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2
《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金刚石、石墨和C60》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第六单元课题1的教学内容。
本课题包括两部分:碳的单质、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碳的单质主要介绍了金刚石、石墨和C60。
木炭和活性炭的主要成分都是碳的单质,而它们的结构与石墨类似,因此木炭和活性炭的性质放在石墨的内容中介绍。
本课题内容既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又充分体现科技的发展,同时还紧密联系社会热点问题。
例如:教材中介绍了碳纳米管和单层石墨片、人造金刚石和金刚石薄膜等等。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知道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3.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鉴赏金刚石和石墨结构模型,理解“结构决定性质”,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能力。
2.在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了解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形成科学自然观。
2.改变结构可以创造物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无止境的观念。
【教学重点】用途对应性质,性质归因结构【教学难点】改变结构可以创造物质【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一、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本节课按照“了解用途,对应结构——认识结构,问题归因——改变结构,创造物质”的思路进行教学设计,条理清晰,符合学生的认知。
通过师生共游“碳府”进行课堂导入,欣赏美丽的图片和有趣的视频,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充满期待,效果很好。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获取信息——整理信息——验证信息”等三个环节来获取新知。
学生思维活跃。
学生活动开展有序、高效。
二、注重对学生进行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验证信息”环节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裁玻璃、验证铅笔芯可导电、活性炭的吸附性”等三个实验,着重培养他们的实验动手能力,也使他们的团队意识得到强化。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教材《化学》第三章第一节“碳的同素异形体”,详细内容涉及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性质以及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特点,掌握它们的基本性质;2. 了解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特点及其性质。
难点: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模型、实验器材。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实物模型,引发学生对这些碳同素异形体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金刚石的结构与性质;(2)石墨的结构与性质;(3)C60的结构与性质;(4)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
3.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金刚石、石墨和C60性质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关于金刚石、石墨和C60的选择题、填空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演示:进行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实验,观察它们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质表现。
六、板书设计1. 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特点;2. 金刚石、石墨和C60的性质;3. 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特点;(2)举例说明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3)分析金刚石、石墨和C60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2. 答案:(1)金刚石:正八面体结构,石墨:层状结构,C60:足球烯结构;(2)例如:石墨转化为金刚石、C60转化为石墨;(3)金刚石:饰品、工业切割;石墨:电极、润滑剂;C60:超导材料、药物载体。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性质掌握程度如何,实验环节是否到位。
2. 拓展延伸:(1)研究其他碳同素异形体的结构与性质;(2)探讨金刚石、石墨和C60在新能源、环保等领域的应用前景;(3)进行关于碳同素异形体的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化学》教材第三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性质以及应用。
重点分析这三种碳单质的异同,并探讨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特点,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 掌握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物理性质,并能解释其成因。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重点:三种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实物或模型,多媒体课件。
2. 学具:实验器材,记录本,碳单质样品。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实物或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 例题讲解:分析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与性质,讲解三种碳单质的应用。
3.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应用实例。
5. 课堂实验:观察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物理性质,如硬度、导电性等,并记录实验结果。
6. 结果讨论:分析实验结果,探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1. 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特点2. 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物理性质3. 三种碳单质的应用实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金刚石、石墨和C60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并说明其优点。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是否掌握了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性质及其应用,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碳单质,如纳米碳管、富勒烯等,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应用前景。
