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地理专题复习分类汇编中国的经济发展
- 格式:doc
- 大小:318.00 KB
- 文档页数:7
专题4 中国的经济发展(2018年北京市海淀区)目前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到2.2万千米,居世界第一位。
读图,完成1—2题。
1.我国高铁线路主要布局在A.高原和盆地B.东部沿海地区C.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上D.东西方向运输量大的地区2.影响我国高铁线路布局的原因有①东部地势较平坦,建设成本较低②东部经济发达,对高铁运输的需求量大③西部地区的发展不需要高铁运输④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建设成本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1.C 2.C(2018年山东省滨州市)为了更好地发挥“一带一路”建设对我国西部地区的带动作用,2017年12月6日,西安至成都的高铁通车,千年蜀道进入高铁新时代。
结下图回答3—4题。
3.西成高铁穿越秦岭山脉。
下列关于秦岭一淮河一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线以北一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植被以暖带落叶阔叶林为主B.该线以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作物熟制一般是一年两熟到三熟C.该线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油菜为主D.该线以南交通以水运为主,经济林木以柑橘、苹果、茶叶为主4.西成高铁的开通,加速了沿线地区地域文化与资源的融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三峡的陡峭与兵马俑的气势恢宏让人叹为观止B.电力资源与高新技术产业的有机融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C.加强了长江经济带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联系D.降低沿线各站点城市的土地、房地产价格【答案】3.B 4.C(2018年山东省潍坊市)2017年西城高铁(西安-成都)建成并通行,全长625千米,穿过地区自然条件复杂,施工难度较大。
下图示意西成高铁沿线地形剖面,读图回答5—7题。
5.西成高铁穿越的地形区是A.①—关中平原B.②一大巴山C.③—四川盆地D.④—横断山脉6.西成高铁施工难度大的原因是A.穿越河流和山脉众多B.穿过不同的气候区C.穿过沙漠和戈壁D.跨越地势一二级阶梯7.李娜同学计划今年暑假乘高铁从成都到西安旅游,她在西安能够看到的景点是A.敦煌莫高窟B.明十三陵C.秦始皇陵兵马俑D.少林寺【答案】5.A 6.A 7.C(2018年江苏省苏州市)2017年10月30日,近千名游客从哈尔滨登上开往海南省三亚市的我国首趟“越冬专列”(下图)。
2019年中考地理中国的经济发展知识点总结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中考地理中国的经济发展知识点总结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1、交通运输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交通运输又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四大米市:无锡、芜湖、九江、长沙。
以茶换马:甘肃天水2、铁路线、公路线、航线以及航空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命线”。
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络密度大,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络密度较小。
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3、我国的铁路干线东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南北:京哈线;京哈线;京广线;京九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青藏铁路4、交通枢纽:北京、郑州、徐州、兰州、株洲、成都等经过的铁路线5、交通方式的特点交通方式速度价格数量铁路较快较低较大公路较快较低较小航空快高小水运慢低大6、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贵重或者急需的货物而又数量不大的用航空运输;容易死亡或者变质的货物,多用公路;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一般选择铁路或者水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1、定义和分类: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农业。
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分为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2、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棉花。
3、农业分布种植业:东部半湿润和湿润和平原地区,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为水田,以北是旱地。
牧业:西部的高原和山地,四大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青海牧区,内蒙古牧区林业:东北林区和西南林区,东南部人工林区渔业: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4、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工业和分布与发展1、定义和分类:工业生产主要是从自然界取得自然资源,以及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再加工的过程。
分为重工业和轻工业。
2、地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3、工业的分布沿铁路线,江河和沿海分布工业基地:沪宁杭,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4、高新技术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很高。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归类整理(2018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参考答案】13.D 14.A 15.A(2018四川省绵阳市)(2018年湖南省娄底市)(2018年湖南省衡阳市)(2018年山东省济宁市)【参考答案】13.D 14. A 15.C 16.C 17.D 18. C 19.B 20.C(2018年山东省聊城市)22.我国工业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关键因素是A.完善的基础设施 B.雄厚的农业基础支撑C.丰富的资源与能源 D.领先技术与人才优势【参考答案】22. D(2018年山东省聊城市)23.关于我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多沿河沿湖分布 B.多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C.多沿交通干线分布 D.多依附于大中城市的高新区【参考答案】23. D(2018年四川省内江市)“蜀道难”再添通途:西成(西安至成都)高铁客运专线于2017年12月正式开通运营(如图所示)。
该客运专线设计时速 250km,成都至西安的用时,从以前的13个小时缩短至4小时。
沿线穿越秦岭、大巴山、汉江、渭河等,道路建设多高架桥和隧道。
据此完成7~10题。
7、根据材料分析,我国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朝着()A.单一性方向发展B.高速化方向发展C.大型化方向发展D.多样化方向发展【解答】解:由材料分析可知,该客运专线设计时速 250km,成都至西安的用时,从以前的 13 个小时缩短至 4 小时,所以我国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朝着高速化方向发展。
故选:B。
8、修建西成高铁客运专线的最大困难是()A.地形地质复杂B.城市众多C.全线高温多雨D.台风频繁【解答】解:西成高铁从西安至成都,该铁路线自北向南穿越关中平原、秦岭山脉、汉中平原、巴山山脉进入四川盆地。
