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县东坑镇毛团村2000亩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54.50 KB
- 文档页数:13
东发〔2007〕24号关于印发东坑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方案的通知镇府各办公室、各村(社区)、各单位:《东坑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方案》已经镇委、镇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坑镇人民政府二00七年八月七日东坑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方案为重点解决我镇规划面临的农民公寓建设、廉租房用地、六个控制片区建设(两个生活区、两个商业区和两个综合区)、角社电子信息产业园、两个增容变电站建设、工业园区配套服务区建设、旧村改造以及“四整四聚”用地整合等问题,切实保护耕地,保障建设用地供给,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现就我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提出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立足全镇经济发展宏观布局的战略调整,以有效保障建设用地供给为总体目标,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以有利于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按“严格控制、因地制宜、科学规范、实际操作、分类指导”的原则,坚持“城镇进圈、工业进园、民宅进区”三进的集约用地原则,重新整合土地资源,实施“四整四聚”、空间管制和双线管制。
二、规划原则(一)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护耕地为前提,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建设对耕地的占用。
(二)坚持集约节约用地为核心,以人为本设定建设总量,严格控制建设增量和规模。
(三)坚持统筹区域发展,保障各业用地,优化城乡发展格局。
(四)坚持机制创新,整合农地资源,做好耕地折抵。
整合建设用地资源,拓展发展建设腾挪空间。
(五)坚持保护和改善生态,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三、工作目标(一)增强规划可操作性。
以《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大纲》和《东莞市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分配方案》所确定的我镇土地利用指标为基础依据,将镇重点发展的基础项目和各村发展计划在空间上落实。
由镇政府统一调配,重点解决近期规划的重大项目用地问题。
靖边县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如何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分析/实施方案摘要说明—靖边县,隶属于陕西省榆林市,位于陕西省北部,榆林市西南部,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鄂托克旗相邻;南与延安市子长市、安塞区、志丹县、吴旗县接壤;东西分别与横山区、定边县毗连。
介于东经108°17’—109°20’、北纬36°58’—38°03’之间,总面积5088平方千米。
靖边史称“夏州”、“朔方”,靖边籍隋朝大建筑学家宇文恺规划设计和主持修建了大兴城(唐长安城),成为后世城市建设的范例。
境内大夏国都统万城遗址是匈奴族在人类历史上遗留下的唯一都城遗址。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中共靖边县委和中华苏维埃政府成立,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唯一没有被颠覆的县级革命政权。
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转战陕北时,在靖边的小河、天赐湾、青阳岔等地生活战斗了65个日夜,期间召开了著名的“小河会议”,拉开了全国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的序幕。
截至2018年,靖边县下辖1个街道、17个镇,常住人口38.2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373.3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6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49.0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94.7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7.9:66.7:25.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达98351元。
2019中国西部百强县市。
该xx项目计划总投资3167.8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244.2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0.84%;流动资金923.6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9.16%。
达产年营业收入6274.00万元,总成本费用4897.34万元,税金及附加55.82万元,利润总额1376.66万元,利税总额1622.36万元,税后净利润1032.50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589.87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3.46%,投资利税率51.21%,投资回报率32.59%,全部投资回收期4.57年,提供就业职位92个。
1. 总论1.1 项目名称乡土地整理项目1.2 承办单位概况**市土地整理中心,为**市国土资源局所属的事业单位1.3 拟建地点**市**区***乡1.4 项目类型省投资的重点项目1.5 项目性质土地整理项目1.6 项目范围和规模本项目位于**区***乡姑营子、***、***、**、**、**、**和**等村,共分为三个片区,计划整理总面积为899.07ha。
(注:现状图中总面积包括了16.93ha河道面积和34.5ha的林地面积,均为不动工面积)1.7 预计新增耕地面积及新增耕地率经过此次土地整理项目,预计可新增耕地54ha,新增耕地率为6%。
