难度、学生学习水平等因素有关,有关教育部门,各个地区的考生可以据此来推断自己所属地区的高考分数线来做参考。
4.2全国高考分数线年变化趋势该图是根据2009——2013年近五年的陕西、四川、黑龙江、福建、湖南、北京六个地区每年的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平均值绘制出来的变化趋势图。
从图中可以看中这几年的分数线在上下波动的同时呈逐渐下降趋势,从2009年的550分下降到2013年的520分。
纵观全国各地区的高考录取分数线,整体呈下降趋势,出现这种现象的最大的因素可能是高校扩招,让更多的人能走进大学的校门,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经济与管理学部会计学专业《统计学课程设计》报告项目名称:关于江城学院在校大学生生活情况调查报告班级与组别:33000801项目成员:分工组长:王.. 问卷设计、数据收集组员:石.. 撰写报告陈.. 发放问卷、数据整理李.. 发放问卷指导老师:俞良蒂2010年12月15日第一部分调查方案设计一、调查方案(一)调查目的:(二)调查对象:(三)调查单位:(四)调查的方式与方法(五)调查程序:(六)调查时间:2002年4月20日—2002年6月10日(七)调查内容(八)组织与实施(分工)二、问卷设计开头部分甄别部分主体部分背景部分非常感谢您的合作!三、问卷发放本次调查我们采取分层抽样,对在校本科生各个年级男、女生各发放问卷30份左右;我们在学一、学二、学八、学九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91份,其中有效问卷共265份。
现将各年级男女生回收有效问卷具体情况介绍如下:大一:(男生)26 份(女生)31份大二:(男生)34 份(女生)40份大三:(男生)31 份(女生)32份大四:(男生)41 份(女生)30份总计:(男生)132 份(女生)133份四、数据整理为了便于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我们用数字代码来表示问卷信息,为了便于统一,对于问卷答案“A”、“B”、“C”、“D”、“E”、“F”,我们分别用“1”、“2”、“3”、“4”、“5”、“6”表示(答案缺省项为空项),例如:我们用“1”表示男性,用“2”表示女性;各个年级也分别用“1”、“2”、“3”、“4”来表示。
数据具体整理情况见附件1。
五、小组人员分工第二部分数据分析根据以上整理的数据,我们进行数据分析。
我们设样本一为抽样总体,样本二为男生的抽样总体,样本三为女生的抽样总体。
一、生活费水平的分析1. 对样本一的分析由整理后输入计算机的数据,我们绘制出样本一生活费水平的频数分布表(表1)和直方图(图1),结果如下:表1 样本一生活费水平的频数分布表按支出分组/元频率累积/ %300以下4 1.51%300~4004116.98%400~5007444.91%500~6006268.30%600~7003380.75%700以上51100.00%合计265 100.00%由上图可以看出:样本一(即本科生抽样全体)月生活费400元~500元所占频数最高。
我们进一步分析月生活费的平均水平,得出结果如下(表2):表2 样本一(总体)平均月生活费置信区间的构造表从上述分析可知:我们有95%的把握认为人大本科生的月生活费平均水平在520.79元~554.31元之间。
2.对样本二的分析由整理后输入计算机的数据,我们绘制出样本二月生活费水平的频数分布表(表3)和直方图(图2),结果如下:表3 样本二月生活费水平的频数分布表由上图可以看出:样本二(即男生抽样全体)月生活费400元~500元所占频数最高,是月生活费的众数。
分析众数后,我们进一步分析月生活费的平均水平,得出结果如下:表4 样本二(男生)平均月生活费置信区间的构造表从上述分析可知:我们有95%的把握认为人大本科生男生的月生活费平均水平在505.39元~552.19元之间。
3.对样本三的分析由整理后输入计算机的数据,绘制出样本三月生活费水平的频数分布表(表5)和直方图(图3),结果如下:表5 样本三月生活费水平的频数分布表由上图可以看出:样本三(即女生抽样全体)月生活费400元~500元所占频数最高。
我们进一步分析月生活费的平均水平,得出结果如下(表6):表6 样本三(女生)平均生活费置信区间的构造表从上述分析可知:我们有95%的把握认为人大本科生女生的月生活费平均水平在522.04~570.44元之间。
4.对各个年级的分析(1)对大一平均月生活费水平的分析由整理后输入计算机的数据,绘制出大一月生活费水平的频数分布表(表7)和直方图(图4),结果如下:表7 大一月生活费水平的频数分布表由上图可以看出:大一抽样全体的月生活费众数为400元~500元。
我们进一步分析月生活费的平均水平,得出结果如下(表8):表8 大一平均月生活费置信区间的构造表从上述分析可知:我们有95%的把握认为大一的月生活费平均水平在522.04元~570.44元之间。
(2)对大二平均月生活费水平的分析由整理后输入计算机的数据,绘制出大二月生活费水平的频数分布表(表9)和直方图(图5),结果如下:表9 大二月生活费水平的频数分布表由上图可以看出:大二抽样全体的月生活费众数为500元~600元。
我们进一步分析月生活费的平均水平,得出结果如下(表10):表10 大二平均月生活费置信区间的构造表从上述分析可知:我们有95%的把握认为大二的月生活费平均水平在521.32元~584.09元之间。
(3)对大三平均月生活费水平的分析由整理后输入计算机的数据,绘制出大三月生活费水平的频数分布表(表11)和直方图(图6),结果如下:表11 大三月生活费水平的频数分布表由上图可以看出:大三抽样全体的月生活费众数为400元~500元。
我们进一步分析月生活费的平均水平,得出结果如下(表12):表12 大三平均月生活费置信区间的构造表从上述分析可知:我们有95%的把握认为大二的月生活费平均水平在513.81元~586.19元之间。