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发现碳单质的应用,提高化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Life is a circle. Some people have not walked out of the circle drawn by fate for a lifetime. He just doesn't know that every point on the circle has a soaring tangent.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了解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2、能力目标: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C60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及空间结构的分析,知道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木炭(或活性炭)吸附作用演示实验的探究,让学生知道对比实验是研究问题的常用的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对案单质新的形态的发现及其简单的介绍,学生能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认识科学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和局限性。
教学重难点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过程实物展示炭雕(活性炭)、铅笔(石墨)、玻璃刀、钻石吊坠。
问:从外观看这些物品区别很大,它们有什么联系呢?介绍这些物品的组成它们是一家人,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碳家族人丁兴旺,是组成物质最多的元素。
其中最光耀的是老大金刚石。
问:根据老师展示的物品和你的生活经验,你知道金刚石的哪些应用?追问相关的性质是什么?关于金刚石的用途还有补充的吗?金刚石确实硬吗?想看看吗演示实验:玻璃刀割玻璃结论:真是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板书:硬请看视频通过视频我们知道金刚石还有什么用途?对应的性质是什么?问:性质与用途是什么关系?板书: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可以体现性质碳老大骨头硬光彩照人身价百万,有多少人对它爱不释手请看视频金刚石的同胞兄弟石墨有什么用途呢?老师演示实验:用铅笔芯连接使音乐贺卡歌唱钻石连接观察贺卡唱歌板书:软导电(石墨)金刚石:不导电石墨的用途还有补充的吗?请看视频。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化学》教材第2单元“碳的世界”中的第1章“金刚石、石墨和C60”。
具体内容包括: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与性质;C60分子的发现及其结构特点;碳的同素异形体概念;以及金刚石、石墨和C60在实际应用中的区别与联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特点及其物理性质。
2. 掌握碳的同素异形体概念,并能运用该概念分析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共性与特性。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特点及其物理性质的区别。
重点:碳的同素异形体概念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体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金刚石、石墨和C60的模型,PPT展示课件。
2. 学具:实验器材(放大镜、导电实验装置等),实验手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实物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2. 知识讲解:(1)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与性质(2)C60分子的发现及其结构特点(3)碳的同素异形体概念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每组探讨一种碳的同素异形体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金刚石、石墨和C60的选择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碳的同素异形体的填空题,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
6. 实验演示:展示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导电性能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实验结果。
六、板书设计1. 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与性质2. 碳的同素异形体概念3. 实验现象及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特点。
(2)举例说明碳的同素异形体在实际应用中的区别与联系。
(3)分析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导电性能实验结果。
2. 答案:(1)金刚石:正八面体结构,硬度大,导电性差;石墨:层状结构,导电性好,硬度较低;C60:足球烯结构,导电性能介于金刚石和石墨之间。
《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五个单元的学习,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已对氧气的性质有所掌握,实验的技能已初步形成,并在水的净化中对木炭、活性炭吸附性有所了解,很容易实现从气态非金属单质到固态非金属单质认识的过渡;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学生已有了由现象推知性质,由性质了解用途的思维,但对于“结构—性质—用途”三者之间的关系还不知道;在情感态度方面本节课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高新科技的发展,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冲淡学生在学习物质构成以及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中产生的枯燥感。
二、学习内容分析:本单元包括三个课题,本节课为课题一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教材主要介绍了金刚石、石墨的一些物理性质和用途以及C60分子的结构特点,木炭、活性炭的主要成分都是碳单质,它们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因此木炭、活性炭的性质放在石墨中介绍。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为后续碳单质化学性质及碳的氧化物的深入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了解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⑵了解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
⑶知道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2、过程与方法⑴学习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图片、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加工。
⑵通过对碳原子排列方式等内容的分析,懂得物质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保持和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⑵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⑴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⑵了解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
2、教学难点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三者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流程图:六、教具准备:多媒体、注射器、棉花、活性炭、品红溶液、烧杯、药匙、蒸发皿、蜡烛、打火机、玻璃刀、小刀、玻璃片、铅笔、灯泡、电池、开关、导线。
七、教学过程:八、板书设计:课题一金刚石、石墨和C60一、焦炭、炭黑木炭、活性炭:吸附性二、石墨:决定决定三、金刚石:结构→性质→用途←←体现体现四、C60。
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1 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处。