1.8 主要建设内容(1)对899.07ha的土地进行土地平整和修筑梯田,以提高项目区土地耕作性能。
(2)修筑36km的田间路与生产路,以实现项目区内的机械化。
(3)打机电井93座,铺设管道19.3万m,以满足项目区灌溉需要。
(4)架设10kv高压线21km,380v低压线12.6km,安装15kvA变压器93台。
(5)对零星荒地进行开发与客土改良,对零星坟墓进行拆迁,以增加耕地面积。
1.9 建设工期12个月1.10 概算投资3300.46万元1.11 效益分析每年可增收370万元,9年内可收回全部项目工程成本;新增耕地54.0ha,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就业,改善人民的生活;绿色植被覆盖率可达到93%,改善了生态和农民生活环境。
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条件2.1 建设的必要性分析**市**区位于辽宁省西北地区**市近郊。
近年来,由于人口膨胀,各种建设用地对耕地的占用增加等原因,**区耕地面积逐年缩小。
然而在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的形势下,该区对土地的利用却存在诸多的浪费和不合理之处。
地块散碎、田坎过多、荒地闲置等现象随处可见。
可以说,**区的土地后备资源十分丰富,有发展复合生态农业的优势条件,农业发展潜力巨大。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需求的增长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市葡萄产业发展迅速。
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示:此文档word版本,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修改目录1 项目概况 (1)1.1项目提出的原由、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1)1.2项目简介 (1)2 报告编制依据 (3)2.1相关法律法规政策 (3)2.2相关规划及报告 (3)2.3图件资料 (3)2.4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 (3)3 某某区概况 (5)3.1某某区所某某乡简况 (5)3.2某某区基本情况 (6)3.3自然条件 (6)3.4社会经济条件 (7)3.5农作物种植情况 (8)3.6土地利用现状 (8)3.7某某区基础设施状况 (8)4 项目分析 (10)4.1项目的合法性分析 (10)4.3某某区新增耕地潜力分析 (14)4.4某某区土地适宜性评价 (14)4.5某某区土地利用限制性因素分析 (15)4.6某某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15)4.7公众参与分析 (16)5 项目规划方案及建设内容 (17)5.1规划原则 (17)5.2项目规划方案与总平面布臵说明 (17)5.3项目主要工程内容 (19)5.4施工进度 (20)6 投资估算 (22)7 某某区土地权属调整方案 (25)8 项目组织实施管理 (27)9 效益分析 (29)9.1社会效益分析 (29)9.2生态效益分析 (29)9.3经济效益分析 (29)10 结论与建议 (32)10.1可行性研究结论 (32)10.2实施项目的建议 (32)附表附表1某某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总表 (34)附表2项目工程任务汇总表 (35)附表 3 项目施工总进度横道图 (36)附表 4 总估算汇总表 (37)附表 5 分月用款计划表 (38)附表 6 直接费估算表 (39)附表7某某区单位工程量直接费用表 (40)附表8 其他费用表 (42)附表9 土地整理某某区图斑明细表 (43)附表10 某某市场主要材料价格表 (48)1 项目概况1.1 项目提出的原由、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中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某某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某某乡风文某某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同时要求把建设社会主义某某村作为各级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
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名称:土地整治项目一、项目背景土地整治是指对土地资源进行调查、规划、设计和实施工程措施,对土地进行综合治理和综合利用的过程。
本项目旨在改善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益。
二、项目目标1. 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2. 改善土地生态环境;3. 提高土地产业化水平;4. 增加农村经济收入。
三、可行性分析1. 市场需求分析:通过市场调研发现,当前土地利用不规范,导致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土壤质量下降,植被退化等问题普遍存在。
因此,市场对土地整治项目需求旺盛。
2. 技术分析:土地整治项目需要综合运用地质勘探、土壤改良、植被恢复等技术手段,确保项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经过调研发现,当前已经存在一些成熟的土地整治技术,可以在本项目中借鉴和应用。
3. 经济效益分析:土地整治项目将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益,进一步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根据初步测算,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将达到20%以上。
四、实施方案1. 项目规模:本项目拟在一个县级行政区范围内进行试点,以总面积5000亩为目标。
2. 时间计划:项目预计在3年内完成,按照年度划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实施。
3. 技术方案:通过对土地资源、植被分布进行调查和分析,制定出相应的规划设计方案。
运用土地改良、植被恢复等技术手段进行整治工程实施。
五、风险分析1. 政策风险:国家和地方政策对土地整治等环境保护方面的支持力度可能受到影响,导致项目实施的困难。
2. 市场风险:由于市场竞争激烈,项目可能面临销售收入不及预期的风险。
六、投资计划本项目预计总投资1000万元,其中包括调查与设计费用、工程建设费用、管理费用等。
资金筹措主要通过政府拨款、银行贷款等方式。
七、结论本项目在市场需求、技术可行性、经济效益等方面具备较高的可行性。