由此可判定,西成高铁施工过程中需克服的最大困难是地形地质复杂,地势起伏大。
依据题意。
故选:A。
9、西成高铁客运专线,很多地段采用高架桥和隧道,目的是()A.减小噪音扰民B.保护野生动物C.缩短线路里程D.降低工程难度【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西成高铁自西安北站引出,自北向南穿越关中平原、秦岭山脉、汉中平原、巴山山脉进入四川盆地。
地理复习中国的经济发展3篇中考之钟声即将要敲响,不管面前是狂风亦或暴雨,还是风驰电掣,希望你都能够一如既往的谈笑自如去面对,相信自己,一定能够鲤鱼跳龙门,门门考高分!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地理复习中国的经济发展,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地理复习: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航空、水路、管道2.人们把交通运输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3.我国交通运输网的特点:东部密度大,西部密度小。
4.我国高速公路密度大的地区是: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5.铁路是我国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6.我国的铁路干线分布:(“五纵三横”)南北方向:①京沪线、②京九线、③京广——京哈线、④焦柳线、⑤宝成——成昆线东西方向:①京包——包兰线、②陇海——兰新线、③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7.铁路枢纽:郑州——陇海线和京广线交汇;徐州——陇海线和京沪线交汇。
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1. 我们把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农业的部门有: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
2. 我国的农业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
东部和西部的农业分界线是400毫米年降水量线;南方和北方的农业分布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西部畜牧业为主有我国的四大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青海牧区、内蒙古牧区,由于降水稀少,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3. 我国东部的农业类型以种植业、林业、渔业为主,其中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以种植业为主;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东北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4 .我国主要的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和棉花等主要类型。
中考地理知识点:中国的经济发展2019年中考地理知识点:中国的经济发展科学安排、合理利用,在这有限的时间内中等以上的学生成绩就会有明显的提高,为了复习工作能够科学有效,为了做好中考复习工作全面迎接中考,下文为各位考生准备了2019年中考地理知识点。
1、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是交通运输。
2、历史上我国著名的四大米市是无锡、芜湖、九江、长沙。
3、在各种交通运输线中,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经过西藏省的铁路是青藏铁路。
4、贵重或急需的货物而数量又不大的,多由航空运送。
5、容易死亡或变质的货物,多采用公路运送。
6、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一般选择水运、铁路运送。
7、农业的生产部门有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8、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民的基础产业。
9、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有我国四大牧区是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
10、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以达的地区。
11、粮食作物中的水稻、小麦公布呈现南稻北麦格局。
12、油料生产形成了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
13、糖料作物则呈现明显的南甘北甜的分布特点。
14、棉花生产以北方为主,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点城市简称或起点城市简称和终点省级单位的简称命名。
如陇海线、兰新线。
④以铁路线所在位置命名。
如南疆线、北疆线。
23南北差异表格:地区耕地类型熟制(一年几熟) 主要农作物秦岭淮河以北旱田一年一熟小麦、玉米、大豆、甜菜旱田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棉花、小麦、玉米、花生、温带水果秦岭淮河以南水田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水稻、棉花、油菜、甘蔗等24山地宜林则林平原宜粮则粮高原宜牧则牧平原中湖泊较多地带宜鱼则鱼25 主要交通枢纽城市:北京、郑州、天津、广州、株州、武汉、上海、徐州、石家庄、哈尔滨、沈阳、贵阳、重庆、昆明、成都、柳州、西安、乌鲁木齐、兰州、呼和浩特等是铁路枢纽;26辽中南工业区全国最大重工业基地,煤、铁、石油丰富,交通便利,包括鞍山、本溪钢铁、阜新煤炭、沈阳机械、大连造船、化工;京津唐工业区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煤、铁、石油、海盐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农业基础好,主要有北京、天津、唐山等;沪宁杭或长江三角洲工业区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技术力量雄厚,交通便利,农业基础好,包括上海、南京、杭州等;珠江三角洲工业区全国最大轻工业综合性工业区,靠近港、澳、东南亚,多侨乡,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便,主要有广州、深圳、珠海等。
中考专题复习分类汇编:中国的经济发展
一、选择题
1.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
A. 农业
B. 工
业 C. 建筑
业 D. 金融业
【答案】B
2.读我国某一铁路枢纽图,图中①②是()
A. ①是京沪线,②是陇海
线 B. ①是京沪线,
②是兰新线
C. ①是京广线, ②是陇海
线 D. ①是京广线,②是兰新线
【答案】C
3.不同气候条件下适宜出产不同的水果,下列某超市水果区货架上的标签中,产地标注错误的是()
A. 品名:香蕉产地:中国台湾
B. 品名:椰子产地:中国黑龙江
C. 品名:柑橘产地:中国湖南
D. 品名:苹果产地:中国山东
【答案】B
4.澳门历史城区保存了澳门400多年中西文化交流的精髓,下列图片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标志性建筑是
()
A. B. C.
D.
【答案】A
5.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列地区的生产活动与环境条件不相适应的是()
A. 在新疆建水产品加工
厂 B. 在内蒙古建皮毛、乳产品加工厂
C. 在黑龙江建豆制品加工
厂 D. 在山东大力发展海洋水产养殖
【答案】A
6.从乌鲁木齐乘火车到西安,需要经过的铁路线是()
A. 兰新线—包兰线
B. 兰新线—京包
线 C. 包兰线—陇海线 D. 兰新线—陇海
线
【答案】D
7.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
A. 工业
B. 农
业 C. 旅游
业 D. 商业
【答案】A
8.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运动会8月31日下午在辽宁省沈阳市隆重开幕。
结合右图说明辽中南地区发展重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①煤、铁、石油资源丰富②交通运输便利③人口稀少,
农产品丰富④科技力量雄厚,高新技术产业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