2.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C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p ,懂得物质构造、性质和用处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C60的发现及研究的介绍,学会用开展的目光看问题,树立物质性质决定用处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金刚石、石墨和C60中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p 以及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难点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响。
教学工具仪器:金刚石的分子模型、石墨的分子模型、C60的分子模型、玻璃刀、铅笔芯、干电池、石墨电极、导线、灯泡、小锥形瓶、试管(大小各1个)、铁架台、酒精灯、网罩、带导管的塞子、足球药品:红墨水、烘烤过的木炭(活性炭)、木炭粉、CuO粉末、澄清石灰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我们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同种元素能组成单质,那么同种元素能否组成不同的物质呢?研究说明,透明的金刚石、灰色的石墨和足球状的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展示玻璃刀、C60的分子模型、铅笔)。
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络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推进新课碳的单质1.金刚石师:展示金刚石及模型:生:学生观察金刚石样品后,尝试描绘有关金刚石的物理性质: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固体,呈现正八面体构造。
师:金刚石可以用来切割玻璃、水泥,甚至大理石等建筑材料,制作钻头用于地质钻探、开采石油和打井等。
金刚石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最硬物质。
2.石墨师:金刚石对光有折射和散射作用,但是同为碳元素组成的石墨,和金刚石相比外表要暗淡许多。
师:展示石墨及模型:师:(1)用手触摸一下石墨,有什么感觉?(2)用石墨在纸上划一下,会有什么现象?生:(1)石墨很软、有滑腻感。
(2)留下深灰色的痕迹。
师:石墨是一种深灰色的有金属光泽而不透明的细鳞片状固体,常用石墨作铅笔芯。
此外,石墨还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用来制作石墨电极。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化合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 60广东广州花都区联安中学广东广州花都区联安中学(510890510890)) 梁新苗梁新苗梁新苗 一 教学背景1 1 面向学生:初中面向学生:初中面向学生:初中2 2 2 学科:化学学科:化学学科:化学3 3 课时:课时:课时: 1 14 4 课前准备:一把玻璃刀和一把阳江十八子大刀,玻璃两片,上课时让学生亲自切割玻璃,课前准备:一把玻璃刀和一把阳江十八子大刀,玻璃两片,上课时让学生亲自切割玻璃,通过对比体会玻璃刀中金刚石的硬度大。
通过对比体会玻璃刀中金刚石的硬度大。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在引导学生走进化学世界,在引导学生走进化学世界,从化学角度认识了身边的物质,从化学角度认识了身边的物质,从化学角度认识了身边的物质,初步了解了物质构成的奥秘,初步了解了物质构成的奥秘,初步了解了物质构成的奥秘,学学习了一些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化学技能之后,本单元开始深入、细致地研究碳和碳的氧化物。
前面的内容对本课题起到铺垫作用。
前面的内容对本课题起到铺垫作用。
第一课题包括两部分,第一课题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碳的单质,第二部分介绍碳的化学性质。
今天我主要说一说第一部分的教学思路。
这部分主要介绍了金刚石、石墨的重要物理性质和C 60分子的结构特点。
在介绍石墨的同时又穿插介绍了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及其用途,使学生树立性质决定用途,使学生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结构的观点。
用途体现结构的观点。
掌握了这一重要化学思想后,可以使学生更好的体会学习化学的意义,感受化学世界的魅力。
思想后,可以使学生更好的体会学习化学的意义,感受化学世界的魅力。
2、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①认识不同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物质,同种元素也可以形成不同物质;知道金刚石、石①认识不同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物质,同种元素也可以形成不同物质;知道金刚石、石墨和C 60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②② 能说出金刚石、石墨等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对应用途能说出金刚石、石墨等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对应用途 ③③ 了解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了解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 (2 2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C 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和结合有关信息,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和结合有关信息,分析归纳出物分析归纳出物质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①通过对C 60研究的介绍,学会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研究的介绍,学会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②② 通过对碳的几种单质的学习,树立用知识改造生活的观念。
第六单元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一、教材分析本课题是初中化学第六单元课题一。
碳是重要的化学元素,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前面学习了物质构成的奥秘,使本单元的高度上升了一个新台阶。
本课题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介绍碳单质,主要介绍了金刚石、石墨、C60、木炭及活性炭的重要物理性质、结构特点和用途;另一部分介绍碳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稳定,加热或高温下可以和氧气及某些氧化物等物质起反应。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微观构成、物理性质和用途。
(2)掌握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1)能用变化发展的观点认识碳的单质。
(2)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确定学习化学的志向。
(2)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碳单质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二、教学理念本课题注重教学情景的创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体现出学化学是为了用化学;采用体验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图文并茂,使知识活动化、游戏化,给学生营造自由、宽松、有趣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节课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协助者,对学生加以引导、启发、肯定和鼓励。
三、教学过程:[情景设置](教师)化学实验室需要购买活性炭,请大家和我一块进行网上购物去吧!咱们到这个名为卖“炭”翁的商店逛逛去。
本节课的教学课堂就设置在这个商店里。
学生在逛商场的过程中,经过讨论、探究,轻松、愉快的达到各项学习目标。
这种活泼开放的教学环境,给学生以新奇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感到,化学和生活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新课讲解](教师)给学生展示商店里面商品的图片:大家看看一号柜台出售的是金刚石类的,有人造的和天然的金刚石,由金刚石打磨而成的光彩夺目、价值连城的钻石,由金刚石制成的用来切割的玻璃刀和钻头。