通过合理规划和科学实施,将能有效改善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但仍需关注政策和市场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等10村土地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国土资源局二O一二年五月*********等10村土地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书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 01.1工程提出的原由、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01.1.1 工程背景........................................................................................................... 01.1.2 工程原由和建设的必要性............................................................................... 01.1.3 建设根本农田保护示范区的意义................................................................... 11.2工程简介 ................................................................................................................... 21.2.1 工程类型........................................................................................................... 21.2.2 工程性质........................................................................................................... 31.2.3 工程范围........................................................................................................... 31.2.4 工程规模........................................................................................................... 31.2.5 工程工期........................................................................................................... 31.2.6 工程任务目标................................................................................................... 4第二章报告编制依据 (6)2.1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文件 (6)2.2土地开发整理相关政策 (6)2.3相关设计标准 (7)2.4地方有关文件、规划、方案 (8)(5)?******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1〕〔局部〕; (8)第三章工程区概况 (10)工程区根本情况 (10)3.2自然条件 (10)气象 (10)地形地貌 (11)水文 (11)植被 (11)土壤 (11)3.2.6 自然灾害 (12)3.3社会经济条件 (12)3.4农作物种植情况 (12)3.5工程区根底设施状况 (13)交通设施 (13)水利设施 (13)电力设施 (13)林网建设状况 (13)3.6土地利用现状 (14)新增耕地潜力分析 (14)第四章工程分析 (18)4.1工程的合法性分析 (18)4.2工程区新增耕地潜力分析 (18)4.3工程区农用地适宜性评价 (19)4.3.1 土壤物理性质 (19)4.3.2 土壤化学性质 (19)4.4水资源平衡分析 (20)可供水量计算 (20)4.4.2 需水量计算 (21)水资源平衡分析 (24)4.5工程区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 (24)4.6公众参与分析 (24)第五章工程规划方案 (26)5.1规划指导思想、原那么与目标 (26)5.1.1 指导思想 (26)5.1.2 规划原那么 (26)5.1.3 规划目标 (27)5.2工程规划方案 (28)规划标准 (28)5.2.2 总体布局 (28)5.2.3 分项规划 (29)5.2.3.1 土地平整 (29)5.3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29)第六章工程布置及建筑物 (32)6.1设计依据 (32)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 (32)6.1.2 设计根本资料及依据 (32)6.2土地平整和田块设计 (32)土地平整的要求 (32)〔1〕紧密结合田间沟、路的全面规划,防止造成返工和浪费; (32)〔3〕紧密结合当年生产,平整一块收效一块,不影响农业生产; (33)6.2.2 土地平整的工程任务 (33)6.2.3 土地平整土方量计算 (33)田块设计 (33)6.2.4 测土配方施肥方案 (34)6.3灌溉工程设计 (35)排水工程设计 (36)道路设计 (39)6.6工程区工程进度方案 (40)第七章投资估算 (42)7.1投资估算依据 (42)7.2投资估算、总投资及年度投资 (42)7.2.1 根本农田整理投资 (42)3. 工程内容及投资估算 (43)(3)田间道路工程 (43)第八章工程区内土地权属调整工作方案 (44)8.1土地权属现状 (44)8.1.1 工程区土地权属类型及分布 (44)8.1.2 集体所有土地确权定界 (44)8.1.3 土地权属纠纷及调处情况 (45)8.1.4 土地登记、发证工作情况 (45)8.2土地权属调整工作方案 (45)8.2.1 权属调整的原那么 (46)权属调整的依据 (47)8.2.3 权属调整拟采用的实施措施 (47)第九章工程实施措施 (50)9.1组织机构 (50)9.2工程管理制度 (50)9.2.1 实行工程法人负责制 (50)9.2.2 实行工程工程招标制 (51)9.2.3 实行工程工程监理制度 (51)合同管理制度实施方案 (52)实行工程法人责任制度 (52)9.2.6 资金管理 (52)工程实施管理 (53)9.3工期安排 (53)第十章效益分析 (55)10.1社会效益 (55)〔2〕改善耕地质量,提高耕地产出率 (55)〔3〕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55)〔4〕增强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意识 (56)经济效益 (56)费用计算 (56)效益计算 (57)静态投资回收期 (60)T=K/(△P-C)=1744.41 /(291.80— 44.14)≈7年 (60)10.3生态效益 (60)第十一章结论与建议 (61)11.1可行性研究结论 (61)11.2问题与建议 (62)附录一、附表1、工程区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汇总表2、工程区土地利用规划面积汇总表3、工程区整理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对照表4、土地整理工程任务、工程内容及投资估算表5、新增耕地一览表二、附件*********等10村土地整治工程勘测报告。