(4)对大四平均月生活费水平的分析由整理后输入计算机的数据,绘制出大四月生活费水平的频数分布表(表13)和直方图(图7),结果如下:表13 大四月生活费水平的频数分布表由上图可以看出:大四抽样全体的月生活费众数为400元~500元。
我们进一步分析月生活费的平均水平,得出结果如下(表14):表14 大四平均月生活费置信区间的构造表从上述分析可知:我们有95%的把握认为大二的月生活费平均水平在493.47元~561.46元之间。
5.关于大学生生活费均值双因素方差分析在对各个样本生活费均值进行区间估计和描述统计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对影响生活费均值的各个因素(性别、年级)进行方差分析。
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1.建立假设对于因素A:H0:μ1=μ2性别对生活费均值无影响H1:μ1≠μ2,性别对生活费均值有影响对于因素B:Hμ1=μ2=μ3=μ4,年级对生活费均值无影响0:H1:μ1,μ2,μ3,μ4,不全相等,年级对生活费均值有影响Excel输出的结果如下:方差分析:无重复双因素分析SUMMARY计数求和平均方差行142114.585528.646331026.381972行242184.288546.0719193.97767781列121030.025515.012385711.2924564列221105.882552.94117517.30102076列321100.202550.10080580.6654483列421062.764531.3821151278.617443方差分析差异源SS df MS F P-value F crit 行607.30171607.3016767 1.2305390870.34822981610.12796列1880.5043626.8347524 1.2701177910.4244287339.276619误差1480.5753493.5248973总计3968.3817由表可知,对于因素A,因为:FA<F crit,故接受原假设,说明性别对生活费没有显著影响;对于因素B,因为:FB<F crit,故接受原假设,说明年级对生活费没有显著影响二、对生活费来源的分析1.对抽样总体的分析表15 样本一生活费主要来源图示接收频率累积/ %1.父母22986.42%2.勤工俭学2194.34%3.助学贷款1298.87%4.其他3100.00%合计265 —由图8可以看出:样本一的生活费主要来源中,父母所占频数比例最高,为86%。
2.对样本二样本三的分析表16 样本二生活费主要来源一频数分布接收频率累积%1.母22986.42%2.工俭学2194.34%3.学贷款1298.87%4、其他3100.00%合计265 —表17 样本三生活费主要来源一频数分布图接收频率累积%1.父母12090.23%2.勤工俭学694.74%3.助学贷款7100.00%4.其他0100.00%其他0100.00%注:内环为样本二,外环为样本三由图9可以看出:样本二(男生)生活费的主要来源中,父母所占频数比例最高,为83%;与此相比,样本三(女生)生活费主要来源中所占频数比例最高的父母一项的比例为90%,此外,样本二(男生)勤工俭学频数比例(11%)较样本三(女生)频数比例(5%)高出许多;样本二(男生)其他源频数比例(2%)较样本三(女生)其他源频数比例(0%)高。
3.年级收入来源的分析表18 大一来源频率累积/%父母5596.49%勤工俭学198.25%助学贷款1100.00%其他0100.00%表19 大二来源频率累积/ %父母6587.84%勤工俭学594.59%助学贷款4100.00%其他0100.00%表20 大三来源频率累积/ %父母5688.89%勤工俭学292.06%助学贷款498.41%其他1100.00%表21 大四来源频率累积/ %父母5374.65%勤工俭学1392.96%助学贷款397.18%其他2100.00%注:从内到外依次是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由图10可以看出:各个年级的同学生活费的大部分来自于父母,其中大一年级同学生活费来自于父母的比例最高,占到了96.49%;大四年级同学生活费来自于父母的比例最低,为74.65%。
另外,勤工俭学也成为学生生活费来源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在大四年级中所占比例最高,达到了18.31%,也就是1/5弱,其次是大二年级,所占比例为6.75%,比例最低的为大一年级,只占到了生活费比例总数的1.96%。
伴随着助学贷款政策的逐步深入,在大学生生活费中所占的比例也令人瞩目,在各年级学生生活费众所占比例由大到小依次为:大三6.35%、大二5.41%、大四4.22%、大一1.75%。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生活费来源,除了我们所估计的父母、勤工俭学、助学贷款三项外,还有其他来源,并且随年级的升高,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分别为大四2.82%、大三1.59%、大二0%、大一0%。
三、对生活费主要支出结构的分析1. 对不同性别的生活费主要支出的分析(1)对样本一的分析表22 样本一的生活费主要支出结构图11 生活费支出结构图由以上图表可以看出:样本一生活费主要支出中,伙食费所占频数比例最高,为87%。
(2)对样本二和样本三的分析表23 样本二生活费主要支出—频率分布图表24 样本三生活费主要支出—频率分布图注:外环为样本三,内环为样本二由上图可以看出:样本二(男生)生活费的主要支出中,伙食费所占频数比例最高为91%;同时,样本三(女生)生活费中伙食费所占频数比例最高为80%,此外,样本三(女生)的衣着费用频数比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