大家根据金刚石的用途能够推测出它的性质吗?(学生回答)金刚石是透明的正八面体,非常坚硬。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题目:金刚石、石墨、C60班级:级化学(2)班**:***时间:3月15日第六章、碳和碳旳氧化物课题一、金刚石、石墨、C60一、教学目旳1、知识与技能(1)理解金刚石、石墨、C60旳物理性质和用途。
(2)懂得不同元素可以构成不同种旳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构成不同旳物质,。
能以发展旳观点看待碳旳单质,领悟物质旳多种性和复杂性。
2、过程与措施(1)紧密联系学生旳生活实际,理解金刚石和石墨旳性质及用途。
(2)引导学生以发展旳观点看待碳旳单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解决物质旳构造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旳观点。
(2)以发现旳观点看待碳旳单质。
(3)激发爱国主义热情(爱惜碳资源)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2、教学难点三、教学课型新授课四、教学措施解说、讨论法、合伙学习法相结合五、教学过程【引入】不懂得同窗们们有无看过这样一段广告(点击课件)广告中旳女主角钻石----进入课题(今天就让钻石带领我们打开碳家族旳大门,踏上摸索之路,解开它旳身世之谜)【过渡】教:金刚石由什么构成?教:金刚石旳颜色和状态是如何旳?教:纯净旳金刚石是无色透明旳、正八面体形状旳固体,经仔细揣摩后,成为装饰品──钻石,它还是天然界中存在旳最硬物质,可以划玻璃、切割大理石等。
【过渡】金刚石是碳单质家庭中最难理夺目旳、最稀有和昂贵旳,而同为碳元素构成旳石墨和金刚石相比外表要暗淡许多,不信我们看一下课本提供旳石墨旳图片(学生看书)。
同窗们有有关石墨旳资料吗?教:(1)引导学生看图片分析石墨旳性质,学生讨论后发言。
(2)结合学生旳知识和生活实际探讨石墨旳用途。
石墨是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旳细磷片状固体,很软,具有优良旳导电性,很滑腻。
石墨旳这些性质决定它有哪些用途呢?【过渡】石墨在我们身边它可以用作电极,还可以用作轨电车旳电刷……滑腻感:工业上常常用作润滑剂。
【情景】老师这里有一把生锈旳锁子,怎么也打不开,哪位同窗帮帮老师?学生解释(石墨可作润滑剂)【过渡】在同窗们旳共同努力之下,我们顺利旳学完了前面旳知识,我们结识了金刚石、理解了石墨,并在生活中找出了石墨,接下来请同窗们静静地回忆。
课题1 金刚石石墨C60教案中阳二中刘琴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几种碳的性质和用途。
(2)了解金刚石、石墨、C的微观结构。
60(3)掌握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2、能力目标:学生辨别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到同一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初步认识物质组成的多样性。
3、情感目标:通过物质结构影响其性质,性质又决定用途,增强学生对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
教学重点:金刚石、石墨、木炭的重要物性和用途,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教学难点: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讨论法。
【执教时间】2012年12月21日【教具准备】1、实物:钻石首饰,玻璃刀,石墨,不同型号的铅笔及铅笔芯,防毒面具,金刚石和石墨原子排列结构模型2、投影仪及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碳的单质;第2课时:碳的化学性质。
导入新课师:我们来观察这么几种单质,看是由同种元素还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呢?生: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师:那么同种元素可不可以也组成不同种物质呢?生:可以。
师:举例说明由氧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有哪些?由磷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有哪些呢?生:氧气和臭氧、红磷和白磷师: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生:同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练习:下列各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该物质的什么性质(1)石墨常用于电池的电极,是因为石墨具有_________性;(2)活性炭可用于防毒面具的滤毒罐里,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性;(3)金刚石可以作钻探机钻头,是因为金刚石_________;(4)木炭可以除去房间里的臭味,是因为木炭具有_________性;(5)石墨常用于制造铅笔芯,是因为石墨______。
实战演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与石墨的各种性质都不相同B、铅笔芯是由金属铅制成的,所以能导电C、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所以能导电D、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2、石墨可以作高温电炉的电极,是因为( )A能燃烧B能传热C很软D熔点高能导电3、关于C60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是一种新型的碳的化合物B、它是一种新型的碳的单质C、它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D、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4、金刚石、石墨、足球烯、碳纳米管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的原因是什么?5、1999年,曾使用了一种“石墨炸弹”。
教学设计方案
第六单元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不同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物质,同种元素也可以形成不同物质;了解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
(2)了解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C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懂得物质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2)通过木炭、活性炭对红墨水的吸附实验,学会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C60、碳钠米管的发现及研究的介绍,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金刚石、石墨和C60中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难点: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什么叫单质?
2、同一元素可组成不同的单质吗?举例说明。
引入:通过欣赏图片而引入新课:我们今天继续学习另几种由同一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金刚石、石墨、C60
过程:1、阅读教材,再通过原先已看录相片,填好并完善表格:
2、思考与讨论:
(1)金刚石、石墨的什么性质不同,且差异很大?
(2)什么原因引起的?
(3)你还知道生活中哪能些物质也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3、归纳整理:用途
无定形碳————
————
————
————
4、测试:赛一赛,看谁学得快!
(1)金刚石能切割大理石,是因为——————-————-
(2)石墨能做电极,因为——————————————
(3)活性炭能用来脱色、去味,是因为——————————
(4)石墨能用作铅笔芯,是因为——————————————。
()
性质用途
()
5、碳的新单质-------C60
形似-------------,又名叫--------------------。
思维与拓展:
1、木炭可以吸附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
如右图所示:连接好实验装置,向盛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里投入几小块木炭,振荡集气瓶,再打开弹簧夹。
观察到红棕色————(填“变深”或“消失”或“不变”),漏斗中液面————(填“上升”或“下降”或“不变”)。
其原因为:木炭具有————-作用,使瓶中气体压强————外界大气压。
2、请你设计一个方案,证明足球烯和碳纳米管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用文字简要叙述)———————————————————————————————————————。