土地整理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土地整理是指对于城乡未利用土地、闲置土地或低效用地进行合理利用的过程。
本报告旨在对土地整理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土地整理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效益。
二、背景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土地资源日益紧缺。
大量的土地被低效率利用,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因此,进行土地整理成为迫切的任务。
三、目标和方法本研究的目标在于评估土地整理的可行性,并提出科学合理的整理方案。
通过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结合现有经验和实践,综合利用经济学、社会学、规划学等相关知识,评估土地整理的潜力和影响。
四、可行性评估4.1 社会、经济因素在社会层面,土地整理可以减少废弃土地的存在,回收利用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条件。
在经济层面,土地整理可以增加土地价值,提高土地的市场流通性,吸引外部投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4.2 技术、环境因素土地整理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包括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土地调查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整理效率和质量,并减少资源浪费。
同时,在整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环境保护,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五、效益评估5.1 经济效益土地整理可以提高土地的市场价值,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促进产业发展。
通过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效率,可以降低土地成本,提高土地的投资回报率。
5.2 社会效益土地整理可以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的居住品质,增加公共设施和服务设施的供给。
同时,整理后的土地可以用于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等。
六、风险与对策土地整理涉及多方利益,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例如,土地权属和产权问题、政策支持和合作机制等。
为了降低风险并保证整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加强社会参与和合作。
七、结论土地整理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通过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土地整理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条件,促进经济发展。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研报告【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地的开发整理成为重要的环节。
本项目旨在对地进行土地开发整理,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
【项目目标】:1.通过土地开发整理,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闲置土地。
2.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城市布局的合理性。
3.改善土地利用的环境效益,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项目内容】:1.土地调查:对项目区域的土地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包括土地类型、土地利用现状、用地结构等。
2.土地规划:根据土地调查结果,制定土地规划方案,包括用地分区、建设布局等。
3.土地整理:对土地进行统一的规划管理,包括土地征收、土地整合、用地专项规划等。
4.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土地规划方案,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排水系统、绿化带等。
5.用地开发:将整理后的土地进行开发利用,包括住宅建设、商业用地、公共设施等。
6.环境保护:在土地开发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采取措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项目效益】:1.提高土地利用率:通过土地整理,使闲置土地得到有效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地的经济效益。
2.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土地整理后,能够使城市空间结构更加合理,提高城市的功能布局和居住环境。
3.提高城市发展质量:通过土地开发整理,能够推动城市的发展,提高城市的经济发展质量和城市形象。
4.改善环境效益:土地整理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提高土地利用的环境效益。
【项目实施方案】:1.项目组成:设立项目组,由土地规划、土地管理、市政工程、环境保护等相关部门组成,形成合作机制。
2.组织调配:合理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3.技术支持:积极取得技术支持,利用先进的土地规划与管理技术,提高项目的实施效果。
4.宣传推广:加强对项目的宣传推广工作,提高对项目的认知度和理解度,争取社会支持。
【项目投资】:1.建设投资:包括土地征收、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开发等方面的投资,预计总投资金额为X万元。
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引言土地整治是指通过改善土地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土地功能的优化和提升的一系列综合性工程。
土地整治项目是在特定区域范围内进行土地整治的具体实施方案,旨在解决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本报告旨在对土地整治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评估,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研究目标与方法2.1研究目标本研究旨在评估土地整治项目的可行性,包括项目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等方面,以确定项目是否值得推进。
2.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可行性评估: - 收集相关资料:收集项目所在地区的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等相关资料,建立项目背景数据库。
- 实地调查:对项目所在地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土地现状、生态环境质量、社会经济状况等情况。
-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估土地整治项目的潜力和可行性。
- 经济评价:通过建立经济模型,评估土地整治项目的投资回报率、成本效益等经济指标。
- 社会与环境评价:综合考虑项目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评估项目的社会可持续性与环境可持续性。
3.可行性评估结果3.1经济可行性评价根据经济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该土地整治项目具有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和成本效益。
项目的实施将带来一系列经济效益,包括增加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农产品产量、改善农民收入等。
同时,项目的投资风险相对较低,具备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可持续发展潜力。
3.2社会可行性评价土地整治项目将有助于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提升社会福利水平。
项目的实施将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同时,项目还将改善土地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护生态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3.3环境可行性评价土地整治项目将采取一系列环保措施,包括生态恢复、水土保持、植被恢复等,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项目的实施将减少土地退化和水土流失,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1.2 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地资源的利用与整治成为城市发展中的重要环节。
本项目旨在对土地整治项目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推动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整治,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1.3 项目地点:该项目将重点关注国内城市及乡村土地资源整治需要,首先在具体地点实施小范围试点,通过实证案例为城市土地整治提供经验借鉴。
二、项目目标2.1 项目目标:全面了解土地资源现状,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整治方法,并制定实施方案。
2.2 项目设想: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城市土地整治方案,并在实际中进行试点和应用,验证方案的可行性,最终提供整治土地资源的有效办法。
三、项目内容3.1 土地资源现状调查:了解各地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包括城市用地和农村用地。
3.2 可能存在问题分析: 分析土地资源的需要与供给状况,包括农地占用、城市用地拆迁等问题。
3.3 整治方法研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土地整治的方案与建议,包括土地资源再利用、城市更新、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
3.4 实施方案制定: 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计划,包括项目推进计划、经费来源、合作配套等。
四、可行性分析4.1 市场需求分析:城市土地整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受到政府支持和社会关注,市场需求大。
4.2 技术可行性分析:土地整治项目涉及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技术发展较为成熟,有相应的技术支撑。
4.3 经济可行性分析:土地整治项目对于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4.4 社会可行性分析:土地整治可以改善城市乡村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受到社会普遍认可。
五、项目成本估算5.1 项目前期调查: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需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进行前期调查。
5.2 项目实施成本:根据项目实施方案制定实际投入。
5.3 项目后期维护成本:制定一定的经费用于后期维护与监测。
靖边县东坑镇毛团村2000亩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名称:2000亩土地整理项目项目实施单位:靖边县国土资源局项目负责人:崔琳品申报时间:二0一0年一月靖边县东坑镇毛团村2000亩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概况1.1靖边县东坑镇毛团村位于县城西28公里处,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2个移民区,总人口3230人,总土地面积7.8万亩,其中林地6.1万亩,荒地0.6万亩,耕地0.9万亩,地下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公路、铁路以及基础设施项目逐年占用大量耕地,耕地日益减少,人地矛盾日渐突出,“占补平衡”任务完成难度越来越大,为了增加粮食和经济收入,提高土地质量,促进土地集约化经营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实施毛团村土地整理项目,确保实现项目区内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建设占用耕地实行占补平衡的要求,并顺应政府和群众对土地整理的强烈要求和迫切愿望,认真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充分利用国家对土地进行开发整理的优惠政策,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立足实际,确定对毛团村的部分集中连片荒地进行整理。
1.2实施毛团村土地整理项目不仅可以增加耕地面积,补充耕地实现“占补平衡”,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保证粮食生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加速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以推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3由于该项目主要是对现有土地进行综合整理,通过修建水利设施,客土回填和土地平整,增强地力、肥力,提高耕地的生产能力,增加产出率,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增加粮食生产、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1.4该项目位于靖边县东坑镇毛团村,拟实施的土地整理项目区内土地相对集中连片,土地整理总面积2000亩。
该土地整理项目概算投资规模为723.75万元。
1.5项目从2010年2月启动至2011年2月结束,建设工期12个月。
二、编制依据为提高耕地质量,增加粮食产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切实保护耕地,不断加大对土地整理的力度,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当地经济,在经技术人员实地勘测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靖边县东坑镇毛团村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报告编写主要依据:2.1.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务院复垦规定》2.1.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号文件)2.1.3《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1.4《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2.1.5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立项有关问题的通知》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通知》2.1.6《靖边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1.7《靖边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
三、项目区概况3.1自然条件3.1.1 项目区海拔介于1123米——1823米之间,年平均气温7.8℃,年平均降雨量395.4mm,主要集中在7、8、9月份。
日照时间长,有利于农业生产。
地下水资源丰富,能满足该项目区生产生活所需。
3.1.2项目区是全县粮食主产区,光热充足,土壤肥跃,一般耕作层均在40—60厘米,待整理土地厚度在30—40厘米,农业生产立地条件较好,距农村居民点近。
地势平坦,分布集中,交通方便,土地适宜整理为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用地。
3.1.3项目区自然灾害主要有秋绵雨和秋季低温,一般在9—11月发生。
3.2社会经济条件项目区涉及5个村民小组,2个移民区,农户620户,人口3230人,农村劳动力1500余人,人均耕地面积2亩,农村居民人均收入4500元,在靖边县属中等水平。
3.3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3.3.1项目区土地属东坑镇毛团村,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无污染工业,适宜发展农业。
3.3.2项目区外接307国道、青银高速公路和太中银铁路,通向四面八方,交通极为便利。
3.3.3项目区地处东坑镇西北5公里处,地下水源丰富,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生产、生活用水用电能得到有效保障,为土地整理及后期生产经营具备良好条件。
四、项目分析4.1该土地整理项目提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鼓励开发,县、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改造中低产田土,整治闲散地和废弃地和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市、县人民政府为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进行建设,由当地人民政府负责在本行政区城内通过开发整理补充耕地,整理项目实施后的土地利用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并与靖边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靖边县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的要求是一致,在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不存在毁林、毁草现象。
4.2项目整理规模2000亩,通过挖高填低、客土回填,平整土地、规划规范田间灌溉井、道路、增加耕地数量和质量,通过综合整理可增加有效耕地2000亩。
4.3通过对项目区水利设施进行改造,争取使整理后的每块地能得到有效灌溉,并通过整治来提高整理后的耕地质量,将大量土地改造为高产地,使新增耕地熟化以达到耕种条件。
在整理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区内水源、地势、气侯、温度条件、土质、位臵等因素,结合综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4项目区土地利用限制的自然因素:表层土壤熟化程序不高,有机质含量分布不均,在一定程序上影响农作物生长;项目区内虽然地下水资源丰富,但缺乏有效的水利设施。
项目区自然灾害主要有秋绵雨和秋季低温,一般在9-11月。
项目区土地利用限制的社会经济因素:土地利用集约度低,不能充分发挥土地生产能力;由于受区内部份条件影响,造成现有耕地在耕种季节种不上农作物;项目区人多地少、矛盾突出,难于形成规模经营,致使该区土地产出率低。
4.5项目整理区符合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榆林市确定的土地整理重点地区之一,也是我县“十一五”期间确定的重点土地整理区。
五、项目规划方案及主要工程5.1该土地整理项目规划编制的任务是合理确定各类用地数量,各项工程措施及生物措施的位臵和用地规模,并将其配臵在合理的具体地块上,在具体编制规划中按以下原则进行:(1)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2)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3)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4)因地制宜;(5)工程技术可行、经济合理。
5.2该整理项目规划编制主要依据有:(1)《靖边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靖边县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3)《土地开发整理标准》5.3项目规划方案(1)土地回填和平整通过对挖高填低、客土回填、平整土地等综合整理,改善土地耕种条件,旱地变为水地,逐步熟化耕作土壤。
(2)农田水利工程根据耕地在区内分布的实际情况,科学的新增灌溉井及管网,田间管网设计做到全面合理、网路结合、综合考虑以达到灌溉保障,确保耕种季节的需水量,并方便机械进出田间作业。
(3)土壤改良:对整理后土地通过土壤改良,施以农家肥和氮、磷、钾肥等并适度种植绿肥加速土地熟化度,尽快达到优质高产田地。
5.4.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方案1、生态环境保护方案该项目位于毛乌素沙漠边缘,是国家和省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地区。
该项目在建设中,将严格按照中、省、市、县关于生态环境建设要求,搞好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建设。
2、水资源供应方案该项目区内地下水资源丰富,通过新打灌溉井,铺设灌溉管网,修建水渠等,以满足农作物生长需要。
5.5项目工程进度计划项目工程整理从2010年2月开始至2011年2月底结束,历时1年全部完成竣工。
六、投资估算6.1投资估算依据(1)依据主要工程量和规划设计图纸;(2)《陕西省建筑安装工程定额》。
6.2投资估算、总投资项目共需投资723.75万元,其中:申请省国土资源厅土地整理资金506.625万元,自筹217.125万元。
具体项目及费用如下:(1)新打240米深井30眼及配套(30眼×8万元/眼=240万元);(2)铺设管网15000米(15000米×10元/米=15万元);(3)新建井房30间(30间×0.5万元/间=15万元);(4)安装50KVA变压器10台(10台×4.5万元/台=45万元);(5)架设10KV高压线8公里(8公里×6万元/公里=48万元);(6)铺设地埋线13500米(13500×4.5元/米=60.75万元);(7)整理土地2000亩(2000亩×1500元/亩=300万元)。
七、项目区土地权属调整工作方案7.1土地权属状况项目区土地均属毛团村集体所有。
7.2土地权属调整方案土地整理权属调整,待整理完毕后,按照“方便生产、方便管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承包给当地种植大户,实施规模经营和持续经营,有效避免出现荒芜现象。
八、项目组织实施管理8.1组织领导机构设臵靖边县国土资源局具体负责土地整理任务,做好协调关系,并解决处理好项目中的重大问题。
8.2工程建设管理本项目由靖边县国土资源局负责,同时接受省、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指导,靖边县国土资源局局长为项目责任人。
本项目按现代化管理方式进行运作管理,实行法人负责制和招投标责任制。
即实施项目的各负责人和各岗位竞争上岗,项目中的各工程规划和实施均进行公开招标,属招标范围内的物质和劳动力等由中标者负责,属招标范围外的物质和劳动力等由靖边县土地开发整理中心负责。
具体实施单位为靖边县土地开发整理中心,成立项目计财组、技术组和综合组。
计财组职责:负责项目资金预决算、审查项目标书经济部分;技术组负责项目可行性研究、审查项目标书工程技术部分,实施对项目进行监督检查验收;综合组负责项目工程进度安排,搞好协调,组织材料采购等。
8.3资金使用管理项目资金使用严格按照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0‟282号),加强对土地整理项目资金的管理,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
(1)项目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单独核算,不得截留、挪用和挤占。
(2)项目成立专门的计财组,负责项目编制土地整理项目预算和决算。
(3)项目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对预算执行、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并接受审计监督。
九、效益分析9.1社会效益评价(1)可增加项目地有效耕地面积。
该项目实施后,可净增加耕地2000亩。
(2)可促进项目区经济快速发展。
项目实施后,产量和产值按每亩0.75吨、1050元计算,每年可新增粮食产量1500吨,新增粮食产值210万元,项目地人均增加粮食产量460公斤,人均增加产值650元;同时,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有助于项目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项目区经济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